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勝券在握系列】浙教版(2024)七年級下科學期末模擬(三)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勝券在握系列】浙教版(2024)七年級下科學期末模擬(三)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勝券在握系列】七年級下科學 期末模擬(三)
班級__________ 座號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數__________
一、選擇題(每空3分,總計45分)
1. 試管嬰兒是指用人工方法讓卵細胞和精子在體外受精,進行早期胚胎發育后,再移植到母體內繼續發育而誕生的嬰兒。早期胚胎最可能移植到母體的部位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 模型是人們為了某種特定的目的,對認識對象(系統)所做的一種簡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或模擬。下列不屬于模型建構的是( )
A.畫校園平面圖 B.做小型地球儀 C.搭細胞結構 D.看蠟燭熄滅順序
3. 春天人們常常對月季進行扦插,剪下10~15厘米長的月季莖段,將莖段上方切口剪平,莖段下方的切口剪成斜面,并去掉大部分葉片。將莖段下方插入濕潤的基質中,并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培育一段時間,成活后,即可移栽。下列關于月季扦插的方法,分析錯誤的是( )
A.莖段上方的切口剪平和去掉大部分葉片可減少水分蒸發
B.莖段下方的切口剪成斜面可增加吸水面積
C.利用月季莖段扦插方式進行繁殖,屬于無性生殖
D.應選擇頂端幼嫩的枝條進行扦插,因其細胞分裂能力更強
4. 物理教材中有許多有趣的演示實驗。下列“變多、變少”的演示實驗中,涉及物態變化放熱的是( )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5. 關于如圖某地等高線地形圖說法正確的是( )
A.月影峰位于智賢峰的東北方向 B.甲處是山脊
C.智賢峰的海拔比月影峰的海拔低 D.①、②兩條登山線路,線路②坡度更緩
6. 生物通過生殖和發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傳,生生不息。如圖是幾種生物生殖和發育的示意圖,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甲圖是青蛙的發育過程,其一生中呼吸器官有3種
B.乙圖中的a是受精和胚胎發育的場所,也是女性主要生殖器官
C.丙圖中的大豆種子萌發時所需的營養物質來自子葉
D.丁圖將多肉植物的葉插入土壤中進行繁殖屬于無性生殖
7. 《本草綱目》中“冬月灶中所燒新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堿浣衣”中的“堿”是K2CO3,其中C的化合價為( )
A.+4價 B.﹣4價 C.+2價 D.﹣2價
8. 四位同學對某化學式的意義進行了討論,甲說:“表示一種物質。”乙說:“表示一個分子。”丙說:“表示該物質由同種元素組成?!倍≌f:“表示一個分子由兩個原子構成?!毕铝蟹栔?,滿足上述說法的是( )
A.H2O B.Fe C.O2 D.H
9. 如圖晾曬同一件衣服的四種方式中,最容易使衣服變干的是( )
10.2024年開年伊始,哈爾濱火爆全國,很多游客在寒冬戶外體驗了“潑水成冰”的奇觀,如圖所示。“潑水成冰”的原理是水蒸氣在極低的溫度下直接變為小冰晶。對此現象表述正確的是( )
A.空中看到的是白色霧狀水蒸氣 B.該過程主要的物態變化是凝固
C.潑水成冰時用熱水效果會更好 D.氣溫高于0℃也會出現該現象
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土壤的組成物質以固態和液態的形式存在
B.受粉后的子房壁發育成果皮,胚珠發育成種子
C.種子萌發必需的外界條件是: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陽光
D.乳酸菌和霉菌都是單細胞生物
12.花生適合在砂粒比較多的土壤中種植,這是因為花生在地上開花,雌蕊深入地下進行膨大發育,砂粒較多有助于雌蕊向地下伸扎以及膨大形成果實。下列土壤模型中能代表砂粒較多的是( )
A. B. C. D.
13.如圖是人體腦部和生殖器官與全身相對生長速率的比較曲線,解讀該圖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
A.曲線①表示腦部生長,②表示生殖器官生長
B.在青春期開始前生殖器官的生長基本停滯
C.青春期開始時腦部生長已基本完成
D.在青春期生殖器官迅速生長的同時,智力也迅速發展
14.最近,學生們在我們學校的屋頂農場準備種植玉米植株,在種植前需要對種子的健康程度進行評估,以保證種子能夠順利發育成幼苗并成為完整的玉米植株。如圖,陰影部分表示玉米種子的受損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丁能長出幼苗但是幼苗十分弱小 B.甲和乙長出的幼苗一模一樣
C.丙的胚乳無受損情況,但不能發育成幼苗 D.乙和丁的胚乳受損情況不同,但不影響幼苗生長
15.如圖所示四種不同的密封方式,方形容器和小試管中均裝有水,對方形容器進行加熱至沸騰,則在方形容器中水沸騰的過程中,小試管中的水也能沸騰的是( )
二、填空題(每空2分,總計40分)
16.(6分)“微觀﹣宏觀﹣符號”三重表征是化學獨特的表示物質及其變化的方法,其中化學符號含義豐富?,F有四種化學符號:①2H2;②Fe3+;③3C;④N2。請根據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①表示 ________________ ;②中“3+”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宏觀物質的是 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17.(6分)“海水稻”是一種在海邊灘涂等鹽堿地生長的特殊水稻?!昂K尽钡慕Y構層次如圖所示,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細胞A經過過程②形成B1~B5幾種不同形態的細胞群,則過程②為 ________________ 。
(2)B2具有運輸水分、無機鹽等功能,則B2屬于 __________組織。
(3)C表示水稻谷粒,則C在生物體的結構層次上屬于 ______ 。
18.(6分)2024年6月2日,嫦娥六號執行月背采樣任務,將帶回月壤進行科學研究。
(1)地球土壤中除了生物外,還有空氣、水、無機鹽和 _________等成分.
(2)科學家設想:假如環境條件成熟,要使月球在自然條件下形成類似于地球土壤的月壤,可能經過的階段如下,按順序可排列為②④⑥___________ 。
①形成原始月壤,積累有機質和養分 ②巖石風化
③高等植物生長 ④形成礦物顆粒,釋放礦物成分
⑤腐殖質不斷積累、成熟月壤形成 ⑥低等植物生長
(3)科學家將月壤真空解壓后保存于氮氣中。這主要是因為氮氣 ________ 。
A.無色無味 B.化學性質不活潑 C.空氣中含量最多 D.沸點較低
19.(4分)小聰和小明為了探究“溫度和物質狀態對同種物質密度的影響”,在一定的環境下將1g的冰加熱,忽略水和冰的質量變化,分別記錄其溫度和體積的數據,利用描點法得到了如圖所示的圖像,回答以下問題。
(1)冰從﹣4℃上升到0℃時密度將_________(選填“變小”、“變大”或“不變”)。
(2)水在______________℃之間具有熱縮冷脹的性質。
20.(8分)在探究固體的熔化實驗中,把分別裝有固體a與b的試管放在盛水的燒杯內加熱。將溫度計正確的插入兩種固體中,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固體a的熔化圖像如圖乙所示,固體b的熔化圖像如圖丙所示。
(1)固體a熔化過程中,繼續加熱,溫度_______(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此時a處于 _________態(選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2)固體b屬于一種 ____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3)已知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標準大氣壓下,燒杯與試管中均加入水,通過酒精燈加熱,當燒杯中的水沸騰時,試管中的水 _______沸騰。(選填“會”或“不會”)
21.(4分)近年來,中國航天事業取得了巨大的突破。神舟載人飛船為保護航天器免受高溫和飛行過程中的劇烈氣流侵蝕,神舟號表面采用了燒蝕材料。碳—碳復合材料是神舟號最外層的燒蝕材料,這種材料和大氣摩擦,溫度超過3400℃時,會直接變成氣體,帶走大量的熱量,降低溫度。
(1)神舟載人飛船最外層的“碳—碳復合材料”化學性質_____________(填“活潑”或“穩定”)。
(2)利用燒蝕材料_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達到降低溫度,保護內部結構的目的。
22.(6分)有霜季節,農作物常被凍壞,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遭受霜凍。實際上,農作物不是因為霜而受凍的,0℃以下的低氣溫才是真正的兇手。當空氣干燥時,即使降溫到0℃以下,也不會出現霜,但此時農作物早被凍壞了。
(1)由上文可猜想霜形成的兩個條件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如果嘗試人工制霜,可將干冰放入透明罐子內,一段時間后看到罐子的 _________(填“內壁”或“外壁”)成功地結了一層霜。
三、探究題(每空2分,總計40分)
23.(6分)用什么方法能把山峰表示在地圖上呢?某同學利用土豆、橡皮、記號筆、小刀等進行操作。
(1)為盡可能減小誤差,畫線過程中需注意 _________ ;
A.每塊橡皮的高度相同 B.記號筆水平放置在橡皮上 C.繞土豆模型畫出螺旋式上升的線
(2)某山地地形如步驟④中的俯視模型,從 _______ 地(選填“甲”或“乙”)上山頂的路比較陡峭;
(3)為了把等高線繪在白紙上,接下來的操作是用小刀將土豆自下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略材料不理想帶來的干擾)
24.(6分)花生是我國重要的油料經濟作物,其種子具有休眠性,某興趣小組擬用沙藏法打破花生種子的休眠,并通過實驗找到最適宜的沙藏條件。其實驗過程如圖1所示,沙藏處理方式及實驗結果如圖2、圖3所示,回答問題:
(1)花生種子是由子房里的_____________發育而來的。
(2)沙藏處理后的花生種子用清水沖洗后,要放入墊有濕濾紙的培養皿中,于25℃恒溫箱中培養,進行萌發試驗。請說明這樣操作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結合圖2和圖3,對花生種子萌發前進行的前期處理提出合理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0分)小實在學習托盤天平相關內容后,使用天平測量了礦泉水瓶內剩余水的質量.還利用生活中的常見材料,自制了一款簡易天平。
【實驗過程】調節天平平衡,進行相關測量,得到部分實驗結果如圖甲所示。
(1)為使測量更精確,圖甲中的實驗順序應為 ____________ 。(填數字序號)
(2)測量燒杯和水的總質量時,加入一定量砝碼后,指針位置如圖乙所示,再加入一個最小的砝碼,發現指針位置如圖丙所示,則接下來應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根據上述實驗結果,計算礦泉水瓶內剩余水的質量為_________________克。
【材料準備】均勻木桿、支架、燕尾夾、細繩、小桶(桶上劃有均勻刻度)、水等。
【結構設計】自制簡易天平如圖丁所示。細繩連接小桶,在木桿上的位置固定且到O點距離相同,燕尾夾可在木桿上移動。
(4)燕尾夾的功能與托盤天平中的_________________ 結構功能相同。
【天平測量】天平平衡后,在左邊小桶內放置待測物體,在右邊小桶內逐滴滴加水至天平平衡。最后,根據液面位置,讀出待測物體的質量。
(5)往右邊小桶加水這一操作作用與托盤天平使用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操作作用相同。
26.(8分)探秘原子結構。人類探索原子結構,經歷了漫長的過程。
(1)1897年,湯姆森發現了_____________ ,提出原子是可分的,并建立了原子模型,如圖甲所示。
(2)1911年,物理學家盧瑟福用一束帶正電的、質量比電子大得多的高速α粒子轟擊金箔,預期這些α粒子會毫不費力地擊穿金原子,到達對面的探測板上,結果發現: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保持原來的運動方向,少數α粒子發生了較大角度的偏轉,極少數α粒子被反彈回來。
①當α粒子轟擊金箔時,如圖乙四條運動軌跡中不可能出現的是 ____________(填序號)
②盧瑟福根據實驗現象推測: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中心一個很小的結構上。這個“很小的結構”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 。
(3)我國國產化碳﹣14批量生產已經在中核集團秦山核電站啟動。下列模型能表示碳﹣14原子結構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7.(8分)土壤中其實有很多小孔,體積被空氣占據著。小敏同學想測出某塊土壤中空氣所占的比例。
(1)得到體積相同的土塊與鐵塊。
小敏的想法有如下兩種:①從較大土塊中切下一塊棱長為4cm的正方體土塊,再找一塊規格與之完全相同的鐵塊。②找一塊現成的棱長約4cm的正方體鐵塊,量出棱長。再從較大的土塊中切取與鐵塊相同的正方體。以上兩種做法中,更合理的是_______ (選填“①”或“②”)。
(2)測量土塊中空氣體積。
操作:將土塊和鐵塊分別放入2只相同的燒杯中,用量筒量取一定體積的水,先沿燒杯壁緩慢地向燒杯內注水,如圖甲所示,快要浸沒土甲塊或鐵塊時,▲,直到水把土塊和鐵塊剛好浸沒。記錄用水的體積分別為V1、V2。
①上述▲處的操作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若土塊體積為V,則該土壤所占的體積中,空氣體積占到的比例為 _______________ 。
③為減小測量誤差,實驗時所用燒杯應選圖乙中的____________(選填“A”或“B”)。
四、綜合題(總計35分)
28.(4分)柑橘富含維生素C(C6H8O6),柑橘的產量和品質受到肥效和土壤酸堿性等因素的影響。
(1)柑橘葉片合成的維生素C是通過__________(填“導管”或“篩管”)運輸到柑橘果實中的。
(2)已知柑橘生長適宜的土壤pH為6.0~6.5?,F測得某處柑橘園的土壤pH=4。下列肥料中,既能改良該處土壤的pH,又能使柑橘果樹莖干更健壯的是__________ 。(小資料:pH>7為堿性,pH<7為酸性,pH=7為中性,酸性物質與堿性物質相互反應可以使物質變為中性。)
A.硝酸鉀(中性) B.氫氧化鈣(堿性) C.碳酸鉀(堿性)
29.(8分)某物質是一種常用的食品添加劑,其化學式為NaNOx;已知該化合物中氮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7:16,請計算:
(1)NaNOx由__________種元素組成。
(2)x=________;其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 ________ 。
(3)該物質中鈉元素的質量分數(請寫出計算過程)。
30.(7分)農作物的生長需要大量的營養元素,其中氮、磷、鉀是需要量較多的元素。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施加一定質量的化肥,尿素是一種常用的化肥。已知尿素的化學式為CO(NH2)2,請列式計算。
(1)尿素的相對分子質量;
(2)尿素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保留到0.1%);
(3)某農田需要增加5.6千克的氮元素,應向該農田施加尿素多少千克?
31.(8分)質量為100g、容積為100cm3的容器中裝滿冰塊,待冰全部熔化后,將一空心合金球放入瓶中,發現球浸沒后水面恰好與容器口齊平,測得此時容器的總質量為230g。求:(ρ水=1g/cm3,ρ冰=0.9g/cm3,ρ合金=8g/cm3)
(1)冰全部熔化后水的體積。
(2)合金球的質量。
(3)合金球空心部分的體積。
32.(8分)維生素C(簡寫Vc)又叫做抗壞血酸,可以對抗身體內的氧化性物質,促進人體膠原形成,對受損組織進行修補,促進人體的脂肪、蛋白質合成,促進葡萄糖的利用。如圖是已破損的維生素C(化學式:C6H8OX)的說明書部分信息。已知維生素C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請回答。
(1)Vc中氫、碳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_____ 。
(2)Vc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
(3)小科爸爸每天服用該Vc片劑,小科建議爸爸可食用“Vc之王”獼猴桃來代替Vc片,若每100g獼猴桃含Vc的量在100﹣420mg之間,則小科爸爸要達到服用上述Vc片的效果,需要每天至少食用獼猴桃多少克?(列出計算過程,保留小數點后一位)
【狙擊高分系列】七年級下科學 期末模擬(三)(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 【答案】B
【解析】【考點】胚胎的發育和營養.
【分析】圖中:甲是輸卵管;乙是子宮;丙是陰道;丁是卵巢。
【解答】解:A、甲輸卵管能輸送卵細胞,是受精的場所,A不符合題意;
B、乙子宮是早期胚胎最可能移植到母體的部位,是胚胎和胎兒發育的場所,B符合題意;
C、丙陰道是女性的性交器官,也是排出月經和娩出胎兒的管道,C不符合題意;
D、丁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夠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 【答案】D
【解析】【考點】模型與符號.
【分析】模型指通過模型來揭示原型的形態、特征和本質。
【解答】解:A.畫校園平面圖是對校園這一對象的平面模型構建;
B.做小型地球儀是對地球的模型構建;
C.搭紅細胞結構是對紅細胞這一認識對象的模型構建;
D.看蠟燭熄滅過程屬于實驗,不屬于模型建構。
故選:D。
3. 【答案】D
【解析】【考點】植物的扦插或嫁接.
【分析】1、扦插是指把能產生不定根的植物體的枝條剪下,將下端插進潮濕的土壤中,使枝條長成一個新個體的方法。楊柳、葡萄、月季、薔薇等植物常用這種方法進行繁殖。
2、經過精子與卵細胞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繁殖。不需要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這種生殖方式叫無性生殖。
【解答】解:A、扦插時要將下一個節埋入土中,莖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的,去掉大部分甚至全部的葉片,目的是減少水分蒸發,A正確。
B、莖段下方的切口是斜向的,可增加吸水面積,B正確。
C、利用月季莖段扦插方式是利用其營養器官進行繁殖,屬于無性生殖,C正確。
D、月季扦插不應選擇頂端幼嫩的枝條,而應該選擇已經開過花的成熟枝條。這樣的枝條含有更多的養分,抗病性強,更適合用于扦插繁殖,D錯誤。
故選:D。
4. 【答案】C
【解析】【考點】升華和凝華的定義和特點;熔化與熔化吸熱的特點;液化及液化現象.
【分析】(1)物質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
(2)六種物態變化過程中,都伴隨著吸熱或放熱;其中放出熱量的物態變化有:凝固、液化、凝華;吸熱的有:熔化、汽化、升華。
【解答】解:①金屬盤下水滴變多,這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熱;
②燒杯中的冰變少,這是冰熔化為水,熔化吸熱;
③管中乙醚變多,這是乙醚蒸氣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熱;
④碘錘中碘粒變少,這是碘升華的結果,升華吸熱;
綜上所述,①③物態變化是放熱,故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5. 【答案】A
【解析】【考點】等高線地形圖.
【分析】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幾條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稀疏,坡度平緩;等高線密集,坡度較陡。
【解答】解:讀圖可知,圖中有指向標,根據指向標箭頭所指的方向為北向判斷,月影峰位于智賢峰的東北方向;故A正確。
甲處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故B錯誤。
圖中的等高距為100米,智賢峰的海拔在500米以上,月影峰的海拔在400米以上,智賢峰比月影峰海拔高;故C錯誤。
①、②兩條登山線路中,線路②等高線比線路①密集,坡度更陡;故D錯誤。故選項A符合題意。
故選:A。
6. 【答案】B
【解析】【考點】青蛙的變態發育;植物的無性生殖;種子的結構和成分;胚胎的發育和營養.
【分析】1、卵巢能產生卵細胞并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
2、青蛙的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陸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幼體和成體在外形上和內部結構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屬于變態發育。
3、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無性生殖。
4、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是:種子是完整的、胚是活的、度過休眠期且有供胚發育的營養物質。
【解答】解:A、青蛙的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陸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所以青蛙一生中呼吸器官有鰓、肺和皮膚3種,A正確。
B、乙圖中的a子宮是胚胎發育的場所,輸卵管是受精的場所,卵巢是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B錯誤。
C、大豆屬于雙子葉植物,子葉兩片,肥厚,儲存營養物質,所以大豆種子萌發時所需的營養物質來自子葉,C正確。
D、丁圖將多肉植物的葉插入土壤中進行繁殖,這種生殖方式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屬于無性生殖,D正確。
故選:B。
7. 【答案】A
【解析】【考點】化合價的概念和計算.
【分析】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碳酸鉀中鉀元素化合價為+1價,氧元素化合價為﹣2價,設碳元素化合價為x,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為0,則有(+1)×2+ x+(﹣2)×3=0,得x=+4價;
故選:A。
8. 【答案】C
【解析】【考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
【分析】根據化學式的意義進行分析:①宏觀意義:a.表示一種物質;b.表示該物質的元素組成; ②微觀意義:a.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分子;b.表示該物質的分子構成;據此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H2O可以表示水;表示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表示一個水分子;一個水分子中含有三個原子,故選項A不符合題意;
B、Fe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鐵屬于金屬,是由鐵原子直接構成的,故選項B不符合題意;
C、O2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可以表示一個分子,表示一種物質,但1個分子由2個原子構成,故選項C符合題意;
D、H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是由氫分子構成的,故選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9. 【答案】B
【解析】【考點】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分析】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一是液體溫度,二是液體表面積,三是液體表面的空氣流動速度。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解: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一是液體溫度,二是液體表面積,三是液體表面的空氣流動速度。將濕衣服晾在陽光下,提高了衣服的溫度,掛在通風處加快空氣流動,攤開可以增大液體的表面積,加快了蒸發,故B正確。
故選:B。
10.【答案】C
【解析】【考點】升華和凝華的定義和特點;液化及液化現象.
【分析】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六種物態變化過程中,都伴隨著吸熱或放熱;其中放出熱量的物態變化有:凝固、液化、凝華;吸熱的有:熔化、汽化、升華。
【解答】解:A、空中看到的是白色霧狀是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屬于液化現象,故A錯誤;
B、在“潑水成冰”的過程中,主要的物態變化是凝華,故B錯誤;
C、潑水成冰時用熱水會產生更多的水蒸氣,效果會更好,故C正確;
D、氣溫高于0℃,水蒸氣不會凝華,只會液化,不會出現“潑水成冰”的奇觀,故D錯誤。
故選:C。
11.【答案】B
【解析】【考點】土壤的成分;種子萌發的條件和過程;果實和種子的形成;細菌的基本形態和結構特點;真菌的形態結構、營養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點.
【分析】1、一朵花要經過傳粉受精過程后,雌蕊的子房繼續發育,最終發育成果實,子房中的胚珠發育成種子。
2、種子萌發的外界環境條件是充足的空氣、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水分。
3、細菌是單細胞個體,真菌有單細胞的個體,也有多細胞的個體。
【解答】解:A、土壤由固態(礦物質、有機質)、液態(土壤水分或溶液)和氣態(土壤空氣)等三態物質四種成分組成,A錯誤。
B、傳粉受精后,雌蕊的子房發育成果實,子房壁發育成果皮,胚珠發育成種子,B正確。
C、種子萌發的外界環境條件是充足的空氣、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水分,C錯誤。
D、乳酸菌屬于細菌是單細胞生物,霉菌屬于多細胞真菌,D錯誤。
故選:B。
12.【答案】C
【解析】【考點】土壤的成分.
【分析】土壤中一般都含有砂粒、粉砂粒和黏粒。根據它們在土壤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可將土壤分為砂土類土壤、黏土類土壤和壤土類土壤三種。
【解答】解:砂土類土壤(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顆粒較粗):疏松,不易黏結;通氣、透水性能強,易干旱,有機物分解快,易流失。黏土類土壤(黏粒、粉砂多,土壤顆粒較細):質地黏重,濕時黏,干時硬;保水、保肥能力強,通氣、透水性能差。壤土類土壤(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土壤質地較均勻):不太疏松,也不太黏;通氣,透水,能保水、保肥,宜于耕種。根據土壤的性狀,可以判斷D符合砂土類土壤。
故選:C。
13.【答案】D
【解析】【考點】人的生長時期.
【分析】從圖中可以看出,在童年期,性器官的發育特點是發育緩慢。人體生殖器官迅速生長的年齡段是10﹣20歲,在此階段,會出現一些正常的生理現象:男孩會遺精;女孩會來月經。
【解答】解:A、人體腦部生長最快的年齡段是0﹣5歲,青春期是生殖器官發育迅速的階段,由圖可知,曲線①表示腦部生長,②表示生殖器官生長,A正確。
B、在青春期開始前生殖器官的生長基本停滯,B正確。
C、青春期開始時腦部生長已基本完成,C正確。
D、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體生長、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在青春期生殖器官迅速生長的同時,智力也迅速發展,但圖中不能得出此結論,D錯誤。
故選:D。
14.【答案】C
【解析】【考點】種子的結構和成分;種子萌發的條件和過程.
【分析】1、玉米種子由種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組成。胚是新植物的幼體,包括胚芽、胚軸、胚根和子葉,它決定著種子能否發育成幼苗。胚乳儲存著豐富的營養物質,為種子萌發提供能量。
2、種子在環境條件和自身條件都具備時才能萌發。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種子不在休眠期以及具有足夠的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
3、圖中:甲玉米種子沒有受損,乙玉米種子的胚乳部分受損,丙玉米種子的胚全部受損,丁玉米種子的胚乳全部受損。
【解答】解:A、丁玉米種子的胚乳全部受損,胚乳為種子萌發提供營養物質,胚乳全部受損后,種子萌發時缺乏營養供應,無法長出幼苗,A錯誤。
B、乙玉米種子的胚乳部分受損,甲玉米種子沒有受損。因此,乙種子由于缺少營養物質長出的幼苗比甲種子的矮小,B錯誤。
C、丙玉米種子的胚全部受損,胚是新植物的幼體,胚受損則不能發育成幼苗,C正確。
D、胚乳為種子萌發提供營養,乙部分胚乳受損,丁全部胚乳受損,受損情況不同,且都會影響幼苗生長,因為營養供應不足會影響幼苗的正常發育,D錯誤。
故選:C。
15.【答案】D
【解析】【考點】沸騰及沸騰條件.
【分析】水沸騰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溫度達到沸點,二是繼續吸熱;
沸點隨氣壓升高而增大,有溫度差才能熱傳遞。
【解答】解:A、方形容器和小試管沸點相同,小試管中水不能沸騰,故A不符合題意;
B、方形容器和小試管沸點相同,小試管中水不能沸騰,故B不符合題意;
C、小試管沸點高,小試管中水不能沸騰,故C不符合題意;
D、小試管沸點低,小試管中水能沸騰,故D正確;
故選:D。
二、填空題
16.【答案】(1)2個氫分子;一個鐵離子帶3個單位的正電荷;(2)④
【解析】【考點】化學符號中不同位置數字的意義.
【分析】(1)化學符號周圍的數字表示不同的意義: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分子或離子的個數;右上角的數字表示一個離子所帶的電荷數;右下角的數字表示幾個原子構成一個分子;元素正上方的數字表示元素的化合價。
(2)化學式表示的意義。
【解答】解:(1)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分子或離子的個數;①2H2表示2個氫分子;右上角的數字表示一個離子所帶的電荷數,②中“3+”表示一個鐵離子帶3個單位的正電荷;故答案為:2個氫分子;一個鐵離子帶3個單位的正電荷;
(2)N2表示氮氣這種物質,氮氣是由氮元素組成的;故答案為:④。
答案(1)2個氫分子;一個鐵離子帶3個單位的正電荷;(2)④
17.【答案】(1)細胞分化;(2)輸導;(3)器官。
【解析】【考點】細胞分化形成組織;植物的幾種主要組織及功能;綠色開花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分析】1、植物體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細胞的分化使組成生物體的組織變得形態多樣化,功能多樣化;植物體有五大組織,分別是保護組織,輸導組織,營養組織,分生組織和機械組織。
2、①表示細胞分化,②表示細胞分化。
【解答】解:(1)細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組織,圖中②表示細胞分化,B1代表營養組織,B2輸導組織,B3分生組織,B4機械組織,B5是保護組織。
(2)B2是輸導組織,含有導管和篩管,導管能夠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篩管能夠運輸有機物。
(3)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是: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若C表示水稻谷粒,水稻谷粒是由不同組織構成的器官。
故答案為:(1)細胞分化;(2)輸導;(3)器官。
18.【答案】(1)腐殖質;(2)①③⑤;(3)B。
【解析】【考點】土壤的成分;土壤的形成.
【分析】(1)根據土壤的成分分析解答。
(2)根據土壤的形成過程概括解答。
(3)根據氮氣的化學性質分析解答。
【解答】解:(1)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質、水和空氣等物質的混合物。
(2)土壤的形成過程:巖石風化→形成礦物顆粒,釋放礦物成分→低等植物著生→形成原始月壤,積累有機質和養分→高等植物生長→腐殖質不斷積累、成熟月壤形成。
故選:①③⑤。
(3)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在常溫下很難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所以科學家將月壤真空解壓后保存于氮氣中。
故選:B。
故答案為:(1)腐殖質;(2)①③⑤;(3)B。
19.【答案】(1)變??;(2)0~4。
【解析】【考點】密度與生活.
【分析】(1)在質量一定時,物質的體積與其密度成反比;
(2)大部分物質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但部分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具有熱縮冷脹的性質。
【解答】解:由圖像可以看出,在﹣4~0℃,冰的體積隨著溫度的升高而變大。根據ρ可得,在質量一定的情況下,冰的體積變大,說明冰的密度在變小。
在0~4℃,水的體積隨著溫度的升高而變小,根據ρ可得,在質量一定的情況下,水的體積變小,說明水的密度在變大;在溫度高于4℃,水的體積隨著溫度的升高而變大,根據ρ可得,在質量一定的情況下,水的體積變大,說明水的密度在變小。
綜合可知,水在0~4℃具有熱縮冷脹的性質,在溫度高于4℃之后,具有熱脹冷縮的形狀,水在4℃時密度最大。
故答案為:(1)變?。唬?)0~4。
20.【答案】(1)不變;固液共存;(2)非晶體; (3)不會。
【解析】【考點】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實驗;沸騰及沸騰條件.
【分析】(1)(2)晶體和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的區別: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斷上升;
(3)水沸騰的條件為:達到沸點,不斷吸熱。
【解答】解:(1)由圖乙知,固體a熔化過程中,繼續加熱,溫度不變,此時a處于固液共存態;
(2)由圖丙可知,固體b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一直上升,所以固體b是非晶體;
(3)標準大氣壓下,燒杯與試管中均加入水,通過酒精燈加熱,當燒杯中的水沸騰時,由于溫度保持不變,試管中的水不能持續吸熱,故試管中的水不會沸騰。
故答案為:(1)不變;固液共存;(2)非晶體; (3)不會。
21.【答案】(1)穩定;(2)升華。
【解析】【考點】升華和凝華的定義和特點.
【分析】物質從固態不經過液態而直接轉化為氣態的過程叫做升華,升華過程中需要吸熱.據此分析。
【解答】解:(1)碳—碳復合材料是神舟號最外層的燒蝕材料,這種材料和大氣摩擦,溫度超過3400℃時,會直接變成氣體,帶走大量的熱量,降低溫度,因此神舟載人飛船最外層的“碳—碳復合材料”化學性質穩定;
(2)該燒蝕材料高溫時為固態,末態時為氣態,因此利用燒蝕材料升華性質,達到降低溫度,保護內部結構的目的。
故答案為:(1)穩定;(2)升華。
22.【答案】(1)空氣濕潤;氣溫在0℃以下;(2)外壁。
【解析】【考點】升華和凝華的定義和特點.
【分析】(1)在一定條件下,物體的三種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之間會發生相互轉化,這就是物態變化;
(2)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
【解答】解:(1)根據文中的“當空氣干燥時,即使溫度降低到﹣20℃~﹣10℃,也不會出現霜?!笨芍核男纬蓷l件是:空氣濕潤且溫度在0℃以下;
(3)將干冰放入空易拉罐中,干冰由固體直接變成氣體,發生升華現象,升華吸收熱量,使易拉罐溫度降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直接凝華成小冰晶附在易拉罐的外壁形成霜。
故答案為:(1)空氣濕潤;氣溫在0℃以下;(2)外壁。
三、探究題
23.【答案】(1)AB(2)甲(3)沿“線”把水平切下的“山體”放在白紙上,依次沿“山體”邊緣描線
【解析】【考點】等高線地形圖.
【分析】(1)在等高線地形圖的繪制中,橫切模擬物的高度要一致,水平放置。
(2)等高線稠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
(3)把等高線繪在白紙上,要選好繪制的基線,按照垂直方向切開基線,在外圍描繪輪廓,所畫輪廓的線即為等高線。
【解答】解:(1)等高距是相臨兩條等高線的差,相鄰等高線之間的距離是相同的,所以每塊的橡皮高度要相同,故A正確。
圖中記號筆水平放置畫出的線是等高線,要在同一平面上,故B正確。
等高線是水平面上的閉合曲線,不能畫出螺旋式上升的線,故C錯誤.
故選:A。
(2)某山地地形如步驟④中的俯視模型,等高線越密集,坡度越陡,從甲地上山頂的路比較陡峭。
(3)為了把等高線繪在白紙上,沿“線”水平切下“山體”,然后把“山體”放在白紙上,依次沿“山體”邊緣描線或沿線切下,在白紙上繪外圍輪廓,輪廓圖形成的線即為等高線。
故答案為:(1)AB(2)甲(3)沿“線”把水平切下的“山體”放在白紙上,依次沿“山體”邊緣描線
24.【答案】(1)胚珠;(2)種子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3)用水量為15%的10℃的溫水浸種。
【解析】【考點】果實和種子的形成;種子萌發的條件和過程.
【分析】1.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其中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量。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
2.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為:充足的空氣、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
【解答】解:(1)果實種子形成過程如圖:
花生種子是由子房里的胚珠發育而來的。
(2)種子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因此,沙藏處理后的花生種子用清水沖洗后,要放入墊有濕濾紙的培養皿中,于25℃恒溫箱中培養,進行萌發試驗。
(3)結合圖2和圖3,10℃時花生種子的萌發率最高,水量為15%時,花生種子的萌發率最高,因此,對花生種子萌發前進行的前期處理提出合理建議:用水量為15%的10℃的溫水浸種。
故答案為:(1)胚珠;(2)種子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3)用水量為15%的10℃的溫水浸種。
25.【答案】(1)②①;(2)取下最小砝碼,向右移動游碼,使天平的橫梁平衡;(3)18.2;(4)平衡螺母;(5)向右盤添加砝碼。
【解析】【考點】實驗:用天平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分析】(1)使用天平測量了礦泉水瓶內剩余水的質量,應先測量空燒杯的質量,然后測量水和燒杯的總質量;
(2)測量物體質量時,當加減砝碼不能使天平平衡時,可以通過移動游碼使天平平衡;
(3)用水和燒杯的總質量減去空燒杯的質量即為水的質量;
(4)燕尾夾:主要用于固定和連接兩個物體,確保它們在使用過程中保持穩定。例如,在木工和家具制造中,燕尾夾用于連接兩個木材或木板,以達到穩固的效果;
平衡螺母:在托盤天平中,平衡螺母用于調節天平的平衡,確保在稱量過程中天平能夠準確地反映物體的重量;
(5)往右邊小桶加水這一操作的作用與托盤天平使用時的“向右盤添加砝碼”操作作用相同。
【解答】解:(1)為使測量更精確,應先測量空燒杯的質量,然后測量水和燒杯的總質量,即圖甲中的實驗順序應為②①;
(2)再加入一個最小的砝碼后,由圖丙知天平的右端下沉,說明砝碼質量大,此時取下最小砝碼,向右移動游碼,使天平的橫梁平衡。
(3)由圖甲②可知,空燒杯的質量m空=10g+4g=14g,由圖甲①可知,水和燒杯的總質量m總=20g+10g+2.2g=32.2g,
水的質量m水=m總﹣m空=32.2g﹣14g=18.2g;
(4)燕尾夾的功能與托盤天平中的平衡螺母功能相似,雖然它們的應用場景不同,但都涉及到平衡和固定的作用;
(5)在托盤天平的使用過程中,右盤通常用于放置砝碼,而左盤用于放置待稱量的物品,通過向右盤添加砝碼,可以增加右盤的重量,從而達到平衡天平的目的,同樣地,往右邊小桶加水也會增加右邊小桶的質量,起到與添加砝碼類似的效果。
故答案為:(1)②①;(2)取下最小砝碼,向右移動游碼,使天平的橫梁平衡;(3)18.2;(4)平衡螺母;(5)向右盤添加砝碼。
26.【答案】(1)電子;(2)C;原子核;(3)C。
【解析】【考點】原子結構的探索歷程.
【分析】(1)根據湯姆森的發現,分析他提出的原子模型。
(2)根據盧瑟福的α粒子散射實驗,分析α粒子的運動軌跡和原子結構的特點。
(3)根據碳﹣14的原子結構,分析哪個模型能正確表示其結構。
【解答】解:(1)1897年,湯姆森發現了電子,提出原子是可分的,并建立了原子模型。湯姆森的原子模型被稱為“棗糕模型”,認為原子是一個帶正電的球體,電子鑲嵌在其中。
(2)①當α粒子轟擊金箔時,因為原子核帶正電,α粒子也帶正電,同種電荷相互排斥,所以α粒子不可能向原子核靠近,四條運動軌跡中不可能出現的是C;
②盧瑟福根據實驗現象推測:原子中心有一個原子核,它具有如下特點:體積很?。ㄒ驗榻^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保持原來的運動方向);質量很大(因為少數α粒子發生了較大角度的偏轉,極少數α粒子被反彈回來,說明遇到了質量很大的物質);帶正電(因為α粒子帶正電,能使α粒子發生偏轉和反彈,說明原子核帶正電)。
(3)碳﹣14的質子數為6,原子中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則其核外電子數為6,即碳﹣14原子,質子數為6,中子數為8,核外電子數為6,觀察可知C選項能表示碳﹣14原子結構。
故答案為:(1)電子;(2)C;原子核;(3)C。
27.【答案】(1)②;(2)①停止用量筒倒水,改為膠頭滴管滴水;②;③B。
【解析】【考點】土壤的成分.
【分析】(1)土塊容器切割改變體積,鐵塊不易改變體積,據此分析;
(2)用滴管添加水更精確緩慢;比鐵塊多添加的水的體積等于空氣的體積,據此分析;
杯子越低,不易把土塊沖壞,杯子底面積越小,添加水的體積越小,差異越明顯。
【解答】解:(1)土塊容易切割改變體積,鐵塊不易改變體積,找一塊現成的棱長約4cm的正方體鐵塊,量出棱長。再從較大的土塊中切取與鐵塊相同的正方體,可操作性強,故選②;
(2)測量土塊中空氣體積。用滴管添加水更精確緩慢,將土塊和鐵塊分別放入2只相同的燒杯中,用量筒量取一定體積的水,先沿燒杯壁緩慢地向燒杯內注水,如圖甲所示,快要浸沒土塊或鐵塊時,停止用量筒倒水,改為膠頭滴管滴水,直到水把土塊和鐵塊剛好浸沒。記錄用水的體積分別為V1、V2。
土塊中比鐵塊多添加的水的體積等于空氣的體積,即空氣體積為V1﹣V2;空氣體積占到的比例為;
杯子越低,不易把土塊沖壞,杯子底面積越小,添加水的體積越小,差異越明顯,故選:B。
故答案為:(1)②;(2)①停止用量筒倒水,改為膠頭滴管滴水;②;③B。
四、綜合題
28.【答案】(1)篩管(2)C
【解析】【考點】篩管的位置和對有機物的運輸;無機鹽的類型及其對植物的作用.
【分析】(1)植物需要量最多的三種無機鹽是含氮、含磷、含鉀的無機鹽。含氮的無機鹽能促進細胞的分裂和生長,使枝葉繁茂;含磷的無機鹽可以促進幼苗的發育和花的開發,使果實、種子提早成熟;含鉀的無機鹽使植物莖稈健壯,促進淀粉的形成與運輸。
(2)導管運輸水和無機鹽,篩管運輸有機物。
【解答】解:(1)篩管運輸有機物,維生素C屬于有機物,所以柑橘葉片合成的維生素C是通過篩管運輸到柑橘果實中的。
(2)含鉀的無機鹽使植物莖稈健壯,促進淀粉的形成與運輸。碳酸鉀和硝酸鉀都含有鉀元素,能為柑橘提供鉀營養,有助于增強柑橘果樹的莖稈強度,提高其抗倒伏和抗病能力。碳酸鉀是強堿弱酸鹽,其水溶液呈堿性。如果土壤呈酸性,施用碳酸鉀可以中和土壤酸性,提高土壤的pH值。而硝酸鉀是強酸強堿鹽,其水溶液呈中性,不能用于調節土壤的pH值。各選項的肥料中,既能改良該處土壤的pH,又能使柑橘果樹莖稈更健壯的是碳酸鉀,C正確,AB不正確。
故選:C。
故答案為:(1)篩管(2)C
五、計算題
29.【答案】(1)3;(2)2;+3;(3)33.3%。
【解析】【考點】元素質量分數和質量比的計算;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合價的概念和計算.
【分析】(1)根據常用的食品添加劑化學式的含義,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化合物中元素的質量分數100%,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某物質是一種常用的食品添加劑,其化學式為NaNOx,是由鈉、氮、氧3種元素組成的。
(2)該化合物中氮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7:16,則14:16x=7:16,x=2。
NaNO2中氮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1)+x+(﹣2)×2=0,則x=+3價。
(3)該物質中鈉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00%≈33.3%。
答:該物質中鈉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3.3%。
故答案為: (1)3;(2)2;+3;(3)33.3%。
30.【答案】(1)尿素的相對分子質量為60;(2)尿素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為46.7%;(3)應向該農田施加尿素12kg。
【解析】【考點】元素質量分數和質量比的計算;化學式的計算;相對分子質量的概念及其計算.
【分析】(1)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為構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化合物中元素的質量分數100%,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該化合物的質量×該元素的質量分數,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尿素的相對分子質量=12+16+(14+1×2)×2=60。
(2)尿素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3)某農田需要增加5.6千克的氮元素,應向該農田施加尿素的質量為5.6kg÷(100%)=12kg。
答:(1)尿素的相對分子質量為60;(2)尿素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為46.7%;(3)應向該農田施加尿素12kg。
31.【答案】(1)冰全部熔化后水的體積為90cm3。
(2)合金球的質量為40g。
(3)合金球空心部分的體積為5cm3。
【解析】【考點】密度公式的應用.
【分析】(1)知道冰塊的體積和密度,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質量不變,根據ρ求得冰全部熔化后水的體積;
(2)根據ρ求出冰全部熔化成水時水的體積,將合金球放入瓶中,發現球沉入水底,水面恰好上升到與瓶口齊平,水的體積加上合金球的體積即為空瓶的容積,由此可求得合金球的體積;
(3)瓶子的總質量減去水和容器的質量即為合金球的質量;根據ρ求出合金球實心部分體積,用總體積減去實心部分體積即為空心部分體積。
【解答】解:(1)由ρ可得,冰的質量:
m冰=ρ冰V容=0.9g/cm3×100cm3=90g;
因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質量不變,
所以,水的質量:m水=m冰=90g;
由ρ可得,冰全部熔化后水的體積:
V水90cm3;
(2)將一空心合金球放入瓶中,發現球浸沒后水面恰好與容器口齊平,則合金球的體積:
V球=V瓶﹣V水=100cm3﹣90cm3=10cm3;
(3)合金球的質量:
m金=m總﹣m水﹣m容=230g﹣90g﹣100g=40g,
由ρ可得,合金球實心部分的體積:
V實心5cm3,
合金球空心部分的體積V空=V求﹣V實心=10cm3﹣5cm3=5cm3。
答:(1)冰全部熔化后水的體積為90cm3。
(2)合金球的質量為40g。
(3)合金球空心部分的體積為5cm3。
32.【答案】(1)1:9;(2)C6H8O6;(3)需要每天至少食用獼猴桃14.3g。
【解析】【考點】元素質量分數和質量比的計算;相對分子質量的概念及其計算.
【分析】(1)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進行分析;
(2)由于標簽中維生素C化學式中氧原子個數因標簽破損而不能直接得出,因此,可利用相對分子質量首先計算出化學式中O的原子個數,確定化學式;
(3)根據題意,每片含Vc10mg,一日3次,每次2片,則可計算出每日應服用的Vc的質量;進而由100g西紅柿含Vc15mg,可計算出每天食用西紅柿的質量。
【解答】解:(1)Vc中氫、碳元素質量之比=(1×8):(12×6)=8:72=1:9;故答案為:1:9;
(2)Vc的化學式中O元素的原子個數6,則Vc的化學式為C6H8O6;故答案為:C6H8O6;
(3)根據題意,每片含Vc10mg,一日3次,每次2片,則每日應服用的Vc的質量為10mg×3×2=60mg;每100g獼猴桃含Vc的量在100—420mg之間,則每天食用獼猴桃的質量60mg≈14.3g。答:需要每天至少食用獼猴桃14.3g。
答案:(1)1:9;(2)C6H8O6;(3)需要每天至少食用獼猴桃14.3g。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西县| 阿城市| 循化| 定远县| 昌都县| 普定县| 武汉市| 金昌市| 壶关县| 手机| 灌南县| 霍邱县| 北流市| 固阳县| 莲花县| 锡林郭勒盟| 安远县| 佛学| 临海市| 上思县| 靖安县| 青川县| 长丰县| 监利县| 禄劝| 无锡市| 汤阴县| 贵州省| 夏津县| 桃江县| 馆陶县| 高台县| 蒙自县| 宕昌县| 桐梓县| 朝阳县| 自贡市| 泽普县| 凤城市| 新宁县| 沙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