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一年級上學期第一次調研考試地理答案 2025.5選擇題1.C 2.A【解析】1.我國人口遷移主要是從農村流向城市,而且流動的人口主要以青壯年為主,對城市人口老齡化具有一定的緩解作用,所以,農村人口老齡化程度高于城市,C正確。農村經濟、醫療條件較差,人口死亡率農村高于城市,平均人口壽命農村較短,城市老年人口就醫方便,不會大量遷入農村,ABD錯誤。故選C。2.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會使新生兒數量增加,與嬰幼兒相關的行業需求增加,如育兒嫂、幼兒教師等職業需求上升,從而影響勞動人口的職業構成,A正確。到2025年前,新出生的孩子還未成長為勞動力,不能減輕家庭及社會的養老負擔,B錯誤;我國人口增長模式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的現代型,且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過程較漫長,該政策短期內不會改變我國人口增長模式,C錯誤;根據圖上信息可知,到2025年前,老年人口呈增加趨勢,此政策不會減少老齡人口數量,D錯誤。故選A。【答案】3. B 4. C【解析】【3題詳解】本題考查圖文信息的獲取和調用知識的能力。從材料中“春節”鄉堵、“偏遠小鎮”、“浙、閩、粵牌居多”等可以得出主要是東南沿海的務工人員在節假日開車返鄉(側面反映了鄉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鄉村基礎設施較落后,缺乏管理疏導導致等導致的堵車,與鄉村旅游的發展,大量外地人口涌入無關,③排除,①②④說法正確。B正確,ACD錯誤。故選B。【4題詳解】結合材料和上小題分析可知“浙、閩、粵牌居多”主要是當地人在經濟發達的浙江、福建和廣東等地務工或創業,經濟收入高,在“浙、閩、粵”等地購車,駕駛車輛返鄉,C正確;不是因為地處四省交界地帶,大量浙、閩、粵牌汽車從此經過,A錯誤;十都鄉是江西省上饒市的一個偏遠小鎮,旅游業并不發達,與浙江、福建、廣東等地的投資建廠和這三省的居民到此旅游無關,BD錯誤。故選C。【答案】5. D 6. D【解析】【5題詳解】商業區占地面積最小,住宅區占地面積最大,工業區通常布局在城市外圍,與住宅區之間多有綠化隔離帶。所以圖中①代表的功能區是商業區,②代表的功能區是住宅區、③代表的功能區是綠化隔離帶、④代表的功能區是工業區,ABC錯誤、D正確。故選D。【6題詳解】由材料該地區主要功能區及綠化隔離帶分布,其布局基本合理,所以產業布局合理,有大氣污染的鋼鐵廠和化工廠布局在城市的西北方向,根據所學知識有大氣污染的工廠應布局在最小風頻的上風向判斷,該地最小風頻的風向是西北風;根據化工廠布局在河流的下游判斷,圖中河流的下游在該地區的北部,所以河流流向是自南向北流動,D正確ABC錯誤。故選D。7.B 8.A 7.該地區以苗族、侗族少數民族為主,種類不多,A錯誤;近年來,因交通運輸的發展,基礎設施完善,人們出行的便利程度提高,故出現了“一村有節日,八鄉來祝賀”的熱鬧局面,B正確;與少數民族熱情好客、國家政策支持有關,但仍需有便利的交通,才能更好實現“八鄉來祝賀”,CD錯誤。故選B。8.據材料“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處云貴高原向湘桂丘陵盆地過渡地帶,山地高大,河谷深切,地形復雜”可知,該地區因地形封閉,人們交往不便,導致該區民俗活動比較純粹,A正確;與思想落后、宣傳不力、規模較小關系較小,BCD錯誤。故選A。9.C 10.D9.川藏鐵路由地勢第二級階梯攀升到第一級階梯,相對高度大;這里是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擠壓碰撞地帶,地質構造和地形復雜,增加了施工難度,C正確;巖溶地貌發育多在喀斯特地貌區,川藏鐵路沿線喀斯特地貌分布不典型,A錯誤;生態環境脆弱導致野生動物少,B錯誤;四川地區少有冰川凍土分布,D錯誤。故選C。10.川藏鐵路可有效帶動成都至拉薩沿線的經濟發展,促進川西地區、藏東地區的資源開發,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實現脫貧致富,①正確;川藏鐵路對鞏固國防、維護民族團結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更加有力地維護國家統一,④正確;川藏鐵路與成昆鐵路并不是在一個地區,且鐵路延伸方向也不同,②錯誤;川藏鐵路是我國內部鐵路線,沒有與南亞國家相鄰,③錯誤。①④正確,故選D。11.B 12.D 13.A11.結合材料信息可知,成都持續推進制造強市建設,打造以“鏈主”龍頭企業與“小巨人”中小企業合力發展的產業戰略,因此成都建設萬億級電子信息制造產業集群率先要實現引進龍頭企業,增強區域吸引能力,為形成產業集群打下基礎,B正確;打造中小企業、完善產業體系以及創新技術研發也有利于建設產業集群,但不是率先實現,排除ACD。故選B。12.結合材料信息可知,“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與龍頭企業合力發展,因此龍頭企業科技發達,提供核心技術,中小企業提供關鍵配件,D正確,排除B;企業管理和市場營銷主要是龍頭企業發揮作用,排除AC。故選D。13.結合上題可知,小巨人企業在產業鏈中發揮的作用,主要是提供關鍵配件,未來可以加大科技投入,加強技術研發,提高科技含量,促進產業發展,A正確;開拓其他領域并不符合現狀,擴大生產規模有可能會導致成本投入增加,小巨人企業主要生產關鍵配件,并不一定會轉型升級,排除BCD。14.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我國人口眾多,生活垃圾產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對垃圾進行無害化、資源化處理”,我國生活垃圾量大,因此該環保企業開發了廚余垃圾自動處理系統,所以環保企業的主要目的是保護我國生態環境,③正確;根據圖示信息可知,廚余垃圾通過自動處理系統可以實現能源和工業方面的用途,實現了綜合利用,④正確;廚余垃圾發電只是廚余垃圾利用的一個方面,發電量有限,不能改善能源消費結構,①錯誤;自動處理系統能夠節省廚余垃圾的處理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但并非環保企業的主要目的。綜上所述,D正確。故選D。15.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廚余垃圾是廚余垃圾自動處理系統的原料,其工藝流程從廚余垃圾出發,然后分揀,部分可直接生產沼氣,進而沼氣發電,A正確;廚余垃圾分揀的另一部分可以從中提取生物油脂,提取生物油脂的過程中產生有機渣,有機渣也可作生產沼氣的原料,進而沼氣發電,C、D正確;提取生物油脂后可以進而提取工業油脂,B錯誤。故選B。16.C 17.D 18.C【解析】16.甘蔗是熱帶、亞熱帶作物,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桂(廣西)是我國甘蔗的主要產區之一。新(新疆)、陜(陜西)位于北方地區,湘(湖南省)不是甘蔗的主要產區。所以最適宜推廣該模式的是桂,C正確,ABD錯誤。故選C。17.循環經濟是以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為特征的經濟模式。該地推廣蔗糖產業循環經濟模式的主要驅動力是綠色發展理念,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實現可持續發展,生產模式的主要特點是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D正確,ABC錯誤。故選D。18.與傳統單一榨糖模式相比,該循環經濟模式產品質量更高沒有明顯變化,A錯誤;與單一種蔗榨糖相比,該循環經濟模式生產環節增多了,生產流程更長,B錯誤;與傳統單一榨糖模式相比,該循環經濟模式經濟效益更高主要是因為產品種類更多,產品附加值高,C正確;勞力投入沒有減少,D錯誤。故選C。19.B 20.A19.據圖可知,雅萬高鐵經過平原和山區,地形起伏大,①正確;沿線主要為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且靠近海洋容易受到鹽霧的影響,②正確;位于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地質條件復雜,地質災害頻繁,④正確;是中國高鐵首次全系統、全要素、全產業鏈在海外落地,包括售后,③錯誤,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20. “一帶一路”涉及國家多以發展中國家為主,普遍資金、技術缺乏,由于范圍廣,受地域范圍和交通影響,部分國家互聯互通能力不足,①②正確;發達國家基礎設施較完善,③錯誤;各國地理環境的差異不是首要解決的問題,④錯誤。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21.答案:(1)亞馬孫平原地區,位于赤道附近,熱帶雨林廣布,氣候濕熱,蚊蟲、瘧疾威脅健康,不適合人類居住。(4分)(2)地處巴西高原,氣候溫和適宜;水源充足;政治中心所在地;經濟迅速發展,就業機會多。(任答三點,得6分)(3)變大。原因:熱帶雨林可持續種植實現后,北部地區耕地資源更加豐富;北部地區自然資源狀況較好,隨著資源利用技術的提高,資源環境承載力將變大。(6分)解析:(1)讀圖分析,亞馬孫平原人口密度較小,主要的自然原因是該地位于泰道附近(低緯)平原地區,屬于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氣候過于濕熱,植被茂密,多蚊蟲,不適合居住。(2)戈亞斯州地處巴西高原,高原面相對涼爽舒適,氣候溫和適宜人類生存和發展:高原面上也是眾多河流的發源地,降水較多,因此水源充足:由于遷都國家政策的調整,本地區基礎設施建設較快,經濟得到迅速發展,創造出的就業崗位較多,吸引大量勞動力進入。(3)“當地政府致力于研究熱帶雨林可持續種植的科技應用,研究成功后巴西又會擁有大面積一年三熟乃至四熟的良田”,據此可知,熱帶雨林可持續種植實現后,北部地區耕地資源更加豐富,糧食產量增加,能夠養活的人口增多:“北部是世界最大的平原,也是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區,林業資源豐富,有豐沛的水資源”,據此可知,北部地區自然資源狀況較好,隨著資源利用技術的提高,相關產業得以發展,資源的環境承載力將變大。22.(1)①分布不均;②分布于亞熱帶和暖溫帶地區;③以亞熱帶的長江中下游地區更密集。(任答二點,得4分)(2)①人工采挖蓮藕,易于獲取;②蓮藕生長適應強,資源豐富,塑身原料充足;③蓮藕“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符合國人的精神追求。(任答二點,得4分)(3)①擴大蓮藕的種植規模;②促進蓮藕加工、文旅等相關產業的發展;③擴大蓮藕消費市場。(任答二點,得4分)【分析】本題以電影《哪吒2—魔童鬧海》為背景,涉及農業區位、產業發展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材料分析及基礎知識運用能力。【詳解】(1)讀圖1可知,我國蓮藕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分布于亞熱帶和暖溫帶地區,亞熱帶的長江中下游地區為集中產區。(2)根據材料“蓮藕好暖喜光,喜淺水環境,根系繁殖方式使其能夠適應多種地理環境”可知,蓮藕分布在淺水環境,人工采挖蓮藕,易于獲取;蓮藕生長適應強,我國蓮藕資源豐富、分布范圍廣,塑身原料充足;蓮藕“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符合國人的精神追求。(3)注重農產品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多元經營,促進蓮藕加工、文旅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加收入來源;擴大種植規模,擴大市場,增加蓮藕種植的收入等。23.【答案】(1)附近小商品生產規模大(相關產業集聚),小商品來源廣;交通便利;互聯網等基礎設施完善;國際市場廣闊;政策支持(起步早,經商傳統)等。 (任答二點,得4分)(2)小商品通過鐵路運輸速度快,縮短貨物運輸時間;減少貨物"通關"環節,提高了出口貨物的運輸效率;降低貨物出口成本,有利于提升義烏小商品在中亞和歐洲地區的市場競爭力。 (任答二點,得4分)(3)商貿發達(商品集散地);就業崗位多(收入高);生活水平高(服務設施完善)等。(任答二點,得4分)【解析】【分析】本題以義烏小商品的發展為背景,涉及服務業的區位優勢、交通方式的改變對區域的影響、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等知識,考查對地理問題的闡釋和調用知識的能力。【小問1詳解】根據題干可知,經過40多年的發展,義烏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和制造中心,說明國際市場廣闊,商品來源范圍廣,商品生產規模大;“義新歐”國際班列、“義甬舟”出海通道、“義烏購”電商平臺等舉措為義烏發展再添新動力,說明其交通便利,通信互聯網等基礎設施完善;義烏20世紀70年代末在全國率先建立小商品市場,說明其起步早,相關產業集聚好;義烏是在全國率先建立小商品市場,說明其得到當地政府政策的支持等,這些都是義烏建成全球最大小商品集散中心的優勢條件。【小問2詳解】義新歐鐵路開通后,將進一步發揮義烏作為貨源大市的優勢,降低小商品的出口成本和流通成本,提高貨物的運輸效率,增加了義烏走向世界的便捷之路,提高義烏在中亞地區的知名度,為國務院批復義烏的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提供物流支持。【小問3詳解】義烏商貿發達,是世界小商品集散地;小商品種類多,部類齊全,增加的就業崗位多,且收入高;義烏經濟發達,生活水平高,服務設施完善。故吸引力強。勤建學校高一年級下學期第二次調研考試地理試卷 2025.5單項選擇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人口老齡化過程中,許多國家表現出農村人口老齡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點,即“城鄉倒置”現象。下圖為“中國城鄉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出現“城鄉倒置”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的人口死亡率高于農村 B.農村環境好,人口壽命長C.農村青壯年人口大量外遷 D.城市老年人口大量遷入農村2.2016年1月1日起我國開始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以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以此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至2025年前,實施該政策的影響可能有( )A.影響勞動人口的職業構成 B.減輕家庭及社會的養老負擔C.改變我國人口增長模式 D.減少老齡人口數量“鄉堵”指鄉村堵車,是重大節假日中鄉村暴發的一種“短暫堵”,尤其在每年春節期間更為明顯。十都鄉是江西省上饒市的一個偏遠小鎮,近幾年每逢春節,不管鄉道還是村道,經常堵得水泄不通,堵車成了過年聚會的熱聊話題,百度地圖等手機導航軟件也成了司機們出行的必備工具。在車流中除了當地車外,還有很多掛著外地車牌號的車,以浙、閩、粵牌居多。如圖為十都鄉地理位置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 近幾年,出現“鄉堵”的原因可能有( )①鄉村生活水平提高,汽車保有量增加②外出的務工和創業人員駕車返鄉過節③鄉村旅游的發展,大量外地人口涌入④鄉村基礎設施較落后,缺乏管理疏導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4. 十都鄉“鄉堵”的外地車以浙、閩、粵牌居多,原因可能是十都鄉( )A. 地處四省交界地帶,大量浙、閩、粵牌汽車從此經過B. 經濟快速發展,三地的眾多企業在此地投資設廠C. 外出務工和創業人員以距離近且經濟發達的三地居多D. 鄉村體驗旅游快速發展,三地居民利用假期到此地旅游城市中主要的功能區包括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很多城市在工業區與住宅區之間會設置綠化隔離帶,減少工業對住宅區的負面影響。下圖示意某城市主要功能區及綠化隔離帶分布,其布局基本合理。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 若數字①~④表示城市各功能區,則③可能是( )A. 住宅區 B. 商業區C. 工業區 D. 綠化隔離帶6. 推測該地最小風頻的風向和河流流向可能是( )A. 東南風 自北向南流動 B. 西北風 自北向南流動C. 東南風 自南向北流動 D. 西北風 自南向北流動近年來,隨著貴州臺盤村“村BA”火爆全網,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純粹的鄉村民俗活動再次引起人們關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處云貴高原向湘桂丘陵盆地過渡地帶,山地高大,河谷深切,地形復雜。該區是苗族侗族主要聚居地。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少數民族地區的傳統民俗活動再次活躍。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近年來少數民族地區常出現了“一村有節日,八鄉來祝賀”的熱鬧局面,下列描述與該現象的出現最合理的是( )A.少數民族種類多 B.基礎設施完善C.少數民族熱情好客 D.國家政策支持8.關于該區民俗活動比較純粹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地形封閉 B.思想落后 C.宣傳不力 D.規模較小川藏鐵路是四川省與西藏自治區的快速鐵路,東起四川成都市、西至西藏拉薩市,是國內第二條進藏鐵路,也是西南地區的鐵路干線之一。川藏鐵路途經四川盆地、橫斷山區、青藏高原,跨越多條河流和雪山,相對高差超過4000米,橋梁多達120余座。川藏鐵路是比青藏鐵路修建難度更大、投資額度更高的鐵路干線。圖為川藏鐵路線路與主要站點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川藏鐵路修建難度大的自然原因是( )A.巖溶地貌發育,水系密度大 B.生態環境脆弱,野生動物多C.相對高度大,地質地貌復雜 D.雪山冰峰高,冰川凍土廣布10.川藏鐵路建設的社會經濟意義有( )①促進經濟發展,實現脫貧致富②減輕成昆鐵路的運輸壓力③擴大農產品向南亞的出口④促進民族團結,鞏固邊防穩定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020年,成都電子信息產業率先突破萬億大關,近年來,成都持續推進制造強市建設,打造以“鏈主”龍頭企業與“小巨人”中小企業合力發展的產業戰略,即成都在注重引進、培育龍頭企業的同時,還培育了一大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走出了差異化優勢。11.成都建設萬億級電子信息制造產業集群率先要實現( )A.打造中小企業 B.引進龍頭企業C.完善產業體系 D.創新技術研發12.“小巨人”中小企業在產業鏈中發揮的作用是( )A.參與企業管理 B.提供核心技術C.參與市場營銷 D.提供關鍵配件13.“小巨人”企業今后的發展方向為( )A.加強技術研發 B.開拓其他領域C.擴大生產規模 D.產業轉型升級我國人口眾多,生活垃圾產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對垃圾進行無害化、資源化處理。近些年,某環保企業開發了廚余垃圾自動處理系統,并在全國很多城市推廣,下圖示意該廚余垃圾自動處理系統的主要工藝流程。據此完成14~15小題。14.該環保企業開發廚余垃圾自動處理系統主要目的是( )①改善能源結構 ②節省廚余垃圾處理成本,提高經濟效益③減輕廚余垃圾對環境的危害 ④實現廚余垃圾的綜合利用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5.不符合圖示自動處理系統局部工藝流程的是( )A.分揀→生產沼氣→沼氣發電 B.工業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機渣C.有機渣→生產沼氣→沼氣發電 D.提取生物油脂→有機渣→生產沼氣循環經濟是以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為特征的經濟模式。下圖為“我國某地蔗糖產業循環經濟模式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6.下列省份中,最適宜推廣該模式的是( )A.新 B.陜 C.桂 D.湘17.該生產模式的主要特點是( )A.高投入、低消耗、低污染 B.低投入、低利用、低污染C.高投入、高利用、低污染 D.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18.與傳統單一榨糖模式相比,該循環經濟模式經濟效益更高主要是因為( )A.產品質量更高 B.生產流程更短C.產品附加值高 D.投入勞力更少爪哇島位于板塊邊界處,火山活動頻繁,是印尼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地區。2023年10月2日,中國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的爪哇島雅萬高鐵正式通車,連接印尼首都雅加達和第四大城市萬隆,全長142公里,是中國高鐵首次全系統、全要素、全產業鏈在海外落地。圖示意爪哇島局部地形圖。完成下面小題。19.雅萬高鐵在建設和運行中遇到的主要困難有( )①地形起伏大 ②高溫高濕高鹽霧的環境容易腐蝕列車部件③缺少售后運維保障 ④板塊交界處,地質條件復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主要包括( )①互聯互通能力不足 ②大部分發展中國家資金、技術缺乏③發達國家的基礎設施陳舊 ④各國地理環境的差異顯著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綜合題:本題共2小題,共40分。2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巴西曾經是葡萄牙的殖民地,現為拉美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2022年巴西人口達到了2.15億,為世界上人口第五多的國家。巴西首都1960年從里約熱內盧遷往巴西利亞,巴西利亞位于巴西中南部地區的戈亞斯州,面積34萬平方千米,人口530萬,約占巴西人口3%。巴西北部是世界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也是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區,林業資源豐富,有豐沛的水資源。當地政府致力于研究熱帶雨林可持續種植的科技應用,研究成功后巴西又會擁有大面積一年三熟乃至四熟的良田。巴西南部是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地表起伏比較平緩。該國降水季節分配較均勻且量大,最高氣溫不超過36℃。下面左圖為巴西地形圖,右圖為巴西人口城市分布圖。(1)簡述亞馬孫平原地區人口密度較小的自然原因。(4分)(2)簡述近幾十年來戈亞斯州吸引人口遷移,逐漸成為人口大州的原因。(6分)推測未來巴西北部地區資源環境承載力的變化,并說明原因。(6分)22.(本題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電影《哪吒2—魔童鬧海》火爆春節檔。片中太乙真人用蓮藕為哪吒重塑肉身。蓮藕好暖喜光,喜淺水環境,根系繁殖方式使其能夠適應多種地理環境。蓮藕“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我國蓮藕種植歷史悠久,品種多、產量大。圖1為我國蓮藕主產地分布圖,圖2中人們正在采挖蓮藕。(1)讀圖1,請從溫度帶的角度,描述我國蓮藕主產地的分布特征。(4分)(2)依據材料信息,請從地理的角度,分析太乙真人選用蓮藕為哪吒塑身的原因。(4分)(3)《哪吒2》的爆火,對我國蓮藕產業的發展可以起到哪些促進作用?(4分)17. (本題12分)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義烏人從乾隆年間就有挑擔外出雞毛換糖的傳統。20世紀70年代末義烏在全國率先建立小商品市場,經過40多年的發展,現在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制造中心,周邊地區有四萬多家小商品企業。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義新歐”國際班列、“義甬舟”出海通道、“義烏購”電商平臺等舉措出臺,出口商品可在義烏就地“海關轉關”,只需“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大大減少了貨物“通關”環節,為義烏發展再添新動力。(1)說明義烏建成全球最大小商品集散中心的主要優勢條件。(4分)(2)分析“義新歐”中歐貨運班列開通對義烏小商品出口的有利影響。(4分)義烏外來人口占總人口的37%。(3)簡述義烏吸引人口遷入的主要社會經濟原因。(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地理答案.docx 廣東省普寧市勤建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二次調研考試地理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