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連云港市2025屆高三考前模擬考試(一)化學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單項選擇題:共13題,每題3分,共39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A 2.B 3.D 4.C 5.C 6.A 7.D 8.C 9.D 10.A11.B 12.D 13.B二、非選擇題:共4題,共61分。14.(15分)(1)①適當攪拌,適當升高溫度 (2分)②CaSO4、炭黑 (2分)(2)①3MnCO3+2Fe3++3H2O=2Fe(OH)3+3Mn2++3CO2↑ (2分)②此反應K===7.5×106>105,反應進行完全,因此可將Ca2+完全除盡 (2分)(3)①隨pH增大,溶液中c(H+)減小,平衡往正向移動,MAn(有機層)濃度增大,萃取率增大 (2分)②適當提高稀硫酸的濃度(或充分振蕩分液漏斗或用萃取劑分多次萃取)(2分)(4)邊攪拌向其中加入0.1mol·L 1 Na2C2O4溶液,直至向上層清液中滴加Na2C2O4溶液不產生沉淀,停止滴加。過濾,洗滌濾渣至取最后一次洗滌濾液滴加鹽酸和BaCl2溶液不再生成沉淀。將濾渣置于空氣中加熱到300℃以上,充分反應至固體質量不再改變 (3分)15.(16分)(1) (2分)(2)醚鍵、酰胺基 (2分)13 (1分)(3) (3分)(4) (3分)(5)(5分)16.(15分)(1)①濃硫酸 (2分)②作安全瓶,防止NaOH溶液倒吸 (2分)③將生成的SO2趕入裝置C中完全吸收 (2分)(2)①H3BO3+H2O+H+ (2分)②2NH3+4H3BO3=(NH4)2B4O7+5H2O (2分)(3)①用錐形瓶內壁將其碰下來,并用蒸餾水將其沖入錐形瓶內 (2分)②解:25.00mL:n(HCl)= 0.1000mol·L 1×20.00×10 3 L=2.000×10 3 mol (1分)由題意可得關系式:N ~ NH~ HCln(N)=n(HCl)=2.000×10 3 molm(N)=nM=2.000×10 3 mol×14g·mol-1=0.028g100.00mL:m(N)=0.028g×4=0.112 g (1分)樣品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00%=14% (1分)17.(15分)(1)①-226.3 kJ·mol 1 (2分)②320℃時,CO2和H2催化合成反應已達到平衡,升高溫度,反應Ⅰ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占主導,CO2的轉化率減小 (2分)③Rh(NO3)3熱分解放出大量氣體使得γ-Al2O3的表面積增大 (2分)(2)① (3分)②結構中氧空位增加 (2分)(3)①三乙炔苯聚合物中的碳是sp和sp2雜化結構,有未參加雜化的p軌道上的電子 (2分)②CoTBrPP表面接枝了聚1,3,5-三乙炔苯,使得活性位點難以暴露 (2分)2025屆高三考前模擬考試化學試題(一)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B-11 C-12 N-14 O-16 Cl-35.5 Co-59一、單項選擇題:共13題,每題3分, 共39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我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規模再創歷史新高。下列貿易商品的主要成分不屬于有機物的是A.半導體芯片 B.絲綢 C.棉花 D. 油脂反應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可用于制備乙酸乙酯。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H2O分子的VSEPR模型: B.乙酸分子中σ與π鍵數目比為7∶1C.羥基的電子式: D.乙酸乙酯分子中含有離子鍵實驗室用SO2和MgO懸濁液制取MgSO3,下列實驗原理與裝置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用裝置甲制取SO2 B.用裝置乙收集SO2C.用裝置丙制取MgSO3 D.用裝置丁吸收尾氣SO2麻黃堿鹽酸鹽( )是治療支氣管哮喘的常用藥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原子半徑:r(C)<r(N) B.元素的電負性:χ(O)<χ(S)C.酸性:HNO3<HClO4 D.元素的第一電離能:I1(N)<I1(O)閱讀下列材料,完成5~7題:黃銅礦(CuFeS2)用Fe2(SO4)3溶液浸泡后生成單質硫。Cu2O加入到稀硫酸中,溶液變藍色并有紫紅色固體產生。CuSO4溶液中的Cu在水中以水合離子[Cu(H2O)4]存在,向其中滴入氨水可制備硫酸四氨合銅[Cu(NH3)4]SO4;Cu在O2存在下也能與氨水反應生成[Cu(NH3)4]2+。CuCl難溶于水,溶于不同濃度的KCl溶液中可得到[CuCl2]和[CuCl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Cu2O晶胞如題5圖所示,與O距離最近的Cu有2個B.[Cu(H2O)4]中的配位原子為H原子C.NH3轉化為[Cu(NH3)4]后H-N-H鍵角變大D.[CuCl2]和[CuCl3]中Cu元素的雜化類型相同下列化學反應表示正確的是A.CuFeS2與Fe2(SO4)3溶液反應:CuFeS2+4Fe3+=5Fe2++Cu2++2SB.Cu2O溶于稀硫酸:Cu2O+2H+=2Cu++H2OC.CuCl溶于KCl溶液:2Cu++5Cl-=[CuCl2]+ [CuCl3]D.Cu在O2存在下與氨水反應:2Cu+8NH3+O2+4H+=2[Cu(NH3)4]2++2H2O下列物質結構與性質或物質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A.CuFeS2呈金黃色,可用于制取單質CuB.CuSO4溶液呈酸性,可用于濕法煉銅C.CuCl不溶于水,可用于制取K[CuCl2]D.Cu有空軌道,可與NH3反應制[Cu(NH3)4]含Ru(釕)化合物可催化CO2轉化為HCOOH,其反應機理如題8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催化劑不能提高CO2的平衡轉化率B.過程1中CO2發生還原反應C.過程3中有1molH2O生成時有2mol電子轉移D.整個轉化過程中Ru和O元素的化合價不變電解法轉化CO2可實現CO2資源化利用。電解CO2制HCOOH的原理如題9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Pt片接電源負極B.Sn片上發生的電極反應式為CO2+-2e =HCOO +C.每產生1mol HCOO ,陽離子交換膜中有4 mol K通過D.電解一段時間后,陽極區的KHCO3溶液濃度降低化合物Z具有廣譜抗菌活性,可利用X和Y反應獲得。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1 mol X最多與3mol NaOH反應B.X與足量H2加成后的產物有6個手性碳原子C.有機物Y不能與乙醇發生縮聚反應D.可以用NaHCO3溶液鑒別X和Z室溫下,根據下列實驗過程及現象,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選項 實驗過程及現象 實驗結論A 將熾熱的木炭放入濃硝酸中,木炭迅速燃燒 NO2支持燃燒B 分別測量濃度均為0.1mol·L-1Na2CO3溶液和Na[Al(OH)4]溶液的pH,后者pH更大 Al比水解程度大C C2H5OH與濃硫酸170℃共熱,制得的氣體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 產物中一定有乙烯D 測pH:CH3COONa溶液的pH為9,NaNO2溶液的pH為8 Ka(HNO2)>Ka(CH3COONa)室溫下,通過下列實驗探究H2SO3溶液的性質。實驗1:測定0.40mol·L-1新制H2SO3溶液,其pH約為1實驗2:將等體積濃度均為0.40mol·L-1BaCl2溶液與新制H2SO3溶液混合,出現白色渾濁實驗3:向上述實驗2后得到的混合物中滴加過量的H2O2溶液,充分振蕩后出現白色沉淀已知:Ka1(H2SO3)=1.5×10-2,Ka2(H2SO3)=1.0×10-7,Ksp(BaSO3)=5.0×10-10,Ksp(BaSO4)=1.1×10-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0.40mol·L-1H2SO3溶液中存在c(H+)<c(HS)+c(S)B.將0.40mol·L-1H2SO3溶液稀釋到0.20mol·L-1,c(S)快速增大C. 實驗2中充分反應后靜置,上層清液中有:c(Ba2+)·c(S)<Ksp(BaSO3)D. 實驗3中發生的主要反應為Ba2++H2SO3+H2O2=BaSO4↓+2H++H2O使用CH3COOCH3與H2反應制C2H5OH過程中的主要反應為反應I:CH3COOCH3(g)+2H2(g)= C2H5OH(g)+CH3OH(g) ΔH1=1004kJ·mol-1反應II:CH3COOCH3(g)+H2(g)= CH3CHO(g)+CH3OH(g) ΔH2=1044kJ·mol-1反應III:CH3COOCH3(g)+C2H5OH(g)=CH3COOCH2CH3(g)+CH3OH(g)ΔH3= 1160kJ·mol-1在催化劑作用下,在1.0×105 Pa、n起始(CH3COOCH3)∶n起始(H2)=1∶2時,若僅考慮上述反應,反應相同時間,CH3COOCH3轉化率、C2H5OH和CH3COOCH2CH3的選擇性隨溫度的變化如題13圖所示。[C2H5OH的選擇性= ×10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CH3CHO(g)+H2(g)=C2H5OH(g)的焓變ΔH = 40 kJ·mol-1B.185℃時,若起始n(CH3COOCH3)為1mol,則反應后體系中C2H5OH為0.04 molC.溫度在165℃~205℃之間,反應后的體系中存在CH3CHOD.溫度在225℃~235℃之間,C2H5OH的選擇性保持不變,說明反應I達到了平衡二、非選擇題:共4題,共61分。(15分)以鈷錳廢渣(含LiCoO2,MnCO3,炭黑和CaCO3、Fe等)為原料制備 Co3O4。(1)“酸浸、還原”。向鈷錳廢渣中加入稀H2SO4和H2O2,充分反應后,過濾。①在加料完成后,提高浸取效率的措施有 ▲ (寫2點)。②過濾后,濾渣的主要成分為 ▲ 。(2) “除雜”。在攪拌下,向“酸浸、還原”后得到的濾液中加入MnCO3調節溶液的pH=4,除去溶液中的Fe3+,過濾。向得到的濾液中加入MnF2固體除去溶液中的Ca。①加入MnCO3除去溶液中Fe3+的離子方程式為 ▲ 。②濾液中加入MnF2固體發生的反應為MnF2+CaCaF2+Mn。已知:K>105認為反應進行完全;Ksp(MnF2)=1.2×10-3,Ksp(CaF2)=1.6×10-10。結合計算解釋MnF2能除去Ca的原因: ▲ 。(3)“萃取和反萃取”。向除雜后得到的濾液中加入有機萃取劑(用HA表示)萃取金屬離子,原理為Co2+2HA(有機層)CoA2(有機層)+2H(水層),充分反應后,分離出有機層。向有機層中加入稀硫酸,進行反萃取得到富含Co的溶液。①“萃取”時,隨著pH的升高,Co在有機萃取劑中萃取率增大,其原因是▲ 。②“反萃取”時,為使Co盡可能多地轉移到水層,應選擇的實驗條件或采取的實驗操作有 ▲ 。(4)“制備”。已知:CoC2O4從水溶液中析出的主要成分為CoC2O4·2H2O,其在空氣中受熱的質量變化曲線如題14圖所示。請補充由上述反萃取后得到的富含Co的溶液制備Co3O4的實驗方案:取富含Co的溶液, ▲ ,得到Co3O4。(須使用的試劑:0.1mol·L 1Na2C2O4溶液、鹽酸、BaCl2溶液)。(16分)化合物H是四氫異喹啉阿司匹林衍生物,其合成路線如下:(1)C的分子式為C10H15NO2,則C的結構簡式為 ▲ 。(2)D分子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為 ▲ ,分子中采取sp2雜化的碳原子數目為 ▲ 。(3)D→E過程中發生的化學反應依次為加成反應和消去反應,則過程中生成的中間體X的結構簡式為 ▲ 。(4)G的一種同分異構體同時滿足下列條件,寫出該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 。①1mol該物質完全水解最多消耗4 mol NaOH。②在酸性條件下水解后的一種產物能與FeCl3發生顯色反應,且有3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5)寫出以和為原料制備的合成路線流程圖(無機試劑和有機溶劑任用,合成路線流程圖示例見本題題干) ▲ 。(15分)通過測定某蛋白質樣品中氮元素的含量可以確定其優劣。“凱氏定氮法”測定蛋白質中含氮量的實驗方案如下:(1)“消化”。將蛋白質樣品與CuSO4溶液(作催化劑)和濃硫酸中的一種混合后放入三頸燒瓶中,實驗裝置如題16圖所示,然后再滴加其中的另一種物質,在加熱條件下充分反應,蛋白質中的氮元素轉化為(NH4)2SO4。①滴液漏斗中盛放的物質是▲ 。②裝置B的作用是 ▲ 。③反應結束后,打開止水夾K并不斷通入N2,其原因是 ▲ 。(2)“吸收”。向得到的(NH4)2SO4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應后,加熱將所得NH3蒸出,然后用硼酸(H3BO3)溶液吸收,得到(NH4)2B4O7溶液。①硼酸是一元弱酸,易與水結合生成B(OH),其水溶液顯酸性的原因是 ▲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②NH3與H3BO3反應生成(NH4)2B4O7的化學方程式為 ▲ 。(3)“測定”。稱取0.8000g蛋白質樣品,按照上述流程制取(NH4)2B4O7溶液,然后將其加水稀釋至100mL。取出25.00 mL放入錐形瓶中,滴加幾滴指示劑,然后用0.1000 moL·L 1鹽酸標準溶液滴定,滴定終點時消耗鹽酸的體積為20.00mL。已知:(NH4)2B4O7+2HCl+5H2O=2NH4Cl+4H3BO3。①接近終點時滴加半滴鹽酸溶液的操作:慢慢轉動滴定管的活塞,使滴定管的尖嘴處懸掛半滴液體不滴落, ▲ 。②該樣品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 。(寫出計算過程,否則不得分!)(15分)性能優越的催化劑是實現二氧化碳加氫制甲烷工業化的關鍵。(1)CO2在Ni/γ-Al2O3催化劑表面加氫合成甲烷過程中發生以下兩個反應:反應I:CO2(g)+4H2(g) = CH4(g)+2H2O(g) H1= -143.9 kJ·mol 1反應II:CO2(g)+H2(g) = CO(g)+H2O(g) H2①已知在25℃、101kPa下,由最穩定單質生成1 mol某純物質的焓變稱為該物質的標準摩爾生成焓,用表示。如表所示為幾種常見物質的標準摩爾生成焓。物質 CO2(g) H2(g) H2O(g) CO(g)) -393.5 0 -241.8 -110.5反應2CO(g)+2H2(g) = CO2(g)+CH4(g)的焓變為 ▲ 。②一定壓強下,將一定比例CO2和H2通過裝有Ni/γ-Ai2O3催化劑的反應器,反應相同時間,測得CO2轉化率隨溫度變化情況如題17圖-1所示(虛線代表平衡轉化率)。高于320℃后,CO2轉化率略有下降,可能原因是 ▲ 。③γ-Al2O3因價格低廉、較高的熱穩定性和比表面積而成為工業上最常用的催化劑載體。通過Rh(NO3)3(硝酸銠)熱分解將銠有效負載在γ-Al2O3表面能有效提高催化性能的可能原因是 ▲ 。(2)CeO2催化CO2與H2轉化為CH4的機理如題17圖-2所示。①在催化過程中由CeO2轉變成CeO2-x晶胞的組成結構變化如題17圖-3所示,一個CeO2-x晶胞中Ce4+和Ce3+個數比為 ▲ 。②催化劑中摻入少量CaO,用Ca2+替代CeO2結構中部分Ce4+形成Ca xCe1-xOy可提高催化效率,其原因是 ▲ 。(3)通過Sonogashira偶聯反應(如下圖所示),將CoTBrPP(甲)在CuI與鈀基催化劑的作用下,在甲上枝接PTAB(1,3,5-三乙炔苯聚合物)形成對CH4有較高選擇性的CoTBrPP-PTAB-Cu新型催化劑(乙)。甲 乙①CoTBrPP-PTAB-Cu催化劑比CoTBrPP具有更好的導電性的原因是 ▲ 。②實驗表明CoTBrPP和CoTBrPP-PTAB-Cu的ECSA(電化學活性面積,即參與電化學反應的有效面積)分別是7.1mF· cm-2和3.8mF·cm-2,偶聯后ECSA降低的可能原因是 ▲ 。2025 屆高三考前模擬考試化學試題(一)注 意 事 項考生在答題前請認真閱讀本注意事項及各題答題要求1.本試卷共 8 頁,包含選擇題(第 1 題~第 13 題,共 13 題)、非選擇題(第 14題~第 17 題,共 4 題)共兩部分。本卷滿分 100 分,考試時間為 75 分鐘。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試證號用書寫黑色字跡的 0.5 毫米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卡上。3.作答選擇題,必須用 2B 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涂滿;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答非選擇題必須用書寫黑色字跡的 0.5毫米簽字筆寫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它位置一律無效。4.如有作圖需要,可用 2B 鉛筆作答,并請加黑加粗,描寫清楚。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B-11 C-12 N-14 O-16 Cl-35.5 Co-59 一、單項選擇題:共 13題,每題 3 分, 共 39 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 我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規模再創歷史新高。下列貿易商品的主要成分不.屬于..有機物的是A.半導體芯片 B.絲綢 C.棉花 D. 油脂濃硫酸2. 反應 CH3COOH+CH3CH2OH △ CH3COOCH2CH3+H2O 可用于制備乙酸乙酯。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H2O 分子的 VSEPR 模型: OH H B.乙酸分子中 σ 與 π 鍵數目比為 7∶1C.羥基的電子式: D.乙酸乙酯分子中含有離子鍵3. 實驗室用 SO2 和 MgO 懸濁液制取 MgSO3,下列實驗原理與裝置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甲 乙 丙 丁A.用裝置甲制取 SO2 B.用裝置乙收集 SO2C.用裝置丙制取 MgSO3 D.用裝置丁吸收尾氣 SO2OHCH3+NH 2 C l4. 麻黃堿鹽酸鹽( H3 C )是治療支氣管哮喘的常用藥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原子半徑:r(C)<r(N) B.元素的電負性:χ(O)<χ(S)C.酸性:HNO3<HClO4 D.元素的第一電離能:I1(N)<I1(O)閱讀下列材料,完成 5~7 題:黃銅礦(CuFeS2)用 Fe2(SO4)3 溶液浸泡后生成單質硫。Cu2O 加入到稀硫酸中,溶液變藍色并有紫紅色固體產生。CuSO4 溶液中的 Cu2+在水中以水合離子[Cu(H O) ]2+2 4 存在,向其中滴入氨水可制備硫酸四氨合銅[Cu(NH3)4]SO4;Cu在 O2 存在下也能與氨水反應生成[Cu(NH3)4]2+。CuCl 難溶于水,溶于不同濃度的 KCl 溶液中可得到[CuCl ]-2 和[CuCl 2 3] 。5.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Cu2O 晶胞如題 5 圖所示,與 O 距離最近的 Cu 有 2 個B.[Cu(H 2+2O)4] 中的配位原子為 H 原子C.NH3 轉化為[Cu(NH ) 2+3 4] 后 H-N-H 鍵角變大O CuD.[CuCl2]-和[CuCl 2 3] 中 Cu 元素的雜化類型相同題 圖6. 下列化學反應表示正確的是 5A.CuFeS2 與 Fe2(SO4)3 溶液反應:CuFeS 3+ 2+ 2+2+4Fe =5Fe +Cu +2SB.Cu2O 溶于稀硫酸:Cu2O+2H+=2Cu++H2OC.CuCl 溶于 KCl 溶液:2Cu++5Cl-=[CuCl -2] + [CuCl3]2 D.Cu 在 O2 存在下與氨水反應:2Cu+8NH3+O2+4H+=2[Cu(NH3) 2+4] +2H2O7. 下列物質結構與性質或物質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A.CuFeS2 呈金黃色,可用于制取單質 CuB.CuSO4 溶液呈酸性,可用于濕法煉銅C.CuCl 不溶于水,可用于制取 K[CuCl2]D.Cu2+有空軌道,可與 NH3 反應制[Cu(NH3) ]2+48. 含 Ru(釕)化合物可催化 CO2 轉化為 HCOOH,其反應機理如題 8 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2 H2 O H Ru 2 CO2 HA.該催化劑不能提高 CO 的平衡轉化率 過程 3 2 2H 2 過程 1 OOH OB.過程 1 中 CO 發生還原反應 RuC H2 RuOH 過程 2 O C HC.過程 3 中有 1molH2O 生成時有 2mol 電子轉移O2 HCOOH 2 H 2OD.整個轉化過程中 Ru 和 O 元素的化合價不變 題 8 圖9. 電解法轉化 CO2可實現 CO2資源化利用。電解 CO2制 HCOOH 的原理如題 9 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Pt 片接電源負極- 2 -B.Sn 片上發生的電極反應式為 CO2+HCO 3-2e =HCOO +CO 3C.每產生 1mol HCOO ,陽離子交換膜中有 4 mol K+通過D.電解一段時間后,陽極區的 KHCO3 溶液濃度降低10. 化合物 Z 具有廣譜抗菌活性,可利用 X 和 Y 反應獲得。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1 mol X 最多與 3mol NaOH 反應B.X 與足量 H2 加成后的產物有 6 個手性碳原子C.有機物 Y 不能與乙醇發生縮聚反應D.可以用 NaHCO3 溶液鑒別 X 和 Z11. 室溫下,根據下列實驗過程及現象,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選項 實驗過程及現象 實驗結論A 將熾熱的木炭放入濃硝酸中,木炭迅速燃燒 NO2 支持燃燒分別測量濃度均為 0.1mol·L-1Na2CO3 溶液和 -B Al(OH)4比 CO23 水解程度大Na[Al(OH)4]溶液的 pH,后者 pH 更大C2H5OH 與濃硫酸 170℃共熱,制得的氣體C 產物中一定有乙烯通入酸性 KMnO4 溶液,溶液褪色測 pH:CH3COONa 溶液的 pH 為 9,NaNO2D Ka(HNO2)>Ka(CH3COONa)溶液的 pH 為 812. 室溫下,通過下列實驗探究 H2SO3 溶液的性質。實驗 1:測定 0.40mol·L-1 新制 H2SO3 溶液,其 pH 約為 1 實驗 2:將等體積濃度均為 0.40mol·L-1BaCl2 溶液與新制 H2SO3 溶液混合,出現白色渾濁實驗 3:向上述實驗 2 后得到的混合物中滴加過量的 H2O2 溶液,充分振蕩后出現白色沉淀已知:Ka1(H2SO3)=1.5×10-2,Ka2(H2SO3)=1.0×10-7,Ksp(BaSO3)=5.0×10-10,K -10sp(BaSO4)=1.1×10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0.40mol·L-1H2SO3 溶液中存在 c(H+)<c(HSO 3)+c(SO23 )-B.將 0.40mol·L-1H2SO3 溶液稀釋到 0.20mol·L-1,c(SO23 )快速增大-C. 實驗 2 中充分反應后靜置,上層清液中有:c(Ba2+)·c(SO23 )<Ksp(BaSO3)D. 實驗 3 中發生的主要反應為 Ba2++H2SO3+H +2O2=BaSO4↓+2H +H2O13. 使用 CH3COOCH3 與 H2 反應制 C2H5OH 過程中的主要反應為反應 I:CH3COOCH3(g)+2H2(g)= C2H5OH(g)+CH3OH(g) ΔH1=1004kJ·mol-1反應 II:CH3COOCH3(g)+H2(g)= CH3CHO(g)+CH3OH(g) ΔH2=1044kJ·mol-1反應 III:CH3COOCH3(g)+C2H5OH(g)=CH3COOCH2CH3(g)+CH3OH(g)ΔH3= 1160kJ·mol-1在催化劑作用下,在 1.0×105 Pa、n 起始(CH3COOCH3)∶n 起始(H2)=1∶2 時,若僅考慮上述反應,反應相同時間,CH3COOCH3 轉化率、C2H5OH 和 CH3COOCH2CH3 的選擇性隨溫度的變化如題 13 圖所示。[C2H5OH 的選擇n(轉化為 C2H5OH 的 CH3COOCH3)性= n(轉化的 CH3COOCH3) ×10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 CH3CHO(g)+H2(g)=C2H5OH(g)的焓變 ΔH = 40 kJ·mol-1B.185℃時,若起始 n(CH3COOCH3)為 1mol,則反應后體系中 C2H5OH 為0.04 molC.溫度在 165℃~205℃之間,反應后的體系中存在 CH3CHOD.溫度在 225℃~235℃之間,C2H5OH 的選擇性保持不變,說明反應 I 達到了平衡二、非選擇題:共 4 題,共 61 分。14. (15 分)以鈷錳廢渣(含 LiCoO2,MnCO3,炭黑和 CaCO3、Fe 等)為原料制備Co3O4。鈷錳廢渣 酸浸、還原 除雜 萃取、反萃取 制備(1) “酸浸、還原”。向鈷錳廢渣中加入稀 H2SO4 和 H2O2,充分反應后,過濾。①在加料完成后,提高浸取效率的措施有 ▲ (寫 2 點)。②過濾后,濾渣的主要成分為 ▲ 。(2) “除雜”。在攪拌下,向“酸浸、還原”后得到的濾液中加入 MnCO3 調節溶液的 pH=4,除去溶液中的 Fe3+,過濾。向得到的濾液中加入 MnF2 固體除去溶液中的 Ca2+。①加入 MnCO3 除去溶液中 Fe3+的離子方程式為 ▲ 。②濾液中加入 MnF2 固體發生的反應為 MnF +Ca2+ 2 CaF2+Mn2+。已知:, 。K>105 認為反應進行完全;K -3 -10sp(MnF2)=1.2×10 Ksp(CaF2)=1.6×10結合計算解釋 MnF2 能除去 Ca2+的原因: ▲ 。(3) “萃取和反萃取”。向除雜后得到的濾液中加入有機萃取劑(用 HA 表示)萃取金屬離子,原理為 Co2++2HA(有機層) CoA2(有機層)+2H+(水層),充分反應后,分離出有機層。向有機層中加入稀硫酸,進行反萃取得到富含Co2+的溶液。①“萃取”時,隨著 pH 的升高,Co2+在有機萃取劑中萃取率增大,其原因是▲ 。②“反萃取”時,為使 Co2+盡可能多地轉移到水層,應選擇的實驗條件或采取的實驗操作有 ▲ 。(4) “制備”。已知:CoC2O4 從水溶液中析出的主要成分為 CoC2O4·2H2O,其在空氣中受熱的質量變化曲線如題 14 圖所 18.3A(150℃ ,14.70g)示。請補充由上述反萃取后得到的富含 16B(225 ℃, 14.70g)Co2+的溶液制備 Co3O4 的實驗方案:取 12富含 Co2+的溶液, ▲ ,得到8C(300 ℃, 8.03g)Co3O4。15 0 3 00 45 0 600 750(須使用的試劑:0.1mol·L 1Na2C2O 溶 4 溫度 / ℃題 14 圖液、鹽酸、BaCl2 溶液)。15. (16 分)化合物 H 是四氫異喹啉阿司匹林衍生物,其合成路線如下:(1)C 的分子式為 C10H15NO2,則 C 的結構簡式為 ▲ 。(2)D 分子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為 ▲ ,分子中采取 sp2 雜化的碳原子數目為▲ 。(3)D→E 過程中發生的化學反應依次為加成反應和消去反應,則過程中生成的中間體 X 的結構簡式為 ▲ 。(4)G 的一種同分異構體同時滿足下列條件,寫出該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①1mol 該物質完全水解最多消耗 4 mol NaOH。②在酸性條件下水解后的一種產物能與 FeCl3 發生顯色反應,且有 3 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NH 2CH2 CH 2O H 和(5)寫出以 為原料制備 的合成路線流程圖(無機試劑和有機溶劑任用,合成路線流程圖示例見本題題干)▲ 。16. (15 分)通過測定某蛋白質樣品中氮元素的含量可以確定其優劣。“凱氏定氮法”測定蛋白質中含氮量的實驗方案如下:濃硫酸 濃 NaOH 溶液蛋白質消化 ( NH 4) 2 SO 4 蒸出、吸收 ( NH 4) 2B 4 O 7含量 測定樣品CuSO 4 溶液 H 3 BO 3(1) “消化”。將蛋白質樣品與 CuSO4 溶液(作催化劑)和濃硫酸中的一種混合后放入三頸燒瓶中,實驗裝置如題 16圖所示,然后再滴加其中的另一種物質,在加熱條件下充分反應,蛋白質中的氮元素轉化為(NH4)2SO4。①滴液漏斗中盛放的物質是▲ 。②裝置 B 的作用是 ▲ 。③反應結束后,打開止水夾 K 并不斷通入 N2,其原因是 ▲ 。(2) “吸收”。向得到的(NH4)2SO4 中加入足量的 NaOH 溶液充分反應后,加熱將所得 NH3 蒸出,然后用硼酸(H3BO3)溶液吸收,得到(NH4)2B4O7 溶液。①硼酸是一元弱酸,易與水結合生成 B(OH) 4,其水溶液顯酸性的原因是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②NH3 與 H3BO3 反應生成(NH4)2B4O7 的化學方程式為 ▲ 。(3) “測定”。稱取 0.8000g 蛋白質樣品,按照上述流程制取(NH4)2B4O7 溶液,然后將其加水稀釋至 100mL。取出 25.00 mL 放入錐形瓶中,滴加幾滴指示劑,然后用 0.1000 moL·L 1 鹽酸標準溶液滴定,滴定終點時消耗鹽酸的體積為20.00mL。已知:(NH4)2B4O7+2HCl+5H2O=2NH4Cl+4H3BO3。①接近終點時滴加半滴鹽酸溶液的操作:慢慢轉動滴定管的活塞,使滴定管的尖嘴處懸掛半滴液體不滴落, ▲ 。②該樣品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 。(寫出計算過程,否則不得分!)17. (15 分)性能優越的催化劑是實現二氧化碳加氫制甲烷工業化的關鍵。(1) CO2 在 Ni/γ-Al2O3 催化劑表面加氫合成甲烷過程中發生以下兩個反應:反應 I:CO2(g)+4H 12(g) = CH4(g)+2H2O(g) H1= -143.9 kJ·mol 反應II:CO2(g)+H2(g) = CO(g)+H2O(g) H2①已知在 25℃、101kPa 下,由最穩定單質生成 1 mol 某純物質的焓變稱為該物質的標準摩爾生成焓,用 Δf m (kJ mol 1)表示。如表所示為幾種常見物質的標準摩爾生成焓。物質 CO2(g) H2(g) H2O(g) CO(g)Δf m (kJ mol 1) -393.5 0 -241.8 -110.5反應 2CO(g)+2H2(g) = CO2(g)+CH4(g)的焓變為 ▲ 。②一定壓強下,將一定比例 CO2 和 H2 通過裝有 Ni/γ-Ai2O3 催化劑的反應器, 80反應相同時間,測得 CO2 轉化率隨溫60度變化情況如題 17圖-1 所示(虛線代 402 0表平衡轉化率)。高于 320℃后,CO20轉化率略有下降,可能原因 20 0 250 3 00 350 400溫度 /是 ▲ 。 ℃題 1 7 圖- 1③γ-Al2O3 因價格低廉、較高的熱穩定性和比表面積而成為工業上最常用的催化劑載體。通過 Rh(NO3)3(硝酸銠)熱分解將銠有效負載在γ-Al2O3 表面能有效提高催化性能的可能原因是 ▲ 。(2)CeO2 催化 CO2 與 H2 轉化為 CH4 的機理如題 17 圖-2 所示。①在催化過程中由 CeO2 轉變成 CeO2-x 晶胞的組成結構變化如題 17 圖-3 所示,一個 CeO 4+2-x 晶胞中 Ce 和 Ce3+個數比為 ▲ 。②催化劑中摻入少量 CaO,用 Ca2+替代 CeO2 結構中部分 Ce4+形成 Ca xCe1-xOy可提高催化效率,其原因是 ▲ 。(3)通過 Sonogashira 偶聯反應(如下圖所示),將 CoTBrPP(甲)在 CuI 與鈀基催化劑的作用下,在甲上枝接 PTAB(1,3,5-三乙炔苯聚合物)形成對 CH4 有較高選擇性的 CoTBrPP-PTAB-Cu 新型催化劑(乙)。Br BrN N N H NBr Co Br BrN N N H N Sonogashira偶 聯 nBr Br甲 乙①CoTBrPP-PTAB-Cu 催化劑比 CoTBrPP 具有更好的導電性的原因是 ▲ 。②實驗表明 CoTBrPP 和 CoTBrPP-PTAB-Cu 的 ECSA(電化學活性面積,即參與電化學反應的有效面積)分別是 7.1mF· cm-2 和 3.8mF·cm-2,偶聯后 ECSA降低的可能原因是 ▲ 。! 連云港市2025屆高三考前模擬考試 化學試題答題卡(一)! 0 0 0 0 0 0 0 0 0! 姓名 班級 學校 準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缺考考生,由監考員用2B鉛筆代為填涂準考證號并填涂下面的缺考違紀標記。缺考涂1,違紀涂2。考生禁涂。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并填涂相應的考號信息點。 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解答題要認真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題無效,在草稿紙、試題紙上答題無效。 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 考 3 3 3 3 3 3 3 3 3! 4 4 4 4 4 4 4 4 4! 證 5 5 5 5 5 5 5 5 5! 6 6 6 6 6 6 6 6 6! 號 7 7 7 7 7 7 7 7 7! 8 8 8 8 8 8 8 8 8! 1 2 9 9 9 9 9 9 9 9 9! 1 A B C D 5 A B C D 9 A B C D 13 A B C D! 2 A B C D 6 A B C D 10 A B C D! 3 A B C D 7 A B C D 11 A B C D! 4 A B C D 8 A B C D 12 A B C D(14.(15分)(1)①。②。(2)①。②。。(3)①。②(4)。15.(16分)(1)。(2)。(3) 。(4) 。)1 常州慧光科技有限公司設計! !! ((5)16.(15分)(1)①。②。③。(2)①。②。(3)①②17.(15分)(1)①。②。(2)①。②。(3)①。②。)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2 常州慧光科技有限公司設計! !連云港市 2025 屆高三考前模擬考試化學試題答題卡(一)!0 0 0 0 0 0 0 0 0準 1 1 1 1 1 1 1 1 1!2 2 2 2 2 2 2 2 2! 姓名 考 3 3 3 3 3 3 3 3 3班級 缺 考 考生,由監 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考員用 鉛筆 4 4 4 4 4 4 4 4 4 2B 清楚,并填涂相應的考號信息點。學校 代 為 填 涂 準考證 注 證 5 5 5 5 5 5 5 5 5 2.選擇題必須使用 2B 鉛筆填涂,解答題要認真號并填涂下面的! 意 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缺考違紀 6 6 6 6 6 6 6 6 6! 標 記 。 缺 考 涂 事 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 號 7 7 7 7 7 7 7 7 7! 1,違紀涂 2。項 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題無效,在草稿 8 8 8 8 8 8 8 8 8! 考生禁涂。紙、試題紙上答題無效。9 9 9 9 9 9 9 9 9 1 2 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 !!!1 A B C D 5 A B C D 9 A B C D 13 A B C D2 A B C D 6 A B C D 10 A B C D3 A B C D 7 A B C D 11 A B C D4 A B C D 8 A B C D 12 A B C D14.( 1 5 分)(1 )① 。② 。(2 )①。② 。。(3 )①。②(4 )。15.( 1 6 分 )!!! !(1 ) 。(2 ) 。(3 ) 。 (4 )。1 常州慧光科技有限公司設計!!( 5 ).( 15 分)16( 1) ① 。 ②。③ 。( 2) ① 。② 。( 3) ①②.( 15 分)17( 1) ① 。②。( ) ① 。2。②( 3) ①。②。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 2常州慧光科技有限公司設計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高三模擬試題(一)參考答案(定稿).docx 2025高三模擬試題(一)定稿.docx 2025高三模擬試題(一)定稿.pdf 2025高三模擬試題(一)答題紙.docx 2025高三模擬試題(一)答題紙.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