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化學學科2025年福建省中考化學真題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Pb-207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 大量飲用碳酸飲料會使人體內某種元素流失,從而可能導致骨質疏松,該元素是A. 鈣 B. 鐵 C. 碘 D. 鋅【答案】A【解析】【詳解】A、鈣是骨骼和牙齒的重要組成成分,大量飲用碳酸飲料,其中的酸性物質會與鈣結合,導致人體內鈣元素流失,可能引起骨質疏松,A 正確;B、鐵是合成血紅蛋白的主要元素,缺鐵會患貧血癥,與骨質疏松無關,B 錯誤;C、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碘會患甲狀腺腫大等疾病,與骨質疏松無關,C 錯誤;D、鋅影響人體發育,缺鋅會引起食欲不振、生長遲緩等,與骨質疏松無關,D 錯誤。故選A。2. 下列廚房用品中,屬于有機合成材料制品的是A. 木質筷子 B. 不銹鋼碗 C. 陶瓷湯勺 D. 塑料菜籃【答案】D【解析】【詳解】A、木質筷子是由木材制成,木材屬于天然材料,不是有機合成材料,A 錯誤;B、不銹鋼碗是由不銹鋼制成,不銹鋼是鐵的合金,屬于金屬材料,不是有機合成材料,B 錯誤;C、陶瓷湯勺是由陶瓷制成,陶瓷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不是有機合成材料,C 錯誤;D、塑料菜籃是由塑料制成,塑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D 正確。故選D。3. 下列用于制作簡易凈水裝置的材料中,能吸附色素、去除異味的是A. 塑料瓶 B. 小卵石 C. 石英砂 D. 活性炭【答案】D【解析】【詳解】A. 塑料瓶僅作為容器,用于盛裝其他材料,不具備吸附能力,選項錯誤。B. 小卵石通過物理過濾攔截大顆粒雜質,無法吸附色素或異味,選項錯誤。C. 石英砂用于過濾細小顆粒,屬于物理過濾,無吸附作用,選項錯誤。D. 活性炭因疏松多孔的結構,比表面積大,能通過物理吸附去除色素和異味,選項正確。故選:D。4. 我國科學家合成了全新分子——C6,開創了“表面合成極小尺寸分子碳”的新范式。下列有關C6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 屬于新型化合物 B. 每個分子由6個碳原子構成C. 相對分子質量為72 D. 與O2反應生成碳的氧化物【答案】A【解析】【詳解】A、C6 是由碳元素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不是化合物,該說法錯誤;B、由化學式C6 可知,每個C6 分子由 6 個碳原子構成,該說法正確;C、C6 的相對分子質量為,該說法正確;D、碳單質具有可燃性,C6 能與O2 反應生成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該說法正確。故選A。5. 下列物質均可用于配制無土栽培營養液,其中屬于復合肥料的是A. Ca(NO3)2 B. KNO3 C. Ca(H2PO4)2 D. (NH4)2SO4【答案】B【解析】【詳解】復合肥是含有N、P、K這三種營養元素中至少兩種的化肥。A、Ca(NO3 )2 中只含有氮元素這一種營養元素,屬于氮肥,不是復合肥料,A 錯誤;B、KNO3 中含有鉀元素和氮元素兩種營養元素,屬于復合肥料,B 正確;C、Ca(H2 PO4 )2 中只含有磷元素這一種營養元素,屬于磷肥,不是復合肥料,C 錯誤;D、(NH4 )2 SO4 中只含有氮元素這一種營養元素,屬于氮肥,不是復合肥料,D 錯誤。故選B。6. Ca(OH)2具有殺滅牙根感染的細菌、中和牙根炎癥所產生的酸性物質等作用,其制劑常用于牙髓病的治療。下列有關Ca(OH)2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 水溶液顯堿性 B. 具有殺菌消毒功效C. 可露置于空氣中保存 D. 不慎沾到皮膚上,應用水沖洗【答案】C【解析】【詳解】A. 氫氧化鈣屬于堿,微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堿性。此性質正確,因此A正確。B. 題干明確提到Ca(OH)2用于殺滅細菌和中和酸性物質,說明其具有殺菌消毒功效,因此B正確。C. 氫氧化鈣會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導致變質,因此需密封保存。露置保存會導致失效,故C錯誤。D. 氫氧化鈣對皮膚有腐蝕性,若不慎接觸,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以減輕傷害,因此D正確。故選:C。7. 某同學利用H2O2溶液在MnO2作用下的反應,探究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關系。下列操作或現象錯誤的是A.加入固體 B.傾倒溶液C.稱量質量 D.有氣泡產生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詳解】A、向錐形瓶中加入固體二氧化錳時,應將錐形瓶橫放,用藥匙或紙槽將固體送到錐形瓶底部,然后將錐形瓶慢慢豎起,操作正確,不符合題意;B、傾倒液體時,瓶塞應倒放,標簽應向著手心,試劑瓶口應緊挨試管口,圖中瓶塞正放,操作錯誤,符合題意;C、用托盤天平稱量物質質量時,應遵循 “左物右碼” 的原則, 操作正確,不符合題意;D、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會產生氧氣,所以會觀察到有氣泡產生, 現象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8. 《本草綱目》記載,高溫下“生鐵打鑄,皆有花出”。冷卻后“花”即“鐵末”,可用于仿制碑文拓片,其方法為“鐵末浸醋,書字于紙,背后涂墨(炭黑)如碑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鐵末”含有鐵的氧化物B. “醋”所含的醋酸(CH3COOH)屬于有機物C. “鐵末浸醋”只發生物理變化D. “墨”經久不褪色,說明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答案】C【解析】【詳解】A、高溫下生鐵中的鐵會與氧氣反應,所以 “鐵末” 中可能含有鐵的氧化物,該說法正確;B、醋酸(CH3 COOH)含碳元素,且不屬于CO、CO2、H2CO3、碳酸鹽等少量含碳化合物,所以屬于有機物,該說法正確;C、“鐵末浸醋” 時,鐵會與醋酸發生反應生成氫氣等新物質,發生了化學變化,不只是物理變化,該說法錯誤;D、“墨” 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經久不褪色,說明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該說法正確。故選C。9. 鎳是一種重要的金屬。將廢舊坡莫合金(含鎳、鐵和銅等)浸入800℃液態鎂中形成鎂鎳合金,再經如右下圖所示的真空蒸餾,可實現鎂和鎳的分離與回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組成金屬的小B. 鎂的沸點比鎳的高C. 真空蒸餾過程中,鎂原子間的間隙發生改變D. 坡莫合金可完全溶解于足量稀硫酸中【答案】C【解析】【詳解】A、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組成金屬的大,而不是小,A 錯誤。B、從真空蒸餾能夠分離鎂和鎳,且鎂以氣態形式被收集,可推斷出鎂的沸點比鎳的低,B 錯誤。C、真空蒸餾過程中,鎂由液態變為氣態,物質的狀態發生變化,分子(原子)間的間隙會發生改變,C 正確。D、坡莫合金中含銅,銅不與稀硫酸反應,所以坡莫合金不能完全溶解于足量稀硫酸中,D 錯誤。故選:C。10. 興趣小組設計右下圖所示裝置用于模擬工業處理含硫酸的廢水。實驗時,廢水從c口進入并保持流速不變,CaCO3與H2SO4反應有CaSO4(微溶)和CO2生成。由于氣流和水流的作用,石灰石濾料不斷翻滾摩擦。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處理后的廢水從a口流出B. “翻滾摩擦”有利于反應的持續進行C. 若改變水流方向,廢水處理的效果變差D. 若石灰石濾料足量,處理后的溶液顯中性【答案】D【解析】【詳解】 A、廢水從 c 口進入,處理后的廢水從 a 口流出,符合裝置的水流方向,A 正確。B、石灰石濾料不斷翻滾摩擦,能增大反應物之間的接觸面積,有利于反應的持續進行,B 正確。C、若改變水流方向,可能會導致廢水與石灰石濾料接觸不充分,廢水處理的效果變差,C 正確。D、雖然石灰石濾料足量,但反應生成的硫酸鈣微溶,會覆蓋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應繼續進行,溶液中仍會有硫酸剩余,處理后的溶液顯酸性,而不是中性,D 錯誤。故選:D。二、非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共70分。11. CuO-CeO2催化劑在燃料電池研究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1)鈰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圖所示。①鈰的相對原子質量為_______。②CeO2中氧元素為價,鈰元素為_______價。(2)CuO-CeO2催化劑可以實現有關反應分階段進行,其微觀示意圖如下。①反應I可應用于燃料電池,電池工作時_______能轉化為電能。②反應Ⅱ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答案】(1) ①. 140.1 ②. +4(2) ①. 化學 ②.【解析】【小問1詳解】①在元素周期表的單元格中,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觀察可知,鈰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40.1;②在CeO2中,氧元素為-2價,設鈰元素的化合價為x,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的原則,可得x+2×(-2)=0,解得x=+4價;【小問2詳解】①反應Ⅰ可應用于燃料電池,燃料電池工作時是化學能轉化為電能;②由微觀示意圖可知,反應Ⅱ是一氧化碳和氧氣在CuO-CeO2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12. 海洋蘊含寶貴的化學資源。含碳物質在海洋中的部分轉化如下圖所示。(1)水生植物在光照條件下吸收CO2轉化為淀粉等糖類物質,屬于植物的_______(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2)科學家通過技術創新,將CO2從“環境負擔”轉變為CH4等工業原料:,其中X的化學式為_______。(3)水生植物經厭氧發酵可產生乙醇等生物燃料,該燃料與化石燃料相比,其優點有_______(寫一個)。(4)將CO2注入海底封存有利有弊,請從環境保護的角度談談你對利(或弊)的認識:_______(寫一個)。【答案】(1)光合作用(2)H2 (3)可再生(4)減緩溫室效應【解析】【小問1詳解】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淀粉等糖類物質和氧氣,在太陽光照條件下,水生植物將CO2轉化為淀粉等糖類物質,這屬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小問2詳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 在反應中,反應前有1個碳原子、2個氧原子,反應后有1個碳原子、 8個氫原子、2個氧原子,所以4X中應含有8個氫原子,那么1個X分子中含有 2個氫原子,故X的化學式為H2;【小問3詳解】水生植物經厭氧發酵產生的乙醇等生物燃料與化石燃料相比,其優點之一是可再生(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小問4詳解】從環境保護角度看,將CO2注入海底封存的利:可以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緩解溫室效應;弊:可能會影響海洋的生態環境,比如使海水的酸堿度發生變化,影響海洋生物的生存等。13. 興趣小組開展“小區火災隱患調查與火災防范宣傳”實踐活動。【設計方案】用某生成式人工智能軟件輔助生成實踐活動方案。方案強調開展可燃物、火源控制、消防設施等的調查,并對活動提出具體的實施建議。【展開調查】調查發現:小區配有干粉滅火器;居民主要以天然氣為家用燃料、以電動車為出行工具。【進行宣傳】介紹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常見火災隱患及應對措施等,并張貼安全標識。基于上述實踐活動,請回答下列問題:(1)確定“可燃物、火源控制、消防設施”等調查內容所依據的化學原理是_______。(2)使用干粉滅火器滅火時,應對準火焰_______(填“上”“中”或“根”)部噴射。(3)火災隱患及應對措施。①天然氣泄漏易引發火災,CH4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②若被困在火災區,可采用的自救措施是_______(寫一條)。(4)設置安全標識。①“禁止煙火”的消防安全標志是_______(填字母)。②宣傳語“油鍋起火別慌亂,鍋蓋—蓋火自斷”蘊含的滅火原理是_______。【答案】(1)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2)根 (3) ①. ②. 用濕毛巾捂住口鼻(4) ①. a ②. 將可燃物與氧氣(或空氣)隔絕【解析】【小問1詳解】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可燃物、與氧氣(或空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通過控制可燃物、消除火源等措施來預防火災,利用消防設施在火災發生時滅火,“排查可燃物、火源控制、消防設施”等內容圍繞的化學原理是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小問2詳解】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時,應該對準火焰根部噴射,因為火焰根部是可燃物的所在處,對準根部噴射可以使二氧化碳覆蓋在可燃物表面,隔絕氧氣,從而達到滅火的目的;【小問3詳解】①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CH4,CH4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②在火災區,可采用的自救措施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墻壁跑離著火區域等;【小問4詳解】a、該圖是禁止煙火的標志,故選項符合題意;b、該圖是禁止燃放鞭炮的標志,故選項不符合題意;c、該圖是禁止吸煙的標志,故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② “油鍋起火別慌亂,鍋蓋一蓋火自斷”,鍋蓋蓋在油鍋上,使油與空氣(或氧氣)隔絕,從而達到滅火的目的,所以蘊含的滅火原理是將可燃物與氧氣(或空氣)隔絕。14. 研究性學習小組開展“自制酸堿指示劑”實踐活動。【活動1】將紫甘藍葉研碎后加入適量酒精浸泡一段時間,用紗布將浸泡出的汁液擠出,得到紫甘藍液。【活動2】探究紫甘藍液在不同酸堿性溶液中的顏色變化,結果如下表所示。pH 1~2 3~6 7~9 10~11 12~14顏色 紅 紫 藍 綠 黃請回答下列問題:(1)將紫甘藍葉研碎的目的是_______。(2)“用紗布將浸泡出的汁液擠出”相當于_______(填實驗操作名稱)。(3)若往1mL pH=13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1~2滴紫甘藍液,溶液呈_______色;繼續滴加稀鹽酸至溶液呈綠色,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此時酸、堿是否恰好完全反應?答:_______(填“是”或“否”)。【答案】(1)增大接觸面積,促進色素充分溶解(2)過濾 (3) ①. 黃 ②. ③. 否【解析】【小問1詳解】研碎紫甘藍葉可以破壞細胞結構,增大與酒精的接觸面積,使細胞內的色素更快、更充分地溶解在酒精中,從而提高提取效率;【小問2詳解】用紗布分離固體殘渣和液體汁液的過程屬于過濾操作,紗布起到類似濾紙的作用,允許液體通過而截留固體顆粒;【小問3詳解】顏色判斷:pH=13屬于12~14范圍,往1mL pH=13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1~2滴紫甘藍液,溶液呈黃色;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OH + HCl = NaCl + H2O;溶液呈綠色對應pH=10~11,仍為堿性,說明氫氧化鈉過量,酸未完全中和堿,因此未恰好完全反應。15. 月壤含有大量氧元素,若能在月壤中找到氫元素,將為“月壤制水”提供可能。為此,我國科研團隊對嫦娥五號月壤進行深入研究,有如下新發現:①月壤中的鈦鐵礦儲存了氫;②加熱月壤,鈦鐵礦中鐵的氧化物與氫反應得到水,且月壤中含鐵物質的質量隨溫度的變化情況如下圖所示;③1g月壤大約可產生63mg水。據此,科研團隊提出月球水資源開采的新設想:在月球上采用合適手段聚焦太陽光,直接加熱月壤至熔融狀態,即可實現水的生產。請回答下列問題:(1)鐵的氧化物(如FeO)與氫氣反應生成鐵和水,該反應屬于_______(填基本反應類型)。(2)可用于聚焦太陽光的儀器(或用品)有_______(填一種)。(3)63mg水中的氫元素質量為_______mg。(4)加熱月壤至500~600℃時,鐵單質的質量保持不變。該條件下,含鐵物質與氫(用H2表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5)我國科研團隊關于“月壤制水”的研究成果對未來月球科研站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體現在_______(寫一條)。【答案】(1)置換反應(2)凸透鏡 (3)7(4)(5)解決了月球科研站的用水問題【解析】【小問1詳解】鐵的氧化物(如FeO)與氫氣反應生成鐵和水,該反應為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屬于置換反應;【小問2詳解】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可以用于聚焦太陽光,所以可用于聚焦太陽光的儀器(或用品)有凸透鏡;【小問3詳解】63mg水中的氫元素質量為;【小問4詳解】氧化鐵和氫氣在500~600℃時反應生成氧化亞鐵和水,反應化學方程式為:;【小問5詳解】我國科研團隊關于“月壤制水”的研究成果對未來月球科研站建設的重要意義體現在:為月球科研站提供水資源,解決了月球科研站的用水問題。16.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因地制宜生產食鹽。如《明史》記載:“解州之鹽,風水所結;閩粵之鹽,集鹵。”(1)解州之“鹽”指池鹽,即自然條件下鹽湖結晶得到的食鹽(含Na2SO4等雜質),常產于氣候干旱地區。①池鹽屬于_______(填“純凈物”或“混合物”)。②鹽湖遇到西北風(冷空氣)或南風(熱空氣)時,均會出現“一夜浮華”(析出大量晶體)的現象。所得晶體中,NaCl含量較高的自然條件是_______(填“西北風”或“南風”),理由是_______。(已知:Na2SO4和NaCl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2)閩粵之“鹽”指海鹽,其生產工藝(集鹵):海水先經風吹和日曬獲得較濃鹵水,再煎制得食鹽。生產時,古人用不同濃度的食鹽水處理過的石蓮子(一種植物果實)和竹筒制成蓮管秤(如圖A所示),用來檢驗鹵水的濃度是否達到煎制要求。①“集鹵”工藝不采用直接蒸煮海水的方法提取食鹽,其原因是_______。②處理石蓮子時,需配制飽和食鹽水,其操作是_______。③蓮管秤中的1~4號石蓮子的密度依次減小。現將兩份鹵水分別倒入蓮管秤中,觀察到石蓮子的沉浮情況如圖B和圖C所示,對應的鹵水濃度較大的是_______(填“B”或“C”),蓮管秤能區分不同濃度鹵水的原理是_______。【答案】(1) ①. 混合物 ②. 南風 ③. Na2SO4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明顯增大,南風時溫度較高,析出的晶體中Na2SO4含量較低(合理即可)(2) ①. 直接蒸煮海水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②. 取適量水,加入食鹽并充分攪拌,直至不再溶解 ③. B ④. 鹵水的濃度越大,密度越大,石蓮子排開等體積的水所產生的浮力越大【解析】【小問1詳解】①池鹽中含有食鹽(含Na2SO4等雜質)等多種物質,屬于混合物;②由溶解度曲線可知,Na2SO4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明顯增大,南風時溫度較高,析出的晶體中Na2SO4含量較低;小問2詳解】①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變化較小,需要蒸發溶劑的方法結晶;若直接蒸煮海水需要消耗大量能源;②常溫下,食鹽易溶于水,配制飽和食鹽水的方法為:取適量水,加入食鹽并充分攪拌,直至不再溶解;③據圖可知,在B中要比C中石蓮子上浮的個數多,所以對應的鹵水濃度較大的是B;根據上述實驗可知,鹵水的濃度越大,密度越大,石蓮子排開等體積的水所產生的浮力越大,所以可以用蓮管秤來區分不同濃度鹵水。17. 博物院油畫館的講解員告知同學們,油畫若保存不當,其中的紅鉛顏料在空氣中會緩慢變成白色。為探究紅鉛(Pb3O4)的變色原因,研究性學習小組開展實踐活動。【查閱資料】①Pb3O4是難溶于水的紅色固體,暴露在空氣中可轉化為PbCO3、Pb(OH)2中的一種或兩種;②PbCO3、Pb(OH)2均為難溶于水的白色固體,均能與稀硝酸(HNO3)發生復分解反應。【活動1】探究紅鉛變色與光照強度的關系在3支潔凈試管中分別加入Pb3O4粉末,控制單一變量進行實驗(如下表所示)。試管編號 I II III光照強度 弱 較強 強實驗現象 無明顯變化 紅色粉末少量變白 紅色粉末變白(1)實驗過程中,試管應保持敞口狀態的理由是_______。(2)該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3)一定條件下,Pb3O4分解有O2產生。檢驗O2的方法是_______。【活動2】探究白色固體的組成取上述試管III中的白色固體進行如下實驗:(4)由白色固體M生成氣體A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5)依據上述實驗的現象,無法確定白色固體M中是否還含有Pb(OH)2,其理由是_______。(6)將溶液B中的鉛元素完全轉化為PbCO3沉淀,并依據PbCO3沉淀的質量(x)和白色固體M的質量(y)的關系,可以確定白色固體M是否含有Pb(OH)2.若含有Pb(OH)2,則x_______y(填“>”“<”或“=”)。(7)基于上述探究,為了更好地保護油畫,請你為參觀人員提出一條合理的建議:_______。【答案】(1)與紅鉛顏料暴露在空氣中的環境一致(2)光照越強,Pb3O4變色越快(3)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4)(5)無論是否含有Pb(OH)2,實驗的現象都相同(6)> (7)禁止開閃光燈拍照【解析】【小問1詳解】紅鉛顏料在空氣中會緩慢變成白色,則試管應保持敞口狀態,目的為控制變量,與紅鉛顏料暴露在空氣中的環境一致。【小問2詳解】根據表中內容可知,光照強度越強,現象越明顯,說明Pb3O4變色越快。【小問3詳解】氧氣具有助燃性,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則檢驗氧氣的方法為: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小問4詳解】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A為二氧化碳,根據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碳酸鉛能和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鉛、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小問5詳解】氫氧化鉛能和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鉛和水,反應無明顯現象,則無法確定白色固體M中是否還含有Pb(OH)2。小問6詳解】碳酸鉛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07+(16+1)×2=239,碳酸鉛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07+12+16×3=267,則若含有氫氧化鉛,x>y。【小問7詳解】由于光照強度越大,Pb3O4變色越快,則禁止開閃光燈拍照。18. “84”消毒液(含NaClO)常用于環境消毒,其生產原理是:。欲生產100t質量分數為14.9%的NaClO溶液以配制“84”消毒液,請回答下列問題:(1)100t該NaClO溶液含NaClO_______t。(2)理論上需NaCl的質量是______(寫出計算過程)。【答案】(1)14.9(2)解:設理論上需NaCl的質量為x答:理論上需NaCl的質量為11.7t。【解析】【小問1詳解】100t該NaClO溶液含NaClO的質量為:;【小問2詳解】解析見答案。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化學學科2025年福建省中考化學真題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Pb-207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 大量飲用碳酸飲料會使人體內某種元素流失,從而可能導致骨質疏松,該元素是A. 鈣 B. 鐵 C. 碘 D. 鋅2. 下列廚房用品中,屬于有機合成材料制品的是A. 木質筷子 B. 不銹鋼碗 C. 陶瓷湯勺 D. 塑料菜籃3. 下列用于制作簡易凈水裝置的材料中,能吸附色素、去除異味的是A. 塑料瓶 B. 小卵石 C. 石英砂 D. 活性炭4. 我國科學家合成了全新分子——C6,開創了“表面合成極小尺寸分子碳”的新范式。下列有關C6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 屬于新型化合物 B. 每個分子由6個碳原子構成C. 相對分子質量為72 D. 與O2反應生成碳的氧化物5. 下列物質均可用于配制無土栽培營養液,其中屬于復合肥料的是A. Ca(NO3)2 B. KNO3 C. Ca(H2PO4)2 D. (NH4)2SO46. Ca(OH)2具有殺滅牙根感染的細菌、中和牙根炎癥所產生的酸性物質等作用,其制劑常用于牙髓病的治療。下列有關Ca(OH)2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 水溶液顯堿性 B. 具有殺菌消毒功效C. 可露置于空氣中保存 D. 不慎沾到皮膚上,應用水沖洗7. 某同學利用H2O2溶液在MnO2作用下的反應,探究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關系。下列操作或現象錯誤的是A.加入固體 B.傾倒溶液C.稱量質量 D.有氣泡產生A A B. B C. C D. D8. 《本草綱目》記載,高溫下“生鐵打鑄,皆有花出”。冷卻后的“花”即“鐵末”,可用于仿制碑文拓片,其方法為“鐵末浸醋,書字于紙,背后涂墨(炭黑)如碑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鐵末”含有鐵的氧化物B. “醋”所含的醋酸(CH3COOH)屬于有機物C. “鐵末浸醋”只發生物理變化D. “墨”經久不褪色,說明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9. 鎳是一種重要金屬。將廢舊坡莫合金(含鎳、鐵和銅等)浸入800℃液態鎂中形成鎂鎳合金,再經如右下圖所示的真空蒸餾,可實現鎂和鎳的分離與回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組成金屬的小B. 鎂沸點比鎳的高C. 真空蒸餾過程中,鎂原子間的間隙發生改變D. 坡莫合金可完全溶解于足量稀硫酸中10. 興趣小組設計右下圖所示裝置用于模擬工業處理含硫酸的廢水。實驗時,廢水從c口進入并保持流速不變,CaCO3與H2SO4反應有CaSO4(微溶)和CO2生成。由于氣流和水流的作用,石灰石濾料不斷翻滾摩擦。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處理后的廢水從a口流出B. “翻滾摩擦”有利于反應的持續進行C. 若改變水流方向,廢水處理的效果變差D. 若石灰石濾料足量,處理后的溶液顯中性二、非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共70分。11. CuO-CeO2催化劑在燃料電池研究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1)鈰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圖所示。①鈰的相對原子質量為_______。②CeO2中氧元素為價,鈰元素為_______價。(2)CuO-CeO2催化劑可以實現有關反應的分階段進行,其微觀示意圖如下。①反應I可應用于燃料電池,電池工作時_______能轉化為電能。②反應Ⅱ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12. 海洋蘊含寶貴的化學資源。含碳物質在海洋中的部分轉化如下圖所示。(1)水生植物在光照條件下吸收CO2轉化為淀粉等糖類物質,屬于植物_______(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2)科學家通過技術創新,將CO2從“環境負擔”轉變為CH4等工業原料:,其中X的化學式為_______。(3)水生植物經厭氧發酵可產生乙醇等生物燃料,該燃料與化石燃料相比,其優點有_______(寫一個)。(4)將CO2注入海底封存有利有弊,請從環境保護的角度談談你對利(或弊)的認識:_______(寫一個)。13. 興趣小組開展“小區火災隱患調查與火災防范宣傳”實踐活動【設計方案】用某生成式人工智能軟件輔助生成實踐活動方案。方案強調開展可燃物、火源控制、消防設施等的調查,并對活動提出具體的實施建議。【展開調查】調查發現:小區配有干粉滅火器;居民主要以天然氣為家用燃料、以電動車為出行工具。【進行宣傳】介紹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常見火災隱患及應對措施等,并張貼安全標識。基于上述實踐活動,請回答下列問題:(1)確定“可燃物、火源控制、消防設施”等調查內容所依據的化學原理是_______。(2)使用干粉滅火器滅火時,應對準火焰_______(填“上”“中”或“根”)部噴射。(3)火災隱患及應對措施。①天然氣泄漏易引發火災,CH4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②若被困在火災區,可采用的自救措施是_______(寫一條)。(4)設置安全標識。①“禁止煙火”的消防安全標志是_______(填字母)。②宣傳語“油鍋起火別慌亂,鍋蓋—蓋火自斷”蘊含的滅火原理是_______。14. 研究性學習小組開展“自制酸堿指示劑”實踐活動。【活動1】將紫甘藍葉研碎后加入適量酒精浸泡一段時間,用紗布將浸泡出的汁液擠出,得到紫甘藍液。【活動2】探究紫甘藍液在不同酸堿性溶液中的顏色變化,結果如下表所示。pH 1~2 3~6 7~9 10~11 12~14顏色 紅 紫 藍 綠 黃請回答下列問題:(1)將紫甘藍葉研碎的目的是_______。(2)“用紗布將浸泡出的汁液擠出”相當于_______(填實驗操作名稱)。(3)若往1mL pH=13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1~2滴紫甘藍液,溶液呈_______色;繼續滴加稀鹽酸至溶液呈綠色,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此時酸、堿是否恰好完全反應?答:_______(填“是”或“否”)。15. 月壤含有大量氧元素,若能在月壤中找到氫元素,將為“月壤制水”提供可能。為此,我國科研團隊對嫦娥五號月壤進行深入研究,有如下新發現:①月壤中的鈦鐵礦儲存了氫;②加熱月壤,鈦鐵礦中鐵的氧化物與氫反應得到水,且月壤中含鐵物質的質量隨溫度的變化情況如下圖所示;③1g月壤大約可產生63mg水。據此,科研團隊提出月球水資源開采的新設想:在月球上采用合適手段聚焦太陽光,直接加熱月壤至熔融狀態,即可實現水的生產。請回答下列問題:(1)鐵的氧化物(如FeO)與氫氣反應生成鐵和水,該反應屬于_______(填基本反應類型)。(2)可用于聚焦太陽光的儀器(或用品)有_______(填一種)。(3)63mg水中的氫元素質量為_______mg。(4)加熱月壤至500~600℃時,鐵單質的質量保持不變。該條件下,含鐵物質與氫(用H2表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5)我國科研團隊關于“月壤制水”的研究成果對未來月球科研站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體現在_______(寫一條)。16.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因地制宜生產食鹽。如《明史》記載:“解州之鹽,風水所結;閩粵之鹽,集鹵。”(1)解州之“鹽”指池鹽,即自然條件下鹽湖結晶得到的食鹽(含Na2SO4等雜質),常產于氣候干旱地區。①池鹽屬于_______(填“純凈物”或“混合物”)。②鹽湖遇到西北風(冷空氣)或南風(熱空氣)時,均會出現“一夜浮華”(析出大量晶體)的現象。所得晶體中,NaCl含量較高的自然條件是_______(填“西北風”或“南風”),理由是_______。(已知:Na2SO4和NaCl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2)閩粵之“鹽”指海鹽,其生產工藝(集鹵):海水先經風吹和日曬獲得較濃鹵水,再煎制得食鹽。生產時,古人用不同濃度的食鹽水處理過的石蓮子(一種植物果實)和竹筒制成蓮管秤(如圖A所示),用來檢驗鹵水的濃度是否達到煎制要求。①“集鹵”工藝不采用直接蒸煮海水的方法提取食鹽,其原因是_______。②處理石蓮子時,需配制飽和食鹽水,其操作是_______。③蓮管秤中的1~4號石蓮子的密度依次減小。現將兩份鹵水分別倒入蓮管秤中,觀察到石蓮子的沉浮情況如圖B和圖C所示,對應的鹵水濃度較大的是_______(填“B”或“C”),蓮管秤能區分不同濃度鹵水的原理是_______。17. 博物院油畫館的講解員告知同學們,油畫若保存不當,其中的紅鉛顏料在空氣中會緩慢變成白色。為探究紅鉛(Pb3O4)的變色原因,研究性學習小組開展實踐活動。【查閱資料】①Pb3O4是難溶于水的紅色固體,暴露在空氣中可轉化為PbCO3、Pb(OH)2中的一種或兩種;②PbCO3、Pb(OH)2均為難溶于水的白色固體,均能與稀硝酸(HNO3)發生復分解反應。【活動1】探究紅鉛變色與光照強度的關系在3支潔凈試管中分別加入Pb3O4粉末,控制單一變量進行實驗(如下表所示)。試管編號 I II III光照強度 弱 較強 強實驗現象 無明顯變化 紅色粉末少量變白 紅色粉末變白(1)實驗過程中,試管應保持敞口狀態的理由是_______。(2)該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3)一定條件下,Pb3O4分解有O2產生。檢驗O2的方法是_______。【活動2】探究白色固體的組成取上述試管III中的白色固體進行如下實驗:(4)由白色固體M生成氣體A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5)依據上述實驗的現象,無法確定白色固體M中是否還含有Pb(OH)2,其理由是_______。(6)將溶液B中的鉛元素完全轉化為PbCO3沉淀,并依據PbCO3沉淀的質量(x)和白色固體M的質量(y)的關系,可以確定白色固體M是否含有Pb(OH)2.若含有Pb(OH)2,則x_______y(填“>”“<”或“=”)。(7)基于上述探究,為了更好地保護油畫,請你為參觀人員提出一條合理的建議:_______。18. “84”消毒液(含NaClO)常用于環境消毒,其生產原理是:。欲生產100t質量分數為14.9%的NaClO溶液以配制“84”消毒液,請回答下列問題:(1)100t該NaClO溶液含NaClO_______t。(2)理論上需NaCl的質量是______(寫出計算過程)。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年福建省中考化學真題(原卷版).docx 2025年福建省中考化學真題(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