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年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三模測試化學試卷(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年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三模測試化學試卷(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理科綜合
同學,你好!答題前請認真閱讀以下內容:
1.本卷為物理、化學合卷,全卷共8頁,滿分150分,其中物理90分,化學60分,答題時長150分鐘,考試形式為閉卷。
2.請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作答,在試卷上答題視為無效。
3.不得使用計算器。
物理可能用到的部分公式:
化學卷I(選擇題)
化學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一、選擇題(本題共7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14分。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正確,請把該選項的序號在答題卡上相應位置涂黑)
1.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精準有效防治污染,扎實開展生態修復,穩步推進低碳發展。下列做法不利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是
A. 大力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森林 B. 為了實現零排放,鼓勵露天焚燒農作物秸稈
C. 在日常生活中,倡導“低碳”生活 D. 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代替化石燃料的使用
2. 規范的實驗操作是完成實驗的基本保障。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B. 稀釋濃硫酸
C. 液體的傾倒 D. 測定溶液酸堿度
3. 鉀肥能增強農作物對病蟲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下列屬于鉀肥的是
A. B. C. D.
4. 分類是學習化學常用的方法。下列物質分類正確的是
A. 金屬材料:鈦、鋼鐵、赤鐵礦 B. 單質:液氧、生鐵、金剛石
C. 氧化物:冰水混合物、干冰、氧化銅 D. 混合物:稀鹽酸、硫酸銅、加碘食鹽
5. 梳理知識能有效促進知識的消化和吸收。下列梳理完全正確的是
A.物質的性質與用途 B.安全常識
酒精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使用; 甲醛能使蛋白質變性,可浸泡海鮮食品。 煤氣中毒由一氧化碳引起; 電器著火時用大量水撲滅。
C.元素與人體健康 D.日常生活經驗
缺碘導致骨質疏松或患佝僂病; 缺維生素可多食蔬菜水果。 隔絕空氣或水能一定程度上防止鐵生銹; 油鍋著火可用鍋蓋蓋滅。
A. A B. B C. C D. D
6. 證據推理是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 酸堿中和反應一定生成鹽和水,所以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B. 二氧化碳、三氧化硫均可與堿溶液反應,所以所有的非金屬氧化物均能與堿溶液反應
C. 含碳元素的物質充分燃燒會生成,所以充分燃燒能生成的物質一定含碳元素
D. 活潑金屬能與稀硫酸反應放出氣體,所以能與稀硫酸反應放出氣體的物質一定是活潑金屬
7. 《周禮·考工記》中記載,古人曾在草木灰(含)的水溶液中加入貝殼燒成的灰(主要成分為),利用生成物中能夠去污的成分來清洗絲帛。為了得到該去污液,某興趣小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流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操作I和操作Ⅱ的名稱為過濾
B. 該實驗中能獲得去污液顯堿性的證據是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后變為藍色
C. 該實驗流程中包含的化學反應類型有:分解反應、化合反應、復分解反應
D. 根據流程推測,該去污液中所含溶質的可能組成有兩種情況:或
化學卷Ⅱ(非選擇題)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6個小題,除特殊標記分數外,其余每空1分,共46分)
8. 生活中處處有化學,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衣:2024年,中國棉花產量為616.4萬噸,同比較2023年增加了54.61萬噸、增幅約為。棉花屬于_________(填“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或“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新疆長絨棉需要在堿性土壤中種植,為了使土壤達到堿性,可以適當加入_________(填物質名稱)調節土壤酸堿性。
(2)食:衛生部推廣使用強化加鐵醬油。這里的“鐵”指的是_________(填“原子”或“元素”),推廣使用強化加鐵醬油的目的是________。
(3)住:炭雕是活性炭成型技術與傳統雕刻工藝的結合。炭雕可以持續凈化室內空氣,美化居住環境。炭雕可以凈化空氣是因為活性炭具有_________的結構。
(4)行:電車用的磷酸鐵鋰()電池具有工作電壓高、能量密度大、循環壽命長、安全性能好的優點。在磷酸鐵鋰中,磷元素的化合價為價,鋰元素的化合價為價,則鐵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_價。
9. 閱讀科普短文,回答下列問題:
草木灰是指植物(草本和木本植物)燃燒后的殘余物。草木灰質輕,干時易隨風而去,濕時易隨水而走;可以進行土壤施用,作基肥、種肥和追肥;土壤施用以集中施用為宜,采用條施和穴施均可,施后覆土。
某同學對草木灰進行調查探究。
(一)來源:植物燃燒后的殘余物。
常見來源有樹葉、稻草、小麥秸稈、棉籽殼、花生殼、向日葵秸稈等燃燒產物。
(1)植物可以燃燒的部分主要為_________(填“無機物”或“有機物”)。
(二)生產:在田間地頭不能運回利用的秸稈,一般就地集中焚燒,產生草木灰收回還田。
秸稈焚燒一般要選擇大氣擴散條件較好的天氣,并在指定區域有序進行,否則可能會帶來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
(三)儲藏:草木灰質輕且呈堿性,與氮肥接觸易造成氮素揮發損失。
(2)方式:采取倉儲、袋裝等方式,注意_________。
(3)請設計一種方案證明草木灰呈堿性:_________(答案合理即可)。
(四)成分: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鉀(),也含有氧化鉀、五氧化二磷、氧化鈣等,還含有鎂、硅、硫和鐵、錳、銅、鋅、硼、鉬等微量營養元素。不同植物的灰分中養分的含量不同。
(4)文中提到的草木灰成分,屬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填選項)。
A. 2種 B. 1種 C. 3種 D. 4種
(5)用草木灰做肥料相比較施用化肥,優點是_______(寫一條)。
10. 某興趣小組沿著汽車燃料發展的時間軸,開展實踐探究活動。
(1)蒸汽機汽車使用煤為燃料。提高煤的燃燒效率的一種方法是_________。
(2)內燃機汽車使用的汽油和柴油可通過石油分餾獲得。柴油燃燒速度慢、穩定,所以采用高壓縮比,壓縮過程中空氣溫度會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柴油噴入時即燃燒,叫壓縮點燃(壓燃)。汽油燃燒速度快、不穩定,所以不能采用壓燃。汽油機是壓縮沖程結束時,利用噴油嘴上方的電子點火器產生電火花,從燃燒條件分析,電子點火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
(3)天然氣(主要成分是甲烷)可做汽車燃料。甲烷()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
(4)我國科學家利用“分子圍欄”解決甲烷高效變甲醇的難題。在和催化劑的作用下,甲烷轉化成甲醇()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甲烷轉化成甲醇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5)“碳中和”愿景下,你認為未來汽車燃料的特點有_________。
11. 氣體的制取和性質是初中化學重要的學習內容,圖1是常用的制取氣體的裝置(部分夾持儀器已省略)。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標有序號①對應的儀器名稱是_______,裝置A中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
(2)若圖2中裝滿水,用圖2收集氧氣時,氣體從________(填“a”或“b”)口通入。
(3)實驗室選用B或C為發生裝置制取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4)已知:二氧化碳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度如表所示。為了收集一瓶純凈的二氧化碳,對集氣瓶中的液體(水、酒精、飽和)進行選擇。選擇時首先排除酒精的原因是________;最終選擇的液體是________。
物質種類 水 酒精 飽和溶液
每毫升液體中溶解二氧化碳的體積 幾乎不溶
(5)圖3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可證明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的證據是_________;通入二氧化碳后,可證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的證據是__________。
12. 金屬在生產、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圍繞金屬銅開展項目式學習。
【項目一】探究銅的性質(夾持儀器略去)
(1)圖1中,實驗1中點燃酒精燈,火柴頭燃燒,通過實驗1可總結銅的物理性質有_______(寫一條)。
(2)圖1中,實驗2的現象是________。由實驗2可得出:銅的金屬活動性_________(填“強于”或“弱于”)銀的金屬活動性。
【項目二】認識銅銹
查閱資料:銅銹主要有和,考古界根據銅銹是否會加速銅的銹蝕分為“有害銹”和“無害銹”。屬穩定的無害銹,此類銹既有審美價值,又可作歷史悠久的見證,一般不必除去。氯化物對青銅器的腐蝕嚴重。
(3)銅銹中的,又名銅銹、銅綠,是銅與空氣中的氧氣、_________等物質反應產生的物質。
(4)據圖2所示分析,分析屬于有害銹的原因是_______。
(5)為了有效保護銹蝕的青銅器,常用的方法是用蒸餾水反復多次漂洗銹蝕的青銅器,該方法中不用自來水清洗的原因是_______。
【項目三】了解古代冶銅技術
(6)銅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之一,煉銅工藝早被中國古人掌握。
方法一:火法煉銅:;
方法二:《淮南萬畢術》中記載著“曾青得鐵則化為銅”。
①“曾青”即硫酸銅溶液,該煉銅反應的原理為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②上述兩種方法中較優的是方法二,原因是_______;
③若選用火法煉銅的方法制備銅,則至少需要的質量是_________。
13. 興趣小組同學們探究酸、堿、鹽的部分化學性質,請你參與:
【任務一】探究稀硫酸的化學性質。
(1)將稀硫酸分別加入圖中的試管中,有氣泡生成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號)。B中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
(2)將稀硫酸分別加入圖中的試管中,無明顯現象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號)。要證明該試管中已發生了化學反應,以下方案可行的有_________(填數字序號)。
①滴入酚酞溶液無明顯現象
②測得試管中溶液的小于7
③滴入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現
④滴入溶液無藍色沉淀出現
(3)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圖中的E試管中,反應結束后過濾,濾液一定呈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_。
(4)請設計實驗證明反應E試管中溶液的成分是稀鹽酸,完善下面的表格。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①取樣少許,滴加硝酸鋇溶液 _________ 溶液中沒有稀硫酸,也沒有氯化鋇,溶液的成分是稀鹽酸
②_________ 無現象
【任務二】樣品成分的驗證。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中的一種或兩種。同學們設計了如下兩個實驗對其成分進行探究,請完善下面的表格。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步驟一:取適量樣品完全溶解水中,向其中滴加足量_____ 有氣泡產生 實驗結論是樣品中含有______
步驟二:取步驟一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銀溶液 有白色沉淀產生
(5)步驟一中,取適量樣品完全溶解在水中,向其中滴加足量_________(填“稀硝酸”或“稀鹽酸”)。你不選擇另一種酸的原因是_________。
(6)步驟二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
(7)實驗結論是樣品中含有________。理科綜合
同學,你好!答題前請認真閱讀以下內容:
1.本卷為物理、化學合卷,全卷共8頁,滿分150分,其中物理90分,化學60分,答題時長150分鐘,考試形式為閉卷。
2.請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作答,在試卷上答題視為無效。
3.不得使用計算器。
物理可能用到的部分公式:
化學卷I(選擇題)
化學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一、選擇題(本題共7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14分。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正確,請把該選項的序號在答題卡上相應位置涂黑)
1.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精準有效防治污染,扎實開展生態修復,穩步推進低碳發展。下列做法不利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是
A. 大力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森林 B. 為了實現零排放,鼓勵露天焚燒農作物秸稈
C. 在日常生活中,倡導“低碳”生活 D. 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代替化石燃料的使用
【答案】B
【解析】
【詳解】A、植樹造林能吸收CO2、改善生態環境,嚴禁亂砍濫伐可保護生態平衡,有利于生態文明建設,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B、露天焚燒農作物秸稈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煙塵和其他有害氣體(如一氧化碳),加劇空氣污染,且與“零排放”目標背道而馳,該選項符合題意;
C、倡導“低碳”生活(如節約能源、綠色出行)可減少碳足跡,有利于生態文明建設,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D、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減少污染和碳排放,符合低碳發展要求,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 規范的實驗操作是完成實驗的基本保障。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B. 稀釋濃硫酸
C. 液體的傾倒 D. 測定溶液酸堿度
【答案】A
【解析】
【詳解】A、連接裝置,將導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緊握試管外壁,如果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說明氣密性良好,故A正確;
B、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緩緩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的攪拌,以使熱量及時地擴散,一定不可以把水注入濃硫酸中,故B錯誤;
C、傾倒液體時,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標簽要朝向手心,瓶口要緊挨試管口,故C錯誤;
D、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方法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試紙,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到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讀出pH,不能將pH試紙直接伸入待測液,防止污染試劑,故D錯誤。
故選A。
3. 鉀肥能增強農作物對病蟲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下列屬于鉀肥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詳解】A、Na2SO4中不含有鉀元素,不屬于鉀肥,故A不正確;
B、KCl中含有鉀元素,屬于鉀肥,故B正確;
C、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屬于氮肥,故C不正確;
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屬于磷肥,故D不正確。
故選B。
4. 分類是學習化學常用的方法。下列物質分類正確的是
A. 金屬材料:鈦、鋼鐵、赤鐵礦 B. 單質:液氧、生鐵、金剛石
C. 氧化物:冰水混合物、干冰、氧化銅 D. 混合物:稀鹽酸、硫酸銅、加碘食鹽
【答案】C
【解析】
【詳解】A、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以及它們的合金,則鈦、鋼鐵屬于金屬材料,而赤鐵礦由多種物質組成,屬于混合物,故選項分類不正確;
B、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則液氧、金剛石屬于單質,而生鐵是鐵碳的合金,屬于混合物,故選項分類不正確;
C、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則冰水混合物(只含有水一種物質)、干冰(固態的二氧化碳)、氧化銅都屬于氧化物,故選項分類正確;
D、混合物是由多種物質組成,則稀鹽酸、加碘食鹽屬于混合物,硫酸銅屬于純凈物,故選項分類不正確。
故選C。
5. 梳理知識能有效促進知識的消化和吸收。下列梳理完全正確的是
A.物質的性質與用途 B.安全常識
酒精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使用; 甲醛能使蛋白質變性,可浸泡海鮮食品。 煤氣中毒由一氧化碳引起; 電器著火時用大量水撲滅。
C.元素與人體健康 D.日常生活經驗
缺碘導致骨質疏松或患佝僂病; 缺維生素可多食蔬菜水果。 隔絕空氣或水能一定程度上防止鐵生銹; 油鍋著火可用鍋蓋蓋滅。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詳解】A、酒精具有可燃性,燃燒放出熱量,可用作燃料,正確;
甲醛有毒,能使蛋白質變性,不能用于浸泡海鮮食品,錯誤。
不符合題意;
B、煤氣中毒是由一氧化碳引起的,一氧化碳極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從而使血紅蛋白不能再與氧氣結合,造成生物體缺氧,正確;
電器著火時不能用大量水撲滅,防止觸電,應先切斷電源,然后進行滅火,錯誤。
不符合題意;
C、缺碘會導致甲狀腺腫大,幼兒及青少年缺鈣易患佝僂病,老年人缺鈣易患骨質疏松,錯誤;
蔬菜、水果富含維生素,故缺乏維生素可以多食用蔬菜、水果,正確。
不符合題意;
D、鐵生銹的條件是鐵與氧氣和水接觸,隔絕空氣或水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鐵生銹,正確;
油鍋著火可用鍋蓋蓋滅,隔絕氧氣,達到滅火的目的,正確。
符合題意。
故選D。
6. 證據推理是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 酸堿中和反應一定生成鹽和水,所以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B. 二氧化碳、三氧化硫均可與堿溶液反應,所以所有的非金屬氧化物均能與堿溶液反應
C. 含碳元素的物質充分燃燒會生成,所以充分燃燒能生成的物質一定含碳元素
D. 活潑金屬能與稀硫酸反應放出氣體,所以能與稀硫酸反應放出氣體的物質一定是活潑金屬
【答案】C
【解析】
【詳解】A、酸堿中和反應一定生成鹽和水,但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如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故A錯誤;
B、二氧化碳、三氧化硫均可與堿溶液反應,但非金屬氧化物不一定都能與堿溶液反應。如一氧化碳是非金屬氧化物,但與堿溶液不能反應,故B錯誤;
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含碳元素的物質充分燃燒會生成CO2,則燃燒能生成CO2的物質一定含碳元素,故C正確;
D、活潑金屬能與稀硫酸反應放出氣體,能與稀硫酸反應放出氣體的物質不一定是活潑金屬。如碳酸鈉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氣體,碳酸鈉是鹽,不是活潑金屬,故D錯誤。
故選C。
7. 《周禮·考工記》中記載,古人曾在草木灰(含)的水溶液中加入貝殼燒成的灰(主要成分為),利用生成物中能夠去污的成分來清洗絲帛。為了得到該去污液,某興趣小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流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操作I和操作Ⅱ的名稱為過濾
B. 該實驗中能獲得去污液顯堿性的證據是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后變為藍色
C. 該實驗流程中包含的化學反應類型有:分解反應、化合反應、復分解反應
D. 根據流程推測,該去污液中所含溶質的可能組成有兩種情況:或
【答案】D
【解析】
【詳解】A、操作I和操作Ⅱ均實現了固液分離,名稱是過濾,不符合題意;
B、紫色石蕊試液在酸性溶液中變紅,在堿性溶液中變藍,在中性溶液中不變色,故該實驗中能獲得去污液顯堿性的證據是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后變為藍色,不符合題意;
C、該流程中包含的反應為碳酸鈣高溫煅燒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分解反應,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該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點,屬于化合反應;氫氧化鈣和碳酸鉀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鉀,該反應符合“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不符合題意;
D、氫氧化鈣與碳酸鉀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鉀,如果恰好完全反應,則該去污液中所含溶質為氫氧化鉀,如果氫氧化鈣過量,則該去污液中所含溶質為氫氧化鉀、氫氧化鈣,如果碳酸鉀過量,則該去污液中所含溶質為氫氧化鉀、碳酸鉀,故有三種情況,符合題意。
故選D。
化學卷Ⅱ(非選擇題)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6個小題,除特殊標記分數外,其余每空1分,共46分)
8. 生活中處處有化學,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衣:2024年,中國棉花產量為616.4萬噸,同比較2023年增加了54.61萬噸、增幅約為。棉花屬于_________(填“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或“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新疆長絨棉需要在堿性土壤中種植,為了使土壤達到堿性,可以適當加入_________(填物質名稱)調節土壤的酸堿性。
(2)食:衛生部推廣使用強化加鐵醬油。這里的“鐵”指的是_________(填“原子”或“元素”),推廣使用強化加鐵醬油的目的是________。
(3)住:炭雕是活性炭成型技術與傳統雕刻工藝的結合。炭雕可以持續凈化室內空氣,美化居住環境。炭雕可以凈化空氣是因為活性炭具有_________的結構。
(4)行:電車用的磷酸鐵鋰()電池具有工作電壓高、能量密度大、循環壽命長、安全性能好的優點。在磷酸鐵鋰中,磷元素的化合價為價,鋰元素的化合價為價,則鐵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_價。
【答案】(1) ①. 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 ②. 熟石灰(合理即可)
(2) ①. 元素 ②. 預防缺鐵性貧血
(3)疏松多孔 (4)
【解析】
【小問1詳解】
棉花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熟石灰呈堿性,能與酸性物質反應,且價格便宜,故為了使土壤達到堿性,可以適當加入熟石灰調節土壤的酸堿性。
【小問2詳解】
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所以這里的“鐵”是指元素;鐵元素是人體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是人體中的微量元素,缺鐵會引起貧血,故推廣使用強化加鐵醬油的目的是預防缺鐵性貧血。
【小問3詳解】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結構,具有吸附性,故炭雕可以凈化空氣。
【小問4詳解】
磷酸鐵鋰中,磷元素的化合價為價,鋰元素的化合價為價,氧元素顯-2價,設鐵元素的化合價為x。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0,+1+x+(+5)+(-2)×4=0,故x=+2。
9. 閱讀科普短文,回答下列問題:
草木灰是指植物(草本和木本植物)燃燒后的殘余物。草木灰質輕,干時易隨風而去,濕時易隨水而走;可以進行土壤施用,作基肥、種肥和追肥;土壤施用以集中施用為宜,采用條施和穴施均可,施后覆土。
某同學對草木灰進行調查探究。
(一)來源:植物燃燒后的殘余物。
常見來源有樹葉、稻草、小麥秸稈、棉籽殼、花生殼、向日葵秸稈等燃燒產物。
(1)植物可以燃燒的部分主要為_________(填“無機物”或“有機物”)。
(二)生產:在田間地頭不能運回利用的秸稈,一般就地集中焚燒,產生草木灰收回還田。
秸稈焚燒一般要選擇大氣擴散條件較好的天氣,并在指定區域有序進行,否則可能會帶來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
(三)儲藏:草木灰質輕且呈堿性,與氮肥接觸易造成氮素揮發損失。
(2)方式:采取倉儲、袋裝等方式,注意_________。
(3)請設計一種方案證明草木灰呈堿性:_________(答案合理即可)。
(四)成分: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鉀(),也含有氧化鉀、五氧化二磷、氧化鈣等,還含有鎂、硅、硫和鐵、錳、銅、鋅、硼、鉬等微量營養元素。不同植物的灰分中養分的含量不同。
(4)文中提到的草木灰成分,屬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填選項)。
A. 2種 B. 1種 C. 3種 D. 4種
(5)用草木灰做肥料相比較施用化肥,優點是_______(寫一條)。
【答案】(1)有機物 (2)防雨防潮
(3)將草木灰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觀察到無色酚酞變紅色 (4)C
(5)經濟實惠(或養分齊全、來源廣泛等)
【解析】
【小問1詳解】
有機物一般具有可燃性,無機物大多不可燃,所以植物可以燃燒部分主要為有機物。
【小問2詳解】
草木灰質輕且呈堿性,與氮肥接觸易造成氮素揮發損失。因此,要采取倉貯、袋裝等方式,注意防雨防潮。
【小問3詳解】
酚酞在酸性、中性溶液中呈無色,在堿性溶液中呈紅色,溶液pH小于7時,溶液顯酸性,pH=7時為中性,pH>7時為堿性 。取少量草木灰于燒杯中,加入適量水攪拌,靜置,取上層清液,滴加酚酞試液,若溶液變紅,則證明草木灰呈堿性(或用 pH 試紙測定其水溶液的 pH,若 pH 大于 7,則證明草木灰呈堿性);
【小問4詳解】
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文中提到的草木灰成分中,氧化鉀(K2O)、五氧化二磷(P2O5)、氧化鈣(CaO)都屬于氧化物,共三種,故選C;
【小問5詳解】
草木灰做肥料相比較施用化肥,優點有:能為植物提供多種營養元素(草木灰中除含鉀元素外,還含有鎂、硅、硫和鐵、錳、銅、鋅、硼、鉬等微量營養元素);可改良酸性土壤(草木灰呈堿性);來源廣泛,成本低等(任選一條作答即可)。
10. 某興趣小組沿著汽車燃料發展的時間軸,開展實踐探究活動。
(1)蒸汽機汽車使用煤為燃料。提高煤的燃燒效率的一種方法是_________。
(2)內燃機汽車使用的汽油和柴油可通過石油分餾獲得。柴油燃燒速度慢、穩定,所以采用高壓縮比,壓縮過程中空氣溫度會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柴油噴入時即燃燒,叫壓縮點燃(壓燃)。汽油燃燒速度快、不穩定,所以不能采用壓燃。汽油機是壓縮沖程結束時,利用噴油嘴上方的電子點火器產生電火花,從燃燒條件分析,電子點火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
(3)天然氣(主要成分是甲烷)可做汽車燃料。甲烷()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
(4)我國科學家利用“分子圍欄”解決甲烷高效變甲醇的難題。在和催化劑的作用下,甲烷轉化成甲醇()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甲烷轉化成甲醇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5)“碳中和”愿景下,你認為未來汽車燃料的特點有_________。
【答案】(1)補充充足的氧氣(合理即可)
(2) ①. 上升 ②. 使溫度達到汽油的著火點
(3)
(4)
(5)低碳環保
【解析】
【小問1詳解】
使汽油、柴油充分燃燒的措施是增大與空氣的接觸面積或提供足夠的空氣等;
【小問2詳解】
壓縮空氣做功,會使空氣溫度升高;
汽油機的需要電子點火器產生電火花引燃汽油,電子點火器的作用是提供熱量使汽油溫度達到汽油著火點。
【小問3詳解】
甲烷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小問4詳解】
由圖可知,甲烷轉化成甲醇的反應是在一定條件下,甲烷與氧氣和氫氣反應生成甲醇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小問5詳解】
未來汽車燃料應原料易得、熱值高、無污染,低碳環保。
11. 氣體的制取和性質是初中化學重要的學習內容,圖1是常用的制取氣體的裝置(部分夾持儀器已省略)。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標有序號①對應的儀器名稱是_______,裝置A中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
(2)若圖2中裝滿水,用圖2收集氧氣時,氣體從________(填“a”或“b”)口通入。
(3)實驗室選用B或C為發生裝置制取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4)已知:二氧化碳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度如表所示。為了收集一瓶純凈的二氧化碳,對集氣瓶中的液體(水、酒精、飽和)進行選擇。選擇時首先排除酒精的原因是________;最終選擇的液體是________。
物質種類 水 酒精 飽和溶液
每毫升液體中溶解二氧化碳的體積 幾乎不溶
(5)圖3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可證明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的證據是_________;通入二氧化碳后,可證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的證據是__________。
【答案】(1) ①. 酒精燈 ②. 防止加熱時試管內固體粉末進入導管
(2)b (3)
(4) ①. 每毫升酒精中會溶解二氧化碳的體積為 ②. 飽和
(5) ①. 2處干燥的石蕊試紙未變色,3處和1處的濕潤石蕊試紙變紅色 ②. 3處的濕潤石蕊試紙先變紅色,1處的濕潤石蕊試紙后變紅色
【解析】
【小問1詳解】
根據圖像,儀器①是酒精燈;
裝置A中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加熱時試管內固體粉末進入導管。
【小問2詳解】
若圖2中裝滿水,用圖2收集氧氣時,氧氣密度比水小,氣體從短管(b端)通入,將空氣從長管(a端)排出。
【小問3詳解】
實驗室通常利用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
【小問4詳解】
每毫升酒精能溶解二氧化碳的體積為3.6mL,會造成二氧化碳比較多的損失,因此不適宜使用酒精;
CO2在飽和NaHCO3溶液中幾乎不溶,更有利于收集CO2,因此最終選擇的液體是飽和NaHCO3溶液。
【小問5詳解】
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試紙變紅,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的碳酸能使石蕊試紙變紅。圖3中,2處是干燥的石蕊試紙,3處和1處的濕潤石蕊試紙。通入二氧化碳后,可證明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的證據是:2處干燥的石蕊試紙未變色,3處和1處的濕潤石蕊試紙變紅色;
1處紙花處于上方,3處紙花處于下方。通入二氧化碳后,可證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的證據是:3處的濕潤石蕊試紙先變紅色,1處的濕潤石蕊試紙后變紅色。
12. 金屬在生產、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圍繞金屬銅開展項目式學習。
【項目一】探究銅的性質(夾持儀器略去)
(1)圖1中,實驗1中點燃酒精燈,火柴頭燃燒,通過實驗1可總結銅物理性質有_______(寫一條)。
(2)圖1中,實驗2的現象是________。由實驗2可得出:銅的金屬活動性_________(填“強于”或“弱于”)銀的金屬活動性。
【項目二】認識銅銹
查閱資料:銅銹主要有和,考古界根據銅銹是否會加速銅的銹蝕分為“有害銹”和“無害銹”。屬穩定的無害銹,此類銹既有審美價值,又可作歷史悠久的見證,一般不必除去。氯化物對青銅器的腐蝕嚴重。
(3)銅銹中的,又名銅銹、銅綠,是銅與空氣中的氧氣、_________等物質反應產生的物質。
(4)據圖2所示分析,分析屬于有害銹的原因是_______。
(5)為了有效保護銹蝕的青銅器,常用的方法是用蒸餾水反復多次漂洗銹蝕的青銅器,該方法中不用自來水清洗的原因是_______。
【項目三】了解古代冶銅技術
(6)銅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之一,煉銅工藝早被中國古人掌握。
方法一:火法煉銅:;
方法二:《淮南萬畢術》中記載著“曾青得鐵則化為銅”。
①“曾青”即硫酸銅溶液,該煉銅反應的原理為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②上述兩種方法中較優的是方法二,原因是_______;
③若選用火法煉銅的方法制備銅,則至少需要的質量是_________。
【答案】(1)良好的導熱性
(2) ①. 銅片表面有銀白色固體析出,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 ②. 強于
(3)二氧化碳和水蒸氣
(4)該物質疏松多孔,能夠吸收水蒸氣、氯化物和氧氣,促進生銹
(5)自來水中含有氯離子,會加劇青銅器的銹蝕
(6) ①. ②. 火法煉銅在高溫條件下進行,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且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會污染空氣 ③.
【解析】
【小問1詳解】
實驗1加熱銅片,觀察到火柴頭燃燒,即溫度達到了火柴頭的著火點,從而說明銅具有的物理性質是導熱性;
【小問2詳解】
實驗2中銅與硝酸銀反應生成銀和硝酸銅,實驗現象是銅片表面有銀白色固體析出,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說明銅金屬活動性強于銀的金屬活動性;
【小問3詳解】
銅銹中的中含有銅、氫、氧、碳元素,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是銅與空氣中的氧氣、水、二氧化碳等物質反應產生的;
【小問4詳解】
據圖2所示分析,分析屬于有害銹是因為該物質疏松多孔,能夠吸收水蒸氣、氯化物和氧氣,促進生銹;
【小問5詳解】
為了有效保護銹蝕的青銅器,常用的方法是用蒸餾水反復多次漂洗銹蝕的青銅器,該方法中不用自來水清洗是因為自來水中含有氯離子,會加劇青銅器的銹蝕;
【小問6詳解】
①“曾青”即硫酸銅溶液,硫酸銅和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上述兩種方法中較優的是方法二,是因為方法一火法煉銅在高溫條件下進行,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且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會污染空氣;
③設需要的質量x
x=16t
若選用火法煉銅的方法制備銅,則至少需要的質量是16t。
13. 興趣小組的同學們探究酸、堿、鹽的部分化學性質,請你參與:
【任務一】探究稀硫酸的化學性質。
(1)將稀硫酸分別加入圖中的試管中,有氣泡生成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號)。B中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
(2)將稀硫酸分別加入圖中的試管中,無明顯現象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號)。要證明該試管中已發生了化學反應,以下方案可行的有_________(填數字序號)。
①滴入酚酞溶液無明顯現象
②測得試管中溶液的小于7
③滴入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現
④滴入溶液無藍色沉淀出現
(3)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圖中的E試管中,反應結束后過濾,濾液一定呈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_。
(4)請設計實驗證明反應E試管中溶液的成分是稀鹽酸,完善下面的表格。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①取樣少許,滴加硝酸鋇溶液 _________ 溶液中沒有稀硫酸,也沒有氯化鋇,溶液的成分是稀鹽酸
②_________ 無現象
【任務二】樣品成分的驗證。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中的一種或兩種。同學們設計了如下兩個實驗對其成分進行探究,請完善下面的表格。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步驟一:取適量樣品完全溶解在水中,向其中滴加足量_____ 有氣泡產生 實驗結論是樣品中含有______
步驟二:取步驟一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銀溶液 有白色沉淀產生
(5)步驟一中,取適量樣品完全溶解在水中,向其中滴加足量_________(填“稀硝酸”或“稀鹽酸”)。你不選擇另一種酸的原因是_________。
(6)步驟二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
(7)實驗結論是樣品中含有________。
【答案】(1) ①. A、D ②. 黑色粉末逐漸溶解,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
(2) ①. C ②. ①②④
(3)無論稀硫酸過量或者適量或者不足量,稀硫酸與氯化鋇反應均有稀鹽酸生成,從而使得濾液一定呈酸性
(4) ①. 無明顯現象 ②. ②另取樣少許,滴加稀硫酸
(5) ①. 稀硝酸 ②. 會引入氯離子,干擾后續是否含有氯化鈉的鑒別
(6)
(7)和
【解析】
【小問1詳解】
A 中鎂粉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會產生氫氣氣泡;D 中碳酸鈉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會產生二氧化碳氣泡;
B 中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化學方程式為,氧化銅是黑色粉末,生成的硫酸銅溶液為藍色,所以現象是黑色粉末逐漸溶解,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
【小問2詳解】
C 中氫氧化鈉與稀硫酸反應(),無明顯現象;
①滴入酚酞溶液無明顯現象,說明溶液不是堿性,證明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正確;
②測得試管中溶液的pH小于7,說明溶液顯酸性,氫氧化鈉已反應完,正確;
③滴入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現,是因為硫酸根離子和鋇離子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但不能證明氫氧化鈉和硫酸發生了反應,因為硫酸本身也能與反應生成沉淀,錯誤;
④滴入溶液無藍色沉淀出現,說明溶液中無氫氧化鈉,因為氫氧化鈉和反應會生成藍色沉淀 ,所以可證明反應發生,正確;
故填①②④。
【小問3詳解】
E 中硫酸與氯化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反應生成鹽酸,無論稀硫酸過量或者適量或者不足量,濾液一定呈酸性。
【小問4詳解】
硝酸鋇與硫酸反應會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若溶液中沒有稀硫酸,滴加硝酸鋇溶液,無明顯現象;
要證明溶液中不含氯化鋇,需證明沒有鋇離子,另取樣少許,滴加稀硫酸,若產生白色沉淀(),說明含有氯化鋇,若無現象,說明不含氯化鋇
【小問5詳解】
稀鹽酸中的氯離子會與步驟二中加入的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無法確定原樣品中是否含有氯化鈉,而稀硝酸與碳酸氫鈉反應生成硝酸鈉、水和二氧化碳,不會干擾后續對氯化鈉的檢驗。
【小問6詳解】
步驟一中加入稀硝酸后,有氣泡產生,說明發生的反應是。步驟二中加入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說明樣品中含有氯化鈉,氯化鈉與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和硝酸鈉,化學方程式為。
【小問7詳解】
步驟一有氣泡產生,說明樣品中有NaHCO3;步驟二有白色沉淀產生,說明樣品中有NaCl。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德县| 博野县| 高淳县| 民县| 友谊县| 古田县| 保山市| 榆树市| 富源县| 永寿县| 崇信县| 高雄市| 武威市| 黄龙县| 博白县| 望奎县| 微山县| 金昌市| 无棣县| 博客| 综艺| 云和县| 北辰区| 蓬溪县| 佛冈县| 巍山| 文安县| 怀仁县| 漠河县| 肇东市| 宁都县| 赣榆县| 徐水县| 乌什县| 南木林县| 阿克陶县| 青州市| 申扎县| 饶阳县| 汪清县| 民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