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巴蜀中學高2025屆5月適應性月考(九)地 理 試 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用黑色碳素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座位號在答題卡上填寫清楚。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 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 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3.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一、選擇題 (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可以客觀反映氣壓和大氣運動狀況。圖1為全球局部地區某月份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據此完成1~2題。1.圖中甲、乙、丙、丁四點氣壓值最低的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2.甲地氣壓中心屬于A.冷低壓 B.熱低壓 C.暖高壓 D.冷高壓澳大利亞是世界重要的肉牛產區,其肉牛養殖以“草場放牧+育肥場直接育肥”的經營模式:先在草類茂盛時在天然草原自然生長,為自然散養;后運到“小麥—肉牛”帶圈養,多喂養精飼料 (糧食),育肥2~5個月。圖2為澳大利亞東北部降水量分布及肉牛養殖分布圖。據此完成3~4題。3.肉牛在甲地散養階段時,該地的盛行風向A.東南風 B.西北風 C.東北風 D.西南風4.圖中①②③④四地最適宜興建育肥場的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秦嶺山地地形復雜,氣候多樣,孕育了豐富的植被資源,森林覆蓋率高達60%以上,擁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受全球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2000~2015年間,秦嶺南、北坡不同森林類型面積發生了顯著變化。 圖3為2000~2015 年秦嶺南、北坡不同森林分布面積變化統計圖。據此完成5~7題。5.隨著秦嶺地區氣候的持續變化,推測未來北坡可能出現的新植被類型是A.芒果樹林 B.常綠闊葉林C.灌叢草甸 D.亞熱帶荒漠6.2005~2010年,圖中a植被類型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A.氣候變暖 B.水土流失 C.降水增加 D.人為破壞7.南坡落葉闊葉林和針葉林帶延伸范圍要比北坡廣,其影響因素是A.海拔 B.坡度 C.土壤 D.氣溫2001~2020年,江漢平原養殖水面受市場驅動和實行“湖長制”的政策強制的共同推動,該地區水面類型結構發生了 “大水轉小水、小水精養化、綜合種養化主導” 的轉型 (湖泊和水庫為大水面,塘堰、溝渠、精養池、稻田等養殖水面為小水面,小水面養殖密度、收益均高于大水面),空間結構出現了 “大水爬坡、小水向江”的轉型趨勢。圖4為江漢平原2001~2020年養殖水面重心遷移圖。據此完成8~10題。8.據圖推斷,圖示區域的地勢特征是A.東南高西北低 B.西高東低C.西北高東南低 D.北高南低9.該地區水面類型結構的轉型,“湖長制”的政策強制主要體現在A.防止擠占糧食種植面積B.規定漁業從業人員數量C.要求提高水域養殖密度D.嚴格落實河湖水體保護10.“小水向江”主要是考慮小水面A.自凈能力較弱,換水頻率高B.出魚頻率較高,交通更方便C.從江中獲取餌料,降低成本D.更新江河魚種,提升魚品質2024年6月,嫦娥六號在鵲橋二號中繼星輔助下,成功從月球背面采回月壤樣品。我國科學家們研究采回的月壤成分,證實了“月球巖漿洋假說” (1970年,人類提出:在月球形成之初,曾呈現為全月范圍的巖漿海洋),破解了55年的謎底。圖5示意鵲橋二號中繼星軌道位置。據此完成11~12題。11.鵲橋二號中繼星發揮的作用是A.氣象監測 B.對月壤監測C.通信聯系 D.測月地距離12.從嫦娥六號帶回的月壤驗證了“月球巖漿洋假說”,與該月壤成分相似的巖石是A.玄武巖 B.花崗巖 C.石英巖 D.石灰巖云頂亮溫 (TBB)是氣象衛星紅外探測通道獲取的云頂及無云或少云區地球表面的向外輻射,通道選擇的目的是突出所要的觀測目標物的信息。云頂亮溫與降水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 一般來說,TBB越低,表明云頂越高.云層也越厚。 圖6為義烏市 (29°N, 120°E)6~8月云頂亮溫日變化圖。據此完成13~15題。13.結合圖示地區降水的規律,圖中下列時段該地區最可能出現降水的是A.6月上午 B.7月下半夜C.8月午后 D.夏季上半夜14.材料中的“通道” 是指A.地理信息系統對特定溫度的預警B.衛星傳感器選擇特定的時間探測C.遙感某一特定波段的電磁波D.北斗系統某特定位置的衛星15.經多年觀測發現:該地6~8月 TBB 每日均出現極低值時段.該地均出現陣雨,該降水類型最可能是A. 臺風雨 B.對流雨C.鋒面雨 D.地形雨二、非選擇題 (共55分,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相應的位置,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16.(15分)閱讀文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位于陜西省南部鳳凰山南麓山前沖積扇上的鳳堰古梯田入選 2024年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歷代的漢陰先民順山地之勢,借自然之力,形成了以鳳堰梯田為代表的 “田、 渠、塘、溪” 灌溉體系,接住了從高山森林自上而下的大量溪流與滲出的泉水。該地區無霜期較長,約240~280 天左右, ≥10℃積溫為4236~4471℃。水稻的生長期一般在140~160 天左右, 油菜的生長期一般是100~130天左右,兩種作物對水源要求均較高。 當地村民沿襲傳統種植方式, 堅持稻油輪作,既保護了梯田的形態和生態,又讓農業生產與自然條件完美契合。圖7甲圖為鳳堰古梯田地區等高線圖, 乙圖為該梯田景觀圖。(1)簡要說明鳳堰梯田有利于水稻、油菜種植的灌溉水源條件。(6分)(2)鳳堰梯田每年3月下旬到9月上旬種植水稻,10月上旬到來年4月種植油菜。指出采用“稻油輪作”的優勢有哪些 (6分)(3)鳳堰梯田修建了“田、渠、塘、溪”完備的灌溉系統,溪流通過溝渠流入田邊修建的塘,再經溝渠灌溉梯田,說明“塘”在灌溉系統中的作用。(3分)17. (18分) 閱讀圖文材料, 回答下列問題。博茨瓦納陶器一般由女性制作,她們使用粘土、氧化鐵、牛糞、草和水等天然材料設計和制作陶器。這些陶器不僅是日常生活中的儲物和烹飪容器,還在祖先祭祀和傳統治療儀式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適應自然條件,3月集中采集黏土并堆積儲存→4~8月清晨或傍晚塑形,陰干后再移至陽光下脫水→8~10月在清晨開始露天燒制。該國卡特倫地區的陶器制作技藝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目前,受氣候變化和現代化進程的影響,該地區的陶器制作技藝面臨巨大的挑戰。圖8示意博茨瓦納陶器生產地區。(1)該國馬卡迪卡迪鹽沼地區有豐富的粘土,從外力作用的角度,推測其形成過程。(6分)(2)從該國氣候特征的角度,分析其對陶器制作流程中的適應性影響。(6分)(3)目前博茨瓦納陶器制作技藝傳承面臨挑戰,請指出加強保護的主要措施。(6分)8.(22分)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中國古代多擇地勢較高處建城,并在城墻外圍修建護城河。始建于明朝的商丘古城,護城堤;外地勢高于堤內,城墻外圍修建的是一片護城湖。近年當地啟動古城修復工程,恢復和保留了護城湖。由于其處于黃泛區的特殊地理位置,該地區不僅形成沙丘、灘地、湖洼地、槽形地和蝶形洼地等交替分布的平原地貌,而且該古城下面疊壓著元朝的歸德府城、北宋時的應天府等6座古城(被稱為“城上城” )。圖9甲圖為商丘市附近水系分布圖, 乙圖為商丘古城平面圖。(1)據研究發現,商丘附近形成沙丘的沙源主要來自附近地區。簡析其物質來源。(6分)(2)簡析甲圖所示地區夏季洪澇多發的原因。(6分)(3)該地區河流距黃河很近卻屬于長江水系。請簡析該論斷的依據。(4分)(4)指出古代建造護城湖的作用。(6分)地理參考答案題號123468101112131415答案BBDBACAB16.(15分)(1)(6分)臨近溪流,可依靠溪水自流灌溉:地處夏季風迎風坡,降水充足:森林茂密,植物蒸騰作用強,空氣濕度大(或森林茂密,涵養水源能力強,地下水豐富)。(2)(6分)提高了梯田的利用效率(或充分利用熱量條件):改善了土壤肥力:減少了病蟲害(3)(3分)蓄水;沉沙;調節水量(或控制徑流)。17.(18分)(1)(6分)博茨瓦納屬熱帶草原氣候,(雨季短暫但降雨集中,旱季蒸發強烈),晝夜溫差較大,巖石的風化作用強;風化后的巖石碎屑和粘土顆粒會被河流、風等外力搬運,隨著速度的減慢,在鹽沼逐漸沉積下來。(2)(6分)博茨瓦納屬熱帶草原氣候,干濕季分明,雨季采集黏土;旱季氣候干燥,陽光充足,溫度高,有利于陶瓷坯體的干燥和晾曬;中午炎熱,清晨或傍晚塑形較涼爽。(或陰干后再移至陽光下脫水,避免正午高溫導致黏土過快失水開裂)(3)(6分)政府政策支持;在當地學校開設陶瓷制作相關課程,鼓勵手工藝人收徒授藝(或加強教育傳承);通過舉辦文化節、藝術展覽、傳統技藝展示等活動,進行文化宣傳推廣;鼓勵手工藝人在保留傳統技藝精髓的基礎上,結合現代設計理念和市場需求,對陶瓷制品進行創新設計(或在傳統技藝基礎上進行創新與融合);對相關的制作工藝、傳統圖案、歷史文化背景建立保護機制:參加國際陶瓷藝術展覽和比賽,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18.(22分)(1)(6分)歷史上黃河在商丘改道,泛濫時泥沙在黃泛區廣泛沉積;黃河改道后,廢棄河道干涸,河床泥沙暴露;干旱季節灘地、洼地泥沙裸露。(2)(6分)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勢平緩,排水不暢;河流較小,排水能力有限。(3)(4分)該地為黃河下游,屬于地上河,無支流匯入;該地河流向東南流入準河,但淮河無入海河道,只能經洪澤湖流入長江。(4)(6分)防止外侵(或在無山川屏障的平原地區護城湖起防御功能);作為消防設施(或護城湖為巨大的蓄水池,一旦失火,人們就會就近取水用于滅火):防止水患(或當洪水漫過護城堤時,護城湖可以儲存大量的水,并可以外排洪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地理試卷.docx 巴蜀中學2025屆高考適應性月考卷(九)地理-答案(1).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