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專題2原子結(jié)構與元素性質(zhì)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下列關于價電子排布3s23p4的描述正確的是A.它的元素符號為OB.它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4C.可以與H2化合生成液態(tài)化合物D.其電子排布圖為2.20世紀初,原子結(jié)構科學領域群星閃耀。可用以解釋基態(tài)碳原子存在2個自旋方向相同的單電子的是A.洪特規(guī)則 B.泡利原理 C.構造原理 D.玻爾原子模型3.下列化合物中,與Ne核外電子排布相同的離子跟與Ar核外電子排布相同的離子形成的化合物相符的是A.MgBr2 B.Na2O C.KCl D.KF4.下列有關光譜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吸收光譜和發(fā)射光譜都屬于原子光譜B.焰色試驗產(chǎn)生的顏色和五彩霓虹燈都是發(fā)射光譜C.原子中的電子在從基態(tài)向激發(fā)態(tài)躍遷時產(chǎn)生的是吸收光譜D.基態(tài)原子獲得能量被激發(fā)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暗背景亮線的原子光譜5.已知X、Y和Z三種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之和等于42,X元素原子的4p軌道上有3個未成對電子,Y元素原子的最外層2p軌道上有2個未成對電子。X與Y可形成化合物X2Y3,Z元素可形成負一價離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X元素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Ar]4s24p3B.X元素是第四周期第VA族元素C.Y元素原子的軌道表示式為D.Z元素的單質(zhì)Z2在氧氣中不能燃燒6.磷酸亞鐵鋰()電極材料主要用于各種鋰離子電池。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Li位于元素周期表的s區(qū)B.基態(tài)的價電子排布式為C.基態(tài)P原子核外的未成對電子數(shù)為3D.基態(tài)O原子核外占據(jù)最高能級的電子的電子云圖為啞鈴形7.A原子的結(jié)構示意圖為。則X、Y不可能的組合是A.18、8 B.20、8 C.25、13 D.30、188.X、Y、Z、W均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遞增。Y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序數(shù)等于族序數(shù),Z的簡單陽離子與含有相同的電子數(shù),W原子最高能級和最低能級填充電子的數(shù)目相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電負性:B.第一電離能:C.工業(yè)上常用電解法制備元素Z的單質(zhì)D.Z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可溶于W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二、填空題9.為什么第一個電子層最多容納2個電子?第二層最多只能容納8個電子?第三、四、五電子層最多能容納的電子數(shù)分別是多少?10.原子半徑依據(jù)量子力學理論,人們假定原子是一個 ,并用統(tǒng)計的方法來測定它的半徑。11.按要求填空:(1)基態(tài)K原子中,核外電子占據(jù)最高能層的符號是 ,占據(jù)該能層電子的電子云輪廓圖形狀為 。(2)在周期表中,與Li的化學性質(zhì)最相似的鄰族元素是 ,該元素基態(tài)原子核外M層電子的自旋狀態(tài) (填“相同”或“相反”)。12.堿金屬的電離能與堿金屬的活潑性存在什么聯(lián)系?三、解答題13.下表是某些短周期元素的電負性(x)值:元素符號 Li Be N O F Na Mg Al P Sx值 1.0 1.5 3.0 3.5 4.0 0.9 1.2 1.5 2.1 2.5(1)試推測,元素周期表中除放射性元素外,電負性最小的元素與電負性最大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電子式為 。(2)已知:Cl—Br+HH—Cl+HO—Br。①若NCl3最初水解產(chǎn)物是NH3和HClO,則x(Cl)的最小范圍是 (填表中數(shù)值);②PCl3水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 。(3)一般認為:如果兩個成鍵元素間的電負性差值大于1.7,它們之間通常形成離子鍵,小于1.7通常形成共價鍵,結(jié)合問題(2)①進行分析,BeCl2屬于 (填“離子化合物”或“共價化合物”),請設計實驗證明 。14.完成下列各題。(1)填表:原子的電子排布式 族 周期 區(qū)①②③(2)某元素的軌道上有5個電子,試推出:①M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 。②M原子的最外層和最高能級組中電子數(shù)分別為 、 。③M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為第 周期 族。15.合成氨是人類科學技術發(fā)展史上的一項重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地球上因糧食不足而導致的饑餓問題,是化學和技術對社會發(fā)展與進步的巨大貢獻。(1)基態(tài)氫原子中,核外電子的電子云輪廓圖形狀為(2)自然界中的復元素主要以分子的形式存在于空氣中,是人工固氮的主要來源。①基態(tài)氮原子的軌道表示式為②分子中,與N原子相連的H顯正電性。N、H電負性大小順序為 。(3)鐵觸媒是普遍使用的以鐵為主體的多成分催化劑,通常還含有、、、、等氧化物中的幾種。①上述氧化物所涉及的元素中,處于元素周期表中p區(qū)的元素是 。②比較、第一電高能的大小:③表中的數(shù)據(jù)從上到下是納、鎂、鋁逐級失去電子的電離能。元素電離能(kJmol-1) 496 738 5784562 1451 18176912 7733 27459543 10540 11575為什么原子的逐級電高能越來越大? ;結(jié)合數(shù)據(jù)說明為什么的常見化合價為價:請解釋之: 。(4)目前合成氨通常采用的壓強為溫度為,十分耗能。我國科研人員研制出了“”等催化劑,溫度、壓強分別降到了350℃、,這是近年來合成紙反應研究中的重要突破。①基態(tài)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 。②比較與的半徑大小關系: (填“>”或“<”)。《專題2原子結(jié)構與元素性質(zhì)》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 B A D D B B A C1.B【分析】價電子構型為3s23p4的元素是16號元素S,據(jù)此回答。【詳解】A.價電子構型為3s23p4的元素是16號元素S,A錯誤;B.它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4,B正確;C.硫和氫氣化合生成硫化氫,常溫時是氣態(tài)化合物,C錯誤D.其電子排布圖為:,D錯誤;故選B。2.A【詳解】A.洪特規(guī)則指:在相同能量的原子軌道上,電子的排布將盡可能占據(jù)不同的軌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可以用來解釋基態(tài)碳原子存在2個自旋方向相同的單電子,A正確;B.泡利原理指:在一個原子軌道里,最多只能容納兩個電子,它們的自旋方向相反,無法解釋基態(tài)碳原子存在2個自旋方向相同的單電子,B錯誤;C.構造原理指:隨核電荷數(shù)遞增,大多數(shù)元素的電中性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按順序填入核外電子運動軌道,無法解釋基態(tài)碳原子存在2個自旋方向相同的單電子,C錯誤;D.玻爾原子模型指:玻爾認為電子運行的軌道時不連續(xù)的,只能運行在固定半徑軌道上,最小半徑就是玻爾半徑,而電子從一個軌道躍遷到另一個軌道時,會釋放能量,無法解釋基態(tài)碳原子存在2個自旋方向相同的單電子,D錯誤;故選A。3.D【詳解】A項,MgBr2中Mg2+與Ne核外電子排布相同,Br-與Kr核外電子排布相同,不符合;B項,Na2O中Na+、O2-核外電子排布均與Ne相同,不符合;C項,KCl中K+、Cl-核外電子排布均與Ar相同,不符合;D項,KF中K+與Ar核外電子排布相同,F(xiàn)-與Ne核外電子排布相同,符合;答案選D。4.D【詳解】A.原子光譜分吸收光譜和發(fā)射光譜,A正確;B.焰色反應產(chǎn)生的顏色和五彩霓虹燈都是發(fā)射光譜,B正確;C.原子中的電子在從基態(tài)向激發(fā)態(tài)躍遷時需要吸收能量,產(chǎn)生的是吸收光譜,C正確;D.基態(tài)原子獲得能量被激發(fā),躍遷需要吸收能量,會產(chǎn)生暗背景暗線的原子光譜,即吸收光譜,D錯誤;本題選D。5.B【分析】X元素原子的4p軌道上有3個未成對電子,X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處于第四周期第ⅤA族,故X為As元素;Y元素原子的最外層2p軌道上有2個未成對電子,Y的2p軌道上有2個電子或4個電子,所以Y為碳元素或氧元素,X跟Y可形成化合物X2Y3,故Y為氧元素;X、Y和Z三種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之和等于42,則Z的質(zhì)子數(shù)為42-8-33=1,則Z為氫元素,氫原子可以形成負一價離子,符合題意。【詳解】A.X為As,As元素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Ar]3d104s24p3,故A錯誤;B.As元素是第四周期第ⅤA族元素,故B正確;C.Y為O元素,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4,電子排布圖為,故C錯誤;D.H2能在O2中燃燒,故D錯誤;故選B。6.B【詳解】A.Li位于元素周期表的s區(qū),A項正確;B.基態(tài)上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則其價電子排布式為,B項錯誤;C.基態(tài)P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3p能級的3個軌道上分別填充1個電子,故基態(tài)P原子核外的未成對電子數(shù)為3,C項正確;D.基態(tài)O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為,占據(jù)最高能級的電子為2p電子,其電子云圖為啞鈴形,D項正確;答案選B。7.A【詳解】A.若x=18,則原子核外各層電子數(shù)分別為2、8、8,只有三個電子層,故A錯誤;B.若x=20,則原子核外各層電子數(shù)分別為2、8、8、2,該元素為Ca,故B正確;C.若x=25,則原子核外各層電子數(shù)分別為2、8、13、2,該元素為Mn,故C正確;D.若x=30,則原子核外各層電子數(shù)分別為2、8、18、2,該元素為Zn,故D正確;故答案為:A。8.C【分析】X、Y、Z、W均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遞增。Y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則Y為O;Z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數(shù)等于族序數(shù),則Z為Al;Z的簡單陽離子與YX-含有相同的電子數(shù),則X為H;W原子最高能級和最低能級填充電子的數(shù)目相等,其原子序數(shù)大于Al,W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2,則W為Si元素;【詳解】結(jié)合分析可知,X為H,Y為O,Z為Al,W為Si元素,A.Z為Al、W為Si,非金屬性越強的電負性越大,則電負性:AlB.非金屬性O>Si>Al,則第一電離能Y>W(wǎng)>Z,故B錯誤;C.工業(yè)上通過電解熔融氧化鋁冶煉鋁,故C正確;D.Z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為氫氧化鋁,W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為硅酸,硅酸為弱酸,二者不反應,故D錯誤;故選:C。9.第一個電子層只有一個能級s,只有1個原子軌道;第二層有兩個能級s、p,有4個原子軌道;第三層有三個能級s、p、d,有9個原子軌道,第四層有四個能級s、p、d、f,有16個原子軌道,每個原子軌道最多容納2個電子,故第三、四、五電子層最多容納的電子數(shù)分別為18、32、50個電子【解析】略10.球體【解析】略11.(1) N 球形(2) Mg 相反【詳解】(1)基態(tài)K原子核外有4個能層:K、L、M、N,能量依次升高,處于N層上的1個電子位于s軌道,s電子的電子云輪廓圖形狀為球形;(2)根據(jù)對角線規(guī)則,與Mg的化學性質(zhì)最相似。基態(tài)時Mg原子的兩個M層電子處于軌道上,且自旋狀態(tài)相反。12.堿金屬越活潑,堿金屬的第一電離能越小【解析】略13. 2.5~3.0 PCl3+3H2O=3HCl+H3PO3 共價化合物 測定熔融態(tài)的BeCl2是否導電【詳解】(1)電負性最小的元素為Cs,電負性最大的元素為F,二者形成的化合物的電子式為;(2)①NCl3最初水解產(chǎn)物是NH3和HClO,在NCl3中,N元素的化合價為-3,Cl元素的化合價為+1,說明N元素得電子的能力大于Cl素,則Cl元素的電負性小于N元素的,即小于3.0,S元素與Cl元素在同一周期,同一周期元素從左到右,元素的電負性逐漸增強,則Cl元素的電負性大于S元素,即Cl元素的電負性大于2.5;②Cl元素的電負性大于P元素,在PCl3中,P為+3價,Cl為-1價,則PCl3水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PCl3+3H2O=3HCl+H3PO3;(3)Be的電負性為1.5,Cl元素的電負性介于2.5~3.0之間,則二者差值小于1.7,所以BeCl2為共價化合物,在熔融狀態(tài)下不導電。14. ⅡA 三 s ⅣA 五 p ⅢB 四 d 2 7 四 ⅦB【詳解】(1)①電子排布式為的元素為,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ⅡA族,屬于s區(qū);故答案為:ⅡA;三;s;②電子排布式為的元素為,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ⅣA族,屬于p區(qū);故答案為:ⅣA;五;p;③電子排布式為的元素為,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ⅢB族,屬于d區(qū). 故答案為:ⅢB;四;d;(2)①因的能級未充滿,能級肯定無電子.該元素原子失電子時,應先失能級電子再失能級電子,故M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故答案為:;②M原子最外層有2個電子,即能級上的2個電子,最高能級組為,共有7個電子,故答案為:2;7;.③元素所在周期數(shù)等于核外最高能級電子所在的能級數(shù),故該元素位于第四周期,ⅢB~ⅦB族元素的價電子數(shù)等于族序數(shù),M元素的價電子排布式為,價電子數(shù)為7,故M位于ⅦB族。故答案為:四;ⅦB。15. 球形 N>H Al、O 鎂大于鈣 隨著電子的逐個失去,陽離子所帶的正電荷數(shù)越來越多,再失去一個電子需要克服的電性吸引力越來越大,消耗的能量也越來越多 鎂原子的最外層的電子數(shù)為2,故I1、I2相差不大,而I2、I3相差很大,所以鎂容易失去兩個電子形成帶2個單位正電荷的陽離子,鎂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1s22s22p63s23p63d64s2; <【詳解】(1)氫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1,核外電子排布為1s1,只有s軌道,核外電子的電子云輪廓圖形狀為球形;(2)①氮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7,基態(tài)氮原子的軌道表示式為;②NH3分子中,與N原子相連的H顯正電性,說明N的電負性大于H,即電負性:N>H;(3)①位于p區(qū)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IIIA至VIIA、0族位置,所以上述氧化物所涉及的元素中,處于元素周期表中p區(qū)的元素是Al、O;②同一主族元素,從上到下,第一電離能逐漸減小,鎂和鈣位于同一主族,且鈣的核電荷數(shù)大于鎂,所以鎂的第一電離能大于鈣的第一電離能;③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同一種元素的逐級電離能逐漸增大,這是因為隨著電子的逐個失去,陽離子所帶的正電荷數(shù)越來越多,再失去一個電子需要克服的電性吸引力越來越大,消耗的能量也越來越多;鎂原子的最外層的電子數(shù)為2,故I1、I2相差不大,而I2、I3相差很大,所以鎂容易失去兩個電子形成帶2個單位正電荷的陽離子,鎂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4)①鐵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26,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64s2;②鋰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3,鋰離子核外電子數(shù)為2;氫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1,離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2,核外電子排布相同的離子,核電荷數(shù)越大,離子半徑越小,故:<。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