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科版科學五年級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評價卷(時間:40分鐘)小小的提醒:書寫端正,字跡清楚,注意卷面整潔,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題 型 判斷題 選擇題 探究題 等 級 卷面書寫對題數判斷題:(原創)1.綠豆種子在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以及適宜的溫度下就能發芽。 ( )2.在研究綠豆苗生長是否需要陽光的實驗中,我們觀察到陽光下的綠豆苗具有莖粗壯、葉呈黃色的特征。 ( )3.在不同季節,青蛙的行為變化是有規律的,這些行為變化是為了適應環境變化。 ( )4.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時間、一定區域中各種生物和環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構成的一個整體。 ( )5.船在水中行駛時,尖形船首有利于減少水對船的阻力。 ( )6.船艙中合理放置重物有利于增加船的穩定性。 ( )7.工程設計一般會經歷“問題—設計—制作—測試—完善”等過程。 ( )8.“蛟龍號”是一艘由我國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制的載人潛水艇。 ( )9.地球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顆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 ( )10.地球面臨著多種環境問題,這些環境問題都是由人類活動引發的。 ( )11.滴灌技術是目前農業灌溉技術中最為節水的灌溉技術。 ( )12.水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進行。 ( )13.熱傳遞是使熱量由高溫流體轉移到低溫流體的現象。 ( )14.同時放入熱水中的塑料勺、木勺和鋼勺,用手摸一摸勺柄,會發現木勺最燙。 ( )15. 2022年9月10日第19屆亞運會將在杭州舉行,“綠色、智能、節儉、文明”是杭州亞運會的辦賽理念。 ( )二、選擇題:(原創)1.在觀察綠豆種子的發芽情況時,有以下4個步驟,正確的排序是 。①查閱資料,確認綠豆種子發芽需要的條件;②分析本組實驗數據,整理發現;③和做不同實驗小組分享、交流;④和做相同實驗小組分享、交流。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②④③① D. ②①④③2.列能完成“蚯蚓對光照的選擇”實驗的是 。A B C D3.“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里面蘊藏的食物鏈是 。A. 黃雀→螳螂→蟬 B. 蟬→螳螂→黃雀C. 樹→蟬→螳螂→黃雀 D. 黃雀→螳螂→蟬→樹4.下列生物適應環境的例子錯誤的是 。香蕉樹寬大的葉子為了適應陽光充足、雨水充沛的環境仙人掌刺狀葉、肉質莖、發達的根系是為了適應干旱缺水、晝夜溫差大的環境入秋后,丹頂鶴從東北繁殖地遷往溫暖的南方是為了繁殖東非動物大遷徙是因為5月到11月塞倫蓋蒂國家公園迎來旱季,缺少食物5.在制作竹筏時,下列對竹竿的處理正確的是 。A. 截取兩端沒有節的竹竿 B. 截取一端有節一端沒有節的竹竿B. 截取兩端都有節的竹竿 D. 有節無節都可以6.科科用鋁箔做了一艘小船,如右圖,以下措施能讓船更加穩定的是 。A. 增大船底面積 B. 縮小船底面積,加高船舷C. 增加船上重物的質量 D. 保持底面積不變,增加船身的質量7.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想讓船持續航行必須提供持續的動力B. 許多潛艇被設計成球形,可以有效減小水的阻力C. 要讓船保持一定的方向行駛,可以安裝一個船舵D. 潛艇靠調節自身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來下潛和上浮8.水源污染中最重要的污染源不正確的是 。A. 工業生產排放的大量廢水B. 水生生物的排泄物在水中腐爛造成的C. 人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污水D. 農業生產中產生的污水9.如圖所示的標志表示的是( )。A.可回收物標志B.有害垃圾標志C.其他垃圾標志D. 廚余垃圾標志10.下列關于能源利用問題,說法正確的是 。A. 我國的電能組成主要有水電、太陽能發電、風電、核電和火電,其中水電占最大比重B. 過度消耗化石能源會大大增加二氧化硫等氣體,加劇溫室效應問題C. 功率為1千瓦的電器使用1小時所消耗的電能就是1度電D. 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天然氣等都是可再生能源11.制作再生紙的步驟正確的是 。A. 撕碎——攪拌——平鋪——擠壓吸水——通風晾干B. 撕碎——攪拌——擠壓吸水——平鋪——通風晾干C. 平鋪——撕碎——攪拌——擠壓吸水——通風晾干D. 撕碎——平鋪——攪拌——擠壓吸水——通風晾干12.下列是水蒸氣凝結現象的是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13.將銅棒、鋁棒、鐵棒同時放入熱水中,在每個棒的頂部各放一粒相同球形的動物油(固體狀),觀察動物油的變化情況是 。A. 銅棒上的動物油熔化最快B. 鋁棒上的動物油熔化最快C. 鐵棒上的動物油熔化最快D. 三根棒上融化得一樣快14.把冷水袋放入熱水盆中,一段時間后用兩支溫度計分別測量兩者水溫。下列結論不能從該實驗中得出的是 。A. 一段時間內,冷水袋中的冷水溫度會升高B. 短時間內,熱水溫度會持續降低C. 冷水升高的溫度等于熱水降低的溫度D. 冷水與熱水溫度變化的原因是熱量發生了變化15.下列記錄熱在金屬條和金屬片中的傳遞路徑圖示錯誤的是 。A B C D三、探究題:(原創)神奇生態瓶在一次偶然的資料檢索中,小科了解了生物圈2號試驗,就是科學家希望通過完全人工的方式再造一個地球的生物圈出來,并維持這個生態系統的平穩運行。由此小科對生態系統產生了濃厚的探究興趣,便想通過設計制作一個生態瓶以了解生態系統平衡。讓我們跟隨小科一起揭秘神奇的生態瓶!1.生態瓶最重要的設計要求是 。認識植物為動物的生存提供氧氣、食物和棲息環境認識動物為植物的生存提供肥料認識非生物為動植物提供生存條件認識生態瓶中的生物和非生物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關系2.在生態瓶的選材上,小科除了選擇水草、小魚、小蝦、田螺、透明的瓶子、沙,還缺少 。A. 浮萍 池塘水 B. 水葫蘆 自來水B. 浮萍 自來水 B. 水葫蘆 池塘水3.請用圖文的方式幫助小科描述生態瓶的制作過程,放入上題所選材料。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三步4.生態瓶制作完成后放在陽光下,其依據小科繪制了一個“工廠加工圖”,請你幫忙補充完整。5.小科移動生態瓶時,不小心將水撒掉了一半,一段時間后,發現了瓶中小魚一個神奇的現象,你知道是什么嗎?請解釋這一現象的原因。動力小船2002年,考古學家從位于蕭山區的跨湖橋遺址中發掘出一條獨木舟。經碳-14測定,該獨木舟距今約8000年,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獨木舟,堪稱“世界第一舟”。船是人類的偉大發明。造船小隊想利用泡沫板設計制作一艘載重量200克、能將貨物運送到目的地的動力小船,請運用所學知識幫助他們完成挑戰吧!1.造船小隊在研究船的歷史時發現船大體經歷了以下四個時代,排序正確的是 。①舟筏時代 ②帆船時代 ③蒸汽機船時代 ④柴油機船時代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②④③ D. ②①④③2.造船小隊在測試船的載重量與船的體積關系時,記錄如下表:底面積(平方厘米) 高(厘米) 體積(立方厘米) 載重量(個)船1 64 2 30船2 36 3 20船3 16 4 13(1)請將表格數據補充完整。(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放的金屬墊圈大小要一樣,要輕輕地放且放均勻B. 最后一個使船沉沒的金屬墊圈要計算在內C. 金屬墊圈可以換成同種大小的硬幣D. 墊圈需要一個一個放(3)造船小隊發現現代最大的貨輪可以載13艘“山東號”航空母艦,這么大的船能浮在水面的原因是 。A. 水對船的壓力大于船的重力 B. 船受到的浮力大于船的重力C. 體積大,穩定性好 D. 體積大,載重量大3.下列動力系統中,航行最遠的是 。A. 風力 B. 橡筋動力 C. 電力 D. 電動風力4.造船小隊在制作時將船身內部增加分格結構,目的是提高船的 。5.在設計制作小船的過程中,下列觀點錯誤的是 。畫設計圖時只需要考慮船的大小、動力、材料、成本等問題就可以要對設計圖進行論證、改進要按照設計圖制作,并思考制作步驟的合理性達到測試標準后,整個造船項目還未結束6.查閱資料后,造船小隊發現現代輪船有 、 等結構設計,可以增加船的牢固程度,能更好地利用空間。 還可以阻止船體漏水后向其他地方蔓延,預防沉船。綠色亞運村2022年第19屆亞運會將在杭州舉行,亞運村的建設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綠色規劃”、“綠色設計”、“綠色施工”理念融入亞運場館建設全周期,助力城市可持續發展。快來一起助力綠色亞運!1.【水資源】杭州亞運村展開了海綿城市專項規劃,從“滲、滯、蓄”到“凈、用、排”,建立區域內雨水的有機循環體。下列關于杭州水資源的描述,正確的是 。A. 目前杭州利用的淡水資源是冰川水和深層地下水B. 杭州水資源豐富,人均占有量高C. 亞運村“海綿城市”的設計能節約水資源D. 亞運村凈化后的水資源能讓運動員飲用2.【綠色電能】杭州亞運村正在實施西電東送工程,將水電、風電、光電等富余區域電能送往東部區域。西電東送戰略的實施,使我們終端接收使用的非化石能源占比大幅提升,減少了碳排放量,實現了綠色能源消費產業鏈。下列關于能源的說法正確的是 。A. 不可再生能源有石油、煤和天然氣等,雖不可再生,但蘊藏量豐富,無需節約B. 清潔能源包括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核能等非化石能源C. 亞運村西電東送工程可以解決杭州能源緊張問題D. 綠色電能就是全部使用清潔能源3.【垃圾分類】(1)杭州亞運村所有亞運場館建設工地實施垃圾分類全覆蓋,垃圾分類儼然成為一種新風尚。下列關于垃圾分類的說法錯誤的是 。A. 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B. 亞運村場館建設工地上對工人提出可回收物回收是采取減量化方法C. 工地上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等垃圾屬于其他垃圾D. 垃圾分類有利于資源回收或后續處理處置(2)亞運村生活垃圾一般分為四大類: 、 、 、 。4.【大氣】杭州亞運村通過提升施工現場綠化覆蓋率,進行覆網作業,減少施工現場揚塵的產生,同時在施工現場均設置噴淋系統,以做到降塵除塵。下列關于大氣污染說法錯誤的是 。A. 戴口罩有利于減輕大氣污染對人體呼吸系統的損傷B. 揚塵也是大氣污染物之一C. 揚塵不會對人體產生傷害D. 噴淋系統能有效做到降塵除塵5.【環境與我們】 杭州亞運村根據要求采用了預制建筑材料,并將在后期裝修過程中使用環保材料,確保建筑“綠色健康”。各場館建設單位營造綠色施工環境,盡量避免對周邊居民生產生活環境造成影響。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亞運村中環境問題是復雜的,各種因素是相互關聯的B. 處理好亞運村的環境問題需要有平衡協調的措施C. 人類的行為能夠破壞環境,也能通過努力改善環境D. 大自然具有一定的自凈能力,無需我們擔心6.請你為宣傳環保亞運想一句標語。做個保“冷”杯炎炎夏日即將來臨,護冰小隊要參加“保藏冰塊比賽”,準備選擇合適的材料制作一個保“冷”杯,比賽要求杯外的包裝物厚度不得超過3厘米,最關鍵保冰效果要好。小組討論后畫出設計方案(如右圖所示)。1.設計的主要目的是保冰效果要好,因此要盡量選擇熱的 ,可以 (填“減慢”或“加快”)熱量的吸收。2.下列不適合作為內膽材料是 。A. 玻璃 B. 陶瓷 C. 塑料 D. 不銹鋼3.最外層的外殼還可以包裹一層反光材料,因為 。A. 反光材料可以防止外面的熱量輻射到杯內B. 反光材料很光滑,摸上去手感特別好C. 反光材料是熱的不良導體,可以減少熱量的散發D. 反光材料可以讓保溫杯更美觀4.護冰小隊決定內膽和外殼的中間要放填充材料,這樣做的好處是。5.要進行“保藏冰塊比賽”了,測試哪組的保溫杯效果最好。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把同樣多的冰塊裝入各組制作好的保溫杯中B. 比賽時,各個小組的保溫杯可以由小組同學放置在自己挑選的地方C. 測出初始溫度后放置相同的時間,同時觀察哪個保溫杯中的冰塊融化的D. 末溫度和初始溫度的溫差越小,保溫效果越好6.在設計制作保冷杯時,下列做法不值得提倡的是 。設計制作過程中全員參與、分工明確設計一步到位,不做任何改進設計時不僅要考慮效果,還要兼顧成本和外觀設計制作過程中不斷改進和完善自己的作品7.比賽結束后,護冰小隊發現杯中有部分冰已經化成水,水通常以 、 、三種形態存在,物態變化伴隨著 的傳遞。參考答案一、判斷題(每個空格算0.5題,共7.5題)1 2 3 4 5 6 7 8× × √ × √ × √ √9 10 11 12 13 14 15√ × × √ × × √二、選擇題(每個空格算0.5題,共7.5題)1 2 3 4 5 6 7 8C B C C C A B B9 10 11 12 13 14 15A C A B A B C三、探究題(第1題算9題,第2題算9題,第3題算8題,第4題算9題,共35題)(一)神奇的鳳仙花(1+1+2+3+2,共9題)1.D 2.A 3.此圖僅作為參考4.(原料):水 二氧化碳 (條件):綠葉 光照 (產物):氧氣 養料5.小魚浮到水面的次數增加 水撒掉一半,水中氧氣含量減少,小魚浮到水面呼吸次數增加(二)動力小船(1+3.5+1+1+1+1.5,共9題)1. A 2.(1)128 108 64 (2)B (3)B 3.D 4.穩定性 5.A6.骨架 船艙 船艙(三)綠色亞運村(1+1+3+1+1+1,共8題)1.C 2.C 3.(1)B (2)可回收物、廚余拉圾、有害拉圾、其他拉圾 4.C 5.D6.助力環保亞運,言之有理即可(四)綠色亞運村(2+1+1+1+1+1+2,共9題)1.不良導體 減慢 2.C 3.A 4.有效減少因熱傳導而吸收的熱量 5.B 6.B 7.固態 液態 氣態 熱量◆整張試卷共折成50題,對42題以上者為優秀,對30題到42題者為合格,對30題以下者為待合格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科版科學五年級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評價卷命題說明一、基本情況:本試卷為教科版新教材五年級下冊期末教學質量檢測卷,圍繞科學學科核心素養,緊扣最新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依據五年級下冊教材教學目標和主要內容進行編寫。以檢測小學階段學業水平和能力為目標,努力體現《小學科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要求。試題來源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將各單元知識進行有機整合,特別是探究題以單元綜合型或項目化題型板塊進行全方位呈現,融創新、探究、開放、實踐于一體,注重知識整合和知識遷移。試卷旨在對學生知識應用、探究能力養成、工程技術應用等方面進行比較全面地檢測,著重考查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將所學知識進行遷移的能力,力求通過檢測如實地反映出學生的情況。二、試卷結構和試題分布本試卷分為選擇題、判斷題和探究題三大題型。本試卷的題目基本涵蓋五下四個單元的科學知識。卷面題數及分值:54題100分(其中判斷題15題15分,選擇題15題15分,探究題四個單元項目24題70分)。下圖為本試卷試題分布、各題型題數、分值和試題難度統計表。本試卷各題型分布、題數、分值和試題難度統計表板塊 各單元 題數 分值 試題難度 (易:適中:難)判 斷 題 第一單元 《生物與環境》 4 4 2:2:0第二單元 《船的研究》 4 4 2:1:1第三單元 《環境與我們》 3 3 2:1:0第四單元 《熱》 3 3 1:1:1時事熱點 1 1 0:1:0選 擇 題 第一單元 《生物與環境》 4 4 2:1:1第二單元 《船的研究》 3 3 2:1:0第三單元 《環境與我們》 4 4 2:1:1第四單元 《熱》 4 4 2:2:0探 究 題 第一單元 《生物與環境》 5 18 2:2:1第二單元 《船的研究》 6 18 3:2:1第三單元 《環境與我們》 6 16 3:2:1第四單元 《熱》 7 18 4:2:1合 計 54 100 27:19:8三、命題特點:1.合理編排,注重基礎、面向全體全卷中避免出現死記硬背的題目,但又突出知識應用。能充分體現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為主要目標的命題原則,堅持依托于教材,把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探究過程和方法以及工程技術理念作為重點考查的內容,知識面覆蓋極廣,四個單元的分值分布合理,難度分布基本均勻(見統計表)。本試題排序多以難易程度為基準,先易后難,先簡單后復雜,先識記理解后應用綜合型,循序漸進,符合學生的答題心理和思維特征,面向全體學生的考查。2.科學探究,著點細節、落實工程科學探究是科學學科最大的特點。在熱鬧的科學課堂上,學生對于科學探究往往是最感興趣的,但是探究過程中的操作步驟、現象描述和原理分析很多學生掌握的并不好。全卷中考查了相關科學探究的細節,落實課堂實驗,培養工程師思維。例如選擇題第2題“下列能完成“蚯蚓對光照的選擇”實驗的是 ”和探究題四第5題“要進行‘保藏冰塊比賽’了,測試哪組的保溫杯效果最好。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這兩道題目都是考查對比實驗的設計。判斷題第7題、選擇題第11題、探究題第1大題和第4大題都考查工程設計的流程,培養工程師思維。判斷題第2題、第14題,選擇題第1題、第5題、第15題,探究題第1大題第5小題,第2大題第2小題等都是考查科學探究過程中的現象、操作、步驟等細節。3.基于課堂,搭建支架、滲透遷移學科學學業評估試題命制的情境多樣化,但都呈現出相同的發展規律:更加側重對學生思維層次和探究能力的考查;考查內容更加關注教材實驗,基于教材而高于教材。本卷基于課堂實驗,以實際生活為原型,搭建支架,根據項目化、主題化的命題策略,把考查內容與PBL項目化相結合的方式準確把握考查側重點,促進學生去科學知識與其他學科以及生活實際的融會貫通。如探究題第1大題的6個小題都是對第一單元《生物與環境》的生態系統知識通過“設計制作一個生態瓶”項目形式呈現,引導學生聚焦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的關系,并能將實驗現象、過程、操作等進行歸納總結。涵蓋了整個單元部分重要知識點,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對整個單元有整體框架意識。探究題第3大題的5個小題以“綠色亞運村”為支架,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環境問題、能源問題、環境與人類之間的關系。探究題第4大題的7個小題雖然是設計制作一個保“冷”杯,但涵蓋的熱學知識點不變,主要是希望學生能將知識進行遷移,以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四、命題意義命題設計是科學課程的重要環節,關系到教學效果評價的有效性和導向性。本命題根據科學學科的特點,從選擇、判斷、探究三大題型對學生進行考查。試卷旨在對學生教科版新教材五年級下冊《科學》課本所學的《生物與環境》、《船的研究》、《環境與我們》和《熱》等科學知識進行比較全面地檢測,注重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試題與社會實際、學生生活經驗相聯系,使絕大多數學生能理論聯系實際,更好地遷移和運用,較好地發揮考試評價的激勵功能,對小學科學教學和教學質量評估具有較強的導向作用。五、命題意圖教材單元 題型 題號 考 題 內 容 命 題 意 圖 難易程度《 生物與環境 》 判 斷 題 1 綠豆種子在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以及適宜的溫度下就能發芽。 考查綠豆種子萌發不僅需要水分、溫度、空氣,還需要種子結構完整、顆粒飽滿 易2 在研究綠豆苗生長是否需要陽光的實驗中,我們觀察到陽光下的綠豆苗具有莖粗壯、葉呈黃色的特征。 考查綠豆苗的生長需要陽光。陽光下的綠豆苗莖粗壯、呈紫紅色,葉成綠色 適中3 在不同季節,青蛙的行為變化是有規律的,這些行為變化是為了適應環境變化。 考查青蛙有規律的行為變化是為了適應環境變化【課標9.3】 易4 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時間、一定區域中各種生物和環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構成的一個整體。 辨析生物群落和生態系統兩個概念 適中選 擇 題 1 在觀察綠豆種子的發芽情況時,有以下4個步驟,正確的排序是 。 ①查閱資料,確認綠豆種子發芽需要的條件; ②分析本組實驗數據,整理發現; ③和做不同實驗小組分享、交流; ④和做相同實驗小組分享、交流。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②④③① D. ②①④③ 考查如何對綠豆種子發芽情況進行觀察和分析。包括組內交流、組間交流、與科學家對話等環節 適中2 下列能完成“蚯蚓對光照的選擇”實驗的是 。 A. B. C. D 考查“蚯蚓對光照的選擇”對比實驗的設計 易3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里面蘊藏的食物鏈是 。 A.黃雀→螳螂→蟬 B. 蟬→螳螂→黃雀 C. 樹→蟬→螳螂→黃雀 D. 黃雀→螳螂→蟬→樹 考查俗語中的食物鏈的寫法,以及食物鏈的書寫規則【課標12.2.2】 易4 下列生物適應環境的例子錯誤的是 。 A.香蕉樹寬大的葉子為了適應陽光充足、雨水充沛的環境 B.仙人掌刺狀葉、肉質莖、發達的根系是為了適應干旱缺水、晝夜溫差大的環境 C.入秋后,丹頂鶴從東北繁殖地遷往溫暖的南方是為了繁殖 D.東非動物大遷徙是因為5月到11月塞倫蓋蒂國家公園迎來旱季,缺少食物 考查生物的結構、行為變化都是為了適應環境變化【課標9.3】 難探 究 題 【項目一】神奇生態瓶 在一次偶然的資料檢索中,小科了解了生物圈2號試驗,就是科學家希望通過完全人工的方式再造一個地球的生物圈出來,并維持這個生態系統的平穩運行。由此小科對生態系統產生了濃厚的探究興趣,便想通過設計制作一個生態瓶以了解生態系統平衡。讓我們跟隨小科一起揭秘神奇的生態瓶! 以設計制作一個生態瓶以考查生態系統平衡,關注生態瓶中生物與非生物的關系,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了解設計和制作過程(一)1 生態瓶最重要的設計要求是 。 A.認識植物為動物的生存提供氧氣、食物和棲息環境 B.認識動物為植物的生存提供肥料 C.認識非生物為動植物提供生存條件 D.認識生態瓶中的生物和非生物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關系 考查生態瓶的設計要求以生態瓶中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的關系【課標12.1】 易(一)2 在生態瓶的選材上,小科除了選擇水草、小魚、小蝦、田螺、透明的瓶子、沙,還缺少 。 A. 浮萍 池塘水 B. 水葫蘆 自來水 C. 浮萍 自來水 D. 水葫蘆 池塘水 考查生態瓶的選材,綠色植物和水質的選擇 易(一)3 請用圖文的方式幫助小科描述生態瓶的制作過程,放入上題所選材料。 考查生態瓶的設計和制作過程 難(一)4 生態瓶制作完成后放在陽光下,其依據小科繪制了一個“工廠加工圖”,請你幫忙補充完整。 考查光合作用的過程,三大成分“原料”、“產物”和“條件”【課標8.1】 適中(一)5 小科移動生態瓶時,不小心將水撒掉了一半,一段時間后,發現了瓶中小魚一個神奇的現象,你知道是什么嗎?請解釋這一現象的原因。 考查改變生態瓶里非生物條件對生物生存的影響 適中《 船的研究》 判 斷 題 5 船在水中行駛時,尖形船首有利于減少水對船的阻力。 考查船首形狀與水對船的阻力影響關系 易6 船艙中合理放置重物有利于增加船的穩定性。 考查影響船穩定性、載重量的因素 合理放置重物有利于增加船的載重量 易7 工程設計一般會經歷“問題—設計—制作—測試—完善”等過程。 考查工程設計一般經歷的過程 適中8 “蛟龍號”是一艘由我國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制的載人潛水艇。 考查蛟龍號相關知識 難選 擇 題 5 在制作竹筏時,下列對竹竿的處理正確的是 。 截取兩端沒有節的竹竿 B. 截取一端有節一端沒有節的竹竿 B. 截取兩端都有節的竹竿 D. 有節無節都可以 考查竹筏制作材料的選擇和處理 易6 科科用鋁箔做了一艘小船,如右圖,以下措施能讓船更加穩定的是 。 A.增大船底面積 B.縮小船底面積,加高船舷 C.增加船上重物的質量 D.保持底面積不變,增加船身的質量 考查影響船穩定性的因素 【課標18.2.2】 易7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想讓船持續航行必須提供持續的動力 B.許多潛艇被設計成球形,可以有效減小水的阻力 C.要讓船保持一定的方向行駛,可以安裝一個船舵 D.潛艇靠調節自身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來下潛和上浮 考查動力、水的阻力大小影響因素、船行駛方向、潛艇等相關知識 適中探 究 題 【項目二】動力小船 2002年,考古學家從位于蕭山區的跨湖橋遺址中發掘出一條獨木舟。經碳-14測定,該獨木舟距今約8000年,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獨木舟,堪稱“世界第一舟”。船是人類的偉大發明。造船小隊想利用泡沫板設計制作一艘載重量200克、能將貨物運送到目的地的動力小船,請運用所學知識幫助他們完成挑戰吧! 由蕭山區跨湖橋遺址的獨木舟為引子,考查船的發展史、動力小船的設計制作、體積與載重量的關系、載重量的計算、現代船的優化設計【課標16.2.1】【課標17.1】(二)1 造船小隊在研究船的歷史時發現船大體經歷了以下四個時代,排序正確的是 。 ①舟筏時代 ②帆船時代 ③蒸汽機船時代 ④柴油機船時代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②④③ D. ②①④③ 考查船的發展歷史 適中(二)2 造船小隊在測試船的載重量與船的體積關系時,記錄如下表: (1)請將表格數據補充完整。 (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放的金屬墊圈大小要一樣,要輕輕地放且放均勻 B. 最后一個使船沉沒的金屬墊圈要計算在內 C. 金屬墊圈可以換成同種大小的硬幣 D. 墊圈需要一個一個放 (3)造船小隊發現現代最大的貨輪可以載13艘“山東號”航空母艦,這么大的船能浮在水面的原因是 。 A.水對船的壓力大于船的重力 B.船受到的浮力大于船的重力 C.體積大,穩定性好 D.體積大,載重量大 考查船體體積和載重量的關系,以及鋼鐵貨輪能浮在水面的原因 適中(二)3 下列動力系統中,航行最遠的是 。 A.風力 B.橡筋動力 C.電力 D.電動風力 考查能使船航行最遠的動力系統 易(二)4 造船小隊在制作時將船身內部增加分格結構,目的是提高船的 。 考查船艙內部分格結構能提高船的穩定性 易(二)5 在設計制作小船的過程中,下列觀點錯誤的是 。 A.畫設計圖時只需要考慮船的大小、動力、材料、成本等問題就可以 B.要對設計圖進行論證、改進 C.要按照設計圖制作,并思考制作步驟的合理性 D.達到測試標準后,整個造船項目還未結束 考查設計制作小船的一般步驟和注意事項,是技術與工程板塊的設計 易(二)6 查閱資料后,造船小隊發現現代輪船有 、 等結構設計,可以增加船的牢固程度,能更好地利用空間。 還可以阻止船體漏水后向其他地方蔓延,預防沉船。 考查課本閱讀的拓展知識【課標17.1】 難《 環境與我們 》 判 斷 題 9 地球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顆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 考查地球環境和特點 易10 地球面臨著多種環境問題,這些環境問題都是由人類活動引發的。 考查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樹立保護環境意識【課標15.3.2】 易11 滴灌技術是目前農業灌溉技術中最為節水的灌溉技術。 考查滴灌技術 適中選 擇 題 8 水源污染中最重要的污染源不正確的是 。 A.工業生產排放的大量廢水 B.水生生物的排泄物在水中腐爛造成的 C.人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污水 D.農業生產中產生的污水 考查水污染,認識人類合理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課標15.3.2】 易9 如圖所示的標志表示的是( )。 A.可回收物標志 B.有害垃圾標志 C.其他垃圾標志 D.廚余垃圾標志 考查可回收物的標志 易10 下列關于能源利用問題,說法正確的是 。 A.我國的電能組成主要有水電、太陽能發電、風電、核電和火電,其中水電占最大比重 B.過度消耗化石能源會大大增加二氧化硫等氣體,加劇溫室效應問題 C.功率為1千瓦的電器使用1小時所消耗的電能就是1度電 D.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天然氣等都是可再生能源 考查中國電能的組成、溫室效應問題、1度電、可再生能源的種類 難11 制作再生紙的步驟正確的是 。 A.撕碎——攪拌——平鋪——擠壓吸水——通風晾干 B.撕碎——攪拌——擠壓吸水——平鋪——通風晾干 C.平鋪——撕碎——攪拌——擠壓吸水——通風晾干 D.撕碎——平鋪——攪拌——擠壓吸水——通風晾干 考查再生紙的制作流程 適中探 究 題 【項目三】綠色亞運村 2022年第19屆亞運會將在杭州舉行,亞運村的建設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綠色規劃”、“綠色設計”、“綠色施工”理念融入亞運場館建設全周期,助力城市可持續發展。快來一起助力綠色亞運! 鏈接實際生活中的杭州亞運村,考查水資源、綠色電能、垃圾分類、大氣污染、環境與我們的關系【課標12.4.1;15.1.2;15.1.3;15.2.4;15.3.3】(三)1 【水資源】杭州亞運村展開了海綿城市專項規劃,從“滲、滯、蓄”到“凈、用、排”,建立區域內雨水的有機循環體。下列關于杭州水資源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目前杭州利用的淡水資源是冰川水和深層地下水 B.杭州水資源豐富,人均占有量高 C.亞運村“海綿城市”的設計能節約水資源 D.亞運村凈化后的水資源能讓運動員飲用 考查水資源相關知識 適中(三)2 【綠色電能】杭州亞運村正在實施西電東送工程,將水電、風電、光電等富余區域電能送往東部區域。西電東送戰略的實施,使我們終端接收使用的非化石能源占比大幅提升,減少了碳排放量,實現了綠色能源消費產業鏈。下列關于能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不可再生能源有石油、煤和天然氣等,雖不可再生,但蘊藏量豐富,無需節約 B. 清潔能源包括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核能等非化石能源 C. 亞運村西電東送工程可以解決杭州能源緊張問題 D. 綠色電能就是全部使用清潔能源 考查能源的種類、西電東送工程【課標15.2.4】 適中(三)3 3.【垃圾分類】(1)杭州亞運村所有亞運場館建設工地實施垃圾分類全覆蓋,垃圾分類儼然成為一種新風尚。下列關于垃圾分類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 B. 亞運村場館建設工地上對工人提出可回收物回收是采取減量化方法 C. 工地上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等垃圾屬于其他垃圾 D. 垃圾分類有利于資源回收或后續處理處置 (2)亞運村生活垃圾一般分為四大類: 、 、 、 。 考查垃圾分類相關知識 易(三)4 【大氣】杭州亞運村通過提升施工現場綠化覆蓋率,進行覆網作業,減少施工現場揚塵的產生,同時在施工現場均設置噴淋系統,以做到降塵除塵。下列關于大氣污染說法錯誤的是 。 A. 戴口罩有利于減輕大氣污染對人體呼吸系統的損傷 B. 揚塵也是大氣污染物之一 C. 揚塵不會對人體產生傷害 D. 噴淋系統能有效做到降塵除塵 考查大氣污染相關知識 難(三)5 【環境與我們】杭州亞運村根據要求采用了預制建筑材料,并將在后期裝修過程中使用環保材料,確保建筑“綠色健康”。各場館建設單位營造綠色施工環境,盡量避免對周邊居民生產生活環境造成影響。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亞運村中環境問題是復雜的,各種因素是相互關聯的 B.處理好亞運村的環境問題需要有平衡協調的措施 C.人類的行為能夠破壞環境,也能通過努力改善環境 D.大自然具有一定的自凈能力,無需我們擔心 考查環境與人類的關系,樹立人與自然能和諧相處意識【課標12.4.1】 易(三)6 請為宣傳環保亞運想一句標語。 考查綠色環保助亞運,語言表達能力 易《熱》 判斷題 12 水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進行。 考查水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可進行 適中13 熱傳遞是使熱量由高溫流體轉移到低溫流體的現象。 考查熱傳遞【課標6.3.3.1】 難14 同時放入熱水中的塑料勺、木勺和鋼勺,用手摸一摸勺柄,會發現木勺最燙。 考查不同材質的物體吸熱本領 易選 擇 題 12 下列是水蒸氣凝結現象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考查日常生活中水蒸發和水蒸氣凝結成水的實例【課標2.1.1】 易13 將銅棒、鋁棒、鐵棒同時放入熱水中,在每個棒的頂部各放一粒相同球形的動物油(固體狀),觀察動物油的變化情況是 。 A.銅棒上的動物油熔化最快 B.鋁棒上的動物油熔化最快 C.鐵棒上的動物油熔化最快 D.三根棒上融化得一樣快 考查不同材質的物體傳熱能力 易14 把冷水袋放入熱水盆中,一段時間后用兩支溫度計分別測量兩者水溫。下列結論不能從該實驗中得出的是 。 A.一段時間內,冷水袋中的冷水溫度會升高 B.短時間內,熱水溫度會持續降低 C.冷水升高的溫度等于熱水降低的溫度 D.冷水與熱水溫度變化的原因是熱量發生了變化 考查熱傳遞過程中能量的傳遞和溫度的變化【課標6.3.3.1】 適中15 下列記錄熱在金屬條和金屬片中的傳遞路徑圖示錯誤的是 。 A B C D 考查金屬條和金屬片上熱傳遞的方向及圖示表示法 適中探 究 題 【項目四】做個保“冷”杯 炎炎夏日即將來臨,護冰小隊要參加“保藏冰塊比賽”,準備選擇合適的材料制作一個保“冷”杯,比賽要求杯外的包裝物厚度不得超過3厘米,最關鍵保冰效果要好。小組討論后畫出設計方案(如右圖所示)。 考查常用材料的導熱性能、影響熱傳遞的主要因素、對比實驗的設計、水的三態變化與熱量傳遞的關系(四)1 設計的主要目的是保冰效果要好,因此要盡量選擇熱的 ,可以 (填“減慢”或“加快”)熱量的吸收。 考查常用材料的導熱性【課標1.2】 易(四)2 下列不適合作為內膽材料是 。 A.玻璃 B.陶瓷 C.塑料 D.不銹鋼 考查常用材料的用途和選擇 易(四)3 最外層的外殼還可以包裹一層反光材料,因為 。 A.反光材料可以防止外面的熱量輻射到杯內 B.反光材料很光滑,摸上去手感特別好 C.反光材料是熱的不良導體,可以減少熱量的散發 D.反光材料可以讓保溫杯更美觀 考查保冷杯外側反光材料的用途 適中(四)4 護冰小隊決定內膽和外殼的中間要放填充材料,這樣做的好處是 。 考查影響熱傳遞的因素,并舉例說明【課標6.3.3.2】 難(四)5 要進行“保藏冰塊比賽”了,測試哪組的保溫杯效果最好。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把同樣多的冰塊裝入各組制作好的保溫杯中 B.比賽時,各個小組的保溫杯可以由小組同學放置在自己挑選的地方 C.測出初始溫度后放置相同的時間,同時觀察哪個保溫杯中的冰塊融化的 D.末溫度和初始溫度的溫差越小,保溫效果越好 考查對比實驗的設計,保證公平 適中(四)6 在設計制作保冷杯時,下列做法不值得提倡的是 。 A.設計制作過程中全員參與、分工明確 B.設計一步到位,不做任何改進 C.設計時不僅要考慮效果,還要兼顧成本和外觀 D.設計制作過程中不斷改進和完善自己的作品 考查設計制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易(四)7 比賽結束后,護冰小隊發現杯中有部分冰已經化成水,水通常以 、 、 三種形態存在,物態變化伴隨著 的傳遞。 考查水的三態變化與熱量傳遞的關系 易時事熱點 判斷題 15 2022年9月10日第19屆亞運會將在杭州舉行,“綠色、智能、節儉、文明”是杭州亞運會的辦賽理念。 考查2022年亞運會的舉辦時間和辦賽理念,同時樹立關注時事熱點、關心家園的意識 適中本檢測卷試題大部分試題難度適中,小部分題目有一定的難度。目的是想通過本試卷的檢測,能讓學生對五年級下冊教材內容有整體結構框架意識,并能將所學知識點能結合生活實際去理解和運用,同時體驗到進步、成功,激發學習科學的興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綜合能力、實驗動手能力、圖表的分析能力、思維思考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落實科學核心素養,讓學生像科學家一樣去探究,工程師一樣去思考。由于命題者個人因素所限,部分題目的設計、編寫和表達需要再細細斟酌,不當之處還請評委老師包涵指正,謝謝!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教科版科學五年級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評價卷(含答案).docx 教科版科學五年級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評價卷(設計說明) .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