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階段·評估 第一章質量檢測(課件 練習)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第一章 動量守恒定律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階段·評估 第一章質量檢測(課件 練習)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第一章 動量守恒定律

資源簡介

階段質量檢測(一) 動量守恒定律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動量為零時,物體一定處于平衡狀態(tài)
B.物體所受合外力不變時,其動量一定不變
C.物體受到恒力的沖量也可能做曲線運動
D.動能不變,物體的動量一定不變
2.如圖1所示,將紙帶的一端壓在裝滿水的礦泉水瓶底下,用手慢慢拉動紙帶,可以看到瓶子跟著紙帶一起移動起來。拉緊紙帶,用手指向下快速擊打紙帶,如圖2所示,可以看到紙帶從瓶底抽出,而礦泉水瓶仍平穩(wěn)地停留在原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兩過程瓶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均與紙帶運動方向相反
B.兩過程瓶所受的摩擦力均為滑動摩擦力
C.圖1過程瓶所受摩擦力的沖量等于圖2過程瓶所受摩擦力的沖量
D.圖1過程瓶的動量變化量大于圖2過程瓶的動量變化量
3.用火箭發(fā)射人造地球衛(wèi)星,以噴氣前的火箭為參考系,在極短時間內噴出燃氣的質量為m,噴出的燃氣相對噴氣前火箭的速度為v,噴氣后火箭的質量為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若繼續(xù)噴出燃氣,火箭的速度會減小
B.噴氣后,火箭的速度變化量為-
C.噴氣后,火箭的速度大小一定為
D.為了提高火箭的速度,可以研制新型燃料以減小燃氣的噴射速度v
4.如圖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靜止放著質量為M的小車,小車底邊長為L,質量為m的小球從小車頂端靜止釋放,最終從小車上滑離,不計一切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小車、小球組成的系統(tǒng)動量守恒
B.小車、小球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不守恒
C.小球從小車上滑離后,將做自由落體運動
D.小球從小車上滑離時,小車向左運動的距離為L
5.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a、b、c三個彈性小球,質量分別為2m、3m、m。小球a一端靠墻,并通過一根輕彈簧與小球b相連,此時彈簧處于原長。現(xiàn)給小球c一個向左的初速度v0,與小球b發(fā)生碰撞,整個碰撞過程中沒有機械能損失,彈簧始終處于彈性限度之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整個過程中小球a、b、c和彈簧組成的系統(tǒng)動量守恒
B.碰撞過程中小球c的動量變化量大小為2mv0
C.彈簧彈性勢能最大值為m
D.彈簧第一次達到最長時,小球a的速度達到最大
6.如圖所示,用高壓水槍清洗汽車時,設水槍出水口的直徑為d1,水柱射出出水口的速度大小為v1,水柱垂直射到汽車表面時的直徑為d2,水柱垂直射到汽車表面時水的速度大小為v2,沖擊汽車后水的速度為零。已知水的密度為ρ,液體在流動過程中單位時間流過任一橫截面的質量相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若d1 < d2,則v1 < v2
B.高壓水槍單位時間噴出的水的體積為πv2
C.高壓水槍單位時間噴出的水的質量為ρπv1
D.水柱對汽車的平均沖力大小為ρπ
7.如圖所示,小車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小車AB段是半徑為R的四分之一光滑圓弧軌道,從B到小車右端擋板平滑連接一段光滑水平軌道,在右端固定一輕彈簧,彈簧處于自然狀態(tài),自由端在C點。一質量為m、可視為質點的滑塊從圓弧軌道的最高點A由靜止滑下,然后滑入水平軌道,小車(含擋板)的質量為2m,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滑塊到達B點時的速度大小為
B.當彈簧壓縮到最短時,滑塊和小車具有向右的共同速度
C.彈簧獲得的最大彈性勢能為mgR
D.滑塊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小車運動的位移大小為R
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每小題有多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
8.如圖所示,質量為m、半徑為R的四分之一光滑圓弧軌道小車靜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一質量也為m的小球以水平初速度v0沖上小車,到達某一高度后,小球又返回小車的左端,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小球和小車組成的系統(tǒng)在水平方向動量守恒
B.小球返回到小車左端時,小車向右運動的速度最大
C.無論小球初速度v0多大,小球最終都會從小車左側離開
D.小球返回到小車左端后將向左做平拋運動
9.如圖,質量和半徑都相同的四分之一光滑圓弧體A、B靜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圓弧面的最低點和水平面相切,圓弧的半徑為R。圓弧體B鎖定,圓弧體A不鎖定,一個小球從圓弧體A的最高點由靜止釋放,小球沿圓弧體B上升的最大高度為。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則 (  )
A.小球與圓弧體的質量之比為1∶1
B.小球與圓弧體的質量之比為1∶2
C.若圓弧體B沒有鎖定,則圓弧體B最終獲得的速度大小為
D.若圓弧體B沒有鎖定,則圓弧體B最終獲得的速度大小為
10.在冰壺比賽中,某運動員利用紅壺去碰撞對方的藍壺,兩者在大本營中心發(fā)生對心碰撞如圖(a)所示,碰撞前、后兩壺運動的v-t圖線如圖(b)中實線所示,其中紅壺碰撞前、后的圖線平行,兩冰壺質量相等,則 (  )
A.碰后藍壺的速度為0.8 m/s
B.兩壺發(fā)生了彈性碰撞
C.碰后藍壺移動的距離為2.4 m
D.碰后紅壺所受摩擦力大于藍壺所受摩擦力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4分)
11.(7分)某小組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驗證碰撞中的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
(1)需要的測量儀器或工具有    。(2分)
A.秒表 B.天平(帶砝碼)
C.刻度尺 D.圓規(guī)
(2)必須滿足的條件是    。(2分)
A.斜槽軌道末端切線水平
B.斜槽軌道應盡量光滑以減小誤差
C.入射球和被碰球質量相等
D.入射球每次從軌道的同一位置由靜止釋放
(3)入射小球質量為m1,被碰小球質量為m2。某次實驗中得出的落點情況如圖所示,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若碰撞過程動量守恒,其關系式應為           。(用m1、m2、、、表示)(3分)
12.(9分)某實驗小組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做“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
(1)A、B兩個滑塊的遮光片的寬度相同,用游標卡尺測量遮光片的寬度,其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其值為d=     cm。(3分)
(2)實驗前,接通氣源后,在導軌上輕放一個滑塊,給滑塊一初速度,使它從導軌左端向右運動,發(fā)現(xiàn)滑塊通過左側光電門的時間大于通過右側光電門的時間。為使導軌水平,可調節(jié)旋鈕Q使導軌右端   (選填“升高”或“降低”)一些。(3分)
(3)實驗時分別使滑塊A、B擠壓氣墊導軌左、右兩側彈射架中的橡皮條,同時釋放后,觀察到左側光電門先后有兩個計數(shù),分別為t1、t1',右側光電門有一個計數(shù)t2,已知滑塊A的質量為mA,滑塊B的質量為mB,如果關系式        (用題中物理量符號表示,設向右為正方向)成立,則兩滑塊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恒。(3分)
13.(11分)雨滴從高空落下,由于受空氣阻力的作用,經(jīng)短時間加速后便勻速下落。因此,雨滴通常不會砸傷人,但是對微小的蚊子而言,雨滴可能是致命的。如果雨滴以v0=10 m/s的速度勻速下落,恰好砸中一只停在地面上的蚊子,經(jīng)過t=5.0×10-3 s速度減為零。已知雨滴的質量m=1.0×10-4 kg,重力加速度g=10 m/s2,在t時間內:
(1)求雨滴所受的合外力的沖量大小I;(4分)
(2)已知蚊子所受重力G=2.0×10-5 N,求雨滴對蚊子的平均作用力與蚊子重力的大小之比k。(7分)
14.(12分)如圖所示,質量m=2 kg的物體以水平速度v0=5 m/s滑上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小車,小車質量M=3 kg,物體與小車上表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5,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設小車足夠長,求:
(1)小車和物體的共同速度大小;(4分)
(2)物體在小車上滑行的時間;(5分)
(3)在物體相對小車滑動的過程中,系統(tǒng)損失的動能。(3分)
15.(15分)如圖所示,水平傳送帶以5 m/s 的速度順時針勻速轉動,傳送帶左右兩端的距離為3.6 m。傳送帶右端的正上方有一懸點O,用長為0.3 m、不可伸長的輕繩懸掛一質量為0.2 kg的小球,小球與傳送帶上表面平齊但不接觸。在O點右側的P點固定一釘子,P點與O點等高。將質量為0.1 kg的小物塊無初速輕放在傳送帶左端,小物塊運動到右端與小球正碰,碰撞時間極短,碰后瞬間小物塊的速度大小為1 m/s、方向水平向左。小球碰后繞O點做圓周運動,當輕繩被釘子擋住后,小球繼續(xù)繞P點向上運動。已知小物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5,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
(1)求小物塊與小球碰撞前瞬間,小物塊的速度大小;(5分)
(2)求小物塊與小球碰撞過程中,兩者構成的系統(tǒng)損失的總動能;(5分)
(3)若小球運動到P點正上方,繩子不松弛,求P點到O點的最小距離。(5分)
階段質量檢測(一)
1.選C 動量為零時,物體的速度為零,加速度不一定為零,物體不一定處于平衡狀態(tài),A錯誤;物體所受合外力不變時,若合外力不為零,則加速度不為零且不變,則其速度一定變化,則動量一定變化,B錯誤;物體受到恒力的沖量也可能做曲線運動,例如平拋運動,C正確;動能不變,則物體的速度大小不變,但是物體的速度方向可能變化,則物體的動量可能變化,D錯誤。
2.選D 題圖1過程,用手慢慢拉動紙帶,瓶與紙帶相對靜止,瓶所受的摩擦力為靜摩擦力,瓶對紙帶的靜摩擦力阻礙瓶與紙帶間的相對運動趨勢,方向與紙帶運動方向相反,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瓶所受的靜摩擦力方向與紙帶運動方向相同;題圖2過程瓶與紙帶間發(fā)生相對運動,瓶所受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瓶對紙帶的摩擦力阻礙瓶與紙帶間的相對運動,方向與紙帶運動方向相反,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瓶所受的滑動摩擦力方向與紙帶運動方向相同;故兩過程瓶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均與紙帶運動方向相同,故A、B錯誤;瓶的動量變化量為Δp=mv,題圖1過程慢慢拉動紙帶后,瓶的速度不為零,題圖2過程紙帶從瓶底抽出后,瓶的速度等于零,則題圖1過程瓶的動量變化量大于題圖2過程瓶的動量變化量,故D正確;根據(jù)動量定理If=Δp可知,題圖1過程瓶所受摩擦力的沖量大于題圖2過程瓶所受摩擦力的沖量,故C錯誤。
3.選B 火箭向后噴氣,火箭對噴出的氣體有向后的作用力,噴出的氣體反過來對火箭產(chǎn)生一個向前的反作用力,從而使火箭獲得向前的推力,不斷噴出氣體,則火箭的速度會越來越大,故A錯誤;由動量守恒定律可知mv+MΔv=0,即噴氣后火箭的速度變化量為Δv=-,因噴氣前火箭的速度未知,則不能確定噴氣后火箭的速度,B正確,C錯誤;為了提高火箭的速度,可以研制新型燃料以增加燃氣的噴射速度v,D錯誤。
4.選D 對于小車、小球組成的系統(tǒng),由于小球沿曲面加速下滑,有豎直向下的加速度,所以系統(tǒng)豎直方向的合外力不為零,系統(tǒng)動量不守恒,A錯誤;對于小車、小球組成的系統(tǒng),在小球下滑過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所以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B錯誤;對系統(tǒng),水平方向動量守恒,有0=mv1-Mv2,根據(jù)機械能守恒定律,有mgh=mv12+Mv22,小球滑離小車時的速度不為零,因此小球做平拋運動,C錯誤;對系統(tǒng),水平方向動量守恒,有0=mv1-Mv2,即有M=m,即Mx2=mx1,又因為x1+x2=L,解得x2=L,D正確。
5.選C 由于墻壁對a球有彈力作用,整個過程中小球a、b、c和彈簧組成的系統(tǒng)動量不守恒,故A錯誤;小球c與小球b發(fā)生彈性碰撞,設碰撞后小球b速度為v1,小球c速度為v2,由動量守恒定律和機械能守恒定律得mv0=3mv1+mv2,mv02=·3mv12+mv22,解得v1=v0,v2=-v0,所以Δp=mv2-mv0=-mv0,故小球c的動量變化量大小為mv0,故B錯誤;小球b向左運動至速度為零時,彈簧彈性勢能最大,則Epm=·3mv12=mv02,故C正確;從小球b開始壓縮彈簧到彈簧恢復原長過程,小球b與彈簧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小球b向右的速度大小為v1,當小球a、b向右運動,彈簧恢復原長時,小球a的速度最大,故D錯誤。
6.選C 因液體在流動過程中單位時間流過任一橫截面的質量相等,則πd12v1ρ=πd22v2ρ,若d1v2,A錯誤;高壓水槍單位時間噴出的水的體積為V0=πv1d12=πv2d22,B錯誤;高壓水槍單位時間噴出的水的質量為m0=ρV0=ρπv1d12=ρπv2d22,C正確;根據(jù)動量定理有FΔt=Δmv2=πd22ρv2Δt·v2,由牛頓第三定律可得水柱對汽車的平均沖力大小為ρπd22v22,D錯誤。
7.選C 滑塊運動到B點時,水平方向由動量守恒定律有mv1=2mv2,根據(jù)機械能守恒定律有mgR=mv12+×2mv22,解得此時滑塊的速度大小為v1=,小車的速度大小為v2=,故A錯誤;彈簧壓縮到最短時滑塊與小車共速,彈簧的彈性勢能最大,設共速時的速度大小為v,則有0=(m+2m)v,即彈簧壓縮到最短時,兩者速度均為零,則根據(jù)能量守恒定律可知Epmax=mgR,故B錯誤,C正確;滑塊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由人船模型可知mx1=2mx2,x1+x2=R,解得小車運動的位移大小為x2=,故D錯誤。
8.選ABC 小球和小車組成的系統(tǒng)在水平方向上所受合外力為0,則系統(tǒng)在水平方向上動量守恒,故A正確;小球在圓弧軌道上運動時,對小車的壓力一直具有水平向右的分力,使小車向右加速運動,則小球返回到小車左端時,小車向右運動的速度最大,故B正確;若v0足夠大,當小球飛離小車時,小球相對小車的速度豎直向上,即此時二者的水平分速度相等,則小球一定會落回小車,最終從左側離開小車,故無論小球初速度v0多大,小球最終都會從小車左側離開,故C正確;設小球離開小車時的速度為v1,小車的速度為v2,取向右為正方向,整個過程中根據(jù)水平方向動量守恒得mv0=mv1+mv2,由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得mv02=mv12+mv22,聯(lián)立解得v1=0,v2=v0,所以小球與小車分離后將做自由落體運動,故D錯誤。
9.選AC 設小球質量為m,圓弧體質量為M,小球從圓弧體A上滾下時,圓弧體A的速度大小為v1,小球的速度大小為v2,由題意可知Mv1=mv2,mgR=Mv12+mv22,mgR=mv22,解得M=m,v2=,故A正確,B錯誤;若圓弧體B沒有鎖定,則小球與圓弧體B作用過程類似于彈性碰撞,二者交換速度,因此圓弧體B最終獲得的速度大小為,故C正確,D錯誤。
10.選AD 由題圖(b)可知碰前紅壺的速度v0=1.0 m/s,碰后紅壺的速度為v0′=0.2 m/s,可知碰后紅壺沿原方向運動,設碰后藍壺的速度為v,取碰撞前紅壺的速度方向為正方向,根據(jù)動量守恒定律可得mv0=mv0′+mv,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v=0.8 m/s,根據(jù)mv02>mv0′2+mv2可知,碰撞過程機械能有損失,碰撞為非彈性碰撞,故A正確,B錯誤;紅壺的加速度大小為a== m/s2=0.2 m/s2,若紅壺未發(fā)生碰撞,停止運動的時間為t0== s=6 s,根據(jù)v t圖像與橫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可得碰后藍壺移動的位移大小x=×m=2.0 m,故C錯誤;根據(jù)v t圖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碰后紅壺的加速度大于藍壺的加速度,兩者的質量相等,由牛頓第二定律知碰后紅壺所受摩擦力大于藍壺所受的摩擦力,故D正確。
11.解析:(1)根據(jù)實驗原理可知,若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恒,則滿足m1=m1+m2,實驗中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兩小球質量和水平射程,因此需要用到刻度尺和天平;測量水平射程前,要確定小球的平均落點,需要用到圓規(guī);不需要測量時間,不需要秒表。故選B、C、D。
(2)要保證小球每次都做平拋運動,則軌道的末端必須水平,故A正確;“驗證碰撞中的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中,是通過平拋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求解碰撞前后的速度,只要小球離開軌道后做平拋運動就可以,對斜槽是否光滑沒有要求,故B錯誤;為了保證入射小球碰后不反彈,所以入射球的質量要大于被碰球的質量,故C錯誤;要保證入射球每次碰撞前的速度都相同,所以入射球每次都要從同一位置由靜止?jié)L下,故D正確。
(3)若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恒,則滿足m1v0=m1v1+m2v2,由于小球做平拋運動,下落的高度相同,在空中運動的時間相同,兩邊乘以時間得m1v0t=m1v1t+m2v2t,即m1=m1+m2。
答案:(1)BCD (2)AD (3)m1=m1+m2
12.解析:(1)20分度游標卡尺的精確值為0.05 mm,由題圖乙可知遮光片的寬度為 d=2 mm+14×0.05 mm=2.70 mm=0.270 cm。 
(2)給滑塊一初速度,使它從導軌左端向右運動,發(fā)現(xiàn)滑塊通過左側光電門的時間大于通過右側光電門的時間,可知滑塊做加速運動,為使導軌水平,可調節(jié)旋鈕Q使導軌右端升高一些。
(3)A、B兩滑塊分別從導軌的左、右兩側向中間運動,設向右為正方向,根據(jù)動量守恒定律可得mAvA-mBvB=-(mA+mB)vAB,遮光片的寬度為d,根據(jù)題意有vA=,vB=,vAB=,可得如果關系式-=-成立,則兩滑塊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恒。
答案:(1)0.270 (2)升高 (3)-=-
13.解析:(1)對雨滴,規(guī)定豎直向下為正方向,根據(jù)動量定理有-I=0-mv0,解得I=1.0×10-3 N·s。
(2)對雨滴,根據(jù)動量定理可得(mg-F)t=0-mv0
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得,雨滴對蚊子的平均作用力大小為F′=F=0.201 N,則k==10 050。
答案:(1)1.0×10-3 N·s (2)10 050
14.解析:(1)物體和小車組成的系統(tǒng)動量守恒,規(guī)定向右為正方向,根據(jù)動量守恒定律有mv0=(M+m)v
解得小車和物體的共同速度
v== m/s=2 m/s。
(2)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μmg=ma
物體在小車上做勻減速運動的加速度為
a=-μg=-5 m/s2
則物體在小車上滑行的時間t==0.6 s。
(3)系統(tǒng)損失的動能為
ΔEk=mv02-(m+M)v2=15 J。
答案:(1)2 m/s (2)0.6 s (3)15 J
15.解析:(1)根據(jù)題意,小物塊在傳送帶上受滑動摩擦力作用,由牛頓第二定律有μm物g=m物a
解得a=5 m/s2
由運動學公式可得,小物塊與傳送帶共速時運動的距離為x==2.5 m可知,小物塊運動到傳送帶右端前與傳送帶共速,即小物塊與小球碰撞前瞬間,小物塊的速度大小v=v傳=5 m/s。
(2)小物塊運動到傳送帶右端與小球正碰,碰撞時間極短,小物塊與小球組成的系統(tǒng)動量守恒,以向右為正方向,由動量守恒定律有m物v=m物v1+m球v2
其中v=5 m/s,v1=-1 m/s,解得v2=3 m/s
小物塊與小球碰撞過程中,兩者構成的系統(tǒng)損失的總動能為ΔEk=m物v2-m物v12-m球v22
解得ΔEk=0.3 J。
(3)若小球運動到P點正上方,繩子恰好不松弛,設此時P點到O點的距離為d,小球在P點正上方時的速度為v3,則小球在P點正上方時,由牛頓第二定律有m球g=m球
小球從O點正下方運動到P點正上方過程中,由機械能守恒定律有m球v22=m球v32+m球g
聯(lián)立解得d=0.2 m
即P點到O點的最小距離為0.2 m。
答案:(1)5 m/s (2)0.3 J (3)0.2 m
6 / 6(共54張PPT)
第一章質量檢測
階段 評估
(滿分:10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動量為零時,物體一定處于平衡狀態(tài)
B.物體所受合外力不變時,其動量一定不變
C.物體受到恒力的沖量也可能做曲線運動
D.動能不變,物體的動量一定不變

解析:動量為零時,物體的速度為零,加速度不一定為零,物體不一定處于平衡狀態(tài),A錯誤;物體所受合外力不變時,若合外力不為零,則加速度不為零且不變,則其速度一定變化,則動量一定變化,B錯誤;物體受到恒力的沖量也可能做曲線運動,例如平拋運動,C正確;動能不變,則物體的速度大小不變,但是物體的速度方向可能變化,則物體的動量可能變化,D錯誤。
2.如圖1所示,將紙帶的一端壓在裝滿水的礦泉水瓶底下,用手慢慢拉動紙帶,可以看到瓶子跟著紙帶一起移動起來。拉緊紙帶,用手指向下快速擊打紙帶,如圖2所示,可以看到紙帶從瓶底抽出,而礦泉水瓶仍平穩(wěn)地停留在原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兩過程瓶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均與紙帶運動方向相反
B.兩過程瓶所受的摩擦力均為滑動摩擦力
C.圖1過程瓶所受摩擦力的沖量等于圖2過程瓶所受摩擦力的沖量
D.圖1過程瓶的動量變化量大于圖2過程瓶的動量變化量
解析:題圖1過程,用手慢慢拉動紙帶,瓶與紙帶相對靜止,瓶所受的摩擦力為靜摩擦力,瓶對紙帶的靜摩擦力阻礙瓶與紙帶間的相對運動趨勢,方向與紙帶運動方向相反,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瓶所受的靜摩擦力方向與紙帶運動方向相同;

題圖2過程瓶與紙帶間發(fā)生相對運動,瓶所受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瓶對紙帶的摩擦力阻礙瓶與紙帶間的相對運動,方向與紙帶運動方向相反,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瓶所受的滑動摩擦力方向與紙帶運動方向相同;故兩過程瓶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均與紙帶運動方向相同,故A、B錯誤;瓶的動量變化量為Δp=mv,題圖1過程慢慢拉動紙帶后,瓶的速度不為零,題圖2過程紙帶從瓶底抽出后,瓶的速度等于零,則題圖1過程瓶的動量變化量大于題圖2過程瓶的動量變化量,故D正確;根據(jù)動量定理If=Δp可知,題圖1過程瓶所受摩擦力的沖量大于題圖2過程瓶所受摩擦力的沖量,故C錯誤。
3.用火箭發(fā)射人造地球衛(wèi)星,以噴氣前的火箭為參考系,在極短時間內噴出燃氣的質量為m,噴出的燃氣相對噴氣前火箭的速度為v,噴氣后火箭的質量為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若繼續(xù)噴出燃氣,火箭的速度會減小
B.噴氣后,火箭的速度變化量為-
C.噴氣后,火箭的速度大小一定為
D.為了提高火箭的速度,可以研制新型燃料以減小燃氣的噴射速度v

解析:火箭向后噴氣,火箭對噴出的氣體有向后的作用力,噴出的氣體反過來對火箭產(chǎn)生一個向前的反作用力,從而使火箭獲得向前的推力,不斷噴出氣體,則火箭的速度會越來越大,故A錯誤;由動量守恒定律可知mv+MΔv=0,即噴氣后火箭的速度變化量為Δv=-,因噴氣前火箭的速度未知,則不能確定噴氣后火箭的速度,B正確,C錯誤;為了提高火箭的速度,可以研制新型燃料以增加燃氣的噴射速度v,D錯誤。
4.如圖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靜止放著質量為M的小車,小車底邊長為L,質量為m的小球從小車頂端靜止釋放,最終從小車上滑離,不計一切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小車、小球組成的系統(tǒng)動量守恒
B.小車、小球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不守恒
C.小球從小車上滑離后,將做自由落體運動
D.小球從小車上滑離時,小車向左運動的距離為L

解析:對于小車、小球組成的系統(tǒng),由于小球沿曲面加速下滑,有豎直向下的加速度,所以系統(tǒng)豎直方向的合外力不為零,系統(tǒng)動量不守恒,A錯誤;對于小車、小球組成的系統(tǒng),在小球下滑過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所以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B錯誤;對系統(tǒng),水平方向動量守恒,有0=mv1-Mv2,根據(jù)機械能守恒定律,有mgh=m+M,小球滑離小車時的速度不為零,因此小球做平拋運動,C錯誤;對系統(tǒng),水平方向動量守恒,有0=mv1-Mv2,即有M=m,即Mx2=mx1,又因為x1+x2=L,解得x2=L,D正確。
5.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a、b、c三個彈性小球,質量分別為2m、3m、m。小球a一端靠墻,并通過一根輕彈簧與小球b相連,此時彈簧處于原長。現(xiàn)給小球c一個向左的初速度v0,與小球b發(fā)生碰撞,整個碰撞過程中沒有機械能損失,彈簧始終處于彈性限度之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整個過程中小球a、b、c和彈簧組成的系統(tǒng)動量守恒
B.碰撞過程中小球c的動量變化量大小為2mv0
C.彈簧彈性勢能最大值為m
D.彈簧第一次達到最長時,小球a的速度達到最大

解析:由于墻壁對a球有彈力作用,整個過程中小球a、b、c和彈簧組成的系統(tǒng)動量不守恒,故A錯誤;小球c與小球b發(fā)生彈性碰撞,設碰撞后小球b速度為v1,小球c速度為v2,由動量守恒定律
和機械能守恒定律得mv0=3mv1+mv2,m=·3m+m,解得v1=v0,v2=-v0,所以Δp=mv2-mv0=-mv0,故小球c的動量變化量大小為mv0,故B錯誤;小球b向左運動至速度為零時,彈簧彈性勢能最大,則Epm=·3m=m,故C正確;從小球b開始壓縮彈簧到彈簧恢復原長過程,小球b與彈簧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小球b向右的速度大小為v1,當小球a、b向右運動,彈簧恢復原長時,小球a的速度最大,故D錯誤。
6.如圖所示,用高壓水槍清洗汽車時,設水槍出水口的直徑為d1,水柱射出出水口的速度大小為v1,水柱垂直射到汽車表面時的直徑為d2,水柱垂直射到汽車表面時水的速度大小為v2,沖擊汽車后水的速度為零。已知水的密度為ρ,液體在流動過程中單位時間流過任一橫截面的質量相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若d1 < d2,則v1 < v2
B.高壓水槍單位時間噴出的水的體積為πv2
C.高壓水槍單位時間噴出的水的質量為ρπv1
D.水柱對汽車的平均沖力大小為ρπ

解析:因液體在流動過程中單位時間流過任一橫截面的質量相等,則πv1ρ=πv2ρ,若d1v2,A錯誤;高壓水槍單位時間噴出的水的體積為V0=πv1=πv2,B錯誤;高壓水槍單位時間噴出的水的質量為m0=ρV0=ρπv1=ρπv2,C正確;根據(jù)動量定理有FΔt=Δmv2=πρv2Δt·v2,由牛頓第三定律可得水柱對汽車的平均沖力大小為ρπ,D錯誤。
7.如圖所示,小車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小車AB段是半徑為R的四分之一光滑圓弧軌道,從B到小車右端擋板平滑連接一段光滑水平軌道,在右端固定一輕彈簧,彈簧處于自然狀態(tài),自由端在C點。一質量為m、可視為質點的滑塊從圓弧軌道的最高點A由靜止滑下,然后滑入水平軌道,小車(含擋板)的質量為2m,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滑塊到達B點時的速度大小為
B.當彈簧壓縮到最短時,滑塊和小車具有向右的共同速度
C.彈簧獲得的最大彈性勢能為mgR
D.滑塊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小車運動的位移大小為R

解析:選C 滑塊運動到B點時,水平方向由動量守恒定律有mv1=2mv2,根據(jù)機械能守恒定律有mgR=m+×2m,解得此
時滑塊的速度大小為v1=,小車的速度大小為v2=,故A錯
誤;彈簧壓縮到最短時滑塊與小車共速,彈簧的彈性勢能最大,設共速時的速度大小為v,則有0=(m+2m)v,即彈簧壓縮到最短時,兩者速度均為零,則根據(jù)能量守恒定律可知Epmax=mgR,故B錯誤,C正確;滑塊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由人船模型可知mx1=2mx2,x1+x2=R,解得小車運動的位移大小為x2=,故D錯誤。
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每小題有多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
8.如圖所示,質量為m、半徑為R的四分之一
光滑圓弧軌道小車靜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一質量
也為m的小球以水平初速度v0沖上小車,到達某
一高度后,小球又返回小車的左端,不計空氣阻
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和小車組成的系統(tǒng)在水平方向動量守恒
B.小球返回到小車左端時,小車向右運動的速度最大
C.無論小球初速度v0多大,小球最終都會從小車左側離開
D.小球返回到小車左端后將向左做平拋運動



解析:小球和小車組成的系統(tǒng)在水平方向上所受合外力為0,則系統(tǒng)在水平方向上動量守恒,故A正確;小球在圓弧軌道上運動時,對小車的壓力一直具有水平向右的分力,使小車向右加速運動,則小球返回到小車左端時,小車向右運動的速度最大,故B正確;
若v0足夠大,當小球飛離小車時,小球相對小車的速度豎直向上,即此時二者的水平分速度相等,則小球一定會落回小車,最終從左側離開小車,故無論小球初速度v0多大,小球最終都會從小車左側離開,故C正確;設小球離開小車時的速度為v1,小車的速度為v2,取向右為正方向,整個過程中根據(jù)水平方向動量守恒得mv0=mv1+mv2,由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得m=m+m,聯(lián)立解得v1=0,v2=v0,所以小球與小車分離后將做自由落體運動,故D錯誤。
9.如圖,質量和半徑都相同的四分之一光滑圓弧體A、B靜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圓弧面的最低點和水平面相切,圓弧的半徑為R。圓弧體B鎖定,圓弧體A不鎖定,一個小球從圓弧體A的最高點由靜止釋放,小球沿圓弧體B上升的最大高度為。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則(  )
A.小球與圓弧體的質量之比為1∶1
B.小球與圓弧體的質量之比為1∶2
C.若圓弧體B沒有鎖定,則圓弧體B最終獲得的速度大小為
D.若圓弧體B沒有鎖定,則圓弧體B最終獲得的速度大小為


解析:設小球質量為m,圓弧體質量為M,小球從圓弧體A上滾下時,圓弧體A的速度大小為v1,小球的速度大小為v2,由題意可知Mv1=mv2,mgR=M+mmgR=m,解得M=m,v2=,故A正確,B錯誤;若圓弧體B沒有鎖定,則小球與圓弧體B作用過程類似于彈性碰撞,二者交換速度,因此圓弧體B最終獲得的速度大小為,故C正確,D錯誤。
10.在冰壺比賽中,某運動員利用紅壺去碰撞對方的藍壺,兩者在大本營中心發(fā)生對心碰撞如圖(a)所示,碰撞前、后兩壺運動的v t圖線如圖(b)中實線所示,其中紅壺碰撞前、后的圖線平行,兩冰壺質量相等,則 (  )
A.碰后藍壺的速度為0.8 m/s
B.兩壺發(fā)生了彈性碰撞
C.碰后藍壺移動的距離為2.4 m
D.碰后紅壺所受摩擦力大于藍壺所受摩擦力


解析:由題圖(b)可知碰前紅壺的速度v0=1.0 m/s,碰后紅壺的速度為v0'=0.2 m/s,可知碰后紅壺沿原方向運動,設碰后藍壺的速度為v,取碰撞前紅壺的速度方向為正方向,根據(jù)動量守恒定律可得mv0=mv0'+mv,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v=0.8 m/s,根據(jù)m>mv0'2+mv2可知,碰撞過程機械能有損失,碰撞為非彈性碰撞,故A正確,B錯誤;紅壺的加速度大小為a== m/s2=0.2 m/s2,若紅壺未發(fā)生碰撞,停止運動的時間為t0== s=6 s,根據(jù)v t圖像與橫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可得碰后藍壺移動的位移大小x=×m=2.0 m,故C錯誤;根據(jù)v t圖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碰后紅壺的加速度大于藍壺的加速度,兩者的質量相等,由牛頓第二定律知碰后紅壺所受摩擦力大于藍壺所受的摩擦力,故D正確。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4分)
11.(7分)某小組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驗證碰撞中的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
(1)需要的測量儀器或工具有    。(2分)
A.秒表 B.天平(帶砝碼)
C.刻度尺 D.圓規(guī)
BCD
解析:根據(jù)實驗原理可知,若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恒,則滿足m1=m1+m2,實驗中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兩小球質量和水平射程,因此需要用到刻度尺和天平;測量水平射程前,要確定小球的平均落點,需要用到圓規(guī);不需要測量時間,不需要秒表。故選B、C、D。
(2)必須滿足的條件是________。(2分)
A.斜槽軌道末端切線水平
B.斜槽軌道應盡量光滑以減小誤差
C.入射球和被碰球質量相等
D.入射球每次從軌道的同一位置由靜止釋放
AD
解析:要保證小球每次都做平拋運動,則軌道的末端必須水平,故A正確;“驗證碰撞中的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中,是通過平拋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求解碰撞前后的速度,只要小球離開軌道后做平拋運動就可以,對斜槽是否光滑沒有要求,故B錯誤;為了保證入射小球碰后不反彈,所以入射球的質量要大于被碰球的質量,故C錯誤;要保證入射球每次碰撞前的速度都相同,所以入射球每次都要從同一位置由靜止?jié)L下,故D正確。
(3)入射小球質量為m1,被碰小球質量為m2。某次實驗中得出的落點情況如圖所示,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若碰撞過程動量守恒,其關系式應為_____________________。(用m1、m2、、、表示)(3分)
m1=m1+m2
解析:若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恒,則滿足m1v0=m1v1+m2v2,由于小球做平拋運動,下落的高度相同,在空中運動的時間相同,兩邊乘以時間得m1v0t=m1v1t+m2v2t,即m1=m1+m2。
12.(9分)某實驗小組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做“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
(1)A、B兩個滑塊的遮光片的寬度相同,用游標卡尺測量遮光片的寬度,其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其值為d=________ cm。(3分)
0.270
解析:20分度游標卡尺的精確值為0.05 mm,由題圖乙可知遮光片的寬度為 d=2 mm+14×0.05 mm=2.70 mm=0.270 cm。
(2)實驗前,接通氣源后,在導軌上輕放一個滑塊,給滑塊一初速度,使它從導軌左端向右運動,發(fā)現(xiàn)滑塊通過左側光電門的時間大于通過右側光電門的時間。為使導軌水平,可調節(jié)旋鈕Q使導軌右端
________(選填“升高”或“降低”)一些。(3分)
升高
解析:給滑塊一初速度,使它從導軌左端向右運動,發(fā)現(xiàn)滑塊通過左側光電門的時間大于通過右側光電門的時間,可知滑塊做加速運動,為使導軌水平,可調節(jié)旋鈕Q使導軌右端升高一些。
(3)實驗時分別使滑塊A、B擠壓氣墊導軌左、右兩側彈射架中的橡皮條,同時釋放后,觀察到左側光電門先后有兩個計數(shù),分別為t1、t1',右側光電門有一個計數(shù)t2,已知滑塊A的質量為mA,滑塊B的質量為mB,如果關系式_______________ (用題中物理量符號表示,設向右為正方向)成立,則兩滑塊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恒。(3分)
-=-
解析:A、B兩滑塊分別從導軌的左、右兩側向中間運動,設向右為正方向,根據(jù)動量守恒定律可得mAvA-mBvB=-(mA+mB)vAB,遮光片的寬度為d,根據(jù)題意有vA=,vB=,vAB=,可得如果關系式-=-成立,則兩滑塊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恒。
13.(11分)雨滴從高空落下,由于受空氣阻力的作用,經(jīng)短時間加速后便勻速下落。因此,雨滴通常不會砸傷人,但是對微小的蚊子而言,雨滴可能是致命的。如果雨滴以v0=10 m/s的速度勻速下落,恰好砸中一只停在地面上的蚊子,經(jīng)過t=5.0×10-3 s速度減為零。已知雨滴的質量m=1.0×10-4 kg,重力加速度g=10 m/s2,在t時間內:
(1)求雨滴所受的合外力的沖量大小I;(4分)
答案:1.0×10-3 N·s 
解析:對雨滴,規(guī)定豎直向下為正方向,根據(jù)動量定理有-I=0-mv0,解得I=1.0×10-3 N·s。
(2)已知蚊子所受重力G=2.0×10-5 N,求雨滴對蚊子的平均作用力與蚊子重力的大小之比k。(7分)
答案:10 050
解析:對雨滴,根據(jù)動量定理可得
(mg-F)t=0-mv0
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得,雨滴對蚊子的平均作用力大小為F'=F=0.201 N,則k==10 050。
14.(12分)如圖所示,質量m=2 kg的物體以水平速度v0=5 m/s滑上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小車,小車質量M=3 kg,物體與小車上表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5,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設小車足夠長,求:
(1)小車和物體的共同速度大小;(4分)
答案:2 m/s 
解析:物體和小車組成的系統(tǒng)動量守恒,規(guī)定向右為正方向,根據(jù)動量守恒定律有mv0=(M+m)v
解得小車和物體的共同速度
v== m/s=2 m/s。
(2)物體在小車上滑行的時間;(5分)
答案:0.6 s 
解析: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μmg=ma
物體在小車上做勻減速運動的加速度為
a=-μg=-5 m/s2
則物體在小車上滑行的時間t==0.6 s。
(3)在物體相對小車滑動的過程中,系統(tǒng)損失的動能。(3分)
答案:15 J
解析:系統(tǒng)損失的動能為
ΔEk=m-(m+M)v2=15 J。
15.(15分)如圖所示,水平傳送帶以5 m/s 的速度
順時針勻速轉動,傳送帶左右兩端的距離為3.6 m。
傳送帶右端的正上方有一懸點O,用長為0.3 m、不可伸長的輕繩懸掛一質量為0.2 kg的小球,小球與傳送帶上表面平齊但不接觸。在O點右側的P點固定一釘子,P點與O點等高。將質量為0.1 kg的小物塊無初速輕放在傳送帶左端,小物塊運動到右端與小球正碰,碰撞時間極短,碰后瞬間小物塊的速度大小為1 m/s、方向水平向左。小球碰后繞O點做圓周運動,當輕繩被釘子擋住后,小球繼續(xù)繞P點向上運動。已知小物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5,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
(1)求小物塊與小球碰撞前瞬間,小物塊的速度大小;(5分)
答案:5 m/s 
解析:根據(jù)題意,小物塊在傳送帶上受滑動摩擦力作用,由牛頓第二定律有μm物g=m物a
解得a=5 m/s2
由運動學公式可得,小物塊與傳送帶共速時運動的距離為x==2.5 m可知,小物塊運動到傳送帶右端前與傳送帶共速,即小物塊與小球碰撞前瞬間,小物塊的速度大小v=v傳=5 m/s。
(2)求小物塊與小球碰撞過程中,兩者構成的系統(tǒng)損失的總動能;(5分)
答案:0.3 J 
解析:小物塊運動到傳送帶右端與小球正碰,碰撞時間極短,小物塊與小球組成的系統(tǒng)動量守恒,以向右為正方向,由動量守恒定律有m物v=m物v1+m球v2
其中v=5 m/s,v1=-1 m/s,解得v2=3 m/s
小物塊與小球碰撞過程中,兩者構成的系統(tǒng)損失的總動能為ΔEk=m物v2-m物-m球
解得ΔEk=0.3 J。
(3)若小球運動到P點正上方,繩子不松弛,求P點到O點的最小距離。(5分)
答案:0.2 m
解析:若小球運動到P點正上方,繩子恰好不松弛,設此時P點到O點的距離為d,小球在P點正上方時的速度為v3,則小球在P點正上方時,由牛頓第二定律有m球g=m球
小球從O點正下方運動到P點正上方過程中,由機械能守恒定律有
m球=m球+m球g
聯(lián)立解得d=0.2 m
即P點到O點的最小距離為0.2 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周县| 南澳县| 霍城县| 绥中县| 丽水市| 白水县| 宁德市| 平安县| 富裕县| 寿宁县| 尉氏县| 万载县| 钟祥市| 九寨沟县| 六盘水市| 措美县| 新化县| 柳河县| 富宁县| 绩溪县| 博湖县| 米易县| 崇明县| 华坪县| 洪洞县| 四会市| 黄大仙区| 云南省| 铜陵市| 营山县| 刚察县| 铜鼓县| 江西省| 泰宁县| 金坛市| SHOW| 新宁县| 芮城县| 长垣县| 桑日县| 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