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第2節(jié) 密 度第1課時 探究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1.大量的實驗表明:同種物質組成的實心物體,質量跟體積之比 相等 ,即質量跟體積 成正比 ;不同物質組成的實心物體,質量跟體積之比一般是 不同的 ,也就是說質量和體積的比值與 物質的種類 有關。 相等 成正比 不同的 物質的種類 2.下列能正確反映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的是 ( B ) A B C D B 密度3.酒精的密度是0.8×103 kg/m3,讀作 0.8×103千克每立方 ,表示的物理意義是 1 m3酒精的質量是 0.8×103 kg 。一瓶酒精 若倒掉一半,則剩下酒精的密度 不變 。 0.8×103千克每立方 1 m3酒精的質量是 0.8×103 kg 不變 4.氣凝膠是一種在航天領域廣泛使用的新材料,如圖所示的是某種氣凝膠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圖像,則其密度為 3 kg/m3。假設建造一座宇宙空間站需使用氣凝膠400 m3,則這些氣凝膠的質量是 1 200 kg。 第4題圖 3 1 200 5.關于密度公式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A.不同種類的物質,其密度一定不同B.只要物質種類不變,任何條件下它的密度都不改變C.根據公式ρ=可知,物質的密度跟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跟物體的體積成反比D.對于同種物質組成的不同實心物體,物體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 D 6.如圖所示,圖甲是密度—體積圖像,圖乙是密度—質量圖像,圖丙是質量—體積圖像。分析圖甲、圖乙可知,同種物質的密度與 體積 和 質量 無關;分析圖丙可知,物質a與物質b的密度大小關系為ρa > ρb。 第6題圖體積 質量 > 7.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9顆位于宜居帶(適合生命存在的區(qū)域)的行星。若宜居帶中某顆行星的質量約為地球的6倍,體積為地球的8倍,則它的密度與地球的密度之比約為 3∶4 。(行星與地球均看作質量均勻分布的球體) 8.科技小組測出甲、乙、丙三個物體的質量和體積,并將數據描繪在V-m圖中,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D )A.甲物體的密度為0.5 g/cm3B.無法得出乙物體的密度C.甲物體的密度比丙物體的密度小D.乙物體的密度比丙物體的密度大第8題圖 3∶4 D 9.甲、乙、丙三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ρ甲、ρ乙、ρ丙、ρ水分別代表甲、乙、丙和水的密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ρ水=1.0×1kg/m3)( C )A.ρ丙>ρ乙>ρ甲且ρ甲>ρ水B.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C.ρ甲>ρ乙>ρ丙且ρ乙=ρ水D.ρ乙>ρ丙>ρ甲且ρ甲<ρ水第9題圖 C 10.如圖所示的是甲、乙兩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圖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C )A.ρ甲>ρ乙B.ρ乙=0.5×103 kg/m3C.若V甲=V乙,則m甲D.若m甲=m乙,則V甲第10題圖 C 11.通過實驗得到的a、b、c三個實心體的m-V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B )A.a物質的密度最大B.a物質的密度是c的兩倍C.b物質的密度是1.0×1kg/m3D.物質a組成的實心物體,質量越大,體積越大第11題圖 B 12.閱讀圖表信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C )(常溫常壓)部分物質的密度/(kg·m-3) 金 19.3×103 水銀 13.6×103鐵 7.9×103 純水 1.0×103冰(0 ℃) 0.9×103 汽油 0.71×103蠟 0.9×103 酒精 0.8×103A.固體的密度一定比液體的密度大B.體積相同的汽油和酒精,汽油的質量大C.同種物質在不同狀態(tài)下,其密度一般不同D.不同物質的密度一定不同 C 13.為了探究物質的某種特性,某同學在實驗中測得下列4組數據,如表所示。實驗 序號 物體 質量 m/g 體積 V/cm31 鋁塊1 54 20 2.72 鋁塊2 108 40 2.73 松木塊1 108 216 4 松木塊2 10 20 0.5(1)表中的空格應填 0.5 ,比較第1、2次的實驗數據,可得出結論:只要是同種物質,它的質量跟它的體積的比值 相同 。 (2)比較第2、3次的實驗數據,可得出結論: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體積 不同 。 (3)比較第1、4次的實驗數據,可得出結論: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質量 不同 。 0.5 相同 不同 不同 14.核心素養(yǎng)·科學探究為了研究物質的某種物理屬性。同學們找來大小不同的蠟塊和干松木做實驗,得到的數據如表所示。實驗 序號 蠟塊 干松木 體積V/cm3 質量m/g 體積V/cm3 質量m/g① 10 9 10 5② 20 18 20 10③ 30 27 30 15④ 40 36 40 20第14題圖(1)在如圖所示的方格紙中,用圖線分別把蠟塊和干松木的質量隨體積變化的情況表示出來。(2)分析圖、表可知,由同種物質組成的不同物體,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 相同 ;由不同物質組成的物體,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 不同 。(均選填“相同”或“不同”) 相同 不同 (3)在物理學上,通常用 密度 來表示物質的這種屬性。 (4)本實驗測量多組數據的目的是 得出普遍規(guī)律,防止偶然性 。 密度 得出普遍規(guī)律,防止偶然性 第2課時 密度的計算密度的計算1.一塊體積是0.1m3的金屬塊,質量是780 kg,那么該金屬塊的密度是 7.8×103 kg/m3。 7.8×103 2.小明買了一滿杯不加冰的可樂,隨手放在電子秤上測得整杯的質量為250 g,喝掉可樂后測得空杯的質量為50 g,然后再裝滿水測得總質量為300 g,則這個杯子能裝可樂 250 mL,可樂的密度為 0.8 g/cm3。(ρ水=1.0 g/cm3) 3.甲、乙兩種液體的體積之比為3∶2,質量之比為1∶2,則甲、乙兩種液體的密度之比為 1∶3 。 250 0.8 1∶3 4.如圖所示的是烏鴉喝水的故事。若瓶子的容積為500 mL,裝有0.2 kg 的水,則烏鴉投入其中的石塊的體積是 300 cm3。已知石塊的密度為2.6×103 kg/m3,則石塊的質量是 780 g。(ρ水=1.0×103 kg/m3) 第4題圖 300 780 5.小明把裝有450 mL純凈水的容器放進冰箱,當容器里的水全部變成冰以后,冰的質量是 450 g,該過程中體積變化了 50 cm3。(ρ水=1.0×103 kg/m3,ρ冰=0.9×103 kg/m3) 6.一包A4復印紙共500張,小吳用刻度尺測出這包復印紙的厚度為5 cm,則一張A4復印紙的厚度為 0.01 cm。這種A4復印紙的質量規(guī)格是80 g/m2,開始小吳以為這就是紙的密度,后來經詢問才知道這是A4復印紙每平方米的質量是80 g的意思。該A4復印紙的密度為 0.8×103 kg/m3。 450 50 0.01 0.8×103 7.【2024·四川】如圖所示的是甲、乙、丙三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圖像,則ρ甲 > (選填“>”“<”或“=”)ρ乙,ρ丙= 0.5×103 kg/m3。 第7題圖 > 0.5×1038.如圖甲所示的是水的密度在0~10 ℃范圍內隨溫度變化的圖像,圖乙是北方冬天湖水溫度分布示意圖。根據圖像及水的其他性質判斷,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C )A.溫度為4 ℃時,水的密度最大B.在0~4 ℃范圍內,水具有熱縮冷脹的性質C.圖乙中從上至下A、B、C、D、E處的溫度分別為 4 ℃、3 ℃、2 ℃、1 ℃、0 ℃D.如果沒有水的反常膨脹,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時結冰,水中生物很難越冬 C 9.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氮氣約占78%,氧氣約占21%,請根據下表中的一些氣體的密度估算你所在的教室里空氣的質量,合理的是 ( B )一些氣體的密度(0 ℃,1個標準大氣壓)物質 氮氣 氧氣 二氧化碳 氫氣密度/ (kg·m-3) 1.25 1.43 1.98 0.09A.20 kg B.200 kg C.1 000 kg D.2.0×105 kg B 10.不同材料組成的a、b、c三個實心物體,它們的體積與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由圖可知,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D )第10題圖A.三者的密度關系是ρa>ρb>ρcB.a的密度是b的兩倍C.若將b的質量減半,則它的密度變?yōu)?.5×103 kg/m3D.若將c的體積增大到4×103 m3,則它的密度不變 D 11.由同種金屬材料制成的甲、乙兩個正方體,它們的質量分別為180 g和210 g,體積分別為20 cm3和30 cm3。這兩個正方體中,如果有一個是實心的,那么 ( B )A.甲是實心的,金屬材料的密度是7 g/cm3B.甲是實心的,金屬材料的密度是9 g/cm3C.乙是實心的,金屬材料的密度是7 g/cm3D.乙是實心的,金屬材料的密度是9 g/cm3 B 12.甲、乙兩種金屬的密度分別是ρ甲、ρ乙。由質量相同的甲、乙兩種金屬制成合金,假設體積不變,請推導該合金的密度表達式為ρ=。解:甲、乙兩種金屬的密度分別是ρ甲、ρ乙,由質量相同(為m)的甲、乙兩種金屬制成合金,則甲、乙兩種金屬的體積V甲=,合金的總體積V總=V甲+V乙=,合金的密度ρ=。13.用一只杯子盛某種液體,測得液體的體積V和液體與杯子的總質量m的關系如圖所示。(1)杯子的質量是多少 (2)該液體的密度是多少 (3)若在這只杯子里裝60 mL的該種液體,則液體與杯子的總質量為多少 第13題圖解:(1)由圖可知,當液體的體積為0時,即沒有液體時,質量為40 g,則杯子的質量m0=40 g。(2)由圖可知,當液體的體積為50 cm3時,液體的質量為100 g-40 g=60 g,則液體的密度ρ==1.2 g/cm3。(3)當液體的體積為60 cm3時,液體的質量m'=ρV'=1.2 g/cm3×60 cm3=72 g,液體與杯子的總質量m總=m'+m0=72 g+40 g=112 g=0.112 kg。答:(1)杯子的質量是40 g。(2)該液體的密度是1.2 g/cm3。(3)液體與杯子的總質量為0.112 kg。(共15張PPT)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第1節(jié) 質 量質量1.物體所含 物質的多少 叫作質量。質量的基本單位是 千克 。請在下列各物體的質量數值后面填上適當的單位。 (1)一瓶礦泉水的質量約為500 g 。 (2)一輛自行車的質量約為25 kg 。 (3)一位中學生的質量約為50 kg 。 (4)一輛滿載貨物的汽車的質量約為4.8 t 。 物質的多少 千克 g kg kg t 2.核心素養(yǎng)·物理觀念關于物體的質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D )A.將一根鋁棒從赤道帶到北極,由于位置變了,其質量也變了B.把一塊銅塊壓成銅片,其形狀變了,質量也變了C.一塊冰熔化成水,其狀態(tài)變了,質量也變了D.一塊鐵塊的溫度由20 ℃升高到70 ℃,其溫度升高了,但質量沒變D質量的測量工具3.下列日常生活、生產實踐中用來測量質量的工具中,“稱量”最大的是 ( D )A B C D D 托盤天平的使用4.【2024·安徽】某同學用托盤天平測一物塊的質量。他按照正確的實驗步驟進行操作,當天平橫梁水平平衡時,右盤內的砝碼情況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所示,則物塊的質量為 61 g。 第4題圖 61 5.關于托盤天平的使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A.稱量前,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B.稱量時,物體放在右盤,砝碼放在左盤C.稱量時,若橫梁不水平平衡,則應調節(jié)平衡螺母D.讀數時,被測物體的質量與砝碼的質量一定相等 A 6.使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時,下列步驟中不必要的是 ( D )A.使用天平時,應將天平放在水平的實驗臺上B.調節(jié)天平橫梁水平平衡時,應先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C.稱量時,左盤應放置被稱量的物體,右盤放置砝碼D.判斷天平橫梁是否水平平衡,一定要等指針靜止下來 D 7.下列單位換算中正確的是 ( D )A.2.5 t=2.5 t×1 000 kg=2 500 kgB.2.5 t=2.5×1 000=2 500 kgC.2.5 t=2.5 t×1 000=2 500 kgD.2.5 t=2.5×1 000 kg=2 500 kg D 8.核心素養(yǎng)·科學思維天平是較準確的測量工具,在測量時需要規(guī)范操作。以下是小明測量物體的質量的過程,請你判斷他測量的結果是否存在偏差,并注明測量結果的具體情況。(均選填“偏大”“偏小”或“準確”)(1)在游碼未歸零的情況下天平被調節(jié)成橫梁水平平衡,接下來的測量均合理,則測量結果 偏大 。 (2)調節(jié)橫梁水平平衡時,指針偏在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右側就開始測量,其他步驟均合理,則測量結果 偏小 。 偏大 偏小 (3)小明規(guī)范地調節(jié)橫梁水平平衡,而且測量操作也是規(guī)范的,但所選擇的砝碼中有一個缺損了一小塊,則測量結果 偏大 。 (4)小明在天平的左盤中放上一張紙后,調節(jié)天平橫梁水平平衡,接下來他將物體放在左盤的紙上,在右盤放入砝碼,并調節(jié)游碼使天平橫梁再次水平平衡,則測量結果 準確 。 偏大 準確 9.用天平測出質量為100 g的水,步驟有:a.使天平的橫梁水平平衡。b.往右盤加入100 g的砝碼。c.把空玻璃杯放在天平的左盤上,往右盤加砝碼以及移動游碼,使天平橫梁水平平衡。d.在空玻璃杯中慢慢注入水使橫梁水平平衡,此時玻璃杯中水的質量就是100 g。上述實驗步驟的正確順序是 ( C )A.a→b→c→d B.a→c→d→bC.a→c→b→d D.a→d→c→b C 10.小明使用天平測小石塊的質量。測量前,他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進行橫梁水平平衡的調節(jié)。調節(jié)完成后指針靜止時的位置和游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 第10題圖(1)請你指出小明調節(jié)橫梁水平平衡的過程中遺漏的操作步驟: 游碼調零 。 (2)完成遺漏的操作步驟后,為了調節(jié)橫梁水平平衡,他需向 右 (選填“左”或“右”)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到分度盤中央刻度線或在中央刻度線兩側等幅擺動。 (3)調節(jié)橫梁水平平衡后,小明將小石塊放在左盤,在右盤中加減砝碼并調節(jié)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到橫梁恢復水平平衡。這時右盤中的砝碼情況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小石塊的質量為 78.4 g。 游碼調零右 78.4 11.創(chuàng)新考法·實驗設計學習了“質量”一節(jié)后,小明產生了這樣一個疑問:物體的質量與其形狀是否有關呢 為此,愛動腦筋的小明設計了一個實驗來探究這個問題。他選用了一塊橡皮泥作為被探究的物體,將橡皮泥捏成各種形狀,用天平分別測出其質量,記錄的數據如表所示。橡皮泥的形狀 長方體 圓柱體 圓環(huán)形 碎塊橡皮泥的質量m/g 28 28 28 28(1)小明實驗時選用橡皮泥作為實驗材料,選用這種材料的好處是 小明探究的是物體的質量與形狀的關系,所以所選擇的物體形狀越容易改變越好,而橡皮泥正好具有這樣的特性 。 (2)由小明的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物體的質量不隨其形狀的改變而改變 。 (3)在小明所列的表格中,并沒有也不可能將橡皮泥所能捏出的形狀都列出,但仍然可以由此得出結論,這種研究問題得出結論的方法叫作 C (填字母)。 A.類比法 B.綜合法 C.歸納法 D.等效法小明探究的是物體的質量與形狀的關系,所以所選擇的物體形狀越容易改變越好,而橡皮泥正好具有這樣的特性 物體的質量不隨其形狀的改變而改變 C (共14張PPT)第3節(jié) 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量筒的使用1.如圖所示,用量筒測量小石塊的體積,該量筒的分度值是 1 mL,水的體積是 20 mL,小石塊的體積是 20 cm3。 第1題圖 1 20 20 2.下列各圖中的虛線表示在用量筒測量鹽水的體積時的視線,其中正確的是 ( D )A B C D D 3.只測一次,要求較準確地測出90 mL的酒精,下列四種規(guī)格的量筒中比較合適的是 ( A )A.量程是100 mL,分度值是1 mLB.量程是200 mL,分度值是2 mLC.量程是50 mL,分度值是1 mLD.量程是50 mL,分度值是2 mL A 測量液體的密度4.為了測鹽水的密度,某實驗小組制訂了如下的實驗計劃:①在燒杯中裝入適量鹽水,測出它們的總質量;②將燒杯中的一部分鹽水倒入量筒中;③測出量筒中鹽水的體積;④測出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⑤測出空燒杯的質量;⑥根據實驗數據計算鹽水的密度。以上實驗步驟安排合理的是 ①②④③⑥或①②③④⑥。 ①②④③⑥或①②③④⑥5.同學們通過以下實驗步驟測量未知液體的密度。甲 乙第5題圖(1)取一只燒杯,向其中倒入適量的待測液體,用托盤天平測出此時燒杯(包括其中的液體)的質量為76.2 g。76.2 g(2)另取一只100 mL的量筒,將燒杯中的部分液體緩慢倒入量筒中,如圖甲所示,量筒內液體的體積為 60 mL。 (3)再用托盤天平測量此時燒杯(包括剩余液體)的質量,如圖乙所示,托盤天平的示數為 28.2 g,則該液體的密度ρ= 0.8×103 kg/m3。 60 28.2 0.8×103測量固體的密度6.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在實驗室中用天平和量筒測量一塊體積不規(guī)則的金屬塊的密度,進行了如下的實驗操作:a.將金屬塊浸沒在量筒內的水中,測出金屬塊和水的總體積;b.用天平稱出金屬塊的質量;c.將適量的水倒入量筒中,測出水的體積;d.計算出金屬塊的密度。正確的實驗操作順序是 ( B )A.adbc B.bcad C.abdc D.abcd B 7.核心素養(yǎng)·科學探究某校實驗小組想知道菜籽油的密度,于是他們取了適量的菜籽油,帶入實驗室進行測量。第7題圖(1)將天平放在 水平 桌面上,把游碼撥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此時指針偏向分度盤中央刻度線左側,則應該向 右 (選填“左”或“右”)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橫梁水平平衡。 (2)先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為31.2 g,然后將適量菜籽油倒入燒杯,放在天平左盤上稱量,天平水平平衡時,右盤中的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燒杯和菜籽油的總質量為 62 g。 (3)將燒杯中的菜籽油倒入量筒,其示數如圖乙所示,菜籽油的體積為 28 mL。 (4)根據測量的數據,所測菜籽油的密度為 1.1 g/cm3。 水平 右 62 28 1.1 (5)有同學聯(lián)想到家中做湯時,菜籽油漂浮在水面上,同學們在小組討論交流后認為所測得的菜籽油的密度值偏大,原因是 燒杯內壁有菜籽油殘留,所測體積偏小 。燒杯內壁有菜籽油殘留,所測體積偏小 8.創(chuàng)新考法·實驗設計樂樂同學在測量一塊不規(guī)則瓷片的密度。(1)他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移到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然后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天平橫梁水平平衡。(2)用調節(jié)好的天平測量瓷片的質量,天平水平平衡時,右盤中砝碼的質量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示。(3)由于瓷片放不進量筒,需改用如圖乙所示的方法測瓷片的體積:第8題圖a.往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水,把瓷片浸沒,在水面位置處做標記,然后取出瓷片。b.再往量筒倒入40 mL的水,然后將量筒中的水緩慢倒入燒杯中,讓水面到達標記處,量筒里剩余水的體積如圖丙所示,則該瓷片的體積為 14 cm3。 14 (4)瓷片的密度ρ= 2.3 g/cm3。 (5)聰明的飛飛同學認為在本實驗中即使沒有量筒也能測出瓷片的密度,他的做法如下:a.用調節(jié)好的天平測量瓷片的質量。b.往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水,用天平測量其質量。c.把瓷片浸沒,在水面位置處做標記,然后取出瓷片。d.將水緩慢倒入燒杯中,讓水面到達標記處,然后用天平測出此時燒杯和水的總質量。飛飛同學測出的瓷片密度值相對于瓷片密度的真實值是 準確 (選填“偏大”“偏小”或“準確”)的。 2.3 準確(共13張PPT)第4節(jié) 密度的應用利用密度求出質量1.科技強國【2024·合肥一模】如圖所示,2023年11月10日,中國科學家成功軋制出超薄手撕鋼,它突破了國內電子信息材料的“卡脖子”難題。已知該手撕鋼的厚度為0.015 mm,則面積為40 m2的該手撕鋼的質量為 4.74 kg。(手撕鋼的密度為7.9×1kg/m3) 第1題圖 4.74 利用密度求出體積2.由某種物質組成的實心物體的m-V圖像如圖所示,由該物質組成的質量為120 g的實心物體的體積大小為 96 cm3。 第2題圖 96 密度鑒別物質3.一把湯匙的質量是18.4 g,體積是8 cm3。根據密度表,可以知道做成這把湯匙的材料可能是 ( D )物質 銀 銅 鐵 鋁 陶瓷密度/ (kg·m-3) 10.5× 103 8.9× 103 7.9× 103 2.7× 103 2.3×103A.鋁 B.銅 C.鐵 D.陶瓷 D 4.軍事上制造戰(zhàn)斗機,質量越 小 越靈活,因此選用密度 較小 (選填“較大”或“較小”)但硬度較大的鋁合金。落地式電風扇的底座的質量越 大 越穩(wěn)定,因此選用密度 較大 (選填“較大”或“較小”)成本又低的鑄鐵較合理。 5.有一個空瓶子,裝滿水時的總質量是400 g,裝滿酒精時的總質量是350 g,則瓶子的容積是 250 mL。(ρ水=1.0×1kg/m3,ρ酒精=0.8×1kg/m3) 小 較小 大 較大 250 6.一個質量為0.25 kg玻璃瓶,盛滿水時的總質量為1.5 kg。若盛滿某種液體時的總質量為1.75 kg,則該液體的密度為 1.2×103 kg/m3。若將水和該液體按質量比1∶1 混合,且混合前后總體積不變,則混合液的密度約為 1.1×103 kg/m3。(ρ水=1.0×103 kg/m3) 7.體積為1 m3的冰塊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質量是 900 kg,水的體積是 0.9 m3。(ρ水=1.0×103 kg/m3,ρ冰=0.9×1kg/m3) 1.2×103 1.1×103 900 0.9 8.泡沫鋼是含有豐富氣孔的鋼材料,可作為防彈服的內芯。孔隙度是指泡沫鋼中所有氣孔的體積與泡沫鋼總體積比值。已知鋼的密度為7.9×103 kg/m3,一塊質量為0.79 kg,邊長為0.1 m的正方體泡沫鋼,孔隙度是 ( D )A.1% B.99% C.10% D.90% D 9.跨學科·數學a、b兩個小球分別由密度ρ甲=4 g/cm3、ρ乙=5 g/cm3的甲、乙兩種材料制成,兩小球的質量之比ma∶mb=6∶5,體積之比Va∶Vb=3∶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D )A.若只有一個球是空心的,則a球是空心的B.若只有一個球是空心的,則空心球的空心部分與實心部分體積之比為1∶4C.若兩球均是空心的,則a球的空心部分的體積可以比b球的空心部分的體積大D.若只有一個球是空心的,則將空心球的空心部分裝滿水后,兩小球的總質量相等 D 10.如圖所示,某品牌自行車的質量為34.2 kg,其中橡膠占總體積的,其余部分為鋼材。已知制造自行車所用鋼材的質量為31.6 kg,ρ鋼=7.9×103 kg/m3。(1)求橡膠的密度。(2)若將所用的鋼材換為密度為4 g/cm3的某合金材料,則自行車的質量為多少 第10題圖解:(1)由ρ=可得,鋼材的體積V鋼材==4×10-3 m3,自行車的總體積V總==2V鋼=8×10-3 m3,橡膠的質量m橡膠=m總-m鋼材=34.2 kg-31.6 kg=2.6 kg,橡膠的體積V橡膠=V總=4×10-3 m3,則橡膠的密度ρ橡膠==0.65×103 kg/m3。(2)若將所用的鋼材換為體積相等、密度為4 g/cm3=4×103 kg/m3的某合金材料時,可得其質量m=ρ合金×V橡膠=4×103 kg/m3×4×10-3 m3=16 kg,則自行車的質量m'總=m+m橡膠=16 kg+2.6 kg=18.6 kg。答:(1)橡膠的密度是0.65×103 kg/m3。(2)若將所用的鋼材換為密度為4 g/cm3的某合金材料,則自行車的質量為18.6 kg。(2)若將所用的鋼材換為密度為4 g/cm3的某合金材料,則自行車的質量為18.6 kg。11.用密度為2.7×103 kg/m3的鋁制成甲、乙、丙三個大小不同的正方體,要求它們的邊長分別是0.1 m、0.2 m和0.3 m,制成后讓質量檢查員稱出它們的質量,分別是3 kg、21.6 kg和54 kg。質量檢查員指出,有兩個不合格,其中一個摻入了雜質為次品,另一個混入了空氣泡為廢品,則這三個正方體 ( C )A.甲為廢品,乙為合格品,丙為次品B.甲為合格品,乙為廢品,丙為次品C.甲為次品,乙為合格品,丙為廢品D.甲為廢品,乙為次品,丙為合格品 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6.1 質 量 2025-2026學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pptx 6.2 密 度 2025-2026學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pptx 6.3 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 2025-2026學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pptx 6.4 密度的應用 2025-2026學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