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上期育賢中學高一年級期中考試化學科試題卷(考試時間:75分鐘 分值:100分)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測試范圍:第5~6章(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5.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學生自己保存,只交答題卡。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O 16 S 32 N 14 Mg 24第I卷(選擇題 共42分)選擇題(每小題3分)1.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食品中添加適量的二氧化硫可以起到漂白,防腐和抗氧化等作用B.工業上將氨氣轉化為其他銨態化肥屬于人工固氮C.高考涂答題卡用的鉛筆芯的主要成分是鉛D.光伏電站使用的太陽能電池和通信工程使用的光導纖維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因SO2具有漂白性,所以能使品紅溶液、溴水、酸性KMnO4溶液、石蕊試液褪色B.等物質的量的SO2和Cl2混合后通入裝有濕潤的有色布條的集氣瓶中,漂白效果更好C.SO2、漂白粉、活性炭、Na2O2都能使紅墨水褪色,且原理不相同D.NO2和SO2和水反應均能生成酸,則二者都是酸性氧化物3.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A.FeO溶于稀HNO3:FeO+2H+=Fe2++H2OB.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過量CO2:SiO+CO2+H2O=+H2SiO3↓C.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Ca2++2ClO-+SO2+H2O=CaSO3↓+2HClOD.向Na2SO3溶液中通入等物質的量的氯氣:Cl2++H2O=+2+2H+4.如圖所示為探究性質的微型實驗,微型實驗藥品用量少,綠色環保。濾紙分別浸泡了相關試劑,實驗時向試管中滴入幾滴濃硫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濾紙①先變紅后褪色,體現了具有漂白性和酸性氧化物的性質B.濾紙褪色均證明具有還原性C.濾紙④上有黃色固體生成,證明具有氧化性D.若濾紙④上析出了固體,則在濾紙④上發生的反應轉移了電子5.工業上制備下列物質的生產流程不合理的是A.以廢銅屑制硝酸銅:B.由黃鐵礦制硫酸:C.工業制硝酸:D.由石英砂制高純硅:6.在反應中,表示該反應速率最快的是A.B.C.D.7.CO2與H2制備甲醇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3H2(g)+CO2(g) CH3OH(g)+H2O(g),在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充入3molH2和1molCO2,能說明上述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A.容器內氣體密度保持不變B.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保持不變C.H2和CO2的體積比保持不變D.斷開3molH-H的同時斷開2molC=O8.已知:,某溫度下,在2 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 A與1 mol B發生該反應,平衡時總壓強增加了2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平衡時c(C)=0.2 mol/LB.平衡時B的體積分數為20%C.A的轉化率為20%D.平衡時C與D的化學反應速率相等9.四種金屬片在稀鹽酸中,用導線連接,可以組成原電池,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則四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A. B. C. D.10.某一同學根據離子反應方程式 2Fe3++Fe=3Fe2+來設計原電池。下列設計方案中可行的是A.電極材料為鐵和銅,電解質溶液為 FeCl3 溶液B.電極材料為鐵和石墨,電解質溶液為 FeCl2 溶液C.電極材料為鐵和鋅,電解質溶液為 FeCl3 溶液D.電極材料為石墨,電解質溶液為 FeCl3 溶液11.我國化學家成功開發出鋅—空氣二次電池,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放電時,a極是原電池的正極,充電時與電源正極相連B.充電時,b極發生反應:C.放電時,當b極消耗時,電路中有通過D.充電過程中,a、b電極附近溶液均不變12.利用反應可以去除石油化工工業催化劑上吸附的碳粒。向某密閉容器中加入和碳粉發生上述反應,下列條件能加快該反應速率的是A.保持體積不變,增加碳粉的用量B.保持體積不變,再向容器中充入C.保持壓強不變,再向容器中充入HeD.保持體積不變,再向容器中充入He13.根據下列實驗操作及現象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選項 實驗操作 現象 結論A 向空氣中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先滴加BaCl2溶液,再滴加鹽酸 產生白色沉淀,且沉淀不完全溶解 該溶液已變質B 向某溶液中加入溶液,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靠近試管口 試紙不變藍 該溶液中不存在C 向硅酸鈉溶液中滴加鹽酸 有白色膠狀物質產生 非金屬性:Cl>SiD 常溫下,將鐵片分別插入濃硝酸和稀硝酸中 前者無明顯現象,后者產生無色氣體 氧化性:濃硝酸<稀硝酸A.A B.B C.C D.D14.銅與濃硝酸充分反應,銅完全溶解,生成含混合氣體(在標準狀況下)。若反應前后硝酸溶液的體積沒有變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發生還原反應的硝酸有B.反應后溶液中的濃度為C.混合氣體中與的體積比為D.將生成的與足量混合通入水中,需要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第II卷(非選擇題 共58分)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個小題,共58分)15.(14分)恒溫下在2L密閉容器中,X、Y、Z三種氣態物質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曲線如圖。(1)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2)從開始至5min,Y的平均反應速率為___________。5min時___________(填“>”“<”或“=”)。(3)反應達平衡時體系的壓強與開始時的壓強之比是___________。(4)下列描述中能表明上述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的是___________(填序號)。①容器內溫度不變 ②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③混合氣體的壓強不變 ④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⑤的物質的量濃度不變 ⑥容器內X、Y、Z三種氣體的濃度之比為3:1:2⑦某時刻且不等于零 ⑧單位時間內生成,同時生成(5)在某一時刻采取下列措施能加快反應速率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加催化劑 B.降低溫度C.體積不變,充入X D.體積不變,從容器中分離出Y(6)如圖2所示是可逆反應的反應速率與時間的關系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A.時,只有正方向反應在進行 B.時,反應達到最大限度C.,反應不再進行 D.,各物質的濃度不再發生變化16(16分).某研究小組制作了一套多功能實驗教具(如圖),在小試管中發生反應制備有毒氣體,在大試管中盛放其他試劑檢驗有毒氣體的性質。(1)制備氮氧氣體并檢驗其性質①向小試管中加入3.2 g銅絲和14 mL濃硝酸,向大試管中加入蒸餾水至接近小試管管口,塞緊橡膠塞,可觀察到如下現象:裝置中很快出現紅棕色氣體,銅絲變細, 。②用力振蕩裝置,可觀察到溶液變色, ,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③此時銅絲和硝酸繼續反應直至銅絲完全溶解,產生無色氣體,將注射器穿過氣球向大試管中注入氧氣,可觀察到氣體再次出現淺紅棕色,其原因為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整個過程只收集到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混合氣體共0.5 mol,向小試管中加入V mL a 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銅離子完全沉淀,則原硝酸的濃度為 mol/L。(不必化簡)(2)制備二氧化硫并驗證其性質①向小試管中加入銅絲和濃硫酸,向大試管中加入品紅溶液,加熱小試管,出現白霧(硫酸酸霧),同時可觀察到品紅 ,用以證明二氧化硫氣體的生成。②有同學將品紅溶液換成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也可檢驗二氧化硫的生成,其離子反應方程式為 。③將①中品紅溶液換成氯化鋇溶液,加熱小試管,發現在大試管中產生白色沉淀(硫酸鋇),其原因可能是:i.二氧化硫與氯化鋇及氧氣反應,得到沉淀;ii. ;iii.二者均存在。17.(14分)某研究小組為探究SO2和Fe(NO3)3溶液反應的實驗。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請回答:(1)裝置A中儀器a名稱為 。(2)下列能作為SO2尾氣處理試劑的有 。A.酸性KMnO4溶液 B.濃NaOH溶液 C.品紅溶液 D.CaCl2溶液 E.濃HNO3(3)裝置B中產生了白色沉淀,其成分是 。推測B中產生白色沉淀的原因。觀點1:SO2與Fe3+反應;觀點2:在酸性條件下SO2與反應;觀點3:裝置內的氧氣將SO2氧化①若觀點1正確,除產生白色沉淀外,還應觀察到的現象是 。②若觀點2正確,裝置B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③若要排除觀點3的干擾,實驗前需要進行的實驗操作是 。(4)若將裝置B中的1.0mol/L的Fe(NO3)3替換成濃氨水,寫出B中發生的離子反應方程式 。18.(14分).依據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Ⅰ.鍵能是指在25 ℃、101 kPa,將1 mol理想氣體分子AB拆開為中性氣態原子A和B時所需要的能量。顯然鍵能越大,化學鍵越牢固,含有該鍵的分子越穩定。(1)已知鍵能:H-H鍵為436 kJ mol-1;H-F鍵為565 kJ mol-1;H-Cl鍵為431 kJ mol-1;H-Br鍵為366 kJ mol-1。則下列分子受熱時最穩定的是__________。A.HF B.HCl C.HBr D.H2(2)已知:H-H的鍵能為436 kJ/mol,N-H的鍵能為391 kJ/mol,生成1 mol NH3過程中放出46 kJ的熱量。則N≡N的鍵能為 kJ/mol。(3)下列反應能通過原電池實現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是 (填序號)。① ② ③(4)Ⅱ.CO與H2反應可制備CH3OH,由CH3OH和O2構成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結構示意圖如下。①移向 (填“正極”或“負極”),b中通入的氣體是______________②若線路中轉移電子,則該燃料電池理論上消耗的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 L。③c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2025年上期育賢中學高一年級期中考試化學科參考答案1-5 ACDCA 6-10 ABADA 11-14 BBAB(1) (2);(3)17:21 (4)③④⑤⑧(5)AC (6)BD16. (1) ①溶液變為藍色 ②紅棕色氣體顏色變淺 ③①褪色 ② ③加熱小試管產生的硫酸酸霧與氯化鋇反應,得到沉淀17.(1) 三頸燒瓶或三口燒瓶(2)AB(3) BaSO4 ①一段時間后,溶液由棕黃色變為淺綠色②3SO2 + 2+3Ba2++ 2H2O=3BaSO4↓+ 2NO + 4H+(或 3SO2+2+Ba2++ 2H2O=BaSO4↓+2+ 2NO + 4H+)③滴加濃硫酸之前應先通入氮氣,將空氣排出(4)SO2+2NH3·H2O+Ba2+=BaSO3↓+ 2+ H2O18. (1)A (2)946 (3)①②(4)①正極 O2②11.2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年上期高一期中化學科試題卷.docx 2025年上期高一期中化學考試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