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期末素養檢測卷(2025.6)(時間:70分鐘)一、填空題1.在觀察土壤實驗中(如右圖),攪拌水中土壤后,再靜置一段時間觀察,我們會看到現象,顆粒最的沉積在底部。2.小科撿到一塊不知名的物,外表為黃色。將它放在白色的瓷板上摩擦,A8瓷板上留下綠黑色的痕跡。這個曠物的條痕顏色是3潤3.如圖所示的紐扣電池。那么這種電池可以向外提供的電壓為正面反而V,它的正面是極。4.小科開空調時按遙控器開關沒反應,他先檢查電池槽(如圖),C92092電池槽有彈簧一側一般安裝電池的(選填“正極”或“負極”),小科發現電池安裝正確且沒有松動,故障可能是5.小科采摘了一朵鳳仙花,他用鑷子細心地(選填“從外到內”或“從內到外”)將花的各部分撕下來進行觀察,最外面為鳳仙花的,最里面為鳳仙花的二、選擇題6.小科在菜園里發現媽媽曬干的豌豆莢中有一些圓圓的顆粒。他將這些顆粒種進土里,幾天后長出了幼苗。這些顆粒實際上是(A種子B.果實C.胚根7.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一節電池只能使一個燈泡發光B.電源是一個完整的電路不可缺少的裝置C.使用相同的材料,電路可以有不同的連接方法8.老式拉線開關(如圖),當我們拉動繩子,燈就亮了,這是因為(A.一拉繩子就能自己產生電,讓燈亮起來B.拉動繩子后,開關里的金屬會連接,電流就能通過,燈就亮了C.拉動繩子后,開關里的金屬會斷開,電流就能通過,燈就亮了9.小科在做點亮小燈泡實驗時,發現小燈泡不亮,下列檢查步驟合理的是(A.馬上更換新的電池,不管其他元件B.直接用力晃動連接好的裝置,看小燈泡能不能亮C.先檢查電池是否有電,再查看導線連接是否松動,最后檢查小燈泡是否損壞10.小科在小區的電線桿上看到一個標志(如圖),此標志傳達的信息是(A.當心車輛B.當心觸電C.禁止通行11.在“比較土壤的滲水性”實驗中(如右圖),小科發現①號流下來水最多;②號流下來水其次;③號流下來水最少。根據實驗結果推測,耐旱怕澇的西瓜適合種植土壤是(A.①號土壤B.②號土壤C.③號土壤12.如圖所示,巖石受到風化和生物的作用最終會變成(不西不①②A.土壤B.腐殖質C.水小學科學四年級(下)期末素養檢測卷第1頁(共4頁)13.小科發現老屋屋頂上長滿了小草,草籽傳播的原因可能是(A.水流傳播B.草籽自己爬上去的C.風傳播或者動物傳播14.小燈泡的玻璃泡設計成透明的是為了(A.美觀B.防止電流泄漏C.保護燈絲并透出光線15.槜李是久負盛名的特色水果,果實在生長過程中營養主要來自()A.葉的光合作用B.莖的運輸作用C.葉的蒸騰作用16.用小刀刻劃某種巖石,能劃出刻痕,那么這種巖石的硬度(A.比小刀硬B.比小刀軟C.跟小刀相同17.芝白(如右圖),我們食用的部分主要是該植物的(A.根B.莖C.葉18.小明制作了用一個開關控制兩個燈泡亮滅的電路,后來有一個燈泡壞了,另外一個還能正常發光,則小明連接的電路圖應該為下列的(⑧88-A.B.⑧CH川19.我們可以通過觀察礦物碎片的邊緣是否能看見其他物體,來衡量礦物的(A.透明度B.光澤C.形狀20.在觀察巖石成分的實驗中,以下操作合理的是(A.用小刀在巖石上刻畫,觀察巖石的硬度,但實驗后沒有清理桌面B.使用放大鏡觀察巖石時,將放大鏡放在眼睛上,慢慢移動巖石C.在實驗結束后,將巖石放回原處,并整理實驗器材實驗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實驗1把土塊放入水中,有氣泡產生土壤中有空氣實驗2用紙巾包住土塊使勁握一握,紙巾變濕土壤中有腐殖質實驗3把土放進盛有水的燒杯里攪拌靜置后,土壤分層土壤微粒的顆粒大小不同21.下列是小科在探究“土壤的組成成分”的部分實驗記錄,結論不正確的是(A.實驗1B.實驗2C.實驗3三、綜合探究題22.讓我們一起共赴一場古時候農民種植水稻之旅!資料:江南某鎮新時器時代遺址發現16粒碳化稻谷,經科學鑒定,這是7000年前人工栽培出來的稻谷。水稻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葉片狹長、互生,花期因品種而異,通常為柚穗后開花。(1)播種前農民會把稻谷放溫水中,不飽滿種子會(填“沉”或“浮”),(2)農民播種時一般會選擇()A.飽滿的種子B.不飽滿的種子C.都一樣小學科學四年級(下)期末素養檢測卷第2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