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山東省煙臺三中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月考化學試題一、單選題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CaO干燥食品過程中只發生物理變化B.溶于水能導電,故屬于電解質C.放映室射到銀幕上的光柱,涉及丁達爾效應D.漂白粉、食醋、冰水混合物、氯水都屬于混合物2.下列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A.、、、 B.、、、C.、、、 D.、、、3.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78g晶體所含陰陽離子的總數為3B.1mol溶于水,溶液中、、HClO粒子數之和為2C.常溫下,將56g鐵片放入過量的濃硫酸中,轉移的電子數小于3D.1L0.1溶液中,所含陽離子的總數大于0.24.部分含Fe或含Cu物質的分類與相應化合價關系如下圖所示,下列推斷不合理的是A.c為黑色固體 B.a與反應只生成dC.g與h均含有σ鍵 D.可存在a→c→d→h的轉化5.某工廠用提取粗鹽后的鹽鹵(主要成分為)制備金屬鎂,其工藝流程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操作①發生的反應為非氧化還原反應B.操作②是蒸發濃縮、結晶、過濾C.若在實驗室進行操作①只需要漏斗和燒杯兩種玻璃儀器D.在整個制備過程中,未發生置換反應6.下列實驗裝置中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 B C DA.除去Cl2中少量HCl B.蒸干制備膽礬 C.熔融純堿 D.制備Cl27.從海水淡化工廠獲取的粗鹽常含有、、以及泥沙等雜質,粗鹽提純的操作流程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過濾”需要的玻璃儀器有玻璃棒、燒杯和分液漏斗B.試劑①②③可以是KOH、和C.“調pH”中的稀鹽酸換成稀硝酸也可以達到相應目的D.“結晶”中當有大量晶體析出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蒸干8.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是化學學科核心素養之一、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向溶液中通入B.與反應:C.少量通入NaClO溶液:D.向溶液中通入過量9.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Mg2+、Fe2+、Fe3+、I-、Cl-、NO、CO、SO中的幾種(不考慮水的電離和離子的水解因素),各離子濃度均0.1mol·L-1。往該溶液中加入過量稀鹽酸,溶液顏色變深且陰離子種類不變,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溶液顏色變深是Fe2+或I-被氧化B.原溶液中肯定含有Fe2+、Cl-、NO,肯定不含有Fe3+、I-、COC.不需進行焰色反應,就可以確定該溶液中不存在Na+D.取少量原溶液,加入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產生,則原溶液中含有Mg2+10.一種制備的改進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配制溶液時需加入硫酸B.實驗時先注入稀硫酸,再注入NaOH溶液和溶液C.裝置N的作用是液封,并判斷裝置M中的空氣是否排盡D.用鐵粉代替粉末,也能排盡空氣11.用硫酸渣(以及少量)制備鐵黃(FeOOH)的工藝流程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已知:①與不反應;②“還原”過程中中硫元素被氧化為。A.“還原”時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5B.加入鐵粉的目的是除去過量的硫酸C.為加快“沉降氧化”速率,溫度越高越好D.“沉降氧化”時的離子方程式:12.設計如下實驗探究Fe與AgNO3溶液的反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實驗 實驗操作及現象① 取2 mL 0.1 mol·L-1 AgNO3溶液,加入0.5 g鐵粉,溶液無色,再加入鐵氰化鉀溶液,未觀察到藍色沉淀② 取2 mL 0.1 mol·L-1硝酸酸化的NaNO3溶液,加入0.5g鐵粉,溶液變淺綠色,再加入鐵氰化鉀溶液,有藍色沉淀③ 取2 mL 0.1 mol·L-1 FeSO4溶液,加入10滴0.1 mol·L-1硝酸酸化的NaNO3溶液,溶液呈淺綠色,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變為極淺紅色④ 取2 mL 0.1 mol·L-1 FeSO4溶液,加入10滴0.1 mol·L-1 AgNO3溶液,溶液呈黃色且有少量黑色顆粒生成,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變為深紅色且有白色沉淀生成A.實驗②證明HNO3只能將Fe氧化為Fe2+B.實驗③出現極淺紅色,可能是空氣中O2氧化Fe2+生成少量Fe3+C.向實驗③所得溶液中加入1 mL濃硝酸,紅色可能加深D.實驗③④證明發生反應:二、多選題13.根據下列實驗操作和現象所得到的結論正確的是選項 實驗操作和現象 結論A 向NaBr溶液中滴加過量氯水,溶液變為橙色,再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變為藍色 氧化性:Cl2>Br2>I2B 取一定量Na2SO3樣品溶解后加入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加入濃HNO3,沉淀不溶解 此樣品中含有C 向沸水中逐滴加5~6滴飽和FeCl3溶液,持續煮沸,液體先呈紅褐色,再析出沉淀 Fe3+先水解得Fe(OH)3膠體,再聚集成Fe(OH)3沉淀D 向0.1 mol·L-1 H2O2溶液中滴加3滴0.01 mol·L-1 KMnO4溶液,紫色褪去 H2O2具有還原性A.A B.B C.C D.D14.含氯元素物質的“價-類”二維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相同質量的乙比甲的消毒效率高B.乙的凈水原理與明礬不同C.可用pH試紙分別測定等濃度的丙和丁溶液的pH值來比較其酸性強弱D.必須外加還原劑才能實現戊→己的轉化15.利用在雙催化劑作用下可消除酸性廢水中的、。中鐵元素的價態可表示為Fe(Ⅱ)、Fe(Ⅲ),其消除、的歷程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Fe(Ⅱ)、Fe(Ⅲ)起傳遞電子的作用B.用該法處理后水體的pH減小C.過程②中發生的離子反應方程式:D.過程③生成的與過程④消耗的數目相等時轉移的電子數目也相等三、解答題16.鐵及其化合物在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回答下列問題:(1)綠礬()具有補血消積、解毒斂瘡之功效。①綠礬在空氣中極易變質,下列能證明綠礬變質的試劑是 (填標號)。A.酸性溶液 B.KSCN溶液 C.溶液 D.溶液②隔絕空氣焙燒生成鐵紅和兩種酸性氣體,用如下裝置檢驗酸性氣體成分。裝置A、B中的溶液依次為 、 (填標號);當裝置A、B中有氣泡冒出時,觀察到的現象分別為 、 。a.溶液 b.溶液 c.溶液 d.品紅溶液(2)高鐵酸鉀是一種高效多功能水處理劑,具有極強的氧化性,在低溫、堿性環境中穩定,易溶于水、難溶于無水乙醇。①工業上常用、、混合加熱共熔生成和,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分離提純過程中洗滌劑最好選用 。②向的NaCN溶液中加入足量溶液,被氧化為和,收集到標準狀況下,則的去除率為 。17.硫脲在藥物制備、金屬礦物浮選等方面有廣泛應用。80℃時,與石灰氮()溶液反應可制備硫脲,裝置如圖。已知:易溶于水、易被氧化;在150℃時異構化生成。回答下列問題:(1)硫脲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 ,A中長頸漏斗的作用為 。(2)實驗開始時先通入,一段時間后,加熱B至80℃,調節三通閥通入氣體。①通入的目的是 。②B中反應溫度不宜過高的原因是 ,通入時,三通閥的孔路位置如下圖所示,則通入氣體時應將三通閥調節至 (填標號)。通入時:;通入時:③B中生成硫脲和一種強堿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3)硫脲與酸性溶液反應生成兩種無毒氣體及的離子方程式為 。18.氧化鈧()在電光源、催化劑和陶瓷等領域有廣泛應用。以含鈧精礦(含、、、、)為原料制備的一種工藝流程如圖所示。已知:、、都能與P504(用HR表示)發生反應,機理為。回答下列問題:(1)流程使用0.2 mol·L-1的鹽酸,用36.5%的濃鹽酸(密度為1.2 g·cm-3)配制稀鹽酸460 mL,則需要量取濃鹽酸的體積為 mL,使用的玻璃儀器除燒杯、量筒、玻璃棒外,還需要的是 。(2)“萃余液”中除、外還含有的金屬陽離子主要有 ;“酸洗”操作的目的為 。(3)“反萃取”時,生成的沉淀主要為Sc(OH)3和Ti(OH)4,生成Sc(OH)3的化學方程式為 ,“濾渣”的主要成分為 。(4)草酸鈧晶體在空氣中煅燒,隨溫度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250℃時,固體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學式)。19.某同學探究不同條件下氯氣與二價錳化合物的反應。實驗裝置如下圖(夾持裝置略)滴液漏斗資料:i.Mn2+在一定條件下被Cl2或ClO-氧化成MnO2(棕黑色)、(綠色)、(紫色)。ⅱ.濃堿條件下,可被OH-還原為。ⅲ.Cl2的氧化性與溶液的酸堿性無關,NaClO的氧化性隨堿性增強而減弱。序號 物質a C中實驗現象通入Cl2前 通入Cl2后I 水 得到無色溶液 產生棕黑色沉淀,且放置后不發生變化Ⅱ 5%NaOH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Mn(OH)2,在空氣中緩慢棕黑色沉淀 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變為紫色,仍有沉淀Ⅲ 40%NaOH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Mn(OH)2,在空氣中緩慢棕黑色沉淀 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變為紫色,仍有沉淀(1)B中試劑是 ,裝置D的作用為 。(2)滴液漏斗的彎管作用為 。(3)通入Cl2前,Ⅱ、Ⅲ中沉淀在空氣中緩慢由白色變為棕黑色的化學方程式為 。(4)根據資料ⅱ,Ⅲ中應得到綠色溶液,實驗中得到的是紫色溶液,分析現象與資料不符的原因:原因一:可能是通入Cl2導致溶液的堿性減弱。原因二:可能是氧化劑過量,氧化劑將氧化為。①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可能導致溶液堿性減弱的原因: ,但通過實驗測定溶液的堿性變化很小。②取Ⅲ中放置后的1mL懸濁液,加入4mL40%NaOH溶液,溶液紫色迅速變為綠色,且綠色緩慢加深。溶液紫色變為綠色的離子方程式為 ,溶液綠色緩慢加深,原因是MnO2被 (填“化學式”)氧化,可證明Ⅲ的懸濁液中氧化劑過量。四、填空題20.Ⅰ.高鐵酸鈉(Na2FeO4)是過程中使用的一種新型凈水劑,它的氧化性比高錳酸鉀還強。工業上制取高鐵酸鈉的化學方程式是(未配平):Fe(NO3)3+NaOH+Cl2→Na2FeO4+NaNO3+NaCl+H2O。(1)高鐵酸鈉中,鐵元素的化合價是 ;上述制取高鐵酸鈉的反應過程中,鐵元素被 (填“還原”或“氧化”)。(2)某同學配制了一瓶K2FeO4溶液,但標簽丟失了,測定該瓶溶液物質的量濃度的實驗步驟如下:步驟1:準確量取VmL溶液加入錐形瓶中;步驟2:在強堿溶液中,用過量與反應生成Fe(OH)3和;步驟3:加足量稀硫酸,使轉化為,轉化為Cr3+,Fe(OH)3轉化為Fe3+;步驟4:加入二苯胺磺酸鈉作指示劑,用(NH4)Fe(SO4)2溶液滴加至終點,消耗(NH4)Fe(SO4)2標準溶液V1mL,此時恰好完全轉化為Cr3+。(已知Fe2+會被氧化為Fe3+)寫出步驟4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Ⅱ.次磷酸(H3PO2)是一種精細磷化工產品,是一元中強酸,具有較強還原性。(3)H3PO2及NaH2PO2均可將溶液中的Ag+還原為銀,從而可用于化學鍍銀。①利用H3PO2進行化學鍍銀,已知氧化劑(Ag+)與還原劑(H3PO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4:1,則氧化產物為 (填化學式)。②從分類來看,NaH2PO2屬于 (填序號)。。a.正鹽 b.酸式鹽 c.鈉鹽 d.氧化物(4)H3PO2的工業制法如下,請配平方程式 。_____P4+___Ba(OH)2+_____H2O=_____Ba(H2PO2)2+___PH3↑參考答案1.C2.D3.B4.B5.C6.C7.D8.B9.A10.D11.BD12.A13.CD14.AB15.BD16.(1) B a d 生成白色沉淀 品紅褪色(2) Fe2O3+3KNO3+4KOH2K2FeO4+3KNO2+2H2O 乙醇 90%17.(1) 2 平衡氣壓(調節氣體流速,檢驗后面裝置是否有堵塞)(2) 排凈裝置中的空氣,防止產品被氧化 在150℃時異構化生成 b(3)18.(1) 8.3 500mL容量瓶、膠頭滴管(2) 除去(3)(4)19.(1) 飽和NaCl溶液 吸收尾氣Cl2,防止污染環境(2)平衡氣壓,使液體順利滴下(3)(4) NaClO20.(1) +6 氧化(2)14H++6Fe2++=6Fe3++2Cr3++7H2O(3) H3PO4 ac(4)4P4+3Ba(OH)2+6H2O=3Ba(H2PO2)2+2PH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