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地理試題(2024七下·柳州期末)“我們亞洲,山是高昂的頭;我們亞洲,河像熱血流----”。這首《亞洲雄風》歌曲,滿懷豪情地唱出了亞洲山河的壯麗畫卷。下圖為亞洲主要地形和河流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關于亞洲的海陸位置說法正確的是( )A.東臨太平洋 B.西臨大西洋 C.南臨北冰洋 D.北臨印度洋2.亞洲的地勢特點是( ?。?br/>A.西高東低 B.南北高中部低C.北高南低 D.中部高四周低3.受地勢影響,亞洲河流流向大致呈( ?。?br/>A. B.C. D.(2024七下·柳州期末)非洲地域遼闊,物產豐富,是野生動物的天堂。下圖為非洲氣候類型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關于非洲的緯度位置說法正確的是( ?。?br/>①北回歸線穿過非洲北部②北極圈穿過非洲中部③南回歸線穿過非洲南部④南極圈穿過非洲中部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5.非洲的氣候分布特點是( ?。?br/>A.以赤道為中心,東西對稱分布 B.呈同心圓分布C.以赤道為中心,南北對稱分布 D.呈半環狀分布6.乞力馬扎羅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頂卻終年被積雪覆蓋,成為“赤道雪峰”,其影響因素是( ?。?br/>A.緯度位置 B.地形地勢 C.人類活動 D.海陸位置(2024七下·柳州期末)023年夏天,加拿大持續高溫干旱。截至9月3日,加拿大森林火災過火面積累計達16.4萬平方公里。下圖為加拿大人口、交通線、礦產資源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加拿大的首都是( )A.渥太華 B.多倫多 C.溫哥華 D.華盛頓8.導致加拿大2023年夏天發生森林火災的自然原因是( )A.高溫干旱 B.全球氣候變暖C.過度伐木 D.居民用火不當9.加拿大人口主要分布在國土的( ?。?br/>A.東部 B.西部 C.南部 D.北部10.加拿大鐵路沿南部地區修建的原因最可能的是( ?。?br/>①人口和城市集中②礦產資源豐富③氣候寒冷④緯度較低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024七下·柳州期末)沙特阿拉伯是世界最大的海水淡化生產國,海水淡化是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生產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生產成本高。下圖為沙特阿拉伯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從波斯灣出發外運的貨輪中,其裝載的貨物最可能是( ?。?br/>A.煤炭 B.石油 C.糧食 D.鐵礦12.沙特阿拉伯大力發展海水淡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陸兼備,河湖多 B.人口稀少,市場小C.寒冷干燥,蒸發弱 D.資金充足,淡水少13.海水淡化是高耗能產業,沙特阿拉伯海水淡化可充分利用的新能源是( ?。?br/>A.水能 B.太陽能 C.石油 D.地熱能(2024七下·柳州期末)俄羅斯面積廣大,自然資源豐富,重工業發達。下圖為俄羅斯地形與礦產資源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4.據圖可知,俄羅斯( ?。?br/>A.地勢西高東低、北高南低 B.礦產資源不豐富C.地域遼闊,熱量條件較好 D.橫跨亞歐兩大洲15.根據圖中信息,我們可以探究俄羅斯( )①鐵路與資源分布的關系②鐵路與城市分布的關系③鐵路與工業分布的關系④鐵路與農業分布的關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俄羅斯和中國貿易往來密切,俄羅斯出口到中國的商品最可能的是( ?。?br/>A.玩具 B.鞋類 C.服裝 D.天然氣(2024七下·柳州期末)瓶子樹是巴西高原居民重要的食物來源。同時巴西是世界上重要的大豆出口國。圖1為瓶子樹、大豆主要分布區及氣溫曲線降水量柱狀圖,圖2為瓶子樹景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7.瓶子樹主要分布區的氣候類型為( ?。?br/>A.熱帶雨林氣候 B.熱帶季風氣候C.熱帶草原氣候 D.熱帶沙漠氣候18.巴西高原的瓶子樹雨季吸收水分并儲存,旱季通過落葉減少水分損失。屬于瓶子樹儲水期的是( ?。?br/>A.1月 B.6月 C.7月 D.8月19.2023年1~3月巴西大豆出口量多于美國,其原因可能是巴西( ?。?br/>A.人口多、農產品需求量大 B.恰逢收獲季節,錯峰出口C.科技發達,機械化程度高 D.交通便利,運輸成本很低20.近年來巴西大豆種植區逐漸向亞馬孫平原擴張,由此可能產生的環境問題是( )A.緩解水土流失 B.增加生物多樣性C.減少沙塵暴 D.影響全球氣候(2024七下·柳州期末)南極地區被稱為“白色荒漠”和“風庫”。2024年2月7日,我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秦嶺站”正式開站。圖1為我國南極科考站分布示意圖,圖2為秦嶺站主樓建筑景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1.秦嶺站位于南極點的( ?。?br/>A.東南 B.正北 C.東北 D.正南22.秦嶺站選擇在2月正式開站,主要是因為此時( )A.積雪少,降水多 B.黑夜時間長,冰山少C.光照弱,風力強 D.白晝時間長,較溫暖23.秦嶺站主樓建筑采用架空離地的設計,最關鍵的作用是( ?。?br/>A.利于通風散熱 B.用于防水防潮C.為了造型美觀 D.防止風雪掩埋(2024七下·柳州期末)下圖為有關極地地區的漫畫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4.最有資格代表北極地區的動物是( ?。?br/>A.北極熊 B.企鵝 C.長頸鹿 D.大象25.圖中漫畫反映的問題是( ?。?br/>A.科研考察造成的白色污染B.石油泄漏對海洋造成的污染C.全球變暖對極地地區造成的影響D.獵捕鯨魚對極地地區生物多樣性的破壞26.(2024七下·柳州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中國雜交水稻“走出國門”,助力東南亞瀾湄國家成為“世界糧倉”。下圖為中南半島地形分布示意圖。(1)圖中A為 海峽,它是連接太平洋與 洋的重要海上通道。(2)中南半島上山脈、大河具有 、縱列分布的特點,地勢特征是 ,大河多自北向 流,受地勢影響,半島北部河流流速快、落差大, 資源豐富。(3)中南半島種植的糧食作物主要是 。該地種植此農作物的有利自然條件是 。(任答一點即可)(4)中南半島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 ,說一說河流為城市發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條件: (任答一點即可)27.(2024七下·柳州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核能發電是利用鈾燃料進行核裂變所釋放出的熱能進行發電,核能發電效率高。圖1為日本主要工業區分布示意圖,圖2為某年日本主要原料和燃料來源占比圖。(1)日本是一個四面環海的 國,處在板塊碰撞擠壓地帶,因此 ?。ǖ刭|災害)頻繁發生。該國地形以 、山地為主,平原面積狹小。(2)日本工業發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但日本 、天然氣和煤炭等能源匱乏,因此大力推廣 發電。(3)日本國內市場狹小,大量出口 (工業制成品/初級產品),對國際市場依賴程度較 。(4)日本工業區主要分布在 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試分析其分布的主要原因 。28.(2024七下·柳州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美國農業生產充分利用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實現了地區生產的專業化,五大湖地區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且大量開采供應出口。圖1為美國本土部分農業帶分布示意圖,圖2為澳大利亞部分礦產資源分布示意圖。(1)美國位于 ?。|/西)半球,澳大利亞位于 (南/北)半球。(2)美國本土和澳大利亞的地形分布特點相似,東部都以 為主,中部以 為主。(3)美國農業實現了地區生產的 化,形成了一些農業帶,東北部五大湖沿岸是 帶,其形成的社會經濟原因是 。(4)澳大利亞西部有豐富優質的 礦資源,該礦產大量出口的最佳運輸方式為 運輸.澳大利亞是發達國家中重要的礦產品出口國,有“坐在 上的國家”之稱。29.(2024七下·柳州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位于南亞地區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國年年遭受洪水侵襲,洪水導致當地道路中斷,阻礙了學生的上學之路。該國一位青年建筑師設計建造了“水上學?!?,在雨季洪水來襲時能讓學生繼續上課。圖1為南亞地區部分農作物分布示意圖,圖2為孟加拉國位置示意圖,圖3為孟加拉國首都達卡氣溫曲線降水量柱狀圖,圖4為“水上學?!本坝^示意圖。(1)孟加拉國位于 洲南部,地處 緯度地區,全年高溫。(2)“水上學校”每年開課時間最可能是 季。原因是:孟加拉國屬于 氣候,其年降水量 ,季節變化 ,且該國地形以 為主,河流流速緩,易積水形成“水鄉澤國”。(3)黃麻是熱帶和亞熱帶作物,適宜高溫多濕氣候,以疏松肥沃的土壤栽培為好。南亞地區的黃麻主要集中種植在 河三角洲,這里有利于黃麻種植的優越自然條件是 、 。30.(2024七下·柳州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歐洲西部是世界上工業發達的地區之一。歐洲西部旅游業發達,南部夏季陽光沙灘景色迷人,北部峽灣風光引人入勝;法國巴黎的盧浮宮、意大利的羅馬古斗獸場等文物古跡比比皆是;現代的博物館、歌劇院等在世界上享有盛譽。歐洲西部居民收入高,休閑時間多,游憩是人們的生活方式之一。大多數國家使用歐元,交通發達,基礎設施完善,接待能力強。圖1為歐洲西部地形分布示意圖,圖2為歐洲西部氣候類型分布示意圖。(1)歐洲西部大部分地區位于五帶中的 帶、大西洋的 岸,是世界上 ?。òl達/發展中)國家最為集中的地區。(2)歐洲西部南北兩側地形以山脈為主,地勢較 ,中部以平原為主,地勢較 ,有利于海洋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典型的 氣候,非常適合多汁牧草生長,利于發展 業,因此歐洲人的餐桌上常見牛奶、奶酪等乳制品。(3)根據以上材料,總結三條歐洲西部發展旅游業的優勢條件。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A2.D3.B【知識點】亞洲的自然環境(地形地勢、氣候、河流);亞洲概況(位置和范圍、地理分區)【解析】【點評】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是哈斯接受面積最大、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亞洲中部以青藏高原和帕米爾高原地勢最為高峻,四周分布著較低的地形單元,如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恒河平原等,所以亞洲地勢中間高,四周低。1.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位于亞歐大陸東部,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臨印度洋,西部與歐洲陸上相鄰,A正確,BCD錯誤。故答案為:A。2.據圖可知,亞洲的河流多發源于中部,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根據“水往低處流”的生活常識可推斷,亞洲的地勢特點是中部高,四周低,D正確,ABC錯誤。故答案為:D。3.由于亞洲地勢 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多發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向四周奔流入海,形成 放射狀水系,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答案】4.C5.C6.B【知識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氣候;非洲的位置與國家【解析】【點評】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赤道穿過中部地區,氣候以赤道為中心,呈南北對稱分布,以熱帶草原和熱帶沙漠氣候為主,又被稱為“熱帶大陸”,該洲最廣的氣候類型是熱帶草原氣候;非洲地形以高原為主,被稱為“高原大陸”。4.讀圖可得,北回歸線穿過非洲北部,南回歸線穿過非洲南部,非洲大部分地區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大部分位于熱帶,該大洲有“熱帶大陸”之稱,①③正確;北極圈和南極圈均未穿過非洲,②④錯誤。故答案為: C。5.非洲氣候分布受緯度因素影響顯著。赤道橫穿非洲中部,從赤道向南北兩側,氣候類型依次為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呈現出以赤道為中心,南北對稱分布的特點,C正確,ABD錯誤。故答案為:C。6.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非洲的乞力馬扎羅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頂卻終年被積雪覆蓋,主要是因為乞力馬扎羅山海拔高,氣溫低,是受地形地勢的影響,B正確;與緯度位置、人類活動和海陸位置無關,ACD錯誤。故答案為:B。【答案】7.A8.A9.C10.B【知識點】美洲概況【解析】【點評】加拿大的首都是渥太華,加拿大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國土的南部,南部地區緯度較低,氣候比北部溫暖。7.渥太華是加拿大的首都,位于安大略省東南部,是加拿大的政治中心,承載國會山、政府機構等核心政治職能,A正確,排除BCD。故答案為: A。8.2023 年夏季加拿大遭遇極端高溫天氣,且降水偏少,干燥的氣候條件使森林植被易被引燃,且火勢易蔓延,A正確;全球氣候變暖、過度伐木、居民用火不當不是自然原因,排除BCD。故答案為:A。9.加拿大緯度高,大部分地區氣候寒冷。南部緯度相對較低,氣候較溫和,且經濟發達、交通便利,適合人類居住和發展,因此人口集中,C正確,排除ABD。故答案為:C。10.加拿大鐵路沿南部地區修建的原因有人口和城市集中、礦產資源豐富、緯度較低,①②④正確;加拿大的南部地區緯度較低,氣候比北部溫暖,③錯誤。故答案為:B。【答案】11.B12.D13.B【知識點】中東石油的世界地位;中東匱乏的水資源與自然環境的關系【解析】【點評】在合理開發、綜臺利用化石能源的同時,積極開發氫能、核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沼氣)、風能、水能、地熱能、潮汐能、可燃冰等新型能源,以應對能源危機,減輕環境污染,促進社全可持續發展。11.波斯灣地區是 全球最大的石油產區,因此貨輪裝載的貨物最可能是石油,故B正確;煤炭、糧食、鐵礦不是波斯灣的主要出口產品,故ACD錯誤。故答案為:B。12.讀圖根據所學可知,沙特阿拉伯大量建設海水淡化工廠,其主要原因石油資源豐富,帶來的經濟效益高,資金充足,有利于為海水淡化提供充足的資金,該地區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淡水資源稀少,故 D正確;阿拉伯半島河湖不多,故A錯誤;人口稀少,市場小不是沙特阿拉伯大量建設海水淡化工廠的主要原因,故B錯誤;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全年高溫,蒸發強,故C錯誤。故答案為:D。13.讀圖和材料根據所學可知,沙特阿拉伯主要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光照充足,近年來,海水淡化廠利用太陽能替代傳統石油能源,既降低了海水淡化成本,又減少 了大氣污染,B正確,C錯誤;阿拉伯以熱帶沙漠氣候為 主,降水稀少,水能不豐富,A錯誤;地熱能中東地區不豐富,D錯誤。故答案為:B。【答案】14.D15.A16.D【知識點】俄羅斯自然地理概況;俄羅斯的工農業;俄羅斯的交通特點【解析】【點評】俄羅斯地跨亞歐兩洲,東臨太平洋,西臨波羅的海,北臨北冰洋,地形分為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和東西伯利亞山地。俄羅斯礦產資源豐富,重工業發達,輕工業落后,其工業主要分布在歐洲部分。14.A、俄羅斯地形以平原、高原為主,地勢東高西低、南高北低,A錯誤;B、俄羅斯是全球自然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B錯誤;C、俄羅斯緯度高,氣候寒冷,熱量條件差,C錯誤;D、俄羅斯領土橫跨亞歐大陸,烏拉爾山脈 - 烏拉爾河是亞歐分界線,其境內部分地區屬于歐洲,部分屬于亞洲,D正確。故答案為:D。15.根據圖中鐵路、城市和礦產資源分布信息,我們可以探究俄羅斯鐵路與資源分布的關系、鐵路與城市分布的關系、鐵路與工業分布的關系,①②③正確;圖中未呈現農業分布信息,無法探究鐵路與農業的關聯,④錯誤。故答案為:A。16.俄羅斯礦產資源豐富,工業以重工業為主,玩具、鞋類、服裝、家電等輕工業發展比較薄弱,需進口;俄羅斯天然氣資源豐富,俄羅斯出口到中國的商品中最有可能的是天然氣。結合題意,故答案為:D。【答案】17.C18.A19.B20.D【知識點】巴西概況;巴西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巴西發展中的工農業【解析】【點評】巴西熱帶雨林遭到破壞,面積減少,地球自身對二氧化碳的吸收作用減弱,會加劇全球氣候變暖,雨林生態環境遭到破壞,雨林生物多樣性銳減,作為“地球之肺”,面積減少后會影響全球氣候,減少全球水循環和水平衡的能力下降等。17.瓶子樹分布在巴西高原,該區域氣候為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C正確,ABD錯誤。故答案為:C。18.巴西高原位于南半球,熱帶草原氣候的雨季為南半球夏季(12 月 — 次年 2 月)。1 月為南半球夏季,降水多,瓶子樹吸收水分儲存;6—8 月為南半球冬季(旱季),樹木落葉減少水分蒸發,A正確,BCD排除。故答案為:A。19.巴西位于南半球,大豆種植季節與北半球相反,1—3 月為巴西大豆收獲期,北半球此時為冬季,美國大豆尚未收獲,形成錯峰出口優勢,B正確;與農產品需求量、科技、交通無關,ACD錯誤。故答案為:B。20.亞馬孫平原分布著全球最大的熱帶雨林,開荒種植大豆會破壞雨林,雨林減少導致二氧化碳吸收能力下降,加劇全球變暖;同時會加劇水土流失、減少生物多樣性,AB錯誤,D正確;不會造成沙塵暴減少的現象,C錯誤。故答案為:D。【答案】21.B22.D23.D【知識點】極地地區獨特的自然環境;極地地區的科學考察與環境保護【解析】【點評】我國在南極地區的科學考察站有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泰山站和羅斯海新站,在北極地區的科學考察站有黃河站。南北半球季節相反,南極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該季節是去南極洲考察的最佳時間。21.南極點是地球最南端,所有方向均為正北。因此,無論秦嶺站在南極點的哪個方位,其相對位置都是正北,B正確,ACD錯。故答案為:B。22.2 月為南極地區的暖季,此時白晝時間長、氣溫相對較高,利于科考站建設和作業,D正確,ABC錯。故答案為:D。23.南極地區多暴風雪,架空設計可防止積雪掩埋建筑,D正確;南極氣溫極低,無需通風散熱,A錯誤;南極氣候干燥,防水防潮非主要目的,B錯誤;造型美觀并非功能性設計初衷,C錯誤。故答案為:D。【答案】24.A25.C【知識點】極地地區獨特的自然環境;極地地區的科學考察與環境保護【解析】【點評】我國在極地地區建立科考站,主要是為了科學觀測和實驗。我們要保護好地球最后一塊凈土,保護南極地區的生態環境。24.北極熊是北極地區的標志性動物,適應嚴寒環境,以海豹等為食,A正確;企鵝為南極特有動物,B錯誤;長頸鹿和大象主要分布在熱帶草原或森林,C、D錯誤。故答案為:A。25.漫畫中北極熊站在融化的浮冰上,反映全球變暖導致極地冰川融化、棲息地縮減的問題,C正確;不能反映白色污染、石油泄漏、獵捕鯨魚,ABD錯誤。故答案為:C。26.【答案】(1)馬六甲;印度(2)山河相間;北高南低;南;水能(3)水稻;終年高溫,降水豐富,雨熱同期,水熱條件充足(4)河口三角洲地區;臨近河流,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知識點】東南亞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家;東南亞的濕熱的氣候與豐富的物產;東南亞山河相間與城市分布【解析】【分析】(1)由圖可知,A海峽為馬六甲海峽,位于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是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關鍵海上通道。(2)由圖可知,中南半島地形以“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為特征,地勢北高南低,大河多自北向南流。半島北部地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資源豐富。(3)中南半島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降水豐沛,適合水稻生長;此外,河流沿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均為水稻種植的有利自然條件。(4)中南半島上的城市主要沿河流分布,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其原因主要是臨近河流,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有利于農業的發展。【點評】東南亞中南半島上山脈、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特點,自西向東有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湄南河、湄公河和紅河,河流自北向南流,流入印度洋和太平洋,氣候屬于熱帶季風氣候,眾多河流的下游兩側形成沖積平原或河口三角洲,是農業比較發達的地區。(1)由圖可知,圖中A位于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稱為海上生命線。(2)由圖可知,中南半島上山脈、大河具有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特點,地勢特征為北高南低,大河多自北向南流,受地勢影響,半島北部地形崎嶇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水能資源豐富。(3)中南半島主要屬于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濕熱,種植的糧食作物為水稻,該地種植水稻的自然條件為終年高溫,降水豐富,雨熱同期,水熱條件充足;主要分布在河谷(沿河)平原與三角洲地區,這些地區地形平坦,土壤肥沃。(4) 中南半島上的城市主要沿河流分布,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其原因主要是臨近河流,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有利于農業的發展。27.【答案】(1)群島;火山、地震;丘陵(2)石油;核能(3)工業制成品;大(4)太平;日本礦產資源貧乏,工業原料和燃料需要進口,國內市場狹小,工業產品需要出口;【知識點】日本概況;日本的工業【解析】【分析】(1)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等島嶼組成,屬于群島國家;地處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火山、地震頻發;地形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平原面積狹小。(2)日本工業所需的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常規能源匱乏,而核能發電效率高,因此大力推廣核能發電,以緩解能源短缺問題。(3)日本國內市場狹小,依托先進技術和加工能力,大量出口汽車、電子設備等工業制成品;由于原料進口和產品出口均依賴國際市場,經濟對外依賴程度高。(4)由圖可知,日本礦產資源貧乏,工業原料和燃料需要進口,國內市場狹小,工業產品需要出口,日本傳統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最主要原因是日本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海運便利,便于進口原材料和出口產品。【點評】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島國,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數千個小島及附近的海域組成。日本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經濟發達,但是由于地域狹小,資源貧乏,國內市場狹小,對外依賴性較強。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1)由圖可知,日本四面環海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部,西臨日本海,是一個群島國家,日本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擠壓碰撞處),地殼比較活躍,經常發生火山地震;日本地狹人稠,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多分布在沿海地區。(2)由圖可知,日本工業發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但日本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等能源匱乏,工業的發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但日本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等能源匱乏,因此大力推廣核能發電。(3)日本經濟發達,國內市場狹小,大量出口工業制成品,對國際市場依賴程度較大。(4)由圖可知,日本礦產資源貧乏,工業原料和燃料需要進口,國內市場狹小,工業產品需要出口,日本傳統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最主要原因是日本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海運便利,便于進口原材料和出口產品。28.【答案】(1)西;南(2)山地;平原(3)專業;乳畜;人口、城市集中,消費市場廣闊。(4)鐵;海洋;礦車【知識點】七大洲;美國農業地區專業化;澳大利亞的農牧業和工礦業【解析】【分析】(1)美國本土位于北美洲,經度范圍大致在 60°W~120°W,屬于西半球;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南回歸線橫穿中部,是獨占一塊大陸的國家。(2)美國東部為阿巴拉契亞山脈,澳大利亞東部為大分水嶺,均以山地為主;中部地區,美國有中央大平原,澳大利亞有大自流盆地,地形以平原為主。(3)由圖可知,美國農業實現了地區生產的專業化,美國主要的農業帶有:乳畜帶、玉米帶、小麥帶、棉花帶、水果和灌溉農業帶、混合農業帶、亞熱帶作物帶等。其中乳畜帶主要分布在美國東北部,五大湖周圍,該地區氣候濕冷,適宜牧草生長,并且人口,城市眾多,乳畜產品市場廣闊。(4)澳大利亞蘊藏著煤、鐵、銅、鋁土、鈾和金等多種礦產資源,是世界上主要礦產品出口國之一,其中煤和鐵的出口量長期居世界前列,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其中鐵礦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西部地區,而且富鐵礦占比大,是世界上最大的鐵礦出口國,且最適宜的運輸方式是海運,原因是鐵礦運輸量很大,而且鐵礦不屬于急需的貨物,海運可以降低運輸成本。【點評】美國地處北美大陸南部,北臨加拿大,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灣;美國是世界上的農業大國,是世界上主要的農產品生產國和出口國,并且實現了農業地區專門化,機械化水平高,效率高,產量大。舊金山東南部的“硅谷“是美國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1)美國本土位于北美洲中部,位于西半球,領土還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島等,北與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灣,故①應填寫西半球。從地理位置來看,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國家覆蓋了整個大陸,故②應填寫南半球。(2)美國和澳大利亞地理格局頗為相似,即東部山脈-中部平原,故①應填寫山地,②應填寫平原。(3)由圖可知,美國農業實現了地區生產的專業化,美國主要的農業帶有:乳畜帶、玉米帶、小麥帶、棉花帶、水果和灌溉農業帶、混合農業帶、亞熱帶作物帶等。其中乳畜帶主要分布在美國東北部,五大湖周圍,該地區氣候濕冷,適宜牧草生長,并且人口,城市眾多,乳畜產品市場廣闊。故①應填寫專業化,②應填寫乳畜帶,③應填寫人口,城市眾多,乳畜產品市場廣闊。(4)澳大利亞蘊藏著煤、鐵、銅、鋁土、鈾和金等多種礦產資源,是世界上主要礦產品出口國之一,其中煤和鐵的出口量長期居世界前列,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其中鐵礦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西部地區,而且富鐵礦占比大,是世界上最大的鐵礦出口國,且最適宜的運輸方式是海運,原因是鐵礦運輸量很大,而且鐵礦不屬于急需的貨物,海運可以降低運輸成本。故①應填寫鐵礦資源,②應填寫海洋運輸,③應填寫礦車。29.【答案】(1)亞;低(2)雨;熱帶季風;大;大;平原(3)恒;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知識點】南亞的位置與國家;南亞地形、氣候與河流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解析】【分析】(1)孟加拉國位于亞洲南部的南亞次大陸,北、東、西三面與印度接壤,南臨孟加拉灣,是典型的南亞國家。孟加拉國大致位于北緯 10°~26° 之間,屬于低緯度地區(0°~30°),全年受熱帶氣候影響,高溫多雨。(2)結合材料信息可知,“水上學?!笔窃谟昙竞樗畞硪u時能讓學生繼續上課而出現,“水上學校”每年開課時間最可能是當地的雨季。孟加拉國位于南亞地區,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分干雨兩季,年降水量大,降水季節變化大;該國位于恒河下游地區,地形以平原為主,易形成水鄉澤國。(3)讀圖結合所學可知,南亞的黃麻主要分布在恒河三角洲,該區域是世界最大的黃麻產區之一。該地氣溫高,降水充足,位于恒河三角洲地區,地形平坦,恒河三角洲沉積作用明顯,土壤肥沃。【點評】南亞地區主要屬于熱帶季風氣候,每年的6-10月,盛行從印度洋吹來的西南季風,降水豐富,為南亞的雨季;西南季風活動不穩定,容易造成水旱災害。(1)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孟加拉國屬于南亞地區國家,位于亞洲南部,地處低緯度熱帶地區。(2)結合材料信息可知,“水上學校”是在雨季洪水來襲時能讓學生繼續上課而出現,“水上學校”每年開課時間最可能是當地的雨季。孟加拉國位于南亞地區,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分干雨兩季,年降水量大,降水季節變化大;該國位于恒河下游地區,地形以平原為主,易形成水鄉澤國。(3)讀圖結合所學可知,黃麻種植區主要分布在恒河三角地區,該地氣溫高,降水充足,位于恒河三角洲地區,地形平坦,恒河三角洲沉積作用明顯,土壤肥沃。30.【答案】(1)北溫;東;發達(2)高;低;溫帶海洋性;畜牧業(3)歐洲西部旅游資源豐富、交通發達、服務設施先進【知識點】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分布;歐洲的自然環境(地形地勢、氣候、河流);歐洲西部的位置與范圍;歐洲西部繁榮的旅游業【解析】【分析】(1)歐洲西部大部分位于北緯 40°—60° 之間,屬于五帶中的北溫帶,氣候溫和濕潤;其西臨大西洋,位于大西洋東岸,海洋性氣候顯著。歐洲西部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目前集中了德國、法國、英國等眾多發達國家,是世界上發達國家最集中的地區,工業、服務業高度發達。(2)歐洲西部的南部和北部的地形以山脈為主,北部是斯堪的納維亞山脈,南部是阿爾卑斯山脈,南北地勢較高,中部以平原為主,地勢較低,有利于海洋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非常適合多汁牧草生長,利于發展畜牧業,因此歐洲人的餐桌上常見牛奶、奶酪等乳制品。(3)歐洲西部是國際旅游業最發達的地區,擁有豐富多樣的旅游資源,其旅游景觀有埃菲爾鐵塔、凱旋門、意大利羅馬古斗獸場等,公路、鐵路和航空等交通網絡發達、服務設施先進,接待能力強、人口稠密,經濟發達,所以該地區旅游業發達。【點評】歐洲西部地形以平原為主,200米以下的地區占到了總面積的一半以上,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一個區域,主要有西歐平原和波德平原,平原分布在中部;山地所占比重不大,主要分布在南北兩側,北部有斯堪的納維亞山脈,南部是阿爾卑斯山脈;歐洲西部是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畜牧業發達。(1)北極圈穿過歐洲西部的北部,歐洲西部大部分地區位于五帶中的北溫帶,小部分位于北寒帶,位于大西洋的東岸,國家眾多,經濟發達,是世界上發達國家最為集中的地區。(2)歐洲西部的南部和北部的地形以山脈為主,北部是斯堪的納維亞山脈,南部是阿爾卑斯山脈,南北地勢較高,中部以平原為主,地勢較低,有利于海洋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非常適合多汁牧草生長,利于發展畜牧業,因此歐洲人的餐桌上常見牛奶、奶酪等乳制品。(3)歐洲西部是國際旅游業最發達的地區,擁有豐富多樣的旅游資源,其旅游景觀有埃菲爾鐵塔、凱旋門、意大利羅馬古斗獸場等,公路、鐵路和航空等交通網絡發達、服務設施先進,接待能力強、人口稠密,經濟發達,所以該地區旅游業發達。1 / 1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地理試題(2024七下·柳州期末)“我們亞洲,山是高昂的頭;我們亞洲,河像熱血流----”。這首《亞洲雄風》歌曲,滿懷豪情地唱出了亞洲山河的壯麗畫卷。下圖為亞洲主要地形和河流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關于亞洲的海陸位置說法正確的是( ?。?br/>A.東臨太平洋 B.西臨大西洋 C.南臨北冰洋 D.北臨印度洋2.亞洲的地勢特點是( ?。?br/>A.西高東低 B.南北高中部低C.北高南低 D.中部高四周低3.受地勢影響,亞洲河流流向大致呈( ?。?br/>A. B.C. D.【答案】1.A2.D3.B【知識點】亞洲的自然環境(地形地勢、氣候、河流);亞洲概況(位置和范圍、地理分區)【解析】【點評】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是哈斯接受面積最大、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亞洲中部以青藏高原和帕米爾高原地勢最為高峻,四周分布著較低的地形單元,如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恒河平原等,所以亞洲地勢中間高,四周低。1.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位于亞歐大陸東部,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臨印度洋,西部與歐洲陸上相鄰,A正確,BCD錯誤。故答案為:A。2.據圖可知,亞洲的河流多發源于中部,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根據“水往低處流”的生活常識可推斷,亞洲的地勢特點是中部高,四周低,D正確,ABC錯誤。故答案為:D。3.由于亞洲地勢 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多發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向四周奔流入海,形成 放射狀水系,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2024七下·柳州期末)非洲地域遼闊,物產豐富,是野生動物的天堂。下圖為非洲氣候類型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關于非洲的緯度位置說法正確的是( ?。?br/>①北回歸線穿過非洲北部②北極圈穿過非洲中部③南回歸線穿過非洲南部④南極圈穿過非洲中部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5.非洲的氣候分布特點是( ?。?br/>A.以赤道為中心,東西對稱分布 B.呈同心圓分布C.以赤道為中心,南北對稱分布 D.呈半環狀分布6.乞力馬扎羅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頂卻終年被積雪覆蓋,成為“赤道雪峰”,其影響因素是( ?。?br/>A.緯度位置 B.地形地勢 C.人類活動 D.海陸位置【答案】4.C5.C6.B【知識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氣候;非洲的位置與國家【解析】【點評】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赤道穿過中部地區,氣候以赤道為中心,呈南北對稱分布,以熱帶草原和熱帶沙漠氣候為主,又被稱為“熱帶大陸”,該洲最廣的氣候類型是熱帶草原氣候;非洲地形以高原為主,被稱為“高原大陸”。4.讀圖可得,北回歸線穿過非洲北部,南回歸線穿過非洲南部,非洲大部分地區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大部分位于熱帶,該大洲有“熱帶大陸”之稱,①③正確;北極圈和南極圈均未穿過非洲,②④錯誤。故答案為: C。5.非洲氣候分布受緯度因素影響顯著。赤道橫穿非洲中部,從赤道向南北兩側,氣候類型依次為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呈現出以赤道為中心,南北對稱分布的特點,C正確,ABD錯誤。故答案為:C。6.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非洲的乞力馬扎羅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頂卻終年被積雪覆蓋,主要是因為乞力馬扎羅山海拔高,氣溫低,是受地形地勢的影響,B正確;與緯度位置、人類活動和海陸位置無關,ACD錯誤。故答案為:B。(2024七下·柳州期末)023年夏天,加拿大持續高溫干旱。截至9月3日,加拿大森林火災過火面積累計達16.4萬平方公里。下圖為加拿大人口、交通線、礦產資源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加拿大的首都是( ?。?br/>A.渥太華 B.多倫多 C.溫哥華 D.華盛頓8.導致加拿大2023年夏天發生森林火災的自然原因是( )A.高溫干旱 B.全球氣候變暖C.過度伐木 D.居民用火不當9.加拿大人口主要分布在國土的( )A.東部 B.西部 C.南部 D.北部10.加拿大鐵路沿南部地區修建的原因最可能的是( )①人口和城市集中②礦產資源豐富③氣候寒冷④緯度較低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7.A8.A9.C10.B【知識點】美洲概況【解析】【點評】加拿大的首都是渥太華,加拿大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國土的南部,南部地區緯度較低,氣候比北部溫暖。7.渥太華是加拿大的首都,位于安大略省東南部,是加拿大的政治中心,承載國會山、政府機構等核心政治職能,A正確,排除BCD。故答案為: A。8.2023 年夏季加拿大遭遇極端高溫天氣,且降水偏少,干燥的氣候條件使森林植被易被引燃,且火勢易蔓延,A正確;全球氣候變暖、過度伐木、居民用火不當不是自然原因,排除BCD。故答案為:A。9.加拿大緯度高,大部分地區氣候寒冷。南部緯度相對較低,氣候較溫和,且經濟發達、交通便利,適合人類居住和發展,因此人口集中,C正確,排除ABD。故答案為:C。10.加拿大鐵路沿南部地區修建的原因有人口和城市集中、礦產資源豐富、緯度較低,①②④正確;加拿大的南部地區緯度較低,氣候比北部溫暖,③錯誤。故答案為:B。(2024七下·柳州期末)沙特阿拉伯是世界最大的海水淡化生產國,海水淡化是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生產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生產成本高。下圖為沙特阿拉伯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從波斯灣出發外運的貨輪中,其裝載的貨物最可能是( ?。?br/>A.煤炭 B.石油 C.糧食 D.鐵礦12.沙特阿拉伯大力發展海水淡化的主要原因是( ?。?br/>A.海陸兼備,河湖多 B.人口稀少,市場小C.寒冷干燥,蒸發弱 D.資金充足,淡水少13.海水淡化是高耗能產業,沙特阿拉伯海水淡化可充分利用的新能源是( ?。?br/>A.水能 B.太陽能 C.石油 D.地熱能【答案】11.B12.D13.B【知識點】中東石油的世界地位;中東匱乏的水資源與自然環境的關系【解析】【點評】在合理開發、綜臺利用化石能源的同時,積極開發氫能、核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沼氣)、風能、水能、地熱能、潮汐能、可燃冰等新型能源,以應對能源危機,減輕環境污染,促進社全可持續發展。11.波斯灣地區是 全球最大的石油產區,因此貨輪裝載的貨物最可能是石油,故B正確;煤炭、糧食、鐵礦不是波斯灣的主要出口產品,故ACD錯誤。故答案為:B。12.讀圖根據所學可知,沙特阿拉伯大量建設海水淡化工廠,其主要原因石油資源豐富,帶來的經濟效益高,資金充足,有利于為海水淡化提供充足的資金,該地區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淡水資源稀少,故 D正確;阿拉伯半島河湖不多,故A錯誤;人口稀少,市場小不是沙特阿拉伯大量建設海水淡化工廠的主要原因,故B錯誤;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全年高溫,蒸發強,故C錯誤。故答案為:D。13.讀圖和材料根據所學可知,沙特阿拉伯主要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光照充足,近年來,海水淡化廠利用太陽能替代傳統石油能源,既降低了海水淡化成本,又減少 了大氣污染,B正確,C錯誤;阿拉伯以熱帶沙漠氣候為 主,降水稀少,水能不豐富,A錯誤;地熱能中東地區不豐富,D錯誤。故答案為:B。(2024七下·柳州期末)俄羅斯面積廣大,自然資源豐富,重工業發達。下圖為俄羅斯地形與礦產資源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4.據圖可知,俄羅斯( ?。?br/>A.地勢西高東低、北高南低 B.礦產資源不豐富C.地域遼闊,熱量條件較好 D.橫跨亞歐兩大洲15.根據圖中信息,我們可以探究俄羅斯( )①鐵路與資源分布的關系②鐵路與城市分布的關系③鐵路與工業分布的關系④鐵路與農業分布的關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俄羅斯和中國貿易往來密切,俄羅斯出口到中國的商品最可能的是( ?。?br/>A.玩具 B.鞋類 C.服裝 D.天然氣【答案】14.D15.A16.D【知識點】俄羅斯自然地理概況;俄羅斯的工農業;俄羅斯的交通特點【解析】【點評】俄羅斯地跨亞歐兩洲,東臨太平洋,西臨波羅的海,北臨北冰洋,地形分為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和東西伯利亞山地。俄羅斯礦產資源豐富,重工業發達,輕工業落后,其工業主要分布在歐洲部分。14.A、俄羅斯地形以平原、高原為主,地勢東高西低、南高北低,A錯誤;B、俄羅斯是全球自然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B錯誤;C、俄羅斯緯度高,氣候寒冷,熱量條件差,C錯誤;D、俄羅斯領土橫跨亞歐大陸,烏拉爾山脈 - 烏拉爾河是亞歐分界線,其境內部分地區屬于歐洲,部分屬于亞洲,D正確。故答案為:D。15.根據圖中鐵路、城市和礦產資源分布信息,我們可以探究俄羅斯鐵路與資源分布的關系、鐵路與城市分布的關系、鐵路與工業分布的關系,①②③正確;圖中未呈現農業分布信息,無法探究鐵路與農業的關聯,④錯誤。故答案為:A。16.俄羅斯礦產資源豐富,工業以重工業為主,玩具、鞋類、服裝、家電等輕工業發展比較薄弱,需進口;俄羅斯天然氣資源豐富,俄羅斯出口到中國的商品中最有可能的是天然氣。結合題意,故答案為:D。(2024七下·柳州期末)瓶子樹是巴西高原居民重要的食物來源。同時巴西是世界上重要的大豆出口國。圖1為瓶子樹、大豆主要分布區及氣溫曲線降水量柱狀圖,圖2為瓶子樹景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7.瓶子樹主要分布區的氣候類型為( ?。?br/>A.熱帶雨林氣候 B.熱帶季風氣候C.熱帶草原氣候 D.熱帶沙漠氣候18.巴西高原的瓶子樹雨季吸收水分并儲存,旱季通過落葉減少水分損失。屬于瓶子樹儲水期的是( )A.1月 B.6月 C.7月 D.8月19.2023年1~3月巴西大豆出口量多于美國,其原因可能是巴西( ?。?br/>A.人口多、農產品需求量大 B.恰逢收獲季節,錯峰出口C.科技發達,機械化程度高 D.交通便利,運輸成本很低20.近年來巴西大豆種植區逐漸向亞馬孫平原擴張,由此可能產生的環境問題是( ?。?br/>A.緩解水土流失 B.增加生物多樣性C.減少沙塵暴 D.影響全球氣候【答案】17.C18.A19.B20.D【知識點】巴西概況;巴西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巴西發展中的工農業【解析】【點評】巴西熱帶雨林遭到破壞,面積減少,地球自身對二氧化碳的吸收作用減弱,會加劇全球氣候變暖,雨林生態環境遭到破壞,雨林生物多樣性銳減,作為“地球之肺”,面積減少后會影響全球氣候,減少全球水循環和水平衡的能力下降等。17.瓶子樹分布在巴西高原,該區域氣候為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C正確,ABD錯誤。故答案為:C。18.巴西高原位于南半球,熱帶草原氣候的雨季為南半球夏季(12 月 — 次年 2 月)。1 月為南半球夏季,降水多,瓶子樹吸收水分儲存;6—8 月為南半球冬季(旱季),樹木落葉減少水分蒸發,A正確,BCD排除。故答案為:A。19.巴西位于南半球,大豆種植季節與北半球相反,1—3 月為巴西大豆收獲期,北半球此時為冬季,美國大豆尚未收獲,形成錯峰出口優勢,B正確;與農產品需求量、科技、交通無關,ACD錯誤。故答案為:B。20.亞馬孫平原分布著全球最大的熱帶雨林,開荒種植大豆會破壞雨林,雨林減少導致二氧化碳吸收能力下降,加劇全球變暖;同時會加劇水土流失、減少生物多樣性,AB錯誤,D正確;不會造成沙塵暴減少的現象,C錯誤。故答案為:D。(2024七下·柳州期末)南極地區被稱為“白色荒漠”和“風庫”。2024年2月7日,我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秦嶺站”正式開站。圖1為我國南極科考站分布示意圖,圖2為秦嶺站主樓建筑景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1.秦嶺站位于南極點的( ?。?br/>A.東南 B.正北 C.東北 D.正南22.秦嶺站選擇在2月正式開站,主要是因為此時( )A.積雪少,降水多 B.黑夜時間長,冰山少C.光照弱,風力強 D.白晝時間長,較溫暖23.秦嶺站主樓建筑采用架空離地的設計,最關鍵的作用是( ?。?br/>A.利于通風散熱 B.用于防水防潮C.為了造型美觀 D.防止風雪掩埋【答案】21.B22.D23.D【知識點】極地地區獨特的自然環境;極地地區的科學考察與環境保護【解析】【點評】我國在南極地區的科學考察站有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泰山站和羅斯海新站,在北極地區的科學考察站有黃河站。南北半球季節相反,南極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該季節是去南極洲考察的最佳時間。21.南極點是地球最南端,所有方向均為正北。因此,無論秦嶺站在南極點的哪個方位,其相對位置都是正北,B正確,ACD錯。故答案為:B。22.2 月為南極地區的暖季,此時白晝時間長、氣溫相對較高,利于科考站建設和作業,D正確,ABC錯。故答案為:D。23.南極地區多暴風雪,架空設計可防止積雪掩埋建筑,D正確;南極氣溫極低,無需通風散熱,A錯誤;南極氣候干燥,防水防潮非主要目的,B錯誤;造型美觀并非功能性設計初衷,C錯誤。故答案為:D。(2024七下·柳州期末)下圖為有關極地地區的漫畫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4.最有資格代表北極地區的動物是( )A.北極熊 B.企鵝 C.長頸鹿 D.大象25.圖中漫畫反映的問題是( ?。?br/>A.科研考察造成的白色污染B.石油泄漏對海洋造成的污染C.全球變暖對極地地區造成的影響D.獵捕鯨魚對極地地區生物多樣性的破壞【答案】24.A25.C【知識點】極地地區獨特的自然環境;極地地區的科學考察與環境保護【解析】【點評】我國在極地地區建立科考站,主要是為了科學觀測和實驗。我們要保護好地球最后一塊凈土,保護南極地區的生態環境。24.北極熊是北極地區的標志性動物,適應嚴寒環境,以海豹等為食,A正確;企鵝為南極特有動物,B錯誤;長頸鹿和大象主要分布在熱帶草原或森林,C、D錯誤。故答案為:A。25.漫畫中北極熊站在融化的浮冰上,反映全球變暖導致極地冰川融化、棲息地縮減的問題,C正確;不能反映白色污染、石油泄漏、獵捕鯨魚,ABD錯誤。故答案為:C。26.(2024七下·柳州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中國雜交水稻“走出國門”,助力東南亞瀾湄國家成為“世界糧倉”。下圖為中南半島地形分布示意圖。(1)圖中A為 海峽,它是連接太平洋與 洋的重要海上通道。(2)中南半島上山脈、大河具有 、縱列分布的特點,地勢特征是 ,大河多自北向 流,受地勢影響,半島北部河流流速快、落差大, 資源豐富。(3)中南半島種植的糧食作物主要是 。該地種植此農作物的有利自然條件是 。(任答一點即可)(4)中南半島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 ,說一說河流為城市發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條件: ?。ㄈ未鹨稽c即可)【答案】(1)馬六甲;印度(2)山河相間;北高南低;南;水能(3)水稻;終年高溫,降水豐富,雨熱同期,水熱條件充足(4)河口三角洲地區;臨近河流,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知識點】東南亞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家;東南亞的濕熱的氣候與豐富的物產;東南亞山河相間與城市分布【解析】【分析】(1)由圖可知,A海峽為馬六甲海峽,位于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是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關鍵海上通道。(2)由圖可知,中南半島地形以“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為特征,地勢北高南低,大河多自北向南流。半島北部地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資源豐富。(3)中南半島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降水豐沛,適合水稻生長;此外,河流沿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均為水稻種植的有利自然條件。(4)中南半島上的城市主要沿河流分布,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其原因主要是臨近河流,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有利于農業的發展。【點評】東南亞中南半島上山脈、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特點,自西向東有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湄南河、湄公河和紅河,河流自北向南流,流入印度洋和太平洋,氣候屬于熱帶季風氣候,眾多河流的下游兩側形成沖積平原或河口三角洲,是農業比較發達的地區。(1)由圖可知,圖中A位于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稱為海上生命線。(2)由圖可知,中南半島上山脈、大河具有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特點,地勢特征為北高南低,大河多自北向南流,受地勢影響,半島北部地形崎嶇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水能資源豐富。(3)中南半島主要屬于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濕熱,種植的糧食作物為水稻,該地種植水稻的自然條件為終年高溫,降水豐富,雨熱同期,水熱條件充足;主要分布在河谷(沿河)平原與三角洲地區,這些地區地形平坦,土壤肥沃。(4) 中南半島上的城市主要沿河流分布,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其原因主要是臨近河流,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有利于農業的發展。27.(2024七下·柳州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核能發電是利用鈾燃料進行核裂變所釋放出的熱能進行發電,核能發電效率高。圖1為日本主要工業區分布示意圖,圖2為某年日本主要原料和燃料來源占比圖。(1)日本是一個四面環海的 國,處在板塊碰撞擠壓地帶,因此 ?。ǖ刭|災害)頻繁發生。該國地形以 、山地為主,平原面積狹小。(2)日本工業發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但日本 、天然氣和煤炭等能源匱乏,因此大力推廣 發電。(3)日本國內市場狹小,大量出口 ?。üI制成品/初級產品),對國際市場依賴程度較 。(4)日本工業區主要分布在 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試分析其分布的主要原因 。【答案】(1)群島;火山、地震;丘陵(2)石油;核能(3)工業制成品;大(4)太平;日本礦產資源貧乏,工業原料和燃料需要進口,國內市場狹小,工業產品需要出口;【知識點】日本概況;日本的工業【解析】【分析】(1)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等島嶼組成,屬于群島國家;地處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火山、地震頻發;地形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平原面積狹小。(2)日本工業所需的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常規能源匱乏,而核能發電效率高,因此大力推廣核能發電,以緩解能源短缺問題。(3)日本國內市場狹小,依托先進技術和加工能力,大量出口汽車、電子設備等工業制成品;由于原料進口和產品出口均依賴國際市場,經濟對外依賴程度高。(4)由圖可知,日本礦產資源貧乏,工業原料和燃料需要進口,國內市場狹小,工業產品需要出口,日本傳統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最主要原因是日本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海運便利,便于進口原材料和出口產品。【點評】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島國,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數千個小島及附近的海域組成。日本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經濟發達,但是由于地域狹小,資源貧乏,國內市場狹小,對外依賴性較強。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1)由圖可知,日本四面環海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部,西臨日本海,是一個群島國家,日本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擠壓碰撞處),地殼比較活躍,經常發生火山地震;日本地狹人稠,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多分布在沿海地區。(2)由圖可知,日本工業發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但日本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等能源匱乏,工業的發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但日本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等能源匱乏,因此大力推廣核能發電。(3)日本經濟發達,國內市場狹小,大量出口工業制成品,對國際市場依賴程度較大。(4)由圖可知,日本礦產資源貧乏,工業原料和燃料需要進口,國內市場狹小,工業產品需要出口,日本傳統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最主要原因是日本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海運便利,便于進口原材料和出口產品。28.(2024七下·柳州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美國農業生產充分利用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實現了地區生產的專業化,五大湖地區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且大量開采供應出口。圖1為美國本土部分農業帶分布示意圖,圖2為澳大利亞部分礦產資源分布示意圖。(1)美國位于 ?。|/西)半球,澳大利亞位于 (南/北)半球。(2)美國本土和澳大利亞的地形分布特點相似,東部都以 為主,中部以 為主。(3)美國農業實現了地區生產的 化,形成了一些農業帶,東北部五大湖沿岸是 帶,其形成的社會經濟原因是 。(4)澳大利亞西部有豐富優質的 礦資源,該礦產大量出口的最佳運輸方式為 運輸.澳大利亞是發達國家中重要的礦產品出口國,有“坐在 上的國家”之稱。【答案】(1)西;南(2)山地;平原(3)專業;乳畜;人口、城市集中,消費市場廣闊。(4)鐵;海洋;礦車【知識點】七大洲;美國農業地區專業化;澳大利亞的農牧業和工礦業【解析】【分析】(1)美國本土位于北美洲,經度范圍大致在 60°W~120°W,屬于西半球;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南回歸線橫穿中部,是獨占一塊大陸的國家。(2)美國東部為阿巴拉契亞山脈,澳大利亞東部為大分水嶺,均以山地為主;中部地區,美國有中央大平原,澳大利亞有大自流盆地,地形以平原為主。(3)由圖可知,美國農業實現了地區生產的專業化,美國主要的農業帶有:乳畜帶、玉米帶、小麥帶、棉花帶、水果和灌溉農業帶、混合農業帶、亞熱帶作物帶等。其中乳畜帶主要分布在美國東北部,五大湖周圍,該地區氣候濕冷,適宜牧草生長,并且人口,城市眾多,乳畜產品市場廣闊。(4)澳大利亞蘊藏著煤、鐵、銅、鋁土、鈾和金等多種礦產資源,是世界上主要礦產品出口國之一,其中煤和鐵的出口量長期居世界前列,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其中鐵礦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西部地區,而且富鐵礦占比大,是世界上最大的鐵礦出口國,且最適宜的運輸方式是海運,原因是鐵礦運輸量很大,而且鐵礦不屬于急需的貨物,海運可以降低運輸成本。【點評】美國地處北美大陸南部,北臨加拿大,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灣;美國是世界上的農業大國,是世界上主要的農產品生產國和出口國,并且實現了農業地區專門化,機械化水平高,效率高,產量大。舊金山東南部的“硅谷“是美國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1)美國本土位于北美洲中部,位于西半球,領土還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島等,北與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灣,故①應填寫西半球。從地理位置來看,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國家覆蓋了整個大陸,故②應填寫南半球。(2)美國和澳大利亞地理格局頗為相似,即東部山脈-中部平原,故①應填寫山地,②應填寫平原。(3)由圖可知,美國農業實現了地區生產的專業化,美國主要的農業帶有:乳畜帶、玉米帶、小麥帶、棉花帶、水果和灌溉農業帶、混合農業帶、亞熱帶作物帶等。其中乳畜帶主要分布在美國東北部,五大湖周圍,該地區氣候濕冷,適宜牧草生長,并且人口,城市眾多,乳畜產品市場廣闊。故①應填寫專業化,②應填寫乳畜帶,③應填寫人口,城市眾多,乳畜產品市場廣闊。(4)澳大利亞蘊藏著煤、鐵、銅、鋁土、鈾和金等多種礦產資源,是世界上主要礦產品出口國之一,其中煤和鐵的出口量長期居世界前列,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其中鐵礦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西部地區,而且富鐵礦占比大,是世界上最大的鐵礦出口國,且最適宜的運輸方式是海運,原因是鐵礦運輸量很大,而且鐵礦不屬于急需的貨物,海運可以降低運輸成本。故①應填寫鐵礦資源,②應填寫海洋運輸,③應填寫礦車。29.(2024七下·柳州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位于南亞地區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國年年遭受洪水侵襲,洪水導致當地道路中斷,阻礙了學生的上學之路。該國一位青年建筑師設計建造了“水上學校”,在雨季洪水來襲時能讓學生繼續上課。圖1為南亞地區部分農作物分布示意圖,圖2為孟加拉國位置示意圖,圖3為孟加拉國首都達卡氣溫曲線降水量柱狀圖,圖4為“水上學校”景觀示意圖。(1)孟加拉國位于 洲南部,地處 緯度地區,全年高溫。(2)“水上學?!泵磕觊_課時間最可能是 季。原因是:孟加拉國屬于 氣候,其年降水量 ,季節變化 ,且該國地形以 為主,河流流速緩,易積水形成“水鄉澤國”。(3)黃麻是熱帶和亞熱帶作物,適宜高溫多濕氣候,以疏松肥沃的土壤栽培為好。南亞地區的黃麻主要集中種植在 河三角洲,這里有利于黃麻種植的優越自然條件是 、 。【答案】(1)亞;低(2)雨;熱帶季風;大;大;平原(3)恒;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知識點】南亞的位置與國家;南亞地形、氣候與河流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解析】【分析】(1)孟加拉國位于亞洲南部的南亞次大陸,北、東、西三面與印度接壤,南臨孟加拉灣,是典型的南亞國家。孟加拉國大致位于北緯 10°~26° 之間,屬于低緯度地區(0°~30°),全年受熱帶氣候影響,高溫多雨。(2)結合材料信息可知,“水上學校”是在雨季洪水來襲時能讓學生繼續上課而出現,“水上學?!泵磕觊_課時間最可能是當地的雨季。孟加拉國位于南亞地區,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分干雨兩季,年降水量大,降水季節變化大;該國位于恒河下游地區,地形以平原為主,易形成水鄉澤國。(3)讀圖結合所學可知,南亞的黃麻主要分布在恒河三角洲,該區域是世界最大的黃麻產區之一。該地氣溫高,降水充足,位于恒河三角洲地區,地形平坦,恒河三角洲沉積作用明顯,土壤肥沃。【點評】南亞地區主要屬于熱帶季風氣候,每年的6-10月,盛行從印度洋吹來的西南季風,降水豐富,為南亞的雨季;西南季風活動不穩定,容易造成水旱災害。(1)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孟加拉國屬于南亞地區國家,位于亞洲南部,地處低緯度熱帶地區。(2)結合材料信息可知,“水上學校”是在雨季洪水來襲時能讓學生繼續上課而出現,“水上學校”每年開課時間最可能是當地的雨季。孟加拉國位于南亞地區,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分干雨兩季,年降水量大,降水季節變化大;該國位于恒河下游地區,地形以平原為主,易形成水鄉澤國。(3)讀圖結合所學可知,黃麻種植區主要分布在恒河三角地區,該地氣溫高,降水充足,位于恒河三角洲地區,地形平坦,恒河三角洲沉積作用明顯,土壤肥沃。30.(2024七下·柳州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歐洲西部是世界上工業發達的地區之一。歐洲西部旅游業發達,南部夏季陽光沙灘景色迷人,北部峽灣風光引人入勝;法國巴黎的盧浮宮、意大利的羅馬古斗獸場等文物古跡比比皆是;現代的博物館、歌劇院等在世界上享有盛譽。歐洲西部居民收入高,休閑時間多,游憩是人們的生活方式之一。大多數國家使用歐元,交通發達,基礎設施完善,接待能力強。圖1為歐洲西部地形分布示意圖,圖2為歐洲西部氣候類型分布示意圖。(1)歐洲西部大部分地區位于五帶中的 帶、大西洋的 岸,是世界上 ?。òl達/發展中)國家最為集中的地區。(2)歐洲西部南北兩側地形以山脈為主,地勢較 ,中部以平原為主,地勢較 ,有利于海洋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典型的 氣候,非常適合多汁牧草生長,利于發展 業,因此歐洲人的餐桌上常見牛奶、奶酪等乳制品。(3)根據以上材料,總結三條歐洲西部發展旅游業的優勢條件。【答案】(1)北溫;東;發達(2)高;低;溫帶海洋性;畜牧業(3)歐洲西部旅游資源豐富、交通發達、服務設施先進【知識點】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分布;歐洲的自然環境(地形地勢、氣候、河流);歐洲西部的位置與范圍;歐洲西部繁榮的旅游業【解析】【分析】(1)歐洲西部大部分位于北緯 40°—60° 之間,屬于五帶中的北溫帶,氣候溫和濕潤;其西臨大西洋,位于大西洋東岸,海洋性氣候顯著。歐洲西部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目前集中了德國、法國、英國等眾多發達國家,是世界上發達國家最集中的地區,工業、服務業高度發達。(2)歐洲西部的南部和北部的地形以山脈為主,北部是斯堪的納維亞山脈,南部是阿爾卑斯山脈,南北地勢較高,中部以平原為主,地勢較低,有利于海洋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非常適合多汁牧草生長,利于發展畜牧業,因此歐洲人的餐桌上常見牛奶、奶酪等乳制品。(3)歐洲西部是國際旅游業最發達的地區,擁有豐富多樣的旅游資源,其旅游景觀有埃菲爾鐵塔、凱旋門、意大利羅馬古斗獸場等,公路、鐵路和航空等交通網絡發達、服務設施先進,接待能力強、人口稠密,經濟發達,所以該地區旅游業發達。【點評】歐洲西部地形以平原為主,200米以下的地區占到了總面積的一半以上,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一個區域,主要有西歐平原和波德平原,平原分布在中部;山地所占比重不大,主要分布在南北兩側,北部有斯堪的納維亞山脈,南部是阿爾卑斯山脈;歐洲西部是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畜牧業發達。(1)北極圈穿過歐洲西部的北部,歐洲西部大部分地區位于五帶中的北溫帶,小部分位于北寒帶,位于大西洋的東岸,國家眾多,經濟發達,是世界上發達國家最為集中的地區。(2)歐洲西部的南部和北部的地形以山脈為主,北部是斯堪的納維亞山脈,南部是阿爾卑斯山脈,南北地勢較高,中部以平原為主,地勢較低,有利于海洋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非常適合多汁牧草生長,利于發展畜牧業,因此歐洲人的餐桌上常見牛奶、奶酪等乳制品。(3)歐洲西部是國際旅游業最發達的地區,擁有豐富多樣的旅游資源,其旅游景觀有埃菲爾鐵塔、凱旋門、意大利羅馬古斗獸場等,公路、鐵路和航空等交通網絡發達、服務設施先進,接待能力強、人口稠密,經濟發達,所以該地區旅游業發達。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地理試題(學生版).docx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地理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