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地理參考答案1.B 2.B 3.B 4.C 5.B 6.A 7.B 8.A 9.C 10.A 11.D 12.B 13.C 14.C 15.D16.(1)人口分布特點:以黑河—騰沖線為界,東多西少(東部人口密集,西部稀疏);東部沿海、平原地區人口密度高(≥500人/km ),西部高原、山地、荒漠區人口密度低(<10人/km );長江和黃河中下游、珠江三角洲等經濟發達地區人口高度集中。(2)農村勞動力涌城市原因:經濟因素:城市就業機會多,收入水平高;工業、服務業發展吸引勞動力;社會因素:城市教育、醫療、交通等公共服務更完善;追求更高生活質量;政策因素:戶籍制度放寬,城鄉流動限制減少;個人發展:農村剩余勞動力尋求職業發展和技能提升機會。(3)不利影響:農業生產:勞動力短缺導致耕地撂荒,農業產量下降;傳統農業技術傳承困難;農村老齡化:青壯年外流加劇老齡化,養老負擔加重;基礎設施閑置:空心化導致農村公共設施利用率低,資源浪費;生態問題:過度依賴機械化可能破壞土壤結構,或撂荒土地引發植被退化。17.(1)乙縣位于都市圈外部且距特大城市較遠,縣內鄉鎮人口向都市圈內的遷移意愿較低;乙縣受都市圈產業影響小,經濟水平較低,優勢資源(產業、服務設施,醫療設施等)高度集中于縣城,導致城鄉差異大,縣城對鄉鎮的吸引力強。(2)甲縣城城鎮化發展水平較高,城鎮化發展速度較快;乙縣城城鎮化發展水平較低,城鎮化發展速度較慢。(3)鄉鎮老齡化(留守老人),留守兒童問題加劇;鄉鎮產業空心化,經濟活力差;鄉鎮房屋廢棄或農村耕地拋荒;鄉鎮文化傳承不足。18.(1)起步晚;發展速度快;現階段城鎮化水平較低。(2)標志:發展重心從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轉移;問題:城市環境質量下降;人口增多,生態破壞加劇;城市規劃、管理、就業難度大;出現交通擁堵、住房緊張等問題19.(1)公路網絡相對完善;公路運輸靈活性好;適合短途或小批量、高頻次貨物運輸;速度較快;短途運輸成本低。或鐵路線路較少;靈活性差;不適合短途或小批量、高頻次貨運需求;短途運輸成本高;設備陳舊,運力不足。(2)勞動力充足廉價,地價低,加工成本低;海運/物流成本較低;賦稅低;出口產品多樣/產品價格較低/產品附加值低;離我國近,原料及零部件運輸成本低。(3)距離遠;物流/交通成本高;南、北工業類型差異大,互補性差;主要承擔加工制造環節,缺乏本土化完整的產業鏈;鐵路設施較落后/公路運輸成本高/海運較慢。懷仁市大地學校2024-2025學年下學期期中考試(貼條形碼區) (姓名________________)高一地理·答題卡(班 級) (________________)(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并認真檢查監考員所粘貼的條形碼。2.請按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4.正確填涂,錯誤填涂[×] [√] [/])(選擇題(用2B鉛筆填涂))(選擇題(45分)) (1[ A ] [ B ] [ C ][ D ]2[ A ] [ B ] [ C ] [ D ]3[ A ] [ B ] [ C ] [ D ]4[ A ] [ B ] [ C ] [ D ]5[ A ] [ B ] [ C ] [ D ]6[ A ] [ B ] [ C ][ D ]7[ A ] [ B ] [ C ] [ D ]8[ A ] [ B ] [ C ] [ D ]9[ A ] [ B ] [ C ] [ D ]10[ A ] [ B ] [ C ] [ D ]11[ A ] [ B ] [ C ] [ D ]12[ A ] [ B ] [ C ] [ D ]13[ A ] [ B ] [ C ] [ D ]14[ A ] [ B ] [ C ] [ D ]15[ A ] [ B ] [ C ] [ D ])(選擇題(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簽字筆書寫))(16.(18分)(1)(6分)(2)(6分))(非選擇題(共55分))(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的答案無效)((3)(6分))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的答案無效)(17.(14分)(1)(4分)(2)(4分)(3)(6分))(19.(12分)(1)(4分)(2)(4分)(3)(4分)) (18.(11分)(1)(6分)(2)(5分))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的答案無效)地理 第2頁(共2頁)絕密★啟用前懷仁市大地學校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期中考試高一地理(考試時間:75分鐘 試卷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 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 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 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 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第Ⅰ卷一. 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我國新疆地區人口密度大約為16人/km ,而京津冀地區約為468人/km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造成新疆地區與京津冀地區人口密度差異巨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礦產 B.水源、氣候 C.經濟、水源 D.植被、土壤2.可以合理提高京津冀地區環境人口容量的措施是( )A.引導人口大量遷出 B.提高科技水平C.大規模建設新城市 D.擴大耕地面積近年來,不少在城市積累了資金、習得專長的農民工,開始逆向流動、返鄉創業。這類人,被媒體稱為“城歸”。據統計,近年來“城歸”人數累計達到450萬。隨著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將有更多的“城歸”返鄉創業,這將給家鄉的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不可估量的現實影響。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城歸”返鄉創業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產業已達飽和,經濟效益不斷下降 B.國家優惠政策實施,鄉村經濟蓄勢發展C.鄉村土地無人耕種,大面積的撂荒 D.城市生活成本過高,環境污染嚴重4.“城歸”現象給鄉村最先帶來的社會效益是 ( )A.快速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環境質量 B.迅速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完善基礎設施C.可以緩解留守兒童和老齡化問題 D.促進農業規模化和專業化發展讀各類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隨距離變化圖(a、b、c曲線都是租金支付能力變化曲線),完成下列小題。5.C付租能力曲線表示( )A.住宅 B.工業 C.商業 D.農業6.OA之間為( )A.商業區 B.住宅區 C.工業區 D.文化區如圖是某地城鎮化過程發展階段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7.城鎮化過程發展階段I所對應的右圖中城鎮化階段是( )A.a階段 B.b階段 C.c階段 D.無法確定8.關于城鎮化過程發展階段Ⅱ的主要表現,敘述正確的是( )①大城市人口向鄉村居民點和小城鎮回流②大城市中心區失業率增高、人口萎縮③該階段與城市交通擁擠、污染嚴重等密切相關④人口遷向鄉村和小城鎮,是再城鎮化階段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024年3月28日,小米汽車發布會后,4分鐘訂單破了1萬。截至今年6月13日,小米SU7累計交付已突破2萬輛,全年將保障交付10萬臺。早在2013年小米就投資了電車上游產業鏈,其業務范圍包括車規級芯片、激光雷達、智駕軟件解決方案、線控執行器、動力電池和電池原材料,以及精密傳動齒輪等方面。小米SU7的部分部件來自世界多個國家的企業,如加速度傳感器由德國的大陸特威斯提供,打孔通風制動盤由意大利的布雷博提供,轉向器供應商為美國的耐世特,空氣彈簧由中國寧波的拓普集團供應等。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小米曾是一家以手機業務為主的企業,小米SU7可以迅速上市的原因是( )①技術力量雄厚②電商產業發達③國內產業鏈完整④政策支持力度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小米SU7的部分部件來自世界多家公司的原因是( )A.尋求最佳區位,降低零部件生產成本 B.小米資金雄厚,利于進口更優質的部件C.政府政策支持,鼓勵企業進口多元化 D.小米汽車起步晚,縮短與競爭對手的差距11.從可持續發展角度來看,中國推廣新能源汽車的生態意義是( )A.緩解化石能源供應緊張,保障能源安全 B.促進汽車產業升級,帶動相關產業發展C.拉動內需,擴大就業,促進基礎設施建設 D.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緩解全球變暖2024年12月,廣西靈川縣X村砂糖橘種植基地的砂糖橘因口感好、品質佳,產品遠銷東南亞市場,但在歐美等國際市場銷量少。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當地采摘砂糖橘的工人多為年長的村民,這反映當地( )A.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 B.外出青年務工人員多C.農業機械化水平較低 D.種植砂糖橘面積較廣13.該村砂糖橘的國際市場集中在東南亞主要是因為( )A.砂糖橘產量大 B.砂糖橘品質好 C.市場距離更近 D.市場需求量大我國城市地鐵發展迅速。與上海、杭州等城市相比,寧波的地鐵發展相對滯后,目前正在大力發展,預計到2035年將建成14條地鐵線路。為了居民方便快捷出行,不少城市在地鐵出入站處投放共享單車。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4.寧波大力發展地鐵公共交通的主要意義有( )①降低出行成本 ②抵御臺風暴雨 ③節約城市土地 ④減少地面行人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15.利用地理信息系統,分析寧波各個地鐵站共享單車投放量是否合理,需考慮因素有( )①交通線路 ②商業街區 ③電網分布 ④人口密度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第Ⅱ卷二. 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5分。16.讀我國人口密度分布圖和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8分)材料: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大量農村勞動力涌向城市,形成了壯觀的“民工潮”。然而,近年來,一些城市出現了“民工荒”,與此同時,農村也出現了勞動力短缺的現象。(1)描述我國人口分布的主要特點。(6分)(2)分析我國農村勞動力大量涌向城市的原因。(6分)(3)試述農村勞動力短缺可能給農村地理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6分)17.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下圖為我國某都市圈內、外部區域兩類縣城與鄉鎮的分布模式圖,甲、乙縣城與鄉鎮之間的人口流動模式存在明顯差異,其中乙縣城對其下轄鄉鎮人口的吸引力強于甲縣城。(1)與甲縣城比較,據圖分析乙縣城對其下轄鄉鎮人口吸引力更強的原因。(4分)(2)指出甲、乙兩縣城城鎮化發展水平及速度的差異。(4分)(3)簡述乙縣城發展模式可能對其鄉鎮地區帶來的社會、經濟問題。(6分)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通過長期研究與探索,有關專家提出社會經濟發展是城鎮化的主要驅動力的觀點。近年來,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對城鎮化進程產生一定影響。下圖為1990——2020年我國與發達國家城鎮化率及我國產業結構變化統計圖。(1)與發達國家相比,指出我國城鎮化的特點。(6分)(2)據圖寫出我國城鎮化的標志,并分析城鎮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5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共12分)材料一越南人口已超過1億,勞動人口占比達70%。其制造業以出口加工型為主,政府通過稅收減免、簡化審批等支持,推動越南成為全球電子產品和紡織品加工出口基地。產品主要出口美國、中國和歐盟,其中中國也是越南制造業原料和零部件的第一大進口國。下圖為越南區域略圖,下表為越南南、北部工業區的主導部門。材料二越南現有鐵路大多興建于20世紀80年代之前。近年來,隨著越南制造業和電商發展,小批量、高頻次的貨運需求增加,公路運輸占整個貨物運輸比重高達73%。工業區 出口加工型主導工業部門北部工業區 機械制造、汽車零部件制造、摩托車生產、紡織服裝、食品加工南部工業區 紡織服裝、電子產品、機械加工、化肥、食品加工(1)與鐵路相比,簡述越南貨運中公路運輸占比較大的原因。(4分)(2)從產品競爭力角度,簡述越南發展出口加工型工業的優勢條件。(4分)(3)分析南、北部工業區產業協作水平較差的原因。(4分)地理試題 第7頁(共6頁) 地理試題 第8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地理答案.docx 地理答題卡.docx 高一地理 已編輯.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