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河北省滄州市青縣第一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 5月階段測試模擬 化學試卷.zip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河北省滄州市青縣第一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 5月階段測試模擬 化學試卷.zip

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5月階段測試試卷》參考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A C B C C D D
題號 11 12 13 14
答案 C D C D
1.C
【詳解】A.藥酒是將中藥有效成分溶解在酒中而制成的日常佳品,利用了固-液萃取原理,A正確;
B.絲綢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蛋白質因富含酰胺基而具有良好的吸濕性,B正確;
C.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C錯誤;
D.明礬水解顯酸性,青銅器上的銅銹可用明礬水去除,D正確;
故答案選C;
2.C
【詳解】A.聚合氯化鋁可以形成膠體,膠體可以吸附污水中的懸浮物,A正確;
B.微生物可將水中的有機物轉化為二氧化碳、水等無機物,B正確;
C.酸性條件可提高次氯酸鈉的殺菌能力,即次氯酸的殺菌能力強,C錯誤;
D.膜分離技術通過選擇性過濾機制,能夠高效去除水體中的溶解性污染物、微生物及鹽分,實現水體的深度處理和凈化,D正確;
故選C。
3.B
【詳解】A.在[Cu(H2O)4]2+中,1個與4個H2O形成4個配位鍵(屬于鍵 ),1個H2O中還有2個O-H鍵,所以1mol[Cu(OH)4]2-中所含鍵數目為12NA,A錯誤;
B.晶體中,1個Si原子與4個O原子形成4個硅氧鍵,6gSiO2的物質的量,則所含硅氧鍵數目為0.4NA,B正確;
C.標準狀況下,氯仿()是液體,不能用氣體摩爾體積22.4L/mol來計算其物質的量,也就無法確定氯原子數目,C錯誤;
D.室溫下,1L pH=13的Ba(OH)2溶液中所含,根據n = cV,的物質的量為0.1mol,數目為0.1NA,D錯誤;
故選B。
4.A
【詳解】A.紫紅色的銅和氯氣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棕黃色氯化銅,過量的氯氣可用堿石灰吸收,A項正確;
B.石油分餾時,接收餾出物的錐形瓶不能塞橡膠塞,否則會因液氣體增加導致氣體壓強增大而發生意外事故,B項錯誤;
C.NaHSO3與H2O2的反應無明顯現象,無法得出實驗結論,C項錯誤;
D.給坩堝加熱時,需要搭配三腳架、泥三角,邊加熱邊用玻璃棒攪拌,D項錯誤;
故選A。
5.C
【分析】基態W原子s能級上的電子總數是p能級上的電子總數的2倍,W是C;Q、W、X、Y、Z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則X為N元素,Q為H元素,Z單質為有色氣體,則Z為Cl元素,Q與Y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等于Z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則Y為O元素,據此分析解答。
【詳解】A.X為N,Y為O,同一周期的元素從左到右, 第一電離能總體上呈增大趨勢,但氮原子的軌道處于半滿的穩定結構,這種結構相對較難失去電子,導致氮的第一電離能比氧大第一電離能,故,A正確;
B.是,其價層電子對數為:,含有一對孤對電子,其空間結構為三角錐形,B正確;
C.W是C,Z為Cl,氯的氧化性強于碳,但是沒有強調是否為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故不能判斷,C錯誤;
D.Y為O元素,Q為H元素,同周期主族元素從左到右電負性遞增,故電負性:,D正確;
故選C。
6.B
【詳解】A.由化合物的結構簡式可知,其分子式為,A錯誤;
B.化合物到的反應中,羧基去掉羥基,去掉原子,發生取代反應,B正確;
C.由c的結構簡式可知,分子中含有酰胺基,酰胺基在酸、堿作用下均能水解,C錯誤;
D.化合物a和氫氣加成后生成物為,手性碳原子是指與四個各不相同原子或基團相連的碳原子,該分子中含有2個手性碳原子,位置為:,D錯誤;
故選B。
7.C
【詳解】A.非金屬性依次減弱,中以離子鍵形成離子化合物,熔化時破壞離子鍵,熔點較高,、中及以共價鍵形成共價分子,分子以分子間作用力結合,熔化破壞分子間作用力,熔點較低,相對分子質量大于,分子間作用力大于,熔點大于,A項正確;
B.微粒半徑:,由P的配位能力及穩定性,在晶體,晶體中存在和,而晶體中存在和,不存在,B項正確;
C.中心原子雜化方式相同,孤電子對數相同,但中心原子電負性依次減弱,鍵共用電子對靠近中心原子減弱,共用電子對之間排斥力減弱,鍵角減小,C項錯誤;
D.基態價電子排布式為全滿穩定結構,基態價電子排布式為,失去上的1個電子比失去上的1個電子容易,故的第二電離能小于的第二電離能,D項正確;
答案選C。
8.C
【分析】由圖可知,放電時,氫氧根離子向a電極移動,則電極a為液流電池的負極,鋅在堿性條件下,失去電子發生氧化反應生成四羥基合鋅離子,電極反應式為:Zn-2e-+4OH-=[Zn(OH)4]2-,電極b為正極,六氰合鐵酸根離子在正極得到電子發生還原反應生成六氰合亞鐵酸根離子,電極反應式為:;充電時,a電極連電源負極,做電解池的陰極,電極反應式為:[Zn(OH)4]2-+2e-= Zn+4OH-,電極b與正極相連,做電解池陽極,六氰合亞鐵酸根離子在陽極失去電子發生氧化反應生成六氰合鐵酸根離子,電極反應式為:,據此分析回答。
【詳解】A.由分析可知,電池放電時,電極a為液流電池的負極,電極b為正極,則電極a的電勢低于電極b,A錯誤;
B.由分析可知,放電時為原電池,則OH-向負極移動,負極發生氧化反應,電極反應式為:Zn-2e-+4OH-=[Zn(OH)4]2-,OH-被消耗,則pH減小,B錯誤;
C.由分析可知,電池充電時,b極發生的電極反應式為:,C正確;
D.電池充電時,電路中每通過0.2NA電子,a電極反應式為:[Zn(OH)4]2-+2e-= Zn+4OH-,增重0.1molZn,即增重6.5g,D錯誤;
故選C。
9.D
【分析】由題給流程可知,向含有少量錳離子的硫酸鋅溶液中加入次氯酸鈉溶液,將溶液中的錳離子轉化為二氧化錳沉淀,過濾得到二氧化錳和濾液;向濾液中加入碳酸氫銨和氨水的混合溶液,將溶液中的鋅離子轉化為碳酸鋅沉淀,過濾得到碳酸鋅和濾液。
【詳解】A.次氯酸鈉是強堿弱酸鹽,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堿性,溶液中存在電荷守恒關系c(Na+)+c(H+)=c(Cl—)+c(OH—),故A錯誤;
B.由分析可知,沉鋅時加入碳酸氫銨和氨水的混合溶液的目的是將溶液中的鋅離子轉化為碳酸鋅沉淀,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故B錯誤;
C.過濾所得濾液是碳酸鋅的飽和溶液,氫氧化鋅的不飽和溶液,則溶液中=<==5.0×10—7,故C錯誤;
D.碳酸氫銨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關系,碳酸氫銨和氨水的混合溶液中存在:,且溶液中的鋅離子與碳酸氫根離子反應轉化為碳酸鋅沉淀,碳酸氫根離子被消耗,則離子濃度的關系為,故D正確;
故選D。
10.D
【詳解】A.由反應歷程及能量變化圖可知,兩種路徑生成的產物的總能量均低于反應物,故從生成和的反應都是放熱反應,A項正確;
B.與Br原子相連的C原子為,由反應歷程及能量變化圖可知,過渡態TS1是由CN-的C原子進攻的,形成碳碳鍵,B項正確;
C.由反應歷程及能量變化圖可知,后續物Ⅰ、Ⅱ轉化為產物,分別斷開的是和,且后者吸收更多的能量,故Ⅰ中“”之間的作用力比Ⅱ中“”之間的作用力弱,C項正確;
D.由于生成所需要的活化能高,反應速率慢,故低溫時更容易生成,為主要產物,D項錯誤;
故選D。
11.C
【詳解】A.0.5mol·L-1Na2CO3溶液中存在質子守恒:c(OH-)=c(H+)+c(HCO)+2c(H2CO3),A錯誤;
B.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104,當濃度商<K時,反應正向進行,B錯誤;
C.上層清液為碳酸鈣的飽和溶液,所以清液中滿足c(Ca2+)=,由于硫酸鈣沉淀轉化為碳酸鈣沉淀,所以清液為硫酸鈣的不飽和溶液,則c(Ca2+)≤,C正確;
D.醋酸為弱酸,不能拆成離子形式,D錯誤;
綜上所述答案為C。
12.D
【分析】①中鐵、碳與濃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②中高錳酸鉀吸收二氧化硫,③中濃硫酸干燥二氧化碳,④中堿石灰吸收二氧化碳,⑤中堿石灰防止空氣中二氧化碳、水進入④,根據實驗前后裝置④的質量差計算碳元素的質量。
【詳解】A.為防止裝置內的二氧化碳干擾實驗,點燃酒精燈前,打開、,關閉,a處通入的目的是排出裝置中的CO2,故A錯誤;
B.若打開K1,碳與濃硫酸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由K1排出,所以點燃酒精燈前,需要關閉K1、K2,打開K3,故B錯誤;
C.裝置②中的酸性溶液若替換為飽和溶液,二氧化硫和反應產生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的量增大,導致所測結果偏高,故C錯誤;
D.實驗前后需稱取裝置④的質量,質量差即為二氧化碳的質量,根據碳元素守恒,即準確地測得鋼材的含碳量,故D正確;
選D。
13.C
【詳解】A.1號原子與2號原子的距離為c nm,1號原子的坐標為,結合晶胞結構和坐標軸方向,可知2號原子坐標為,A項正確;
B.由晶胞結構可知,與K原子距離相等且最近的Se原子有8個,B項正確;
C.根據均攤法可知,該晶胞中含K的個數為,含Fe的個數為,含Se的個數為,晶胞中K的總體積為,Fe的總體積為,Se的總體積為,該晶胞的體積為,故晶胞的空間利用率為,C項錯誤;
D.1號原子的坐標為,3號原子的坐標為,根據空間中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可得1號原子與3號原子之間的距離為,D項正確;
答案選C。
14.D
【分析】分別在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中逐漸減小,逐漸增大,溶液中逐漸增大,起始時,即隨著溶液的滴加,和逐漸增大,和逐漸減小,,則圖中分別代表,結合圖中a點數值計算,結合c點數值計算,同理,據此解答分析。
【詳解】A.圖中分別代表,A錯誤;
B.,設的濃度為的濃度為,則。常溫下的溶解度為,B錯誤;
C.升高溫度,溶解度增大,增大,d點應該下移,C錯誤;
D.,反應的平衡常數,D正確;
故選D。
15.(1) 恒壓滴液漏斗 堿石灰
(2)c
(3)排除空氣,防止、水解
(4)增大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
(5)降低沸點,防止分解
(6)90%
(7)
【分析】制備五氯化銻實驗前通入氮氣排除空氣,防止、水解,先用A和B裝置制氯氣,經C裝置干燥后進入D中制備五氯化銻,再減壓蒸餾后在F裝置中收集到五氯化銻。
【詳解】(1)①儀器A的名稱是恒壓滴液漏斗;
②球形干燥管c內應填裝堿石灰,吸收多余的氯氣并防止外界水蒸氣進入D中;
(2)圖中沒有加熱,可知儀器B中固體試劑不可能是二氧化錳;
(3)、易水解,實驗前通入氮氣排除空氣防止其水解;
(4)三口燒瓶內多孔玻璃泡的作用是將氣體分散成小氣泡,增大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
(5)由已知信息知140℃發生分解且壓強低沸點低,故減壓蒸餾的原因為降低沸點,防止受熱分解;
(6)設的物質的量為xmol,的物質的量為ymol,根據已知信息得,解方程組得,則產品中的物質的量分數為;
(7)由題意知乙烯與反應生成1,2-二氯乙烷和另一氯化物,根據元素守恒可推測另一氯化物為,故該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16.(1)適當升溫(或適當提高硫酸濃度、粉碎礦石、攪拌)
(2)
(3)CaSO4、SiO2
(4) pH過低時,易生成HF,不利于生成MgF2和CaF2沉淀 Mn(OH)2、Fe(OH)2沉淀
(5)FeSO4
(6)
【分析】鐵粉和軟錳礦[主要成分MnO2、SiO2、CaMg(CO3)2、Fe2O3]加入H2SO4酸浸,SiO2不溶,MnO2被Fe還原生成Mn2+、Fe2+等,CaMg(CO3)2轉化為CaSO4沉淀、Mg2+等,過濾后,濾渣為CaSO4、SiO2;濾液中加入MnF2,由于MgF2、CaF2的Ksp遠小于MnF2的Ksp,所以生成MgF2、CaF2沉淀;pH=5,Mn2+的濃度為0.30mol L-1,Fe2+的濃度為0.25mol L-1,Q[Mn(OH)2]=0.30×(10-9)2=3×10-19<1.9×10-13,Q[Fe(OH)2]=0.25×(10-9)2=2.5×10-19<8×10-16,所以不生成Mn(OH)2、Fe(OH)2沉淀;濾液②中加入物質A,使Fe2+、Mn2+濃度比為1:1,再加入(NH4)2C2O4共沉淀,生成Mn0.5Fe0.5C2O4 2H2O;再加入LiH2PO4、Ar焙燒,生成LiMn0.5Fe0.5PO4。
【詳解】(1)“酸浸”中,可適當提高溫度、濃度及接觸面積,以提高浸取速率,方法為:適當升溫(或適當提高硫酸濃度、粉碎礦石、攪拌)。
(2)濾液①中鐵元素的存在形式為Fe2+,則該工藝條件下Fe粉與MnO2反應,生成Fe2+、Mn2+等,依據得失電子守恒、電荷守恒和元素守恒,可得出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3)由分析可知,濾渣①成分為:CaSO4、SiO2。
(4)“除雜”前濾液①中加入MnF2,HF為弱酸,溶液酸性過強時,易生成HF,則調節pH不宜過低的原因是:pH過低時,易生成HF,不利于生成MgF2和CaF2沉淀;pH過高時,溶液堿性過強,易生成Mn(OH)2、Fe(OH)2沉淀,則會生成:Mn(OH)2、Fe(OH)2沉淀。
(5)濾液②中Mn2+的濃度為0.30mol L-1,Fe2+的濃度為0.25mol L-1,“共沉淀”中Mn2+和Fe2+的沉淀率分別為98%和95%,則,所以物質A應為FeSO4。
(6)“焙燒”過程中除產品外,還有H2O和兩種氣體生成,由Mn0.5Fe0.5C2O4 2H2O中加入LiH2PO4、Ar焙燒,生成LiMn0.5Fe0.5PO4,可推出生成的兩種氣體為H2C2O4的分解產物CO、CO2,依據元素守恒,可得出“焙燒”過程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點睛】焙燒時通入Ar,可隔絕空氣,防止Fe2+被氧化。
17.(1)+41.19 kJ/mol
(2) 陰
(3)
(4) ABE < >
【詳解】(1)反應熱等于斷裂反應物化學鍵吸收的總能量與形成生成物化學鍵釋放的總能量的差,還等于生成物標準焓與反應物的標準焓的差,則反應2的反應熱△H2=-110.5 kJ/mol-241.82 kJ/mol-(-393.51 kJ/mol+0)=+41.9 kJ/mol;
(2)根據圖示可知:充電時,H2O失去電子被氧化生成O2,電極反應式為:2H2O-4e-=O2↑+4H+,所以右側為陽極,當作為原電池時該電極為正極,放電時,CO2得到電子發生還原反應,被還原生成HCOOH,電極反應式為CO2+2e-+2H+=HCOOH;放電時,左側Zn作負極,發生電極反應:Zn-2e-+4OH-=,反應過程需要有OH-參與反應,則雙極隔膜中左側的離子交換膜為陰離子交換膜;
(3)由圖中信息可知,縱坐標是反應時的相對能量,橫坐標是反應歷程,CO2催化加氫的過程中會出現3個過渡態,TS-2與相對能量的差值是最高的,所以決速步驟的化學方程式為:;
(4)①A.同時斷裂2 mol C-H鍵和1 mol H-H鍵能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達到平衡狀態,A符合題意;
B.反應在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進行,該反應是反應前后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不同的反應,故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壓強保持不變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B符合題意;
C.在任何時刻都存在關系:2v正(CO2)=v正(H2),故反應速率2v正(CO2)=v正(H2)不能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因此不能據此判斷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C不符合題意;
D.反應在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進行,氣體的體積不變;反應混合物中各組分都是氣體,氣體的質量不變,則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密度始終保持不變,故不能據此判斷反應達到平衡狀態,D不符合題意;
E.反應混合物都是氣體,氣體的質量不變;但物質的量隨反應的進行而改變,故反應達平衡狀態時平均摩爾質量不再改變,E符合題意;
故合理選項是ABE;
②該反應的正反應是氣體體積增大的反應,在溫度不變時,增大壓強,化學平衡逆向移動,導致CH4的平衡轉化率降低。根據圖示可知CH4的平衡轉化率:p1>p2,所以壓強:p1<p2;
在壓強為p2時,Y點甲烷的轉化率低于平衡轉化率,說明反應正向進行,因此反應速率:v正>v逆;
③根據圖像可知:在壓強為p2,反應達到平衡時CH4的轉化率為75%。反應開始時n(CH4)=n(CO2)=0.4 mol,則反應消耗CH4的物質的量是0.3 mol,根據物質反應轉化關系,可知消耗0.3 mol CO2,反應產生0.6 mol CO和0.6 mol H2,因此平衡時n(CH4)=n(CO2)=0.1 mol,n(CO)=n(H2)=0.6 mol,平衡時氣體的總物質的量為n(總)= n(CH4)+n(CO2)+n(CO)+n(H2)=0.1 mol+0.1 mol+0.6 mol+0.6 mol=1.4 mol,則平衡時CH4和CO2的平衡分壓均為,CO和H2的平衡分壓均為,則X點對應溫度下的。
18.(1)羧基、碳溴鍵(溴原子)
(2) 加成反應
(3)K2CO3、C2H5OH
(4)
(5)
【分析】
A發生“已知”的反應,得到B,B與中的羰基加成反應,后在酸性溶液中水解,得到C,其結構簡式為,C在KOH溶液中水解得到D為。E中的酯基在HBr、乙酸作用下水解物質F,F中的羧基與SOCl2反應得到酰氯,進一步反應得到H,H與D生成了目標產物洛哌丁胺(I)。
【詳解】(1)F中官能團的名稱是羧基、碳溴鍵;
(2)
由分析可知,X為;B→C包含了加成反應和水解反應;
(3)
,在KOH溶液中水解得到D 和K2CO3、C2H5OH;
(4)
E的同分異構體①分子結構中有兩個苯環,核磁共振氫譜為5組峰;②既能發生水解也能發生銀鏡反應,即含有HCOO-結構,符合條件的結構為。
(5)
以為主要原料合成,目標產物含有2個五元環,因此從原料到目標產物,結合已知信息反應②進行合成,先將氧化,羥基轉變為酮羰基、醛基轉變為羧基,再發生酯化反應后生成酯基,由于羰基、酯基均能與格氏試劑反應,因此需利用信息反應把羰基保護起來,等酯基與反應引入2個五元環后再水解重新生成羰基,由制成,故目標產物的合成路線為:。
答案第1頁,共2頁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5月階段測試模擬試卷
高三 化學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
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
3.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N 14 O 16 Si 28 Mn 55 Zn 65 Ag 108
第I卷(選擇題)
一、單選題(本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
1.化學與傳統文化密不可分。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藥酒的制作利用了萃取原理
B.絲綢因富含氨基而具有良好的吸濕性
C.大理石可用于制硯臺,主要成分為硅酸鹽
D.青銅器上的銅銹[]可用明礬水去除
2.污水經多步處理才能達排放標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聚合氯化鋁可除去污水中的懸浮物
B.微生物法可除去水中的可降解有機物
C.堿性條件可提高次氯酸鈉的殺菌能力
D.膜分離技術可實現水體的深度處理和凈化
3.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mol[Cu(H2O)4]2+中所含σ鍵數目為4NA
B.6gSiO2晶體中所含硅氧鍵數目為4NA
C.標準狀況下,4.48L氯仿中所含氯原子數目為0.6NA
D.室溫下,1L pH=13的Ba(OH)2溶液中所含OH-數目為0.2NA
4.下列實驗操作對應的裝置正確的是
實驗操作 A.氯氣和銅的反應 B.石油分餾時接收餾出物
裝置
實驗操作 C.探究反應物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D.灼燒海帶制海帶灰
裝置
A.A B.B C.C D.D
5.某有機反應試劑的化學式為,Q、W、X、Y、Z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X與Y同周期,基態W原子s能級上的電子總數是p能級上的電子總數的2倍,Q與Y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等于Z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Z單質為有色氣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第一電離能: B.的空間結構為三角錐形
C.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 D.電負性:
6.有機化合物c的合成路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化合物a的分子式為
B.化合物b到c的反應為取代反應
C.化合物c只能與酸反應,不能與堿反應
D.化合物a和足量加成后的生成物分子中,含有四個手性碳原子
7.從微觀視角探析物質結構及性質是學習化學的有效方法。下列實例與解釋不相符的是
選項 實例 解釋
A 熔點依次升高 熔化破壞離子鍵,、熔化破壞分子間作用力
B 晶體由和構成,晶體由和構成 半徑:
C 鍵角依次減小 孤電子對與成鍵電子對之間的斥力大于成鍵電子對之間的斥力
D 的第二電離能小于的第二電離能 基態價電子排布式為全滿穩定結構,基態價電子排布式為,失去上的1個電子比失去上的1個電子容易
A.A B.B C.C D.D
8.液流電池是電化學儲能領域的一個研究熱點,其優點是容量大、壽命長。某種堿性可充電鋅鐵液流電池放電時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池放電時電極a的電勢高于電極b
B.電池放電時向M室移動,M室溶液增大
C.電池充電時b極發生的電極反應式為:
D.電池充電時電路中每通過電子,a電極增重
9.室溫下,用含有少量的硫酸鋅溶液制備的過程如下,已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除錳”加入的溶液中:
B.“沉鋅”的主要離子反應為:
C.“過濾”所得濾液中:
D.“過濾”所得濾液中:
10.AgCN與可發生取代反應,反應過程中的C原子和N原子均可進攻,分別生成腈和異腈兩種產物。通過量子化學計算得到的反應歷程及能量變化如圖(TS為過渡態,Ⅰ、Ⅱ為后續物)。
由圖示信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從生成和的反應都是放熱反應
B.過渡態TS1是由的C原子進攻的而形成的
C.Ⅰ中“”之間的作用力比Ⅱ中“”之間的作用力弱
D.生成放熱更多,低溫時是主要產物
11.室溫下,用0.5mol·L-1Na2CO3溶液浸泡CaSO4粉末,一段時間后過濾,向濾渣中加稀醋酸,產生氣泡。已知Ksp(CaSO4)=5×10-5,Ksp(CaCO3)=3×10-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0.5mol·L-1Na2CO3溶液中存在:c(OH-)=c(H+)+c(HCO)+c(H2CO3)
B.反應CaSO4+COCaCO3+SO正向進行,需滿足>×104
C.過濾后所得清液中一定存在:c(Ca2+)=且c(Ca2+)≤
D.濾渣中加入醋酸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CaCO3+2H+=Ca2++CO2↑+H2O
12.實驗室用下列裝置測量鋼材含碳量(部分夾持裝置已略去)。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點燃酒精燈前,打開、,關閉,a處通入的目的是排出裝置中的
B.實驗過程中,打開、,關閉,起到平衡氣壓的作用
C.裝置②中的酸性溶液可替換為飽和溶液
D.實驗前后需稱取裝置④的質量,即準確地測得鋼材的含碳量
13.是一種超導材料,其立方晶胞如圖所示,設阿伏加德羅常數為,以晶胞參數為單位長度建立的直角坐標系(如圖),1號原子的坐標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若1號原子與2號原子的距離為c nm,則2號原子坐標為
B.晶胞中與K原子距離相等且最近的Se原子有8個
C.晶胞的空間利用率為
D.1號原子與3號原子之間的距離為
14.常溫下,分別在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代表]與關系如圖所示。已知:。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代表代表
B.常溫下的溶解度為
C.升高溫度,d點上移
D.的平衡常數
第II卷(非選擇題)
二、填空題(本題共4題,58分)
15.(15分)五氯化銻主要作為氟化工的催化劑,也用作紡織工業中織物的阻燃劑等。銻的兩種氯化物性質如下表:
物質 熔點 沸點 部分性質
73.4℃ 223℃ 易水解
2.8℃ 68℃(1.86kPa);176℃(101.3kPa),140℃發生分解 易水解,露置空氣發煙
某興趣小組在實驗師的指導下,根據反應原理,利用如下裝置(夾持儀器,抽氣裝置已略)制備。
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 ;球形干燥管c內應填裝的試劑是 (填名稱)。
(2)儀器B中固體試劑不可能是 (填字母)。
a. b. c. d.
(3)實驗前通入氮氣的目的是 。
(4)三口燒瓶內多孔玻璃泡的作用是 。
(5)分離時采用減壓蒸餾的原因 。
(6)經元素分析儀測得產品僅含Cl、Sb兩種元素,且物質的量之比為4.8∶1,則產品中的物質的量分數為 。(假設該產品只含一種雜質)
(7)常作為氯化物質的氯源,如乙烯與之反應生成1,2-二氯乙烷和另一氯化物,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16.(14分)某工廠采用鐵粉和軟錳礦[主要成分MnO2、SiO2、CaMg(CO3)2、Fe2O3]為原料制備電池正極材料LiMn0.5Fe0.5PO4,流程如下:
已知:①原料中鐵元素與錳元素物質的量之比;
②共沉淀后得到Mn0.5Fe0.5C2O4 2H2O;
③相關物質的Ksp如下:
Ksp
回答下列問題:
(1)“酸浸”中,提高浸取速率的方法為 (答出一條即可)。
(2)濾液①中鐵元素的存在形式為Fe2+,寫出該工藝條件下Fe粉與MnO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忽略Fe與H2SO4的反應)。
(3)濾渣①成分為 (填化學式)。
(4)“除雜”前濾液①調節pH不宜過低的原因是 ;pH過高則會生成 。
(5)濾液②中Mn2+的濃度為0.30mol L-1,Fe2+的濃度為0.25mol L-1,“共沉淀”中Mn2+和Fe2+的沉淀率分別為98%和95%,則物質應為 (填“FeSO4”或“MnSO4”)。
(6)“焙燒”過程中除產品外,還有H2O和兩種氣體生成,“焙燒”過程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
17.(15分)隨著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確定,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倍受關注。回答下列問題:
(1)CO2與CO2在催化劑作用下可轉化為CH3OH,主要反應如下:
反應1:
反應2:
已知:在一定溫度下,由穩定態單質生成1mol化合物的焓變叫做該物質在此溫度下的標準摩爾生成焓。幾種物質在298K的標準摩爾生成焓如表所示:
物質 CO2(g) CO(g) CH3OH(g) H2O(g) H2(g)
標準摩爾生成焓(kJ/mol) -393.51 -110.5 -201.17 -241.82 0
則△H2 。
(2)CO2資源化利用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途徑。科學家近年發明了一種新型Zn-CO2水介質電池,可將CO2轉化為甲酸,如圖所示,雙極隔膜由一層陽離子交換膜和一層陰離子交換膜復合而成,中間為水,作為電解質溶液中H+和OH-的來源。
放電時,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雙極隔膜中左側的離子交換膜為 (填“陰”或“陽”)離子交換膜。
(3)在某納米級催化劑上,CO2直接催化加氫生成甲酸,其反應歷程如圖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劑表面上的物質用*標注,TS為過渡態,該歷程中決速步驟的化學方程式為 。
(4)以CO2和CH4催化重整制備合成氣。在密閉容器中充入物質的量均為0.4 mol的CH4和CO2,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的平衡轉化率隨溫度、壓強的變化如圖所示:
①若反應在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進行,下列事實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填選項字母)。
A.同時斷裂2 mol C-H鍵和1 mol H-H鍵 B.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壓強保持不變
C.反應速率有2v正(CO2)=v正(H2) D.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
E.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保持不變
②由圖丙可知,壓強p1 p2(填“>”“<”或“=”,下同);壓強為p2時,Y點速率v正 v逆。
③已知氣體分壓=氣體總壓×氣體的物質的量分數,用平衡分壓代替平衡濃度可以得到平衡常數Kp,則壓強為p2時,X點對應溫度下的Kp= (用含p2的代數式表示)。
18.(14分 )洛哌丁胺(I)可用于腹瀉的治療,其一種合成路線如圖所示:
已知:①
②有關格氏試劑的反應:(X代表鹵素原子)
(1)F中的官能團有 。
(2)請寫出X的結構簡式 ;B→C包含了 反應和水解反應。
(3)加熱條件下C與足量KOH溶液反應,除生成D外,還有 生成。(寫化學式或結構簡式)
(4)寫出符合下列條件的E的一種同分異構體: 。
①分子結構中有兩個苯環,核磁共振氫譜為5組峰;
②既能發生水解也能發生銀鏡反應。
(5)寫出以、CH3OH、和乙二醇為原料制備的合成路線 。(其他試劑任選)。
試卷第1頁,共3頁
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辽市| 康乐县| 广州市| 铁岭市| 龙陵县| 全南县| 嵩明县| 龙门县| 正蓝旗| 昆明市| 怀远县| 海安县| 湖口县| 武冈市| 车致| 惠来县| 卢龙县| 南开区| 新宾| 唐海县| 海淀区| 大理市| 金乡县| 溆浦县| 大兴区| 乐至县| 铁力市| 沙坪坝区| 九龙县| 运城市| 越西县| 舟曲县| 安西县| 淮安市| 尉氏县| 广德县| 武川县| 察雅县| 通化县| 炉霍县| 灵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