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深圳灣學校2024-2025學年度九年級下學期第三次模擬考試化學、物理(合卷)說明:1.答題前,請將姓名、準考證號和學校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卡指定的位置上,并將條形碼粘貼好。2.全卷包括化學卷和物理卷,考試時間100分鐘。3.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答案標號的信息點框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選擇題時,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指定區域內。4.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交回。化學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1.5分,共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 深圳發布《深圳市野生動植物保護規劃》,提出“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以不做法不利于此目標實現的是A 分類回收處理生活垃圾 B. 開發及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C. 提倡燃煤供應工業用電 D. 研發新工藝捕集二氧化碳2024年5月,嫦娥六號探測器由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順利開啟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集月壤之旅。請結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題。2. 運載火箭的外殼使用了高強鋁合金材料,其推進劑選取高效能的液氫和液氧。氧元素、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鋁原子質子數為13,原子質量為26.98B. 鋁在空氣中極易氧化成氧化鋁,中鋁元素的化合價:C. 保持液氧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OD. 液氫和液氧作為推進劑反應原理是:3. 航天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化學的助力。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水處理系統中的活性炭可除異味 B. 高強鋁合金材料是抗腐蝕的復合材料C. 通過電解水為空間站供氧 D. 宇航員為避免骨質疏松可適當補鈣4. 國產三折疊屏手機正式問世,將科幻變為現實。二元酐是生產折疊屏的原料之一、下列有關二元酐的說法錯誤的是A. 屬于有機化合物 B. 充分燃燒生成和C. 碳、氫元素質量之比為 D. 由10個碳原子、2個氫原子和6個氧原子構成5. 中科院李燦院士團隊在二氧化碳制甲醇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進展,其反應過程如圖。相關說法錯誤的是A. 消耗的CO2與生成的CH3OH質量比為11:16B. 反應中CO2、H2一定要與催化劑接觸C. 反應過程中“”分成“”和“”D. 該研究有利于實現“碳中和”目標6. 下列開展的勞動項目與所述化學知識關聯正確的是選項 勞動項目 化學知識A 用廚余垃圾堆肥種菜 廚余垃圾含N、P、K元素B 給養魚池中泵入空氣 易溶于水C 擦干洗凈的鐵鍋以防生銹 鐵與氧氣反應生成D 煤爐旁放一盆水防止CO中毒 CO能與水反應A. A B. B C. C D. D7. 如圖是“堿的化學性質”的思維導圖,祝愿同學們破“堿”成蝶,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 可溶性堿能使酚酞溶液變紅,因為溶液中含有B. 實驗室可利用堿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檢驗二氧化碳C. 酸堿中和反應中某些元素的化合價可能發生改變D. 工業上可用熟石灰與純堿制燒堿8. 下列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硫在空氣中燃燒 B.除去甲烷中的二氧化碳C.鑒別和NaCl三種白色粉末 D.觀察酸堿指示劑的變色情況A. A B. B C. C D. D9. 水和乙醇都是工業上重要的溶劑,NaOH在水和乙醇中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10℃~50℃時,NaOH在水和乙醇中的溶解性差別不大B. 20℃時,209gNaOH水溶液中至少含溶質109gC. 50℃時,NaOH的乙醇溶液降溫一定有NaOH析出D. 50℃時,在20g乙醇中加入5gNaOH形成不飽和溶液10. 如圖1所示,在水中分別加入相同濃度的稀H2SO4和NaOH溶液,用石墨作電極電解水。10s 時接通電源開始電解,130s時關閉電源停止電解,實驗過程中CO2濃度傳感器采集到的數據如圖2所示。以下對該實驗的分析正確的是A. 曲線1是水中加入NaOH溶液電解水采集到的數據 B. 隨著電解的進行,溶液的pH均增大C. 電解過程中產生CO2可能與石墨電極有關 D. 停止電解后,CO2的濃度立即出現下降二、非選擇題(共4題,共30分)【科普閱讀】11. 污水處理污水處理常選用的消毒工藝有紫外線消毒、二氧化氯消毒、次氯酸鈉消毒,紫外線消毒通過破壞微生物遺傳物質實現殺菌,但穿透力有限。二氧化氯常作高效消毒劑,常溫下為黃綠色氣體,極易溶于水,受光照、振動或加熱等影響可發生爆炸,但在水溶液中無危險性,次氯酸鈉(NaClO)是常用的含氯消毒劑之一,溶液顯堿性,也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但次氯酸鈉極不穩定,稍加熱時就可以迅速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氧氣,從而失去消毒殺菌功效。實驗測得次氯酸鈉的有效氯與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通常情況下,有效氯含量越高,消毒效果越好。將“84消毒液”與潔廁靈混用會產生氯氣,氯氣是有毒氣體,人體吸入后會劇烈咳嗽。(1)目前污水處理消毒的工藝有___________(一種即可),屬于___________(“物理”或“化學”)變化。(2)的物理性質有___________(寫出一點即可)。(3)“84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中氯元素化合價是___________。若不慎將“84消毒液”放置在陽光直射的環境中,會發生的化學反應為___________(寫化學方程式)。(4)對比圖中三條曲線,溫度和次氯酸鈉消毒效果關系是___________。(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A. 用棕色試劑瓶盛裝水溶液并置于冷暗處保存B. NaClO溶液顯堿性,能夠使紫色石蕊試劑變紅C 將“84消毒液”與潔廁靈混用可增強消毒效果12. 某化學興趣小組開展了“碳中和”主題項目式探究。活動一:探究溫室效應【資料】相同條件下,陽光照射時,溫室氣體含量越高環境升溫越快。【實驗】小深同學用塑料瓶A收集一瓶,相同的塑料瓶B收集一瓶空氣,按圖1連接裝置(氣密性良好)。將裝置移至室外,置于陽光下照射一段時間。(1)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紅墨水向___________(選填“左”或“右”)移動。【結論】能增強溫室效應。活動二:碳封存(2)小圳同學用圖2裝置模擬油氣田封存。連接C、D裝置,將從___________(選填“a”或“b”)端通入裝有油的集氣瓶中封存,油被壓入燒杯中。活動三:碳捕集(3)可用NaOH溶液“捕集”,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NaOH溶液和反應沒有明顯現象,為驗證NaOH與能發生反應,小灣同學進行了以下探究。(4)實驗設計 實驗操作與現象 實驗結論角度①反應物減少 將充滿的試管倒扣入裝有50mLNaOH溶液的燒杯中,觀察到___________。 NaOH與能發生反應角度②新物質生成 將注射器1中的NaOH溶液注入裝有二氧化碳且擰緊瓶蓋的軟塑料瓶中,振蕩,觀察到軟塑料瓶變癟,再將足量的___________(填試劑名稱),用注射器2注入瓶中,觀察到___________。(5)小深認為角度①的實驗操作與現象不能說明兩者發生了化學反應,原因是___________。于是大家討論后,完成了補充實驗,請你寫出實驗操作與現象___________。13. 興趣小組對勞動課上使用的鋤頭產生了興趣,進行探究。回答下列問題:(1)“鋤頭”的制作過程[查閱資料]鋤頭由生鐵鍛造制成。①過程Ⅰ中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X的化學式是______。②過程Ⅱ表示工業高爐煉鐵,其中焦炭除了提供能量外還能產生CO,寫出CO煉鐵的化學方程式______。(2)“鋤頭”的除銹翻新長期使用的鋤頭表面有銹跡和油污,同學們按以下流程進行除銹翻新。①根據實驗目的,一定濃度的甲溶液可能為______(填“稀鹽酸”或“NaOH溶液”)。②若“除銹”前無“水洗”步驟,除銹液(含鹽酸)的使用量將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③寫出除銹液(含鹽酸)“除銹”的主要化學方程式______“除銹”后仍需“水洗”的目的是______。④鋤頭翻新后仍要進行防銹處理,寫出一條生活中的防銹方法______。14. 某品牌泡打粉標簽部分內容如圖,對其開展項目式學習。活動一:認識泡打粉(1)碳酸氫鈉中質量分數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_。(2)泡打粉中___________(填名稱)與碳酸氫鈉作用生成氣體使面包松軟。活動二:碳酸鈉能否代替碳酸氫鈉【資料】食物堿性強容易帶苦澀味(3)三頸燒瓶中加入等質量的碳酸鈉與碳酸氫鈉如圖,先加入10mL水,再加入等量稀鹽酸(足量)進行實驗,發現兩瓶的膠塞均被沖出,原因是___________。(4)計算藥品用量,若需產生,需要碳酸氫鈉多少克?(,寫具體計算過程)(5)減少固體重新實驗,測得它們溶于10mL水時pH變化、與等量稀鹽酸(足量)反應壓強變化情況如圖。泡打粉主要成分選擇碳酸氫鈉的原因是___________(寫出一點即可)。深圳灣學校2024-2025學年度九年級下學期第三次模擬考試化學、物理(合卷)說明:1.答題前,請將姓名、準考證號和學校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卡指定的位置上,并將條形碼粘貼好。2.全卷包括化學卷和物理卷,考試時間100分鐘。3.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答案標號的信息點框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選擇題時,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指定區域內。4.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交回。化學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1.5分,共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題答案】【答案】C【2~3題答案】【答案】2. D 3. B【4題答案】【答案】D【5題答案】【答案】A【6題答案】【答案】A【7題答案】【答案】C【8題答案】【答案】A【9題答案】【答案】D【10題答案】【答案】C二、非選擇題(共4題,共30分)【科普閱讀】【11題答案】【答案】(1) ①. 紫外線消毒,二氧化氯消毒,次氯酸鈉消毒(一種即可) ②. 化學(2)常溫下黃綠色氣體,極易溶于水(一點即可)(3) ①. +1 ②.(4)溫度升高時,次氯酸鈉消毒效果減弱 (5)A【12題答案】【答案】(1)右 (2)b(3)2NaOH+CO2=Na2CO3+H2O(4) ①. 試管內液面上升 ②. 稀鹽酸(合理即可) ③. 塑料瓶內液體中產生較多氣泡,塑料瓶恢復原狀(合理即可)(5) ①.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與水反應,也會使裝置內壓強減小(合理即可) ②. 選取同樣的裝置,向燒杯內加入等量的蒸餾水,觀察到滴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內液面上升更高(合理即可)【13題答案】【答案】(1) ①. SO2 ②.(2) ①. NaOH溶液 ②. 增大 ③. ④. 除去除銹液(含鹽酸) ⑤. 保持表面潔凈和干燥等(合理即可)【14題答案】【答案】(1)氧元素 (2)固體酒石酸(3)碳酸鈉和碳酸氫鈉都能與稀鹽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使三頸燒瓶內氣壓過大(4)設產生0.88gCO2需要碳酸氫鈉的質量為x,x=1.68g;答:若需產生0.88gCO2需要碳酸氫鈉1.68g;(5)碳酸氫鈉溶于水pH變化小,與稀鹽酸反應產生氣體快(合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