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教版八年級下冊科學期末押題卷(三)(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教版八年級下冊科學期末押題卷(三)(含解析)

資源簡介

八下科學期末押題卷(三)
一.選擇題(共15小題,每題3分,共45分)
1.生活在荒漠中的胡楊,一棵成年大樹的莖、葉每年能排出數十千克的鹽堿,能起到“拔鹽改土”的作用,堪稱土壤改良的功臣。下列關于胡楊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無機鹽主要靠根尖成熟區吸收
B.運輸無機鹽的動力來自蒸騰作用
C.無機鹽可通過篩管運輸
D.胡楊能適應環境也能影響環境
2.下列用磁感線描述磁體外部磁場中不正確的是(  )
A. B.
C. D.
3.鎢是熔點最高的金屬,廣泛應用于拉制燈絲,有“光明使者”的美譽。我省蘊藏著豐富的鎢礦資源冶煉金屬鎢常用到白鎢礦石,其主要成分是鎢酸鈣(CaWO4),鎢酸鈣中鎢(W)的化合價為(  )
A.﹣6 B.+4 C.+6 D.+7
4.如圖所示是某次科技小發明展覽會上的作品——電磁秋千。它的底部由一個線圈纏繞而成,線圈下方放置一塊永久磁鐵,線圈通電后,秋千就能不停地擺動。如圖選項中與電磁秋千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5.如圖是古代的火折子。使用時,打開竹筒帽,輕吹火星,形成火苗。使用完畢后,將竹筒帽蓋上,內部保留火星。輕輕一吹,可燃物就燃燒起來的主要原因是(  )
A.可燃物的著火點變低
B.吹出的氣體中不含二氧化碳
C.可燃物的溫度升高
D.提供了可燃物燃燒所需的氧氣,增大了與氧氣的接觸面
6.某化學符號的意義如下:
①表示一種物質; ②表示該物質由兩種元素組成; ③表示1個分子;
④表示1個分子由3個原子構成。
下列選項中符合上述描述的是(  )
A.Cl B.HCl C.ClO2 D.HClO
7.如圖是汽車尾氣中CO排放量的檢測電路。當CO濃度高于某一設定值時,電鈴發聲報警。圖中氣敏電阻R1阻值隨CO濃度的增大而減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鈴應接在A和C之間
B.當CO濃度升高,電磁鐵磁性減弱
C.為使該檢測電路在CO濃度更低時報警,可將R2的滑片向上移
D.用久后,電源電壓U1會減小,報警時CO最小濃度比設定值低
8.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所示,下列關于汞元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原子核內中子數為80
B.相對原子質量為280.6
C.屬于金屬元素
D.Hg只能表示汞元素
9.爆竹內的火藥是以黑色火藥為基礎發展而來的。點燃火藥時發生的化學反應之一為:S+2KNO3+3CK2S+X↑+3CO2↑。X為空氣中的一種常見氣體,產物X為(  )
A.2N B.N2 C.O2 D.2O
10.胎兒和母體間由臍帶連接,臍帶好比是兩者的橋梁,負責物質運輸。植物的莖如同是葉和根的橋梁,如圖,a和b兩類物質由莖分別向下和向上運輸到根和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b主要是水和無機鹽由莖中的髓運輸
B.樹皮環割影響的是a的運輸
C.b的運輸與蒸騰作用無關
D.a主要指有機物,在導管運輸
11.2024年10月20日,儒岙鎮第三屆天姥“豐”味兢山柿子推介活動開幕。柿子中富含維生素C、葡萄糖(C6H12O6)和鈣、磷等,營養豐富。下列關于葡萄糖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葡萄糖由碳、氫、氧三種原子組成
B.葡萄糖的相對分子質量是180克
C.1個葡萄糖分子中含有24個原子
D.葡萄糖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1
12.如圖是蠶豆葉下表皮氣孔張開和閉合的電鏡掃描照片,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氣孔是氣體交換的“門戶”,氧氣、二氧化碳都可以通過氣孔進出
B.氣孔的開閉受保衛細胞的控制
C.當太陽升起時,葉片大多氣孔可由狀態①轉為狀態②
D.氣孔由狀態①轉為狀態②,可能影響無機鹽的運輸
13.如圖是家庭電路示意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總開關可以與電能表互換位置
B.與開關S直接相連的導線a是零線
C.若在導線a和b之間接一個燈泡L1,則L1與L串聯
D.若c處斷開,洗衣機插頭插入插座,洗衣機雖能工作但有安全隱患
14.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固體的質量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a 與 b 質量差是生成氧氣的質量
B.P 點處固體成分是錳酸鉀和二氧化錳
C.反應前高錳酸鉀的質量為(a﹣b)g
D.反應過程中,錳元素在固體中的質量保持不變
15.下列有關圖像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圖①表示樹林里一天中二氧化碳濃度變化的情況
B.圖②B點顯示,此時某綠色植物沒有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圖③曲線AB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呼氣過程
D.圖④表示,果蔬儲藏室內的溫度調整到b點時的效果比a點好
二.填空題(共7小題,每空2分,共40分)
16.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請用相關化學用語填空。
(1)氖氣:    。
(2)3個二氧化硫分子:    。
(3)2個鐵離子:    。
(4)書寫氧化鈉的化學式,并標出鈉元素的化合價:    。
17.如圖是一款能發電的魔方充電器,轉動魔方時,它根據    (選填“電流的磁效應”“電磁感應”或“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的原理發電。魔方還能通過USB端口給移動設備充電,給移動設備充電時,魔方相當于電路中的    (填“電源”或“用電器)。
18.瑞安市有很多含豐富硒(Se)的土壤資源,高樓產出的柿子,由于含有豐富的硒被稱為 富硒產品,極受市場歡迎。富硒產品中的“硒”指的是     (填“元素”、“分 子”或“原子”),已知硒原子核內的質子數為 34,相對原子質量為 79,則一個硒原子中 含有中子     個,富硒產品中硒元素存在于 K2SeO4中,其硒元素的化合價為     價。
19.小柯帶著收集到的氣體來到實驗室,用巧妙的辦法來測定氧氣的含量。開始前的裝置如圖所示,其中暖寶寶貼(主要成分為鐵粉、木炭、食鹽)的熱量來源于鐵粉的氧化。為保證實驗準確度,實驗前必須     ;實驗后必須等     時才能記錄量筒內剩余水的體積:若最后流入玻璃瓶(容積為270毫升)中的水的體積為45毫升(鐵粉生銹消耗的水忽略不計),所測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     。
20.人體與外界環境進行氣體交換的整個過程稱為呼吸。如圖模型可用于模擬呼吸過程中膈的升降。
(1)呼吸系統中負責氣體交換的器官是     。
(2)模擬呼氣過程要將橡皮膜從位置Ⅱ移動到位置     ,此過程氣球內氣壓     大氣壓強。(選填“大于”或“小于)
21.模型構建是學習科學的方法之一,它能夠讓復雜抽象的科學知識簡單化、直觀化。如圖是小科同學利用相關材料制作的植物氣孔模型。則圖中氣球模擬     。從充氣口充入空氣使氣球圍成的“空腔”變大,此時模擬氣孔     (選填“張開”或“閉合”)。
22.如圖是安裝了漏電保護器的家庭電路,當漏電保護器檢測到通過圖中A、B兩處的電流不相等(即發生漏電)時,會迅速切斷電路,從而起到保護作用。當家電維修人員在圖中C處不慎觸電時,漏電保護器     (填“會”或“不會”)切斷電路。家庭照明電路電壓是     伏,若人體電阻為10kΩ,觸電時通過人體的電流為     mA?
三.實驗探究題(共5小題,每空2分,共40分)
23.為了探究電動機為什么會轉動,小明根據電動機構造制作了一臺簡易電動機。他用回形針做成兩個支架,分別與電池的兩極相連,用漆包線繞一個矩形線圈,以線圈引線為軸,并用小刀刮去軸的一端全部漆皮,另一端只刮去半周漆皮,將線圈放在支架上,磁體放在線圈下方,閉合開關,用手輕推一下線圈,線圈就會不停地轉動起來。
(1)要想改變線圈的轉動方向,小明可采用措施是     (多選,填序號)。
A.改變電流的方向  B.提高電源的電壓 C.增加線圈的匝數  D.改變磁場的方向
(2)開關閉合后,如果電動機不轉,原因可能是     (多選,填序號)。
A.磁鐵磁性太弱 B.線圈處于平衡位置 C.通過線圈的電流太大 D.電池電壓太低
(3)為了提高電動機轉速,可采取的方法是     ;
(4)小明想設計一個能調節電動機轉速的實驗裝置,還需要的主要器材是     。
24.探究原子結構的奧秘。
收集證據:絕大多數α粒子(帶+電)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但是有少數α粒子卻發生了較大的偏轉,并且有極少數α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像是被金箔彈了回來。猜想與假設:α粒子遇到電子后,就像飛行的子彈碰到灰塵一樣運動方向不會發生明顯的改變,而結果卻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否則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釋與結論:
(1)若原子質量、正電荷在原子內均勻分布,則α粒子就     (填“會”或“不會”)發生大角度散射。盧瑟福所說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中的“很小的結構”指的是     。
(2)1微米金箔包含了3000層金原子,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后方向不變,說明     。
A.原子的質量是均勻分布的
B.原子內部絕大部分空間是空的
(3)1919年,盧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即氦原子的原子核)轟擊氮原子,結果有種微粒從氮原子被打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變成了氧原子,從現代觀點看,被打出的微粒一定是     。
25.某校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根據實驗室提供的儀器和試劑,在老師的指導下,從如圖中選擇裝置進行了氣體的制備實驗。
(1)甲同學選擇裝置A作為KMnO4制取氧氣的發生裝置,其中試管口略向下傾斜的原因是     。
(2)若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步驟有:①在試管中加入試劑并固定好裝置;②把導管移出水面;③點燃酒精燈加熱;④熄滅酒精燈;⑤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則以上步驟正確順序為     (填序號)。
(3)用E裝置收集氧氣,集氣瓶中氧氣集滿的標志是     。
(4)B裝置中長頸漏斗的末端為何要伸入液面以下?    。
(5)用圖二裝置收集氧氣,氣體應從     端(選填“a”或“b”)導入。
26.小金在探究“環境因素對菠菜葉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時,設計了如下實驗。
【實驗器材】打孔器、菠菜葉、注射器、燒杯、LED燈、秒表、刻度尺、量筒、蒸餾水、0.5%的NaHCO3溶液。
組別 燒杯與LED燈的距離/cm 葉圓片浮起數目的平均值/片
甲 5 7.5
乙 10 5.0
丙 15 4.2
丁 20 0.4
【實驗步驟】
步驟1:取菠菜綠葉,用打孔器打出直徑為6mm的葉圓片40片,并用注射器抽去葉圓片內的氣體(抽氣處理使葉圓片內幾乎沒有氣體,在溶液中會下沉)。
步驟2:取4只相同規格的燒杯編號甲乙丙丁,向4只燒杯中各加入20mL0.5%的NaHCO3溶液(可使溶液中的CO2濃度保持恒定);再向各燒杯中放入10片抽氣后的葉圓片(均沉底)。
步驟3:取4盞相同規格的冷光源LED燈(不會引起溫度變化),將盛葉圓片的4只燒杯置于距光源不同遠近的位置,如圖所示。
步驟4:10分鐘后統計4只燒杯中葉圓片浮起的數目。
重復多次實驗,計算各組葉圓片浮起數目的平均值,記錄在表格中。
(1)該實驗通過     來改變光照的強度。
(2)為減少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挑選菠菜時應注意的是     。(寫出一點即可)
(3)實驗中重復多次實驗,計算各組葉圓片浮起數目的平均值的目的是     。
(4)通過表格小金得出“在一定條件下,光照強度越強,光合作用就越強”的結論,他的依據是     。
27.初三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依據教材實驗對化學反應前后質量變化進行了探究。
【查閱資料】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氣體。
【實驗裝置設計】甲、乙、丙小組同學分別設計如圖裝置。
(1)【討論與探究】甲小組實驗中,白磷燃燒時,實驗現象是     。
(2)請根據乙組和丙組設計的“質量守恒定律”的實驗裝置進行探究,并按要求完成乙組和丙組。
①乙組實驗結束后可觀察到天平     (是或否)平衡;此反應     (填“遵守”或“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②丙組過氧化氫溶液分解反應前后各物質質量總和的測定,得出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3)【反思與交流】通過甲、乙、丙小組實驗的探究,你得到的啟示是:當有氣體參與或有氣體生成的反應,如果要驗證質量守恒定律,需在     的容器中進行。
四.解答題(共5小題,第29題6分,第28、30、31題8分,第32題5分,共35分)
28.如圖甲所示為綠色植物葉片橫切面結構示意圖,如圖乙所示為植物體在夏季晴朗的一天中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兩種生理活動的情況,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所示,植物的葉主要通過     (填數字)葉肉細胞進行光合作用。
(2)    (填生理活動)將植物體內的水分通過5氣孔排出。除了水分外植物還會將     從氣孔排出。
(3)圖乙所示,曲線Ⅱ代表的生理活動是     。
29.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指出,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化學式CH3COOOH),氯仿均可有效滅殺病毒。
(1)在過氧乙酸分子中,碳、氫、氧三種原子個數之比為     ;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之比為     。
(2)過氧乙酸與乙酸(化學式CH3COOH)相比,    中碳的質量分數大(填“過氧乙酸”或“乙酸”)。
(3)求乙酸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保留到1%)(寫出計算過程)
30.維生素C(簡稱Vc)又叫做抗壞血酸,可以對抗身體內的氧化性物質,促進人體膠原形成,對受損組織進行修補,促進人體的脂肪、蛋白質合成,促進葡萄糖的利用。如圖是已破損的維生素C(化學式:C6H8Ox)的說明書部分信息,請回答:
(1)維生素C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     ;
(2)維生素C的化學式為     ;
(3)小科爸爸每天服用該Vc片劑,小科建議爸爸可食用“Vc之王”獼猴桃來代替Vc片,若每100g獼猴桃含維生素C120mg,則小科爸爸要達到服用上述Vc片的效果,需要每天至少食用獼猴桃多少克?
31.化學興趣小組欲測定某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先將10g樣品放入質量為50g的錐形瓶中,再逐滴加入稀鹽酸充分反應(如圖所示)。反應過程中測得滴加稀鹽酸的總質量與充分反應后錐形瓶及瓶內剩余物質總質量的數據如表所示。(該石灰石中雜質不溶解于水,也不與酸反應)
加入稀鹽酸的總質量/g 0 10 25 35
錐形瓶及瓶內剩余物質總質量/g 60.00 69.12 82.80 92.36
回答下列問題:
(1)10g該石灰石樣品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時,產生二氧化碳的總質量是     g。
(2)該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3)這種測定方法產生誤差的原因可能是     (寫1條)。
32.“千年臺州府,滿街文化人”,古城臨海是國家優秀旅游城市。靈湖公園是臨海的名片之一,一年四季,花香鳥語、綠樹成蔭;亭臺樓閣、錯落有致,2017年獲得“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浙江省優秀園林工程金獎”。近年來,靈湖公園大樹移栽多采用埋管技術。
材料1:臨海市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季炎熱多雨、冬季溫暖少雨,雨熱同期。
材料2:植物正常生長需要合理的肥水管理。
材料3:大樹移栽埋管技術:移栽時,在大樹根部周圍斜埋3~5根帶孔PVC管(如圖),管長與根系長度有關,一般以露出地面5厘米左右為佳,管徑一般5~7厘米為宜。
請根據以上信息,猜想PVC管的作用,并說明理由。
八下科學期末押題卷(三)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15小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C D C B D C C C B B C
題號 12 13 14 15
答案 C D B D
一.選擇題(共15小題)
1.【分析】根尖是指從根的頂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根尖的結構從頂端向上,一般可以劃分為四個部分:根冠、分生區、伸長區和成熟區。
【解答】解:A、成熟區也叫根毛區,在伸長區的上部,細胞停止伸長,并且開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A正確。
B、蒸騰作用是水分從活的植物體內以水蒸氣的狀態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水和無機鹽運輸的動力來自葉的蒸騰作用,B正確。
C、篩管運輸的是有機物,導管運輸的是水和無機鹽,C錯誤。
D、植物生活在一定的環境中,適應該環境的同時也能影響著環境。D正確。
故選:C。
2.【分析】磁體外部的磁感線是從N極出來回到S極的。
【解答】解:A、磁體外部的磁感線是從N極出來回到S極的,圖中磁感線畫法正確,故A正確;
B、圖中磁感線符合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的磁感線特點,故B正確;
C、地理的北極附近是地磁的S極,圖中磁感線畫法符合磁體外部的磁感線是從N極出來回到S極,故C正確;
D、圖中磁感線不符合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的磁感線特點,形狀如B選項所示,箭頭指向S,故D錯誤。
故選:D。
3.【分析】首先要熟記常見元素與常見原子團的化合價,如鈣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根據化合價的原則(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可求CaWO4中鎢元素(W)的化合價。
【解答】解:已知鈣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設CaWO4中鎢元素(W)的化合價為x,根據化合價的原則(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則
(+2)+x+4×(﹣2)=0,解得x=+6,故CaWO4中鎢元素(W)的化合價是+6價。
故選:C。
4.【分析】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是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轉動。
【解答】解:電磁秋千原理是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轉動,即電動機原理。
A、圖為奧斯特實驗裝置圖,說明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故A錯誤;
B、閉合開關,導體在磁場中受力運動,是電動機的原理圖,故B正確;
C、圖為探究電磁鐵磁性強弱與電流的關系圖,說明線圈匝數一定時,電流越大,電磁鐵磁性越強,故C錯誤;
D、圖為探究電磁感應實驗裝置圖,說明閉合電路部分導體切割磁感線時會產生感應電流,故D錯誤。
故選:B。
5.【分析】根據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①可燃物、②氧氣或空氣、③溫度要達到著火點,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實驗過程中可燃物的著火點是不變的,故選項說法錯誤。
B、吹出的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碳,故選項說法錯誤。
C、輕輕一吹,不能使可燃物的溫度升高,故選項說法錯誤。
D、使用時,打開竹筒帽,輕吹火星,形成火苗。使用完畢后,將竹筒帽蓋上,內部保留火星。輕輕一吹,可燃物就燃燒起來的主要原因是提供了可燃物燃燒所需的氧氣,增大了與氧氣的接觸面,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
6.【分析】根據化學式的意義宏觀上表示該物質及該物質的元素組成,微觀上表示該物質的構成。如果構成該物質的粒子是原子,那么它還能表示元素和一個該原子;如果構成該物質的粒子是分子,它除了表示一個該分子外,還表示該分子的構成,進行解答。
【解答】解:A、Cl不能表示一種物質,表示一種元素,故A不符合題意;
B、一個HCl分子由2個原子構成,故B不符合題意;
C、ClO2表示二氧化氯這種物質,由氯和氧兩種元素組成,可表示一個二氧化氯分子,一個分子中含有3個原子,故C符合題意;
D、HClO表示一個次氯酸分子,由H、Cl、O 三種元素組成,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7.【分析】(1)(2)由題知氣敏電阻R1阻值隨CO濃度的增大而減小,由歐姆定律得出CO濃度升高時控制電路中電流的變化,根據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可知電磁鐵磁性的變化,結合電路分析電鈴應接在什么位置;
(3)在CO濃度更低時,氣敏電阻R1阻值更大,因銜鐵被吸下時的最小電流不變,由歐姆定律和電阻的串聯分析滑片的移動方向;
(4)用久后,電源電壓U1會減小,由歐姆定律可知,只有當R1阻值變小時,控制電路才能達到銜鐵被吸下的最小電流,據此分析。
【解答】解:AB、當CO濃度升高時,氣敏電阻R1的阻值減小,控制電路的總電阻減小,電源電壓不變,由歐姆定律可知控制電路中的電流增大,所以電磁鐵的磁性增強;當CO濃度高于某一設定值時,銜鐵被吸下,電鈴發聲報警,所以電鈴應接在C和D之間,故AB錯誤;
C、在CO濃度更低時,氣敏電阻R1阻值更大,因銜鐵被吸下時的最小電流不變,由歐姆定律和電阻的串聯可知I,在電源電壓不變時,應減小變阻器R2的阻值,所以應將R2的滑片向上移,故C正確;
D、用久后,電源電壓U1會減小,由歐姆定律可知,只有當R1阻值變小時,控制電路才能達到銜鐵被吸下的最小電流,結合題意可知報警時CO最小濃度比設定值高,故D錯誤。
故選:C。
8.【分析】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80;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則該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為80;相對原子質量為280.6,不是質子數的兩倍,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則原子核內中子數不等于80,故選項說法錯誤。
B、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00.6,故選項說法錯誤。
C、汞屬于金屬元素,故選項說法正確。
D、Hg能表示汞元素、一個汞原子,還能表示汞單質,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C。
9.【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來分析。
【解答】解: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S+2KNO3+3CK2S+X↑+3CO2↑可知,反應前K、N、O、S、C的原子個數分別為2、2、6、1、3,反應后除X外K、N、O、S、C的原子個數分別為2、0、6、1、3,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則X中含有2個氮原子,所以X的化學式為N2。
故選:B。
10.【分析】植物體內主要有兩條運輸管道——導管和篩管。導管是植物體內木質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無機鹽輸送到植株身體各處的管狀結構。篩管是植物韌皮部內輸導有機養料的管道。b主要是水和無機鹽,a是有機物。
【解答】解:A、b主要是水和無機鹽,由莖中的導管運輸,A錯誤;
B、環割樹皮破壞了莖的韌皮部,阻斷了a有機物的運輸,B正確;
C、蒸騰作用為水和無機鹽的運輸提供動力,故b的運輸與蒸騰作用有關,C錯誤;
D、a主要指有機物,在篩管中運輸,D錯誤。
故選:B。
11.【分析】A、根據物質的組成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的單位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分子構成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葡萄糖的化學式C6H12O6可知,葡萄糖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而不是三種原子組成,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物質是由元素組成,故選項錯誤;
B、相對分子質量的單位是“1”,通常省略不寫,不是“克”,葡萄糖的相對分子質量是12×6+1×12+16×6=180,故選項錯誤;
C、由葡萄糖的化學式C6H12O6可知,1個葡萄糖分子中含有6個碳原子、12個氫原子和6個氧原子,總共含有6+12+6=24個原子,故選項正確;
D、葡萄糖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6):(1×12):(16×6)=72:12:96=6:1:8,而不是1:2:1,故選項錯誤。
故選:C。
12.【分析】氣孔由成對的半月形的保衛細胞構成,是植物體蒸騰失水的“門戶”,也是葉片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通道。
【解答】解:A、氣孔是葉片氣體交換的“門戶”,氧氣、二氧化碳都可以通過氣孔進出,也是植物體蒸騰失水的通道,氣孔的開閉會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騰作用,A正確。
BC、氣孔的開閉受保衛細胞的控制,當太陽升起時,蒸騰作用增強,葉片大多氣孔可由②關閉狀態轉為①張開狀態,B正確,C錯誤。
D、植物的蒸騰作用能夠促進水和無機鹽在植物體內的運輸。氣孔是植物體蒸騰失水的“門戶”,氣孔由①張開狀態轉為②關閉狀態,會降低植物的蒸騰作用,可能影響無機鹽的運輸,D正確。
故選:C。
13.【分析】利用下列知識分析判斷:
(1)家庭電路的組成順序:進戶線、電能表、總開關、保險盒、燈泡等;
(2)在家庭電路中,為了安全,開關要接在火線和用電器之間;
(3)在家庭電路中,為了互不影響,各家用電器之間是并聯的。
(4)金屬外殼的用電器使用三孔插座時,把金屬外殼接地,即使金屬外殼的用電器漏電,人體被接地的導線短路,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解答】解:
A、家庭電路的組成順序:進戶線、電能表、總開關、保險盒、燈泡等,其中電能表是接在家庭電路的最前面的,不能和總開關互換,防止斷開總開關繞過電能表使用用電器,即所說的“偷電”,故A錯誤;
B、與開關S直接相連的導線是火線,所以a是火線。故B錯誤;
C、若在導線a和b之間接一個燈泡L1,則L1與L并聯,故C錯誤;
D、若c處斷開,洗衣機插頭插入插座,洗衣機能工作,但外殼不能接地,若外殼漏電,人接觸金屬外殼,會有電流流過人體,發生觸電事故。故D正確。
故選:D。
14.【分析】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物質的質量之和,是因為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不變。
【解答】解:A、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因此a與b質量差是生成氧氣的質量,該選項說法正確;
B、P點處固體成分是反應生成的錳酸鉀和二氧化錳及其沒有分解的高錳酸鉀的混合物,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C、設反應前高錳酸鉀的質量為x,
2KMnO4K2MnO4+MnO2+O2↑,
316 32
x (a﹣b)g

x(a﹣b)g,該選項說法正確;
D、反應過程中,錳元素在固體中的質量保持不變,該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B。
15.【分析】(1)光合作用是指植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2)呼吸作用是指細胞內的有機物在氧的參與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能量的過程。
(3)呼氣時,肺內壓大于外界大氣壓,氣體呼出;吸氣時,肺內壓小于外界大氣壓,氣體吸入。
【解答】解:A、如果圖①表示樹林里一天中二氧化碳濃度變化的情況,則二氧化碳濃度在夜間由于呼吸作用的積累持續升高,到清晨最高,白天由于光合作用的消耗持續降低,傍晚濃度最低,A錯誤。
B、根據②圖所知,在B點光合作用強度=呼吸作用強度,呼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正好全部用于光合作用,不是表示此時植物不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錯誤。
C、圖③A→B段肺內氣壓低于外界氣壓,表示吸氣的過程,C錯誤。
D、由圖④可知氧氣濃度與二氧化碳釋放量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曲線,二氧化碳的釋放量b點時最低,表明b點溫度時果蔬的呼吸作用最弱。因此,果蔬儲藏室內的溫度調整到b點時的效果比a點好,D正確。
故選:D。
二.填空題(共7小題)
16.【分析】(1)根據稀有氣體的化學式進行分析;
(2)根據分子的表示方法進行分析;
(3)根據離子的表示方法進行分析;
(4)根據化學式的書寫方法和元素化合價的表示方法進行分析。
【解答】解:(1)氖氣是稀有氣體,由原子直接構成,化學式為Ne,故答案為:Ne;
(2)3個二氧化硫分子表示為3SO2,故答案為:3SO2;
(3)2個鐵離子表示為2Fe3+,故答案為:2Fe3+;
(4)氧化鈉的化學式為Na2O,其中鈉元素的化合價為+1,表示為2O,故答案為:2O。
17.【分析】利用電磁感應現象可以產生感應電流;在電磁感應現象中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在對外供電的過程中,電源會提供電能。
【解答】解:轉動魔方時,閉合電路的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會產生感應電流,利用的是電磁感應現象;在發電的過程中,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魔方給移動設備充電時,魔方提供電能,相當于電路中的電源。
故答案為:電磁感應;電源。
18.【分析】由題意可知,富硒產品中的“硒”指的是元素,它存在于物質的化合物中;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結合物質的化學式進行解答本題。
【解答】解:由題意可知,富硒產品中的“硒”指的是元素;已知硒原子的質子數為34,相對原子質量為79,根據“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近似整數值)”,則知一個硒原子的中子數為79﹣34=45.鉀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硒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1)×2+x+(﹣2)×4=0,則x=+6價。
故填:元素;45;+6。
19.【分析】為保證實驗準確度,實驗前需檢查裝置氣密性,防止裝置漏氣影響實驗結果;實驗后要等裝置冷卻至室溫再記錄量筒內剩余水的體積,因為溫度較高時,氣體受熱膨脹,會使測量結果不準確。
通過流入玻璃瓶中的水的體積來計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流入水的體積等于消耗氧氣的體積,根據氧氣的體積和玻璃瓶內空氣的總體積(玻璃瓶容積減去初始加入的水的體積),利用公式計算氧氣的體積分數。
【解答】解:為保證實驗準確度,實驗前必須檢查裝置氣密性;實驗后必須等裝置冷卻至室溫時才能記錄量筒內剩余水的體積。玻璃瓶容積為270毫升,初始加入20毫升水,則瓶內空氣體積為270﹣20=250毫升,流入玻璃瓶中的水的體積為45毫升,即消耗氧氣的體積為45毫升。所測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18%。
故答案為:檢查裝置氣密性;裝置冷卻至室溫;18%。
20.【分析】圖中軟塑料瓶模擬胸廓、橡皮筋模擬氣管、Y形玻璃管模擬支氣管、氣球模擬肺。
【解答】解:(1)呼吸系統由呼吸道和肺組成,肺是呼吸的主要器官,是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
(2)吸氣時膈頂下降,呼氣時膈頂上升,模擬呼氣過程要將橡皮膜從位置Ⅱ移動到位置Ⅰ,因為呼氣時,膈肌和肋間外肌舒張,肋骨與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彈性而回位,結果胸廓縮小,肺也隨之回縮,造成肺內氣壓大于外界氣壓,肺內氣體排出肺。
故答案為:(1)肺;
(2)Ⅰ;大于。
21.【分析】當氣孔張開時,葉片內的水分吸收熱量變成水蒸氣,經氣孔擴散到外界空氣中。
【解答】解:圖是植物氣孔模型,氣孔是由保衛細胞圍成的空腔。故氣球模擬保衛細胞。從充氣口充入空氣使氣球圍成的“空腔”變大,模擬的是氣孔張開,氣孔張開時,植物的蒸騰作用增強。
故答案為:保衛細胞;張開
22.【分析】(1)判斷漏電保護器會不會切斷電路,就是分析A、B兩處的電流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就不會切斷電路,如果不相等就會切斷電路;
(2)我國家庭照明電路電壓是220V,根據家庭電路的電壓和人體的電阻,利用歐姆定律就可以求出通過人體的電流。
【解答】解:當家電維修人員在圖中C處不慎觸電時,電流就會從C處通過人體流向大地,導致通過B處的電流比A處的小,當漏電保護器檢測到通過圖中A、B兩處的電流不相等(即發生漏電)時,會迅速切斷電路,因此漏電保護器會切斷電路。我國家庭照明電路電壓是220V。
人體電阻為10kΩ,根據歐姆定律,觸電時通過人體的電流。
故答案為:會;220;22。
三.實驗探究題(共5小題)
23.【分析】(1)線圈的轉動方向取決于受力的方向,故可根據導線在磁場中受力的方向的決定因素回答;
(2)電動機的原理是利用了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故應從磁鐵是否有磁性及線圈中是否有電流來分析解答;
(3)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力的作用,所受力的大小與電流的強弱、磁場的強弱有關;
(4)要想控制轉速應控制線圈受力,而磁場大小不易控制,故可控制電流。
【解答】解:(1)知道通電導線在磁場中所受力的方向與電流的方向和磁場的方向有關,所以要想改變線圈的轉動方向,可以改變線圈中電流的方向,也可以改變磁場的方向,故選AD;
(2)線圈不轉可能是由于線圈處于平衡位置;線圈不轉也說明線圈可能不受磁場力,即電路中沒有電流,一般來說可能是接線柱接觸不良造成的;
同時因線圈和轉軸之間有阻力存在,故還有可能就是,線圈受力,但是磁場力較小,無法帶動線圈。故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有:磁鐵的磁性不強、線圈的匝數太少,電池電壓不夠導致電流較小。
故選ABD;
(3)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力的作用,所受力的大小與電流的強弱、磁場的強弱有關,故為了提高電動機轉速,可采取的方法增大電流或增強磁場,即可以提高線圈兩端的電壓或改用強磁場做該實驗;
(4)要想控制線圈的轉速,可以控制電流的大小,故可以接入滑動變阻器,將滑動變阻器與電機串聯即可起到控制電流的作用;
故答案為:(1)AD;(2)ABD;(3)提高電源電壓;(4)滑動變阻器。
24.【分析】根據原子結構,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有一個非常大的空間,原子不是個實心球體進行分析。
【解答】解:(1)由原子的結構可知,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質量,且體積很小;
(2)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后方向不變,這是由于它們穿過了原子內部的空間,這也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空間是空的;
(3)氮原子和氧原子的核內質子數分別為7和8,由“使氮原子變成了氧原子”可知,氮原子原子核內的質子數由7變成了8個,因為α粒子中含有2個質子,且α 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所以打出了的質子數為2﹣1=1。
故答案為:(1)不會;原子核;(2)B;(3)質子。
25.【分析】(1)根據實驗操作注意事項分析;
(2)根據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步驟分析;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當觀察到集氣瓶口有大氣泡向外冒出,說明集氣瓶中氧氣已集滿,因為此時瓶內的氧氣已充滿并將水完全排出;
(4)長頸漏斗的末端伸入液面以下是為了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口逸出;
(5)根據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分析。
【解答】解:(1)甲同學選擇裝置A作為KMnO4制取氧氣的發生裝置,其中試管口略向下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試管炸裂;故答案為: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試管炸裂;
(2)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步驟為: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然后在試管中加入試劑并固定好裝置,再點燃酒精燈加熱,收集氧氣,收集滿氧氣后,先把導管移出水面,再熄滅酒精燈(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回熱的試管,使試管炸裂),即正確順序是⑤①③②④;故答案為:⑤①③②④;
(3)用E裝置(排水法)收集氧氣時,當觀察到集氣瓶口有大氣泡向外冒出,說明集氣瓶中氧氣已集滿,因為此時瓶內的氧氣已充滿并將水完全排出;故答案為:水位下降至集氣瓶口或集氣瓶口有大量氣泡冒出、集氣瓶內的水全部排出(答案不唯一);
(4)B裝置中長頸漏斗的末端伸入液面以下是為了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口逸出,如果長頸漏斗末端沒有伸入液面以下,氣體就會從長頸漏斗口跑掉,無法收集到氣體;故答案為: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逸出;
(5)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用圖二裝置收集氧氣時,應“長進短出”,即氣體應從b端導入。這樣氧氣會在集氣瓶底部逐漸聚集,將空氣從短管 a 排出,從而收集到氧氣。故答案為:b。
26.【分析】對照實驗是指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
【解答】解:(1)由表格可知,實驗通過燒杯與LED燈的距離來改變光照的強度。
(2)為減少菠菜自身因素對光合作用的影響,挑選菠菜時應注意的是:菠菜是否新鮮、生長是否旺盛、顏色是否綠色等。
(3)實驗測得的數據往往存在誤差,因此需要設置重復組,也就是同一個實驗在相同的條件下要重復做幾次。如果重復組的實驗數據十分相近,則說明這個實驗的結果排除了偶然因素的影響。實驗結果應當取各重復組的平均值。因此,實驗中重復多次實驗,計算各組葉圓片浮起數目的平均值的目的是減少偶然因素對實驗的影響,提高實驗結論的準確性。
(4)由表格可知,甲組葉圓片浮起數目的平均值最高,其次是乙組、丙組、丁組,則實驗的結論是:在一定條件下,光照強度越強,光合作用就越強。依據是:燒杯與LED燈的距離越近,葉圓片浮起數目的越多。
故答案為:(1)燒杯與LED燈的距離;
(2)是否新鮮(或生長是否旺盛、顏色是否綠色等);
(3)減少偶然因素對實驗的影響,提高實驗結論的準確性;
(4)燒杯與LED燈的距離越近,葉圓片浮起數目的越多。
27.【分析】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物質的質量之和,是因為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不變。
【解答】解:(1)【討論與探究】甲小組實驗中,白磷燃燒時,實驗現象是劇烈燃燒,產生白煙,放熱;氣球膨脹。
故答案為:劇烈燃燒,產生白煙,放熱;氣球膨脹。
(2)①乙組實驗結束后可觀察到天平不平衡,是因為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裝置;此反應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故答案為:否;遵守。
②丙組過氧化氫溶液分解反應前后各物質質量總和的測定,得出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故答案為:等于。
(3)【反思與交流】通過甲、乙、丙小組實驗的探究,你得到的啟示是:當有氣體參與或有氣體生成的反應,如果要驗證質量守恒定律,需在密封裝置的容器中進行。
故答案為:密封裝置。
四.解答題(共5小題)
28.【分析】甲圖為葉片的結構示意圖,1是上表皮,2是葉肉,3是下表皮,4是葉脈,5是氣孔。
乙圖中的曲線Ⅰ表示一天中植物光合作用的變化曲線,曲線Ⅱ表示植物一天中呼吸作用的進行情況。
【解答】解:(1)葉綠體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2葉肉細胞內含有大量的葉綠體,所以植物的葉主要通過2葉肉細胞進行光合作用。
(2)植物吸收的水分絕大多數通過蒸騰作用散失到大氣中去了,故蒸騰作用將植物體內的水分通過5氣孔排出。氣孔是植物體蒸騰失水的“門戶”,是氣體交換的“窗口”,故除了水分外植物還會將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以及呼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從氣孔排出。
(3)在黑暗的環境中,植物能進行呼吸作用,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圖乙中曲線Ⅱ24小時都能夠進行,所以表示的是呼吸作用。
故答案為:
(1)2
(2)蒸騰作用;氧氣和二氧化碳
(3)呼吸作用
29.【分析】(1)根據1個過氧乙酸分子的構成、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化合物中元素的質量分數100%,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化合物中元素的質量分數100%,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1個過氧乙酸分子中含有2個碳原子、4個氫原子和3個氧原子,則在過氧乙酸分子中碳、氫、氧三種原子個數之比為2:4:3;過氧乙酸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12×2):(1×4):(16×3)=6:1:12。
故答案為:2:4:3;6:1:12。
(2)過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乙酸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比較可知,乙酸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較大。
故答案為:乙酸。
(3)乙酸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答:乙酸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53%。
30.【分析】(1)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質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來分析解答;
(2)根據相對分子質量就是化學式中各個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來分析解答;
(3)根據題中數據和標簽信息來分析解答。
【解答】解:(1)維生素C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6):(1×8)=9:1;
(2)由圖片信息可知,維生素C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76,12×6+1×8+16x=176,則x=6,故維生素C的化學式為C6H8O6;
(3)根據題意,每片含Vc10mg,一日3次,成人每次2片,則每日應服用的Vc的質量為10mg×3×2=60mg,每100g獼猴桃含維生素C120mg,則需要每天食用獼猴桃的質量為60mg=50g,答:需要每天至少食用獼猴桃50g。
故答案為:(1)9:1;
(2)C6H8O6;
(3)50g。
31.【分析】(1)根據表中數據來分析;
(2)根據二氧化碳的質量和化學方程式的計算來分析;
(3)根據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來分析。
【解答】解:(1)由表中數據可知,加入10g稀鹽酸時,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0g+10g+50g﹣69.12g=0.88g,加入25g稀鹽酸時,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5g+10g+50g﹣82.80g=2.2g,若樣品沒有反應完全,加入35g稀鹽酸時,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2g+0.88g=3.08g,實際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35g+10g+50g﹣82.80g=2.64g,則加入稀鹽酸的質量為35g時,樣品反應完全,產生二氧化碳的總質量是2.64g。
(2)設該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2.64g
x=6g
則該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
答:該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60%。
(3)稀鹽酸中含有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這種測定方法產生誤差的原因可能是有少量二氧化碳溶于水,使測量出的二氧化碳的質量減少,產生實驗誤差。
故答案為:
(1)2.64;
(2)60%;
(3)有少量二氧化碳溶于水。
32.【分析】(1)植物的根細胞生長需要水、無機鹽、有機物等。
(2)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有機物在氧氣的參與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能量的過程。
【解答】解:較大的樹木移栽時,常常導致根部部分受損,根吸收無機鹽的能力較弱,因此移栽時,在大樹根部周圍斜埋3~5根帶孔PVC管,這樣不僅澆灌時方便、節水,而且利于根部透氣,有利于根細胞進行呼吸作用。
故答案為:PVC管一是方便澆灌水肥,二是利于根部透氣,這是因為較大的樹木移栽時,常常導致根部部分受損,根吸收無機鹽的能力較弱,需要補充水分和無機鹽,此外根細胞進行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氣,帶孔PVC管利于透氣,能滿足根部呼吸的需要,利于植物生長。
第1頁(共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泉市| 衡山县| 溧水县| 桓台县| 鄂托克前旗| 中方县| 吕梁市| 邢台县| 万安县| 扎鲁特旗| 大安市| 新乡市| 大荔县| 荣成市| 平顶山市| 岳阳县| 丹江口市| 海南省| 杭州市| 长兴县| 盈江县| 华容县| 铁力市| 平果县| 久治县| 长丰县| 敦化市| 德保县| 八宿县| 嘉黎县| 新营市| 淳化县| 贵州省| 当雄县| 横峰县| 榆树市| 都匀市| 调兵山市| 虹口区| 富民县| 土默特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