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高一下學期中考試化學試題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B C C D D C D AD題號 11 12 13 14答案 D AD CD AD15.(每空2分,共16分) (1)(2) 離子鍵和(極性)共價鍵 SO3(3)或(4)或16.(共20分)(1)還原(2) 濃硫酸 干燥SO2 1(3) 不合理(1分 ) 硝酸具有強氧化性,能將亞硫酸鋇氧化成硫酸鋇,最終的白色沉淀不確定是反應產生的硫酸鋇還是被硝酸氧化而來的硫酸鋇(3分)(4) NH3 (NH4)2SO3+SO2+H2O=2NH4HSO317.(12分) (1) 試管內有氣泡產生,燒杯內有固體析出 鎂與稀鹽酸反應產生氫氣且是放熱反應,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溶質析出(2) 支管連接的導管口處有氣泡產生 支管連接的U形管內紅墨水的液面左低右高 大于(3)水與生石灰反應放熱,溫度升高,水被蒸發,無水硫酸銅白色粉末遇水變藍18.(共12分 每空2分 ) (1) 生成的氣體排盡裝置A中的空氣 平衡壓強,吸收、NO、NO2氣體,防止污染空氣(2)防止碳酸鈣消耗硝酸過多,從而影響銅與稀硝酸的反應(3)(4)答案第1頁,共2頁2024-2025學年度高一下學期中考試化學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考試時間:9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歡迎你參加這次考試一、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2分,共1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一、單選題1.下列有關氮及其化合物說法錯誤的是 ( )A.氨溶于水的噴泉實驗,證明氨氣極易溶于水B.濃硝酸保存在棕色試劑瓶中,原因是濃硝酸有揮發性C.斷裂需要較多的能量,所以氮氣化學性質很穩定D.液氨汽化時會吸收大量的熱,所以液氨可用作制冷劑2.對下列事實的解釋中,正確的是 ( )A.常溫下,濃硫酸可以用鋁質容器儲存,說明鋁與濃硫酸不反應B.濃硫酸不可用于干燥SO2,因為濃硫酸有強氧化性同時SO2有還原性C.二氧化硫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說明二氧化硫具有還原性D.二氧化硅用作光纖是因為其能導電3.下列物質中,只含有離子鍵的是 ( )A. B. C. D.4.化學反應A2+B2=2AB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該反應斷開化學鍵消耗的總能量大于形成化學鍵釋放的總能量B.該反應是吸熱反應C.斷裂2molAB中化學鍵需要吸收ykJ能量D.1molA2和1molB2的總能量低于2molAB的總能量5.下列對化學用語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硫原子的結構示意圖:B.已知NaH是離子化合物,則其電子式是C.由H和Cl形成HCl的過程:D.由Na和Cl形成NaCl的過程:6.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元素Z的單質通常為黃綠色氣體,元素W的單質能在元素Z的單質中燃燒,發出蒼白色火焰,元素Y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元素X的最外層電子數是其周期序數的2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為強酸 B.元素的非金屬性:ZC.原子半徑的大小:W7.下列實驗裝置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制備 B.干燥 C.收集 D.吸收尾氣A.A B.B C.C D.D8.下列實驗裝置正確且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選項 A B實驗裝置實驗目的 氧化性: 洗氣除去中的選項 C D實驗裝置實驗目的 區分和S 測定新制氯水的pHA.A B.B C.C D.D二、選擇題:本題共6小題,每小題4分,共24分。每小題有一個或兩個選項符合題意。若正確答案只包括一個選項, 多選得0分;若正確答案包括兩個選項,只選一個且正確得2分,選兩個且都正確得4分,但只要選錯一個就得0分。9.硫元素的價—類二維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將Y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溶液先變紅后褪色B.將Y通入X的水溶液中,生成淡黃色沉淀,反應中Y作還原劑C.硫單質可通過一步反應直接轉化為ZD.N的濃溶液可使蔗糖變黑,產生有刺激性氣味氣體10.X、Y、Z、W、Q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Q為同主族元素且這兩種元素能組成離子化合物M,Y元素最簡單氣態氫化物的水溶液顯堿性,Y、Z、W為同周期元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個分子含有34個電子 B.簡單離子半徑:C.元素最高正化合價: D.最簡單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11.實驗室可選用下列裝置和試劑制備氨氣,并干燥、收集和處理尾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①和②均可用于實驗室制備氨氣B.③中盛有堿石灰或無水氯化鈣可用于干燥氨氣C.④可用于收集氨氣,氣流方向為右進左出D.⑤中用于尾氣處理可能引起倒吸12.下列實驗裝置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制取并收集干燥純凈的NH3 B.驗證Cu與濃硝酸反應的熱量變化C.驗證NH3易溶于水 D.收集NO2A.A B.B C.C D.D13.根據實驗操作及現象,得出結論正確的是 ( )選項 實驗操作及現象 結論① 向酸性溶液中滴入溶液,紫紅色溶液變淺并伴有黃綠色氣體產生 氧化性:② 在燒瓶中加入木炭顆粒和濃硝酸,加熱,燒瓶中有大量紅棕色氣體產生 濃硝酸具有強氧化性,能氧化木炭,自身被還原為③ 在某固體試樣加水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沒有產生使濕潤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 該固體試樣中不一定沒有④ 向某溶液中先加入溶液無明顯現象,再加入硝酸酸化的溶液產生白色沉淀 證明溶液中有A.① B.② C.③ D.④14.下列操作合理并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的是 ( )A.實驗室收集氨氣采用圖1所示裝置B.實驗室中做氯氣與鈉的反應實驗時采用圖2所示裝置C.實驗室中用玻璃棒分別蘸取濃鹽酸和濃氨水做氨氣與酸反應生成銨鹽的實驗D.實驗室中采用圖3所示裝置進行銅與稀硝酸的反應第II卷(非選擇題)三、解答題15.(16分)已知A、B、C、D、E、F、G、H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A的某種原子核內沒有中子,A和D,C和G分別為同一主族元素,B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比次外層多3,F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既可以和強酸反應也可以和強堿溶液反應,G的單質常出現在火山口。(1)C、D分別形成的簡單離子中,半徑較大的是 (填離子符號),G和H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較強的是 (填化學式),A與B形成的化合物的電子式(2)由A、C、D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學鍵的類型為 ,由A、B形成18電子化合物的結構式為 。G的最高價氧化物是(3)D、F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4)由B、H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中,B和H原子的最外層均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該化合物遇水可反應生成一種具有漂白性的化合物,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6.(20分)實驗小組研究SO2與Na2O2的反應。(1)實驗前分析物質的化學性質,提出假設:假設1:S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類比CO2與Na2O2的反應可知,SO2與Na2O2反應生成Na2SO3和O2;假設2:SO2具有 性,SO2與Na2O2反應生成Na2SO4.(2)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SO2與Na2O2反應的實驗。實驗過程中,觀察到C中淡黃色粉末逐漸變為白色,用帶火星的木條靠近D中導氣管口,木條復燃。①A中反應產生SO2的化學方程式是 。裝濃硫酸的儀器名稱是②B中的試劑為 ,其主要作用是 。③實驗證明假設 正確。(3)為檢驗C中是否有Na2SO4生成,設計如下方案:取少量C中反應后的白色固體溶解于水,加入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稀HNO3,仍有白色沉淀不溶解,證明有Na2SO4生成。該方案是否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請簡要說明理由: 。(4)一種處理SO2廢氣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若SO2吸收塔內盛裝的是(NH4)2SO3溶液,則氣體X為 ;SO2吸收塔中發生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17.(12分)某化學實驗小組設計了如圖三套實驗裝置探究化學能與熱能的轉化關系(裝置中夾持儀器已略去)。回答下列問題:(1)觀察到甲裝置中的實驗現象是 ;產生該現象的原因是 。(2)將乙裝置中外層具支試管的支管與虛線框內的①連接,實驗現象是 ;支管與②連接,實驗現象是 。鈉與水的總能量 (填“大于”或“小于”)生成物的能量。(3)裝置丙中將膠頭滴管內的水滴到生石灰上,支管處的白色粉末(無水硫酸銅)變為藍色,其原因 。18.(12分).某校化學實驗小組為了證明銅與稀硝酸反應產生一氧化氮,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加熱裝置和夾持裝置均已略去,裝置氣密性良好,F是用于鼓入空氣的雙連打氣球)。實驗操作及現象:實驗操作 現象Ⅰ.將B裝置下移,使碳酸鈣與稀硝酸接觸 產生氣體Ⅱ.當C裝置中產生白色沉淀時,立刻將B裝置上提Ⅲ.將A裝置中銅絲放入稀硝酸中,給A裝置微微加熱 A裝置中產生無色氣體,E裝置中開始時出現淺紅棕色氣體Ⅳ.用F裝置向E裝置中鼓入空氣 E裝置中氣體顏色逐漸加深Ⅴ.一段時間后 C裝置中白色沉淀溶解試回答下列問題:(1)操作Ⅰ中產生氣體的化學式為 。操作Ⅰ的目的是 。D裝置的作用是 。(2)操作Ⅱ中當C裝置中產生白色沉淀時立刻將B裝置上提的原因是 。(3)操作Ⅲ中A裝置中產生無色氣體的離子方程式是 。(4)操作Ⅴ現象白色沉淀溶解的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說明) 。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化學答案.docx 海南瓊海市長坡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