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夏季山東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模擬五地理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為了更好地理解等壓面發生彎曲后,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氣壓差異,某校同學繪制了素描圖,如圖所示。據此,完成1~2題。1.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A、B兩點氣壓值(用P表示)大小關系為( )A.PA=PB B.PA<PB C.PA>PB D.無法確定2.如果圖中水平面位于高空,則A對應的近地面天氣狀況和晝夜溫差狀況分別為( )A.晴天 大B.晴天 小C.陰天 小D.陰天 大(2024·四川成都高一校聯考期末)2023年11月1日,中國第4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搭乘“雪龍2”號破冰船從上海出發,執行現場考察任務。下圖為“雪龍2”號路線圖(上?!猩秸?,a、b、c、d為船舶經過的四個海區。據此,完成3~4題。3.船只經過的海區鹽度最低的是( )A.a B.b C.c D.d4.導致b海區所處緯度表層海水鹽度較低的原因可能是( )A.降水較多 B.氣溫較低 C.蒸發量大 D.海區封閉(2024·遼寧撫順高一期中)2023年8月,我國自主研發的海洋溫差能發電系統在我國某海域進行了首次海上試驗,并圓滿地完成了溫差發電技術的驗證。海洋溫差能發電系統利用淺層海水與深層海水的溫差來發電。下圖為海洋溫差能發電系統原理示意圖。讀圖,完成5~6題。5.海洋溫差能發電系統所利用的能量主要源于( )A.波浪能 B.鹽度差能 C.潮汐能 D.太陽能6.從海洋溫差能資源角度分析,我國最適合進行海洋溫差能發電的海域是( )A.渤海海域 B.黃海海域 C.南海海域 D.東海海域讀某地區景觀示意圖,完成7~8題。7.具有圖示典型海岸景觀的是( )A.峽谷B.峽灣C.海峽D.海灣8.該海岸典型景觀的形成原因是( )A.海浪侵蝕 B.流水侵蝕 C.冰川侵蝕 D.風力侵蝕樁林壩是安裝在溝谷中,由混凝土梁、支墩和連接在支墩上的廢舊鋼管等形成的樁林壩體,以及壩體左右的實體護翼組成的防災減災工程(如圖)。據此,完成9~10題。9.圖中樁林壩主要用來防御的自然災害是( )A.洪澇B.臺風C.滑坡D.泥石流10.遇到該樁林壩防御的自然災害時,正確的逃生方式是( )A.抓住漂浮物漂浮 B.就地尋找掩體躲藏C.沿溝谷延伸方向往低處跑 D.沿溝谷垂直方向往高處跑某校中學生赴河北陽原泥河灣地質遺址自然保護區野外實習。該保護區內有多處舊石器時代古人類遺址。據此,完成11~12題。11.舊石器時代該地人口的分布特征是( )A.分布較均勻 B.集中于盆地邊緣 C.主要沿河流分布 D.主要沿道路分布12.影響該處舊石器時代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水源 C.交通 D.聚落與第六次(2010年)人口普查相比,浙江省第七次(2020年)人口普查結果發生很大變化。下圖為浙江省各城市人口增長率分布圖。讀圖,完成13~14題。13.浙江省人口增長率空間差異顯著,其主導因素是( )A.歷史因素 B.資源因素 C.社會因素 D.經濟因素14.浙江省杭州市人口增長率最高,說明該城市( )A.人口自然增長率高 B.人口遷入率較高 C.老年人口數量少 D.職工退休年齡延遲河西走廊是甘肅西北部狹長沖積平原,自古以來就是富足之地,兵家極其重視。據此,完成15~16題。15.影響該地人口環境承載力的最大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A.淡水資源 B.土地資源 C.礦產資源 D.交通落后16.下列措施有利于提高該地環境承載力的是( )A.擴大耕地面積 B.增加外聯交通 C.增加牲畜數量 D.加大礦產開采力度廈門主島以外的集美學村分布著大量別具一格的“嘉庚建筑”,被形象地描述為“穿西裝,戴斗笠”。下圖為當地“嘉庚建筑”景觀照片。據此,完成17~18題。17.影響該建筑屋頂形態的自然環境要素是( )A.氣候 B.地形 C.水文 D.植被18.“嘉庚建筑”體現的地域文化特點是( )A.御外凝內 B.順應自然 C.中西合璧 D.長幼有序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產生活產生的大量廢氣、廢水、廢渣排放進入環境當中,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環境污染加重。據此,完成19~20題。19.由于人類活動,大氣中增加了新的組成成分。霧霾天氣是一種大氣污染狀況。下列物質中不是霧霾組成成分的是( )A.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可吸入顆粒物 D.臭氧20.“地球需要你,團結起來應對氣候變化”反映了可持續發展的( )A.公平性原則 B.持續性原則 C.共同性原則 D.和諧性原則山東省對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打造濟南都市圈和青島都市圈(如下圖),是我國黃河流域的龍頭帶動區域,并積極推動“魯日朝韓黃海經濟三角區”的形成。據此,完成21~22題。21.與青島都市圈相比,濟南都市圈不具備的優勢是( )A.靠近黃河流域經濟腹地 B.礦產資源豐富C.對外貿易突出 D.陸路交通便捷22.濟南、青島是山東半島兩大核心城市,關于兩個城市產業發展定位,正確的是( )①濟南發展基礎產業②濟南發展外向型工業③青島發展基礎產業④青島發展外向型工業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下圖為2016年某日尼羅河下游夜間燈光圖。完成23~25題。23.夜間燈光圖能反映A.土壤分布B.氣候分布C.交通分布D.人口分布24.圖中燈光集中分布在①尼羅河沿岸②尼羅河三角洲③內陸地區④高緯度地區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5.影響該區域燈光分布的自然因素是A.經濟 B.礦產 C.植被 D.水源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0分。26.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2019年6月19日,在山東省淄博市西河鎮發現了許多阿門角石化石(如圖1)。阿門角石屬古無脊椎動物。(1)圖1中含有阿門角石化石的地層,其形成的地質年代為____(古生代、中生代或新生代),推斷該生物生存環境為____(海洋/陸地)環境。通過對生物化石的研究,可推斷地球生物演化經歷了從____到____的進化過程。(2)圖2中A、B、C巖層中最年輕的是____巖層,最老的是____巖層(填字母)。(3)從圖2中可以讀出,石油比煤炭____(填早/晚)形成,B層巖石屬于____巖。(填名稱)(4)C巖層含有煤炭,則C地層形成時期,當地的地理環境為____(溫暖濕潤/寒冷干燥)。(5)圖3中的①—⑤代表地質年代,恐龍大量繁盛的時代是____(填序號),地質史上兩次生物大滅絕的時代分別是____和____(填序號)末期。27.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城市內澇是指由于強降水或連續性降水超過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內產生積水災害的現象。近年來綿陽市每到夏季都會出現嚴重的內澇現象。城市熱力環流的近地面氣流會對中心城區造成污染。下圖為綿陽市中心城區和郊區的水循環示意圖(細箭頭)和城市熱力環流示意圖(粗箭頭)。下表為水循環數據比較表(單位:mm)。年平均降水量 轉化為徑流的總降水量 轉化為地表徑流的降水量 轉化為地下徑流的降水量 年平均蒸發量中心城區 985.5 591.3 492.02 99.28 394.2郊區 940.9 389.8 140.15 249.65 550.2(1)指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的水循環環節,a___,c___,e___。(2)依據表判斷____(選填中心城區或郊區)更易發生內澇現象,試用表格數據解釋其原因 (3)近年來,綿陽市政府積極采取措施緩解內澇。請您為政府提出兩點可行的建議。(4)城市熱力環流中心城區垂直方向的氣流以___(選填上升或下降)為主。甲工廠為某大型化工廠,根據熱力環流可判斷其布局不合理,為減少其對中心城區的影響,在不關停工廠的前提下,請你提出一項解決辦法。28.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大瑞鐵路(大理至瑞麗鐵路)是中緬國際鐵路重要組成部分,全長約331公里,橋隧比達76.5%。2022年5月8日,經過建設者6年多的艱苦奮戰,大瑞鐵路建設取得重大突破,由6座隧道組成的特長隧道群全部貫通。大瑞鐵路的大保段(大理至保山段)計劃于年內6月開通運營。圖1為中緬國際鐵路示意圖,圖2為大瑞鐵路示意圖。圖1 圖2(1)造成大瑞鐵路建設橋隧比(橋梁和隧道長度占全線總長的比例)高的主要原因是:沿線____起伏大,山高谷深,需要逢山開鑿____,遇谷搭建____。此外,該鐵路沿線經過我國西南地區斷裂帶,地殼______,建設過程中經歷了近百次里氏3至6級的____災害,復雜的_______條件加劇了施工困難。(2)大瑞鐵路建成通車前,大理到瑞麗的交通方式主要依靠____運輸;全線建成通車后,將結束云南保山、____、瑞麗等少數民族聚居區不通火車的歷史。(3)大瑞鐵路建設改善沿線交通狀況,加強地區間的______;有利于發揮鐵路對沿線地區的經濟______作用,帶動沿線地區______發展;有利于加強_______,促進沿線地區社會發展和社會穩定。29.讀北歐部分區域圖,完成下列問題。(1)甲地森林植被類型的名稱是____,具有樹種構成單一、群落結構簡單的特點,其樹葉縮小為針狀的主要作用是____。(2)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部海岸線的突出特征是幽深曲折,半島海岸線上深入陸地內部的狹長水域,其地貌名稱是____,該地貌由_________(冰川侵蝕、流水侵蝕)形成(U型)谷地后,因_________,冰川消退,下端被海水侵入淹沒形成。(3)以下民居屬于卑爾根的是____,形成該景觀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C D A D C B C D D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B D B A B A C D C題號 21 22 23 24 25答案 C D D A D26. (1) 古生代 海洋 低級 高級(簡單到復雜或海洋到陸地)(2) C A(3) 早 沉積(4)溫暖濕潤(5) ⑤ ④ ⑤27. (1) 蒸發 下滲 地下徑流(2) 中心城區 降水量雖然比郊區多約45mm;但轉換為地表徑流量比郊區多350mm以上。(3)人行道鋪設透水磚;擴大城市綠地(濕地)面積;合理規劃地下排水管網;建設海綿城市(4) 上升 搬遷至熱力環流影響范圍之外;中心城區和郊區之間建衛生防護帶(植樹造林)28. (1) 地勢 隧道 橋梁 活躍 地震 地質(2) 公路 芒市(3) 聯系 輻射 經濟發展 民族團結29. (1) 亞寒帶針葉林 抗寒抗旱(2) 峽灣 冰川侵蝕 氣候變暖(3) D 降(水)雪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