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貴州省縣中新學校計劃項目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聯考地理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下圖為張華同學所在學校的平面示意圖,張華同學在校園A處使用木棍側影法觀察太陽運動軌跡,他發現辦公樓時鐘如下圖所示時,日影移動到B處,此時日影最短。完成下面小題。1.推測張華同學所處的經度約為( )A.141°E B.139°E C.101°E D.99°E2.根據圖中信息推測,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此日晝長夜短且晝漸長 B.此時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C.操場看日落在辦公樓方向 D.植物園在花園的西南方下圖為云南麗江西北地區的丹霞地貌——千龜山,主要由紅色沙礫、砂巖和泥巖組成,展現出“色若沃丹、燦若丹霞”的奇妙風采。距今兩億年前,云貴地區石灰巖分布區是一個長期被海水淹沒的海灣,新生代以來因地殼運動逐漸形成高原。完成下面小題。3.上圖地區( )A.氣候干旱,風沙活動頻繁 B.巖石類型以沉積巖為主C.主要內力作用為巖漿活動 D.主要外力作用為風力侵蝕4.云南麗江丹霞地貌千龜山的形成過程是( )A.沉積作用—固結成巖—地殼抬升—侵蝕作用 B.固結成巖—地殼抬升—風化作用—沉積作用C.地殼抬升—巖漿噴發—沉積作用—風化作用 D.沉積作用—地殼抬升—巖漿噴發—侵蝕作用每年潿洲島(下圖中甲處)附近海域都會出現大量的布氏鯨捕食魚蝦,引來眾多游客觀光。下圖為某月我國北部灣洋流的主要流向,箭頭代表洋流運動方向。完成下面小題。5.當圖中所示洋流達到最強時,我國的季節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6.影響圖中洋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A.海水性質 B.陸地輪廓 C.地轉偏向力 D.盛行風7.以下關于潿洲島出現布氏鯨的說法正確的是( )A.潿洲島出現布氏鯨的時間是5—8月 B.離岸風使海水上涌帶來豐富餌料C.西南季風為布氏鯨提供適宜的水溫 D.近岸淺水環境為布氏鯨提供庇護某航空公司的一架航班正飛越下圖區域,機長通過氣象雷達發現前方有鋒面活動。完成下面小題。8.若航班正處于甲鋒面附近,飛機在飛行過程中最可能遭遇的是( )A.晴空萬里,飛行平穩 B.遇到強烈的下沉氣流C.遭遇大風、降水天氣,影響飛行安全 D.氣溫升高,能見度變好9.關于圖中甲、乙、丙、丁四地,描述正確的是( )A.丙地暖鋒鋒前陰雨綿綿 B.乙地暖鋒過境天氣晴朗C.甲地為高壓脊,多陰雨天氣 D.丁地冷鋒過境雷雨交加在遵義市桐梓縣燎原鎮的桐梓優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智慧”菇房里,2萬棒猴頭菇菌棒整齊排列,白胖圓潤的猴頭菇長勢喜人(如下圖所示),香味濃郁。與傳統食用菌大棚不同,這里接入了智能操控平臺,通過精準調控,猴頭菇的產量相比傳統種植方式提高了30%。2018—2023年該企業生產成本結構發生變化(人工成本從35%降至12%,能源成本從20%升至28%,技術投入從8%升至25%)。完成下面小題。10.與傳統食用菌大棚相比,“智慧”菇房猴頭菇產量提高30%,主要原因是( )A.增加了種植面積 B.改善了交通運輸條件 C.優化了氣候條件 D.降低了勞動力成本11.該企業成本結構變化直接反映的農業發展方向是( )A.拓展垂直農業以節約土地 B.推動粗放式向集約化轉型C.擴大規模降低邊際成本 D.完全替代傳統種植模式錦屏縣位于貴州省東南部,曾是典型的“木頭財政”縣,林業收入占財政收入的70%以上。隨著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發展遭遇瓶頸。錦屏縣沒有墨守成規,而是另辟蹊徑,利用林地資源開啟“生態循環養鵝”新模式,形成了集種鵝繁育、商品鵝養殖、鵝產品加工、鵝文化旅游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實現了從“木頭財政”到鵝產業全鏈條的轉型。完成下面小題。12.錦屏縣發展林下養鵝產業的主要自然優勢是( )A.氣候溫暖濕潤,適合鵝生長 B.土壤肥沃,牧草生長茂盛C.林地面積廣闊,養殖空間大 D.市場廣闊,需求量大13.錦屏縣產業結構轉變帶來的社會影響有( )①吸引人才回流,緩解人口外流②增加就業崗位,提高居民收入③提升居民環保意識,改善生態環境④促進城鄉一體化,縮小城鄉差距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納晴高速公路是貴州省“六橫七縱入聯”高速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起于畢節市納雍縣,止于黔西南州晴隆縣,全長162公里,該線路串聯納雍、織金、六枝、水城、晴隆等5個縣區,穿越烏蒙山區腹地,連接杭瑞、都香、滬昆3條國家高速。橋隧比高達69%,創貴州高速公路建設新紀錄。下圖為納雍一晴隆高速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14.下列選項中,不屬于該公路選線時需重點考慮的自然區位因素的是( )A.地下溶洞和暗河的分布 B.暴雨引發的滑坡、泥石流風險C.沿線縣域人口密度差異 D.自然保護區和水源地的位置15.與早期貴州山區公路(如G320國道)相比,納晴高速更注重連接縣域經濟節點。這主要得益于( )①鄉村振興戰略推動縣域資源整合②地理信息技術精準分析人口分布③喀斯特地形限制了高速路線選擇④區域發展從“點狀”轉向“網絡化”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16.為減少納晴高速對烏蒙山生物多樣性保護區的影響,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利用遙感(RS)監測動物遷徙路徑,設計生態橋廊B.用地理信息系統(GIS)分析匯水區,建設雨水凈化系統保護水源地C.采用全球定位系統(GPS)精準爆破,減少山體開挖D.通過全球定位系統(GPS)模擬噪聲污染范圍,調整路線二、綜合題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阜新市位于我國遼寧省,是典型的“因煤而立、因煤而興”的資源型城市。新中國成立后,阜新被列為“一五”計劃重點建設城市,擁有亞洲最大的露天煤礦(海州礦)和火力發電廠,累計生產煤炭超8億噸、發電3000多億千瓦時,被譽為“煤電之城”。進入21世紀,阜新煤炭資源逐漸枯竭,23對國有煤礦中有14對關閉,經濟陷入“礦竭城衰”困境。截至2024年底,阜新市煤炭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從轉型初期的33.4%降至1.9%以下,新能源、農產品加工、裝備制造、精細化工等接續替代產業占比接近75%。阜新市通過20年的轉型探索,成功實現從“黑色煤城”向“綠色多元”的蛻變。下圖為阜新市位置示意圖。(1)結合材料,分析阜新市早期煤炭工業發展的優勢區位因素。(2)結合材料與所學知識,說明阜新市煤炭工業衰落的主要原因。(3)請為阜新市提出兩條可持續發展的具體措施,并說明其合理性。18.閱讀材料,完成下題。印度的首都新德里,2024年5月受極端“熱浪”天氣影響,首都新德里氣溫達52.3℃,顯著高于其他地區,是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氣溫。下圖示意新德里地理位置及氣溫降水統計。(1)描述新德里全年降水的季節分配特征。(2)從太陽輻射和大氣環流角度,分析新德里5月極端“熱浪”天氣形成的原因。(3)分析新德里氣候特征對當地河流水文特征的影響。貴州省縣中新學校計劃項目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聯考地理試題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B A D D B C A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C B C A D17.(1)阜新煤炭儲量大、埋藏條件較好,為煤炭工業提供了雄厚的資源基礎;位于東北地區腹地,鄰近沈陽等大型工業城市,通過鐵路、公路等交通網絡可將煤炭快速運往周邊市場;在“一五”時期被列為重點建設城市,得到集中投資與技術支持。(2)資源枯竭,煤炭儲量不斷減少,導致生產成本上升、產量下降;產業結構單一,長期依賴煤炭、火電等傳統產業,缺乏對新興產業的培育,后續發展乏力;市場需求變化,煤炭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降低,加之國內外能源結構轉型,對煤炭依賴程度下降; 設施與技術落后:礦井老化、開采成本提高,生產技術相對落后,競爭力不足。(3)培育新興替代產業,如新能源(風電、光伏)、現代裝備制造、農產品深加工等,一方面可有效利用當地已有的工業基礎和勞動力資源;另一方面減少對單一資源的依賴,實現多元化發展。加強生態修復與綜合利用,對廢棄礦區進行土地復墾,發展生態旅游、特色農業或文化創意項目,一方面能改善環境質量,提升城市形象;另一方面拓寬收入渠道,帶動就業,促進經濟與生態協調發展。18.(1)全年降水季節分配不均,集中在夏季(約6~9月),其余季節降水量極少,干濕季分明。(2)5月時太陽高度大,正值北半球接近夏至前,日照強烈、氣溫上升快;西南季風尚未全面到達,局地難以獲得充足水汽,晴朗少云,近地面增溫顯著,同時受來自內陸的干熱氣流影響,易出現極端“熱浪”天氣。(3)氣候夏季雨量集中、冬季干燥,導致河流水量季節變化顯著;雨季河川流量大、易發生洪水,旱季河川徑流量明顯減少,出現季節性斷流或水量很小的現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