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湖南省2025年中考地理試題本試題卷共8頁。時量60分鐘。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寫在答題卡和本試題卷上,并認真核對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和相關信息;2.選擇題部分請按題號用2B鉛筆填涂方框,修改時用橡皮擦干凈,不留痕跡;3.非選擇題部分請按題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書寫,否則作答無效;4.在草稿紙、試題卷上作答無效;5.請勿折疊答題卡,保持字體工整、筆跡清晰、卡面清潔;6.答題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膠和貼紙。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025年4月30日13時,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我國西北內陸成功著陸。據此完成1~2題。1.紐約華人觀看飛船返回直播時正值深夜,導致兩地時間早晚差異的主要原因是A.作息不同 B.地形差異 C.地球公轉 D.地球自轉2.受氣象條件影響,飛船返回的時間推遲,該季節西北內陸常見的氣象災害是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下圖示意地球表面海陸面積比例及陸地各海拔人口分布比例。據此完成3~4題。3.全球海洋和陸地面積的比例約A.三分海洋,七分陸地B.七分海洋,三分陸地C.四分海洋,六分陸地D.六分海洋,四分陸地4.全球一半以上人口分布的海拔范圍是A. 0-200米 B. 200-500米 C. 500-1000米 D.1000米以上Q島牧民常在海邊掘坑,依次堆放燃燒的木柴、石頭及就地獲取的食材,鋪上沙土形成“地下烤箱”,該烹飪方式被稱為庫蘭托。下圖示意Q島地理位置及其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據此完成5~7題。5. Q島所在的南美洲A.北連大洋洲 B.南望北美洲C.東臨大西洋 D.西瀕印度洋6. Q島的氣溫或降水特征是A.冬冷夏熱 B.全年溫和C.冬干夏濕 D.全年干旱7.牧民在Q 島采用庫蘭托烹飪時A.沙土取自浩瀚沙漠 B.常能看到漫天飛雪C.木柴多來自于寒帶 D.所用食材多為海鮮瑪瑙河是南極洲最長的季節性河流,上游地區曾發現鯨魚牙齒化石。下圖示意瑪瑙河水量充沛時的科考場景。據此完成8~10題。8.圖示場景出現的時間可能是A. 2月 B. 5月 C. 7月 D. 10月9.鯨魚牙齒化石的發現說明A.該地可能曾是海洋 B.全球環境變化很小C.南極洲多冰雪覆蓋 D.瑪瑙河流量變化大10.在南極洲開展科考工作時應A.開采地下礦產 B.就地填埋垃圾C.保護當地環境 D.積極植樹造林世界各國重視鐵路升級提質。下圖示意日本和加拿大鐵路線分布及兩國列車特色餐食資料卡。據此完成11~13題。11.兩國鐵路分布的主要共同特征是A.沿海岸 B.沿城市 C.沿緯線 D.沿經線12.造成兩國列車特色餐食差異的主要原因是①飲食習慣 ②氣候條件 ③國土面積 ④政策條件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3.科技發展推動高速鐵路時代到來,由此帶來的直接影響是A.提高農業產量 B.擴大森林面積 C.縮短運輸時間 D.節約耕地資源2025年6月,張奶奶乘坐為老年人群服務的銀發旅游專列出游。下圖示意此次旅游路線。據此完成14~16題。14.張奶奶沿途可能觀賞到的風景有A.豫—海島風光 B.陜——熱帶雨林C.甘——極地冰川 D.新—戈壁荒漠15.張奶奶在烏魯木齊發現當地居民上午10點左右才上班,這是因為我國A.氣候類型差異大 B.疆域東西跨度大C.人口密度差異大 D.疆域南北跨度大16.銀發旅游專列受到熱烈歡迎,開行數量大幅增長,這反映出我國A.老年人口規模大 B.老年人消費需求低C.旅游資源較單一 D.鐵路運輸貨運量多史前農業發展促進人類定居生活。下圖示意我國半坡遺址和河姆渡遺址概況。據此完成17~19題。17.自然環境影響聚落形成,以上兩處遺址分布均臨近A.沙漠 B.高山 C.水源 D.海洋18.河姆渡人和半坡人所建房屋差異明顯,推測其原因可能是A.干欄式建筑防止風沙掩埋 B.河姆渡人居住地木材豐富C.半地穴式房屋有利于散熱 D.半坡人居住環境高寒缺氧19.河姆渡遺址發現的骨耜(sì)適合翻耕水田,是當時先進的農業生產工具。據此推測骨耜主要用于A.飼養牦牛 B.飼養駱駝 C.種植青稞 D.種植水稻為適應不同自然環境,汽車上市前需通過多種極端環境測試。下圖示意我國部分試車基地分布。據此完成20~22題。20.三亞試車基地所在地理區域是A.北方地區 B.南方地區C.西北地區 D.青藏地區21.各試車基地測試項目合理的是A.黑河——低溫啟動B.三亞——冰面制動C.吐魯番————高濕防銹D.格爾木————高溫充電22.與其他試車基地相比,格爾木試車基地自然環境特殊的主要影響因素是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地形地勢 D.人類活動長江經濟帶注重科技創新和環境保護,G60科創走廊位于長江三角洲地區,引領和推動區域協調高質量發展。下圖示意長江經濟帶概況。據此完成23~25題。23.長江經濟帶主要工業城市的分布情況是A.西多東少 B.中部集中 C.東多西少 D.分布均勻24. G60科創走廊對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作用主要是A.科技引領 B.能源保障 C.糧食儲備 D.礦產供應25.長江經濟帶可持續發展的合理措施有A.西部山區陡坡開墾 B.洞庭湖圍湖造田C.沿海地區過度捕撈 D.雅礱江興修水利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0分。26.(10分)【千年古窯 薪火相傳】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10月,湖南省醴陵窯遺址入選第六批國家級工業遺產。湖南某校研學小組赴該地開展研學活動。下圖示意醴陵窯遺址及周邊地區等高線地形圖。行前有備 研學小組行至望仙橋村查閱地圖。(1)醴陵古窯經緯度約 ,望仙橋村與醴陵古窯之間的實際直線距離千米,圖上距離約4厘米,該地圖比例尺約 。(4分)行中有研 古人的智慧在醴陵窯中隨處可見。(2)階梯窯利用當地 (填地形類型)地形,依地勢而建,節約燃料和建筑成本;圖中序號 處適合建水碓,利用水流節省人工。(4分)行后有思 醴陵釉下五彩瓷燒制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建國初期使用該技藝制作的新中國“勝利杯”,寓意中國人民革命偉大勝利。(3)有人提出依托醴陵窯遺址大力發展旅游業,你是否贊同,并說明理由。(2分)27.(10分)【致富堅果 發展之路】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腰果產業機遇與問題并存。下圖示意2023年產量高于1萬噸的腰果主產國分布。探優勢 腰果主產國的地理位置有共同之處。(1)緯度位置:集中在 緯度地區,熱量充足,利于腰果生長;海陸位置:臨海, (填運輸方式)便捷,利于腰果出口。(4分)析問題 腰果加工需大量勞動力剝殼,人口聚集和腰果殼露天焚燒帶來了系列問題。(2)腰果加工廠周邊人口過于密集,對當地的不利影響主要有 ;直接燃燒腰果殼,使得當地空氣質量 。(4分)明思路 如今,秉持可持續發展理念,腰果殼成為發電燃料、制肥原料等,創造新的就業崗位。(3)說明腰果主產國治理腰果殼污染的經驗。(2分)28.(10分)【中非合作 大國擔當】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中非合作不斷深化。我國企業在基建、能源、農業等多領域助力非洲國家可持續發展,譜寫動人篇章。下圖示意非洲概況。非洲第一高樓 在埃及首都東側的大漠中,我國企業克服重重困難修建了非洲最高樓。(1)讀圖,埃及主要位于 氣候區。從氣候角度推測,修建“非洲第一高樓”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有 。(4分)綠色發展 我國企業在肯尼亞承建了加里薩光伏電站、索西安地熱電站,緩解當地用電緊張,推動了非洲能源轉型。(2)從資源的可再生性來看,太陽能和地熱能屬于 資源,開發這類能源對環境的積極作用有 。(4分)小技術,大豐收 我國科研團隊在坦桑尼亞推廣玉米套種大豆技術,實現“一地雙收”。該項目入選聯合國“南南合作”最佳案例。(3)完成下列框圖。(2分)29.(10分)【品韻詩詞 尋理江河】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中學以詩詞為載體,開展中國的河流單元主題跨學科活動。下圖示意中國概況。詩話江河特征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蘊藏著河流特征與自然環境的關系。(1)從是否流入海洋的角度判斷,詩中的“百川”屬于 河,自西向東在我國地勢第 級階梯入海。(4分)詩探江河治理 “黃河流濁,舉世滔滔”反映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導致黃河含沙量大。以下為活動小組設計的水土流失探究實驗及記錄表。變量 土壤流失情況記錄土壤 緊實粘土→流失少 疏松黃土→流失多植被 有草皮→流失少 無草皮→流失多坡度 坡度小→流失少 坡度大→流失多降水 強度小→流失少 強度大→流失多(2)由實驗可知,土質疏松、地表植被 、坡度 、降水強度大的地區,水土流失現象更嚴重。據此提出治理水土流失的可行措施有 。(4分)詩明運河興盛 “草市迎江貨,津橋稅海商”是古運河沿線城市商貿發達的寫照。(3)簡述運河對沿線城市發展的作用。(2分)30.(10分)【湘港攜手 互惠共贏】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區域聯系促發展,洞口縣與香港合作取得成效。下圖示意洞口縣概況。內強特色 洞口縣發展高山冷水稻、高山冷涼蔬菜種植等特色農業。(1)洞口縣位于湖南省 部,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種植高山冷涼作物能適應西部海拔高, 不足的自然條件。(4分)筑巢引鳳 G廠是洞口縣引入香港企業投資建設的食品加工廠。下圖示意近年來洞口縣產業結構變化。(2)在合作創建G廠的過程中,洞口縣具有勞動力、特色農產品等優勢,香港企業具有 等優勢。得益于G廠等企業的發展壯大,2022~2024年洞口縣的第 產業比重持續上升,產業結構不斷優化。(4分)提質增效 G廠加大研發投入,招聘眾多本地員工,實施清潔生產,利用本地特色農產品生產優質高端綠色食品,遠銷港澳及東南亞。(3)說明外向型經濟對洞口縣發展的有利影響。(2分)2025年湖南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地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D B A C B D A A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A C D B A C B D B題號 21 22 23 24 25答案 A C C A D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0分。26.(1) 27.50N 113.50E , 1:25000(2)丘陵 ①(3)同意:利于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完善,提供就業崗位不同意:過度開發會導致環境污染,旅游業的發展會使古窯傳統文化被沖擊或商業化27.(1)低 海運(2)住房緊張,環境污染,交通擁堵 下降(3)秉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利用腰果殼發電、制肥,減少環境污染,提供就業崗位,帶動經濟發展,緩解就業緊張。28.(1)熱帶沙漠 高溫缺水,風沙侵襲(2)可再生 環保節能(減少固體燃料使用,促進當地生態環境建設,走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3)29. (1)外流 3(2)稀疏 大 植樹造林,修建梯田,打壩淤地(3)提供水源、便利的水運,促進沿線城市經濟發展30. (1)西南 熱量(2)資金、技術、設備 二(3)吸引外資、擴大市場,促進產業升級,帶動洞口經濟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