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學校:班級:學號:姓名:裝訂線)教科版科學四年級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卷(時間:40分鐘)小小的提醒:書寫端正,字跡清楚,注意卷面整潔,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題型 判斷題 選擇題 探究題 等級 卷面書寫對題數一、判斷題 (除3,7,8,12改編外,其余原創)1.大部分綠色開花植物幾乎都是從種子開始新生命的。 ( )2.蠶豆、鳳仙花、花生的種子的形狀是不同的,顏色是相同的。 ( )3.果實是植物體的一部分,花受精后,子房逐漸長大,發育成果實。 ( )4.成熟的鳳仙花植株包括: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部分。 ( )5.1879年,牛頓點亮了世界上第一盞電燈。從此不同用途的電器就陸續出現了。 ( )6.只要把小燈泡和電池連在一起,小燈泡就能發光。 ( )7.教室里的電燈、電視等電器一般是由各自的開關分別控制的。 ( )8.實驗室里的電路檢測器一定是好的,拿到后馬上用來檢測。 ( )9.巖石的化學成分可以告訴我們它們形成的年代。 ( )10.礦物外表的顏色和條痕的顏色是一樣的。 ( )11.土壤是由砂礫、沙、粉沙、黏土、腐殖質、水、空氣等物質組成的混合物。 ( )12.土地是人類珍貴的資源,我們應該盡可能地保護土地資源。 ( )二、選擇題(其中4摘自學霸作業本,6,8,11改編,其余原創)1.播種鳳仙花種子時,要把一塊小石頭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適量的土。放一塊小石頭的目的是( )。A.防止小蟲子爬進花盆 B.澆水時水不會漏掉C.澆水時,多余的水會流出,而土壤不會隨著流出2.小科家的蘿卜長大了,在拔蘿卜的過程中他發現將成熟的蘿卜從土壤中拔出來,會費很大的力氣,這說明蘿卜的根有( )的作用。(圖1)A.固定植物 B.支持植物 C.吸收陽光3.解剖鳳仙花的正確順序是( )A.花萼、花瓣、雌蕊、雄蕊B.花萼、花瓣、雄蕊、雌蕊C.花瓣、花萼、雌蕊、雄蕊(圖2)4.小科在觀察鳳仙花生長變化的過程中,對莖的高度進行了統計,圖中(圖2)折線( )更能體現鳳仙花莖的高度生長變化。A.① B.② C. ③5.使用電池的時候,不能直接用導線把電池兩極連接起來,是因為( )。A.這樣連接的電路是斷路B.這樣的連接會損壞小燈泡C.這樣連接的電路是短路,會在導線中產生強大的電流,電池被損壞6.使用電路檢測器檢測物體的導電性一般要( )。A.檢測1次 B.檢測2-3次 C.檢測10次7.我們通常將不容易導電的物體稱為絕緣體。下列物體中,屬于絕緣體的是( )A.橡皮 B.濕抹布 C.人體(圖3)8.有一個4個接線頭的盒子,小明用電路檢測器檢測后把接線頭之間的連接狀態記錄如圖,推測接線盒內部的連接可能是( )。A. B. C.在花崗巖中,硬度最硬的是( )。A. 長石 B.云母 C.石英10.巖石和礦物標本的標簽,不需要標注( )這個信息。A.采集時間和地點 B. 標本的特征 C.采集標本當日的天氣情況11.把潮濕的沙和黏土團成小球,觀察誰能先平攤在紙上。這是在( )。A.探究沙和黏土的輕重 B.探究沙和黏土的黏性 C.玩耍12.下列人類活動中,不利于保護土壤的是( )。A.植樹造林 B.隨意丟棄垃圾 C.保護公共綠地探究題:1.小科生日,阿姨送給小科一個植物種植箱,里面還配備了土和各種植物的種子。小科喜歡得不得了,他很好奇植物種子里到底是怎樣的呢?它又是怎么生長的呢?于是,小科開始了一系列的研究。(原創)(1)小科解剖了家里的蠶豆種子,發現蠶豆種子由種皮和胚組成,又可分為胚根、胚芽和子葉,請你將這些結構填在下圖(圖4)中。(胚) (圖4)(2)接著小科把5顆種子放入墊有餐巾紙的盤子中,每天加適量水,使餐巾紙保持濕潤,3天后,4顆種子發芽了,但有1顆沒發芽,可能是什么原因呢?(圖5)(3)為了更清楚地了解種子的發芽過程,小科把發芽的蠶豆種子按不同的方向放入種植杯中(圖5),過幾天后發現,根都向 生長,莖都向 生長。(4)取一株長勢較快的蠶豆幼苗,將其根浸入裝有紅水的試管中(圖6),再在水面加一層植物油來研究根的作用。(圖6)a.往試管中加植物油的目的是( )A.方便觀察水量的變化 B. 防止試管中的水蒸發 C.讓根吸收植物油b.過一段時間后,小科發現試管內的水位降低了,說明植物的根會 。(5)小科查閱資料后了解,蠶豆果實成熟后,在太陽暴曬下,果皮會炸開,這與 ( )的種子傳播方式是一樣的。A.鳳仙花果實 B.蒼耳果實 C.蒲公英果實2.小科又研究了這個種植箱,發現通上電后,打開開關,上面的燈就亮了,通過科學的光譜照射,植物的生長速度就能變快。種植箱還配有自動澆水系統,滿足各種澆水需求,真的好神奇。小科心里想,這盞燈是怎么亮起來的呢?開關又是怎么控制燈和澆水裝置的呢?那就用我們簡單的科學材料先來研究下簡單電路吧。(第2、5小題改編自教材全解,其余原創)(1)小科利用一節電池、一個燈泡、一根導線連接成了一個簡易電路,小燈泡亮了起來,下列電路中( )不可能是小科連接的電路。A. B. C.(2)可沒一會兒,小燈泡就不亮了。為了確定故障的原因,小科制作了電路檢測器來檢測線路中的各個元件,先檢測小燈泡的情況。a.首先互相碰一下檢測頭 和 (填字母)看看檢測器是否正常工作。b.再分別用檢測器的兩個檢測頭接觸小燈泡的兩個連接點, 和 相連接, 和 相連接,看看燈泡是否發光。(3)檢測后發現燈泡亮了,可能性( )可以排除。A.電路中的導線斷了 B.電池沒電了 C.燈絲斷了排除故障后,小科想到種植箱是用開關來控制燈的亮滅的,便準備自制一個開關。下列三種開關中,真正具備控制電流通斷功能的是( )A. B. C.(5)在種植箱中,要想實現燈和澆水裝置獨立工作,互不影響,至少需要( )個開關。A.1 B.2 C.33.研究好了種子和種植箱,小科開始準備種植。每個花盆里有一塊巖石,和一包土壤。為了確保種植的有效性,小科對巖石和土壤進行了觀察。(第4小題改編自教材全解,其余原創)(1)小科觀察巖石不能使用的方法是( )A.看巖石的形狀 B.用手電筒照射巖石 C.嘗巖石的味道(2)小科用手觸摸小石塊的表面,主要是為了判斷它的( )。A.紋理 B.粗糙程度 C.光澤(3)用指甲刻畫巖石,能在巖石表面留下痕跡,說明這種巖石的硬度級別是( )A.軟 B.較軟 C.較硬(4)小科取其中一包土壤,用手捻一捻,感覺到土壤很濕潤,這說明土壤中有 ;再把水倒進盛有土壤的杯子里,攪拌水中的土壤,發現有氣泡冒出,這說明土壤中有 ;攪拌后的土壤靜止一段時間,發現沉積下來的土壤有 現象,大顆粒在 (填“上”或“下”)層。(5)打開其他兩包土壤,發現這三包土壤不一樣,小科就組織了一場“滲水比賽”。實驗記錄的情況如下(圖8):(圖8)根據實驗記錄情況可以得出:三種土壤的滲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 、 、 。A.沙質土 B.壤土 C.黏質土(六年級科學試卷第4頁共4頁)(6)除了滲水性,我還可以比較這三種土壤的什么特性?怎么比較?參考答案一、判斷題:(共12題)(每小題算1題)1 2 3 4 5 6 7 8√ × √ √ × × √ ×9 10 11 12√ × √ √二、選擇題:(共12題)(每小題算1題)1 2 3 4 5 6C A B B C B7 8 9 10 11 12A B C C B B三、探究題:(共26題)1.(第1小題每空0.5題,其余每空1題)(1)(種皮)(胚根)(胚芽) (胚)(子葉)種子自身問題(合理即可)下 上a.B b.吸水A(第2小題每空0.5題,其余每空1題)(1)Ca.A B b.(A和D B和E)或 (A和E B和D)C (4)B (5)B3.(每空1題)C (2)B (3)A (4)水、空氣、分層、下 (5)A B C(6)黏性 用手分別團揉潮濕的土壤,看哪一種能團成小球顆粒大小 用不同孔隙的篩子篩(合理即可)整張試卷共折算成50題,對42題以上者為優秀,對30到42題者為合格,對29題及以下者為待合格。 (1切開3取片滴水掰開9觀察吸水5展平7染色蓋片發現)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