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高二下學期月考化學試卷注:卷面分值:100分 時間:75分鐘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C-12 H-1 O-16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每題3 分,共45 分)1. 下列陳述I與陳述Ⅱ均正確,且具有因果關系的是( )選項 陳述I 陳述ⅡA 聚丙烯酸鈉()中含有親水基團 聚丙烯酸鈉可用于制備高吸水性樹脂B 化工工程師:進行順丁橡膠硫化 碳碳雙鍵可打開與硫形成二硫鍵,使其結構由網型轉變為線狀C 苯酚與甲醛反應,可合成酚醛樹脂 合成酚醛樹脂的反應是加聚反應D 清洗餐具時用洗潔精去除油污 洗潔精中的表面活性劑可使油污水解為水溶性物質2. 下列化學用語或圖示表達正確的是( )A. 安息香酸:B.軟脂酸的分子式為C. 反-2-丁烯的球棍模型:D. 腺苷三磷酸(ATP)水解時磷酸酐鍵斷裂過程的能量變化表示為:3. 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標準狀況下,中含原子數目為B. 已知葡萄糖的結構簡式為葡萄糖中含手性碳原子數目為C. 中含有鍵數目最多為D. 23gCH3CH2OH中sp3雜化的原子數為NA4.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苯甲酸鈉可作為食品防腐劑是由于其具有酸性B. 核酸可看作磷酸、戊糖和堿基通過一定方式結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C.由氨基乙酸形成的二肽中存在兩個氨基和兩個羧基D新鮮榨得的花生油具有獨特油香,油脂屬于芳香烴,.油脂是一種高分子5. 下列關于有機物的鑒別或分離方法正確的是( )A,除去乙炔中的H2S:可以用酸性溶液B. 除去苯甲酸中的NaCl和泥沙:溶解、蒸發濃縮、冷卻結晶C 可用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鑒別苯、乙醛和醋酸溶液D. CH3CH2COOCH3和CH3COOCH2CH3的元素分析儀結果、核磁共振氫譜譜圖均相同6.根據實驗目的,下列方案設計、現象和結論都正確的是( )實驗目的 方案設計 現象和結論A 證明乙酰水楊酸中存在酯基 將乙酰水楊酸溶液分裝于兩支試管中:試管①中滴入幾滴FeCl3溶液;試管②中先滴入NaOH溶液,加熱,再加入H2SO4溶液酸化,振蕩后再滴入幾滴FeCl3溶液 試管①中溶液未變紫色;試管②中溶液變紫色 乙酰水楊酸中存在酯基B 證明乙醛中有醛基 向氨水中滴加溶液至產生的沉淀恰好溶解后,滴入幾滴乙醛,水浴加熱, 產生銀鏡,證明乙醛有氧化性C 探究淀粉酸性條件下的水解程度 向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熱,一段時間后取樣,加入新制氫氧化銅,加熱 未出現磚紅色沉淀,淀粉溶液未水解D 探究1-溴丙烷中含有溴原子 向試管中加入1-溴丙烷和的溶液,加熱,再向反應后的溶液滴加溶液 產生淡黃色沉淀,證明1-溴丙烷中含有溴原子7.對于下列過程說法正確及相應方程式正確的是( )A.乙醛與新制銀氨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CH3CHO+2[Ag(NH3)2]++2OH-CH3COONH4+2Ag↓ +3NH3↑+H2OB.硬脂酸甘油酯在溶液中皂化的離子方程式:+3OH-+3C17H35COO-C.乙烯與氯水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H2==CH2+Cl 2―→CH2ClCH2ClD苯甲酰胺與鹽酸的化學方程式:C6H5CONH2+HClC6H5CONH3Cl8. 下列關于同分異構體的說法正確的是(需考慮順反異構,不考慮對映異構)( )A. 滿足分子式為C4H8ClBr的有機物共9種B. 滿足分子式為C5H12O且能與鈉反應放出氣體的有機物共有7種C. 組成和結構可用表示的有機物共有10種D. 是由某單烯烴和氫氣加成后的產物,則該單烯烴的結構有6種(需考慮順反異構)9.葡萄糖在生物體內會發生分子內反應形成葡萄糖的半縮醛(如圖所示),物質X和Y分別為兩種葡萄糖半縮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葡萄糖不能發生銀鏡反應B.半縮醛的形成可看作羥基與醛基發生了加成反應C.在相同條件下,等物質的量的X和Y與足量的金屬鈉反應產生H2的體積不同D.葡萄糖半縮醛X和Y的分子式均為C6H10O510.2-氯-1-丙醇()是重要的有機合成中間體,可由如下兩種方法制備。方法1:方法2: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方法2可能產生副產物B.兩種方法所用有機原料均可通過縮聚反應制備高分子化合物C.的同分異構體有5種D.兩種方法所涉及的產物均可以被氧化成醛11 聚乳酸是一種新型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其合成路線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聚乳酸分子中含有兩種官能團B.C.乳酸與足量的反應生成D.兩分子乳酸反應能夠生成含六元環的分子12. 制造隱形眼鏡的功能高分子材料Q的合成路線如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Y可作汽車發動機的抗凍劑 B. Z的結構簡式可能為C. M分子中有3種官能團 D .試劑a為乙醇溶液13. 制造車、船擋風玻璃的功能高分子材料Q的合成路線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化合物X不能與水互溶B. Y一種有機酸酯C. M分子中最多有13個碳原子共平面D. M與Y反應生成Q,該反應屬于縮聚反應,脫掉小分子H2O14.已知苯胺(液體)微溶于水、苯甲酸(固體)微溶于水,苯胺鹽酸鹽易溶于水。實驗室初步分離甲苯、苯胺、苯甲酸混合溶液的流程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苯胺既可與鹽酸也可與溶液反應B. 由①、③分別獲取相應粗品時可采用相同的操作方法C. ①、②、③均為兩相混合體系D. 苯胺、甲苯、苯甲酸粗品依次由①、②、③獲得15.苯在濃和濃作用下,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由苯得到M時,苯中的大鍵沒有變化B.. 從中間體到產物,無論從產物穩定性還是反應速率的角度均有利于產物ⅡC. X為苯的加成產物,Y為苯的取代產物D. 對于生成Y的反應,濃作催化劑二、填空題(共4小題,共55分)16(12分). (1)基態價層電子排布圖為___,和兩種離子中更穩定的為____。(2)中的VSEPR模型為___,NH3分子的空間結構是___,(3)鄰氨基吡啶()易溶于水,易溶于水的主要原因是 。(4)鳥嘌呤和吡咯的結構如下圖所示。①鳥嘌呤中N原子的雜化方式為 ,夾角 (填“大于”或“小于”)。②分子中的大鍵可以用符號表示,其中m代表參與形成大鍵的原子數,n代表參與形成大鍵的電子數,吡咯中的大鍵可表示為 。(5)將純液態冷卻到時,能凝固得到一種螺旋狀單鏈結構的固體,其結構如圖所示,此固態中S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與中O的雜化軌道類型____(填“相同”或“不同”)。(6)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A.分子的極性:BCl3> NCl3B.干冰晶體中,每個分子周圍距離相近且相等分子共有12個C.物質的沸點:17.(14分)按要求回答問題:(1)右圖物質為X.1molX與足量的飽和溴水反應,最多消_______molBr2(2)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3)利用李比希法測得4.4g有機物M完全燃燒后產生和。已知M的密度是同溫同壓下密度的2倍,則M的分子式為_______。M只有一種化學環境的氫,寫出M結構簡式_______(4)根據共軛二烯烴1,4-加成反應原理完成方程式+ →_______(5) 某研究小組按以下路線對內酰胺F的合成進行了探索:回答下列問題:①B的名稱為_______,C在酸溶液中用甲醇處理,可得到制備_______(填標號)的原料。A.滌綸 B.有機玻璃 C.尼龍 D.維綸②下列反應中屬于加成反應的有_______(填標號)。A.A→B B.B→C C.D→E D.E→F③氨基的電子式為_______④寫出D中官能團的名稱_______⑤D與足量H2反應最多消耗_______molH2 ⑥寫出C→D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18.(14分)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實驗用苯甲酸和異丙醇制備苯甲酸異丙酯,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物質的性質數據如表所示:物質 相對分子質量 密度 沸點 水溶性苯甲酸 微溶異丙醇 易溶苯甲酸異丙酯 1.01 不溶實驗步驟:步驟i.在圖甲干燥的儀器中加入苯甲酸、異丙醇和濃硫酸,再加入幾粒沸石;步驟ii.加熱至左右保持恒溫半小時;步驟iii.將圖甲的儀器中的液體混合物進行如下操作得到粗產品:步驟iv.將粗產品用圖乙所示裝置進行精制。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中儀器的名稱為 ,儀器b的作用是 ,乙裝置中水應從 口進(填f或g)。)(2)制備苯甲酸異丙酯的化學方程式為 。(3)實驗中加入的異丙醇需過量,其目的是 ;分水器的主要作用是 。(4)步驟iii中操作I為 ,操作I第二次水洗滌的目的是加入無水硫酸鎂的作用 。⑸步驟中操作時應收集的餾分,如果溫度計水銀球位置偏上,則收集的精制產品中可能混有的雜質為 填物質名稱。如果得到的苯甲酸異丙酯的質量為27.88g,那么該實驗的產率為 % 。19.(15分)以2-氰基-3-甲基吡啶(化合物A)為起始原料合成氯雷他定(化合物H,一種治療過敏性疾病的藥物)的路線如下圖:已知:①具有類似苯的芳香性; ②RX+NaCN→RCN+NaX(X代表鹵素)。請回答下列問題:(1)HCON(CH3)2的名稱是 。A中碳原子的雜化方式有sp3、 ,(2)D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是 。A→B的目的是 ;(3)已知:胺類分子中N原子電子密度越大,堿性越強。下列有機物中,堿性最弱的是 (填序號)。a. b. c. d.(4)A的同分異構體中既具有芳香性又含有氰基(-CN)的有 種。其中,在核磁共振氫譜上有三組峰且峰的面積比為1:1:1的結構簡式為 (任寫一種)。(5)F與G生成H的反應稱為麥克默里反應,指醛或酮偶聯成為烯烴的反應,反應中除生成目標產物外,還可能有副產物生成,則副產物為 (任寫一種)。(6)根據上述信息,設計以苯乙烯()為原料制備化合物的合成路線 (無機試劑任選)。高二化學月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A B D B C A B C B A A D C D A16(12分)【答案】(1) (1分) (1分)(2) 正四面體 (1分) . 三角錐形 (1分) (3)鄰氨基吡啶分子與水分子間形成氫鍵(1分)(4)①sp3、sp2 (2分) ; 大于 (1分) ②(1分)(5)相同 (1分) (6)AC(2分)17(14分)(1)4 (1分)(2)(1分)(3) (1分) (1分)(4)(1分)(5)(4)① 2-甲基-2-羥基丙腈 (1分) .B (1分) ② AC (2分) ③(1分)④氰基 酯基 酮羰基 (全對給2分,錯一個給1分,錯2個不給分) ⑤3(1分)⑥+ (1分)18(14分)(1)三頸燒瓶 (1分)冷凝回流 (1分) g(1分)(1分)使酯化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提高苯甲酸轉化率,從而提高酯產率(2分)分離出水,使反應正向進行,提高反應物轉化率(或利用率)(1分)分液(或萃取分液)(1分) 除去有機相中殘留碳酸鈉及生成鹽 (2分) 干燥(1分)苯甲酸(1分)(6)85(2分)19(15分)(1) N,N-二甲基甲酰胺 (1分)sp、sp2(2分) (2)酰胺基(1分) 保護氰基(1分) (3)a(1分)(4)16(2分) 或(2分)(5)或(2分)(6) (3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