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四校聯合教學質量檢測高二地理2025年5月本試卷共8頁,19題,全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試室號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用 2B鉛筆將試卷類型(A)填涂在卡相應位置上,并在卡相應位置上填涂考生號。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 2B 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I卷(選擇題,共48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2024年11月28日,環繞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全長 3046公里的綠色阻沙防護帶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的新疆于田縣實現全面鎖邊“合龍”。鎖邊選種的主要作物是玫瑰,沙漠玫瑰喜光,耐寒,最適宜透水性強的土壤,盛開的黃金時期為每年的5月底到6月初。目前于田縣已形成了玫瑰花香料、食品、日化品、醫藥于一體的產業鏈。下圖示意于田縣地理位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高二地理試題第1頁(共8頁)1.建設塔克拉瑪干沙漠鎖邊固沙工程難度大的自然原因( )① 沙漠面積廣、邊緣長度長 ②地處內陸,基礎設施落后③ 降水集中,降水變率大 ④流動沙漠,且大風日數多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于田縣在眾多固沙植物中選擇種植攻瑰所考慮的主要因素( )A.經濟效益 B.觀賞價值 C.固沙作用 D.生態修復3、于田縣種植沙漠玫瑰的優勢自然條件( )A、全年高溫,為沙漠玫現生長提供充足的熱量條件B、山麓沖積扇黏土分布廣泛,有利于沙玫瑰生長C、5月底高山冰雪融水量較大,可以提供濫水源沙漠地區氣溫年較差大,能夠提高沙漠玫瑰品質下表為 2020年中國四大地區的生產總值和產業結構比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4.表中甲、乙、丙、丁分別代表的地區是( )A.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東北地區B.中部地區東部地區東北地區西部地區C.東部地區東北地區西部地區中部地區D.中部地區東北地區東部地區西部地區5.以下關于四大地區產業結構說法正確的是()A.甲地區地理條件優越,產業結構轉型更加成功B.乙地區地廣人稀,礦產資源貧乏,經濟相對落后C.丙地區平原面積廣大,水熱條件好,農業產值最高D.與其他地區相比,丁地區第二產業產值最高高二地理試題第2頁(共8頁)印度尼西亞的沙哇倫多是十九世紀末因荷蘭人開采煤炭而興起的一座城市,吸引了印度尼西亞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人口遷入。城市經歷了興起與繁榮、衰退與再興。目前,該城市依托煤炭開采的遺產發展旅游業,逆漸成為印度尼西亞著名的采礦文化旅游城市。下圖示意沙哇倫多城市發展生命周期。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根據沙哇倫多城市發展生命周期圖,推測其在“衰退期”最可能出現的現象是( )A.煤炭價格暴漲,企業利潤回升B.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向外遷移C.政府加大投資,新建大型煤礦D.生態環境改善,旅游業快速發展7.該城市選擇采礦文化旅游作為城市轉型發展的方向可以( )① 降低旅游開發成本 ②促進煤礦產量提升③ 保護城市生態環境 ④ 推動工業技術創新A. ①④ B. ①③ C.②③ D.②④目前,多中心網絡結構是中國都市圈空間結構演化的高級階段。下圖為基于產業分工和功能協同的都市圈空間結構類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高二地理試題第3頁(共8頁)8.中國都市圈空間結構劃分的主要依據是( )A.產業鏈空間網絡中某一生產環節網絡流的流量與流向B.產業鏈空間網絡中不同生產環節網絡流的流量與流向C.產業鏈空間網絡中不同生產環節網絡流的高低流量D.產業鏈空間網絡中某一生產環節網絡流的高低流量9.目前與圖中類型依次對應的都市圈分別是( )A.成都都市圈、南京都市圈、上海都市圈B.南京都市圈、成都都市圈、上海都市圈C.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成都都市圈D.上海都市圈、成都都市圈、南京都市圈10.以“產業協作圈”為目標,都市圈建設應( )A.強化產業分工與功能協同,弱化都市圈內部的空間融合B.強化都市圈內部的相互競爭,推動都市圈空間結構演化C.核心城市重點發展加工制造業,中小城鎮承接核心城市產業轉移D.基于都市圈空間結構演化規律,因地制宜、因時而異選擇都市圈建設路徑如下圖,蒙蒂塞洛水壩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納帕縣,因其巨大的環形泄洪通道類似于藍洞而成為美國著名的水壩。光榮洞為蒙帶塞洛水壩的樞紐開關,當光榮洞開啟時,其每秒的出水量可達 1370 立方米,就會出現壯觀的“藍洞吸水”。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光榮洞樞紐開關開啟的季節及原因( )A.冬季 下泄多余水量C.夏季 排渾減少泥沙B.冬季 保證下游航運D.夏季 吸引游客觀光12.加利福尼亞州西部海岸夏季多霧,日出后沿岸海霧逐漸飄向內陸,主要原因是( )A.空氣對流開始B.盛行西風影響C.地面逆溫現象消散D.海熱力性質差異高二地理試題第4頁(共8頁)13.蒙蒂塞洛水壩設計環形泄洪通道的主要目的是( )A.減少泄洪對水壩的沖擊力 B.增加水壩的儲水量C.提高水壩整體的美觀性 D.提高水壩的發電能力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起點是丹江口水庫,終點是北京和天津,該工程北段冬季結冰會影響輸水。南水北調數字李生中線工程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構建與現實工程對應的虛擬數字系統。在冰期輸水期間,該系統通過實時監測輸水線路的冰情、水溫、渠道變形等數據,結合氣象預報,模擬冰期輸水過程,優化調度方案,保障冰期輸水安全與水資源高效利用。據此完成下面小題。在冰期輸水時,利用數字孿生技術模擬冰凌生長過程,其主要目的是( )A.計算冰期水資源損耗量B.提前制定破冰除險方案C.分析冰期水質變化情況D.統計冰期輸水成本15.數字孿生技術在冰期輸水的成功實踐,體現了數字技術對水資源調配的作用不包括( )A.提升冰期輸水安全預警水平B.實現水資源動態精準調度C.增強輸水線路抗寒能力D.優化多因素綜合決策效率16.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穩定輸水,對華北地區的生態影響是( )① 補充河流湖泊水量② 提高農業產量③ 緩解居民生活用水壓力④ 緩解地面沉降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高二地理試題第5頁(共8頁)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2分)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考生根據要求作。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2023年3月,廣東省公布《關于推動產業有序轉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若干措施》,加速引導區域內產業轉移,鼓勵珠三角企業以“總部+基地…“研發+生產”生產+服務”形式延伸布局產業鏈。清遠市位于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環境優良,近年來清遠市大力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圍繞廣清(廣州、清遠)攜手共建廣清紡織服裝產業圖。下圖示意清遠市位置。指出清遠市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的優勢條件。(6分)說明企業以“總部+基地”“研發+生產”“生產+服務”形式延伸布局產業鏈的優點。(6分)以廣清紡織服裝產業圈為例,說明產業轉移過程中,轉出地(廣州)與轉入地(清遠)如何實現產業協同發展,進而推動區域協調發展。(6分)高二地理試題第6頁(共8頁)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喬伊爾市地處蒙古國中部,畜牧業為當地的主要產業,近年來該地牲畜頭數增速快,風蝕沙漠化情況十分嚴重,成為蒙古國典型的風蝕沙漠化新擴展區。輸沙勢表示一個地區在一定時間內的風潛在的最大輸沙量。下圖示意蒙古植被分布,下表為喬伊爾市2019年6月-2020年5月各季節的輸沙勢、輸沙方向統計資料。結合材料,簡述喬伊爾市2019年6月-2020年5月輸沙的主要特點。(5分)從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角度,分析喬伊爾市春季輸沙勢最大的原因。(6分)分析喬伊爾市為蒙古國典型的風蝕沙漠化新擴展區的原因。(6分)請為喬伊爾市畜牧業可持續發展提出合理的建議。(5分)高二地理試題第7頁(共8頁)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木蘭溪下游,地處莆田市南北洋平原。河道蜿蜒曲折,水流受潮汐影響顯著,淤泥厚度為 13~15 米,淤泥含水量達 70%,易發洪澇災害。1999 年習近平同志親自學畫治理木蘭溪水患,推動木蘭溪下游防洪工程的開工建設。該工程進行大規模河道裁彎取直,并利用藏彎取直開挖新河道的淤泥質土進行筑堤,共整治河道15.54公里,新建堤防28.03公里,從此木蘭溪實現了洪水歸槽,成為新中國水利史上“變害為利、造福人民”的生動實踐。此基礎上木蘭溪正向全流域防洪、生態、文化的統籌兼顧的“生態之河”挺進。下圖示意木蘭溪下游防洪工程。分析截彎取直工程對于港利以下河段洪水過程的影響。(6分)從流域綜合開發角度,提出木蘭溪向“生態之河”挺進可采取的措施。(6分)高二地理試題第8頁(共8頁)2024-2025學年四校聯合教學質量檢測高二地理答案和解析一、選擇題1答案:C解析:塔克拉瑪干沙漠面積廣、邊緣長度長,流動沙漠且大風日數多,風沙活動頻繁,給鎖邊固沙工程帶來巨大困難,①④正確;地處內陸,基礎設施落后不屬于自然原因,②錯誤;該地區降水稀少,并非降水集中,③錯誤。2答案:A解析:于田縣形成了玫瑰花香料、食品等一體的產業鏈,種植玫瑰可獲得較高經濟效益,所以選擇種植玫瑰所考慮的主要因素是經濟效益,A 正確;觀賞價值、固沙作用、生態修復不是主要考慮因素。3答案:C解析:該地冬季寒冷,并非全年高溫,A 錯誤;沙漠玫瑰適宜透水性強的土壤,而黏土透氣性差,不利于其生長,B 錯誤;5 月底高山冰雪融水量較大,能提供灌溉水源,C 正確;氣溫年較差大與提高沙漠玫瑰品質關系不大,主要是晝夜溫差大有利于提高品質 ,D 錯誤。4答案:C解析:東部地區經濟發達,生產總值最高,第三產業占比高,甲符合東部地區;東北地區近年來經濟發展緩慢,生產總值相對較低,乙符合東北地區;西部地區面積廣大,資源豐富,第二產業有一定發展,丙符合西部地區;中部地區生產總值和產業結構特點與丁相符。所以甲、乙、丙、丁分別代表東部地區、東北地區、西部地區、中部地區 ,C 正確。5答案:A解析:甲地區為東部地區,地理條件優越,第三產業占比高,產業結構轉型更加成功,A 正確;乙地區為東北地區,地廣人稀,但礦產資源豐富,B 錯誤;丙地區為西部地區,平原面積不大,水熱條件并非最好,C 錯誤;甲地區第二產業產值最高,D 錯誤。6答案:B解析:在衰退期,煤炭資源逐漸枯竭,企業利潤下降,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向外遷移,A 錯誤,B 正確;政府不會加大投資新建大型煤礦,C 錯誤;此時生態環境問題突出,旅游業也處于低迷狀態,D 錯誤。7答案:B解析:選擇采礦文化旅游作為城市轉型發展方向,可以利用現有的煤炭開采遺產,降低旅游開發成本,同時減少對煤炭開采的依賴,有利于保護城市生態環境,①③正確;發展旅游并不能促進煤礦產量提升,也與推動工業技術創新關系不大,②④錯誤。8答案:B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中國都市圈空間結構劃分依據產業鏈空間網絡中不同生產環節網絡流的流量與流向,B 正確;不是依據某一生產環節,A、D 錯誤;不僅是高低流量,還有流向,C 錯誤。9答案:A解析:成都都市圈處于發展階段,單中心離散結構較為符合;南京都市圈在不斷發展,邊緣拓展結構合適;上海都市圈發展成熟,多中心網絡結構與之對應。所以依次對應的都市圈分別是成都都市圈、南京都市圈、上海都市圈 ,A 正確。10答案:D解析:以 “產業協作圈” 為目標,都市圈建設應基于都市圈空間結構演化規律,因地制宜、因時而異選擇建設路徑,D 正確;應強化都市圈內部的空間融合,而非弱化,A 錯誤;應強化產業分工與功能協同,而非相互競爭,B 錯誤;核心城市應重點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等高端產業,C 錯誤。11答案:A解析:蒙蒂塞洛水壩所在地區冬季受西風帶影響,降水較多,水庫水量增加,開啟光榮洞樞紐開關可下泄多余水量,A 正確;不是為了保證下游航運,B 錯誤;夏季降水少,不是排渾減少泥沙的季節,C 錯誤;吸引游客觀光不是主要原因,D 錯誤。12答案:C解析:加利福尼亞州西部海岸夏季多霧,日出后地面升溫,逆溫現象消散,空氣對流開始,沿海岸海霧逐漸飄向內陸 ,C 正確;空氣對流開始是逆溫消散的結果,A 錯誤;夏季該地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西風影響小,B 錯誤;海陸熱力性質差異不是海霧飄向內陸的主要原因,D 錯誤。13答案:A解析:蒙蒂塞洛水壩設計環形泄洪通道,主要是為了減少泄洪時水流對水壩的沖擊力,保護水壩安全,A 正確;不是為了增加儲水量、提高美觀性和發電能力,B、C、D 錯誤。14答案:B解析:在冰期輸水時,利用數字孿生技術模擬冰凌生長過程,能提前了解冰凌情況,提前制定破冰除險方案 ,B 正確;計算水資源損耗量、分析水質變化情況、統計輸水成本不是主要目的,A、C、D 錯誤。15答案:C解析:數字孿生技術在冰期輸水的應用,能提升冰期輸水安全預警水平、實現水資源動態精準調度、優化多因素綜合決策效率,A、B、D 屬于其作用;但不能增強輸水線路抗寒能力 ,C 符合題意。16答案:D解析: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穩定輸水,可補充華北地區河流湖泊水量,緩解地面沉降,①④正確;提高農業產量、緩解居民生活用水壓力不屬于對生態的影響,②③錯誤。17.(1)地理位置優越:位于粵港澳大灣區北部,與廣州距離近,便于承接產業轉移,利于區域產業協作 。生態環境優良:自然環境好,能滿足部分對環境質量有要求產業的需求,吸引相關企業入駐 。政策支持:廣東省推動產業有序轉移,清遠會得到政策傾斜,如稅收優惠、土地政策支持等 。勞動力資源豐富且成本較低:相比大灣區核心城市,勞動力價格相對便宜,適合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 。土地資源充足且地價較低:有較多可開發土地,土地成本低,可降低企業建設和運營成本 。交通較為便利:處于大灣區交通輻射范圍內,便于原料輸入和產品輸出 。(2)優化資源配置:“總部 + 基地” 模式下,總部位于經濟發達、人才匯聚的大灣區核心城市,可利用其資金、技術、人才和信息優勢;生產基地布局在清遠,利用當地土地、勞動力等低成本優勢 。“研發 + 生產” 模式,研發在大灣區,借助其科研資源和創新氛圍,生產在清遠,實現規模化生產,降低成本 。“生產 + 服務” 模式,生產環節利用清遠資源,服務環節在大灣區,利用其完善的市場服務體系,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 。降低生產成本:將生產環節布局在清遠,可降低土地、勞動力等成本,提高企業利潤空間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動產業在大灣區和清遠之間合理分工,避免產業趨同競爭,帶動清遠經濟發展,縮小區域經濟差距 。增強企業競爭力:企業通過這種布局,專注核心業務,提升創新能力和生產效率,增強整體競爭力 。(3)產業分工協作:廣州專注于紡織服裝產業的研發設計、品牌運營、市場銷售等高附加值環節,利用其時尚資源、設計人才和市場渠道優勢 。清遠則重點承接生產制造環節,憑借土地、勞動力優勢,大規模生產服裝產品 。要素流動與共享:廣州向清遠輸出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專業人才,幫助清遠提升產業水平。清遠為廣州提供生產基地,保障產品供應。同時,推動兩地勞動力、資金等要素合理流動 。共建產業園區:廣清攜手共建紡織服裝產業園區,統一規劃、建設和管理,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吸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聚,形成產業集群效應 。政策協同:兩地政府加強政策溝通與協調,制定統一的產業政策和優惠措施,保障產業轉移和協同發展順利推進 。通過這些方式,實現兩地產業協同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18.(1)季節差異顯著:春季輸沙勢極高,達 483.89 VU,遠高于其他季節;夏季(159.23 VU)、秋季(73.00 VU)和冬季(19.84 VU)依次遞減 。輸沙方向有規律:春季合成輸沙方向為 204.83°(SSW) ,夏季為 190.11°(S) ,秋季為 143.68°(SE) ,冬季為 145.35°(SE) ,整體以偏南和偏東方向為主,且不同季節有變化。(2)氣候方面: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旺盛,降水稀少,土壤含水率低,變得松散;同時,春季蒙古高壓逐漸減弱,氣壓梯度力增大,風力強勁,為輸沙提供強大動力 。植被方面:春季植被尚處于返青初期,覆蓋度低,對地表的保護作用弱,土壤易被風蝕 。土壤方面:冬季土壤凍結,春季融化后結構變得疏松,抗侵蝕能力下降,易被風吹起 。(3)自然原因:地處內陸,氣候干旱,降水少,生態環境脆弱;靠近冬季風源地,大風日數多,風力侵蝕作用強;地表多為沙質土壤,沙源豐富 。人為原因:畜牧業為主要產業,且近年來牲畜頭數增速快,過度放牧導致草場退化,地表植被覆蓋率降低,土地裸露,風蝕沙漠化加劇 。(4)合理控制載畜量:依據草場承載力,科學確定牲畜數量,避免過度放牧 。輪牧與休牧結合:推行輪牧制度,讓草場有休養生息的時間,同時在生態脆弱區實施休牧 。發展生態畜牧業:推廣舍飼養殖,減少牲畜對天然草場的依賴;培育優良畜種,提高畜牧業生產效率 。加強草場建設:種植人工牧草,改良天然草場,提高草場質量 。發展畜產品加工業: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提高牧民收入,降低對單純放牧的依賴 。19.(1) 截彎取直工程對于港利以下河段洪水過程的影響(6 分)加速洪水下泄:裁彎取直后,河道長度縮短,彎曲度減小,水流阻力降低,使得洪水能夠更快速地向下游流動,減少洪水在港利以下河段的停留時間 。增大洪峰流量:河道阻力減小,水流速度加快,相同時間內通過的水量增加,導致港利以下河段洪峰流量增大 。提前洪峰到達時間:洪水下泄速度加快,使得洪峰到達下游的時間提前,改變了洪水過程的時間分布 。降低洪水水位:洪水快速下泄,減少了河道內洪水的蓄積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港利以下河段的洪水水位,減輕洪水對兩岸的淹沒威脅 。(2) 從流域綜合開發角度,木蘭溪向 “生態之河” 挺進可采取的措施(6 分)生態修復方面:加強河道生態修復,在兩岸及淺灘種植本土水生植物,恢復河流生態系統,提高生物多樣性 。治理河道污染,加強對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的處理,嚴格控制污水排放,改善河流水質 。防洪減災方面:持續完善防洪工程體系,加固堤防,建設防洪閘、排澇泵站等設施,提高防洪排澇能力 。建立洪水預警系統,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時監測水位、流量等數據,及時發布洪水預警,提高應急響應能力 。文化與旅游開發方面:挖掘木蘭溪流域的歷史文化資源,建設水利文化博物館、歷史文化展示區等,弘揚水文化 。結合生態景觀,開發水上旅游項目,如游船觀光、生態垂釣等,促進文旅產業發展,帶動地方經濟 。建設濱水休閑綠道,為市民和游客提供休閑娛樂場所,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2025學年四校聯合教學質量檢測高二地理.docx 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