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初中第二次適應性訓練化學試題溫馨提示: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學校、班級、姓名、準考證號、考場、座號填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并用2B鉛筆填涂相應位置。2.第Ⅰ卷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第Ⅱ卷必須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的位置,不能寫在試題卷上;不準使用涂改液、膠帶紙、修正帶。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第Ⅰ卷(選擇題共48分)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6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48分)1. “文化自信”是我黨提出的四大自信之一,古詩詞是我國重要的文化遺產。下列詩句中加點字部分涉及氧化還原反應的是A. 月波成露露成霜,借與南枝作淡妝B.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C.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D. 莫道雪融便無跡,雪融成水水成冰2. 化學與生活緊密聯系。下列說法或做法錯誤的是A. 石墨具有導電性,可用來制作鉛筆芯B. 向土壤中撒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 圖書檔案起火時,可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D. 食品包裝中常充入氮氣以防腐3. 分類法是化學學習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類正確的是A 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膠 B. 人體必需微量元素:氧、鋅C. 混合物:空氣、熟石灰 D. 復合肥料:4. 2024年5月12日是第16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著力提升基層防災避險能力”,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 廚房安全:察覺燃氣泄漏,立即開燈檢查B. 藥品安全:服用處方藥時,服藥時間、用量嚴格遵照醫囑C. 火災安全:高層住戶的室內起火,立即打開所有門窗通風D. 實驗安全:不小心打翻了燃著的酒精燈,應立即用水澆滅5. 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 稱5.0gNaOH B. 量30.0mL濃硫酸C. 稀釋濃硫酸 D. 滴加稀硫酸6. 保持溫度不變,將20℃的溶液蒸發掉10g水,則下列各量一定保持不變的是A. 溶質的質量 B. 溶劑的質量 C. 溶液的質量 D. 溶解度7. 用氫、鍶等材料制成的原子鐘精準度極高,常用于衛星的精準計時。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原子結構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鍶原子核內質子數為38B. 鍶的相對原子質量是87.62C. 鍶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D. 鍶是金屬元素8. 金屬鎳在制造錢幣、不銹鋼、催化劑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為探究鎳(Ni)、鋅、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小明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發現A試管中鎳絲表面無現象,B試管中鎳絲表面出現紅色物質,則三種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A. Ni、Zn、Cu B. Zn、Cu、Ni C. Zn、Ni、Cu D. Cu、Ni、Zn9. 工業上冶煉鐵的反應原理為Fe2O3+3CO2Fe+3CO2.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 該反應中CO體現出還原性B. 反應中涉及兩種氧化物C. 該反應為置換反應D. 工業冶煉鐵所產生的尾氣可以直接排放10. 尿素是一種常用的化肥,工業上生產尿素的微觀反應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尿素的化學式為CO(NH2)2B.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H3+CO2CO(NH2)2+H2OC. 該反應中涉及的氧化物有3種D. 若反應得到了30gC和9gD,則消耗了17gA和22gB11. 下列對如圖所示實驗的分析錯誤的是A. 甲:將錐形瓶加熱,紅色粉末逐漸變黑,說明銅粉發生了化學變化B. 乙:用潤濕的pH試紙測定白醋的酸堿度時,測出的pH會偏小C. 丙:平衡的天平一段時間后指針偏右,說明氫氧化鈉固體有吸水性D. 丁:①處比②處棉花先變紅,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且氨氣密度小于空氣12. 現代凈水技術包括離子交換法、膜分離法等,原理如下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凈化前的自來水屬于混合物B. 經過陽離子交換樹脂后液體顯酸性C. 海水經過淡化膜后,海水中Na+數目增多D. 淡化膜的孔徑比Cl-小13. 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確的是A. 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證明水是由氫元素、氧元素組成的B. 常溫時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該溶液一定是酸的溶液C. 陽離子帶正電荷,所以帶正電荷的粒子都是陽離子D. 木炭在空氣中燃燒不如在氧氣中燃燒劇烈,因此屬于緩慢氧化14. 已知某溶液X是稀硫酸和溶液兩者之一,又知甲、乙、丙三種試劑分別是BaCl2溶液、Na2CO3溶液、稀鹽酸三種物質中的各一種,取三等份溶液X,分別向其中加入適量的甲、乙、丙三種試劑,產生的現象如下表所示。則依據實驗現象做出的下列推斷中合理的是加入試劑 甲 乙 丙實驗現象 有氣泡冒出 產生沉淀 無明顯現象A. 溶液X一定是溶液 B. 試劑乙是BaCl2溶液C. 上表中白色沉淀是BaSO4 D. 試劑丙是稀鹽酸15. 下列實驗方案設計中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檢驗 將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B 驗證稀鹽酸和溶液恰好完全反應 加入適量的碳酸鈉溶液C 除去溶液中混有的 加過量的溶液,過濾D 鑒別硫酸銅、碳酸鈣、硝酸銨、氯化鈉四固體 分別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加入適量水,觀察實驗現象A. A B. B C. C D. D16. 未打磨的鋁片和稀鹽酸放入圖甲所示的裝置中(氣密性良好),用壓強傳感器測定反應過程中燒瓶中壓強的變化,所得圖象如圖乙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 ab段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 bc段壓強增大,與產生氫氣和反應放熱有關C. b點對應溶液中,溶質只有D. cd段壓強減小,主要是因為反應結束,溫度下降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2分)二、填空與簡答(本題包括6小題,共30分)17. 請用化學符號填空:(1)天然氣的主要成分:________。(2)高鐵酸鈉由Na+和構成,則高鐵酸鈉的化學式為:________。(3)1個過氧化氫分子:________。(4)標出氧化銅中銅元素的化合價:________。18. 《哪吒之魔童鬧海》成為國產動畫的新里程碑。(1)敖丙使用“盤龍冰錘”可將水凝結成冰。水結成冰后,分子___________(填“停止運動”或“仍在運動”)。(2)當哪吒的火尖槍發射火焰時,敖丙使用冰系法術滅火。用水滅火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3)哪吒的戰袍參考了蜀繡的精美針法和絢麗色彩,蜀繡所用的蠶絲屬于天然纖維。鑒別天然纖維與合成纖維的簡單化學方法是___________。19. 在我國空間站中通過薩巴蒂埃反應,用航天員排出的水及二氧化碳制取氧氣,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1)該反應涉及的物質中,屬于氧化物的有_____種。(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3)參加反應的甲、乙的質量比為_____(填最簡整數比)。20. “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是化學學科核心素養之一,請結合圖示完成下列問題:(1)圖1是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的部分信息,圖2是硒原子的結構示意圖。①圖2中n的值為___________;硒的相對原子質量為___________。②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________周期,硒化鈉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2)以化合價為縱坐標,物質的類別為橫坐標所繪制的圖象叫價類圖,如圖3為碳的價類圖,請根據圖中信息填空。①A點表示的物質類別是___________;②D點表示的物質在常溫下易分解為B,則D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③寫出A與B反應生成C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21. 實際生產中利用氫氧化鈉溶液“捕捉CO2”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據圖回答問題。已知:常溫下,NaOH易溶于水,Ca(OH)2微溶于水。(1)“捕捉室”用氫氧化鈉溶液而不用石灰水,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2)“操作a”的名稱是________。(3)“高溫反應爐”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4)流程圖中,可以循環利用的物質除NaOH外,還有________(寫化學式)。22. 溶解度是物質溶解性的定量描述。如圖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1)交點P的意義是________。(2)t2℃時,將25g甲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恢復到t2℃,所得溶液質量為________。(3)將t2℃時甲、乙、丙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至t1℃時,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4)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________法提純甲三、實驗與探究(本題包括2小題,共12分)23. 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常用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結合圖示,回答下列問題。(1)圖B中儀器甲的名稱是________。(2)若用裝置A制取氧氣,其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若用裝置D收集氧氣,驗滿時,應將帶火星的木條置于裝置D導管口的________端(填“a”或“b”)。(3)裝置B、C均可用作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兩者相比,裝置C的優點是________。(4)E是利用白磷、紅磷探究燃燒條件的實驗。實驗開始時,a處燃燒,b、c處不燃燒。b處放置的試劑名稱為________﹔實驗證明燃燒需要可燃物與氧氣接觸的組合是________ (填“ab”、“ac”或“bc”)。24. 認識物質是化學研究的主要任務之一,同學們對展開了如下探究。活動一:探究的化學性質(1)A試管中觀察到酚酞溶液變為紅色,向A試管中繼續加入稀硫酸,觀察到_____,由此證明NaOH能與反應。(2)寫出B試管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3)寫出C試管中觀察到的現象_____。活動二:檢驗氫氧化鈉的變質程度(4)小天同學在實驗室發現了一瓶久置在空氣中氫氧化鈉溶液,為了檢驗氫氧化鈉的變質程度,他設計了兩種不同的實驗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_____(填選項)(信息:氯化鈣溶液呈中性)A. 取樣品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的氯化鈣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過濾,向濾液中加入幾滴酚酞溶液,溶液不變色,證明氫氧化鈉溶液完全變質B. 取樣品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的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過濾,向濾液中加入幾滴酚酞溶液,溶液變紅色,證明氫氧化鈉溶液部分變質活動三:測定樣品的純度工業制得的中常含有一定量的。同學們采用“沉淀法”對某樣品的純度進行測定。實驗方案如下:(5)為了檢驗溶液是否過量,取上圖中過濾后的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加入藥品,即可達到目的,則藥品可以是下列藥品中的_____(填字母)。A. 溶液 B. 溶液 C. 溶液四、分析與計算(本題包括1小題,共10分)25. 為測定某純堿樣品(含少量硫酸鈉雜質)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某化學興趣小組進行以下實驗,取一定質量的樣品放置于燒杯中,向燒杯中滴加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稀硫酸,實驗測得燒杯中物質的總質量與加入稀硫酸的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求:(1)所取樣品的質量是______g。(2)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寫出具體的計算過程,精確到0.1%)。_______________(3)所用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是______。2025年初中第二次適應性訓練化學試題溫馨提示: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學校、班級、姓名、準考證號、考場、座號填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并用2B鉛筆填涂相應位置。2.第Ⅰ卷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第Ⅱ卷必須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的位置,不能寫在試題卷上;不準使用涂改液、膠帶紙、修正帶。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第Ⅰ卷(選擇題共48分)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6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48分)【1題答案】【答案】B【2題答案】【答案】A【3題答案】【答案】D【4題答案】【答案】B【5題答案】【答案】C【6題答案】【答案】D【7題答案】【答案】C【8題答案】【答案】C【9題答案】【答案】A【10題答案】【答案】C【11題答案】【答案】B【12題答案】【答案】C【13題答案】【答案】A【14題答案】【答案】BCD【15題答案】【答案】D【16題答案】【答案】C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2分)二、填空與簡答(本題包括6小題,共30分)【17題答案】【答案】(1)CH4 (2)Na2FeO4(3)H2O2 (4)【18題答案】【答案】(1)仍在運動(2)降低溫度至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 (3)抽絲點燃,聞氣味【19題答案】【答案】(1)兩##2(2)(3)9:11【20題答案】【答案】(1) ①. 6 ②. 78.96 ③. 四 ④. Na2Se(2) ①. 單質 ②. H2CO3 ③. C+CO22CO【21題答案】【答案】(1)氫氧化鈣微溶于水,氫氧化鈉易溶于水,氫氧化鈉可配置濃度較高的溶液是吸收二氧化碳的效果更好(2)過濾 (3)(4)CaO【22題答案】【答案】(1)t1℃時,甲、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2)70g (3)乙>甲>丙(4)降溫結晶或冷卻熱飽和溶液三、實驗與探究(本題包括2小題,共12分)【23題答案】【答案】(1)長頸漏斗(2) ①. ②. b(3)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4) ①. 紅磷 ②. ac【24題答案】【答案】(1)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2) (3)產生藍色沉淀 (4)B (5)A四、分析與計算(本題包括1小題,共10分)【25題答案】【答案】(1)25(2)84.8%(3)19.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