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教版初中科學七年級下冊物理部分重點題型強化練習1.用分子的觀點解釋下列現象,錯誤的是( )A. 食物腐敗——分子發生變化 B. 兩塊鉛柱粘合后很難拉開——分子間存在引力C. 熱脹冷縮——分子大小隨溫度的變化而改變 D. 酒精揮發——分子在不停地運動2.一只充滿氫氣且密封良好的氣球經過幾個小時后,體積會變小,原因是( )A.氫氣沒有固定的體積 B.氫氣分子的體積減小C.氫氣分子穿過氣球壁粒子間的空隙而逃逸 D.氫氣被壓縮了3.有關分子熱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液體很難被壓縮,說明分子間有引力B.用手捏海綿,海綿的體積變小了,說明分子間有間隙C.有霾天氣大量極細微的塵粒懸浮在空中,說明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擴散實驗中,我們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運動4.下列現象中,能說明分子間有斥力的是( )A.液體很難被壓縮 B.沾在物體上的灰塵能被抖掉C.一根細鉛絲很難被拉斷 D.兩塊磁鐵放在一起相互排斥5、將酒精與水混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混合液的質量等于水和酒精的質量之和 B、混合液的體積等于水和酒精的體積之和C、混合液的質量大于水和酒精的質量之和 D、混合液的體積大于水和酒精的體積之和(5 10時間/min溫度/℃20100-10-20)6.甲、乙兩同學分別用托盤天平稱量食鹽,甲在調節天平時指針偏左,稱量食鹽時天平平衡,稱量結果為10.4克,乙在調節天平平衡時指針偏右,稱量食鹽時天平平衡,稱量結果為6.3克,則甲、乙兩同學所稱食鹽的實際質量之差( )A、等于4.1克 B、大于4.1克 C、小于4.1克 D、無法確定7.把邊長為3 dm的正方體實心鐵塊,在相同的溫度下壓成長l0m、寬2m的均勻鐵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鐵塊的形狀、質量和體積都變了 B.鐵塊的形狀、體積變了,質量不變C.鐵塊的形狀變了,體積和質量不變 D.鐵塊的質量變了,體積和形狀不變8.宇航員把重為1千克的攝像機帶到太空中,發現攝像機懸浮在太空艙內,則攝像機的質量( )A. 變為0 B. 仍為1千克 C. 變大了 D. 無法確定9.一架天平的稱量范圍是200g,有兩位同學用這架天平測質量約為150g的物塊,測量的結果為135g,他們加減砝碼的步驟不同,其中正確的是(數值表示加砝碼的質量,“↓”表示放入砝碼,“↑”表示拿掉砝碼)( )A. 100g↓、20g↓、10g↓、5g↓ B. 50g↓、100g↓、50g↑、20g↓、10g↓、5g↓C. 100g↓、50g↓↑、20g↓、10g↓、5g↓D. 100g↓、50g↓↑、20g↓、20g↓↑、10g↓、5g↓10.一個已經調節好的托盤天平拿到別一個地方使用,那么( )A、不需要重新調節,就可以直接使用 B、只要桌面水平就可以C、需要調節天平的橫梁平衡方可使用 D、只要小心移動,不必重新調整11.在用托盤天平測量質量的實驗中,如果使用了沾有油污的砝碼,則( ?。?br/>A.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大 B.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小C.測量結果仍然很準確 D.測量結果偏大偏小是不能確定的12.小潘同學用天平稱一本書的每張紙的平均質量,該書共有200頁。她調好天平后,將書放在右盤中,在左盤中加砝碼,并移動游碼至天平平衡,此時左盤中砝碼質量為l35g,游碼示數為2.5g,則每張紙的質量接近下面哪個值( )A.1.3g B.1.5g C.0.7g D.1.4g13.某同學在實驗中,用托盤天平稱物體的質量,他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進行調節。由于操作不當,在游碼位于0.1g處時就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到刻度的中央,然后把被測物體放在左盤,在右盤中加入32g的砝碼時,天平又平衡,則被測物體的質量為( )A.32.1g B.32.0g C.31.9g D.不能判斷14.一學生調節天平,使橫梁平衡后,發現游碼恰好在橫梁標尺中央,橫梁標尺的最大刻度為1g,他用這架天平測量一物體的質量,他把物體放在左盤,右盤放37g砝碼后又把游碼移到最右端,天平平衡,則被測量物體的質量( ) A.36.5g B.37.5g C.36g D.38g15.學習質量和密度的知識后,小明同學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實踐課題,你認為能夠完成的是( )①測量牛奶的密度;②鑒別金戒指的真偽;③測定一捆銅導線的長度;④鑒定銅球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⑤測定一大堆大頭針的數目。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16.人體的密度接近于水的密度,則一名中學生的體積最接近( )A.0.005立方米 B.0.05立方米 C.0.5立方米 D.5立方米17. 已知空氣的密度是1.29千克/立方米,則一間教室內空氣的質量大約是( )A.0.2千克 B.2千克 C.20千克 D.200千克18.用兩種不同材料分別制成的體積相同的實心小球甲和乙,在天平的左盤中放2個甲球,在右盤中放3個乙球,天平正好平衡,則( )A.甲球密度等于乙球密度 B.甲球密度等于乙球密度的3/2倍C.甲球質量等于乙球質量的2/3倍 D.乙球密度等于甲球密度的3/2倍19.一個木匠用同一塊木板做了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它們的質量分別是15kg和5kg,則桌子和椅子的密度之比是( ) A.1:1 B.3:1 C.1:3 D.條件不足,無法計算20.若只用量筒取出21克汽油(汽油的密度為0.7×103千克/立方米),則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用量筒量取7毫升汽油 B.用量筒量取21毫升汽油C.用量簡量取30毫升汽油 D.只用量筒是做不到的,必須有天平21.小萱同學在做測量小石塊密度實驗中,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br/>A.水平臺上的托盤天平已經調節好,搬到另一地方直接使用B.在稱量小石塊的質量過程中,發現指針偏左,她向右調節平衡螺母C.先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再直接將小石塊投入到量筒內D.她覺得如果先量體積,再稱質量,會使測量的密度偏大22.有兩個外形、體積和質量都相同的鐵球和銅球(ρ銅>ρ鐵),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br/>A.鐵球一定是實心的,銅球一定是空心的 B.鐵球可能是實心的,銅球一定是空心的C.鐵球一定是空心的,銅球一定是實心的 D.鐵球可能是空心的,銅球可能是實心的23.為測出石塊的密度,某同學先用天平測石塊的質量,所加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示;接著用量筒和水測石塊的體積,其過程如圖乙所示。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石塊的質量是46.8克B.石塊的體積是18厘米3C.石塊的密度是2.6×103千克/米3D.若先用量筒測石塊的體積,接著用天平測石塊的質量,會導致測得石塊的密度偏小24.三個相同的杯子中裝有部分水,把質量相同的實心銅塊、鐵塊、鋁塊依次放入甲、乙、丙三個杯中,水面恰好相平,則原來裝水最多的杯子是(ρ銅>ρ鐵>ρ鋁)( ?。?br/> A.甲杯 B.乙杯 C.丙杯 D.原來裝水一樣多25、下列關于一些熱學知識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春天,柳絮滿天飛舞,這是分子無規則運動的結果B.夏天,在房間里灑些水就涼快了,這是利用了水蒸氣液化放熱的知識C.秋天,晨霧在太陽出山后慢慢消失,這是水汽化的結果D.冬天,用熱水循環供暖,這是利用了水具有較低凝固點的知識26.如圖,用規格相同的兩試管分別裝上質量相同的煤油和水(水的吸熱能力比煤油強),隔著石棉網同時對兩試管加熱.哪一圖線能反映該實驗情況( )A. B. C. D. 27. 100克熱水和50克冷水混合后(不考慮熱量損失),則( )A.熱水降低的溫度等于冷水升高的溫度 B.熱水降低的溫度小于冷水升高的溫度C.熱水降低的溫度大于冷水升高的溫度 D.熱水放出的熱量大于冷水吸收的熱量28.給一定質量的水加熱,其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若其它條件不變,僅將水的質量增加,則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線應該是( )29.小明同學學習了“降水的形成”知識后,為家人做了“下雨”的實驗。他把盤子擦干放進冰箱里冷卻,水壺裝滿水并燒開,這時水汽不斷上升,壺嘴上方就出現一團“白氣”,這就是“云”。從冰箱里取出盤子放在壺嘴上方約15cm的地方,盤子碰到這團“云”,一會兒盤的下表面就會布滿水滴,水滴越積越多,越積越大,等到掛不住時就紛紛落下,這就是“雨”。下面關于實驗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A.壺嘴上方出現的一團“白氣”是壺中水汽化形成的氣態水B.壺嘴上方出現的一團“白氣”是空氣中水汽化形成的氣態水C.壺嘴上方出現的一團“白氣”是液態水D.水汽化時放出熱量30.生活中碗燉食物,如圖所示,碗與鍋底不接觸,當鍋里的水沸騰后,碗里的水( )A.同時沸騰 B.溫度低于沸點,不會沸騰C.稍后沸騰 D.溫度達到沸點,但不會沸騰31.牙科醫生在給病人檢查時要用一個小的平面鏡,在放入病人口腔之前總是先放到酒精燈上烤一下,再放進病人口中,這樣做主要是( )A.為了衛生,放在酒精燈火焰上燒一下,能燒死病菌 B.為了讓病人不感到太涼,所以要放到火焰上烤一下C.使水蒸氣不會在平面鏡上液化,能看清病情 D.純屬職業習慣,其實不烤也可以32、如圖,使裝酒精的試管B浸在燒杯A的水中,下面用酒精燈加熱,則 ( )A.燒杯A中的水先沸騰,試管B中酒精后沸騰 B.燒杯A中的水后沸騰,試管B中酒精先沸騰C.燒杯A中的水與試管B中的酒精都不能沸騰 D.燒杯A中的水與試管B中的酒精一起沸騰33.假設兩套完全相同的(如圖甲所示)加熱裝置,兩套裝置的試管中分別裝有少量的相等體積的M固體和N固體.它們的加熱時間一溫度曲線如圖乙所示(M為實線,N為虛線),在35min內M物質從固體熔化成了液體,N物質始終是固體.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由圖乙知,M、N肯定都是晶體B.由圖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體C.由圖乙知,M肯定是晶體,N肯定是非晶體D.這種加熱方法稱為“水浴法”優點是被加熱物質受熱比較均勻,缺點是加熱溫度一般不會超過100℃34.如圖所示,某實驗小組把盛有水的紙盒放在火焰上燒,做“紙鍋燒水”實驗,則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br/>A.紙鍋里的水未加熱前,水是不會發生汽化現象的B.紙鍋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氣”實際是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C.水燒開了紙盒仍不會燒著,這是因為紙的著火點較高,高于水的沸點且水沸騰時需要吸收大量的熱D.紙鍋里的水加熱到沸騰后溫度將保持不變,若撤去酒精燈火焰,則水將不會沸騰35.某固態物質受熱后變為氣態的該物質,這種變化屬于( )A.物理變化 B.可能是物理變化,也可能是化學變化 C.化學變化 D.既不是物理變化,也不是化學變化 金屬 鈉 鎂 鋁 銅 鐵熔點/℃ 97.5 649 660 1083 1535沸點/℃ I883 1090 2467 2567 275036.制取合金常用的方法是將兩種或多種金屬(或非金屬)加熱到某一定溫度,使其全部熔化,再冷卻成為合金.根據下表中的數據判斷(其他條件均滿足),下列合金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是( )A.鐵一銅合金 B.鎂一鐵合金 C.鈉一鋁合金 D.鐵一鋁合金37.屠呦呦嘗試用加熱青蒿的水溶液使其沸騰,去除水分以提取藥物,但效果并不理想.因為高溫破壞了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對此,可采用的方法是(?。?br/>A.用微火加熱使水溶液慢慢沸騰 B.用旺火加熱水溶液縮短沸騰的時間C.用低壓鍋進行實驗 D.用高壓鍋進行實驗38.兩個相同的容器內分別裝有質量相同的甲、乙兩種液體,用同一熱源分別加熱,液體溫度與加熱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液體的吸熱能力大于乙液體的吸熱能力B.如果升高相同的溫度,兩液體吸收的熱量相同C.加熱相同的時間,甲液體吸收的熱量大于乙液體吸收的熱量D.加熱相同的時間,甲液體升高的溫度大于乙液體升高的溫度液體和容器的總質量(g) 22 38 m液體的體積(cm3) 15 35 4039.某同學在“測液體的密度”的實驗中,測得的數據如右表。(1)該液體的密度是 kg/m3。(2)表中的m值是 g。40.國家標準打印紙為每包500張,小麗同學家里新買一包打印紙,她想練習刻度尺的使用,測出了打印紙的長和寬分別為29cm和21cm,總厚度為5cm,利用物理課上學過的累積法算出一張紙的厚度為 cm(外包裝厚度忽略不計)。在測量過程中,他發現外包裝上標著70g/m2。開始她以為這就是紙的密度,但后來經詢問才知道,這是每張打印紙每平方米的質量是70g的意思.利用以上信息你幫小麗算出打印紙的密度為 g/cm3。41. 小剛同學想測醬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沒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設計的實驗步驟進行了測量,測量內容及結果如圖所示。21cnjy.(1)他第三次測得物體的質量如圖乙中砝碼和游碼所示,其結果m3= g。(2)請按照如圖a的順序寫出對應的實驗步驟: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3)請你根據小剛測量的數據幫他計算出醬油的密度為 。42. 在學習了測量物質密度后,愛探究的小明想測出某種未知液體的密度,具體操作如下:(1)測液體質量:天平平衡時,放在右盤中的砝碼大小和游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稱得燒杯和液體的質量m為 g。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2)測液體體積:將燒杯中的液體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達到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該液體的體積V為 mL,盡管體積測量方法正確,但大家對他的實驗過程及結果進行評估時,發現液體的體積測量值比它的實際值要 ?。ㄟx填“偏大”或“偏小”)。21*cnjy*com(3)小明對測量方法進行修正后,測出了幾組實驗數據,并根據測量結果作出了“m-V”圖象,如圖丙所示,由圖象可知該液體的密度為 。43.小強想測量標有凈含量是“250毫升”的舒化奶的密度,請幫他完成下面的實驗:(1)小強用調好的天平測量這盒舒化奶的質量、天平平衡時盤中的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盒與舒化奶的總質量為________克。(2)小強把包裝盒打開,將盒中舒化奶全部倒入塑料杯中(如圖乙所示),稱得包裝盒的質量為11.4克,則他測得的盒中的奶的質量是________克,利用舒化奶的“凈含量”求得它的密度為ρ奶=________克/厘米3。若牛奶的“凈含量”標注準確,他測得的密度值偏________。(3)小強又想到了另一種方法測舒化奶的密度,利用一個記號筆和水做了如下實驗,請你將實驗內容補充完整:①測出圖乙中塑料杯和舒化奶的總質量m1;②用記號筆在塑料杯上標記出液面的位置,倒出舒化奶擦干塑料杯,用天平測出塑料杯的質量為m2;③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天平測出________的質量為m3;④舒化奶密度表達式ρ=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44.一個空玻璃瓶的質量為200克,裝滿水后兩者的總質量為600克。若該瓶裝滿油后的總質量為520克,則油的密度是多少?45.為了測量某石塊的密度,進行了以下操作:測得甲圖中,空杯質量為20g;將石塊放入空杯,測得杯和石塊的總質量為120g,如乙圖所示;繼續向杯中裝滿水,如圖丙所示,測得杯子、石塊和水的總質量為480g;將石塊取出,向杯中裝滿水,如丁圖所示,測得杯和水的總質量420g,求:(1)石塊的質量;(2)杯子的容積;(3)石塊的密度。浙教版初中科學七年級下冊物理部分重點題型強化練習解析版1.用分子的觀點解釋下列現象,錯誤的是( C )A. 食物腐敗——分子發生變化 B. 兩塊鉛柱粘合后很難拉開——分子間存在引力C. 熱脹冷縮——分子大小隨溫度的變化而改變 D. 酒精揮發——分子在不停地運動2.一只充滿氫氣且密封良好的氣球經過幾個小時后,體積會變小,原因是( C)A.氫氣沒有固定的體積 B.氫氣分子的體積減小C.氫氣分子穿過氣球壁粒子間的空隙而逃逸 D.氫氣被壓縮了3.有關分子熱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A.液體很難被壓縮,說明分子間有引力B.用手捏海綿,海綿的體積變小了,說明分子間有間隙C.有霾天氣大量極細微的塵粒懸浮在空中,說明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擴散實驗中,我們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運動4.下列現象中,能說明分子間有斥力的是( A )A.液體很難被壓縮 B.沾在物體上的灰塵能被抖掉C.一根細鉛絲很難被拉斷 D.兩塊磁鐵放在一起相互排斥5、將酒精與水混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混合液的質量等于水和酒精的質量之和 B、混合液的體積等于水和酒精的體積之和C、混合液的質量大于水和酒精的質量之和 D、混合液的體積大于水和酒精的體積之和(5 10時間/min溫度/℃20100-10-20)6.甲、乙兩同學分別用托盤天平稱量食鹽,甲在調節天平時指針偏左,稱量食鹽時天平平衡,稱量結果為10.4克,乙在調節天平平衡時指針偏右,稱量食鹽時天平平衡,稱量結果為6.3克,則甲、乙兩同學所稱食鹽的實際質量之差(C)A、等于4.1克 B、大于4.1克 C、小于4.1克 D、無法確定7.把邊長為3 dm的正方體實心鐵塊,在相同的溫度下壓成長l0m、寬2m的均勻鐵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 )A.鐵塊的形狀、質量和體積都變了 B.鐵塊的形狀、體積變了,質量不變C.鐵塊的形狀變了,體積和質量不變 D.鐵塊的質量變了,體積和形狀不變8.宇航員把重為1千克的攝像機帶到太空中,發現攝像機懸浮在太空艙內,則攝像機的質量( B )A. 變為0 B. 仍為1千克 C. 變大了 D. 無法確定9.一架天平的稱量范圍是200g,有兩位同學用這架天平測質量約為150g的物塊,測量的結果為135g,他們加減砝碼的步驟不同,其中正確的是(數值表示加砝碼的質量,“↓”表示放入砝碼,“↑”表示拿掉砝碼)(D)A. 100g↓、20g↓、10g↓、5g↓ B. 50g↓、100g↓、50g↑、20g↓、10g↓、5g↓C. 100g↓、50g↓↑、20g↓、10g↓、5g↓D. 100g↓、50g↓↑、20g↓、20g↓↑、10g↓、5g↓10.一個已經調節好的托盤天平拿到別一個地方使用,那么( C )A、不需要重新調節,就可以直接使用 B、只要桌面水平就可以C、需要調節天平的橫梁平衡方可使用 D、只要小心移動,不必重新調整11.在用托盤天平測量質量的實驗中,如果使用了沾有油污的砝碼,則(B)A.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大 B.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小C.測量結果仍然很準確 D.測量結果偏大偏小是不能確定的12.小潘同學用天平稱一本書的每張紙的平均質量,該書共有200頁。她調好天平后,將書放在右盤中,在左盤中加砝碼,并移動游碼至天平平衡,此時左盤中砝碼質量為l35g,游碼示數為2.5g,則每張紙的質量接近下面哪個值( A )A.1.3g B.1.5g C.0.7g D.1.4g13.某同學在實驗中,用托盤天平稱物體的質量,他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進行調節。由于操作不當,在游碼位于0.1g處時就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到刻度的中央,然后把被測物體放在左盤,在右盤中加入32g的砝碼時,天平又平衡,則被測物體的質量為( B)A.32.1g B.32.0g C.31.9g D.不能判斷14.一學生調節天平,使橫梁平衡后,發現游碼恰好在橫梁標尺中央,橫梁標尺的最大刻度為1g,他用這架天平測量一物體的質量,他把物體放在左盤,右盤放37g砝碼后又把游碼移到最右端,天平平衡,則被測量物體的質量(B ) A.36.5g B.37.5g C.36g D.38g15.學習質量和密度的知識后,小明同學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實踐課題,你認為能夠完成的是(C)①測量牛奶的密度;②鑒別金戒指的真偽;③測定一捆銅導線的長度;④鑒定銅球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⑤測定一大堆大頭針的數目。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16.人體的密度接近于水的密度,則一名中學生的體積最接近( B )A.0.005立方米 B.0.05立方米 C.0.5立方米 D.5立方米17. 已知空氣的密度是1.29千克/立方米,則一間教室內空氣的質量大約是( D )A.0.2千克 B.2千克 C.20千克 D.200千克18.用兩種不同材料分別制成的體積相同的實心小球甲和乙,在天平的左盤中放2個甲球,在右盤中放3個乙球,天平正好平衡,則(B)A.甲球密度等于乙球密度 B.甲球密度等于乙球密度的3/2倍C.甲球質量等于乙球質量的2/3倍 D.乙球密度等于甲球密度的3/2倍19.一個木匠用同一塊木板做了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它們的質量分別是15kg和5kg,則桌子和椅子的密度之比是(A) A.1:1 B.3:1 C.1:3 D.條件不足,無法計算20.若只用量筒取出21克汽油(汽油的密度為0.7×103千克/立方米),則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C ) A.用量筒量取7毫升汽油 B.用量筒量取21毫升汽油C.用量簡量取30毫升汽油 D.只用量筒是做不到的,必須有天平21.小萱同學在做測量小石塊密度實驗中,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D)A.水平臺上的托盤天平已經調節好,搬到另一地方直接使用B.在稱量小石塊的質量過程中,發現指針偏左,她向右調節平衡螺母C.先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再直接將小石塊投入到量筒內D.她覺得如果先量體積,再稱質量,會使測量的密度偏大22.有兩個外形、體積和質量都相同的鐵球和銅球(ρ銅>ρ鐵),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B)A.鐵球一定是實心的,銅球一定是空心的 B.鐵球可能是實心的,銅球一定是空心的C.鐵球一定是空心的,銅球一定是實心的 D.鐵球可能是空心的,銅球可能是實心的23.為測出石塊的密度,某同學先用天平測石塊的質量,所加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示;接著用量筒和水測石塊的體積,其過程如圖乙所示。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D)石塊的質量是46.8克B.石塊的體積是18厘米3C.石塊的密度是2.6×103千克/米3D.若先用量筒測石塊的體積,接著用天平測石塊的質量,會導致測得石塊的密度偏小24.三個相同的杯子中裝有部分水,把質量相同的實心銅塊、鐵塊、鋁塊依次放入甲、乙、丙三個杯中,水面恰好相平,則原來裝水最多的杯子是(ρ銅>ρ鐵>ρ鋁)(C) A.甲杯 B.乙杯 C.丙杯 D.原來裝水一樣多25、下列關于一些熱學知識的說法中,正確的是(C)A.春天,柳絮滿天飛舞,這是分子無規則運動的結果B.夏天,在房間里灑些水就涼快了,這是利用了水蒸氣液化放熱的知識C.秋天,晨霧在太陽出山后慢慢消失,這是水汽化的結果D.冬天,用熱水循環供暖,這是利用了水具有較低凝固點的知識26.如圖,用規格相同的兩試管分別裝上質量相同的煤油和水(水的吸熱能力比煤油強),隔著石棉網同時對兩試管加熱.哪一圖線能反映該實驗情況( C )A. B. C. D. 27. 100克熱水和50克冷水混合后(不考慮熱量損失),則( B)A.熱水降低的溫度等于冷水升高的溫度 B.熱水降低的溫度小于冷水升高的溫度C.熱水降低的溫度大于冷水升高的溫度 D.熱水放出的熱量大于冷水吸收的熱量28.給一定質量的水加熱,其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若其它條件不變,僅將水的質量增加,則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線應該是(D)29.小明同學學習了“降水的形成”知識后,為家人做了“下雨”的實驗。他把盤子擦干放進冰箱里冷卻,水壺裝滿水并燒開,這時水汽不斷上升,壺嘴上方就出現一團“白氣”,這就是“云”。從冰箱里取出盤子放在壺嘴上方約15cm的地方,盤子碰到這團“云”,一會兒盤的下表面就會布滿水滴,水滴越積越多,越積越大,等到掛不住時就紛紛落下,這就是“雨”。下面關于實驗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C)A.壺嘴上方出現的一團“白氣”是壺中水汽化形成的氣態水B.壺嘴上方出現的一團“白氣”是空氣中水汽化形成的氣態水C.壺嘴上方出現的一團“白氣”是液態水D.水汽化時放出熱量30.生活中碗燉食物,如圖所示,碗與鍋底不接觸,當鍋里的水沸騰后,碗里的水( D)A.同時沸騰 B.溫度低于沸點,不會沸騰C.稍后沸騰 D.溫度達到沸點,但不會沸騰31.牙科醫生在給病人檢查時要用一個小的平面鏡,在放入病人口腔之前總是先放到酒精燈上烤一下,再放進病人口中,這樣做主要是(C)A.為了衛生,放在酒精燈火焰上燒一下,能燒死病菌 B.為了讓病人不感到太涼,所以要放到火焰上烤一下C.使水蒸氣不會在平面鏡上液化,能看清病情 D.純屬職業習慣,其實不烤也可以32、如圖,使裝酒精的試管B浸在燒杯A的水中,下面用酒精燈加熱,則 (B)A.燒杯A中的水先沸騰,試管B中酒精后沸騰 B.燒杯A中的水后沸騰,試管B中酒精先沸騰C.燒杯A中的水與試管B中的酒精都不能沸騰 D.燒杯A中的水與試管B中的酒精一起沸騰33.假設兩套完全相同的(如圖甲所示)加熱裝置,兩套裝置的試管中分別裝有少量的相等體積的M固體和N固體.它們的加熱時間一溫度曲線如圖乙所示(M為實線,N為虛線),在35min內M物質從固體熔化成了液體,N物質始終是固體.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A.由圖乙知,M、N肯定都是晶體B.由圖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體C.由圖乙知,M肯定是晶體,N肯定是非晶體D.這種加熱方法稱為“水浴法”優點是被加熱物質受熱比較均勻,缺點是加熱溫度一般不會超過100℃34.如圖所示,某實驗小組把盛有水的紙盒放在火焰上燒,做“紙鍋燒水”實驗,則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A)A.紙鍋里的水未加熱前,水是不會發生汽化現象的B.紙鍋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氣”實際是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C.水燒開了紙盒仍不會燒著,這是因為紙的著火點較高,高于水的沸點且水沸騰時需要吸收大量的熱D.紙鍋里的水加熱到沸騰后溫度將保持不變,若撤去酒精燈火焰,則水將不會沸騰35.某固態物質受熱后變為氣態的該物質,這種變化屬于(A)A.物理變化 B.可能是物理變化,也可能是化學變化 C.化學變化 D.既不是物理變化,也不是化學變化 金屬 鈉 鎂 鋁 銅 鐵熔點/℃ 97.5 649 660 1083 1535沸點/℃ I883 1090 2467 2567 275036.制取合金常用的方法是將兩種或多種金屬(或非金屬)加熱到某一定溫度,使其全部熔化,再冷卻成為合金.根據下表中的數據判斷(其他條件均滿足),下列合金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是(B)A.鐵一銅合金 B.鎂一鐵合金 C.鈉一鋁合金 D.鐵一鋁合金37.屠呦呦嘗試用加熱青蒿的水溶液使其沸騰,去除水分以提取藥物,但效果并不理想.因為高溫破壞了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對此,可采用的方法是(C)A.用微火加熱使水溶液慢慢沸騰 B.用旺火加熱水溶液縮短沸騰的時間C.用低壓鍋進行實驗 D.用高壓鍋進行實驗38.兩個相同的容器內分別裝有質量相同的甲、乙兩種液體,用同一熱源分別加熱,液體溫度與加熱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A.甲液體的吸熱能力大于乙液體的吸熱能力B.如果升高相同的溫度,兩液體吸收的熱量相同C.加熱相同的時間,甲液體吸收的熱量大于乙液體吸收的熱量D.加熱相同的時間,甲液體升高的溫度大于乙液體升高的溫度液體和容器的總質量(g) 22 38 m液體的體積(cm3) 15 35 4039.某同學在“測液體的密度”的實驗中,測得的數據如右表。(1)該液體的密度是 800 kg/m3。(2)表中的m值是 42 g。40.國家標準打印紙為每包500張,小麗同學家里新買一包打印紙,她想練習刻度尺的使用,測出了打印紙的長和寬分別為29cm和21cm,總厚度為5cm,利用物理課上學過的累積法算出一張紙的厚度為 0.01 cm(外包裝厚度忽略不計)。在測量過程中,他發現外包裝上標著70g/m2。開始她以為這就是紙的密度,但后來經詢問才知道,這是每張打印紙每平方米的質量是70g的意思.利用以上信息你幫小麗算出打印紙的密度為 0.7 g/cm3。41. 小剛同學想測醬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沒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設計的實驗步驟進行了測量,測量內容及結果如圖所示。21cnjy.(1)他第三次測得物體的質量如圖乙中砝碼和游碼所示,其結果m3= 47.4 g。(2)請按照如圖a的順序寫出對應的實驗步驟:第一步: 用天平測出空瓶的質量,記為m1 。第二步: 將空瓶裝滿水并測出總質量,記為m2 。第三步: 倒出水,裝滿醬油并測出總質量,記為m3 。(3)請你根據小剛測量的數據幫他計算出醬油的密度為 1.113g/cm3 。42. 在學習了測量物質密度后,愛探究的小明想測出某種未知液體的密度,具體操作如下:(1)測液體質量:天平平衡時,放在右盤中的砝碼大小和游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稱得燒杯和液體的質量m為 49 g。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2)測液體體積:將燒杯中的液體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達到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該液體的體積V為 30 mL,盡管體積測量方法正確,但大家對他的實驗過程及結果進行評估時,發現液體的體積測量值比它的實際值要 偏小 (選填“偏大”或“偏小”)。21*cnjy*com(3)小明對測量方法進行修正后,測出了幾組實驗數據,并根據測量結果作出了“m-V”圖象,如圖丙所示,由圖象可知該液體的密度為 0.8g/cm3 。43.小強想測量標有凈含量是“250毫升”的舒化奶的密度,請幫他完成下面的實驗:(1)小強用調好的天平測量這盒舒化奶的質量、天平平衡時盤中的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盒與舒化奶的總質量為_271.4__克。(2)小強把包裝盒打開,將盒中舒化奶全部倒入塑料杯中(如圖乙所示),稱得包裝盒的質量為11.4克,則他測得的盒中的奶的質量是__260____克,利用舒化奶的“凈含量”求得它的密度為ρ奶=__1.04__克/厘米3。若牛奶的“凈含量”標注準確,他測得的密度值偏__小__。(3)小強又想到了另一種方法測舒化奶的密度,利用一個記號筆和水做了如下實驗,請你將實驗內容補充完整:①測出圖乙中塑料杯和舒化奶的總質量m1;②用記號筆在塑料杯上標記出液面的位置,倒出舒化奶擦干塑料杯,用天平測出塑料杯的質量為m2;③_____往塑料杯中加水至標記處_______,用天平測出___水和塑料杯__的質量為m3;④舒化奶密度表達式ρ=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44.一個空玻璃瓶的質量為200克,裝滿水后兩者的總質量為600克。若該瓶裝滿油后的總質量為520克,則油的密度是多少?解:m水=600g-200g=400gV油=V水=m水/ρ水=400g÷1g/cm3=400cm3m油=520g-200g=320gρ油=m油/V油=320g÷400cm3=0.8g/cm345.為了測量某石塊的密度,進行了以下操作:測得甲圖中,空杯質量為20g;將石塊放入空杯,測得杯和石塊的總質量為120g,如乙圖所示;繼續向杯中裝滿水,如圖丙所示,測得杯子、石塊和水的總質量為480g;將石塊取出,向杯中裝滿水,如丁圖所示,測得杯和水的總質量420g,求:(1)石塊的質量;(2)杯子的容積;(3)石塊的密度。解:(1)m石=120g-20g=100g(2)V水=m水/ρ水=(420g-20g)÷1g/cm3=400cm3(3)m加水=420g+100g-480g=40gV石=V加水=m/ρ=40cm3ρ石=m/V=2.5g/cm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