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浙真組合·錢塘甬真卷1號作品·之江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科 學試卷(三模)1.(2025·浙江模擬)《齊民要術》是世界上最早記錄食品釀造的典籍。下列釀酒過程中主要發生化學變化的是()A.糧食粉碎 B.糧食發酵 C.酒水蒸餾 D.酒渣過濾2.(2025·浙江模擬)有“仙草”之稱的鐵皮石斛(如圖),其繁殖方式以分株扦插為主,我們也常用鐵皮石斛花入藥。在植物分類中,鐵皮石斛屬于()A.苔蘚植物 B.蕨類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3.(2025·浙江模擬)近視防控是全民關注的社會熱點,浙江省各中小學開展了“明眸摘鏡”工程。其中近視眼鏡的鏡片屬于()A.凹透鏡 B.凹面鏡 C.凸透鏡 D.平面鏡4.(2025·浙江模擬)關于葡萄糖酸鋅(C12H22O14Z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屬于氧化物B.由碳 氫、氧、鋅四種元素組成C.氫元素質量分數最大D.相對分子質量為455g5.(2025·浙江模擬)2024年11月,某生物多樣性研究團隊在福建省發現了兩棲動物新物種——立春角蟾。其生殖方式最可能為()A.體內受精 卵生 B.體內受精 胎生C.體外受精 卵生 D.體外受精 胎生6.(2025·浙江模擬) 民間藝人制作“糖畫”時,把糖塊加熱成糖漿,這屬于物態變化中的()A.凝固 B.熔化 C.升華 D.液化7.(2025·浙江模擬)人臉識別已經在越來越多的場景落地應用,其原理是不同人的臉具有獨特的性狀特征。決定人臉這一性狀特征的是()A.蛋白質 B.基因 C.大腦 D.細胞8.(2025·浙江模擬)若金屬M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M+CuSO4——MSO4+ Cu,.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M不可能是鐵 B.M的金屬活動性比 Cu強C.M可能是鋁 D.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9.(2025·浙江模擬)如圖所示,有幾個小朋友在玩滑梯。某同學沿滑梯滑下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同學的重力勢能減少B.滑梯對該同學有力的作用C.該同學所受到的重力對其做功D.該同學的重力勢能全部轉化為動能10.(2025·浙江模擬)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下列關于地球的認識正確的是( )A.地球自轉的方向為自東向西B.地球是一個正球體C.火山和地震多發生在板塊內部D.地球從內到外分為地核、地幔、地殼三層11.(2025·浙江模擬) 布洛芬是常見的消炎止痛藥物,使用說明書上寫著“溫水服用”“飯后或與食物一起服用,以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等提示語。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高溫可能導致藥物成分發生變化B.布洛芬可以在胃中被徹底消化吸收C.溫水服用可以幫助藥物更好地溶解與吸收D.布洛芬可以通過循環系統到達指定部位,抑制疼痛12.(2025·浙江模擬)某同學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影響鉛筆芯電阻大小的因素,閉合開關,保持A 夾不動,移動 B 夾,發現電流表示數發生改變。此現象反映了影響鉛筆芯電阻大小的因素是()A.長度 B.溫度 C.材料 D.橫截面積13.(2025·浙江模擬)歸納和推理是學習科學時常用的思維方法,必須科學嚴謹。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氧化物中有氧元素,有氧元素的物質一定是氧化物B.家庭電路中發生短路時保險絲會熔斷,保險絲熔斷一定是發生了短路C.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則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單質D.顯微鏡使用中轉動反光鏡可使視野變亮,則視野變亮一定是轉動了反光鏡14.(2025·浙江模擬)2025年春節期間,餃子導演的《哪吒之魔童鬧海》上映,突破了百億票房,其故事情節深受觀眾喜愛。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敖丙在深海中流下的眼淚上浮,是因為海水的密度大于淚水的密度B.哪吒的風火輪在轉動的過程中做勻速直線運動C.重塑哪吒肉身的藕在植物的結構層次中屬于器官D.土撥鼠在生態系統中屬于消費者15.(2025·浙江模擬)將一根長筷子插入蘋果中(如圖甲),再將筷子提起,豎直懸在空中,用錘子不斷輕敲筷子上端,發現蘋果不斷往上爬升(如圖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蘋果往上爬升,因為它具有慣性B.提著筷子的手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終豎直向上C.敲擊時,錘子對筷子的力與筷子對錘子的力是一對平衡力D.靜止時,蘋果受到的重力和筷子對蘋果的靜摩擦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16.(2025·浙江模擬)陶瓷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特種耐磨陶瓷貼片是以 Al2O3為原料、稀有金屬氧化物為熔劑,經1730℃的高溫燒結制成的特種剛玉陶瓷,再采用耐磨陶瓷膠黏劑組合而成。(1)特種耐磨陶瓷貼片在物質組成上屬于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2)Al2O3中 Al的化合價為 。(3)高溫燒制的過程發生 (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17.(2025·浙江模擬)兒童時期的體重管理將深遠影響骨骼發育、心肺功能及心理健康。某校組織 BMI(身體質量指數)超標的學生參加“葵娃健康加油站”行動,通過家校配合,幫助孩子均衡飲食、科學運動。(1)不良飲食習慣會造成肥胖,若人體吸收過多的葡萄糖,其部分會轉變成 。(2)平衡膳食和參加適度體育運動是預防肥胖的主要方法:①多吃蔬菜,不僅因為蔬菜中所含能量少,還因為其中富含 。②體育運動時需要大量能量,這些能量是通過體內組織細胞 消耗有機物釋放出來的。18.(2025·浙江模擬)由CO和CO2組成的混合氣體,為測定其組成,將其通入如圖裝置中,觀察到 B中黑色氧化銅變紅,假設各步驟中氣體充分反應,測得A、B、C在反應前后的乘量記錄如下表: A B C反應前質量/g 100.0 10q.0 100.0反應后質量/g 104.0 96.8 109.2(1)寫出 A 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實驗中能證明CO存在的證據是 。(3)根據表格數據分析,CO的質量為 g。19.(2025·浙江模擬)如圖甲為普通光學顯微鏡的結構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若某同學按照圖甲中所示方向調節A結構,則鏡筒的變化情況為 (填“下降”或“上升”)。(2)該同學在顯微鏡視野中,看到葉綠體繞液泡按圖乙所示方向移動,則實際裝片中葉綠體移動的方向是 (填“逆時針”或“順時針”)。20.(2025·浙江模擬)為了探究“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某同學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其中兩端開口的U形管中有適量的水,U形管的左端通過橡皮管與玻璃管側壁管口相連通。(1)該同學用電吹風機從左側管口吹風,則U形管 (填“左”或“右”)側液面將升高。說明氣體的流速越大,壓強越 。(2)灰鵝在飛行途中突遇強風,會將身體翻轉180°,用腳朝上但頭保持不變的怪異姿勢進行飛行,如圖乙所示,其目的是迅速 (填“升高”或“降低”)飛行高度,躲避危險。21.(2025·浙江模擬)如圖是地球公轉模型圖。(1)地球繞太陽運動到①位置時,北半球所處的節氣是 。(2)2025年4月4日清明節,這天地球位于 之間,這一天浙江省的晝夜長短情況是 。22.(2025·浙江模擬)某校健身房自主研制了一款新型健身器材,如圖所示,同學們通過繩子可以拉動擋板并帶動液壓油向上運動(拉動過程中,忽略液壓油的損失)。某同學拉動繩子,使擋板勻速向上運動。(1)圖中定滑輪的作用是 。(2)該同學的拉力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擋板的重力。(3)擋板從 B到A 的過程中,該同學的拉力如何變化 。23.(2025·浙江模擬)某小組發現魚缸中的水草在強光下葉片表面氣泡(氧氣)產生較多,而弱光下氣泡產生較少,推測光照強度可能影響光合作用速率。①作出假設:光照強度越強,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越大。②取3組相同水蘊草枝條,分別放入盛有等量清水和碳酸氫鈉溶液的三個燒杯中。(已知:碳酸氫鈉易溶于水,在溶液中緩慢分解,產生二氧化碳)③用不同距離的LED燈照射(10cm、30cm、50cm),30 min內產生的氧氣體積如下表所示:LED燈距離 10 cm 30cm 50cm氧氣體積請回答:(1)實驗中用 來反映光照強度大小。(2)碳酸氫鈉溶液放入燒杯中的作用是 。(3)通過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4)某同學認為實驗設計不合理,他的理由可能是 。24.(2025·浙江模擬)某校科學探究小組同學在學習了液化的相關知識后,根據圖甲所示的課本實驗進行圖乙改進實驗。實驗步驟如下:①將A 玻璃片浸泡在冰水中3 min,B 玻璃片浸泡在60℃的熱水中3 min;②將兩玻璃片同時取出并擦干蓋在 待填 ℃水的燒杯上方;③1 min內觀察A、B 玻璃片表面發生的變化,從而可以順利得出水蒸氣液化的條件。請回答:(1)步驟②“待填”處燒杯中水的溫度應選()(填字母)。A.0℃ B.40℃ C.70℃ D.80℃(2)要得出水蒸氣液化的條件,步驟③觀察到的現象應該是:①A 玻璃片表面 ,②B 玻璃片表面 。(3)改進后的實驗相對于課本實驗的優點是 。25.(2025·浙江模擬)裝置的氣密性是否良好是實驗成功的關鍵。項目小組同學在學習了氧氣和二氧化碳相關知識后,對裝置氣密性做了如下探究。請回答:(1)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若用裝置甲作制取氣體的發生裝置,會導致的結果是 。(2)在甲裝置中加裝一個小試管,把甲裝置改裝成乙裝置,就能實現制取氣體的目的。則乙裝置中小試管的作用是 。(3)圖丙為教材中氧氣體積分數測定的實驗裝置,如果不借助止水夾,對圖丙裝置進行改進,結合圖乙改進的思想,將對圖丙改進的結果畫在圖丁中。 。(4)為了避免導管內原有的空氣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合理的操作是 。26.(2025·浙江模擬)為了研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電壓的關系,某同學設計了如圖1甲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恒為6 V,R1是定值電阻,R2是滑動變阻器(圖乙)。1/A 0.2 0.4 0.6 1U/V 1 2 3 5請回答:(1)在此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 。(2)閉合開關后,移動滑片P,發現兩電表示數始終如圖2所示,原因可能是 。(3)R1的阻值為 Ω。(4)改正錯誤后,該同學繼續實驗,將有關實驗數據記錄在表格中。分析表格可知,他所選擇的滑動變阻器的規格是()(填字母)。A.10Ω 2A B.25 Ω 2A C.50Ω 0.5A27.(2025·浙江模擬) “用微觀思想解決宏觀物質問題”是重要的科學觀念,能有效建立物質成分推斷等方面問題解決的思維路徑。例如:某固體樣品中,可能含有 NaOH、NaCl、Na2SO4、Na2CO3、CaCl2中的一種或幾種,加水得無色溶液A。對該固體樣品成分推斷,學習小組同學建構了“物質推斷”的思維模型(如圖1),并對樣品進行了如圖2的探究。請回答:(1)微觀分析:在溶液 A 中加入 BaCl2 溶液和稀硝酸,是檢驗圖1 思維模型中的 (填“陰離子”或“陽離子”)。(2)根據溶液E中通入足量 CO2得白色沉淀F,可以推出溶液 E中一定存在的離子是 。(3)根據圖2的探究過程及現象,可推斷該固體樣品中一定存在的物質是 。(4)某同學認為圖2 探究方案中,應將 BaCl2 溶液換成 Ba(NO3)2 溶液,理由是 。28.(2025·浙江模擬) 某項目化學習小組用水草、小魚、螺螄、適量河水和泥沙制作了密閉的生態瓶,并將該裝置置于適宜光照環境下,觀察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現象。請回答:(1)制作生態瓶采用透明的裝置,一方面是為了便于觀察,另一方面是因為生態瓶所需能量的最終來源是 。(2)從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上看,小魚屬于 。(3)為研究氧氣動態平衡,小組測得:光照條件下每小時溶氧量增加5mg,黑暗條件下每小時減少2mg。若需維持24h后溶氧量不低于初始水平,則每日至少需保證 h的光照。(計算結果精確到個位)29.(2025·浙江模擬)某同學在做了 Ba(OH)2與 Na2SO4溶液反應的實驗后,過濾得到濾液X,對濾液X 進行如下探究。取一定量濾液 X于燒杯中,逐滴加入6%的MgSO4 溶液40g,得到如圖甲所示圖像,然后繼續往燒杯中滴加稀硫酸,得到如圖乙所示圖像。請回答:(1)濾液 X中含有的溶質是 。(2)BC段溶液的 pH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7。(3)當加入30g稀硫酸時,燒杯中沉淀的質量m2的值為多少 (寫出計算過程)30.(2025·浙江模擬)某項目化學習小組設計了一臺簡易風速儀測量學校操場風速,其工作原理如圖甲所示。裝有擋風板和滑片 P 的輕質滑塊與輕質彈簧套在滑桿MN 上,彈簧左端固定,右端與滑塊相連。均勻電阻絲AB長為20cm,阻值為25Ω,電阻絲的阻值與長度成正比。電源電壓U。恒為9 V,保護電阻R。的阻值為5 Ω,電壓表量程為0~3V。彈簧彈力 F 與彈簧長度改變量x的關系如圖乙。無風時,滑片 P 在A 處。有風時,滑片移動,穩定后讀出電壓表示數,并計算出相應的壓力,再根據小組自定義的表格,判斷風級。操場風力等級 等級0 等級1 等級2 等級3 等級4壓力/N 0~1 1~5 5~10 10~15 15~20說明:測量時保證風垂直吹在擋風板上,不計一切摩擦阻力。請回答:(1)滑片 P 在向左移動過程中,電路總電阻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2)計算該裝置能測量的最大風力等級是多少 (3)為了增大可測量的風力等級,除了可以把電壓表的量程換成0~15 V的方案以外,還可以通過做出哪些調整以達到目的 請再寫出一條建議: 。31.(2025·浙江模擬)在沙漠環境中,某種植物的種子具有特殊的結構,能夠在干燥條件下存活并在適宜條件下萌發。種子的外殼具有吸水性,能夠在降雨時迅速吸收水分。在長期進化過程中,該植物的種子形成了“吸水膨脹”行為以適應沙漠環境。請回答:(1)種子吸水膨脹時,其內部對種皮的壓力增大,在受力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對種皮的 增大,有利于種皮的破裂和胚芽的釋放。(2)吸水膨脹有利于種子的生存和萌發,推測其原因是 (寫出一點)。(3)受該種子“吸水膨脹”行為的啟發,研究團隊以天然纖維為原料,設計并制造出可降解的種子包裝材料,可用于干旱地區的種子播種。①播種前,需先測定種子的萌發率。測定萌發率時,具有活性的種子產生的二氧化碳能與澄清石灰水反應,出現白色渾濁現象。產生該渾濁現象的化學方程式是 。②播種后,種子包裝材料留在土壤中,不再回收。從保護土壤的角度分析,相對于用塑料等材料,以天然纖維為原料制造的種子包裝材料的優點是 (寫出一點)。32.(2025·浙江模擬)古代印刷術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工藝流程如圖所示。請回答:(1)工人檢字排版時,要對活字形狀、位置等作出迅速而精準的判斷,該過程主要依賴的人體系統是 。(2)某次刷墨過程中,油墨的質量為60g,若將這些油墨均勻涂抹在長為0.8m、寬為0.5m的活字版上,形成的油墨層厚度為0.1mm。求油墨層的密度。(忽略活字的凹凸)(3)為改善紙張的吸水性,工人在放紙前,會先用明礬溶液進行處理。在明礬 中,鋁元素與硫元素的質量比為 。(4)工人壓印時,先將涂好油墨的活字版固定,再把紙張平鋪其上,然后用刷子勻速刷印。若刷子與紙張間的摩擦力為10 N,刷子在3s 內沿紙張表面勻速移動了0.6m。則工人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解析】【分析】 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為是否有新物質生成。【解答】 A.糧食粉碎過程中只是形狀的改變,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錯誤;B.糧食發酵過程中有酒精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B正確;C.酒水蒸餾過程中只是狀態的改變,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C錯誤;D. 酒渣過濾 過程中只是實現固液分離,除去難溶性雜質,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D錯誤。故選B。2.【答案】D【知識點】種子植物【解析】【分析】被子植物又叫綠色開花植物.它是植物界進化程度最高等的植物類群,它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種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實。【解答】 被子植物具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種子外有果皮包被。鐵皮石斛具有這些特征:它有根、莖、葉的分化,能開花,且種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斛果。因此,鐵皮石斛屬于被子植物。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3.【答案】A【知識點】透鏡及其特點與分類【解析】【分析】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為凸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為凹透鏡。【解答】近視眼鏡的鏡片中間薄邊緣厚,為凹透鏡,故A正確,而B、C、D錯誤。故選A。4.【答案】B【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氧化物【解析】【分析】A.只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為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B.在化學式中,一種字母代表一種元素;C.元素的質量之比等于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的乘積之比;D.相對分子質量等于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的乘積之比。【解答】 A.葡萄糖酸鋅是由碳、氫、氧、鋅四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不屬于氧化物,故A錯誤;B.根據化學式 C12H22O14Zn 可知,葡萄糖酸鋅由碳、氫、氧、鋅四種元素組成,故B正確;C.根據化學式 C12H22O14Zn 可知,葡萄糖酸鋅中碳、氫、氧、鋅元素的質量比為:(12×12):(1×22):(16×14):(65×1)=144:22:224:65,則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故C錯誤;D.相對分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g”,常常省略不寫,故D錯誤。故選B。5.【答案】C【知識點】兩棲動物的生殖方式【解析】【分析】兩棲動物主要特征是: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大多生活在陸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膚可輔助呼吸。【解答】 立春角蟾屬于兩棲動物,雌雄異體,生殖和發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蟾抱對后,將精子和卵子產在水中,體外受精,幼體在水中發育,抱對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率。因此姬林蛙的生殖方式是體外受精,卵生。故選C。6.【答案】B【知識點】熔化與熔化現象;凝固與凝固現象;液化及液化現象;升華及升華現象【解析】【分析】凝固:由液體轉化為固態;熔化:由固態轉化為液態;升華:由固態轉化為氣態;液化:由氣態轉化為液態。【解答】糖塊加熱成糖漿,由固態轉化為液態,屬于熔化過程。故答案為:B。7.【答案】B【知識點】遺傳物質的傳遞【解析】【分析】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狀的遺傳物質的基本結構單位和功能單位,生物的性狀由基因控制,基因是染色體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狀的DNA片段。生物的性狀表現還受環境因素的影響,關鍵是要明確基因和性狀的關系。【解答】 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細胞核中能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叫做染色體,它是由DNA和蛋白質兩部分組成。一條染色體上包含一個DNA分子,DNA呈雙螺旋結構,是遺傳信息的載體。一個DNA分子上包含有多個基因,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因此,決定人臉性狀特征的是基因。故選B。8.【答案】B【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金屬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 根據題意,金屬M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方程式為M+CuSO4=MSO4+Cu,說明M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生成的化合物為MSO4,硫酸根顯-2價,則M顯+2價,進行分析解答。【解答】 金屬M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方程式為M+CuSO4=MSO4+Cu,說明M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生成的化合物為MSO4,硫酸根顯-2價,則M顯+2價。A.鐵發生置換反應時顯+2價,M可能是鐵,故A錯誤;B.金屬M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方程式為M+CuSO4=MSO4+Cu,說明M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故B正確;C.M顯+2價,該金屬不可能是鋁,故C錯誤;D.該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D錯誤。故選B。9.【答案】D【知識點】力是否做功的判斷;能量的相互轉化和轉移;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解析】【分析】A.重力勢能與質量和高度有關;B.對同學進行受力分析即可;C.做功的要素: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②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D.注意機械能和內能的轉化。【解答】A.在同學沿滑梯下滑的過程中,質量不變,高度減小,則重力勢能減小,故A正確不合題意;B.同學對滑梯施加壓力,則滑梯對同學施加支持力和摩擦力,故B正確不合題意;C.同學受到的重力豎直向下,且在向下的方向上通過距離,因此重力做功,故C正確不合題意;D.該同學與滑梯摩擦,因此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故D錯誤。故選D。10.【答案】D【知識點】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地球內部的結構;世界上火山地震帶的分布;地球自轉【解析】【分析】地球是一個兩級稍扁,赤道略鼓的橢球體,地球從內到外分為地核、地幔、地殼三層,地球自轉的方向為自西向東;【解答】A. 地球自轉的方向為自西向東,A錯誤;B. 地球是一個兩級稍扁,赤道略鼓的橢球體,B錯誤;C. 火山和地震多發生在板塊和板塊的交界處,C錯誤;D. 地球從內到外分為地核、地幔、地殼三層 ,D正確;故答案為:D.11.【答案】B【知識點】食物的消化與吸收【解析】【分析】根據題目描述提取信息,然后對各個選項分析判斷即可。【解答】根據“ 溫水服用 ”可知,高溫可能導致藥物成分發生改變,而溫水可以幫助藥物更好的溶解和吸收,故A、C正確不合題意;布洛芬的作用是消炎止痛,其中部分可能在胃中被消化,大部分要通過循環系統到達指定部位抑制疼痛,故B錯誤符合題意,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B。12.【答案】A【知識點】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影響導體電阻的因素包括: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根據題目描述分析影響鉛筆芯電阻大小的因素即可。【解答】根據題意可知, 保持A 夾不動,移動 B 夾, 則鉛筆芯接入電路的長度發生改變,電流表的示數變化說明電流改變,那么反映了影響鉛筆芯電阻大小的因素是長度。故選A。13.【答案】C【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家庭電路電流過大的原因;單質和化合物的區別;氧化物【解析】【分析】A.只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為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B.家庭電路電流過大的原因;①短路;②用電器總功率過大;C.同種元素可形成不同單質;D.根據顯微鏡的調節方法判斷。【解答】A.氯酸鉀中含有氧元素,但是由三種元素構成,因此不是氧化物,故A錯誤;B.保險絲熔斷,可能是發生短路,也可能是用電器總功率過大,故B錯誤;C. 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則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單質,故C正確;D. 顯微鏡使用中轉動反光鏡可使視野變亮,則視野變亮可能是轉動了反光鏡,也可能是調節了通光孔,故D錯誤。故選C。14.【答案】B【知識點】器官和系統;生態系統的成分;機械運動的分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A.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判斷;B.沿著直線快慢不變的運動為勻速直線運動;C.植物的基本器官包括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D.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解答】 A.敖丙在深海中流下的眼淚上浮,是因為海水的密度大于淚水的密度,故A正確不合題意;B.哪吒的風火輪在轉動的過程中,速度不變但是不是直線運動,因此不做勻速直線運動,故B錯誤符合題意;C.蓮藕是水生植物荷花的地下莖,因此屬于器官,故C正確不合題意;D.土撥鼠需要以植物的種子為食物,在生態系統中屬于消費者,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B。15.【答案】A【知識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慣性;平衡力的辨別;摩擦力的存在【解析】【分析】 A.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做慣性;B.摩擦力方向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或相對運動趨勢相反;C.二力平衡的條件是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D.相互作用力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和兩個物體上。【解答】 A.將一根長筷子插入蘋果中,然后將筷子提起,豎直懸在空中,用錘子不斷輕敲筷子上端,筷子受力而向下運動,蘋果具有慣性保持靜止,蘋果相對于筷子向上運動了,發現蘋果不斷的往上爬升。說明蘋果具有慣性,故A正確;B.手提筷子,有向上運動的趨勢,故受到的摩擦力向下,故B錯誤;C.敲擊時,錘子對筷子的力與筷子對錘子的力作用在不同物體上,不是平衡力,故C錯誤;D.靜止時,受力平衡,蘋果受到的重力和筷子對蘋果的靜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故選A。16.【答案】(1)混合物(2)+3(3)化學變化【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區別【解析】【分析】(1)只有一種物質組成純凈物,由多種物質組成混合物;(2)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計算;(3)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有無新物質生成。【解答】(1)根據“ 特種耐磨陶瓷貼片是以 Al2O3為原料、稀有金屬氧化物為熔劑,經1730℃的高溫燒結制成的特種剛玉陶瓷 ”可知,種耐磨陶瓷貼片由多種物質組成,為混合物。(2) Al2O3中O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根據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得到:2x+(-3)×2=0,解得:x=+3價;(3) 高溫燒制的過程中,泥土變成了陶瓷,生成了新物質,發生化學變化。17.【答案】(1)脂肪(2)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呼吸作用【知識點】食物的消化與吸收【解析】【分析】(1)脂肪一般是儲存在體內作為備用能源,肥胖的人體內往往脂肪較多,而脂肪是人體內重要的營養物質,有動物脂肪和植物脂肪之分;(2)①根據常見食物所含營養素的知識解答;②呼吸作用,是生物體在細胞內將有機物氧化分解并產生能量的化學過程,是所有的動物和植物都具有一項生命活動。【解答】 (1)若人體吸收的葡萄糖過多,多余部分會轉變為脂肪。(2)①水果蔬菜不僅含能量少還富含維生素、膳食纖維、水等營養素。②生物的生命活動都需要消耗能量,這些能量來自生物體內糖類、脂類和蛋白質等有機物的氧化分解。體育運動時需要大量能量,這些能量是通過體內組織細胞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釋放出來的。18.【答案】(1)(2)B中黑色的氧化銅變為紅色的銅(3)5.6【知識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解析】【分析】(1)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方程式;(2)氧化銅為黑色固體,銅單質為紅色固體,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單質和二氧化碳氣體;(3)裝置B中質量的減小量其實就是氧化銅中氧元素的質量,根據反應的方程式計算參加反應的一氧化碳的質量即可。【解答】(1)在裝置A中,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則反應的方程式為:。(2) 實驗中能證明CO存在的證據是B中黑色的氧化銅變為紅色的銅;(3)根據表格可知,裝置B中質量的減小量其實就是氧化銅中氧元素的質量,即為100g-96.8g=3.2g;設參加反應的CO的質量為x,根據CO+CuO=Cu+CO2得到:CO~O28 16x 3.2g;;解得:x=5.6g。19.【答案】(1)下降(2)逆時針【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解析】【分析】(1)顯微鏡的粗準焦螺旋可以大幅度上升或下降鏡筒,順時針轉動粗準焦螺旋可以使鏡筒上升;(2)根據顯微鏡的成像特點分析解答。【解答】 (1)根據圖片可知,逆時針轉動粗準焦螺旋可以使鏡筒下降,所以逆時針方向調節A結構,則鏡筒移動的方向為下降。(2)顯微鏡成倒立的像,即旋轉180°后得到的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的像。因此,顯微鏡下觀察到葉綠體流動的方向是逆時針,旋轉180°后還是逆時針方向。20.【答案】(1)左;小(2)降低【知識點】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解析】【分析】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解答】(1) 小科用電吹風機從左側管口吹風,使得U形管左端氣體流速變快,壓強減小,則U形管左側液面將升高;(2)灰鵝在飛行途中突遇強風,會將身體翻轉180°,腳朝上但頭保持不變的怪異姿勢進行飛行,如圖乙所示,使得上方空氣流速小于下方,則上方的壓強大于下方的壓強,使灰鵝降低飛行高度。21.【答案】(1)冬至(2)②③;晝長夜短【知識點】陽歷和地球公轉的關系【解析】【分析】(1)陽光直射北回歸線時為夏至,直射南回歸線時為冬至,直射赤道時為春分或秋分,根據地球的公轉方向對二者進行區分;(2)每年的3月22日左右為春分,此時白晝和黑夜等長;6月22日左右為夏至,此時白晝最長;9月22日左右為秋分,此時白晝和黑夜等長;12月22日左右為冬至,此時黑夜最長。【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③陽光直射北回歸線為夏至,則對面的①為冬至。根據公轉方向可知,①后面的②為春分,對面的④為秋分,即地球繞太陽運動到①位置時,北半球所處的節氣是冬至;(2) 2025年4月4日清明節, 在3月22日和6月22日之間,即在春分和夏至之間,也就是②③之間, 這一天浙江省的晝夜長短情況是晝長夜短。22.【答案】(1)改變力的方向(2)大于(3)逐漸變大【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定滑輪及其工作特點;液體壓強計算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1)定滑輪不省力不費力,只能改變力的方向;動滑輪能省力,但是不能改變力的方向;(2)以擋板為受力對象,根據平衡力的知識分析解答;(3)根據p=ρ液gh分析擋板受到壓強的變化,根據F=pS分析擋板受到壓力的變化,進而判斷拉力變化。【解答】(1)圖中定滑輪的作用是改變力的方向;(2)根據題意可知,當擋板勻速上升時,向上繩子的拉力等于擋板的重力與液體對擋板的壓力之和,那么該同學的拉力大于擋板的重力。(3) 擋板從 B到A 的過程中, 油面的高度不斷增大,根據p=ρ液gh可知,擋板受到液體的壓強越來越大。根據F=pS可知,擋板受到液體的壓力越來越大。根據F=F液+G可知,該同學的拉力逐漸變大。23.【答案】(1)LED燈距離(2)保證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3)光照強度越強,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越大(4)只有一組實驗數據,存在偶然性,應該使用多種植物做幾組實驗,使實驗結果更具有普遍性【知識點】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物【解析】【分析】(1)在光源的發光強度不變時,距離越遠,則光線越分散,那么光照強度越小;(2)碳酸氫鈉不穩定,會分解生成碳酸鈉、二氧化碳氣體和水;(3)根據表格數據分析光合作用和光照強度的關系;(4)在科學探究中,往往需要換用不同器材多次完成實驗,從而收集多組數據,這樣得到的結論會更加客觀,具有普遍意義。【解答】(1)實驗中用LED燈距離來反映光照強度大小。(2) 碳酸氫鈉溶液放入燒杯中的作用是保證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3)根據表格數據可知,當LED燈的距離增大時,收集氧氣的體積逐漸減小,那么得到結論:光照強度越強,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越大。(4) 某同學認為實驗設計不合理,他的理由可能是:只有一組實驗數據,存在偶然性,應該使用多種植物做幾組實驗,使實驗結果更具有普遍性。24.【答案】(1)B(2)有小水珠出現;無變化(3)通過設置對照組更能說明水蒸氣是遇冷液化的【知識點】液化及液化現象【解析】【分析】(1)高溫物體遇到低溫物體會向外放熱,低溫物體遇到高溫物體會吸熱,根據液化吸熱的知識分析;(2)根據水蒸氣放熱從氣態變成液態發生液化分析解答;(3)設置兩個實驗,一個為實驗組,一個為對照組,通過對照可以更加鮮明的探索某個條件對物理量的影響。【解答】(1)水蒸氣發生液化時需要向外放熱,因此它需要遇到低溫物體才行,因此水蒸氣的溫度要高于冰水混合物的溫度0℃。為了說明液化時吸熱還是放熱,需要水蒸氣在一個玻璃片上放熱,一個玻璃片上吸熱,因此選擇水的溫度要高于0℃低于60℃,故選B。(2)A玻璃片的溫度低于水蒸氣的溫度而放熱液化,則A表面看到小水珠出現;B玻璃片的溫度高于水蒸氣溫度而吸熱,不會液化,即B表面無變化。(3) 改進后的實驗相對于課本實驗的優點是:通過設置對照組更能說明水蒸氣是遇冷液化的。25.【答案】(1)收集不到二氧化碳(2)使漏斗下端液封(3)(4)將導管灌滿水再進行實驗【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解析】【分析】(1)甲圖中,長頸漏斗的下口沒有浸在稀鹽酸液面下進行液封,因此生成的二氧化碳會長頸漏斗溢出;(2)根據長頸漏斗浸在小試管液面以下不會漏氣解答;(3)如果沒有止水夾,那么就無法控制燃燒過程中集氣瓶內氣體的流動。此時可以將集氣瓶內的導氣管延長,伸到瓶底的水面以下進行液封即可。(4)如果在導氣管內灌滿水,水將導管內的空氣排出,就可避免對實驗的影響。【解答】(1) 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若用裝置甲作制取氣體的發生裝置,會導致的結果是收集不到二氧化碳;(2) 在甲裝置中加裝一個小試管,把甲裝置改裝成乙裝置,就能實現制取氣體的目的。則乙裝置中小試管的作用是:使漏斗下端液封。(3)可將圖丙中導管延長,直到浸入水面以下即可,如下圖所示:(4) 為了避免導管內原有的空氣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合理的操作是:將導管灌滿水再進行實驗。26.【答案】(1)改變定值電阻R1兩端的電壓和保護電路(2)滑動變阻器短路(或將滑動變阻器的C、D兩個接線柱接入了電路)(3)5(4)B【知識點】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實驗【解析】【分析】(1)根據實驗過程和操作步驟,分析滑動變阻器的作用;(2)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不變,即調節滑片移動的過程中電阻保持不變,應該是滑動變阻器沒有起到相應的調節作用,據此分析解答;(3)根據圖2確定電流表的示數和電壓表的示數,根據計算R1的阻值;(4)根據表格確定通過電路的最小電流和對應電壓表的示數,根據U2=U總-U1計算變阻器的電壓,根據計算變阻器接入的最大阻值即可。【解答】(1)在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兩端電壓的關系時,需要不斷改變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那么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改變定值電阻R1兩端的電壓和保護電路。(2) 閉合開關后,移動滑片P,發現兩電表示數始終如圖2所示,原因可能是滑動變阻器短路(或將滑動變阻器的C、D兩個接線柱接入了電路);(3)根據圖2可知,電流表的量程為0-0.6A,分度值為0.02A,則示數為0.24A。電壓表的量程為0-3V,分度值為0.1A,則示數為1.2V,那么定值電阻的阻值為:;(4)根據表格可知,通過電路的最小電流為0.2A,此時電壓表示數為1V,那么變阻器兩端的電壓為:U2=U總-U1=6V-1V=5V;那么變阻器接入的最大阻值為:;故選B。27.【答案】(1)陰離子(2)、Na+(3)NaOH、Na2SO4、Na2CO3(4)可以排除氯離子的干擾,以確定樣品中是否有 NaCl【知識點】物質的鑒別、推斷【解析】【分析】(1)在溶液A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鋇溶液生成了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鈉和它反應生成的硫酸鋇,也可能是碳酸鈉和它反應生成的碳酸鋇沉淀。加入足量稀硝酸后,部分沉淀生成氣體,說明存在碳酸鋇,剩余的沉淀應該是硫酸鋇,那么說明固體中存在硫酸鈉和碳酸鈉,不存在氯化鈣;(2) 溶液E中通入足量 CO2得白色沉淀F, 應該是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再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鋇;(3)根據上面的分析解答;(4)加入硝酸銀后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銀,可以證明氯離子的存在,但是由于前面加入氯化鋇,因此無法判斷是否存在氯化鈣,據此分析解答。【解答】(1) 在溶液 A 中加入 BaCl2 溶液和稀硝酸,是為了減小碳酸根離子和硫酸根離子的存在,既是檢驗圖1 思維模型中的陰離子;(2) 根據溶液E中通入足量 CO2得白色沉淀F可知,溶液E中肯定存在氯化鋇和氫氧化鈉,那么離子為、Na+;(3) 根據圖2的探究過程及現象,可推斷該固體樣品中一定存在的物質是NaOH、Na2SO4、Na2CO3;(4) 某同學認為圖2 探究方案中,應將 BaCl2 溶液換成 Ba(NO3)2 溶液,理由是:可以排除氯離子的干擾,以確定樣品中是否有 NaCl。28.【答案】(1)太陽能(2)消費者(3)7【知識點】生態系統的成分;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物【解析】【分析】(1)生態系統的能量來自于綠色植物,而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利用太陽能合成有機物和氧氣;(2)生態系統的成分主要包括: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等,為生物的生命活動提供物質和能量3。生產者:在生物學分類上主要是各種綠色植物,也包括化能合成細菌與光合細菌,它們都是自養生物。消費者:指以動植物為食的異養生物,消費者的范圍非常廣,包括了幾乎所有動物和部分微生物(主要有真細菌),它們通過捕食和寄生關系在生態系統中傳遞能量。分解者:分解者又稱“還原者”,它們是一類異養生物,以各種細菌(寄生的細菌屬于消費者,腐生的細菌是分解者)和真菌為主,也包含屎殼郎、蚯蚓等腐生動物。(3) 若需維持24h后溶氧量不低于初始水平, 則24h內產生的氧氣和消耗氧氣的量相同,以此為等量關系列式計算即可。【解答】(1) 制作生態瓶采用透明的裝置,一方面是為了便于觀察,另一方面是因為生態瓶所需能量的最終來源是太陽能;(2) 從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上看,小魚要適用水草,屬于消費者;(3)設需要光照時間為x,那么黑暗時間為(24-x),則:5x-2×(24-x)=0;解得:x≈7。29.【答案】(1)Ba(OH)2、NaOH(2)大于(3)解:由圖像可知,BaSO4沉淀的質量為4.66g。設 Mg(OH)2沉淀的質量為x,根據 Mg原子守恒可得MgSO4 ∽ Mg(OH)2120 5840g×6% x解得:x=1. 16g;則m2g=1.16g+4.66g=5.82g答:燒杯中沉淀的質量m2的值為5.82。【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解析】【分析】(1)硫酸鈉和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氫氧化鈉。在 濾液 X于燒杯中滴入硫酸鎂后,在開始的一段時間內,其中的氫氧化鋇和硫酸鎂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氫氧化鎂沉淀 。然后硫酸鎂再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比較可知,前一段沉淀質量增加的快,后一段時間沉淀質量增加的慢;(2)BC段為稀硫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當氫氧化鈉完全反應后,稀硫酸再與氫氧化鎂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水,因此沉淀質量減小。當其完全反應后,硫酸鋇沉淀不與其反應,因此沉淀質量不變。(3)在反應過程中,鎂原子的質量守恒,即硫酸鎂和氫氧化鎂中鎂原子的質量相等。以此為等量條件根據它們的化學式列式計算出氫氧化鎂的質量,然后與硫酸鋇的質量相加得到m2的數值即可。【解答】(1)根據甲圖可知,加入硫酸鎂后沉淀的質量先增加較快后變慢,說明其中存在的溶質為Ba(OH)2、NaOH;(2)BC段沉淀質量不變,應該是稀硫酸和氫氧化鈉的反應,因此BC段溶液呈堿性,pH大于7。30.【答案】(1)不變(2)解:電路中電流:電壓表的最大測量值是3 V,所測 AP 段最大電阻:那么滑塊移動的距離根據圖乙可知,F=7N,查表可知,能測量的最大風力等級為2級。答:該裝置能測量的最大風力等級為2級。(3)減小電源電壓或者增大R。的電阻等【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甲圖分析變阻器的接入方式,注意電壓表對接入電阻的影響;(2)當風力最大時,電壓表的示數最大。根據電壓表的量程確定它的最大示數,然后根據計算通過電路的電流,根據計算AP段接入的最大阻值,根據“電阻與長度成正比”計算出滑塊移動的距離,最后根據圖乙確定此時產生的彈力,并與風力等級表對照即可。(3)增大可測量的風力等級,即在彈簧移動相同的距離時電壓表的示數更小,根據U=IR分析解答即可。【解答】(1)根據圖片甲可知,定值電阻與變阻器AB串聯,電壓表測滑片右邊電阻絲分擔的電壓。由于電壓表的內阻很大,因此它的位置看做斷路,那么無論滑片P怎樣移動,都是AB全部接入電路,即電阻絲接入的阻值保持不變。根據R總=R0+RAB可知,總電阻不變。(3)增大可測量的風力等級,即在彈簧移動相同的距離時電壓表的示數更小。①減小電源電壓,則此時通過電路的電流變小,根據U=IR可知,此時電壓表的示數變小;②增大R0的阻值,則總電阻變大而總電流變小,根據根據U=IR可知,此時電壓表的示數變小。31.【答案】(1)壓強(2)吸水膨脹后能獲得一定的水分(3);天然纖維是可降解材料,可生物降解,不會對土壤造成污染【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解析】【分析】(1)增大壓強的方法:增大壓力或減小受力面積;(2)種子的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這些條件缺一不可,它們共同作用,確保種子能夠順利地從休眠狀態過渡到活躍的生長狀態;(3)①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方程式;②可從是否降解保護環境的角度解答。【解答】(1)種子吸水膨脹時,其內部對種皮的壓力增大,在受力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對種皮的壓強增大,有利于種皮的破裂和胚芽的釋放。(2) 吸水膨脹有利于種子的生存和萌發,推測其原因:吸水膨脹后能獲得一定的水分;(3)①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則反應的方程式為:;② 從保護土壤的角度分析,相對于用塑料等材料,以天然纖維為原料制造的種子包裝材料的優點是:天然纖維是可降解材料,可生物降解,不會對土壤造成污染。32.【答案】(1)神經系統(2)解: 油墨層的面積油墨層的厚度油墨層的體積油墨層的密度答:油墨的密度為 (3)27:64(4)解:根據平衡力的知識可知,工人施加的力F=f=10N,工人克服摩擦做功工人克服摩擦做功的功率答:工人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為2W。【知識點】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密度公式的應用;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1)經系統的主要功能是人體內起主導作用。一方面它控制與調節各器官、系統的活動,使人體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另一方面通過神經系統的分析與綜合,使機體對環境變化的刺激作出相應的反應,達到機體與環境的統一;(2)根據S=ab計算出油墨層的面積,根據V=Sh計算油墨層的體積,根據計算油墨層的密度;(3)元素的質量之比等于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的乘積之比。(4)首先根據平衡力的條件計算出工人對刷子施加動力,然后根據W=Fs計算工人克服摩擦做功,根據計算工人克服摩擦做功的功率。【解答】(1) 工人檢字排版時,要對活字形狀、位置等作出迅速而精準的判斷,該過程主要依賴的人體系統是神經系統;(3)根據化學式 可知, 明礬中鋁元素和硫元素的質量之比為:(27×1):(32×2)=27:64。1 / 1浙江省浙真組合·錢塘甬真卷1號作品·之江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科 學試卷(三模)1.(2025·浙江模擬)《齊民要術》是世界上最早記錄食品釀造的典籍。下列釀酒過程中主要發生化學變化的是()A.糧食粉碎 B.糧食發酵 C.酒水蒸餾 D.酒渣過濾【答案】B【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解析】【分析】 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為是否有新物質生成。【解答】 A.糧食粉碎過程中只是形狀的改變,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錯誤;B.糧食發酵過程中有酒精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B正確;C.酒水蒸餾過程中只是狀態的改變,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C錯誤;D. 酒渣過濾 過程中只是實現固液分離,除去難溶性雜質,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D錯誤。故選B。2.(2025·浙江模擬)有“仙草”之稱的鐵皮石斛(如圖),其繁殖方式以分株扦插為主,我們也常用鐵皮石斛花入藥。在植物分類中,鐵皮石斛屬于()A.苔蘚植物 B.蕨類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答案】D【知識點】種子植物【解析】【分析】被子植物又叫綠色開花植物.它是植物界進化程度最高等的植物類群,它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種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實。【解答】 被子植物具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種子外有果皮包被。鐵皮石斛具有這些特征:它有根、莖、葉的分化,能開花,且種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斛果。因此,鐵皮石斛屬于被子植物。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3.(2025·浙江模擬)近視防控是全民關注的社會熱點,浙江省各中小學開展了“明眸摘鏡”工程。其中近視眼鏡的鏡片屬于()A.凹透鏡 B.凹面鏡 C.凸透鏡 D.平面鏡【答案】A【知識點】透鏡及其特點與分類【解析】【分析】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為凸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為凹透鏡。【解答】近視眼鏡的鏡片中間薄邊緣厚,為凹透鏡,故A正確,而B、C、D錯誤。故選A。4.(2025·浙江模擬)關于葡萄糖酸鋅(C12H22O14Z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屬于氧化物B.由碳 氫、氧、鋅四種元素組成C.氫元素質量分數最大D.相對分子質量為455g【答案】B【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氧化物【解析】【分析】A.只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為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B.在化學式中,一種字母代表一種元素;C.元素的質量之比等于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的乘積之比;D.相對分子質量等于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的乘積之比。【解答】 A.葡萄糖酸鋅是由碳、氫、氧、鋅四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不屬于氧化物,故A錯誤;B.根據化學式 C12H22O14Zn 可知,葡萄糖酸鋅由碳、氫、氧、鋅四種元素組成,故B正確;C.根據化學式 C12H22O14Zn 可知,葡萄糖酸鋅中碳、氫、氧、鋅元素的質量比為:(12×12):(1×22):(16×14):(65×1)=144:22:224:65,則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故C錯誤;D.相對分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g”,常常省略不寫,故D錯誤。故選B。5.(2025·浙江模擬)2024年11月,某生物多樣性研究團隊在福建省發現了兩棲動物新物種——立春角蟾。其生殖方式最可能為()A.體內受精 卵生 B.體內受精 胎生C.體外受精 卵生 D.體外受精 胎生【答案】C【知識點】兩棲動物的生殖方式【解析】【分析】兩棲動物主要特征是: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大多生活在陸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膚可輔助呼吸。【解答】 立春角蟾屬于兩棲動物,雌雄異體,生殖和發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蟾抱對后,將精子和卵子產在水中,體外受精,幼體在水中發育,抱對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率。因此姬林蛙的生殖方式是體外受精,卵生。故選C。6.(2025·浙江模擬) 民間藝人制作“糖畫”時,把糖塊加熱成糖漿,這屬于物態變化中的()A.凝固 B.熔化 C.升華 D.液化【答案】B【知識點】熔化與熔化現象;凝固與凝固現象;液化及液化現象;升華及升華現象【解析】【分析】凝固:由液體轉化為固態;熔化:由固態轉化為液態;升華:由固態轉化為氣態;液化:由氣態轉化為液態。【解答】糖塊加熱成糖漿,由固態轉化為液態,屬于熔化過程。故答案為:B。7.(2025·浙江模擬)人臉識別已經在越來越多的場景落地應用,其原理是不同人的臉具有獨特的性狀特征。決定人臉這一性狀特征的是()A.蛋白質 B.基因 C.大腦 D.細胞【答案】B【知識點】遺傳物質的傳遞【解析】【分析】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狀的遺傳物質的基本結構單位和功能單位,生物的性狀由基因控制,基因是染色體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狀的DNA片段。生物的性狀表現還受環境因素的影響,關鍵是要明確基因和性狀的關系。【解答】 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細胞核中能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叫做染色體,它是由DNA和蛋白質兩部分組成。一條染色體上包含一個DNA分子,DNA呈雙螺旋結構,是遺傳信息的載體。一個DNA分子上包含有多個基因,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因此,決定人臉性狀特征的是基因。故選B。8.(2025·浙江模擬)若金屬M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M+CuSO4——MSO4+ Cu,.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M不可能是鐵 B.M的金屬活動性比 Cu強C.M可能是鋁 D.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答案】B【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金屬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 根據題意,金屬M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方程式為M+CuSO4=MSO4+Cu,說明M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生成的化合物為MSO4,硫酸根顯-2價,則M顯+2價,進行分析解答。【解答】 金屬M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方程式為M+CuSO4=MSO4+Cu,說明M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生成的化合物為MSO4,硫酸根顯-2價,則M顯+2價。A.鐵發生置換反應時顯+2價,M可能是鐵,故A錯誤;B.金屬M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方程式為M+CuSO4=MSO4+Cu,說明M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故B正確;C.M顯+2價,該金屬不可能是鋁,故C錯誤;D.該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D錯誤。故選B。9.(2025·浙江模擬)如圖所示,有幾個小朋友在玩滑梯。某同學沿滑梯滑下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同學的重力勢能減少B.滑梯對該同學有力的作用C.該同學所受到的重力對其做功D.該同學的重力勢能全部轉化為動能【答案】D【知識點】力是否做功的判斷;能量的相互轉化和轉移;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解析】【分析】A.重力勢能與質量和高度有關;B.對同學進行受力分析即可;C.做功的要素: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②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D.注意機械能和內能的轉化。【解答】A.在同學沿滑梯下滑的過程中,質量不變,高度減小,則重力勢能減小,故A正確不合題意;B.同學對滑梯施加壓力,則滑梯對同學施加支持力和摩擦力,故B正確不合題意;C.同學受到的重力豎直向下,且在向下的方向上通過距離,因此重力做功,故C正確不合題意;D.該同學與滑梯摩擦,因此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故D錯誤。故選D。10.(2025·浙江模擬)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下列關于地球的認識正確的是( )A.地球自轉的方向為自東向西B.地球是一個正球體C.火山和地震多發生在板塊內部D.地球從內到外分為地核、地幔、地殼三層【答案】D【知識點】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地球內部的結構;世界上火山地震帶的分布;地球自轉【解析】【分析】地球是一個兩級稍扁,赤道略鼓的橢球體,地球從內到外分為地核、地幔、地殼三層,地球自轉的方向為自西向東;【解答】A. 地球自轉的方向為自西向東,A錯誤;B. 地球是一個兩級稍扁,赤道略鼓的橢球體,B錯誤;C. 火山和地震多發生在板塊和板塊的交界處,C錯誤;D. 地球從內到外分為地核、地幔、地殼三層 ,D正確;故答案為:D.11.(2025·浙江模擬) 布洛芬是常見的消炎止痛藥物,使用說明書上寫著“溫水服用”“飯后或與食物一起服用,以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等提示語。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高溫可能導致藥物成分發生變化B.布洛芬可以在胃中被徹底消化吸收C.溫水服用可以幫助藥物更好地溶解與吸收D.布洛芬可以通過循環系統到達指定部位,抑制疼痛【答案】B【知識點】食物的消化與吸收【解析】【分析】根據題目描述提取信息,然后對各個選項分析判斷即可。【解答】根據“ 溫水服用 ”可知,高溫可能導致藥物成分發生改變,而溫水可以幫助藥物更好的溶解和吸收,故A、C正確不合題意;布洛芬的作用是消炎止痛,其中部分可能在胃中被消化,大部分要通過循環系統到達指定部位抑制疼痛,故B錯誤符合題意,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B。12.(2025·浙江模擬)某同學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影響鉛筆芯電阻大小的因素,閉合開關,保持A 夾不動,移動 B 夾,發現電流表示數發生改變。此現象反映了影響鉛筆芯電阻大小的因素是()A.長度 B.溫度 C.材料 D.橫截面積【答案】A【知識點】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影響導體電阻的因素包括: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根據題目描述分析影響鉛筆芯電阻大小的因素即可。【解答】根據題意可知, 保持A 夾不動,移動 B 夾, 則鉛筆芯接入電路的長度發生改變,電流表的示數變化說明電流改變,那么反映了影響鉛筆芯電阻大小的因素是長度。故選A。13.(2025·浙江模擬)歸納和推理是學習科學時常用的思維方法,必須科學嚴謹。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氧化物中有氧元素,有氧元素的物質一定是氧化物B.家庭電路中發生短路時保險絲會熔斷,保險絲熔斷一定是發生了短路C.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則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單質D.顯微鏡使用中轉動反光鏡可使視野變亮,則視野變亮一定是轉動了反光鏡【答案】C【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家庭電路電流過大的原因;單質和化合物的區別;氧化物【解析】【分析】A.只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為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B.家庭電路電流過大的原因;①短路;②用電器總功率過大;C.同種元素可形成不同單質;D.根據顯微鏡的調節方法判斷。【解答】A.氯酸鉀中含有氧元素,但是由三種元素構成,因此不是氧化物,故A錯誤;B.保險絲熔斷,可能是發生短路,也可能是用電器總功率過大,故B錯誤;C. 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則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單質,故C正確;D. 顯微鏡使用中轉動反光鏡可使視野變亮,則視野變亮可能是轉動了反光鏡,也可能是調節了通光孔,故D錯誤。故選C。14.(2025·浙江模擬)2025年春節期間,餃子導演的《哪吒之魔童鬧海》上映,突破了百億票房,其故事情節深受觀眾喜愛。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敖丙在深海中流下的眼淚上浮,是因為海水的密度大于淚水的密度B.哪吒的風火輪在轉動的過程中做勻速直線運動C.重塑哪吒肉身的藕在植物的結構層次中屬于器官D.土撥鼠在生態系統中屬于消費者【答案】B【知識點】器官和系統;生態系統的成分;機械運動的分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A.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判斷;B.沿著直線快慢不變的運動為勻速直線運動;C.植物的基本器官包括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D.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解答】 A.敖丙在深海中流下的眼淚上浮,是因為海水的密度大于淚水的密度,故A正確不合題意;B.哪吒的風火輪在轉動的過程中,速度不變但是不是直線運動,因此不做勻速直線運動,故B錯誤符合題意;C.蓮藕是水生植物荷花的地下莖,因此屬于器官,故C正確不合題意;D.土撥鼠需要以植物的種子為食物,在生態系統中屬于消費者,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B。15.(2025·浙江模擬)將一根長筷子插入蘋果中(如圖甲),再將筷子提起,豎直懸在空中,用錘子不斷輕敲筷子上端,發現蘋果不斷往上爬升(如圖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蘋果往上爬升,因為它具有慣性B.提著筷子的手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終豎直向上C.敲擊時,錘子對筷子的力與筷子對錘子的力是一對平衡力D.靜止時,蘋果受到的重力和筷子對蘋果的靜摩擦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答案】A【知識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慣性;平衡力的辨別;摩擦力的存在【解析】【分析】 A.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做慣性;B.摩擦力方向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或相對運動趨勢相反;C.二力平衡的條件是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D.相互作用力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和兩個物體上。【解答】 A.將一根長筷子插入蘋果中,然后將筷子提起,豎直懸在空中,用錘子不斷輕敲筷子上端,筷子受力而向下運動,蘋果具有慣性保持靜止,蘋果相對于筷子向上運動了,發現蘋果不斷的往上爬升。說明蘋果具有慣性,故A正確;B.手提筷子,有向上運動的趨勢,故受到的摩擦力向下,故B錯誤;C.敲擊時,錘子對筷子的力與筷子對錘子的力作用在不同物體上,不是平衡力,故C錯誤;D.靜止時,受力平衡,蘋果受到的重力和筷子對蘋果的靜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故選A。16.(2025·浙江模擬)陶瓷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特種耐磨陶瓷貼片是以 Al2O3為原料、稀有金屬氧化物為熔劑,經1730℃的高溫燒結制成的特種剛玉陶瓷,再采用耐磨陶瓷膠黏劑組合而成。(1)特種耐磨陶瓷貼片在物質組成上屬于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2)Al2O3中 Al的化合價為 。(3)高溫燒制的過程發生 (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答案】(1)混合物(2)+3(3)化學變化【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區別【解析】【分析】(1)只有一種物質組成純凈物,由多種物質組成混合物;(2)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計算;(3)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有無新物質生成。【解答】(1)根據“ 特種耐磨陶瓷貼片是以 Al2O3為原料、稀有金屬氧化物為熔劑,經1730℃的高溫燒結制成的特種剛玉陶瓷 ”可知,種耐磨陶瓷貼片由多種物質組成,為混合物。(2) Al2O3中O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根據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得到:2x+(-3)×2=0,解得:x=+3價;(3) 高溫燒制的過程中,泥土變成了陶瓷,生成了新物質,發生化學變化。17.(2025·浙江模擬)兒童時期的體重管理將深遠影響骨骼發育、心肺功能及心理健康。某校組織 BMI(身體質量指數)超標的學生參加“葵娃健康加油站”行動,通過家校配合,幫助孩子均衡飲食、科學運動。(1)不良飲食習慣會造成肥胖,若人體吸收過多的葡萄糖,其部分會轉變成 。(2)平衡膳食和參加適度體育運動是預防肥胖的主要方法:①多吃蔬菜,不僅因為蔬菜中所含能量少,還因為其中富含 。②體育運動時需要大量能量,這些能量是通過體內組織細胞 消耗有機物釋放出來的。【答案】(1)脂肪(2)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呼吸作用【知識點】食物的消化與吸收【解析】【分析】(1)脂肪一般是儲存在體內作為備用能源,肥胖的人體內往往脂肪較多,而脂肪是人體內重要的營養物質,有動物脂肪和植物脂肪之分;(2)①根據常見食物所含營養素的知識解答;②呼吸作用,是生物體在細胞內將有機物氧化分解并產生能量的化學過程,是所有的動物和植物都具有一項生命活動。【解答】 (1)若人體吸收的葡萄糖過多,多余部分會轉變為脂肪。(2)①水果蔬菜不僅含能量少還富含維生素、膳食纖維、水等營養素。②生物的生命活動都需要消耗能量,這些能量來自生物體內糖類、脂類和蛋白質等有機物的氧化分解。體育運動時需要大量能量,這些能量是通過體內組織細胞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釋放出來的。18.(2025·浙江模擬)由CO和CO2組成的混合氣體,為測定其組成,將其通入如圖裝置中,觀察到 B中黑色氧化銅變紅,假設各步驟中氣體充分反應,測得A、B、C在反應前后的乘量記錄如下表: A B C反應前質量/g 100.0 10q.0 100.0反應后質量/g 104.0 96.8 109.2(1)寫出 A 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實驗中能證明CO存在的證據是 。(3)根據表格數據分析,CO的質量為 g。【答案】(1)(2)B中黑色的氧化銅變為紅色的銅(3)5.6【知識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解析】【分析】(1)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方程式;(2)氧化銅為黑色固體,銅單質為紅色固體,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單質和二氧化碳氣體;(3)裝置B中質量的減小量其實就是氧化銅中氧元素的質量,根據反應的方程式計算參加反應的一氧化碳的質量即可。【解答】(1)在裝置A中,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則反應的方程式為:。(2) 實驗中能證明CO存在的證據是B中黑色的氧化銅變為紅色的銅;(3)根據表格可知,裝置B中質量的減小量其實就是氧化銅中氧元素的質量,即為100g-96.8g=3.2g;設參加反應的CO的質量為x,根據CO+CuO=Cu+CO2得到:CO~O28 16x 3.2g;;解得:x=5.6g。19.(2025·浙江模擬)如圖甲為普通光學顯微鏡的結構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若某同學按照圖甲中所示方向調節A結構,則鏡筒的變化情況為 (填“下降”或“上升”)。(2)該同學在顯微鏡視野中,看到葉綠體繞液泡按圖乙所示方向移動,則實際裝片中葉綠體移動的方向是 (填“逆時針”或“順時針”)。【答案】(1)下降(2)逆時針【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解析】【分析】(1)顯微鏡的粗準焦螺旋可以大幅度上升或下降鏡筒,順時針轉動粗準焦螺旋可以使鏡筒上升;(2)根據顯微鏡的成像特點分析解答。【解答】 (1)根據圖片可知,逆時針轉動粗準焦螺旋可以使鏡筒下降,所以逆時針方向調節A結構,則鏡筒移動的方向為下降。(2)顯微鏡成倒立的像,即旋轉180°后得到的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的像。因此,顯微鏡下觀察到葉綠體流動的方向是逆時針,旋轉180°后還是逆時針方向。20.(2025·浙江模擬)為了探究“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某同學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其中兩端開口的U形管中有適量的水,U形管的左端通過橡皮管與玻璃管側壁管口相連通。(1)該同學用電吹風機從左側管口吹風,則U形管 (填“左”或“右”)側液面將升高。說明氣體的流速越大,壓強越 。(2)灰鵝在飛行途中突遇強風,會將身體翻轉180°,用腳朝上但頭保持不變的怪異姿勢進行飛行,如圖乙所示,其目的是迅速 (填“升高”或“降低”)飛行高度,躲避危險。【答案】(1)左;小(2)降低【知識點】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解析】【分析】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解答】(1) 小科用電吹風機從左側管口吹風,使得U形管左端氣體流速變快,壓強減小,則U形管左側液面將升高;(2)灰鵝在飛行途中突遇強風,會將身體翻轉180°,腳朝上但頭保持不變的怪異姿勢進行飛行,如圖乙所示,使得上方空氣流速小于下方,則上方的壓強大于下方的壓強,使灰鵝降低飛行高度。21.(2025·浙江模擬)如圖是地球公轉模型圖。(1)地球繞太陽運動到①位置時,北半球所處的節氣是 。(2)2025年4月4日清明節,這天地球位于 之間,這一天浙江省的晝夜長短情況是 。【答案】(1)冬至(2)②③;晝長夜短【知識點】陽歷和地球公轉的關系【解析】【分析】(1)陽光直射北回歸線時為夏至,直射南回歸線時為冬至,直射赤道時為春分或秋分,根據地球的公轉方向對二者進行區分;(2)每年的3月22日左右為春分,此時白晝和黑夜等長;6月22日左右為夏至,此時白晝最長;9月22日左右為秋分,此時白晝和黑夜等長;12月22日左右為冬至,此時黑夜最長。【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③陽光直射北回歸線為夏至,則對面的①為冬至。根據公轉方向可知,①后面的②為春分,對面的④為秋分,即地球繞太陽運動到①位置時,北半球所處的節氣是冬至;(2) 2025年4月4日清明節, 在3月22日和6月22日之間,即在春分和夏至之間,也就是②③之間, 這一天浙江省的晝夜長短情況是晝長夜短。22.(2025·浙江模擬)某校健身房自主研制了一款新型健身器材,如圖所示,同學們通過繩子可以拉動擋板并帶動液壓油向上運動(拉動過程中,忽略液壓油的損失)。某同學拉動繩子,使擋板勻速向上運動。(1)圖中定滑輪的作用是 。(2)該同學的拉力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擋板的重力。(3)擋板從 B到A 的過程中,該同學的拉力如何變化 。【答案】(1)改變力的方向(2)大于(3)逐漸變大【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定滑輪及其工作特點;液體壓強計算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1)定滑輪不省力不費力,只能改變力的方向;動滑輪能省力,但是不能改變力的方向;(2)以擋板為受力對象,根據平衡力的知識分析解答;(3)根據p=ρ液gh分析擋板受到壓強的變化,根據F=pS分析擋板受到壓力的變化,進而判斷拉力變化。【解答】(1)圖中定滑輪的作用是改變力的方向;(2)根據題意可知,當擋板勻速上升時,向上繩子的拉力等于擋板的重力與液體對擋板的壓力之和,那么該同學的拉力大于擋板的重力。(3) 擋板從 B到A 的過程中, 油面的高度不斷增大,根據p=ρ液gh可知,擋板受到液體的壓強越來越大。根據F=pS可知,擋板受到液體的壓力越來越大。根據F=F液+G可知,該同學的拉力逐漸變大。23.(2025·浙江模擬)某小組發現魚缸中的水草在強光下葉片表面氣泡(氧氣)產生較多,而弱光下氣泡產生較少,推測光照強度可能影響光合作用速率。①作出假設:光照強度越強,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越大。②取3組相同水蘊草枝條,分別放入盛有等量清水和碳酸氫鈉溶液的三個燒杯中。(已知:碳酸氫鈉易溶于水,在溶液中緩慢分解,產生二氧化碳)③用不同距離的LED燈照射(10cm、30cm、50cm),30 min內產生的氧氣體積如下表所示:LED燈距離 10 cm 30cm 50cm氧氣體積請回答:(1)實驗中用 來反映光照強度大小。(2)碳酸氫鈉溶液放入燒杯中的作用是 。(3)通過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4)某同學認為實驗設計不合理,他的理由可能是 。【答案】(1)LED燈距離(2)保證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3)光照強度越強,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越大(4)只有一組實驗數據,存在偶然性,應該使用多種植物做幾組實驗,使實驗結果更具有普遍性【知識點】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物【解析】【分析】(1)在光源的發光強度不變時,距離越遠,則光線越分散,那么光照強度越小;(2)碳酸氫鈉不穩定,會分解生成碳酸鈉、二氧化碳氣體和水;(3)根據表格數據分析光合作用和光照強度的關系;(4)在科學探究中,往往需要換用不同器材多次完成實驗,從而收集多組數據,這樣得到的結論會更加客觀,具有普遍意義。【解答】(1)實驗中用LED燈距離來反映光照強度大小。(2) 碳酸氫鈉溶液放入燒杯中的作用是保證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3)根據表格數據可知,當LED燈的距離增大時,收集氧氣的體積逐漸減小,那么得到結論:光照強度越強,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越大。(4) 某同學認為實驗設計不合理,他的理由可能是:只有一組實驗數據,存在偶然性,應該使用多種植物做幾組實驗,使實驗結果更具有普遍性。24.(2025·浙江模擬)某校科學探究小組同學在學習了液化的相關知識后,根據圖甲所示的課本實驗進行圖乙改進實驗。實驗步驟如下:①將A 玻璃片浸泡在冰水中3 min,B 玻璃片浸泡在60℃的熱水中3 min;②將兩玻璃片同時取出并擦干蓋在 待填 ℃水的燒杯上方;③1 min內觀察A、B 玻璃片表面發生的變化,從而可以順利得出水蒸氣液化的條件。請回答:(1)步驟②“待填”處燒杯中水的溫度應選()(填字母)。A.0℃ B.40℃ C.70℃ D.80℃(2)要得出水蒸氣液化的條件,步驟③觀察到的現象應該是:①A 玻璃片表面 ,②B 玻璃片表面 。(3)改進后的實驗相對于課本實驗的優點是 。【答案】(1)B(2)有小水珠出現;無變化(3)通過設置對照組更能說明水蒸氣是遇冷液化的【知識點】液化及液化現象【解析】【分析】(1)高溫物體遇到低溫物體會向外放熱,低溫物體遇到高溫物體會吸熱,根據液化吸熱的知識分析;(2)根據水蒸氣放熱從氣態變成液態發生液化分析解答;(3)設置兩個實驗,一個為實驗組,一個為對照組,通過對照可以更加鮮明的探索某個條件對物理量的影響。【解答】(1)水蒸氣發生液化時需要向外放熱,因此它需要遇到低溫物體才行,因此水蒸氣的溫度要高于冰水混合物的溫度0℃。為了說明液化時吸熱還是放熱,需要水蒸氣在一個玻璃片上放熱,一個玻璃片上吸熱,因此選擇水的溫度要高于0℃低于60℃,故選B。(2)A玻璃片的溫度低于水蒸氣的溫度而放熱液化,則A表面看到小水珠出現;B玻璃片的溫度高于水蒸氣溫度而吸熱,不會液化,即B表面無變化。(3) 改進后的實驗相對于課本實驗的優點是:通過設置對照組更能說明水蒸氣是遇冷液化的。25.(2025·浙江模擬)裝置的氣密性是否良好是實驗成功的關鍵。項目小組同學在學習了氧氣和二氧化碳相關知識后,對裝置氣密性做了如下探究。請回答:(1)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若用裝置甲作制取氣體的發生裝置,會導致的結果是 。(2)在甲裝置中加裝一個小試管,把甲裝置改裝成乙裝置,就能實現制取氣體的目的。則乙裝置中小試管的作用是 。(3)圖丙為教材中氧氣體積分數測定的實驗裝置,如果不借助止水夾,對圖丙裝置進行改進,結合圖乙改進的思想,將對圖丙改進的結果畫在圖丁中。 。(4)為了避免導管內原有的空氣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合理的操作是 。【答案】(1)收集不到二氧化碳(2)使漏斗下端液封(3)(4)將導管灌滿水再進行實驗【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解析】【分析】(1)甲圖中,長頸漏斗的下口沒有浸在稀鹽酸液面下進行液封,因此生成的二氧化碳會長頸漏斗溢出;(2)根據長頸漏斗浸在小試管液面以下不會漏氣解答;(3)如果沒有止水夾,那么就無法控制燃燒過程中集氣瓶內氣體的流動。此時可以將集氣瓶內的導氣管延長,伸到瓶底的水面以下進行液封即可。(4)如果在導氣管內灌滿水,水將導管內的空氣排出,就可避免對實驗的影響。【解答】(1) 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若用裝置甲作制取氣體的發生裝置,會導致的結果是收集不到二氧化碳;(2) 在甲裝置中加裝一個小試管,把甲裝置改裝成乙裝置,就能實現制取氣體的目的。則乙裝置中小試管的作用是:使漏斗下端液封。(3)可將圖丙中導管延長,直到浸入水面以下即可,如下圖所示:(4) 為了避免導管內原有的空氣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合理的操作是:將導管灌滿水再進行實驗。26.(2025·浙江模擬)為了研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電壓的關系,某同學設計了如圖1甲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恒為6 V,R1是定值電阻,R2是滑動變阻器(圖乙)。1/A 0.2 0.4 0.6 1U/V 1 2 3 5請回答:(1)在此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 。(2)閉合開關后,移動滑片P,發現兩電表示數始終如圖2所示,原因可能是 。(3)R1的阻值為 Ω。(4)改正錯誤后,該同學繼續實驗,將有關實驗數據記錄在表格中。分析表格可知,他所選擇的滑動變阻器的規格是()(填字母)。A.10Ω 2A B.25 Ω 2A C.50Ω 0.5A【答案】(1)改變定值電阻R1兩端的電壓和保護電路(2)滑動變阻器短路(或將滑動變阻器的C、D兩個接線柱接入了電路)(3)5(4)B【知識點】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實驗【解析】【分析】(1)根據實驗過程和操作步驟,分析滑動變阻器的作用;(2)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不變,即調節滑片移動的過程中電阻保持不變,應該是滑動變阻器沒有起到相應的調節作用,據此分析解答;(3)根據圖2確定電流表的示數和電壓表的示數,根據計算R1的阻值;(4)根據表格確定通過電路的最小電流和對應電壓表的示數,根據U2=U總-U1計算變阻器的電壓,根據計算變阻器接入的最大阻值即可。【解答】(1)在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兩端電壓的關系時,需要不斷改變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那么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改變定值電阻R1兩端的電壓和保護電路。(2) 閉合開關后,移動滑片P,發現兩電表示數始終如圖2所示,原因可能是滑動變阻器短路(或將滑動變阻器的C、D兩個接線柱接入了電路);(3)根據圖2可知,電流表的量程為0-0.6A,分度值為0.02A,則示數為0.24A。電壓表的量程為0-3V,分度值為0.1A,則示數為1.2V,那么定值電阻的阻值為:;(4)根據表格可知,通過電路的最小電流為0.2A,此時電壓表示數為1V,那么變阻器兩端的電壓為:U2=U總-U1=6V-1V=5V;那么變阻器接入的最大阻值為:;故選B。27.(2025·浙江模擬) “用微觀思想解決宏觀物質問題”是重要的科學觀念,能有效建立物質成分推斷等方面問題解決的思維路徑。例如:某固體樣品中,可能含有 NaOH、NaCl、Na2SO4、Na2CO3、CaCl2中的一種或幾種,加水得無色溶液A。對該固體樣品成分推斷,學習小組同學建構了“物質推斷”的思維模型(如圖1),并對樣品進行了如圖2的探究。請回答:(1)微觀分析:在溶液 A 中加入 BaCl2 溶液和稀硝酸,是檢驗圖1 思維模型中的 (填“陰離子”或“陽離子”)。(2)根據溶液E中通入足量 CO2得白色沉淀F,可以推出溶液 E中一定存在的離子是 。(3)根據圖2的探究過程及現象,可推斷該固體樣品中一定存在的物質是 。(4)某同學認為圖2 探究方案中,應將 BaCl2 溶液換成 Ba(NO3)2 溶液,理由是 。【答案】(1)陰離子(2)、Na+(3)NaOH、Na2SO4、Na2CO3(4)可以排除氯離子的干擾,以確定樣品中是否有 NaCl【知識點】物質的鑒別、推斷【解析】【分析】(1)在溶液A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鋇溶液生成了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鈉和它反應生成的硫酸鋇,也可能是碳酸鈉和它反應生成的碳酸鋇沉淀。加入足量稀硝酸后,部分沉淀生成氣體,說明存在碳酸鋇,剩余的沉淀應該是硫酸鋇,那么說明固體中存在硫酸鈉和碳酸鈉,不存在氯化鈣;(2) 溶液E中通入足量 CO2得白色沉淀F, 應該是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再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鋇;(3)根據上面的分析解答;(4)加入硝酸銀后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銀,可以證明氯離子的存在,但是由于前面加入氯化鋇,因此無法判斷是否存在氯化鈣,據此分析解答。【解答】(1) 在溶液 A 中加入 BaCl2 溶液和稀硝酸,是為了減小碳酸根離子和硫酸根離子的存在,既是檢驗圖1 思維模型中的陰離子;(2) 根據溶液E中通入足量 CO2得白色沉淀F可知,溶液E中肯定存在氯化鋇和氫氧化鈉,那么離子為、Na+;(3) 根據圖2的探究過程及現象,可推斷該固體樣品中一定存在的物質是NaOH、Na2SO4、Na2CO3;(4) 某同學認為圖2 探究方案中,應將 BaCl2 溶液換成 Ba(NO3)2 溶液,理由是:可以排除氯離子的干擾,以確定樣品中是否有 NaCl。28.(2025·浙江模擬) 某項目化學習小組用水草、小魚、螺螄、適量河水和泥沙制作了密閉的生態瓶,并將該裝置置于適宜光照環境下,觀察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現象。請回答:(1)制作生態瓶采用透明的裝置,一方面是為了便于觀察,另一方面是因為生態瓶所需能量的最終來源是 。(2)從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上看,小魚屬于 。(3)為研究氧氣動態平衡,小組測得:光照條件下每小時溶氧量增加5mg,黑暗條件下每小時減少2mg。若需維持24h后溶氧量不低于初始水平,則每日至少需保證 h的光照。(計算結果精確到個位)【答案】(1)太陽能(2)消費者(3)7【知識點】生態系統的成分;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物【解析】【分析】(1)生態系統的能量來自于綠色植物,而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利用太陽能合成有機物和氧氣;(2)生態系統的成分主要包括: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等,為生物的生命活動提供物質和能量3。生產者:在生物學分類上主要是各種綠色植物,也包括化能合成細菌與光合細菌,它們都是自養生物。消費者:指以動植物為食的異養生物,消費者的范圍非常廣,包括了幾乎所有動物和部分微生物(主要有真細菌),它們通過捕食和寄生關系在生態系統中傳遞能量。分解者:分解者又稱“還原者”,它們是一類異養生物,以各種細菌(寄生的細菌屬于消費者,腐生的細菌是分解者)和真菌為主,也包含屎殼郎、蚯蚓等腐生動物。(3) 若需維持24h后溶氧量不低于初始水平, 則24h內產生的氧氣和消耗氧氣的量相同,以此為等量關系列式計算即可。【解答】(1) 制作生態瓶采用透明的裝置,一方面是為了便于觀察,另一方面是因為生態瓶所需能量的最終來源是太陽能;(2) 從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上看,小魚要適用水草,屬于消費者;(3)設需要光照時間為x,那么黑暗時間為(24-x),則:5x-2×(24-x)=0;解得:x≈7。29.(2025·浙江模擬)某同學在做了 Ba(OH)2與 Na2SO4溶液反應的實驗后,過濾得到濾液X,對濾液X 進行如下探究。取一定量濾液 X于燒杯中,逐滴加入6%的MgSO4 溶液40g,得到如圖甲所示圖像,然后繼續往燒杯中滴加稀硫酸,得到如圖乙所示圖像。請回答:(1)濾液 X中含有的溶質是 。(2)BC段溶液的 pH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7。(3)當加入30g稀硫酸時,燒杯中沉淀的質量m2的值為多少 (寫出計算過程)【答案】(1)Ba(OH)2、NaOH(2)大于(3)解:由圖像可知,BaSO4沉淀的質量為4.66g。設 Mg(OH)2沉淀的質量為x,根據 Mg原子守恒可得MgSO4 ∽ Mg(OH)2120 5840g×6% x解得:x=1. 16g;則m2g=1.16g+4.66g=5.82g答:燒杯中沉淀的質量m2的值為5.82。【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解析】【分析】(1)硫酸鈉和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氫氧化鈉。在 濾液 X于燒杯中滴入硫酸鎂后,在開始的一段時間內,其中的氫氧化鋇和硫酸鎂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氫氧化鎂沉淀 。然后硫酸鎂再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比較可知,前一段沉淀質量增加的快,后一段時間沉淀質量增加的慢;(2)BC段為稀硫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當氫氧化鈉完全反應后,稀硫酸再與氫氧化鎂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水,因此沉淀質量減小。當其完全反應后,硫酸鋇沉淀不與其反應,因此沉淀質量不變。(3)在反應過程中,鎂原子的質量守恒,即硫酸鎂和氫氧化鎂中鎂原子的質量相等。以此為等量條件根據它們的化學式列式計算出氫氧化鎂的質量,然后與硫酸鋇的質量相加得到m2的數值即可。【解答】(1)根據甲圖可知,加入硫酸鎂后沉淀的質量先增加較快后變慢,說明其中存在的溶質為Ba(OH)2、NaOH;(2)BC段沉淀質量不變,應該是稀硫酸和氫氧化鈉的反應,因此BC段溶液呈堿性,pH大于7。30.(2025·浙江模擬)某項目化學習小組設計了一臺簡易風速儀測量學校操場風速,其工作原理如圖甲所示。裝有擋風板和滑片 P 的輕質滑塊與輕質彈簧套在滑桿MN 上,彈簧左端固定,右端與滑塊相連。均勻電阻絲AB長為20cm,阻值為25Ω,電阻絲的阻值與長度成正比。電源電壓U。恒為9 V,保護電阻R。的阻值為5 Ω,電壓表量程為0~3V。彈簧彈力 F 與彈簧長度改變量x的關系如圖乙。無風時,滑片 P 在A 處。有風時,滑片移動,穩定后讀出電壓表示數,并計算出相應的壓力,再根據小組自定義的表格,判斷風級。操場風力等級 等級0 等級1 等級2 等級3 等級4壓力/N 0~1 1~5 5~10 10~15 15~20說明:測量時保證風垂直吹在擋風板上,不計一切摩擦阻力。請回答:(1)滑片 P 在向左移動過程中,電路總電阻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2)計算該裝置能測量的最大風力等級是多少 (3)為了增大可測量的風力等級,除了可以把電壓表的量程換成0~15 V的方案以外,還可以通過做出哪些調整以達到目的 請再寫出一條建議: 。【答案】(1)不變(2)解:電路中電流:電壓表的最大測量值是3 V,所測 AP 段最大電阻:那么滑塊移動的距離根據圖乙可知,F=7N,查表可知,能測量的最大風力等級為2級。答:該裝置能測量的最大風力等級為2級。(3)減小電源電壓或者增大R。的電阻等【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甲圖分析變阻器的接入方式,注意電壓表對接入電阻的影響;(2)當風力最大時,電壓表的示數最大。根據電壓表的量程確定它的最大示數,然后根據計算通過電路的電流,根據計算AP段接入的最大阻值,根據“電阻與長度成正比”計算出滑塊移動的距離,最后根據圖乙確定此時產生的彈力,并與風力等級表對照即可。(3)增大可測量的風力等級,即在彈簧移動相同的距離時電壓表的示數更小,根據U=IR分析解答即可。【解答】(1)根據圖片甲可知,定值電阻與變阻器AB串聯,電壓表測滑片右邊電阻絲分擔的電壓。由于電壓表的內阻很大,因此它的位置看做斷路,那么無論滑片P怎樣移動,都是AB全部接入電路,即電阻絲接入的阻值保持不變。根據R總=R0+RAB可知,總電阻不變。(3)增大可測量的風力等級,即在彈簧移動相同的距離時電壓表的示數更小。①減小電源電壓,則此時通過電路的電流變小,根據U=IR可知,此時電壓表的示數變小;②增大R0的阻值,則總電阻變大而總電流變小,根據根據U=IR可知,此時電壓表的示數變小。31.(2025·浙江模擬)在沙漠環境中,某種植物的種子具有特殊的結構,能夠在干燥條件下存活并在適宜條件下萌發。種子的外殼具有吸水性,能夠在降雨時迅速吸收水分。在長期進化過程中,該植物的種子形成了“吸水膨脹”行為以適應沙漠環境。請回答:(1)種子吸水膨脹時,其內部對種皮的壓力增大,在受力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對種皮的 增大,有利于種皮的破裂和胚芽的釋放。(2)吸水膨脹有利于種子的生存和萌發,推測其原因是 (寫出一點)。(3)受該種子“吸水膨脹”行為的啟發,研究團隊以天然纖維為原料,設計并制造出可降解的種子包裝材料,可用于干旱地區的種子播種。①播種前,需先測定種子的萌發率。測定萌發率時,具有活性的種子產生的二氧化碳能與澄清石灰水反應,出現白色渾濁現象。產生該渾濁現象的化學方程式是 。②播種后,種子包裝材料留在土壤中,不再回收。從保護土壤的角度分析,相對于用塑料等材料,以天然纖維為原料制造的種子包裝材料的優點是 (寫出一點)。【答案】(1)壓強(2)吸水膨脹后能獲得一定的水分(3);天然纖維是可降解材料,可生物降解,不會對土壤造成污染【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解析】【分析】(1)增大壓強的方法:增大壓力或減小受力面積;(2)種子的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這些條件缺一不可,它們共同作用,確保種子能夠順利地從休眠狀態過渡到活躍的生長狀態;(3)①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方程式;②可從是否降解保護環境的角度解答。【解答】(1)種子吸水膨脹時,其內部對種皮的壓力增大,在受力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對種皮的壓強增大,有利于種皮的破裂和胚芽的釋放。(2) 吸水膨脹有利于種子的生存和萌發,推測其原因:吸水膨脹后能獲得一定的水分;(3)①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則反應的方程式為:;② 從保護土壤的角度分析,相對于用塑料等材料,以天然纖維為原料制造的種子包裝材料的優點是:天然纖維是可降解材料,可生物降解,不會對土壤造成污染。32.(2025·浙江模擬)古代印刷術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工藝流程如圖所示。請回答:(1)工人檢字排版時,要對活字形狀、位置等作出迅速而精準的判斷,該過程主要依賴的人體系統是 。(2)某次刷墨過程中,油墨的質量為60g,若將這些油墨均勻涂抹在長為0.8m、寬為0.5m的活字版上,形成的油墨層厚度為0.1mm。求油墨層的密度。(忽略活字的凹凸)(3)為改善紙張的吸水性,工人在放紙前,會先用明礬溶液進行處理。在明礬 中,鋁元素與硫元素的質量比為 。(4)工人壓印時,先將涂好油墨的活字版固定,再把紙張平鋪其上,然后用刷子勻速刷印。若刷子與紙張間的摩擦力為10 N,刷子在3s 內沿紙張表面勻速移動了0.6m。則工人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答案】(1)神經系統(2)解: 油墨層的面積油墨層的厚度油墨層的體積油墨層的密度答:油墨的密度為 (3)27:64(4)解:根據平衡力的知識可知,工人施加的力F=f=10N,工人克服摩擦做功工人克服摩擦做功的功率答:工人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為2W。【知識點】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密度公式的應用;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1)經系統的主要功能是人體內起主導作用。一方面它控制與調節各器官、系統的活動,使人體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另一方面通過神經系統的分析與綜合,使機體對環境變化的刺激作出相應的反應,達到機體與環境的統一;(2)根據S=ab計算出油墨層的面積,根據V=Sh計算油墨層的體積,根據計算油墨層的密度;(3)元素的質量之比等于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的乘積之比。(4)首先根據平衡力的條件計算出工人對刷子施加動力,然后根據W=Fs計算工人克服摩擦做功,根據計算工人克服摩擦做功的功率。【解答】(1) 工人檢字排版時,要對活字形狀、位置等作出迅速而精準的判斷,該過程主要依賴的人體系統是神經系統;(3)根據化學式 可知, 明礬中鋁元素和硫元素的質量之比為:(27×1):(32×2)=27:64。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浙真組合·錢塘甬真卷1號作品·之江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科 學試卷(三模)(學生版).docx 浙江省浙真組合·錢塘甬真卷1號作品·之江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科 學試卷(三模)(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