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統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1課秋天教材分析《秋天》選自統編版語文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課,這也是小學階段學習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圍繞“自然”這個主題,編排了四篇課文。這是一篇寫景散文,課文抓住天氣、樹葉、天、大雁等事物的特點,描寫了秋高氣爽、黃葉飄落、北雁南飛的景象,表達了對秋天的喜愛之情。本課要求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出停頓和節奏,讀出輕聲和“一”的變調。在正確朗讀的基礎上,借助課文插圖,感受秋天的氛圍,在朗讀中自然流露對秋天的情感。生字詞學習上,要利用多種方法進行識字,并結合課文語境識字,掌握四個獨體字的寫法。最后聯系生活展開想象,模仿課文語言進行說話練習,對秋天產生美好的遐想。學情分析在此前的學習中,學生已經接觸了拼音和兒歌,而這是他們第一次接觸課文,了解自然段的概念是本節課的重難點之一。朗讀課文時需要注意的停頓、輕聲等,也需要進一步的練習。在生字詞學習上,學生已經了解了加一加、偏旁識字、字理識字等識字方法,因此在這節課中可以利用這些方法進行自主識字。此外,一年級的學生們生活經驗尚不豐富,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都比較弱,但愿意留心觀察,在練習說說秋天的變化時,教師要適當予以學習支架。教學目標1.能利用加一加、字理識字等方法認識“秋、氣”等生字和偏旁禾字旁、木字旁、口字旁。會寫“了、子”和筆畫橫撇。2.了解自然段的概念,會標自然段序號,能正確朗讀課文,讀出停頓和輕聲。(重點)3.能結合圖片和生活實際了解秋天的特征,并仿照課文說話。(難點)教學準備課件、生字和詞語卡片、有關秋天變化的圖片教學過程一、欣賞圖片,識“秋”之名1.引出課題展示一組秋天的照片,請生說說自己看到了什么。出示課題板貼,指名讀課題。2.學習“秋”字用加一加的方法認識“秋”字,比較禾與禾字旁有什么不一樣。二、認識段落,初次見“秋”1.認識自然段比較課文和之前學過的兒歌的不同。將課文送進小方格,再次觀察課文格式的特點。介紹自然段的概念,了解每個自然段前有2個空格。2.標自然段序號隱去小方格,老師帶領學生數一數、標一標自然段序號,。同桌之間相互比較、糾正。老師范讀全文,請學生聽到哪個自然段,就用手指標出數字幾。三、練讀詞句,字中品“秋”1.讀準第1自然段。請學生單獨嘗試讀第一自然段,相機糾正輕聲、停頓等。輕聲:出示“了”生字卡片,指導學生輕輕地讀。停頓:遇到標點符號,停一停再往下讀。2.學習生字請生說說從第1自然段看到了秋天的哪些變化。出示“天氣”詞卡,字理識字“氣”,給“氣”組詞。請生說說生活中哪里感受到天氣涼了。出示“樹葉”詞卡,認一認,讀一讀,學習木字旁和口字旁。請生說說在哪里看到過變黃的樹葉。3.學習“一片片”。老師讀第1自然段,請生評價。課件出示詞語,比較“一片”和“一片片”的不同。指名讀“一片片”,讀出落葉繁多的感覺。觀看視頻,再次開火車讀。齊讀第1自然段。結合圖片并聯系生活,說一說:一片片( )。回顧語文園地一中寫到一片片雪花的謎語詩,做課中操。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無數片,飛入蘆花都不見。四、仿照課文,作詩吟“秋”1.模仿課文說一說出示課堂作業本習題。照樣子,請生看著圖片說一說。2.小組合作學習將看圖說的話整合成一首小詩,一起讀一讀。小組合作學習,打開桌上的信封,選擇一樣秋天的代表性事物,先想一想,填一填,再輪流一人說一句,也嘗試編寫小詩。3.上臺展示請小組代表拿著自己選擇的卡片,上臺說一說,進行展示。五、學寫生字,相約尋“秋”1.教師范寫先觀察“了”字,教學新筆畫橫撇,教師在黑板上范寫,學生書空。再觀察“子”字,說說兩個字有什么一樣和不一樣的地方。教師繼續范寫,學生繼續書空。2.學生練寫在自己的語文書上描兩個,寫一個。3.展示評改展示兩份寫字成果,請學生評一評,寫得好的打五角星。同桌之間交換評價。4.課堂小結師:下課后,小朋友們可以走出教室,用你們雪亮的小眼睛找一找,校園中的秋天在哪里?有興趣的同學,還可以收集一些落葉,做一做落葉剪貼畫哦!板書設計1.秋天 天氣涼了 樹葉黃了 落下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