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 名師點撥/事半功倍● 考點集訓/夯實基礎● 綜合檢測/鞏固排查● 核心素養/中考新考法第 2 課時 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測量小車通過的路程和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再根據公式 = 計算出小車在這段路程內的平均速度,此實驗采用了“間接測量法”。第 2 課時 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1. 一材拓題 教材 P31 實驗改編 在“測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考點 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第 2 課時 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1)該實驗的器材有木板、木塊、小車、金屬片、刻度尺和 _______。(2)該實驗的原理是 _______。(3)實驗中為了計時方便,應使斜面的坡度較_______(選填“大”或“小”),這樣做的目的是便于測量 _______。(4)進行實驗并把數據記錄在表格中,請將測量結果補充完整:第 2 課時 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秒表=小時間小車通過上半段路程 s2 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 m/s。(5)由上表的測量數據可以判斷,小車通過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3=_______ m/s;由此可得上半段路程的 2、全路程的 1、下半段路程的3 的大小關系是 _______________。(6)當小車通過了中點才停止計時,測得上半段路程 s2 段的平均速度將會偏 ______(選填“大”或“小”)。第 2 課時 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0.30.152<1<3小(7)下圖中能夠反映小車從斜面頂端下滑到斜面底端運動情況的是 _____(填選項字母)。第 2 課時 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C2. 如圖是“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該實驗的原理是 ________ ;斜面傾斜角度較大時測量時間的誤差較 ______ ;實驗時讓小車從斜面 A點由靜止下滑并開始計時,用手表測得數據如圖中所示,則 BC 段的平均速度是 _____ m/s。=大0.2第 2 課時 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3. 物理興趣小組對“測量平均速度”這個實驗進行了深入探究。第 2 課時 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1)實驗中用 __________ 測量小球通過的路程,利用秒表測量運動的時間。刻度尺第 2 課時 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測量的物理量 DA 段 DC 段路程/cm 100 50時間/s 2.0(2)如圖甲所示,小明將小球從右側斜面的最高位置由靜止開始釋放使其滾下, 然后正確測量出小球從斜面底端 D 點滾上左側斜面通過的路程和所用的時間,并將實驗數據記錄在表格中。小球在 DA 段運動的時間如圖乙所示,為 _______ s。(3)由實驗數據可知:小球在 CA 段的平均速度為 __________ m/s;通過計算可知,小球在 DC 段的平均速度 _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 CA 段的平均速度。6第 2 課時 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0.125大于(4)實驗前必須學會熟練使用秒表,如果在小球到達 B 點時就停止計時,則會使所測 DA段的平均速度偏 _______(選填“大”或“小”)。(5)下圖所示的圖像中能描述小球從 D 到 A 的運動情況的是 _______(填選項字母)。大第 2 課時 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C4. 如圖是利用一個小球從 A 點沿直線運動到 F 點的頻閃照片來測量小球的平均速度,頻閃照相機每隔 0.2 s 閃拍一次。(1)該實驗的原理是 ___________。(2)小球從 A 點運動到 E 點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3)若小車過了 A 點才開始計時,則所測 AF 段的平均速度 AF 偏 ____(選填“大”或“小”)。第 2 課時 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0.1大5. 如圖甲,利用計算機和位置傳感器做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時,調整好實驗裝置,讓小車從頂端滑下后, 便可以在計算機上得出小車運動的 v-t 圖像, 根據圖乙我們可以直接讀出小車在某時刻的速度。 根據圖乙可知, 小車在 1.25 s 時的速度為 ________ m/s。請寫出本實驗裝置與秒表和帶刻度斜面實驗裝置相比的一個優點 _________。0.4第 2 課時 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誤差較小6. 在“科學提高跑步成績”小課題中,項目組在學校 400 m 的環形跑道,設定 A、B、C、D 等距離的四個標記點,然后先對某同學跑第一個 400 m 各環節速度進行測量。第 2 課時 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1)實驗中測量速度的原理是 ______。(2)分析第一圈經過 B、C、D、A 各點時間,該同學第一圈速度是否發生變化? ______。第 2 課時 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是(3)要分析該同學體力分配是否均勻,可以選擇 DA 段的時間和 ______ 段的時間做對比。(4)分析 AB 段和 BC 段的時間或 BC 段與______ 段的時間可以得知應該對長跑中直道和彎道哪一部分進行系統訓練。第 2 課時 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BCCD(共18張PPT)● 名師點撥/事半功倍● 考點集訓/夯實基礎● 綜合檢測/鞏固排查● 核心素養/中考新考法2.2 運動的描述1. 參照物的選擇是任意的,但不能將研究對象本身作為參照物。一般選擇地面或相對于地面靜止的物體作為參照物。判斷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就看該物體的位置相對于參照物是否發生了變化。2. 在物理學中,物體通過的路程與所用時間的比叫作運動的速度,表示物體在這個過程中運動的快慢,公式為 v= 。2.2 運動的描述1. 一材拓題 教材 P25 圖改編 如 圖所示是幾位同學送小明乘火車回家的情景。小明坐在窗邊,當火車開動時,看到同學們漸漸向后退去,那么小明選擇的參照物是 ( )A. 火車 B. 地面上的樹木C. 地面 D. 送站的同學們A2.2 運動的描述■考點 1 參 照 物2. 習題衍生 教材 P28,T1 改編 在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中,某學校組織師生觀看電影《閃閃的紅星》,影片中有歌詞“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其中“青山……走”所選的參照物是 ( )A. 竹排 B. 江岸C. 房屋 D. 青山2.2 運動的描述A3. 2024 年 1 月 17 日,搭載“天舟七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點火發射,約 10 分鐘后,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并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2.2 運動的描述■考點 2 動與靜:運動的相對性A.升空時,以地球為參照物,運載火箭是靜止的B.升空時,以運載火箭為參照物,“天舟七號”是運動的C.分離后,以運載火箭為參照物,“天舟七號”是靜止的D.分離后,以地球為參照物,運載火箭是運動的2.2 運動的描述4. 一材拓題 教材 P25 觀察改編 如圖所示,小雪將橡皮放在書上,用手推書在水平桌面上一起向左做緩慢運動,以 _______ 為參照物,橡皮是運動的;以書為參照物,橡皮是 ________,因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 運動的描述水平桌面靜止的橡皮與書之間沒有位置的變化5. 如圖所示,校運動會上,短跑比賽正在緊張的進行著,_______ 用“相同的時間比路程”的方法比較運動的快慢;物理學上用 ______ 的方法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均選填“觀眾”或“裁判”)觀眾2.2 運動的描述■考點 3 快與慢:速度觀眾6. 一材拓題 教材 P27 圖改編 如下圖所示圖中甲運動員 60 m 短跑成績是 6.50 s,乙運動員 100 m短跑成績是 10.00 s,兩名運動員速度快的是______(選填“甲”或“乙”),比較甲、乙兩名運動員賽跑快慢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運動員的速度是 ______ m/s。乙2.2 運動的描述比較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107. 蹦極是一項極富挑戰性的運動。如圖所示,蹦極者在上升過程中看到地面越來越遠,所選的參照物是 ( )A. 地面B. 他自己C. 正在下落的另一個蹦極者D. 跳臺B2.2 運動的描述■易錯點 易被干擾參照物迷惑而錯選易錯歸納8.“天宮課堂”第四課上,航天員將水球當作乒乓球來打。被打出去的水球在空中運動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水球的運動不是機械運動B. 水球相對球拍是靜止的C. 水球不能用來作為參照物D. 以球拍為參照物水球是運動的D2.2 運動的描述9. 傳統文化 成語 如圖所示是攝影愛好者捕捉到的“烏鴉騎乘老鷹”的精彩畫面,下列能描述圖中兩者相對靜止的成語是 ( )A. 分道揚鑣B. 背道而馳C. 并駕齊驅D. 各奔東西2.2 運動的描述C10. 較難題 甲、乙兩列火車在兩條平行的鐵軌上勻速行駛,兩車交會時,甲車上的乘客從車窗看到地面上的樹木向東運動, 看到乙車向西運動。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甲車向西運動,乙車向東運動B. 甲車向東運動,乙車向西運動C. 甲、乙兩車都向西運動D. 甲、乙兩車都向東運動C2.2 運動的描述11. 火車的速度為 72 km/h,上海地鐵一號線的速度為 20 m/s,則 ( )A. 火車的速度大 B. 兩者速度一樣大C. 地鐵的速度大 D. 無法確定2.2 運動的描述B12. 高速路的路邊豎立了距離確認牌,從確認牌開始, 沿路分別豎有 50 m、100 m、150 m、200 m 的標志牌。小陽為了估測所乘坐汽車的速度, 他用手表測出汽車從確認牌開始到 150 m 標志牌的時間為 5 s,則他估測出汽車的速度為 ( )A. 72 km/h B. 20 m/sC. 50 m/s D. 108 km/h2.2 運動的描述D13. 2024 年 3 月 31 日,2024 石家莊馬拉松賽鳴槍開跑。 來自國內外 3 萬名選手一同踏上賽道,用腳步丈量城市之美。跑步過程中以路邊的樹木為參照物,參賽選手是 _______(選填“靜止”或“運動”)的。2.2 運動的描述運動14. 如圖所示是飛機進行空中加油的情景(其中負責為其他飛機加油的飛機叫加油機,接受加油的飛機叫受油機),在加油的過程中,如果說加油機處于靜止狀態,那么所選的參照物可能是 ________(選填“地球”“太陽”或“受油機”)。2.2 運動的描述受油機15. 過程開放 如圖所示的人在電梯上擦扶手的短視頻引起廣泛爭議。 電梯運行時,以電梯扶手為參照物,他的毛巾是 ______ 的,因而他被稱為新版的“刻舟求劍”。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 _________________。2.2 運動的描述靜止人站在地板上擦扶手(共18張PPT)● 名師點撥/事半功倍● 考點集訓/夯實基礎● 綜合檢測/鞏固排查2.1 認識運動1. 知道機械運動,舉例說明機械運動的相對性。2. 舉例說明自然界存在多種多樣的運動形式。知道物質在不停地運動。3. 能用速度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并能進行簡單計算。會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4. 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描述不同形式的能量和生產生活的聯系。課標鏈接·核心素養學段目標第 2 章 運動與能量1. 機械運動是指宏觀物體位置的變化。2. 常見的物質是由分子、原子構成的,這些微觀粒子在不停地運動。3. 物質有固態、液態、氣態三種狀態,而物質所處的不同狀態與分子的運動情況有關。2.1 認識運動1. 一材拓題 教材 P23 圖改編 下列現象不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 )A2.1 認識運動■考點 1 宏觀物體的機械運動2. 下列成語中與機械運動無關的是 ( )A. 背道而馳 B. 潛移默化C. 順水推舟 D. 翻山越嶺2.1 認識運動B3.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物質所處的不同狀態與分子的運動情況有關B. 氣態、液態物質的分子在不斷運動,固態物質的分子沒有運動C. 氣體分子間的距離較大,分子運動不活躍D. 固體有固定的形狀和體積,液體沒有固定的體積A2.1 認識運動■考點 2 微觀世界的分子運動4. 一材拓題 教材 P24 圖改編 固體、液體和氣體是自然界中最常見的物質。 如圖所示是這三種物質的分子排列模型。其中甲是 _______體分子排列模型,乙是 ______ 體分子排列模型,丙是 ______ 體分子排列模型。2.1 認識運動固液氣5. 下列關于機械運動的描述,正確的是( )A. 只有機械設備的運動才是機械運動B. 物體的一切運動都是機械運動C. 空氣的流動不是機械運動D. 灰塵的運動屬于機械運動D2.1 認識運動■易錯點 無法正確辨識機械運動易錯歸納6. 下列現象中不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 )A. 柳葉飄落 B. 神采飛揚C. 海水奔騰 D. 流星似箭B2.1 認識運動7. 下列現象描述的運動中,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A. 雪花飛舞 B. 余音繞梁C. 小樹長高 D. 電子轉動A2.1 認識運動8. 下列情況中不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 )A. 飛機在天空中飛行B. 細胞分裂C. 運動員們正在進行馬拉松比賽D. 竹排順水漂流2.1 認識運動B9. 下列所舉的事例中,不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A. 拋出的石塊在空中運動B. 小船在水面上劃行C. 生產技術革新運動D. 月亮繞地球的運動2.1 認識運動C10. 運動可分為宏觀運動和微觀運動,分析兩種運動的實質,判斷下列關于運動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擦黑板時,粉筆灰隨著板擦漫天飛舞,粉筆灰的運動是機械運動B. 自然界一切物體都在運動,物質世界是個運動的世界C. 我們能聞到花的香味,就是由于花香分子在空氣中不停地運動D. 分子的運動、人的走動、車的行駛都屬于宏觀物體的機械運動2.1 認識運動D11. 下列關于分子、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原子是由原子核與核外電子構成的,原子核不能再分B. 固體分子間的距離小,不容易被壓縮和拉伸,具有一定的體積和形狀C. 流感期間出門戴口罩可以隔離分子D. 櫻花自然從樹上飄落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2.1 認識運動B12. 下列關于分子和原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原子核外的電子是固定不動的B. 分子是微觀世界的最小微粒C. 原子結構與太陽系十分相似, 它的中心是原子核D. 分子結構與太陽系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2.1 認識運動C13. 下面的描述對象: ①空氣中 PM 2.5 微粒的直徑;②某處理器的制程工藝為 7 nm;③一根繡花針針尖的直徑大小。 ①②③中尺寸由小到大的順序是 _________(填序號)。 PM 2.5微粒在空氣中的運動屬于 _________ (選填“分子運動”或“機械運動”)。2.1 認識運動②①③機械運動14. 人在打噴嚏、咳嗽時會噴出大量的飛沫,飛沫一般是直徑大于 5 微米的含水顆粒,它里面包裹分泌物或病原菌,飛沫可漂浮在空氣中。因此,建議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當感冒咳嗽時一定做好個人防護,戴上口罩。 關于飛沫傳播是屬于 _________(選填“機械運動”或“分子運動”)。2.1 認識運動機械運動15. 傳統文化 文學典藉《莊子·天下》中曾有下列論述:“一尺之陲,日取其半,萬世不竭。”其意是指物質是無限可分的。 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的中心是________,周圍有電子繞其運動。 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是 _______ 提出的。2.1 認識運動原子核盧瑟福(共21張PPT)第 2 章 運動與能量 章末提升腦圖體系構建運動與能量宏觀物體的機械運動認識運動定義:物體①_______ 的變化叫作機械運動根據運動路線的形狀,可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微觀世界的分子運動位置物質的三種狀態,對應的分子運動情況不同章末提升運動與能量參照物運動的描述定義:判斷物體②_________ 和③_________,首先要選一個標準物,這個標準物叫作參照物是否運動動與靜:運動和靜止具有④___________快與慢:速度如何運動相對性定義:物體通過的⑤________ 與⑥___________ 的比值叫作運動的速度單位:v 的單位是⑧__________,s 的單位是⑨___________,t 的單位是⑩___________公式:⑦___________路程所用時間v=m/sms定義:一個物體沿著 _______ 運動,在任意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始終 __________,這樣的運動叫作勻速直線運動章末提升運動與能量勻速直線運動物體運動的速度特點:是最簡單的運動,是 ___________ 不變的運動直線變速直線運動平均速度物體沿直線運動時,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表示物體通過某段路程(或某段時間內)的 ___________ 程度相等速度平均快慢章末提升運動與能量能量能量可以轉化能量有多種形式章末提升教材圖片全解教材圖片 圖片解讀(教科八上 P25) 命題考點:參照物及其選擇如圖,坐在火車上的人,如果說他是運動的,是以①________ 為參照物;如果說他是靜止的,是以②_______ 為參照物。站臺火車章末提升教材圖片 圖片解讀(教科八上 P26) 命題考點: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如圖,空中加油機正在給戰機加油,如果以地面為參照物,加油機是③_______ 的;如果以戰機為參照物,加油機是④________的。可見,平常我們判斷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都是相對于⑤________而言的。運動靜止續表參照物章末提升教材圖片 圖片解讀(教科八上 P30) 命題考點:勻速直線運動如圖,自動扶梯上的人是沿著直線運動,并且在任意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是始終⑥_______的,⑦_______不變,所以自動扶梯上的人是在做勻速直線運動。相等速度續表章末提升教材圖片 圖片解讀(教科八上 P27) 命題考點:運動快慢的比較比較物體運動快慢有兩種方法:觀察賽跑的某一瞬間,看誰跑在前面來判斷誰更快,這是用⑧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來比較快慢的,而終點裁判是看誰用的時間短來判斷誰更快,這是用⑨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來比較快慢的。相同時間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時間續表章末提升教材圖片 圖片解讀(教科八上 P30) 命題考點:平均速度如圖,該同學在百米賽跑的過程中,沒有做勻速直線運動, 不同時間段的速度是⑩________ 的。此時求出他在百米賽跑過程中的速度,表示的是該同學通過 100 m 賽道的平均快慢速度,是 _________。不相等平均速度續表1. 下列現象不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 )A. 劃破夜空的流星 B. 奔馳的駿馬C. 地球繞太陽轉 D. 植物開花結果D章末提升考點整合應用一、認識運動2. 構成物質的分子、原子在不斷地 ______ 如圖所示,是用來說明原子內部結構的示意圖。由圖可知:原子是由原子核和 _________ 構成的。運動章末提升核外電子3. 如果沒有參照物,則不能對物體的運動狀態進行正確描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只能選擇靜止的物體作為參照物B. 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描述同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可能得出不同結論C. 地球同步衛星圍繞地球飛行時, 以地面為參照物,衛星是運動的D. 人在上升的電梯中,以地面為參照物,人是靜止的B章末提升二、 參照物4. 如圖所示,殲-15 機正從“山東艦”航母起飛。起飛時,如果說該戰斗機上的飛行員是靜止的,則所選擇的參照物是( )A.“山東艦”航母甲板 B. 甲板上的引導人員C. 遼闊的海面 D. 該殲-15 飛機章末提升D5. 如圖是和諧號穿越北京居庸關花海的情景。車內的乘客們欣賞著車窗外的美景,一簇簇鮮花往后“退”去。乘客感到“花海”在運動,是以下列哪個物體作為參照物 ( )A. 列車車廂 B. 居庸關的城墻C. 火車的鐵軌 D. 道路旁的圍欄章末提升A章末提升6. 甲、乙兩人進行 100 m 賽跑,結果甲比乙超前 10 m 到達終點。如果讓甲從原起跑線往后退 10 m 起跑,乙仍從原起跑線起跑,兩人都保持原來的平均速度重新比賽,則比賽結果是( )A. 同時到 B. 甲先到C. 乙先到 D. 不能確定三、 速 度B章末提升7. 甲、乙兩小車同時同地沿同一直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 s-t 圖像分別如圖所示,根據圖像分析可知 ( )A. v 甲=0.6 m/s,v 乙=0.4 m/sB. 經過 6 s 兩小車一定相距 6.0 mC. 經過 6 s 兩小車一定相距 4.8 mD. 經過 6 s 兩小車可能相距 2.4 mD8. 如圖甲所示,是正在建設中的常泰長江大橋,是長江上首座集高速公路、城際鐵路、一級公路的“三位一體”的過江通道,橋全長約 10 km,其中主橋約 1200 m。上層為設計時速 100 km/h 的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下層為一級公路和城際鐵路。章末提升(1)汽車以設計時速通過該橋主橋,需要多少秒?(2)若一輛汽車由靜止開始駛入大橋,假設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如圖乙所示, 經 15 s 行駛 0.315 km 后, 然后開始做勻速直線運動用時 15 s,求在這 30 s 整個過程中,汽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m/s?章末提升章末提升解:(1)由 v= 可得,汽車通過大橋需要的最短時間:t= = =43.2 s;(2)由題圖乙可知勻速行駛的速度:v2=15 m/s,勻速行駛的時間:t2=t 總-t1=30 s-15 s=15 s,勻速行駛的路程:s2=v2 t2=15 m/s×15 s=225 m,汽車行駛的總路程:s 總=s1+s2=0.315×103 m + 225 m=540 m,則在這 30 s 整個過程中,汽車的平均速度:= = =18 m/s。9.【活動目的】小偉想測試自己家樓中(最高為 5 層)加裝的電梯運行速度是否符合要求。【活動過程】小偉通過查閱資料得知:為了改善民生,政府為許多老舊小區加裝了電梯,其規范要求:5 層及以下無機房電梯的平均速度不得高于 1 m/s。 接著他設計了以下實驗:實驗器材:秒表、繩子和皮尺。章末提升綜合實踐與創新探究實驗步驟:①取一根足夠長的繩子,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皮尺量出 A、B 之間的距離,記為 s;②坐上電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用_______算出電梯運行時的平均速度。實驗結論:若 ___________ 則不符合要求,若 ____________ 則符合要求。章末提升繩頭 A 從 5 樓的地面豎直落到 1 樓的地面,記錄繩子與 5 樓地面相平的位置 B測量出從第一層到第五層的運行時間=>1m/s≤1 m/s(共16張PPT)● 名師點撥/事半功倍● 考點集訓/夯實基礎● 綜合檢測/鞏固排查● 核心素養/中考新考法第 1 課時 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1. 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其速度的大小可以通過公式 v= 來計算,但速度的大小與所取的 s 和 t 的大小無關。2. 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平均速度是指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在數值上等于總路程除以總時間。第 1 課時 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1. 下列情況中,屬于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A. 從樹上掉下的蘋果B. 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勻速行駛C. 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勻速轉動D. 離開腳后在草地上滾動的足球B■考點 1 勻速直線運動第 1 課時 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2. 如圖所示是一汽車在 10 s 內的速度圖像,由圖可知,汽車從第 2 s 到第 4 s 的過程中,汽車的速度 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汽車在第 5 s、第 6 s 兩秒時間里前進了 ____ m。增大60第 1 課時 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3. 習題衍生 教材 P30 例題改編 小轎車上的速度儀表如圖所示,表示此時小轎車的速度是 ____ km/h。若小車一直以此時速度表顯示的速度行駛 2 h,通過的路程是 ____ km。20第 1 課時 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404. 下列關于平均速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平均速度就是各段路程中速度的平均值B. 必須說明是哪一段路程或時間的平均速度C. 用平均速度能精確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D. 只要求出某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便可知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B第 1 課時 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考點 2 測量長度5. 習題衍生 教材 P33,T2 改編 下表所示是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橋站的某次列車的部分運行時刻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C第 1 課時 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A. 列車從濟南西站到南京南站的路程是 617 kmB. 列車從北京南站到達南京南站的運行時間大約為 3 h 46 minC. 若列車從濟南西站駛往上海虹橋站的平均速度為 240 km/h,則到上海虹橋站的時刻為 12:34D. 列車從北京南站駛往上海虹橋站平均速度約是 268 km/h第 1 課時 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6. 用圖像表示物體運動規律,下圖中表示勻速直線運動規律的圖像是( )A. 甲和丙B. 甲和丁C. 乙和丙D. 乙和丁C第 1 課時 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易錯點 混淆勻速直線運動的 s-t 圖像和 v-t 圖像易錯歸納7. 十一期間爸爸載小東回老家看爺爺,如圖所示,這是汽車行駛過程中的導航信息截圖,由圖中提供的信息可知, 剩余路段汽車的平均速度預計為 ( )A. 36 km/h B. 10 km/hC. 60 m/s D. 6 m/sA第 1 課時 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8. 科學思維 2024 年 7 月 31 日,在巴黎奧運會女子雙人 10 米臺比賽中,中國組合陳芋汐/全紅嬋奪得金牌。 將全紅嬋下落階段中的一段運動簡化為直線運動,其中 A、B、C、D 四點是她下落過程中的四個位置, 相鄰兩點間的時間間隔為 0.5 s,距離如圖所示。 關于全紅嬋在此段運動過程中,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在 AC 段做勻速直線運動B. 在 AC 段的平均速度為 5 m/sC. 經過 C 點的速度為 5 m/sD. 在 BC 段的平均速度大于 CD 段的平均速度B第 1 課時 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9. 傳統文化 寓言故事《龜兔賽跑》是一個十分有趣且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如圖所示,請仔細閱讀這幅反映新的龜兔百米賽跑的 s-t 圖像,完成下面各題:(1)在全程比賽中烏龜做 ______(選填“勻速”或“變速”)運動。(2)比賽途中,兔子和烏龜共相遇 ______ 次。(3)比賽結果是 ________(選填“烏龜”或“兔子”)獲勝。勻速第 1 課時 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3兔子10. 較難題 我們常用“頻閃照片”來研究物體的運動。如圖所示,記錄了甲、乙兩個小球每隔 1 s 所處的位置。根據底片可以判斷,_____ 球運動時間長,_____ 球運動速度越來越大。 右側 s-t 圖像中甲球運動的圖像是 _____。第 1 課時 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甲乙①11. 中考新考法 一題多解 春節期間,在一次燃放沖天炮的過程中,沖天炮的導火線長 3 cm,導火線燃燒速度為 0.002 m/s,點火者在點燃導火線后以 2 m/s 的速度勻速跑開。求:(1)點火者跑到離爆炸點 10 m 遠的安全區所用的時間是多少?第 1 課時 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解:(1)由 v= st 得,點火者跑到離爆炸點 10 m 遠的安全區所用的時間:t1= = =5 s;解:方法一:根據 v= 可得 s=vt,因此點火者到達安全區時,導火線燃燒的長度:s 燃燒=v 燃燒 t1=0.002 m/s×5 s=0.01 m=1 cm;由于導火線燃燒長度 1 cm 小于導火線長度 3 cm, 故點火者可以在爆炸前到達安全區。方法二:根據 v= 可得 t= ,因此導火線完全燃燒所用時間:t 總= s 導火線v 燃燒= =15 s;點火者跑到安全區所用時間小于導火線完全燃燒時間,故點火者可以在爆炸前到達安全區。第 1 課時 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2)點火者在爆炸前能否到達安全區?12. 演繹推理 運用頻閃照片分析計算,是我們解決運動問題的重要方法。 如圖所示,a、b 兩個紙錐分別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利用豎直磚墻為背景, 當進入豎直磚墻的區域時,用照相機通過每隔 0.2 s 曝光一次的方法記錄紙錐的運動過程。若 a 紙錐的速度為 1 m/s,則每塊磚的高度為_______ m,b 下落的速度為________ m/s。1.50.1第 1 課時 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1 認識運動 2025-2026學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級上冊.pptx 2.2 運動的描述 2025-2026學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級上冊.pptx 第 2 章 運動與能量 章末提升 2025-2026學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級上冊.pptx 第 1 課時 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pptx 第 2 課時 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