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北京育才學校2024-2025年度第二學期高二化學六月試卷(滿分100分 考試時間90分鐘)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H 1 C 12 O 16 F 19 Cl 35.5 Br 80第一部分 選擇題 (共42分)本部分共14題,每題3分,共42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要求一項。1.下列物質的主要成分不屬于高分子的是A.冰糖 B.純棉毛巾 C.汽車輪胎 D.脲醛樹脂開關2.下列化學用語或圖示表達不正確的是A.―OH的電子式: B.Ca2+的結構示意圖:C.順-2-丁烯的分子結構模型: D.基態N原子的電子排布式:2s22p33.下列分子或離子中,VSEPR模型和空間結構一致的是A.H2O B.NH+ 4 C.SO2 D.NH34.某有機化合物的名稱是2,2,3,3-四甲基戊烷,其結構簡式書寫正確的是A.(CH3)3CCH(CH3)2 B.(CH3)3CCH2C(CH3)3C.(CH3)3CC(CH3)2CH2CH3 D.(CH3)3CC(CH3)35.下列事實不能用鍵能的數據解釋的是A.N2的化學性質很穩定 B.Cl2的沸點小于Br2的沸點C.HF、HCl、HBr、HI的穩定性逐漸減弱 D.金剛石的熔點大于晶體硅的熔點6.下列過程中沒有發生取代反應的是A.油脂的水解 B.甲苯制TNT的反應C.乙醛的銀鏡反應 D.白酒在陳化過程中產生香味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BF3是由極性共價鍵構成的極性分子B.HCl和Cl2分子中均含有s-p σ鍵C.H+能與H2O以配位鍵形成H3O+D.酸性:CH2ClCOOH>CHCl2COOH>CCl3COOH8.下列過程中,沒有發生酯化反應或酯的水解反應的是A.氨基酸縮合生成多肽 B.核苷酸水解生成磷酸和核苷C.油脂在堿性溶液中反應制取肥皂 D.纖維素和乙酸反應制取纖維素乙酸酯9.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 B C D比較碳酸、苯酚的酸性強弱 檢驗溴乙烷水解產物中含有Br- 實驗室制取乙酸乙酯 檢驗乙醇與濃硫酸共熱生成乙烯10.鈦及其化合物有著廣泛用途。右圖是四鹵化鈦的熔點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鈦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ⅣB族B.鈦合金可作電極材料,是因其晶體中有自由電子C.TiF4的熔點較高,與其晶體類型有關D.TiCl4、TiBr4、TiI4的熔點依次升高,是因為鈦鹵鍵的鍵能依次增大11.腎上腺素( )為白色或黃白色粉末,遇空氣可變為粉紅色,難溶于水。常制成鹽酸腎上腺素注射液,用于急救。下列有關腎上腺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氮原子采取sp3雜化B.分子中不含手性碳原子C.分子中含有酚羥基,遇空氣被氧化而變色D.加入鹽酸的作用是與腎上腺素反應以增加其水溶性12.有一種功能性的聚合物P,合成路線如下:已知: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E的分子式為C12H12N6O4 B.F的結構簡式是C.E和F發生縮聚反應生成P D.聚合物P中含有酯基13.二茂鐵分子是由Fe2+與環戊二烯離子(C5H― 5)形成的一種金屬有機配合物,其結構如右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二茂鐵不能被氧化B.二茂鐵中Fe2+與C5H― 5之間形成配位鍵C.是制備二茂鐵的原料,其核磁共振氫譜有3組峰,1 mol該分子中含有鍵的數目為10 NAD.Fe2+的軌道表示式:14.某實驗小組利用傳感器測量銀氨溶液的pH和濁度,選取不同pH和濁度的銀氨溶液進行銀鏡反應實驗,觀察并記錄銀鏡效果,等級如圖(一級的銀鏡效果最好)。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銀鏡反應最佳實驗條件為pH 9.26~9.87、濁度41~850 NTUB.銀氨溶液中[Ag(NH3)2] +中Ag+的配位數為2,配位原子是NC.銀氨溶液中[Ag(NH3)2] +的形成使溶液中Ag+的濃度減小,發生銀鏡反應時,銀緩慢析出,從而形成光亮的銀鏡D.加過量氨水更有利于減少Ag+濃度,從而達到更好的銀鏡效果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58分)15.(7分)科學家用CO2增長某些有機物的碳鏈。(1)利用碘化物做催化劑,CO2、H2可以與醚生成羧酸。1個CH3OCH3分子內σ鍵的個數是_____,1個CH3CH2COOH分子內π鍵的個數是_____。(2)利用電化學方法,CO2與烯烴等物質可反應生成二元羧酸。羧酸與相對分子質量相當的烯烴相比,沸點較高,主要原因是_____。(3)利用鈷的化合物做催化劑,與CO2反應可生成 。該生成物中C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有_____和_____。(4)CO2可以作為有機反應的溶劑,具有環境友好、易氣化分離的優點。下列關于CO2分子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填字母)。a.CO2的VSEPR模型為直線型b.非極性分子易溶于CO2c.CO2易分離的原因是分子間只存在范德華力16.(10分)Na2SO3能與某些含銀化合物形成[Ag(SO3)2]3﹣等離子,可用作浸銀試劑。(1)基態S原子價層電子排布式是______。(2)SO2- 3中S原子的雜化方式是 。(3)比較S原子和O原子的第一電離能大小,從原子結構的角度說明理由: 。(4)[Ag(SO3)2]3﹣的穩定性受pH影響。pH過高時,產生Ag2O等難溶物;pH過低時,產生______。(5)Na2SO3易被氧化變質為Na2SO4。Na2SO3氧化變質后,判斷S原子能否做配位原子并說明理由:______。(6)用KI作沉銀試劑,可將[Ag(SO3)2]3﹣轉化為AgI。AgI的晶胞如圖A所示。① 晶胞A中I- 的個數為______。② 一定條件下,鐵可將AgI還原,得到單質銀。Ag的晶胞如圖B所示,晶胞形狀為立方體,邊長為a nm。Ag的摩爾質量是M ,阿伏加德羅常數為NA,該晶體的密度為 。(1 nm =cm)17.(7分)有機化合物X主要用作工程塑料的原料。研究有機化合物X的分子結構、性質的過程如下。(1)確定X的分子式通過燃燒法確定X的實驗式為C3H5O2,然后通過質譜法測得X的相對分子質量,測量結果如下圖,則X的分子式為 。(2)確定X的分子結構使用儀器分析法測定X的分子結構,結果如下表:序號 譜圖 數據分析結果只含有—COOH峰面積比為2︰2︰1①中的儀器分析方法為 。②中的儀器分析方法為核磁共振氫譜法,X的結構簡式是 。(3)X的分子結構與性質的關系①根據X的分子結構推測,其可以發生的反應類型有 (填序號)。a.中和反應 b.取代反應 c.消去反應②X與己二胺[H2N(CH2)6NH2]反應生成高分子,化學方程式是 。18.(12分)枸櫞酸他莫昔芬是一種抗癌藥物,它的一種合成路線如下:已知:ⅰ.ⅱ.(1)A與Fe3+顯紫色,A的名稱是 。(2)B中含有的官能團有 。(3)F為芳香烴,H→I的化學方程式是 。(4)I→J是加成反應,J的結構簡式是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試劑z可能是b.C→D中NaOH的作用之一是與生成的HBr反應c.G→H反應所需的試劑是NaOH的乙醇溶液d.J→K的反應為氧化反應(6)M的結構簡式是 。(7)產品中枸櫞酸他莫昔芬含量可以用滴定法進行測定:步驟一:取50 mL冰醋酸,以結晶紫為指示劑,用0.1 mol/L HClO4溶液滴定至溶液呈藍綠色,消耗HClO4溶液的體積為v0 mL。步驟二:取a g 產品溶于50 mL冰醋酸,以結晶紫為指示劑,用0.1 mol/L HClO4溶液滴定至溶液呈藍綠色,重復三次,消耗HClO4溶液的平均體積為v mL。資料:R3N+HClO4 == R3NH+ + ClO― 4,滴定過程中,—COOH不與HClO4反應產品中枸櫞酸他莫昔芬的質量分數為 (枸櫞酸他莫昔芬的摩爾質量為563 g/mol)。19.(10分)G是合成羥氨芐青霉素的一種中間體,合成G路線如下:已知:i.ii.(1)A的結構簡式是_____。(2)反應①所加試劑是_____。(3)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4)G的結構簡式是_____(用*標出其中的手性碳原子)。(5)生成F時也會生成其對映異構體F',通過將F和F'轉化為對應的K和K'可實現F和F'分離,流程如下(在整個過程中手性碳原子不發生變化)。固體負載酶 難溶于水,選擇性地水解K'而不水解KF和F' 易溶于水,pH = 5時從水中析出K和K' 易溶于水已知:①F轉化為K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②分離出的F是_____(填“固體1”“固體2”或“固體3”)。③操作1為_____。20.(12分)乙炔是重要的化工基礎原料,常用于合成有機工業產品M。合成路線如下:已知:ⅰ.炔烴像烯烴一樣,可以發生類似上述反應ⅱ.(1)乙炔含有的官能團的名稱是 。(2)反應1的反應類型是 。(3)反應2的化學方程式是 。(4)同一個碳原子形成兩個碳碳雙鍵不穩定。鏈烴B的分子式為C4H4,結構簡式是 。(5)由C合成M要經歷C→D→E→M三步反應。①中間產物D、E的結構簡式分別是 、 。②該過程中C→D選擇催化氫化時還有副產物F,F與D互為同分異構體。若F按合成路線繼續反應,最終將得到M的同分異構體N。則N的結構簡式是 。(6)結合共價鍵的極性,從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的角度描述反應1發生的過程: 。北京育才學校2024-2025年度第二學期高二化學六月月考答案題目 1 2 3 4 5答案 A D B C B題目 6 7 8 9 10答案 C C A C D題目 11 12 13 14答案 B C B D15. (7分)(1)8 1(2)羧酸類化合物含有羧基,易形成分子間氫鍵(3)sp3 sp2(4)abc (2分)16.(10分)(1)3s23p4(2)sp3(3)第一電離能O > S。O和S為同主族元素,電子層數S > O,原子半徑S > O,原子核對最外層電子的吸引作用O > S (2分)(4)SO2(5)S原子無孤電子對,不可以做配位原子 (2分)(6)① 4② (2分)17.(7分)(1)C6H10O4(1分)(2)①紅外光譜法(1分)②HOOCCH2CH2CH2CH2COOH(1分)(3)①ab(2分)②18.(12分)(1)苯酚(1分)(2)—OH和—Br或羥基、碳溴鍵(溴原子)(2分)(3) (2分)(4) (2分) (5)ab(1分) (6) (2分)(7)(2分)19.(10分)(1)(2)NaOH水溶液(3) (2分)(4)(5)①(2分)② 固體3③ 調至pH=5,過濾20.(12分)(1)碳碳三鍵(1分) (2)加成反應(1分)(3)(2分)(4) (2分)(5)① (1分) (1分)② (2分)(6)在醛基的碳氧雙鍵中,由于氧原子的電負性較大,使氧原子帶部分負電荷,碳原子帶部分正電荷,使醛基具有較強的極性,當乙炔與醛基加成時,乙炔中帶正電荷的氫原子連接在醛基的氧原子上,帶負電荷的碳原子連接在醛基中帶正電荷的碳原子上。(2分)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