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年安徽省滁州市滁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中考三模化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年安徽省滁州市滁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中考三模化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安徽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仿真卷
化學
(試題卷)
注意事項:1.化學試卷共兩大題17小題,滿分40分。化學與物理的考試時間共120分鐘。
2.試卷包括“試題卷”和“答題卡”兩部分,“試題卷”共4頁,“答題卡”共2頁。
3.請務必在“答題卡”上答題,在“試題卷”上答題是無效的。
4.考試結束后,請將“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2小題,每小題1分,共12分。每小題的4個選項中只有1個符合題意)
1. 如圖,國家一級文物“東漢擊鼓說唱陶俑”憨態可掬,形象生動,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從物質變化角度分析,下列選項中所發生的變化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A. 夯土和泥 B. 捏塑成形 C. 燒造為俑 D. 出土清洗
2. 樹立環保意識,踐行環境友好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環境保護的是
A. 植樹造林擴大綠化面積 B. 減少自駕燃油汽車出行
C. 開發利用氫能等新能源 D. 進一步擴大燃煤發電
3. 小明從教材中收集了下列人物圖片和標志。其中圖文不匹配的是
A.我國稀土分離技術提出者——徐光憲 B.國際原子量委員會委員——張青蓮 C.禁止吸煙標志 D.塑料包裝制品回收標志
A. A B. B C. C D. D
4. 下列關于合理膳食和用藥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缺碘可引起甲狀腺腫大 B. 老年人缺鈣會導致骨質疏松
C. 油脂可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攝入越多越好 D. 遵從醫囑,合理使用藥物
5. 鋁鋰合金已是現代航空航天器材設計中最具競爭力的材料之一,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鋁和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鋁鋰合金的熔點比鋁的熔點高
B. 鋁和鋰都屬于金屬元素
C. 鋁原子比鋰原子核內多一個質子
D. 一個鋁原子的質量為26.98g
6. 如圖為中考化學試卷答題卡中用于識別考生信息的條形碼。條形碼有黏性,其黏性主要來源于膠黏劑——丙烯酸。丙烯酸的化學式為C3H4O2,下列關于丙烯酸的說法合理的是
A. 丙烯酸中含有3個元素
B. 丙烯酸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50%
C. 丙烯酸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9:8
D. 丙烯酸由3個碳原子、4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
7. 春晚吉祥物2025年春晚吉祥物“已升升”以青綠色為主調,象征春意盎然、蓬勃生機。已知銅在潮濕空氣中會生銹生成銅綠,在探究“銅綠”性質的實驗中,下列操作中不正確的是
A添加“銅綠” B.傾倒鹽酸
C.點燃酒精燈 D.洗滌試管
A. A B. B C. C D. D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題。
空間站和潛水艇等密閉環境中的氧氣從何而來?一方面通過從地面攜帶加壓氧氣罐,另一方面可通過化學方法進行制氧,例如:空間站利用太陽能電池板供電,電解水制氧;潛水艇利用氧燭(主要含氯酸鈉)制氧,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ClO32NaCl+3O2↑。
8. 電解水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甲中微粒能保持水的化學性質
B. 乙中微粒在化學變化過程中沒有發生改變
C. 電源正極產生的氣體是氫氣
D. 該反應是分解反應
9.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氧氣加壓后,氧分子的體積變小
B. 氯酸鈉能分解產生氧氣說明其是氧化物
C. 氧燭中加入催化劑可以產生更多氧氣
D. 太陽能電池板供電制氧時太陽能最終轉化為化學能
10. 下列實驗事實不能作為相應觀點的證據的是
選項 實驗事實 觀點
A 電解水生成了氫氣和氧氣 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B 金剛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 結構決定性質
C 吸煙者常給周圍的人帶來被動吸煙的危害 分子之間有間隔
D 食品包裝袋中充氮氣以防腐 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
A. A B. B C. C D. D
11. 以下是摘錄小麗同學化學筆記本中的溶液部分內容,其中不正確的是
A. NH4NO3溶于水,溶液溫度會降低
B. 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C. 區分氯化銨溶液和硝酸銨溶液,可選用硝酸銀溶液
D. 配制16%的NaCl溶液,量取水時仰視量筒讀數,會造成溶質質量分數偏大
12. 如圖所示,分別同時在雙連試管中滴入2一3滴濃氨水和濃鹽酸,2一3秒鐘后即觀察到滴入濃鹽酸試管中產生白煙。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分子在不斷的運動
B. 濃鹽酸和濃氨水都具有揮發性
C. 氨氣和氯化氫接觸后有新物質生成
D. 氯化氫分子運動速率比氨氣分子運動速率快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5小題,共28分)
13. 近年來,全球低糖食品的總體消費量持續增長。某化學興趣小組對糖類的作用及代糖的生產進行了調查研究。
調查一:糖類作用
(1)人每天要攝入一定量的糖類以維持血液中一定濃度的葡萄糖[],否則易造成___________,出現乏力、休克等癥狀;葡萄糖在體內酶的幫助下發生緩慢氧化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
代糖是一類替代蔗糖等天然糖的非營養性甜味劑,木糖醇是一種常見的代糖。木聚糖是生產木糖醇的原料,具有可燃性。科研人員研究用玉米芯膨化后輔助酶解法制備木聚糖,兩組實驗情況如下表所示。
序號 ① ②
實驗條件 膨化機內無水情況下,在不同壓力下實驗 膨化機內添加不同比例的水,在壓力1.4MPa下實驗
實驗數據
(2)從②組實驗數據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
(3)比較兩組實驗數據,推測進行①組實驗時,壓力提高至1.4MPa時木聚糖制得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是膨化機內物料的溫度過高,打開膨化機接觸空氣,___________
14. 如圖所示,圖1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部分儀器,圖2是探究二氧化碳性質的創新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儀器E的名稱是___________。
(2)過氧化氫溶液制取O2的反應原理為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實驗室用該原理制取O2時,圖1中不可能用到的儀器有___________(填字母)。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利用圖1所示儀器組裝實驗裝置,若實驗中發現,二氧化碳始終無法收集滿,其原因可能___________(寫出一種即可)。
(4)按圖2探究CO2的性質,觀察到短蠟燭熄滅后,關閉K,片刻后長蠟燭熄滅,由此得到CO2具有的性質是___________;觀察到紙花變紅,但由此并不能得出“CO2能與水發生化學反應”的結論,理由是___________。
15. 碳酸鋰(Li2CO3)是制備電動車電池的重要原料。工業上以鋰輝石精礦(主要成分為Li2O,其余成分不溶于水,也不參與反應)為原料制取Li2CO3 ,其主要工藝流程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查閱資料】①Li2CO3微溶于水,其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且溶液顯堿性。②溶液中進行的反應,生成的微溶物溶解不完時會沉淀。
(1)酸浸槽與反應器中都有攪拌器,攪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寫出反應器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
(3)沉鋰池分離出的濾液中除了含有少量Li2CO3外,還含有的溶質是___________(填化學式)。
(4)沉鋰池中分離出的濾渣的主要成分是Li2CO3,洗滌槽中用熱水洗滌Li2CO3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6. 某化學興趣小組在研學期間,發現路邊柵欄和工廠內有些鋼鐵部件有銹蝕現象,同學們想根據所學知識,設計一個除銹和防銹的方案。
任務一:除銹劑的選擇
【提出問題】鹽酸和硫酸都可以作為除銹劑,相同濃度的鹽酸和硫酸除銹效果一樣嗎?
實驗探究】
(1)完善下列表格:
實驗序號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1 取一枚生銹的鐵釘放入試管中,加入20mL5%的稀鹽酸,加熱 鐵釘表面有氣泡產生,鐵銹逐漸剝落,并很快消失,溶液迅速變黃 兩者除銹效果幾乎相同。。鐵銹與酸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寫出一個即可)
2 取與實驗1相同的一枚生銹的鐵釘放入另一支試管中,加入_______的稀硫酸,加熱 鐵釘表面有氣泡產生,鐵銹逐漸剝落,并很快消失,溶液呈淺棕色
任務二:除銹防銹方案的制定
(2)同學們發現工廠內許多銹蝕的鋼鐵表面有很多油污,于是又做了以下探究實驗。
實驗序號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3 取與以上相同的一枚生銹鐵釘,沾滿油污,放入試管中,加入20mL與實驗1相同濃度的稀鹽酸,加熱 鐵銹沒有明顯變化 ________
【觀察分析】①結合以上,實驗和所學知識,同學們一致認為銹蝕鋼鐵如果表面有油污,應先選擇堿性油污清潔劑“堿洗”去油污,再進行“酸洗”除銹。②同學們發現從實驗1中取出的鐵釘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后又發生銹蝕。
【論證完善】
(3)實除銹防銹方案中主要涉及以下操作:a.酸洗:b.烘干;c.水洗;d.堿洗;e.刷漆或涂油。結合實驗探究和分析,方案中合理的操作順序應為d→a→_______(用字母和箭頭表示)。
【反思評價】
(4)除銹后的廢液呈酸性,該如何處理?_______。
任務三:除銹防銹方案的評價
除上述方法除銹外,在實際生產生活中,除銹的方法還有多種。比如:
Ⅰ.人工除銹:用砂紙、鋼絲球等工具,打磨鐵銹。適合小型、少量鋼鐵零件除銹。
Ⅱ.機械除銹:利用高速石英砂流的沖擊力打磨鐵銹。適合大面積除銹。
【整合歸納】
(5)結合實際,你認為設計一個除銹防銹方案要綜合考慮的因素有_______(寫出一點即可)。
【思考交流】
(6)①酸除鐵銹時有氫氣產生,產生的氫氣也會滲透進金屬中引起“氫脆”現象,影響鋼鐵強度。為了避免以上現象的發生,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寫出一點即可)。
②鋼鐵生銹會造成很大損失,但利用鐵生銹的原理也可服務于生活。請舉出鐵生銹原理應用于生活中的一個實例:_______。
17. 氫能的清潔性備受關注,但電解法制氫也會因消耗電能而相當于有碳排放。
(1)甲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計算64gCH4完全燃燒生成CO2的質量____。
(2)理論上,64gCH4與耗電1kW·h制得的H2燃燒放出的能量相當。某省電解制氫每耗電1kW·h相當于排放500gCO2,若該省使用電解法制得的H2替代甲烷作燃料,_______(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減少碳排放。安徽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仿真卷
化學
(試題卷)
注意事項:1.化學試卷共兩大題17小題,滿分40分。化學與物理的考試時間共120分鐘。
2.試卷包括“試題卷”和“答題卡”兩部分,“試題卷”共4頁,“答題卡”共2頁。
3.請務必在“答題卡”上答題,在“試題卷”上答題是無效的。
4.考試結束后,請將“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2小題,每小題1分,共12分。每小題的4個選項中只有1個符合題意)
1. 如圖,國家一級文物“東漢擊鼓說唱陶俑”憨態可掬,形象生動,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從物質變化角度分析,下列選項中所發生的變化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A. 夯土和泥 B. 捏塑成形 C. 燒造為俑 D. 出土清洗
【答案】C
【解析】
【詳解】A、夯土和泥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B、捏塑成形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C、燒造為俑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D、出土清洗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故選C。
2. 樹立環保意識,踐行環境友好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環境保護的是
A. 植樹造林擴大綠化面積 B. 減少自駕燃油汽車出行
C. 開發利用氫能等新能源 D. 進一步擴大燃煤發電
【答案】D
【解析】
【詳解】A、植樹造林擴大綠化面積,有利于環境保護,正確;
B、減少自駕燃油汽車出行,減少有害氣體排放,有利于保護環境,正確;
C、開發利用氫能等新能源,有利于保護資源和環境,正確;
D、進一步擴大燃煤發電,產生大量有害物質,不利于保護環境,錯誤。
故選D。
3. 小明從教材中收集了下列人物圖片和標志。其中圖文不匹配的是
A.我國稀土分離技術提出者——徐光憲 B.國際原子量委員會委員——張青蓮 C.禁止吸煙標志 D.塑料包裝制品回收標志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詳解】A、我國稀土分離技術的提出者是徐光憲,圖文匹配;
B、張青蓮在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方面做出卓越貢獻,是國際原子量委員會委員,圖文匹配;
C、圖中標志代表禁止燃放鞭炮,不是禁止吸煙,圖文不匹配;
D、圖中標志循環箭頭以及 “PVC” 和 “03” 標識 ,是塑料包裝制品回收標志,圖文匹配。
故選C。
4. 下列關于合理膳食和用藥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缺碘可引起甲狀腺腫大 B. 老年人缺鈣會導致骨質疏松
C. 油脂可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攝入越多越好 D. 遵從醫囑,合理使用藥物
【答案】C
【解析】
【詳解】A、缺碘會導致甲狀腺激素合成不足,引發甲狀腺腫大,正確;
B、鈣是骨骼的主要成分,老年人缺鈣易患骨質疏松,正確;
C、油脂雖能提供能量,但過量攝入會導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等健康問題,錯誤;
D、合理用藥需遵循醫囑,避免藥物濫用或副作用,正確。
故選C。
5. 鋁鋰合金已是現代航空航天器材設計中最具競爭力的材料之一,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鋁和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鋁鋰合金的熔點比鋁的熔點高
B. 鋁和鋰都屬于金屬元素
C. 鋁原子比鋰原子核內多一個質子
D. 一個鋁原子的質量為26.98g
【答案】B
【解析】
【詳解】A、一般情況下,合金熔點比組成它的純金屬熔點低,所以鋁鋰合金的熔點比鋁的熔點低,A 選項錯誤;
B、鋁和鋰元素名稱中都帶有 “钅” 字旁,在元素分類中都屬于金屬元素,B 選項正確;
C、根據元素周期表單元格信息,左上角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原子序數 = 質子數。鋁的質子數是13,鋰的質子數是3,鋁原子比鋰原子核內多個質子,C 選項錯誤;
D、元素周期表中單元格下方數字26.98是鋁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是以一種碳原子質量的1/12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跟它相比較所得到的比,不是一個鋁原子的實際質量,D 選項錯誤。
故選B。
6. 如圖為中考化學試卷答題卡中用于識別考生信息的條形碼。條形碼有黏性,其黏性主要來源于膠黏劑——丙烯酸。丙烯酸的化學式為C3H4O2,下列關于丙烯酸的說法合理的是
A. 丙烯酸中含有3個元素
B. 丙烯酸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50%
C. 丙烯酸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9:8
D. 丙烯酸由3個碳原子、4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
【答案】C
【解析】
【詳解】A.元素是宏觀概念,只講種類,不講個數,因此,丙烯酸中含有3種元素,故選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根據某元素的質量分數公式可得,丙烯酸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故選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丙烯酸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故選項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D.丙烯酸由丙烯酸分子構成,一個丙烯酸分子由3個碳原子、4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故選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選C。
7. 春晚吉祥物2025年春晚吉祥物“已升升”以青綠色為主調,象征春意盎然、蓬勃生機。已知銅在潮濕空氣中會生銹生成銅綠,在探究“銅綠”性質的實驗中,下列操作中不正確的是
A.添加“銅綠” B.傾倒鹽酸
C.點燃酒精燈 D.洗滌試管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詳解】A、向試管中添加粉末狀固體 “銅綠” 時,將試管橫放,用藥匙或紙槽把藥品送到試管底部,再將試管慢慢豎起,操作正確;
B、傾倒液體時,取下的瓶塞應倒放在桌面上,應將試管略微傾斜,試管口緊挨著試劑瓶瓶口,試劑瓶上的標簽向著手心,圖中瓶塞未倒放,操作錯誤;
C、使用火柴點燃酒精燈,這是正確的點燃酒精燈的方法,操作正確;
D、洗滌試管時,使用試管刷輕輕轉動刷洗,操作正確。
故選B。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題。
空間站和潛水艇等密閉環境中的氧氣從何而來?一方面通過從地面攜帶加壓氧氣罐,另一方面可通過化學方法進行制氧,例如:空間站利用太陽能電池板供電,電解水制氧;潛水艇利用氧燭(主要含氯酸鈉)制氧,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ClO32NaCl+3O2↑。
8. 電解水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甲中微粒能保持水的化學性質
B. 乙中微粒在化學變化過程中沒有發生改變
C. 電源正極產生的氣體是氫氣
D. 該反應是分解反應
9.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氧氣加壓后,氧分子的體積變小
B. 氯酸鈉能分解產生氧氣說明其是氧化物
C. 氧燭中加入催化劑可以產生更多氧氣
D. 太陽能電池板供電制氧時太陽能最終轉化為化學能
【答案】8. C 9. D
【解析】
【8題詳解】
A、甲中的微粒是水分子,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水由水分子構成,所以水分子能保持水的化學性質,該選項正確;
B、在化學變化中,原子是最小粒子,乙中微粒是氫原子和氧原子,在電解水的化學變化過程中,原子種類和數目都不變,該選項正確;
C、電解水時,與電源正極相連的電極產生氧氣,與電源負極相連的電極產生氫氣,該選項錯誤;
D、電解水反應是水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符合 “一變多” 的分解反應特征,該選項正確。
故選C。
【9題詳解】
A、氧氣加壓后,氧分子間間隔變小,而氧分子本身的體積不變,該選項錯誤;
B、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氯酸鈉(NaClO3)由鈉、氯、氧三種元素組成,不屬于氧化物,該選項錯誤;
C、催化劑只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不能改變生成物的質量,所以氧燭中加入催化劑不會產生更多氧氣,該選項錯誤;
D、太陽能電池板供電制氧,是利用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再通過電解水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起來,所以太陽能最終轉化為化學能,該選項正確。
故選D。
10. 下列實驗事實不能作為相應觀點的證據的是
選項 實驗事實 觀點
A 電解水生成了氫氣和氧氣 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B 金剛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 結構決定性質
C 吸煙者常給周圍的人帶來被動吸煙的危害 分子之間有間隔
D 食品包裝袋中充氮氣以防腐 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詳解】A、電解水生成H2和O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正確;
B、金剛石和石墨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導致硬度差異,符合“結構決定性質”,正確;
C、被動吸煙是因分子不斷運動,而非分子間隔,對應錯誤;
D、氮氣化學性決穩定決定其防腐用途,符合“性質決定用途”,對應正確。
故選C。
11. 以下是摘錄小麗同學化學筆記本中的溶液部分內容,其中不正確的是
A. NH4NO3溶于水,溶液的溫度會降低
B. 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C. 區分氯化銨溶液和硝酸銨溶液,可選用硝酸銀溶液
D. 配制16%的NaCl溶液,量取水時仰視量筒讀數,會造成溶質質量分數偏大
【答案】D
【解析】
【詳解】A、硝酸銨(NH4NO3)溶解吸熱,溶液溫度降低,正確;
B、多數固體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正確;
C、氯化銨與硝酸銀反應生成AgCl沉淀,即,硝酸銨不反應,可區分,正確;
D、量取水時仰視讀數,讀數偏小,實際水量偏多,導致溶質質量分數偏小,而非偏大,錯誤。
故選D。
12. 如圖所示,分別同時在雙連試管中滴入2一3滴濃氨水和濃鹽酸,2一3秒鐘后即觀察到滴入濃鹽酸的試管中產生白煙。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分子在不斷的運動
B. 濃鹽酸和濃氨水都具有揮發性
C. 氨氣和氯化氫接觸后有新物質生成
D. 氯化氫分子運動速率比氨氣分子運動速率快
【答案】D
【解析】
【詳解】A、實驗中很快觀察到白煙,是因為氨分子與氯化氫分子在不斷地運動,相遇發生反應生成氯化銨白色固體,敘述正確;
B、實驗中很快觀察到白煙,可以說明濃鹽酸和濃氨水都具有揮發性,所以各自揮發出的氨分子、氯化氫分子可以運動到試管外,接觸反應生成氯化銨白色固體,敘述正確;
C、白煙是白色固體,說明氨氣和氯化氫接觸后生成新物質(白色固體),敘述正確;
D、由圖示可知:白煙產生在濃鹽酸的試管內,說明氯化氫分子運動速率比氨氣分子運動速率慢,敘述錯誤。
故選D。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5小題,共28分)
13. 近年來,全球低糖食品的總體消費量持續增長。某化學興趣小組對糖類的作用及代糖的生產進行了調查研究。
調查一:糖類作用
(1)人每天要攝入一定量的糖類以維持血液中一定濃度的葡萄糖[],否則易造成___________,出現乏力、休克等癥狀;葡萄糖在體內酶的幫助下發生緩慢氧化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
代糖是一類替代蔗糖等天然糖的非營養性甜味劑,木糖醇是一種常見的代糖。木聚糖是生產木糖醇的原料,具有可燃性。科研人員研究用玉米芯膨化后輔助酶解法制備木聚糖,兩組實驗情況如下表所示。
序號 ① ②
實驗條件 膨化機內無水情況下,在不同壓力下實驗 膨化機內添加不同比例的水,在壓力1.4MPa下實驗
實驗數據
(2)從②組實驗數據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
(3)比較兩組實驗數據,推測進行①組實驗時,壓力提高至1.4MPa時木聚糖制得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是膨化機內物料的溫度過高,打開膨化機接觸空氣,___________
【答案】(1) ①. 低血糖 ②.
(2)在壓力1.4MPa下,隨著添加水量的增加,木聚糖制得率先升高后降低
(3)木聚糖發生燃燒,導致制得率下降
【解析】
【小問1詳解】
人體血液中葡萄糖濃度低會造成低血糖癥狀;
葡萄糖在體內酶的作用下與氧氣發生緩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據化學反應式的書寫規則,可寫出。
【小問2詳解】
觀察②組實驗數據對應的柱狀圖,橫坐標是添加水量,縱坐標是木聚糖制得率,能看到隨著添加水量從5%到10%再到15%,制得率上升,從15%到20%,制得率下降,所以得出在壓力1.4MPa下,隨著添加水量的增加,木聚糖制得率先升高后降低。
【小問3詳解】
已知木聚糖具有可燃性,①組實驗壓力提高至1.4MPa時,物料溫度過高,打開膨化機接觸空氣后,木聚糖可能因達到著火點而發生燃燒,被消耗一部分,從而使制得率下降。
14. 如圖所示,圖1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部分儀器,圖2是探究二氧化碳性質的創新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儀器E的名稱是___________。
(2)過氧化氫溶液制取O2的反應原理為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實驗室用該原理制取O2時,圖1中不可能用到的儀器有___________(填字母)。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利用圖1所示儀器組裝實驗裝置,若實驗中發現,二氧化碳始終無法收集滿,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寫出一種即可)。
(4)按圖2探究CO2的性質,觀察到短蠟燭熄滅后,關閉K,片刻后長蠟燭熄滅,由此得到CO2具有的性質是___________;觀察到紙花變紅,但由此并不能得出“CO2能與水發生化學反應”的結論,理由是___________。
【答案】(1)鐵架臺 (2) ①. ②. C
(3)裝置氣密性不好(或藥品不足等合理答案)
(4) ①. 密度比空氣大,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②. 沒有排除二氧化碳直接使紙花變紅的可能性(或沒有對照實驗等合理表述)
【解析】
【小問1詳解】
儀器E是鐵架臺,常用于固定和支持實驗儀器。
【小問2詳解】
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
氧氣密度比空氣大、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或排水法收集,該反應可以用ABEHI組成發生裝置與收集裝置,也可以用BDFG組成發生裝置與收集裝置,反應不需要加熱,所以用不到酒精燈C。
【小問3詳解】
二氧化碳始終無法收集滿,可能是裝置氣密性不好,導致氣體泄漏;也可能是藥品不足,產生的二氧化碳量不夠等。
【小問4詳解】
按圖 2 實驗,短蠟燭先熄滅,關閉K后長蠟燭也熄滅,說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且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觀察到紙花變紅,不能得出 “能與水發生化學反應” 的結論,因為沒有排除二氧化碳直接使紙花變紅的可能性,應該增加對照實驗,比如將干燥的紫色石蕊紙花放入二氧化碳氣體中,看是否變色。
15. 碳酸鋰(Li2CO3)是制備電動車電池的重要原料。工業上以鋰輝石精礦(主要成分為Li2O,其余成分不溶于水,也不參與反應)為原料制取Li2CO3 ,其主要工藝流程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查閱資料】①Li2CO3微溶于水,其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且溶液顯堿性。②溶液中進行的反應,生成的微溶物溶解不完時會沉淀。
(1)酸浸槽與反應器中都有攪拌器,攪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寫出反應器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
(3)沉鋰池分離出的濾液中除了含有少量Li2CO3外,還含有的溶質是___________(填化學式)。
(4)沉鋰池中分離出的濾渣的主要成分是Li2CO3,洗滌槽中用熱水洗滌Li2CO3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使反應更充分
(2)
(3)Na2SO4、Na2CO3
(4)碳酸鋰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用熱水洗滌可減少碳酸鋰的溶解損失
【解析】
【小問1詳解】
攪拌能增大反應物之間的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促使反應進行得更充分。
【小問2詳解】
酸浸槽中Li2O與稀硫酸反應生成Li2SO4、H2O,Li2SO4在反應器中與過量的Na2CO3反應,生成Li2CO3沉淀和Na2SO4,化學方程式為。
【小問3詳解】
反應器中Li2SO4與Na2CO3生成Li2CO3沉淀和Na2SO4,且Na2CO3過量,所以沉鋰池分離出的濾液中除了含有少量Li2CO3外,還含有反應生成的Na2SO4和過量的Na2CO3。
【小問4詳解】
由資料可知Li2CO3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用熱水洗滌,能減少Li2CO3在洗滌過程中的溶解損失。
16. 某化學興趣小組在研學期間,發現路邊柵欄和工廠內有些鋼鐵部件有銹蝕現象,同學們想根據所學知識,設計一個除銹和防銹的方案。
任務一:除銹劑的選擇
【提出問題】鹽酸和硫酸都可以作為除銹劑,相同濃度的鹽酸和硫酸除銹效果一樣嗎?
【實驗探究】
(1)完善下列表格:
實驗序號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1 取一枚生銹的鐵釘放入試管中,加入20mL5%的稀鹽酸,加熱 鐵釘表面有氣泡產生,鐵銹逐漸剝落,并很快消失,溶液迅速變黃 兩者除銹效果幾乎相同。。鐵銹與酸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寫出一個即可)
2 取與實驗1相同的一枚生銹的鐵釘放入另一支試管中,加入_______的稀硫酸,加熱 鐵釘表面有氣泡產生,鐵銹逐漸剝落,并很快消失,溶液呈淺棕色
任務二:除銹防銹方案的制定
(2)同學們發現工廠內許多銹蝕的鋼鐵表面有很多油污,于是又做了以下探究實驗。
實驗序號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3 取與以上相同的一枚生銹鐵釘,沾滿油污,放入試管中,加入20mL與實驗1相同濃度的稀鹽酸,加熱 鐵銹沒有明顯變化 ________
【觀察分析】①結合以上,實驗和所學知識,同學們一致認為銹蝕鋼鐵如果表面有油污,應先選擇堿性油污清潔劑“堿洗”去油污,再進行“酸洗”除銹。②同學們發現從實驗1中取出的鐵釘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后又發生銹蝕。
【論證完善】
(3)實除銹防銹方案中主要涉及以下操作:a.酸洗:b.烘干;c.水洗;d.堿洗;e.刷漆或涂油。結合實驗探究和分析,方案中合理的操作順序應為d→a→_______(用字母和箭頭表示)。
【反思評價】
(4)除銹后的廢液呈酸性,該如何處理?_______。
任務三:除銹防銹方案的評價
除上述方法除銹外,在實際生產生活中,除銹的方法還有多種。比如:
Ⅰ.人工除銹:用砂紙、鋼絲球等工具,打磨鐵銹。適合小型、少量鋼鐵零件除銹。
Ⅱ.機械除銹:利用高速石英砂流的沖擊力打磨鐵銹。適合大面積除銹。
【整合歸納】
(5)結合實際,你認為設計一個除銹防銹方案要綜合考慮的因素有_______(寫出一點即可)。
【思考交流】
(6)①酸除鐵銹時有氫氣產生,產生的氫氣也會滲透進金屬中引起“氫脆”現象,影響鋼鐵強度。為了避免以上現象的發生,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寫出一點即可)。
②鋼鐵生銹會造成很大損失,但利用鐵生銹的原理也可服務于生活。請舉出鐵生銹原理應用于生活中的一個實例:_______。
【答案】(1) ①. ②. 20mL5%
(2)油污影響除銹 (3)c→b→e
(4)加入熟石灰進行中和處理
(5)金屬的種類(或使用的環境、成本等合理答案均可)
(6) ①. 控制酸的用量(合理即可) ②. 食品保鮮劑
【解析】
【小問1詳解】
鐵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化學方程式是:;
【小問2詳解】
根據實驗操作 “取與以上相同一枚生銹鐵釘,沾滿油污,放入試管中,加入 20mL 與實驗 1 相同濃度的稀鹽酸,加熱”,觀察到 “鐵銹沒有明顯變化”,對比沒有油污時鐵銹能與稀鹽酸反應的情況,可以得出實驗結論:油污影響除銹;
【小問3詳解】
首先進行堿洗(d)除去油污,接著酸洗(a)除去鐵銹,之后水洗(c)去除殘留酸液,再烘干(b)除去表面水分,最后刷漆或涂油(e)進行防銹,所以合理的操作順序為d→a→c→b→e;
【小問4詳解】
除銹后的廢液呈酸性,為了防止其污染環境,需要進行處理。熟石灰(氫氧化鈣)是一種常見的堿,能與酸發生中和反應,所以,可以加入熟石灰進行中和處理,使廢液的酸性降低,達到環保排放的要求;
【小問5詳解】
除銹防銹是在實際生產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問題。在設計除銹防銹方案時,有很多因素需要考慮。例如,要處理的金屬的種類,不同金屬的化學性質不同,對除銹防銹方法的要求也不同;使用的環境,在潮濕的環境中與干燥的環境中,防銹的重點和方法會有差異;成本也是一個關鍵因素,包括除銹防銹材料的成本、施工成本等;
【小問6詳解】
①酸除鐵銹時產生氫氣是因為酸先與鐵銹反應后,若酸還有剩余會繼續與鐵反應產生氫氣。為避免產生氫氣引起 “氫脆” 現象,可以控制酸的用量,使酸剛好與鐵銹反應完,不與鐵進一步反應;也可以采用酸洗時間不宜過長等措施。這里我們寫控制酸的用量(合理即可);
②鐵生銹是鐵與氧氣、水共同作用的過程,這個過程會消耗氧氣和水。在生活中,利用鐵生銹原理制作食品保鮮劑,鐵生銹時吸收食品包裝袋內的氧氣和水,從而延長食品的保質期。
17. 氫能的清潔性備受關注,但電解法制氫也會因消耗電能而相當于有碳排放。
(1)甲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計算64gCH4完全燃燒生成CO2的質量____。
(2)理論上,64gCH4與耗電1kW·h制得的H2燃燒放出的能量相當。某省電解制氫每耗電1kW·h相當于排放500gCO2,若該省使用電解法制得的H2替代甲烷作燃料,_______(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減少碳排放。
【答案】(1)解:設生成CO2的質量為x。
x=176g
答:生成CO2的質量為176g。
(2)不利于
【解析】
【小問1詳解】
見答案。
【小問2詳解】
理論上,64gCH4與耗電1kW·h制得的H2燃燒放出的能量相當,由于64gCH4燃燒釋放出176g的二氧化碳,而解制氫每耗電1kW·h相當于排放500gCO2,若該省使用電解法制得的H2替代甲烷作燃料,不利于減少碳排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邵东县| 临潭县| 金川县| 金华市| 忻州市| 洛南县| 莱芜市| 沙田区| 会宁县| 玉林市| 荣昌县| 建水县| 南部县| 云南省| 白玉县| 沾化县| 五寨县| 灵石县| 洛川县| 仪征市| 两当县| 肃北| 凌云县| 富阳市| 永胜县| 阜平县| 潜江市| 腾冲县| 家居| 乐平市| 兴业县| 张家界市| 舟曲县| 手机| 嵩明县| 荆门市| 安国市| 益阳市| 怀柔区| 菏泽市| 广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