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牡一中2025屆高三(地理)學科熱身卷一地 理 試 題考試時間:75分鐘 分值: 100分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48分)低空經濟是以各類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深圳是全球無人機最重要的生產基地之一,現已成為我國低空經濟發展的“領頭羊”。2024年2月27日,被稱為“空中的士”的eVTOL(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如圖)從“無人機之都”深圳直飛珠海,成功完成全球首次跨海越城飛行,將2個多小時的地面車程縮短至20分鐘。完成1-3題。1.深圳成為我國低空經濟發展“領頭羊”的最主要優勢是( )A.市場需求大 B.勞動力素質高 C.產業基礎好 D.基礎設施完善2.與傳統的士相比,“空中的士”的優點是( )A.靈活性較強 B.受地面影響小 C.運輸費用低 D.受天氣影響小3. 目前,“低空經濟”的主要應用場景有( )①物流配送 ②旅游觀光 ③應急救援 ④國際貿易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滇越鐵路(如下圖)是我國最早的國際鐵路,已有百年歷史。該鐵路修建時未采用國際標準軌距(1435mm), 而采用窄軌(1000mm)。隨著交通運輸業的發展,該鐵路逐漸失去競爭優勢,2008年入選了我國第一批工業遺產保護名錄。據此完成4-6題。4.滇越鐵路修建時采用窄軌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復雜 B.氣候濕熱 C.運量較小 D.聚落分散5.滇越鐵路漸失競爭優勢,主要原因是( )①運輸效率低 ②線路長度短 ③途經城市少 ④維護成本高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6.滇越鐵路入選工業遺產保護名錄,主要是因為其( )A.歷史文化價值 B.沿線風景優美 C.地理位置優越 D.工程技術獨特2024年,“南方小土豆”成為網絡熱詞,東北三省的人口問題也隨之成為大家討論的話題。下圖示意1953—2020年不同時段東北三省凈遷移的人口性別比平均狀況 (人口性別比通常用100位女性對應的男性人口數表示)。據此完成7-8題。注:人口性別比在橫軸以上表示人口在凈遷入,橫軸以下表示人口凈遷出階段7.依據東北三省凈遷移的人口性別比,東北三省( )A.1953-1964年的人口凈遷出以男性為主 B.1964-1982年的東北三省人口數量減少C.2000-2010年遷出的女性人口數量達到峰值 D.2010-2020年凈遷出人口性別比趨于平衡8.依據東北三省人口遷移現狀,下列說法合理的是( )A.阻礙了服務業的發展 B.有利于緩解了當地的人口老齡化C.大力發展旅游業可以扭轉遷移現狀 D.有利于緩解春節期間的交通壓力阿留中群島位于太平洋北部活火山帶,由超過300個小火山島組成。島上居民以狩獵和捕魚為生。群島周邊海域自然環境惡劣,附近事故多發,被稱為“魔鬼海”。下圖為白令海峽周邊區域圖。完成9-10題。9.圖中方框內洋流流向及其對沿岸氣候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A.流向東北方向;增溫增濕 B.流向東北方向:降溫減濕C.流向西南方向;增溫增濕 D.流向西南方向:降溫減濕10.阿留申群島周邊海域被稱為“魔鬼海”,居民駕船捕魚時可能遇到的危險有( )①暗礁 ②強風 ③赤潮 ④海霧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研究發現,部分南極地區已經被綠藻覆蓋,甚至在太空中都能看到成片的綠色。據估計,南極地區的綠藻面積在夏季可達到1.9平方千米,其中62%的綠藻爆發點分布在南極大陸周圍的小島上。下圖為南極地區綠藻爆發點分布圖。據此完成11-13題。11.推測影響南極地區綠藻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A.光照和土壤 B.巖石和地形 C.氣溫和液態水 D.風力和液態水12.綠藻對南極地區氣溫升降的影響,目前尚不確定。關于“不確定”的原因說法正確的是( )①綠藻生長可減少大氣對地面輻射的吸收 ②綠藻生長可增加大氣對地面輻射的吸收③綠藻可使白天氣溫更高,夜間氣溫更低 ④綠藻可以減少地表對太陽輻射的反射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13.近年來圖示南極半島地區氣溫持續升高,可能會導致( )A.綠藻爆發點的數量先增多后減少,分布面積減少B.綠藻爆發點的數量先減少后增多,分布面積增加C.綠藻爆發點的數量先增多后減少,分布面積增加D.綠藻爆發點的數量先減少后增多、分布面積減少大興安嶺北部某山間洼地土壤水分充足、氮素匱乏,植被由低矮灌草、苔蘚和地衣組成。近30年來,某種具有固氮功能的闊葉喬木侵入該地并逐漸占據優勢,影響當地植被物種組成和垂直結構。該種喬木生長區域在空間上零散分布,被稱為“樹島”。據此完成14-16題。14.推測該種喬木能侵入洼地的主要原因是當地( )A.降水增加,土壤變濕 B.地勢變低,地表積水增多C.氣候變暖,土壤變干 D.植被覆蓋增加,蒸發減弱15.研究發現樹島內苔蘚與地衣逐漸消亡,是因為樹島內( )A.地表光照減弱 B.地表溫度升高 C.表層土變濕潤 D.土壤氮素減少16.近30年,隨著樹島數量和面積的增加,該洼地植被( )A.產生的凋落物減少 B.積累的有機物增多C.演替過程發生中斷 D.與地帶性植被一致二、綜合題17.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哥斯達黎加是“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國家。哥斯達黎加國土面積約5.11萬平方千米,人口約511萬。境內有火山120多座,清潔能源發電比重較大。下圖為哥斯達黎加區域圖及利蒙的氣候資料圖。(1)判斷利蒙的氣候類型,并分析氣候成因。(6分)(2)哥斯達黎加清潔能源豐富,列舉一種并說明理由。(4分)哥斯達黎加26%的國土為國家公園或自然保護區,森林覆蓋率達52%,是世界上生物物種最豐富的國家之一。(3)簡述哥斯達黎加建立眾多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對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意義。(6分)中哥兩國間的貨物貿易具有較強的互補性。哥斯達黎加對華出口產品主要為農牧漁業產品以及食品等工業制成品;自華進口產品主要為電子設備、金屬機械、紡織品、皮革制品以及化學制品等工業制成品。(4)簡述哥斯達黎加農牧漁業產品出口中國對該國帶來的積極影響。(4分)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024年國慶期間,哀牢山出現旅游熱潮,但因其復雜的環境,官方緊急呼吁:哀牢山深處較為“兇險”,游客不可隨意深入。材料二 哀牢山高大山脈與幽深峽谷相間,山體相對高差大。擁有獨特的生態資源,如原始森林、珍稀動植物等,林下土壤水分含量高。大霧是哀牢山的常客,為其增添了神秘色彩。哀牢山地區蘊含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目前,當地正規劃對哀牢山旅游資源進行開發。下圖為“哀牢山地區示意圖”。(1)從水循環角度,簡析哀牢山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對林下土壤保濕的主要機制。(6分)(2)從氣象角度,說明官方限制游客深入的主要依據。(4分)(3)從提升經濟效益的角度,為哀牢山旅游業發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議。(6分)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埃爾湖(如圖)是澳大利亞海拔最低的地方湖水深度較淺。某研學小組對埃爾湖流域開展了研究。活動一 同學們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到,埃爾湖碳儲量大,是巨大的碳庫。(1)分析埃爾湖入湖碳量大的自然原因。(4分)活動二 同學們通過查閱資料和野外考察,發現埃爾湖沉積物中有多層泥炭層,有的厚度巨大。埃爾湖泥炭中的碳不易釋放。旱季,強烈蒸發使湖泊水面縮小,有的地方泥沙裸露,有的地方“變成”鹽殼,最厚處可達數米;雨季,若大量河水匯入,湖泊水面擴大,最大可超過15000km 。(2)從湖泊水面變化的角度,分析埃爾湖泥炭中的碳不易釋放的主要原因。(6分)活動三 水生軟體動物種類多,數量大,分布廣,對水環境變化敏感。軟體動物死亡后,其碳酸鈣殼體保留在沉積物中成為化石,對古環境變化具有重要指示意義。為研究埃爾湖不同時期湖水鹽度的變化,同學們采集了各地層中的軟體動物化石。(3)指出如何利用采集的生物化石研究埃爾湖不同時期湖水鹽度的變化。(6分)地理答案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計48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A A B A D A C D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A C C A B1.深圳是全球無人機最重要的生產基地之一,發展低空經濟的產業基礎好,C正確;勞動力素質高、市場需求大、基礎設施完善,對低空經濟的影響較小,ABD錯誤。故選C。2.傳統的士可以隨時下車,靈活性更強,A錯誤;“空中的士”采用電動垂直起降方式,在空中飛行,受地面影響小,如交通擁堵、地形限制等因素對其影響較小,B正確;“空中的士”使用航空器,技術要求高,運輸費用較高,C錯誤;“空中的士”受天氣影響大,D錯誤。故選B。3.通過低空飛行技術,可以提高物流配送效率,①正確;“空中的士”可以帶領游客在空中欣賞美景,提供獨特的觀光體驗,可以發展旅游觀光,②正確;低空飛行技術可以在發生自然災害或緊急事件時,快速響應并提供救援服務,③正確;國際貿易更適合采用傳統的鐵路或海運等運輸方式,因為這些運輸方式成本更低,運量大,更適合長距離運輸,④錯誤。故選A。4.滇越鐵路途經地區地形復雜,窄軌鐵路轉彎半徑小,對地形適應性強,修建難度相對較小,成本較低,所以采用窄軌,A正確;氣候濕熱與采用窄軌并無直接關聯,B錯誤;當時修建鐵路是為了加強區域聯系等,并非運量小就采用窄軌,窄軌主要是受地形等限制,C錯誤;聚落分散不是采用窄軌的主要原因,D錯誤。故選A。5.窄軌鐵路軌道間距小,列車運行速度較慢,且車廂容積相對較小,運輸效率低,這是其失去競爭優勢的重要原因,①正確;線路長度不是滇越鐵路失去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②錯誤;從圖中看,滇越鐵路也經過了一些城市,這不是其失去競爭優勢的主要原因,③錯誤;滇越鐵路已有百年歷史,線路老化,且窄軌鐵路相關維護設備等相對較少,維護成本高,④正確。故選B。6.滇越鐵路是我國最早的國際鐵路,已有百年歷史,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這是其入選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的主要原因,A正確;沿線風景優美不是其入選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的主要因素,B錯誤;地理位置優越與入選工業遺產保護名錄關系不大,C錯誤;采用窄軌主要是受當時地形等限制,并非工程技術獨特到成為入選的主要原因,D錯誤。故選A。7.讀圖可知,1953-1964年人口性別在橫軸以上,人口在凈遷入,A錯誤;1964-1982年人口凈遷入,東北三省人口數量增加,B錯;2000-2010年凈遷出男性人口比重大,不能表明遷出的女性人口數量達到峰值,C錯誤;2010-2020年為人口凈遷出性別比約為100,即遷出人口中,100位女性對應的男性人口數也約為100,凈遷出人口性別比趨于平衡,D正確。故選 D。8.結合圖示可知,東北三省人口現狀為人口大量遷出,遷出的人口多為青壯年勞動力,導致當地勞動力減少,阻礙了服務業的發展,當地的人口老齡化加劇,A正確,B錯。扭轉遷移現狀關鍵在于產業振興,需要多種產業綜合協調發展,單一的旅游業難以扭轉現狀,C錯。春節期間大量人口返鄉,交通壓力大,D錯。故選A。9.根據世界洋流分布規律,圖中方框內的洋流是阿拉斯加暖流。暖流的特性是從水溫高的海域流向水溫低的海域,具有增溫增濕的作用。阿拉斯加暖流在該區域是從低緯流向高緯,受陸地輪廓影響在該處流向西南,它對沿岸氣候起到增溫增濕的效果,C正確,ABD 錯誤。故選C。10.阿留申群島周邊海域,島嶼眾多,存在大量暗礁,船只航行易觸礁,①正確;該海域地處西風帶,風力較大,常有強風天氣,②正確;赤潮是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爆發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體變色的一種有害生態現象。阿留申群島周邊海域水溫較低,不利于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因此赤潮現象相對較少,不是漁民駕船捕魚時常見的危險,③錯誤;該海域水汽充足,且暖流流經帶來暖濕空氣,遇冷易形成海霧,影響船只航行,④正確。所以漁民駕船捕魚時可能遇到的危險有①②④ , D 正確, ABC 錯誤, 故選 D。11.由材料中的“南極地區的綠藻面積在夏季可達到1.9平方千米、其中62%的綠藻爆發點分布在南極大陸周圍的小島上”,可推測,綠藻難以從冰塊獲得水源,必須通過液態水,南極半島以及南極大陸周圍的小島緯度較低,夏半年時,氣溫可超過0℃,表層冰層會融化,為綠藻生存提供所需的液態水,C正確;光照、巖石、地形、風力等對南極地區綠藻分布沒有決定性影響,故排除ABD三項。所以本題選C。12.綠藻會吸收二氧化碳,使當地二氧化碳含量減少,從而會減少大氣對地面輻射的吸收,使氣溫降低;而綠藻的反射率比冰雪地面低,會讓地表吸收更多的熱量,使氣溫升高,因此綠藻對南極地區氣溫升降的影響,目前尚不確定,①④符合題意;前面分析可知,綠藻生長不會增加大氣對地面輻射的吸收,綠藻不一定會使白天氣溫更高,但不會導致夜間氣溫更低,而且這些均不是綠藻對南極地區氣溫升降不確定的原因,②③不符合題意,故選項A正確,BCD錯誤。故選A。13.隨著氣溫持續升高,島上的冰層融水增多,多地會出現綠藻爆發,數量增多,但隨著氣溫升高,許多地點的冰雪將融化殆盡,最終綠藻無法取得液態水,則許多分散的綠藻爆發點消失,數量減少,據此排除BD兩項;南極半島地區氣溫持續升高讓南極冰川邊緣的夏季溫度超過0℃,提供綠藻有利的生存環境,成片出現綠藻,則總面積會擴大,C正確,A錯誤。故選 C。14.根據材料“大興安嶺北部某山間洼地土壤水分充足、氮素匱乏,植被由低矮灌草、苔蘚和地衣組成“推測氣候變暖,蒸發量增大,降水減少,土壤變干,該區域的生長環境發生改變,喬木乘機入侵洼地,A錯誤,C正確,材料信息不能體現地勢變低,B錯誤,植被覆蓋率增加,蒸騰增強,D錯誤。故選C。15.因植被覆蓋率增加,導致樹島內地表光照減弱,地表溫降低,故A正確,B錯誤;喬木生長需水量大會導致地表土壤濕度降低,C錯誤;因落葉喬木具有固氮功能,土壤的氮素會增加,故D錯誤。故選A。16.喬木的光合作用遠多于低矮灌草,因此在植被和土壤中的有機物的積累會增多,B正確,A錯誤;喬木侵入是演替的一部分,并不會中斷演替過程,C錯誤;大興安嶺地帶性植被為針葉林或針闊混交林,而非洼地中的闊葉喬木,D錯誤。故選B。二、主觀題(共計52分)17.(1)熱帶雨林氣候緯度較低,位于熱帶;信風帶迎風海岸,降水豐富;沿岸由暖流經過增溫增濕。(2)水能,年降水量大,地勢起伏大,水能豐富;地熱能,地處板塊交界處,地熱能豐富;風能,位于東北信風帶,距海較近,風能豐富。(3)保護自然本底,遏制破壞自然環境現象;儲備物種;保護生物多樣性;涵養水源、凈化空氣;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4)拓展農牧漁業產品出口市場,保障農業安全;增大出口量,增加經濟收入;促進農業相關產業發展,增加就業。18.(1)林冠截留降水,延長下滲時間;根系改善土壤孔隙,加快下滲速度;林冠遮蔭降溫,減少了土壤蒸發。(2)夏季(雨季)受西南季風影響,降水強度大且集中,易引發山洪、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大霧天氣頻發。(3)①開發多元化的旅游產品;②推動產業融合發展;③強化旅游營銷推廣;④提升旅游服務與管理水平。19. (1)埃爾湖流域面積廣,碳總量大,徑流攜帶大量碳入湖;埃爾湖流域及其周邊地區風力作用強,風力搬運大量碳沉降至湖區。(2)湖泊水面大時湖底被湖水覆蓋,湖泊水面小時裸露的湖底被泥沙和鹽殼覆蓋、封閉,這兩種情況均使得微生物對泥炭中的有機物分解緩慢,碳不易釋放。(3)利用地層中的軟體動物化石,確定地層年代和順序;識別不同地層中化石生物的種類,并根據其生活習性和特征,推斷其生存時的湖水鹽度狀況,進而分析不同時期湖水鹽度的變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