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檢測試卷高二化學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Li 7 F 19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4題,每題3分,共42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1. 甲烷與氯氣在光照條件下反應,得到的產物中含有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分離它們的操作方法是A. 萃取 B. 蒸餾 C. 過濾 D. 重結晶2. 我國科學家在青蒿素研究方面為人類健康作出了巨大貢獻。在青蒿素研究實驗中,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 通過萃取法可獲得含青蒿素的提取液B. 通過X射線衍射可測定青蒿素晶體結構C. 通過核磁共振譜可推測青蒿素相對分子質量D. 通過紅外光譜可推測青蒿素分子中的官能團3. 氯吡格雷可用于防治動脈硬化。下列關于該有機物的說法正確的是A. 屬于烴類 B. 可發生加成反應C. 分子中含有3個苯環 D. 分子式為C16H17ClNO2S4. 下面是以環戊烷為原料制備環戊二烯的合成路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的結構簡式為B. 反應④的反應試劑和反應條件是濃加熱C. ①②③的反應類型分別為鹵代、水解、消去D. 環戊二烯與以1∶1的物質的量之比加成可生成5. 下列物質性質的比較,順序不正確的是A. 元素的電負性:Cl>S>NaB. 鹵素單質的熔點:C. 羧酸酸性:D. 相同條件下,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6. 下列事實不是由于分子的極性導致的是A. N2的沸點比CO低B. 常溫常壓下,CO2為氣體,CS2為液體C. HCl氣體易溶于水D. 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靠近水流,水流方向發生變化7. 離子液體具有較好的化學穩定性、較低的熔點以及對多種物質有良好的溶解性,因此被廣泛應用于有機合成、分離提純以及電化學研究中。如圖為某一離子液體的結構。下列選項不正確的是A. 該離子液體能與水分子形成氫鍵B. 該結構中不存在手性碳原子C. 該結構中C原子的軌道雜化類型有3種D. BF中存在配位鍵,B原子的軌道雜化類型為sp38. NH4Cl的晶胞為立方體,其結構如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NH4Cl晶體屬于離子晶體B. NH4Cl晶胞中H-N-H鍵角為90°C. NH4Cl晶體中既有離子鍵又有共價鍵D. 每個Cl-周圍與它最近且等距離的的數目為89. 堿金屬離子可形成兩種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堿金屬離子與冠醚通過離子鍵形成超分子B. K+與冠醚形成超分子,增大了KMnO4在有機溶劑中的溶解度C. NaCl晶胞中代表Cl-D. 1個NaCl晶胞中平均含有個Na+和個Cl-10. 有機化合物分子中的鄰近基團往往存在相互影響,這種影響會使有機化合物性質產生差異。下列事實不能說明上述觀點的是A. 甲苯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甲烷不能B. 乙酸能與碳酸鈉發生反應,而乙醇不能C. 與苯相比,甲苯更易與濃HNO3發生取代反應D. 2-甲基-1-丙醇能發生消去反應,2,2-二甲基-1-丙醇不能發生消去反應11. 下表中的實驗操作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A 鑒別苯和甲苯 分別加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觀察顏色變化B 檢驗溴乙烷中的溴元素 將溴乙烷與NaOH溶液混合加熱,靜置,待溶液分層后,取上層清液用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C 分離甲醇(沸點65℃)、正丙醇(沸 點97℃)和正戊醇(沸點138℃) 將混合溶液放 入蒸餾燒瓶進行加熱,分別收集相應的餾分D 比較乙酸、碳酸、苯酚的酸性強弱 向碳酸鈉固體中加入乙酸,將產生的氣體通入苯D酚鈉溶液中A. A B. B C. C D. D12. 已知,如果要合成所用原始原料可以是①2—甲基—1,3—丁二烯和2—丁炔②1,3—戊二烯和2—丁炔③2,3—二甲基—1,3—戊二烯和乙炔④2,3—二甲基—1,3—丁二烯和丙炔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13. 近期,天津大學化學團隊以CO2與辛胺為原料實現了甲酸和辛腈的高選擇性合成,裝置工作原理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Ni2P電極與電源正極相連B. 辛胺轉化為辛腈發生了還原反應C. In/In2O3-x電極上可能有副產物H2生成D. 在In/In2O3-x電極上發生的反應為CO2+H2O-2e-=HCOO-+OH-14. 配合物常用作殺蟲劑、媒染劑等。其制備的流程圖如下:已知:的空間結構為平面四邊形。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若中兩個被兩個Cl取代,只有一種結構B. 過程②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 過程③加入95%乙醇的作用是減小溶劑極性,以減小硫酸四氨合銅的溶解度D. 根據上述實驗現象可知,與結合能力的強弱順序為:第二部分15. 我國科學家制備了一種ZnPc/C60太陽能電池,其結構示意圖如下。(1)鋁元素屬于_____________區(填“s”“d”“”或“p”)。(2)C60分子中60個碳原子都是等價的,均以近似_____________雜化的方式形成3個不共平面的σ鍵,余下的1個p軌道電子互相重疊形成閉殼層電子結構,π電子云分布在C60分子籠的內外層表面上。循環伏安測試表明:C60在溶液中可以逐步可逆地接受6個電子形成負離子,卻很難失去電子變為陽離子。(3)①ZnPc中Zn2+的價層電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②ZnPc中存在配位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4)某溶劑中,ZnPc可以和C60形成分子間電荷轉移復合物,反應方程式可表示為:ZnPc+C60ZnPc-C60,不同溫度下生成電荷轉移復合物的平衡常數如下表。溫度 生成ZnPc-C60的K24℃ 1.232944℃ 0.967464℃ 0.4923反應:ZnPc+C60ZnPc-C60△H_____________0(填“>”或“<”),ZnPc-C60中ZnPc是電子_____________(填“給體”或“受體”)。(5)LiF晶體結構屬于氯化鈉型,其晶胞結構如圖所示。①LiF的熔點和沸點比NaCl的高,請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②LiF晶體的密度約為2.6g/cm3,LiF晶胞的體積約為_____________cm3(計算結果保留一位有效數字)。16. 分子式為的有機物A在適宜的條件下能發生如下一系列轉化:(1)寫出A的同系物中分子量最小的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簡式:_____。(2)B→C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3)D→B的反應類型是_____。(4)已知E的核磁共振氫譜只有一組峰,且E不能發生銀鏡反應。①D的結構簡式是_____。②由E合成 的路線如下。EFGH寫出下列物質的結構簡式:F:_____,G:_____,H:_____。17. “張-烯炔環異構反應”被《Name Reactions》收錄。該反應可高效構筑五元環化合物:(R、R‘、R“表示氫、烷基或芳基)合成五元環有機化合物J的路線如下:已知:(1)A屬于炔烴,其結構簡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B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相對分子質量是30。B的結構簡式是___________(3)C、D含有與B相同的官能團,C是芳香族化合物,E中含有的官能團是___________(4)F與試劑a反應生成G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試劑b是_______________。(5)M和N均為不飽和醇。M的結構簡式是___________(6)N為順式結構,寫出N和H生成I(順式結構)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18. (NH4)2S2O8電化學循環氧化法可用于廢水中苯酚的降解,示意圖如圖。(1)(NH4)2S2O8的電解法制備已知:電解效率η的定義為η(B)=×100%①電極b是_____極。②生成的電極反應式是_____。③向陽極室和陰極室各加入100mL溶液。制備的同時,還在電極b表面收集到2.5×10-4mol氣體,氣體是_____。經測定η()為80%,不考慮其他副反應,則制備的(NH4)2S2O8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mol/L。(2)苯酚的降解已知:·具有強氧化性,Fe2+濃度較高時會導致·猝滅。可將苯酚氧化為CO2,但反應速率較慢。加入Fe2+可加快反應,過程為:ⅰ. +Fe2+=+·+Fe3+ⅱ. ·將苯酚氧化① ·氧化苯酚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②將電解得到的含溶液稀釋后加入苯酚處理器,調節溶液總體積為1L,pH=1,測得在相同時間內,不同條件下苯酚的降解率如圖。用等物質的量的鐵粉代替FeSO4,可明顯提高苯酚的降解率,主要原因是_____。(3)苯酚殘留量的測定已知:電解中轉移1mol電子所消耗的電量為F庫侖取處理后的水樣100mL,酸化后加入KBr溶液,通電。電解產生的Br2全部與苯酚反應,當苯酚完全反應時,消耗的電量為a庫侖,則樣品中苯酚的含量為_____g/L。(苯酚的摩爾質量:94g/mol)19. 實驗表明,當乙醛加入到溴水中,溴水會褪色。針對此現象,某小組同學依據乙醛結構進行探究。【實驗假設】(1)假設Ⅰ:醛基含有不飽和鍵,可與發生_________反應(填反應類型)。假設Ⅱ:乙醛具有α-H,可與溴水發生取代反應。一元取代反應如下:無論是幾元取代,參加反應的與生成的HBr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__。假設Ⅲ:乙醛具有較強的還原性,可被溴水氧化為乙酸,補全下面反應方程式。_________【實驗過程】針對以上假設,該小組同學設計了兩組方案。方案Ⅰ:通過對比反應現象判斷反應類型。序號 操作 現象試管1 1mL溴水+1mL乙醛,充分振蕩后靜置 褪色試管2 1mL溴的溶液+1mL乙醛,充分振蕩后靜置 ____結論:假設Ⅰ不成立。(2)試管2中的實驗現象為__________。方案Ⅱ:通過測定反應后混合液的pH判斷反應類型。序號 操作 pH試管1 加入20mL溴水,再加入10mL苯酚溶液,待完全反應后(苯酚過量),測定混合液pH 1.85 []試管2 加入20mL相同濃度的溴水,再加入10mL 20%的乙醛溶液(乙醛過量),3min后完全褪色,測定混合液pH ____________注:苯酚和乙酸的電離及溫度變化對混合液pH的影響可忽略。(3)寫出苯酚與溴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試管2中反應后混合液的pH=1.85,則證明乙醛與溴水的反應類型為______反應;若pH接近______,則證明為氧化反應(lg2≈0.3);若pH介于兩者之間,則證明兩種反應類型皆有。【實驗結論與反思】(5)根據實驗數據得出結論:乙醛與溴水發生氧化反應。查閱資料,乙醛并非直接與發生反應,而是與次溴酸(HBrO)反應,從平衡移動的角度解釋乙醛使溴水褪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6)已知檸檬醛的結構如圖,結合上述實驗,檢驗檸檬醛分子中存在碳碳雙鍵的合理方法為 (填字母序號)。A. 向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中加適量檸檬醛,觀察其是否褪色B. 向溴水中加適量檸檬醛,觀察其否褪色C. 向溴的溶液中加適量檸檬醛,觀察其是否褪色D. 向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中加適量檸檬醛,加熱,冷卻后取上層清液再加溴水,觀察其否褪色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檢測試卷高二化學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Li 7 F 19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4題,每題3分,共42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1題答案】【答案】B【2題答案】【答案】C【3題答案】【答案】B【4題答案】【答案】D【5題答案】【答案】C【6題答案】【答案】B【7題答案】【答案】C【8題答案】【答案】B【9題答案】【答案】A【10題答案】【答案】D【11題答案】【答案】D【12題答案】【答案】A【13題答案】【答案】AC【14題答案】【答案】A第二部分【15題答案】【答案】(1)p (2)sp2(3) ①. 3d10 ②. N原子能給出孤電子對,Zn2+有能接受孤電子對的空軌道(4) ① < ②. 給體(5) ①. 陰、陽離子的帶電荷分別相同,但Li+半徑小于Na+半徑、F-半徑小于Cl-半徑,所以LiF的晶格能大于NaCl的晶格能 ②. 7×10-23【16題答案】【答案】(1)CH3Br(2)(3)消去反應 (4) ①. ②. ③. ④.【17題答案】【答案】 ①. CHC—CH3 ②. HCHO ③. 碳碳雙鍵、醛基 ④. ⑤. NaOH醇溶液 ⑥. CH3-CC-CH2OH ⑦.【18題答案】【答案】(1) ①. 陽 ②. 2SO-2e-=S2O ③. O2 ④. 0.02(2) ①. + ②. Fe緩慢釋放Fe2+,使c(Fe2+)較低,減弱了Fe2+對SO·的猝滅作用;且Fe可以和產生的Fe3+反應,繼續補充Fe2+(3)【19題答案】【答案】(1) ①. 加成反應 ②. 1:1 ③.(2)溶液分層,溴水不褪色;(3) (4) ①. 取代反應 ②. 1.55(5)乙醛與HBrO反應,使得平衡正向移動,消耗,溶液褪色 (6)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