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東北育才高中 2024—2025 學年度下學期高一年級化學科期中考試試卷答題時間:75分鐘 滿分:100注意事項:可能會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H 1 C 12 O 16 Mg 24 Al 27一、單選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題 3 分,共 45 分)1.化學為人類生活、生產等領域賦能。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三月打雷麥谷堆”是指在雷電作用下 N2最終可轉化成被農作物吸收的化合態氮B.《勸學》中記載“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說明冰的能量低于水,冰變為水屬于吸熱反應C.月壤中的“嫦娥石”,其主要成分 Ca8Y Fe PO4 7屬于無機鹽D.量子通信材料螺旋碳納米管與石墨烯互為同素異形體2.下列化學用語表達不正確的是A.HClO 的結構式:H-O-Cl B.NH3的電子式:C.CCl4 空間填充模型: D.異丁烷的結構簡式:3.在給定條件下,下列制備過程正確的是A.侯氏制堿法: NaCl(aq) C O2 ΔNH NaHCO Na CO3 3 2 3B.工業制硫酸:FeS O22 SO H 2O H SO高溫 3 2 4C NaOH(aq) Δ.單質鋁到氧化鋁的轉變:Al Al(OH)少量 3 Al2 O3D N O O H.工業制備硝酸: 22 NO 2 NO2 2O HNO放電 34.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霧霾時與大氣中的氨有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霧和霾的分散劑相同 B.霧霾中含有硝酸銨和硫酸銨C.霧霾的形成與過度施用氮肥有關 D.該過程涉及硫元素和氮元素的氧化和還原5.某有機物 CxHmOn 完全燃燒時需要氧氣的物質的量是該有機物的 x 倍,則其化學式中高一化學試卷第 1頁,共 8頁x、m、n 的關系不可能是A.x︰m︰n=4︰6︰3 B.m︰n=2︰1C.m≥2x+2 D.n=26.下列實驗裝置或操作正確且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A.證明濃硫酸的脫 B.制備SO2 并控制反應 D.驗證SO2 具有C.甲烷和Cl2 發生反應水性 起止 氧化性A.A B.B C.C D.D7.兩種制備硫酸的途徑如下圖(反應條件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SO2 g H2O2 aq H2SO4 aq ΔH1SO g 12 O2 g SO3 g ΔH2 2SO3 g H2O l H2SO4 aq ΔH3A.已知 S s O2 g SO2 l ΔHa;S s O2 g SO2 g ΔHb,則 ΔHa ΔHbB.若 ΔH1 ΔH2 ΔH3,則 2molH2O2(aq)的能量小于 2molH2O(l)和 1molO2 g 的總能量C.若 H2<0, 則 1mol SO2和 0.5mol O2的鍵能之和大于1molSO3的鍵能D.含 0.5mol L 1的 H2SO4稀溶液與足量 NaOH 的稀溶液反應,放出的熱量可能小于 57.3kJ8.“液態陽光”指利用太陽能將CO2和H2O 轉化為甲醇,其原理如圖所示(部分產物未標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高一化學試卷第 2頁,共 8頁A.硅是制作太陽能電池的主要材料,自然界沒有游離態的硅B.太陽能電池可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電解水過程中電能主要轉化為化學能C.電解水涉及分解反應,催化合成甲醇所涉及的反應為化合反應D.1mol 甲醇分子中極性共價鍵的數目為 5NA9.現有純鋅片、純銅片,500mL 0.2mol L 1的H2SO4溶液、導線、1000mL 量筒。試用下圖裝置來測定鋅和稀硫酸反應時在某段時間內通過導線的電子的物質的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b 為純鋅片B.溶液中的H 向 a 極移動C.當量筒中收集到 672mL 氣體時(標準狀況下),通過導線的電子的物質的量為 0.06molD.如果將 a、b 兩電極的電極材料對調,則 U 形管中左端液面上升,右端液面下降A(轉化量)10.已知:某反應物A 的轉化率= 100%。利用CH4 催化還原 NO 可消除污染:A(起始量)CH4 g 4NO g 2 N2 g CO2 g 2H2O g ,將一定量的CH4 g 、NO g 置于2 L恒容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溫度下發生上述反應,反應進行到10 s時,測得CH4 的物質的量為0.6 mol, NO的物質的量為1.8 mol,10 s 內 N2 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4 mol / L s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NO 的初始濃度為1.5 mol L 1B.向容器中通入氬氣能加快速率C.10 s時混合氣體的壓強是初始壓強的 2 倍(保持溫度不變)D.10 s時CH4 的轉化率為 40%11.某生產單位設計以 SO2、硝酸、純堿為原料制備亞硝酸鈉(NaNO2),其工藝流程如圖:已知:i.2NO2+Na2CO3=NaNO2+NaNO3+CO2ii.NO+NO2+Na2CO3=2NaNO2+CO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吸收”過程中,為使反應更充分可采用較高的溫度高一化學試卷第 3頁,共 8頁B.理論上為提高產品的純度,“吸收”過程中參加反應的 n HNO3 : n SO2 1:1C.“反應”過程中應通入大量 O2D.NaNO2粗產品中的雜質僅含有 NaNO3和 Na2CO312.ag 鋁鎂合金與一定量某濃度的稀硝酸恰好完全反應(假定硝酸的還原產物只有NO ),向反應后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cmol L 1NaOH 溶液,當沉淀的質量恰好為最大值b g時,測得消耗該 NaOH 溶液的體積為Vm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存在 a 17cV b 的數量關系22.4 b a B.生成標準狀況下 NO 氣體的體積為 L17C.上述過程中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與沉淀中OH 的物質的量不相等 b a cV D.與合金反應的硝酸的物質的量為 mol 51 1000 13.碳量子點(CQDs)是一種新型碳納米材料(顆粒直徑為 2 ~ 20nm)。我國化學家研制出一種碳量子點(CQDs)/氮化碳(C3N4)復合光催化劑,可實現利用太陽光高效分解水,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CQDs 與水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達爾效應B.H2O2 是過程 I、II 的催化劑C.總反應方程式為:CQDs / C3N 42H2O 2H2 O2 D.碳量子點(CQDs)屬于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14.下列有關烷烴的說法錯誤的是A.丙烷和丁烷互為同系物,常溫常壓下都呈氣態,化學性質相似,特征反應均為取代反應B.分子式為 CH2Cl2、C2H4Cl2、C3H6Cl2的有機物結構分別為 1種、2 種、4種(不考慮立體異構)C.符合通式 CnH2n+2(n 為正整數)的物質一定是烷烴D.等質量的丙烷和丁烷完全燃燒時,后者耗氧量大15.酸性環境下,1mol L 1不同電對的電極電勢見下表。電極電勢越高,其氧化型物質的氧化性越強;電極電勢越低,其還原型物質的還原性越強。某小組設計實驗探究物質氧化性對電池電壓大小的影響,裝置示意圖及測得的數據如下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高一化學試卷第 4頁,共 8頁電對(氧化型/還原型) Fe2 / Fe Ni2 / Ni Cu2 / Cu Fe3 / Fe2 電極電勢 V 0.447 0.230 0.337 0.770電解質溶液 NiCl2 CuCl2 FeCl3濃度/ 均為 1.0電壓/V a 0.8 1.1A.由數據可推知:Fe 能置換出 NiB.電解質溶液是FeCl3 時,正極反應式為Fe3 e Fe2 C.負極反應物一定時,正極反應物氧化性越強,電池電壓越大D.0.8 a 1.1二、非選擇題(共 4 題,總分 55 分)16.(13 分)利用催化裂化工藝可從原油中獲得高質量的汽油,在冶煉過程中存在如下副反應(反應條件和部分產物已略去),回答下列問題。異構化反應:芳構化反應:氫轉移反應:已知:有機物的結構可用鍵線式表示,如環丙烷( )的鍵線式為△。(1)上述物質中屬于飽和鏈烴的是 (填字母)。(2)物質A 的名稱為 ,物質A 和物質B互為 。(3)物質R 為 (填寫名稱)。高一化學試卷第 5頁,共 8頁(4)物質F的分子式為 。(5)比物質 G 多一個碳原子的同系物 H,則 H可能的結構有 種,其中含三個甲基的同分異構體,其結構簡式為 ,寫出 H 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Δ17.(16 分)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反應為 2SO2 g O2 g 2SO3 g ,該反應是工業催化劑制硫酸的關鍵步驟。回答下列問題:(1)將一定量的SO2 和O2充入一帶有活塞的容器中,不能使該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填字母)。A.固定活塞位置,升高溫度 B.選擇更高效的催化劑C.移動活塞,擴大容器體積 D.固定活塞位置,充入更多 Ar(2)一定溫度下,在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SO2 和O2進行該反應,各物質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下圖所示。①圖中SO2 對應的曲線為 (填“曲線 1”“曲線 2”或“曲線 3”)。②反應進行到 b點時,O2的正反應速率 O2的逆反應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③反應進行到 a 點時,SO2 的轉化率為 %(保留小數點后 1 位)。④下列物理量不再發生變化時,能夠說明反應已達化學平衡狀態的是 (填字母)。c SO2 A.氣體的總質量 B.氣體的總物質的量 C.氣體密度 D. c O2 (3)研究SO2 在水溶液中的歧化反應,對硫酸工業尾氣的處理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已知SO2在 I 的催化下可與水發生反應生成某種強酸和某種單質,某實驗小組設計如下實驗探究影響該反應速率的因素。KI溶液 稀H2SO4 H2O實驗 反應溫 SO2 飽和序號 度 溶液V / mL c / mol L 1 V / mL c / mol L 1 V / mLI 25℃ 0 0.4 0 0.2 a 18mL高一化學試卷第 6頁,共 8頁Il 25℃ 2 0.4 0 0.2 0 18mLIII 25℃ 0 0.4 1 0.2 1 18mLIV 50℃ 2 0.4 0 0.2 0 18mL①寫出SO 在 I 2 的催化下與水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②利用實驗 I和實驗 II 驗證 I 可催化SO2 與水發生歧化反應, a 值應為 。③驗證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應選擇實驗 (填實驗序號)。④利用實驗 I和實驗 III 可探究 對速率是否有影響。18. (12 分)化學反應中的物質和能量變化是認識和研究化學反應的重要視角。(1)已知破壞 1molH—H 鍵、1molO=O 鍵時分別需要吸收 436kJ、498kJ 的能量。如圖表示H2、02轉化為水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①形成 1molH—O 鍵需要釋放 kJ 的能量。②從吸熱放熱角度分析,下列變化與 2H2(g)+O2(g)=2H2O(g)的反應類型相同的是(填標號)。a.生石灰溶于水 b.NaOH 固體溶于水c.Zn 與稀 H2SO4反應 d.Ba(OH)2·8H2O 晶體與 NH4Cl 晶體混合攪拌(2)利用 X、Y兩金屬設計成如圖所示實驗裝置,電流表指針發生偏轉,金屬 X附近產生大量氣泡。產生氣體的電極反應式為 ;兩金屬的活潑性:X Y(填“>”或“<”)。-(3)某酸性廢水中含有大量 Cl ,利用負載有 Pt 和 Ag 的活 性炭可對廢水凈化,其電化學工作原理如圖所示:①工作時電池的正極是 (填“Pt”或“Ag”)。②Ag 表面發生的電極反應式為 。-③每消耗標準狀況下 11.2LO2,理論上可去除 molCl 。19.(14 分)連二硫酸錳晶體(MnS2O6 4H 2O )呈紅色,可用于蔬菜、水果等保鮮。受熱易分解為MnSO4 和SO2 。實驗室中可利用飽和SO2 水溶液與MnO2反應制備連二硫酸錳,高一化學試卷第 7頁,共 8頁同時有MnSO4 生成,其制備裝置和具體步驟如下:Ⅰ.在 B的三口燒瓶中盛裝適量MnO2和 400mL 蒸餾水,控制溫度在 7℃以下,將 A 中產生的SO2 通入 B 中,反應過程中保持 C 中管口有少量氣泡持續冒出。Ⅱ.待燒瓶中MnO2全部反應完,反應液呈透明粉紅色時,停止通SO2 。Ⅲ.將裝置 C換為減壓裝置,一段時間后將 B中的溶液轉移至燒杯中。Ⅳ.向溶液中加入適量連二硫酸鋇溶液,攪拌,靜置,過濾。Ⅴ.對濾液進行一系列操作后、過濾、洗滌、干燥,得MnS2O6 4H2O 。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儀器 B 的名稱 。(2)對裝置 A 虛線框部分進行氣密性檢查的方法是 。(3)裝置 C 的作用是 。(4)有同學指出裝置 A、B 之間需要進一步完善,完善的措施是 。2 2 (5)步驟Ⅱ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有MnO2 SO2 Mn SO4 、 。(6)步驟Ⅳ中過濾出的濾渣是 ;步驟Ⅳ中確定沉淀已完全的操作是: 。高一化學試卷第 8頁,共 8頁高一化學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A D C D D C A D題號 11 12 13 14 15答案 B D B D D16(13 分)(1)ABG(3 分)(2) 正庚烷(1分) 同分異構體(1 分)(3) 氫氣(1 分)(4)C7H12 (1 分)(5) 5 CH3)2CHCH2CH2CH3 CH3CH2CH(CH3)CH2CH3點燃2C6H14 +19O2 12CO2+14H2017. (16 分)(1)CD(2) 曲線 2 (1分) 大于(1分)33.3 BI (3) 3SO2 2H2O 2H SO 2 II、IV 稀硫酸用量(或 濃度,2 4 S H合理即可)18.(12 分)(1) 465 ac (2) 2H 2e H2 < (1 分)(3) Pt(1 分) Ag-e-+Cl-=AgCl 219.(14 分)(1)三頸燒瓶(2)用止水夾夾住 AB 之間的橡膠管,打開分液漏斗旋塞,向分液漏斗中加水,一段時間內水不再流下,則氣密性良好(3)吸收尾氣SO2氣體,防止空氣污染;防止倒吸(4)AB 之間加一個防倒吸裝置MnO 2SO Mn2 2 (5) 2 2 S2O6(6) BaSO4 靜置后,沿燒杯壁向上層清液中繼續滴加 2-3 滴連二硫酸鋇溶液,2 若溶液不出現渾濁,則表明SO4 已經完全沉淀答案 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