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學年第二學期質量監控高二 化學試題考生注意:考試時間6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本考試分設試卷和答題紙。答題前,務必在答題紙上填寫姓名、報名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并將條形碼貼在指定位置。作答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在試卷上作答一律不給分。標注“單選”的試題,指每題只能選一個選項;標注“不定項選擇”的試題,指每題應選1~2個選項。相對原子質量: O-16 Na-23 S-32自然界中的元素循環自然界中的細菌可以促使鐵、氮兩種元素進行氧化還原反應,并使兩種元素的循環發生關聯。循環中的部分轉化如圖所示:1.N2的電子式為_________,氮氣常作白熾燈泡中鎢絲的保護氣是因為_________A.氮氣比空氣輕 B.氮氣難溶于水C.氮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D.氮氣很不活潑2.硝化過程中,含氮物質發生_________(“氧化”或“還原”)反應。圖中屬于氮的固定的是_________A.硝化過程 B.反硝化過程 C.N2轉化為液態氨3.實驗室進行NH4+檢驗的實驗操作,所依據的原理是_________(不定項)A.NH4+與OH-反應生成NH3 B.NH3與水作用生成NH3 H2OC.石蕊在堿性環境中變為紅色 D.NH3與H+反應生成NH4+4.檢驗Fe2+在鐵氧化細菌作用下生成Fe3+的樣品中是否含有Fe2+,可以選用的試劑是_________A.NaOH B.KMnO4C.KSCN D.Fe5.如圖所示,MH4+與NO2-在氨氧化細菌的作用下生成氮氣。當該過程產生0.02mol氮氣時,轉移的電子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_mol。石油化工和煤化工工業中有很多重要的化工原料都來源于石油化工。A的產量可以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石油化工發展水平。1.原油分餾的過程屬于_________A.物理變化 B.化學變化2.物質A的結構簡式是_________空間結構為_________。A.直線形 B.平面形 C.正四面體形3.反應①~④中,屬于取代反應的是_________。寫出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甲~戊是烴 分子中碳原子成鍵的幾種方式4.其中與物質B互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該同系物的一氯代物共_________種(不考慮立體異構)。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A.甲和乙互為同分異構體B.丙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C.丁能發生氧化反應、加成反應D.戊的名稱為2-甲基-3-丁烯順丁橡膠的制取過程可以表示為:煤→焦炭→電石→乙炔→乙烯基乙炔(CH≡C—CH=CH2)→1,3-丁二烯(CH2=CHCH=CH2)→順丁橡膠6.下列加工方法不屬于煤的綜合利用的是_________A.干餾 B.氣化C.液化 D.裂解7.寫出由乙炔在一定條件下生成乙烯基乙炔的化學方程式。8.乙烯基乙炔與過量的氫氣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制得1,3-丁二烯。此時催化劑的關鍵作用是_________A.加快反應速率 B.降低能耗C.選擇性加氫 D.提高轉化率金屬鈉與二氧化碳合成金剛石2003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組在學術期刊發表了論文《低溫還原二氧化碳合成金剛石》。該研究以CO 為碳源、使用Na作為還原劑,在一定條件下成功合成了250微米的大尺寸金剛石:4Na(g)+3CO2(g)2Na2CO3(s)+C(s,金剛石)1.N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Na的性質活潑,可與水、乙醇等物質反應。Na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相同條件下反應速率更快的是(“乙醇”或“水”)2.與Na同主族的元素(Li)可用于制作鋰離子電池。某鋰離子電池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A.a極為電池的正極B.此時電能轉化為化學能C.鋰離子向b極定向移動D.鋰離子電池屬于一次電池3.產物Na2CO3是_________(“離子”或“共價”)化合物。等濃度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相比,堿性更強的是_________。4.能用于比較碳元素與氧元素非金屬性強弱的依據是_________(不定項)A.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 B.CO2中兩種元素的化合價C.氫化物的熔沸點 D.單質與H2化合的難易程度5.金剛石和石墨均是碳的同素異形體。金剛石和石墨燃燒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已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_________A.石墨的能量高于金剛石的能量B.石墨轉化為金剛石是放熱反應C.金剛石比石墨穩定D.石墨轉化為金剛石,需要吸收的能量6.二氧化碳合成金剛石的反應在一定條件下的2L密閉容器中進行。若10min內金屬鈉減少了4.6g,v(CO2)=_________;若起始時n(CO2)/ n(Na)=0.75,下列能說明該反應已經達到平衡狀態的是_________A.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變B.4v(Na)消耗= 3v(CO2)生成C.和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D.n(Na) / n(CO2)的比值不變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硫是重要的非金屬元素,也是人類認識較早的元素之一。1.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_________A.只有游離態 B.只有化合態 C.既有游離態也有化合態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分類與相應元素化合價的關系如圖所示:2.下列關于c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A.是無得無味的有毒氣體B.因為有毒,不能用作食品加工C.能使紫色石蕊試液先變紅后褪色D.通入BaCl2溶液中無明顯現象3.請寫出e轉化為f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常溫下,將鐵投入f的濃溶液中沒有明顯現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自然界中,部分c轉化成d,最終轉化為f或h。檢驗某水樣中是否含有h負離子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硫化氫的轉化是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的重要研究課題。將H S和空氣的混合氣體通入FeCl 、 FeCl 、CuCl 的混合酸性溶液中反應回收S,其物質的轉化過程如圖所示:6.H2S的結構與H2O相似,其結構式為_________7.圖示轉化過程中,化合價不變的元素有_________和HA.Cu、Fe B.Cu、ClC.S、Cl D.O、Fe8.寫出CuCl2與H2S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A.Cu2++S2-=CuS B.Cu2++2H+=Cu+H2C.Cu2++H2S=CuS+2H+ D.Cu2++H2S=S+Cu+2H+9.上述轉化過程的總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已知硫有多種同素異形體,如S2 、S4、 S6 、S8等。H2S在高溫下分解生成硫蒸氣和H2。若反應在不同溫度下達到平衡時,混合氣體中各組分的體積分數如圖所示,H2S在高溫下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氯的制備與濃度測定ClO 是一種易溶于水的黃綠色氣體,體積分數超過10%易引起爆炸,具有強氧化性,可用于廢水處理。ClO 的制備方法有多種,其中一種以H O 作還原劑,在稀硫酸中還原NaClO3。實驗室模擬該方法,并將制得的ClO 用于處理含CN的廢水,裝置如圖所示:1.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入N2的作用除了攪拌、有利于ClO2排出,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ClO2通入裝置C中,將CN-氧化成兩種無毒氣體,分別是_____________(填寫化學式)為測定裝置D溶液中CIO 的物質的量濃度,化學興趣小組查閱資料,確定如下思路:i .利用KI還原ClO ,生成I :2CIO +10KI+4H SO =2KCl+5l +4K SO +4H Oii.選用Na S O 與I 發生反應:I +2Na S O =Na S O +2NaIiii.通過測定Na S O 的消耗量,得到I 的物質的量,最終求得i中CIO 的物質的量濃度。基于以上思路,進行如下實驗操作:實驗I:配制100mL0 . 10 mol·L-1的Na S O 溶液:①用電子天平準確稱取一定質量的Na S O · 5H O固體,放入燒杯中,加入適量蒸餾水,用玻 璃棒攪拌使其溶解。②將燒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轉移到 a 中。③用少量蒸餾水洗滌燒杯內壁和玻璃棒2~3次,并將洗滌液轉移到 a 中。④向 a 中緩慢注入蒸餾水,直至液面位于刻度線下1~2cm時,改用 b 滴加蒸餾水 至溶液的凹液面底部與刻度線相切。⑤將 a 塞蓋好,上下顛倒幾次,搖勻。4. a、b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5.計算需稱量的Na S O · 5H O固體質量(寫出計算過程)6.定容操作時,若俯視刻度線,則溶液濃度_________A . 偏高 B . 無影響 C . 偏低實驗Ⅱ:測定CIO 的濃度步驟1:取待測液20.00 mL于錐形瓶中步驟2:用稀H SO 調節溶液pH<2,加入足量的KI晶體充分反應(化學方程式:2C1O +10KI+4H SO =2KC1+5I +4K SO +4H O)步驟3:滴加少量淀粉溶液,逐滴加入0.1mol ·L Na S O 溶液,恰好完全反應時(化學方程式: I2+2Na S O =Na S O +2NaI),消耗Na S O 溶液20.00mL7.用單線橋法標出下烈反應中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2CIO +10KI+4H SO =2KCl+5I +4K SO +4H O。8.該溶液中CIO 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_mol·L-1考生注意:1. 考試時間 60 分鐘,試卷滿分 100分。2. 本考試分設試卷和答題紙。答題前,務必在答題紙上填寫姓名、報名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并將條形碼貼在指定位置。作答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在試卷上作答一律不給分。3. 標注“單選”的試題,指每題只能選一個選項;標注“不定項選擇”的試題,指每題應選 1~2個選項。相對原子質量: O-16 Na-23 S-32自然界中的細菌可以促使鐵、氮兩種元素進行氧化還原反應,并使兩種元素的循環發生關聯。循環中的部分轉化如圖所示:1.N2的電子式為_________,氮氣常作白熾燈泡中鎢絲的保護氣是因為_________A.氮氣比空氣輕 B.氮氣難溶于水C.氮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D.氮氣很不活潑2.硝化過程中,含氮物質發生_________(“氧化”或“還原”)反應。圖中屬于氮的固定的是_________A.硝化過程 B.反硝化過程 C.N2轉化為液態氨3.實驗室進行 NH +4 檢驗的實驗操作,所依據的原理是_________(不定項)A.NH +4 與 OH-反應生成 NH3 B.NH3與水作用生成 NH3 H2OC.石蕊在堿性環境中變為紅色 D.NH3與 H+反應生成 NH +44.檢驗 Fe2+在鐵氧化細菌作用下生成 Fe3+的樣品中是否含有 Fe2+,可以選用的試劑是_________A.NaOH B.KMnO4C.KSCN D.Fe5.如圖所示,MH +4 與 NO -2 在氨氧化細菌的作用下生成氮氣。當該過程產生 0.02mol 氮氣時,轉移的電子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_mol。工業中有很多重要的化工原料都來源于石油化工。A的產量可以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石油化工發展水平。1.原油分餾的過程屬于_________A.物理變化 B.化學變化2.物質 A 的結構簡式是_________空間結構為_________。A.直線形 B.平面形 C.正四面體形3.反應①~④中,屬于取代反應的是_________。寫出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甲~戊是烴 分子中碳原子成鍵的幾種方式4.其中與物質 B 互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該同系物的一氯代物共_________種(不考慮立體異構)。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A.甲和乙互為同分異構體B.丙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C.丁能發生氧化反應、加成反應D.戊的名稱為 2-甲基-3-丁烯順丁橡膠的制取過程可以表示為:煤→焦炭→電石→乙炔→乙烯基乙炔( CH≡C — CH=CH2 )→1,3- 丁二烯(CH2=CHCH=CH2)→順丁橡膠6.下列加工方法不屬于煤的綜合利用的是_________A.干餾 B.氣化C.液化 D.裂解7.寫出由乙炔在一定條件下生成乙烯基乙炔的化學方程式。8.乙烯基乙炔與過量的氫氣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制得 1,3-丁二烯。此時催化劑的關鍵作用是_________A.加快反應速率 B.降低能耗D.提高轉化率C.選擇性加氫2003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組在學術期刊發表了論文《低溫還原二氧化碳合成金剛石》。該研究以 CO 為碳源、使用 Na 作為還原劑,在一定條件下成功合成了 250微米的大尺寸金剛石:4Na(g)+3CO2(g) 2Na2CO3(s)+C(s,金剛石)1.Na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Na 的性質活潑,可與水、乙醇等物質反應。Na 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 相同條件下反應速率更快的是(“乙醇”或“水”)2.與 Na 同主族的元素(Li)可用于制作鋰離子電池。某鋰離子電池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A.a 極為電池的正極B.此時電能轉化為化學能C.鋰離子向 b 極定向移動 a bD.鋰離子電池屬于一次電池3.產物 Na2CO3是_________(“離子”或“共價”)化合物。等濃度的 Na2CO3溶液和NaHCO3 溶液相比,堿性更強的是_________。4.能用于比較碳元素與氧元素非金屬性強弱的依據是_________(不定項)A.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 B.CO2中兩種元素的化合價C.氫化物的熔沸點 D.單質與 H2化合的難易程度5.金剛石和石墨均是碳的同素異形體。金剛石和石墨燃燒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已知△ H1 = 393.5kJ mol 1,△ H2 = 395.4kJ mol 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_________A.石墨的能量高于金剛石的能量B.石墨轉化為金剛石是放熱反應C.金剛石比石墨穩定D.1mol 石墨轉化為金剛石,需要吸收 1.9kJ 的能量6.二氧化碳合成金剛石的反應在一定條件下的 2L 密閉容器中進行。若 10min 內金屬鈉減少了 4.6g,v(CO2)=_________;若起始時 n(CO2)/ n(Na)=0.75,下列能說明該反應已經達到平衡狀態的是_________A.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變B.4v(Na)消耗= 3v(CO2)生成C.和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D.n(Na) / n(CO2)的比值不變硫是重要的非金屬元素,也是人類認識較早的元素之一。1.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_________A.只有游離態 B.只有化合態 C.既有游離態也有化合態 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分類與相應元素化合價的關系如圖所示:2.下列關于 c 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A.是無得無味的有毒氣體B.因為有毒,不能用作食品加工C.能使紫色石蕊試液先變紅后褪色D.通入 BaCl2溶液中無明顯現象3.請寫出 e 轉化為 f 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常溫下,將鐵投入 f 的濃溶液中沒有明顯現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自然界中,部分 c 轉化成 d,最終轉化為 f 或 h。檢驗某水樣中是否含有 h 負離子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硫化氫的轉化是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的重要研究課題。將 H S 和空氣的混合氣體通入FeCl 、 FeCl 、CuCl 的混合酸性溶液中反應回收 S,其物質的轉化過程如圖所示:6.H2S 的結構與 H2O 相 似,其結構式為_________7.圖示轉化過程中,化合價不變的元素有_________和 HA.Cu、Fe B.Cu、ClC.S、Cl D.O、Fe8.寫出 CuCl2 與 H2S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A.Cu2++S2-=CuS↓ B.Cu2++2H+=Cu↓+H2↑C.Cu2++H2S=CuS↓+2H+ D.Cu2++H2S=S↓+Cu↓+2H+9.上述轉化過程的總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已知硫有多種同素異形體,如 S2 、S4、 S6 、S8等。H2S 在高溫下分解生成硫蒸氣和H2。若反應在不同溫度下達到平衡時,混合氣體中各組分的體積分數如圖所示,H2S 在高溫下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lO 是一種易溶于水的黃綠色氣體,體積分數超過 10%易引起爆炸,具有強氧化性,可用于廢水處理。ClO 的制備方法有多種,其中一種以 H O 作還原劑,在稀硫酸中還原NaClO3。實驗室模擬該方法,并將制得的 ClO 用于處理含 CN 的廢水,裝置如圖所示:1.儀器 A 的名稱是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入 N2的作用除了攪拌、有利于 ClO2排出,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ClO2通入裝置 C 中,將 CN-氧化成兩種無毒氣體,分別是_____________(填寫化學式)為測定裝置 D 溶液中 CIO 的物質的量濃度,化學興趣小組查閱資料,確定如下思路:i .利用 KI 還原 ClO ,生成 I :2CIO +10KI+4H SO =2KCl+5l +4K SO +4H O ii.選用 Na S O 與 I 發生反應:I +2Na S O =Na S O +2NaIiii.通過測定 Na S O 的消耗量,得到 I 的物質的量,最終求得 i 中 CIO 的物質的量濃度。基于以上思路,進行如下實驗操作:實驗 I:配制 100mL0 . 10 mol·L-1的 Na S O 溶液:①用電子天平準確稱取一定質量的 Na S O · 5H O 固體,放入燒杯中,加入適量蒸餾水,用玻 璃棒攪拌使其溶解。②將燒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轉移到 a 中。③用少量蒸餾水洗滌燒杯內壁和玻璃棒 2~3 次,并將洗滌液轉移到 a 中。④向 a 中緩慢注入蒸餾水,直至液面位于刻度線下 1~2cm 時,改用 b 滴加蒸餾水至溶液的凹液面底部與刻度線相切。⑤將 a 塞蓋好,上下顛倒幾次,搖勻。4. a、b 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5.計算需稱量的 Na S O · 5H O 固體質量(寫出計算過程) 6.定容操作時,若俯視刻度線,則溶液濃度_________A . 偏高 B . 無影響 C . 偏低實驗Ⅱ:測定 CIO 的濃度步驟 1:取待測液 20.00 mL 于錐形瓶中步驟 2:用稀 H SO 調節溶液 pH<2,加入足量的 KI 晶體充分反應(化學方程式:2C1O +10KI+4H SO =2KC1+5I +4K SO +4H O)步驟 3:滴加少量淀粉溶液,逐滴加入 0.1mol ·L Na S O 溶液,恰好完全反應時(化學方程式: I2+2Na S O =Na S O +2NaI),消耗 Na S O 溶液 20.00mL7.用單線橋法標出下烈反應中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2CIO +10KI+4H SO =2KCl+5I +4K SO +4H O。8.該溶液中 CIO 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_mol·L-12024學年第二學期學業質量監控高二化學試卷參考答案除特別標注,每空均 2分。不定項選擇題,只有 1個正確選項的,多選不得分;有 2個正確選項的,漏選 1 個得 1分,錯選不得分。一、自然界中的元素循環(15 分)1. D2. 氧化 C3. AB4. B5. 0.06(3 分)二、石油化工和煤化工(22 分)1. A2. CH2=CH2 B3. ④ 2CH3CH2OH+OCu2 △ 2CH3CHO+2H2O4. 乙,45. C6. D7.8. C三、金屬鈉與二氧化碳合成金剛石(20 分)1. 第三周期、第 IA 族(或第 1 族)。2Na+2H2O=2NaOH+H2↑;水2. C3. 離子 Na2CO34. BD5. D6. 0.0075 mol·L-1min-1;C四、硫及其重要化合物(22 分)1. C2. D3. 2H2SO3+O2=2H2SO4(合理即可)4. 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使鐵發生鈍化5. 取樣,加入稀鹽酸無明顯現象,再加入氯化鋇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說明含有硫酸根。若無白色沉淀,說明不含硫酸根(2 分)6. H—S—H(1 分)7. B8. C9. 2H2S+O2=2S+2H2O{#{QQABBYCw4gqQgAQACR5qQQmICUqQkIISLUoGgUCUOAYCQJFIFIA=}#}10. 分析 H2S 高溫分解的圖像可知:1100℃或 1400℃時,兩種氣體產物體積分數的比值為 2 1;且該反應未進行完全,為可逆反應。五、二氧化氯的制備與濃度測定(21 分)1. 恒壓滴液漏斗;使漏斗內與反應容器內的氣壓保持平衡,確保液體能夠順利滴下2. 稀釋 ClO2,防止其引起爆炸3. N2、CO24. 100 mL 容量瓶、膠頭滴管5. n= cV = 0.1 L 0.1 mol L-1 = 0.01 molM (Na S O ·5H O) = 248 g mol-1 2 2 3 2 m=nM = 0.01 mol 248 g mol-1=2.48 g(物質的量 1 分,摩爾質量 1 分,質量 1 分。計算過程中的單位可以不寫,作為結果出現的數據必須有單位。若未能分布列式,列總式~公式正確、帶入數據正確、結果正確,得3 分)6 . A7 .8. 0.02{#{QQABBYCw4gqQgAQACR5qQQmICUqQkIISLUoGgUCUOAYCQJFIFI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上海市金山區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質量監控(合格考模擬)化學試卷 - 副本.docx 上海市金山區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質量監控(合格考模擬)化學試卷 - 副本.pdf 上海市金山區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質量監控(合格考模擬)化學試卷-答案 - 副本.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