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選擇題(共48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如右圖示意一年中地球繞日公轉速度的變化。讀圖回答小題。◆速度1.P可能是()快A.1月初B.4月初C.7月初D.10月初慢2.P至Q階段,太陽直射點()PQ時間A.逐漸北移B.先北移后南移C.逐漸南移D.先南移后北移日晷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彩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一般由晷針、晷盤、底座組成。晷針垂直于太陽視運動的軌道平面,晷針與晷盤垂直,其上端指向北極星方向。晷盤的擺放位置與赤道面平行,在晷盤面上刻劃出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兩個小時,當太陽光照在日晷上時,晷針的影子就會投向晷盤面,以此來顯示時刻。讀圖并據此回答下列各題。3.天津校園內日晷儀晷針的影子,在夏至日晴天時移動的方向應是()A.由西北逆時針轉向東北B.由西北順時針轉向東北C.由西南逆時針轉向東南D.由西南順時針轉向東南4.若圖示日晷儀由天津移至上海使用時,晷盤與地面的夾角應該()A.增大B.減小C.不變D.按日期進行調整第1頁,共10頁圖中甲圖所示的“翠玉白萊”是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是用翡翠雕刻而成。翡翠是在低溫、極高壓的條件下巖層強烈擠壓重新結晶形成的。乙圖是“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圖中數字代表地質作用表現形式,字母表示物質類型,其中D中含有化石。讀圖,完成下列題目。②DB①②③A③③1④C甲圖乙圖5.乙圖中D為()A.變質巖B.侵入巖C.噴出巖D.沉積巖6.翡翠屬于()A.噴出巖B.侵入巖C.變質巖D.沉積巖7.在乙圖中,能反映翡翠形成過程的作用形式是()A.①B.②c.③D.④下圖為某區域地質剖面圖。完成下面小題。海拔(米)2200國石灰巖馬頁巖2000團砂巖廖閑板巖1800甲…斷層1600丙14005(千米)8.在成因上,丁區域地表出露的巖石屬于()A.侵入巖B.噴出巖C.沉積巖D.變質巖9.四處山地中,屬于地形倒置的是()A.甲B.乙C.丙D.丁第2頁,共10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