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下20《蜘蛛開店》教學設計單元主題:改變教學目標:【文化自信】感受我國童話故事的智慧。【語言運用】能根據示意圖講故事。【思維能力】能幫助蜘蛛找出開店失敗的原因并改變開店的思維。【審美創造】通過朗讀,體會童話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利用圖文結合的方式,仿照課文的語言結構編故事。教學重難點:能幫助蜘蛛找出開店失敗的原因并改變開店的思維,借助提示講故事。教學過程:一、導入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蜘蛛開店》,學習了生字詞,簡單的了解了故事內容,這些詞你還認識嗎?(課件出示詞語)開店 蹲下 寂寞 口罩 編織 顧客 付錢 工夫 襪子 匆忙 蜈蚣 換招牌 長頸鹿2.回顧蜘蛛第一次開店的情況。蜘蛛第一次開店賣_____,招牌寫著___________________,顧客是______,結果是_________。(學生根據提示回顧蜘蛛第一次開店情況。)【設計意圖】通過復習生字詞為課文的后續學習打基礎,通過回顧第一次開店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結構,為課文后續學習做鋪墊。二、活動設計活動一:合作讀文,理清脈絡1.出示助學提示:(1)讀:讀文5—11自然段。(2)圈:根據表格圈畫關鍵詞句。(3)寫:完成表格。賣什么 寫招牌 顧客來了 結局怎樣賣口罩 每位顧客只需付一元 河馬 好難織,一整天終于織完 (4)說:組內說一說蜘蛛的口罩店經營不下去了,它又重新開了什么店?遇到了誰?結果怎樣?2.全班分享交流。(結合表格)3.指導書寫“換”“期”。“期”左右結構,左右等寬,“其”的最后一筆點要短,“月”的撇要越過中線穿插到“其”的下面。(體現避讓原則)【設計意圖】根據任務驅動教學法,提出適當的任務,學生合作學習、交流,更好的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通過表格的方式逐步呈現蜘蛛三次開店的過程,直觀地感知課文“結構反復”的特點。活動二:指導朗讀,品析語言1.蜘蛛賣圍巾、賣襪子的故事有趣嗎?你能通過朗讀,讀出它的有趣嗎?2.交流反饋:你覺得哪個地方最有趣?3.緊扣“有趣”,指導朗讀。預設:(1)蜘蛛織啊織,足足忙了一個星期,才織完那條長長的圍巾。①相機理解“足足”。蜘蛛織啊織,織好了一圈,會說些什么 第二天,第三天……它會說些什么 到了第七天終于織好了,它又會說些什么 ②指導朗讀:重讀“織啊織、足足、一個星期、長長的”,讀出蜘蛛編織工作的辛苦。(2)可是,蜘蛛看到顧客后,卻嚇得匆忙跑回網上。原來那位顧客竟是一條四十二只腳的蜈蚣!①觀察課文插圖,仔細看蜘蛛的表情,你發現了什么 你仿佛聽到了什么 (相機理解“竟是”、“匆忙”,識記“匆”)②指導讀第9~11自然段,讀出蜈蚣腳之多,蜘蛛害怕的心理。4.指導學生借助插圖和關鍵詞講一講《蜘蛛開店》的故事。(注意講故事時聲音要響亮,有表情、有動作地把故事講完整)【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發現文章語言的有趣性,再通過講故事突破教學重點,學生在參與講故事的過程中語言表達能力得到鍛煉提升,并學會欣賞與評價。)活動三:再讀課文,探究原因1.思考:蜘蛛開店為什么失敗 (1)小組討論交流。(2)小組代表匯報分享。預設:①因為蜘蛛想法簡單。決定草率:認為什么織起來簡單就賣什么。按“每位顧客”計價,不論種族,不計大小、長短、多少,所以它開店失敗了。②做生意不靈活。2.討論:你認為蜘蛛的招牌應該怎么寫 (怎么改變)(1)小組討論交流。(2)小組代表匯報。預設:(1)改變收費標準。(2)改變經營品種。(3)改變生產方式。【設計意圖】通過探究蜘蛛開店失敗的原因以及為蜘蛛編寫招牌,培養學生的“變通”思維及想象能力。通過編故事,放手讓學生大膽想象,鼓勵學生想象多種故事結局,體現課堂教學的生成性。三、拓展延伸1.續編故事:(1)蜘蛛按照原來的思維,接下來會發生什么故事 (2)蜘蛛改變思維后,會發生什么?請你選擇其中一個問題,展開想象,續編故事,講給大家聽。(注意:續編故事要有條理,故事清楚、有趣)2.推薦閱讀:法布爾的《昆蟲記》【設計意圖】通過編故事,放手讓學生大膽想象,鼓勵學生想象多種故事結局,體現課堂教學的生成性。通過閱讀《昆蟲記》了解更多的動物故事。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