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黃河頌》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培養自我朗讀、感悟、理解能力。2.揣摩語句段落,學會做好批注。3.感受黃河形象,領略黃河精神。【教學重點】1.培養解讀文本的能力。2.聯系時代背景,學習黃河精神,傳承優良品質。【教學難點】理解詩歌內容,獲得深刻感悟。【教學過程】一、暢說·黃河古詩1.黃河詩歌我來說黃河哺育了中華兒女,孕育了中華文明。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創作了許多與黃河有關的詩詞。孩子們,你們知道的有哪些呢?2.師生齊誦黃河詩滾滾黃河東逝水,又怎能不令人詩興大發呢?老師也搜集了一些,我們一起來深情誦讀這些經典詩詞吧。無論在哪個時代,黃河都象征著中華民族的血脈和精神。詩人光未然作為時代的歌手,站在高山之巔,代表中華兒女,向著黃河唱出了頌歌。讓我們來一起吟誦《黃河頌》,感受那澎湃激昂的黃河情、愛國心。(板書課題)二、吟誦·黃河贊歌1.學習合唱式誦讀①示范朗誦詞部分的誦讀設計。孩子們,今天讓我們自己來當導演,設計一場不一樣的朗誦秀——走進演播廳。我們采用合唱式朗誦,詩歌中有領誦部分,有男生合誦,女生合誦,還有全體合誦。先來看看朗誦詞部分的設計,這是老師為你們量身定做的。(PPT出示朗誦詞部分的朗誦設計)②自主設計朗誦方案,做好批注,并分組展示。接下來請導演們發揮你們個人的智慧和集體的力量,為歌詞部分來設計朗誦方案。大家先討論,然后把你們的設計方案在詩句旁邊做好批注。然后請每個小組選出一位總導演,來介紹你們的設計。2.走進演播廳孩子們,我們來整理下設計方案。然后一起走進演播廳。三、探究·黃河精神1.了解創作背景1938年10月,現代詩人,共產黨員光未然帶領抗敵演劇隊東渡黃河,親眼目睹了黃河船夫們與狂風惡浪搏斗的情景,心潮澎湃,創作了朗誦詩《黃河吟》。著名作曲家冼星海聽到后非常激動,帶病連續創作六天,完成了《黃河大合唱》的作曲,《黃河頌》就是其中的第二樂章。歌曲熱情地謳歌了中國共產黨的不屈不撓,表達了中華兒女保衛祖國的必勝信念。2.再次走進文本,探討黃河精神孩子們,詩歌中哪個詞最能體現黃河精神?你們從詩歌中哪個地方體會到了黃河的偉大堅強?我們可以揣摩一個詞語,揣摩一個句子,揣摩一項修辭,揣摩一個意象,甚至是揣摩一處標點,通過這些細微點的揣摩來感悟黃河精神。小結:《黃河頌》這首詩著眼于“歌頌”。歌頌黃河氣勢宏偉,源遠流長。黃河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歌頌黃河就是歌頌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詩歌的結尾發出了向黃河精神學習的誓言。3.探究當代黃河精神在新中國的今天,我們還需要學習黃河精神,傳承共產黨的優秀品質嗎?的確,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值得我們學習的黃河精神更是多方面的。在我們身邊的哪些人,哪些事,讓我們感受到了中華民族偉大的黃河精神?2021年5月22日,共和國的兩顆巨星隕落:一位是“雜交水稻之父”,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一位是“肝膽外科之父”,科學院院士,共產黨員吳孟超。袁老研究出了高產雜交水稻,讓老百姓從以前的忍饑挨餓到如今的千千萬萬同胞都能吃飽飯。吳老是肝膽外科領域的專家,他一生拯救了超過16000條生命。精神功績垂青史,院士光輝照后人。袁老和吳老身上體現的就是我們當代的黃河精神。你能另外用一個四字詞語來表達你心目中的黃河精神嗎?【作業設計】課后請大家查閱當代英雄人物的資料,請你們為心中的英雄譜寫贊歌,自由創作一首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