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化學試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一1,C一12,0一16,K一39,C一35.5,C一64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勤勞質樸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勞動中的下列過程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裁剪布料B.堆放磚塊C.粉碎礦石D.糧食釀酒2.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人體吸入空氣主要是利用其中的A.02B.N2C.C02D.H203,在氧化鈣與水反應的實驗中不糯要標注的圖標是A.B.C.4.關于“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實驗,以下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研磨粗鹽B.過濾粗鹽水C.點燃酒精燈D.移走蒸發皿5.K02是一種供氧劑。供氧原理為4K02+2C02=2K2C03+302,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人.產生的鹽稱為碳氧化鈣B.氧元素的化合價不變C.反應后氣體分子數增加D.反應后固體質量增大6.“等一簾煙雨,候十里春風”,是對二十四節氣中“雨水”的形象描述。隨著“雨水”之后雨量的增多,空氣濕度逐漸增大的原因是A.每個水分子體積變大B.水分子分解加快C.每個水分子質量增大D.水分子數目增多7.某種蛇孢菌素(C26H38O4)具有抗癌作用。下列關于這種蛇孢菌素的說法正確的是A.由68個原子構成B.氫元素質量分數最小C.分子中含有2個氧分子D在空氣中燃燒可能生成SO28.自然界中存在著“水循環”“碳循環”“氧循環”三大循環。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三大循環過程中元素守恒,元素化合價不變B.水的天然循環既實現了水的自身凈化,又完成了水資源的重新分配C.碳、氧循環有利于維持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氣含量的相對穩定D.水的天然循環是通過其三態變化實現的,而碳、氧循環過程中均有化學變化發生9.生活中,過氧乙酸(CH3COOOH)消毒液對細菌、病毒等病原體均有效,下圖是某品牌消毒液的成分表,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A.過氧乙酸中碳、氧、氫質量比為2:3:4【品牌】XXXB.過氧乙酸中碳元素質量分數最大C每瓶過氧乙酸消毒液中含碳元素質量為6g【成分】CH3C00OH、H0D.若用該產品配制0.5%的過氧乙酸溶液,用量筒【規格760g瓶過氧乙酸含量5%量取水時仰視讀數會導致濃度偏低【用途】公共場所消毒1掃描全能王創建10.已知CaO+2HCl=CaCl2+Hz0,將10g碳酸鈣固體高溫煅撓至部分分解,冷卻后將全部剩余固體與足量稀鹽酸完全反應。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按照物質分類,碳酸鈣屬于鹽B.兩步反應生成C02總質量與煅燒程度無關C.煅燒前后固體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變大D,燬燒越充分則反應消耗的稀鹽酸的量越少二、非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共40分。11題(3)3分,17(4)②2分,化學方程式2分,其它每空1分。11,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結合周期表(部分)回答下列問題。IA TIAIIIA IVAVAVIA VIIA02 He氫凱1.0084.0033 Li 4 BoS B6C7N809 F 10 No2倒6.949.01210.8112.01140116.00190020.1811 Na 12 Mg13 Al 14 Si 15 P16 S 17 CI 18 Ar鈉硅22.9924.30269828.0830.9732.0635A53995(1)用化學用語填空:①氫元素的符號②1個氯原子(2)從元素分類的角度,12號元素屬于元素。(3)通過二氧化碳捕集、儲存和轉化可以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二氧化碳的化學式為CO2。簡述依據二氧化碳的化學式可獲取的三條信息(3分)。12.下圖為古今凈水工藝的對比,請回答問題。明《天工開物》:唐《茶經):“不浙江永嘉出土北貌〈齊民要術):古“宜搗蒜或明礬少應用雜蟲水,聽明末水處理池“茱萸葉可用于井許,投入水血中”作流水意。”池底殘存木炭水消喜今沉淀操作1吸附消(1)“漉水囊”可濾出水中浮游生物,此過程對應的操作I的名稱是①。實驗室此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②、燒杯和玻璃棒。(2)永嘉出土的明末水處理池是最早利用“木炭吸附”的凈水工藝,現代凈水過程中常用代替木炭。(3)絮凝劑明礬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長期飲用可能會引起老年性癡呆癥。現在改用Na2FeO:代替絮凝劑和消毒劑,Na2FeO:中Fe的化合價是13.亞硝酸鈉(NaNO2)是一種食品抑菌劑,呈白色或淺黃色,微溶于乙醇,遇酸分解,其水溶液呈堿性,在空氣中緩慢轉化為NaNO3。回答相關問題:(1)上述信息中,所呈現NaNO2物理性質的類型有顏色、(2)欲檢測所配NaNO2溶液呈堿性,可使用(選填一種試劑或用品)。(3)NaNO2與空氣中的(填分子式)化合為NaNO,。(4)100g50%的NaNO2溶液由100℃降溫至20℃,將析出NaNO2的質量為已知:NaNO2在水中溶解度如下:溫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71.280.896.3112.0128.0160.02掃描全能王創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