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深圳市南山實驗教育集團麒麟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年級第三次學業質量監測化學說明:1.答題前,請將姓名、準考證號和座位號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填寫并用2B鉛筆填涂考號在答題卡指定的位置上。2.本卷化學卷,共7頁。理化考試時間100分鐘,滿分108分,化學占45分。3.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答案標號的信息點框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選擇題時,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指定區域內。作答物理綜合題時,把所選題號的信息點框涂黑,并作答。寫在本試卷或草稿紙上,其答案一律無效。4.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交回。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K-39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1.5分,共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1. 化學能幫助人類面臨來自環境、能源、資源、健康等方面的危機與不確定挑戰,下列認識不正確的是A. 環境:加強對工業“三廢”管控與綜合治理B. 能源:大力推廣太陽能、氫能等新能源使用C. 資源:將廢舊金屬和廢舊電池收集深埋處理D. 健康:積極研發新藥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2. 下列化學用語書寫正確的是A. 兩個氫原子: B. 碳酸鈉:C. 一個鐵離子: D. Cl元素的化合價:化學興趣小組以酒精為燃料,自制紙火鍋。該“紙”為普通白紙,使用時不會被點燃。在紙火鍋內可加入白菜、牛肉等食物,佐以食鹽、辣椒等調味料。同學們吃著火鍋,喝著碳酸飲料……請回答以小題。3. 下列事實對應的化學知識解釋正確的是選項 項目 涉及的化學知識A 以牛肉作為食物 牛肉中富含蛋白質等多種營養物質B 酒精燃燒 內能轉化為化學能C 紙鍋不燃燒 隔絕氧氣D 打開碳酸飲料瓶蓋,有氣泡產生 壓強減小,氣體的溶解底增大A. A B. B C. C D. D4. 辣椒的辣味主要來自于辣椒素()。下列有關辣椒素的說法正確的是A. 屬于氧化物B. 由4個元素組成C. 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D. 含有臭氧分子()5. 用打火機點燃酒精燈時,利用壓電陶瓷產生高壓電火花。壓電陶瓷常含鈦酸鋯()。如圖是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鈦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Ti的相對原子質量是47.87gB. Ti的質子數為22C. ,且Ti位于元素周期表第2周期D. 鈦酸鋯()屬于合金6. “宏觀—微觀—符號”三重表征思維方式有助于深入理解化學反應的實質。結合資料卡片及相關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該變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B. 該反應為置換反應C. 乙和丁的分子個數比為2:3D. 改變條件,丙和丁可以生成甲和乙7. 我國鹽湖地區有“夏天曬鹽(NaCl),冬天撈堿()”的做法。NaCl和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10℃時,100g飽和溶液中含有10gB. 30℃時,溶液和NaCl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度C. “夏天曬鹽”主要是升溫結晶,使氯化鈉析出D. “冬天撈堿”后的湖水,一定是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8. 下列實驗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 驗證質量守恒定律B. 驗證水由氫氣和氧氣組成C. 實驗室制取D 驗證鐵生銹需要與水接觸9. 下列實驗操作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A 鑒別氧化銅和木炭粉 取樣,分別加入稀鹽酸B 除去溶液中混有的 加入過量銅粉,充分反應后過濾C 除去中的 將氣體依次通過裝有濃NaOH溶液和濃硫酸的洗氣瓶D 檢驗某瓶氣體是否為 將燃燒的木條伸入瓶中A A B. B C. C D. D10. 興趣小組同學利用數字傳感器測定了久置的鋁片與足量稀鹽酸反應時的氣體壓強和溫度變化,實驗數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0s~50s無氣泡產生,50s后開始產生氣泡B. 0~50s時,溫度和壓強變化不明顯,是因為反應還沒有開始C. 50~100s壓強增大,是因為放熱和生成氫氣逐漸增多共同導致D. 由圖像可推知,約100s時停止反應二、非選擇題(共4題,共30分)11. 污水的涅槃重生生產生活中的污水,常用物理、化學及生物方法分級處理。一級處理:格柵可截留大塊固體污染物。在沉砂池和初沉池中大量泥沙被沉淀截留。二級處理:(1)曝氣池。曝氣池又叫生物反應池。向污水污泥中鼓入壓縮空氣,枯草芽孢桿菌等微生物不斷繁殖,并吸附、降解污水中的有機雜質。(2)二沉池及其他深度處理。金屬炭法可處理印染廠廢水中的金屬離子。鐵炭混合物是鐵粉和活性炭的混合物。鐵炭混合物和鋁炭混合物均可除去廢水中的,后者對去除效果更佳。含鋁污泥能去除水中的磷。為探究影響含鋁污泥除磷效果的因素,在錐形瓶中加入100mL模擬含磷廢水,按下表進行實驗,測定出污泥樣品對磷的吸附量。實驗 廢水的pH值 污泥樣品/g 反應溫度/℃ 吸附量1 3 0.3 25 3.132 7 0.3 25 2.623 11 0.3 25 2.1進一步處理:包括消毒等步驟。二氧化氯()是一種高效消毒劑,可由亞氯酸鈉()和氯氣()反應制得,另一種生成物是生活中常用的調味品。凈化后的水經檢測達標后,被排入水體并開啟重生之旅。請回答:(1) “一級處理”中,縫隙相對較______(選填“大”或“小”)的格柵截留效果好。沉砂池和初沉池可去除水中______(選填“可溶性”或“難溶性”)雜質。(2) “二級處理”中,鼓入壓縮空氣曝氣。枯草芽孢桿菌是______(填“厭氧菌”或“好氧菌”)。從微觀角度分析,空氣壓縮過程中發生的變化是______。(3)當廢水時,鐵炭混合物表面產生氣泡,該氣體為______(寫名稱)。鋁炭混合物去除效果比鐵炭混合物更好,原因可能是______。(4)對比表中數據得出結論:______。(5)用亞氯酸鈉和氯氣為原料制取氣體,其化學方程式為______。12. 興趣小組對我國造紙工藝開展項目式學習。活動一:了解古代造紙技術【查閱資料】古代手工造紙以竹麻、木材等為原料,含多道工序:其中,①草木灰主要成分為,其水溶液顯堿性;②黑液顯堿性。【分析交流】(1)竹麻浸水后進行步驟1,其原理為:反應1:;反應2: ______,該反應生成的KOH對竹麻腐蝕性更強。同學們模擬古法造紙后,對黑液成分進行探究活動二:探究黑液成分【提出問題】黑液中除有機物和水外,還有哪些成分?【提出猜想】(2)猜想一:KOH;猜想二:KOH和;猜想三:______;【實驗方案】黑液脫色:向黑液中投入活性炭,靜置后過濾,得到無色濾液。(3)濾液成分探究:方案 操作 現象 結論方案1 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再滴加適量溶液 ______ 猜想三不成立方案2 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再滴加足量______ 產生氣泡 猜想二成立方案3 ______ 產生白色沉淀 猜想二成立【黑液處理】(4)黑液顯堿性,加入稀硫酸調節至中性再排放。其中涉及的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生成的鹽在農業上可用作______肥。活動三:展望造紙發展前景(5)新型石頭紙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已替代30%的傳統紙張。其優點是______(寫一條)。【學習感悟】造紙術是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并在傳承中不斷創新。13. 利用廢鎳材料(含金屬Ni、Fe和Cu)回收鎳,工藝流程如圖(部分產物略去):請回答:(1)寫出“酸浸”時金屬Ni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酸浸時,若要增大反應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寫一條)。(2)濾液Ⅰ中的溶質有和______(寫化學式)。(3)能將氧化為,其反應為:,X為______(寫化學式)。(4)“除鐵”操作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加入NaOH溶液調節pH可使溶液中的離子逐一沉淀。要使完全沉淀而不沉淀,則pH的范圍是______。開始沉淀時的pH 完全沉淀時的pH2.7 3.27.2 8714. 超氧化鉀()制氧可用于急救、潛艇等場合。如圖是某“化學氧自救器”的示意圖,其原理如下:(1)“初期生氧器”先啟動,以解決初期供氧不足。“初期生氧器”內含高錳酸鉀粉末和鐵粉。利用鐵粉與反應時______(填“放熱”或“吸熱”),使高錳酸鉀分解。產生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2)“生氧罐”內固體與水或反應后生成,其反應原理為:;。在潛水艇等密閉環境中使用供氧的優點是______(寫一條)。(3)當與反應時,理論上每消耗142g ,能產生多少克?(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并寫出計算過程)深圳市南山實驗教育集團麒麟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年級第三次學業質量監測化學說明:1.答題前,請將姓名、準考證號和座位號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填寫并用2B鉛筆填涂考號在答題卡指定的位置上。2.本卷化學卷,共7頁。理化考試時間100分鐘,滿分108分,化學占45分。3.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答案標號的信息點框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選擇題時,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指定區域內。作答物理綜合題時,把所選題號的信息點框涂黑,并作答。寫在本試卷或草稿紙上,其答案一律無效。4.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交回。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K-39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1.5分,共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1. 化學能幫助人類面臨來自環境、能源、資源、健康等方面的危機與不確定挑戰,下列認識不正確的是A. 環境:加強對工業“三廢”管控與綜合治理B. 能源:大力推廣太陽能、氫能等新能源使用C. 資源:將廢舊金屬和廢舊電池收集深埋處理D. 健康:積極研發新藥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答案】C【解析】【詳解】A、加強對工業“三廢”管控與綜合治理可以減少污染物排放,減少環境污染,正確;B、大力推廣太陽能、氫能等新能源使用,可以緩解能源危機,減少化石燃料燃燒帶來的環境污染,正確;C、將廢舊金屬和廢舊電池收集深埋處理浪費資源,且會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錯誤;D、積極研發新藥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可保護人體生命健康,正確;故選C。2. 下列化學用語書寫正確的是A. 兩個氫原子: B. 碳酸鈉:C. 一個鐵離子: D. Cl元素的化合價:【答案】D【解析】【詳解】A.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故兩個氫原子應表示為2H,H2是氫分子,錯誤。B. 碳酸鈉由鈉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構成,鈉離子顯+1價,碳酸根離子顯-2價,化學式為:Na2CO3,錯誤。C. 鐵離子(Fe )與亞鐵離子(Fe )混淆,Fe 為亞鐵離子,錯誤。D. HClO 中H是+1價,O是-2價,設Cl元素化合價為x,則(+1)+x+( 2)×3=0,解得x=+5 ,所以HClO3中Cl為+5價;由化合價的表示方法,在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字表示,正負號在前,數字在后,故氯酸中氯元素顯+5價可表示為:,正確。故選D。化學興趣小組以酒精為燃料,自制紙火鍋。該“紙”為普通白紙,使用時不會被點燃。在紙火鍋內可加入白菜、牛肉等食物,佐以食鹽、辣椒等調味料。同學們吃著火鍋,喝著碳酸飲料……請回答以小題。3. 下列事實對應的化學知識解釋正確的是選項 項目 涉及的化學知識A 以牛肉作為食物 牛肉中富含蛋白質等多種營養物質B 酒精燃燒 內能轉化為化學能C 紙鍋不燃燒 隔絕氧氣D 打開碳酸飲料瓶蓋,有氣泡產生 壓強減小,氣體的溶解底增大A. A B. B C. C D. D4. 辣椒的辣味主要來自于辣椒素()。下列有關辣椒素的說法正確的是A. 屬于氧化物B. 由4個元素組成C. 碳元素質量分數最大D. 含有臭氧分子()5. 用打火機點燃酒精燈時,利用壓電陶瓷產生高壓電火花。壓電陶瓷常含鈦酸鋯()。如圖是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鈦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Ti的相對原子質量是47.87gB. Ti的質子數為22C. ,且Ti位于元素周期表第2周期D. 鈦酸鋯()屬于合金【答案】3. A 4. C 5. B【解析】【3題詳解】A、動物肌肉、皮膚、毛發等富含蛋白質,故牛肉中富含蛋白質,符合題意;B、酒精燃燒放出熱量,化學能轉化為內能,不符合題意;C、紙鍋不燃燒,是因為水蒸發吸熱,溫度達不到紙鍋的著火點,不符合題意;D、打開碳酸飲料瓶蓋,有氣泡產生,是因為壓強減小,氣體的溶解度減小,氣體逸出,不符合題意。故選A;【4題詳解】A、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辣椒素由C、H、N、O四種元素組成,不屬于氧化物,不符合題意;B、由化學式可知,辣椒素由C、H、N、O四種元素組成,元素是宏觀概念,只能論種類,不能論個數,不符合題意;C、辣椒素中C、H、N、O元素的質量比為:,故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符合題意;D、辣椒素由辣椒素分子構成,每個辣椒素分子中含3個氧原子,不含臭氧分子,不符合題意。故選C;【5題詳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稱下方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比值,單位為“1”,常省略不寫,故鈦的相對原子質量是:47.87,不符合題意;B、在原子結構示意圖中,圓圈內的數字表示質子數,故鈦原子的質子數為22,符合題意;C、在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22=2+8+10+x,x=2,鈦原子核外有4個電子層,則鈦元素位于第四周期,不符合題意;D、鈦酸鋯是由鋯離子和鈦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是一種鹽,不屬于合金,不符合題意。故選B。6. “宏觀—微觀—符號”三重表征思維方式有助于深入理解化學反應的實質。結合資料卡片及相關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該變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B. 該反應置換反應C. 乙和丁的分子個數比為2:3D. 改變條件,丙和丁可以生成甲和乙【答案】C【解析】【分析】由圖可知,該反應為HgS和氧氣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汞和二氧化硫,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詳解】A、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故該變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不符合題意;B、該反應符合“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不符合題意;C、由化學方程式可知,該反應中,乙和丁的分子個數比為:1:1,符合題意;D、根據 “丹砂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說明改變條件,丙(汞)和丁(二氧化硫)可以反應生成甲(硫化汞)和乙(氧氣),不符合題意。故選C。7. 我國鹽湖地區有“夏天曬鹽(NaCl),冬天撈堿()”的做法。NaCl和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10℃時,100g飽和溶液中含有10gB. 30℃時,溶液和NaCl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度C. “夏天曬鹽”主要是升溫結晶,使氯化鈉析出D. “冬天撈堿”后的湖水,一定是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答案】D【解析】【詳解】A、由圖可知,10℃時,碳酸鈉的溶解度為10g,則100g飽和Na2CO3溶液中含有的Na2CO3質量為,故A錯誤;B、由圖可知,30℃時,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則該溫度下兩者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故B錯誤;C、“夏天曬鹽”是因為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通過陽光照射使水分蒸發,從而析出氯化鈉晶體,這個過程中并沒有涉及升溫結晶的過程,故C錯誤;D、碳酸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冬天撈堿”經過降溫結晶析出碳酸鈉,溶質析出后的溶液是該物質的飽和溶液,故D正確。故選D。8. 下列實驗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 驗證質量守恒定律B. 驗證水由氫氣和氧氣組成C. 實驗室制取D. 驗證鐵生銹需要與水接觸【答案】A【解析】【詳解】A、銅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且實驗在密閉裝置中進行,電子秤的示數不變,能夠驗證質量守恒定律,選項正確;B、水通電后生成氫氣和氧氣,氫氣由氫元素組成,氧氣由氧元素組成,化學反應中元素的種類不變,則由電解水實驗可知,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選項錯誤;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其二氧化碳溶于水,則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應選擇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選項錯誤;D、驗證鐵生銹需要與水接觸時,實驗中的變量應為水,而圖中實驗中的變量是氧氣,選項錯誤;故選A。9. 下列實驗操作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A 鑒別氧化銅和木炭粉 取樣,分別加入稀鹽酸B 除去溶液中混有的 加入過量銅粉,充分反應后過濾C 除去中的 將氣體依次通過裝有濃NaOH溶液和濃硫酸的洗氣瓶D 檢驗某瓶氣體是否為 將燃燒的木條伸入瓶中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詳解】A、氧化銅與稀鹽酸反應生成藍色溶液,木炭粉不反應,可鑒別,能達到實驗目的。B、銅置換硝酸銀中的銀,過濾后得到純凈Cu(NO ) 溶液,能達到實驗目的。C、濃NaOH吸收CO ,濃硫酸干燥,最終得到O ,能達到實驗目的。D、燃燒木條熄滅只能說明氣體不支持燃燒,無法確定是CO (如N 也會使其熄滅),正確方法應為通入澄清石灰水,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故選D。10. 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數字傳感器測定了久置的鋁片與足量稀鹽酸反應時的氣體壓強和溫度變化,實驗數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0s~50s無氣泡產生,50s后開始產生氣泡B. 0~50s時,溫度和壓強變化不明顯,是因為反應還沒有開始C. 50~100s壓強增大,是因為放熱和生成氫氣逐漸增多共同導致D. 由圖像可推知,約100s時停止反應【答案】B【解析】【分析】鋁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常溫下,鋁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鋁薄膜,故0s~50s內發生的反應沒有產生明顯的熱量變化,且壓強幾乎不變,是因為此時是鋁片表面的氧化鋁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50s~100s鋁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氫氣,生成了氣體,壓強增大,并放出熱量,溫度升高;約100s后實驗結束,壓強減小、溫度降低。【詳解】A、由分析可知,0s~50s是鋁片表面的氧化鋁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沒有明顯現象;50s后鋁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氫氣,開始產生氣泡,不符合題意;B、由分析可知,0s~50s溫度和壓強變化不明顯,是因為此時是鋁片表面的氧化鋁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鋁與稀鹽酸的反應還沒有開始,符合題意;C、由分析可知,50s~100s是鋁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氫氣,該反應生成氣體并放出熱量,則50s~100s壓強增大,是因為放熱和生成氫氣逐漸增多共同導致,不符合題意;D、由圖可知,100s時壓強、溫度達到最大,則實驗結束時間約為100s,因為約100s后,壓強減小、溫度降低,不符合題意。故選:B。二、非選擇題(共4題,共30分)11. 污水的涅槃重生生產生活中的污水,常用物理、化學及生物方法分級處理。一級處理:格柵可截留大塊固體污染物。在沉砂池和初沉池中大量泥沙被沉淀截留。二級處理:(1)曝氣池。曝氣池又叫生物反應池。向污水污泥中鼓入壓縮空氣,枯草芽孢桿菌等微生物不斷繁殖,并吸附、降解污水中的有機雜質。(2)二沉池及其他深度處理。金屬炭法可處理印染廠廢水中的金屬離子。鐵炭混合物是鐵粉和活性炭的混合物。鐵炭混合物和鋁炭混合物均可除去廢水中的,后者對去除效果更佳。含鋁污泥能去除水中的磷。為探究影響含鋁污泥除磷效果的因素,在錐形瓶中加入100mL模擬含磷廢水,按下表進行實驗,測定出污泥樣品對磷的吸附量。實驗 廢水的pH值 污泥樣品/g 反應溫度/℃ 吸附量1 3 0.3 25 3.132 7 0.3 25 2.623 11 0.3 25 2.1進一步處理:包括消毒等步驟。二氧化氯()是一種高效消毒劑,可由亞氯酸鈉()和氯氣()反應制得,另一種生成物是生活中常用的調味品。凈化后的水經檢測達標后,被排入水體并開啟重生之旅。請回答:(1) “一級處理”中,縫隙相對較______(選填“大”或“小”)的格柵截留效果好。沉砂池和初沉池可去除水中______(選填“可溶性”或“難溶性”)雜質。(2) “二級處理”中,鼓入壓縮空氣曝氣。枯草芽孢桿菌是______(填“厭氧菌”或“好氧菌”)。從微觀角度分析,空氣壓縮過程中發生的變化是______。(3)當廢水時,鐵炭混合物表面產生氣泡,該氣體為______(寫名稱)。鋁炭混合物去除效果比鐵炭混合物更好,原因可能是______。(4)對比表中數據得出結論:______。(5)用亞氯酸鈉和氯氣為原料制取氣體,其化學方程式為______。【答案】(1) ①. 小 ②. 難溶性(2) ①. 好氧菌 ②. 分子間隔減小(3) ①. 氫氣 ②. 鋁比鋅的金屬活動性強,而鐵比鋅的活動性弱(4)當其他條件相同時,pH值越小,含鋁污泥對磷的吸附量越大(或污泥除磷果越強。)當其他條件相同時,含鋁污泥的除磷效果為:酸性條件最佳,中性條件次之,堿性條件最差(5)【解析】【小問1詳解】“一級處理”中,格柵可截留大塊固體污染物,以防止堵塞管道,縫隙越小,越能攔住較小固體,截留效果就越好,所以截留效果較好的是縫隙相對較小的格柵;沉砂池和初次沉淀池主要去除水中難溶性雜質;【小問2詳解】在 “二級處理” 中,利用曝氣池繁殖枯草芽孢桿菌來處理有機污染物,說明枯草芽孢桿菌需要氧氣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所以它是好氧菌;從微觀角度分析,空氣壓縮過程中發生的變化是分子間的間隔減小;【小問3詳解】當廢水pH<3時,廢水顯酸性,鐵能與酸反應生成氫氣,因此鐵炭混合物表面產生氣泡,該氣體為氫氣;鋁炭混合物去除Zn2+效果比鐵炭混合物更好,原因可能是鋁比鋅的金屬活動性強,而鐵比鋅的活動性弱,在相同條件下,鋁能更快速、更徹底地與廢水中的鋅離子發生置換反應,從而將更多的鋅離子從廢水中去除;【小問4詳解】對比表中數據得出結論:當其他條件相同時,pH值越小,含鋁污泥對磷的吸附量越大(或污泥除磷果越強。)當其他條件相同時,含鋁污泥的除磷效果為:酸性條件最佳,中性條件次之,堿性條件最差;【小問5詳解】用亞氯酸鈉和氯氣為原料制取ClO2氣體,另一種生成物是生活中常用的調味品,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和氯化鈉的用途可知,該物質是氯化鈉,其化學方程式為2NaClO2+Cl2=2NaCl+2ClO2;12. 興趣小組對我國造紙工藝開展項目式學習。活動一:了解古代造紙技術【查閱資料】古代手工造紙以竹麻、木材等為原料,含多道工序:其中,①草木灰主要成分為,其水溶液顯堿性;②黑液顯堿性。【分析交流】(1)竹麻浸水后進行步驟1,其原理為:反應1:;反應2: ______,該反應生成的KOH對竹麻腐蝕性更強。同學們模擬古法造紙后,對黑液成分進行探究。活動二:探究黑液成分【提出問題】黑液中除有機物和水外,還有哪些成分?【提出猜想】(2)猜想一:KOH;猜想二:KOH和;猜想三:______;【實驗方案】黑液脫色:向黑液中投入活性炭,靜置后過濾,得到無色濾液。(3)濾液成分探究:方案 操作 現象 結論方案1 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再滴加適量溶液 ______ 猜想三不成立方案2 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再滴加足量______ 產生氣泡 猜想二成立方案3 ______ 產生白色沉淀 猜想二成立【黑液處理】(4)黑液顯堿性,加入稀硫酸調節至中性再排放。其中涉及的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生成的鹽在農業上可用作______肥。活動三:展望造紙發展前景(5)新型石頭紙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已替代30%的傳統紙張。其優點是______(寫一條)。【學習感悟】造紙術是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并在傳承中不斷創新。【答案】(1)(2)KOH和(3) ①. 無明顯現象 ②. 稀鹽酸(或稀硫酸或稀硝酸) ③. 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再滴加適量溶液(或溶液或溶液或溶液)(4) ①. ②. 鉀(5)節約木材、原料來源更廣泛、節約成本、減緩溫室效應,更加環保等【解析】【小問1詳解】步驟 1 加入生石灰、草木灰(含K2CO3)和水,反應 1 是CaO+H2O=Ca(OH)2 ,反應 2 是Ca(OH)2 與K2CO3 發生復分解反應,化學方程式為,因為生成KOH 對竹麻腐蝕性更強。【小問2詳解】黑液呈堿性,步驟 1 反應生成KOH ,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可能有剩余,結合反應原理,還可能存在Ca(OH)2 (反應 1 生成的Ca(OH)2 過量情況),所以猜想三為KOH和Ca(OH)2。【小問3詳解】 方案 1 結論是猜想三不成立,即濾液中無Ca(OH)2。加入Na2CO3 溶液,若沒有Ca(OH)2,則無明顯現象(因為Na2CO3 與KOH 不反應 ),所以現象為無明顯現象。方案 2 結論是猜想二成立(含KOH和K2CO3),產生氣泡說明有K2CO3與酸反應,所以加入的試劑是稀鹽酸(或稀硫酸等酸),K2CO3+2HCl=2KCl+H2O+CO2↑ 產生氣泡。方案 3 結論是猜想二成立,要檢驗K2CO3,可加入可溶性鈣鹽、鋇鹽等,操作如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加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等 ) ,K2CO3+CaCl2=CaCO3↓+2KCl 產生白色沉淀 。【小問4詳解】黑液中KOH 是堿,與稀硫酸發生中和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生成的K2SO4含鉀元素,在農業上可用作鉀肥。【小問5詳解】新型石頭紙主要成分碳酸鈣,優點如節約木材、原料來源更廣泛、節約成本、減緩溫室效應,更加環保等。13. 利用廢鎳材料(含金屬Ni、Fe和Cu)回收鎳,工藝流程如圖(部分產物略去):請回答:(1)寫出“酸浸”時金屬Ni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酸浸時,若要增大反應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寫一條)。(2)濾液Ⅰ中的溶質有和______(寫化學式)。(3)能將氧化為,其反應為:,X為______(寫化學式)。(4)“除鐵”操作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加入NaOH溶液調節pH可使溶液中的離子逐一沉淀。要使完全沉淀而不沉淀,則pH的范圍是______。開始沉淀時的pH 完全沉淀時的pH2.7 3.27.2 8.7【答案】(1) ①. ②. 粉碎、增大酸的濃度、提升溫度等(2)和HCl(3)(4) ①. ②. 3.2≤pH<7.2【解析】【小問1詳解】酸浸” 后得到含Ni2+的濾液I ,說明鎳參與了酸浸反應并轉化為離子進入溶液。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鎳位于氫之前(可依據常見金屬活動性知識 ,鎳有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氫氣的性質 ),所以可推斷鎳會和鹽酸反應,反應生成氯化鎳和氫氣,化學方程式為。增大反應速率的方法:粉碎(增大接觸面積)、升高溫度、增大鹽酸濃度等。【小問2詳解】廢鎳材料含Ni、Fe、Cu,加過量稀鹽酸,Ni與鹽酸反應生成NiCl2 、Fe與鹽酸反應生成FeCl2 、Cu不反應,鹽酸過量,所以濾液I溶質有NiCl2、FeCl2、HCl,故填:FeCl2、HCl。【小問3詳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反應前Fe、Cl、H、O原子個數分別為2、6、4、2;反應后Fe、Cl原子個數為2、6 ,所以2X含4個H、2個O,X為H2O。【小問4詳解】除鐵是氯化鐵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氯化鈉,方程式。根據表格分析,Fe3+完全沉淀pH≥3.2 ,Ni2+不沉淀pH<7.2 ,所以pH范圍3.2≤pH<7.2。14. 超氧化鉀()制氧可用于急救、潛艇等場合。如圖是某“化學氧自救器”的示意圖,其原理如下:(1)“初期生氧器”先啟動,以解決初期供氧不足。“初期生氧器”內含高錳酸鉀粉末和鐵粉。利用鐵粉與反應時______(填“放熱”或“吸熱”),使高錳酸鉀分解。產生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2)“生氧罐”內固體與水或反應后生成,其反應原理為:;。在潛水艇等密閉環境中使用供氧的優點是______(寫一條)。(3)當與反應時,理論上每消耗142g ,能產生多少克?(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并寫出計算過程)【答案】(1) ①. 放熱 ②.(2)制取的同時能吸收人呼出的和水蒸氣(或者常溫反應,操作方便,合理即可)(3)解:設理論上能產生的質量為x。解得:答:理論上可制得的質量為48g。【解析】【小問1詳解】鐵粉與氧氣發生氧化反應,放出熱量,使高錳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故填:放熱;;【小問2詳解】根據反應原理可知,在潛水艇等密閉環境中使用KO2供氧的優點是制取的同時能吸收人呼出的和水蒸氣,常溫反應,操作方便,故填:制取的同時能吸收人呼出的和水蒸氣(合理即可);【小問3詳解】詳見答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實驗教育集團麒麟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第三次學業質量監測化學試題.docx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實驗教育集團麒麟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第三次學業質量監測化學試題(解析).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