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湖南省2025年中考化學試題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 我國傳統飲食文化有“南甜北咸”之說。糖和食鹽攝入要適量,其中食鹽能為人體補充的營養物質是( )A.油脂 B.維生素 C.無機鹽 D.蛋白質2. 雞蛋氣室中的氣體來源于空氣。氣室中含量最高的氣體是( )A. B. C. D.3. 湖南省著力建設“和美湘村”。下列做法與其不相符的是( )A.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B.推廣使用清潔能源C.加強生態環境治理 D.露天焚燒生活垃圾4. 鋰是一種儲能金屬。如圖是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鋰的質子數為6.94 B.鋰的元素符號為LiC.鋰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D.鋰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65. 2025年“世界水日”的主題為“冰川保護”。冰川被稱為“地球的固態水庫”,儲存了約69%的淡水資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低碳行動利于冰川保護 B.冰川水經過濾得到純水C.冰川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D.大力開發冰川旅游資源化學社團同學將鐵絲折成“愛”“我”“中”“華”造型,放在墊有宣紙的培養皿中,再加入硫酸銅溶液,一段時間后鐵絲表面變成紅色。回答6~8題。6. 鐵絲能折成特定的造型,體現鐵絲具有的性質是( )A.導電性 B.導熱性 C.能彎曲 D.熔點高7. 化學社團同學進行實驗前注意到如圖所示的圖標,意識到應該( )A.正確使用火源 B.戴好護目鏡C.注意用電安全 D.開啟排風扇8. 有關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A.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 B.培養皿中溶液顏色無變化C.不能用鋁絲代替鐵絲 D.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9.下列有關燃燒與滅火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可燃物與氧氣接觸就能燃燒 B.木柴架空可增大與氧氣的接觸面積C.吹滅蠟燭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D.水滅火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10.《禮記·內則》提到“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春天可略多吃酸味食品。白醋是一種生活中常見調味品,能使紫色石蕊溶液顯( )A .紅色 B.無色 C.紫色 D.藍色11.實驗室常用膠頭滴管取用少量液體。如圖,關于實驗用品的使用規范的是( )A.試劑瓶瓶塞的放置 B.膠頭滴管吸取液體C.膠頭滴管滴加液體 D.試管內液體的體積12.下列項目中對應的化學知識不正確的是( )選項 項目 化學知識A 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回收利用廢舊金屬有利于節約資源B 劇烈體育運動后可適量補充糖類 糖類能為人體提供能量C 稀有氣體可用于制作美麗的霓虹燈 稀有氣體通電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D 勞動時使用鐵合金工具 鐵合金比純鐵熔點高氫氣是理想的清潔能源,目前已有多種制氫方式。回答13~14題。13.甲酸(HCOOH)制氫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酸分子中含有1個氧分子 B.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構成C.反應前后元素種類發生改變 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14.用電解水的方法制取氫氣,理論上至少需要水的質量是( )A. B. C. D.15.Vc泡騰片中含有碳酸氫鈉。室溫下,Vc泡騰片與足量稀鹽酸在密閉容器內反應,測得容器內壓強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碳酸氫鈉在a點已完全反應B.反應結束后溶液大于7C.反應產生二氧化碳,使壓強增大D.壓強大小與所取泡騰片質量無關二、填空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從古代文明到現代科技,從海洋綜合利用到月球資源開發,我國一直在向世界展現中國智慧。16.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不勝枚舉。(1)我國是世界上燒制木炭最早的國家之一。木炭具有可燃性,則可用于________。(2)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冶銅術的國家之一。西周開始以輝銅礦等硫化礦為原料煉銅,冶煉過程產生的中氧元素化合價為價,則硫元素化合價為________價。(3)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享譽世界。《夢溪筆談》中記載“方家以磁石磨針鋒,則能指南”,磁石主要成分是。磁石屬于________(填“混合物”或“純凈物”),中鐵、氧元素的原子個數比是________。17.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我國正在由制造業大國走向科技強國。(1)我國航天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部分運載火箭采用液氧和煤油作為推進劑。從微觀角度分析,能將氧氣壓縮成液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2)“夢想”號大洋鉆探船以的“中國深度”問道深海。鉆頭能鉆鑿堅硬的巖層,是因為鉆頭具有________的性質。(3)預計2025年度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1600萬輛。高強度鋼、鋁合金、鎂合金和塑料等是制造汽車的常用材料,其中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4)請簡要評析電動汽車的使用是否有利于環保:________。18.海洋是一個巨大的資源寶庫。化學興趣小組開展“海洋資源的綜合利用與制鹽”的跨學科實踐活動,現擬定項目結構如下,完成相關任務內容。任務一:了解海洋資源(1)海底蘊藏著大量的煤、________和天然氣等化石能源。任務二:走近海洋資源(2)在古代,人們采用“天日曝曬,自然結晶,集工撈采”的自然方式獲得食鹽。這里的結晶方法主要指的是________結晶。任務三:探索海洋資源(3)海水資源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________(填化學式)。任務四:保護海洋資源(4)作為中學生,寫1條保護海洋生物資源的具體措施:________。19.閱讀下列材料。我國科學家對“嫦娥五號”取回的月壤進行分析,獲得月壤主要成分的質量分數如圖1所示。月球表面具有高真空、低重力和強光照的環境條件。研究發現,在地球表面環境下穩定的金屬氧化物,在月球表面高真空環境下會變得不穩定。目前我國科學家對月球進行原位資源開發的設想之一是將月壤加熱,發生化學反應,從而獲得金屬單質和氧氣。月球上獲得鐵的設想如圖2所示。我國科學家還提出可利用月夜極低溫度,通過凝結將二氧化碳從人類呼吸的空氣中直接分離,然后將月壤作為水分解的電催化劑和二氧化碳加氫的光熱催化劑,將呼吸廢氣、月球表面開采的水資源等轉化為氧氣、氫氣、甲烷和甲醇。依據上述材料內容,回答下列問題。(1)月壤主要成分中質量分數最大的物質是________。(2)從呼吸的空氣中分離二氧化碳的過程屬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學”)變化。(3)圖2反應所需熱量來源于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20.以白云石(主要成分為和)為原料制備的主要流程如圖1所示(部分產物略去),回答下列問題。(1)為使白云石反應更充分,煅燒前可對白云石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2)產品的純度受煅燒窯中煅燒溫度的影響,純度與煅燒溫度的關系如圖2所示,煅燒白云石最佳溫度是________℃。(3)反應器中發生化合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三、實驗與探究題: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21.根據氧氣的制取和性質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若用裝置加熱制取,圖中處需補充儀器的名稱是________。(2)若實驗室用裝置制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3)上圖中儀器b既有燃燒匙的作用,又有________的作用。(4)點燃石英玻璃燃燒匙中的硫粉立即伸入裝置中,產生淡藍色火焰,然后通入,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對比通入前后的現象,可得出硫燃燒的劇烈程度與________有關。(5)裝置C中氣球的作用是________。22.在探究酸堿鹽性質的實驗課中,有同學偶然將溶液滴入新配制的溶液中,發現產生白色沉淀。老師鼓勵同學們圍繞該現象開展探究。探究一:白色沉淀是什么 【查閱資料】①20℃時,部分物質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物質溶解性 NaCl NaOH易溶 易溶 易溶 易溶 微溶 難溶②溶液呈中性,溶液呈堿性;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進行實驗】取少量用熱水洗滌2~3次后的白色沉淀于試管中,加適量蒸餾水,振蕩后靜置。取上層清液,分別進行如圖操作,觀察到:試管①中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試管②中出現白色沉淀。【結論及分析】(1)滴加溶液后產生的白色沉淀是________。(2)上述操作中,用熱水洗滌的目的是________。完成上述實驗后,老師提供一瓶久置的溶液,讓同學們圍繞該溶液的溶質成分繼續探究。探究二:久置的NaOH溶液的溶質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I: 猜想Ⅱ:和 猜想Ⅲ:【實驗方案】針對上述猜想,有同學設計方案并進行實驗。步驟 現象①取樣,加入過量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②取步驟①中靜置后的上層清液,滴加無色酚酞溶液 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3)步驟①中加入溶液過量的目的是________。【反思與評價】(4)通過上述實驗,該同學認為猜想Ⅱ成立。經討論,大家認為該同學的實驗方案與結論均不嚴謹,理由是________。(5)選用下列試劑優化實驗,你的方案是________(寫出實驗步驟、現象及結論)。(可選試劑:溶液、無色酚酞溶液、稀鹽酸、溶液)同學們分享實驗體會:許多重大科學發現,源自對實驗中異常現象的大膽質疑、深入研究,我們要養成注重實證、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四、計算題:本題共1小題,共5分。23.化學社團同學為制作一個可以預測氣溫變化的簡易“天氣瓶”,查詢到以下數據:硝酸鉀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溫度/℃ 10 20 30溶解度/g 20.9 31.6 45.8依據上述數據,完成下列問題。(1)若“天氣瓶”中物質的總質量為100g,則含氯化銨的質量是________g(2)計算10℃時硝酸鉀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列出計算式,結果精確的0.1%)。參考答案1.【答案】C2.【答案】A3.【答案】D4.【答案】B5.【答案】A6.【答案】C7.【答案】B8.【答案】A9.【答案】B10.【答案】A11.【答案】D12.【答案】D13.【答案】B14.【答案】D15.【答案】C二、填空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16.【答案】(1)燃料 (2)+4 (3)混合物;17.【答案】(1)氧氣分子之間有間隔 (2)硬度大 (3)塑料(4)有利于環保,因為電動汽車的使用減少了化石燃料的燃燒,從而降低了二氧化硫等空氣污染物的排放18.【答案】(1)石油 (2)蒸發 (3)(4)生活污水集中處理達標后排放、嚴禁過度捕撈等合理即可19.【答案】(1)二氧化硅 (2)物理 (3)太陽光;20.【答案】(1)粉碎 (2)960 (3)三、實驗與探究題: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21.【答案】(1)酒精燈 (2)(3)導氣 (4)氧氣濃度 (5)密封和平衡氣壓22.【答案】(1)(2)降低的溶解度,減少溶解損耗,并溶解其他物質,避免干擾后續實驗。(3)完全除去碳酸鈉,避免對氫氧化鈉檢驗造成干擾。(4)加入溶液,也可能與產生微溶的白色沉淀,不能直接說明原溶液中含有。(5)取久置的溶液,加入足量溶液后,產生白色沉淀,過濾,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鹽酸,若觀察到有氣泡冒出,說明原溶液中有。四、(1)3.1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