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化學階段練習注意事項:1.練習滿分100分,練習時間40分鐘。2.按要求在答題紙上規定的位置作答,在試卷、草稿紙上答題一律無效。3.本練習標注“1~2個正確選項”的選擇題,每小題可能有1至2個正確選項;標注“不定項”的選擇題,每小題可能有1至3個正確選項,未特別標注的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正確選項。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汽車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其能源技術發展經歷了四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演進階段。一、傳統燃油車主導期十八世紀六十年代,通過燃燒煤炭產生蒸汽,推動活塞帶動車輪轉動。煤炭的主要成分是碳。1. 下列可以表示兩個碳原子的是A. C2 B. C C. C2+ D. 2C2. 碳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正確的是A. 產生紅色火焰 B. 發出白光 C. 火星四射 D. 產生白煙3. 下列物質屬于化合物的是A. 液氧 B. 金剛石 C. 二氧化碳 D. 碳604. 下列對物質的用途的解釋正確的是選項 用途 解釋A 焦炭能把鐵從它的氧化物礦石里提煉出來 焦炭具有可燃性B 石墨能夠作為電池的電極材料 石墨具有潤滑性C 活性炭可作防毒面具的濾毒劑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D 用墨書寫的字畫能長時間保存 碳具有深灰色、質軟的性質A. A B. B C. C D. D5. 利用數字化傳感器采集木炭在密閉容器內燃燒過程中O2和CO2濃度的變化,得到數據曲線如圖。(1)反應后密閉容器中氣體是______(填“純凈物”或“混合物”)。(2)寫出碳完全燃燒的反應的文字表達式______,將生成的氣體通入石灰水,可以看到石灰水______。(3)煤炭燃燒時,其中所含的硫元素轉化為二氧化硫氣體,該氣體的化學式為______,大量排放該氣體會導致______等環境問題。(4)我國力爭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碳”轉化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A. 生成物中含有單質 B. 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不變C. 反應前后分子數目沒有改變 D. 該反應對緩解溫室效應具有重要意義(5)三千多年前我國就掌握了“火法煉銅”,某同學用如圖裝置探究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反應。猜想氣體產物:a.氣體是二氧化碳;b.氣體是一氧化碳;c.______。該同學猜測氣體產物可能有一氧化碳,用文字表達式表示其原因是______。(6)為探究碳粉和氧化銅反應時最佳質量比,取不同質量比的干燥混合物進行系列實驗。序號 碳粉與氧化銅的質量比 充分反應后,生成物的顏色、狀態I 1∶10 生成有金屬光澤的紅色固體II 1∶11 混有極少量黑色物質III 1∶12 無黑色物質IV 1∶13 混有較多黑色物質①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______。②補全實驗I的實驗現象:混有少量______物質。③最佳質量比為______,碳粉的用量通常要比恰好完全反應時的理論值多,是因為______。④沒有必要進行質量比為1∶14的實驗,理由是______。二、替代能源探索期十九世紀八十年代,使用汽油、柴油等作為燃料,具有體積小、功率大、啟動迅速、操作簡便等優點。6. 十九世紀八十年代,使用汽油、柴油等作為燃料,具有體積小、功率大、啟動迅速、操作簡便等優點。(1)在汽油中加入適量乙醇()可作為汽車燃料。下圖是乙烯與水反應制備乙醇微觀示意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 乙烯的化學式為B. 保持水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C. 反應前后原子的數目不變D. 反應后有水剩余(2)上述反應中生成乙醇()由_____種元素組成,其中各原子個數比為_____,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_____。乙醇可作為汽車燃料是因為具有_____的性質。7. 水是人類的寶貴資源。(1)以下是自來水廠凈化水的主要步驟。加入的絮凝劑可以是______;過濾除去的是______雜質,通入氯氣的作用是______。(2)如圖是探究水的組成實驗示意圖。①實驗1通電一段時間后,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a管尖嘴口,打開活塞,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a、b兩玻璃管中收集到兩種氣體的體積比為______,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該實驗證明水是由______組成的。②將實驗1中收集到的氫氣在實驗2充滿氧氣的集氣瓶中點燃,觀察到集氣瓶內壁有無色液滴產生,經檢驗產物只有水,該反應是否可驗證水的組成,說明理由:______。三、新能源起步發展期二十世紀初,天然氣和乙醇可替代汽油作為燃料,相對汽油而言,燃燒更清潔,成本也較低。8. 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甲烷是由______構成的,一個甲烷分子中含有______個氫原子。9. 下列關于分子和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A. 原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B. 分子質量一定大于原子質量C. 相同原子可能構成不同的分子 D. 原子核都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10. 甲烷與水蒸氣催化重整生成氫氣的部分流程如圖所示:(1)甲烷和水蒸氣在高溫及催化劑的作用下能反應生成______。(2)氫氣可以通過鈀膜,而其他氣體卻無法通過。推測氫分子的直徑比一氧化碳分子______(選填“大”或“小”)。鈀膜除了作催化劑外,還能起______作用。(3)尾氣中可循環利用的物質有______。四、新能源高速發展期近年來,在“雙碳”目標引領下,我國新能源技術不斷創新突破,呈現蓬勃向上的良好態勢。11. 2024年10月,我國建成全球首套千噸級液態太陽燃料合成示范裝置,其原理是:①利用太陽能光伏發電,②電解水獲得H2,③H2與CO2反應合成綠色液態燃料CH3OH。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 該反應中可循環利用的物質有3種 B. ③中反應生成物有2種C. ②中電解水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D. 該裝置能捕獲并資源化利用CO212. 有些電動汽車用含鈷酸鋰(LiCoO2)的鋰電池為汽車提供動力。LiCoO2中Co顯+3價,則Li元素的化合價為A. +1 B. +2 C. 0 D. -113. 氫能源汽車使用是氫燃料電池(如圖所示)。電池工作時在催化劑的作用下,氫原子失去電子形成氫離子,穿過電極A通過電解液移動到電極B與氧離子結合形成水分子;而電子則從電極A經外部電路通過電動機到達電極B,形成電流。(1)氫燃料電池工作時是將化學能直接轉化為______能。(2)圖中負離子的符號為______,即該原子______(選填“得到”或“失去”)最外層的(填數字)_______個______(選填“質子”或“中子”或“電子”),形成帶負電荷的離子。(3)某密閉容器中只含有氫氣,可用如圖表示其中部分氫氣分子()的分布情況。輕壓上方的活塞,有關容器中微粒變化的示意圖合理的是______。A. B.C. D.(4)高壓氣態儲氫是通過恒溫高壓將氫氣儲存在壓力容器中,從微觀角度解釋此過程中主要發生改變的是______。氫化物儲氫是利用氫氣與金屬(如鎂)反應生成金屬氫化物(如MgH2),從而進行氫氣的儲存,該過程屬于______(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2024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化學階段練習注意事項:1.練習滿分100分,練習時間40分鐘。2.按要求在答題紙上規定的位置作答,在試卷、草稿紙上答題一律無效。3.本練習標注“1~2個正確選項”的選擇題,每小題可能有1至2個正確選項;標注“不定項”的選擇題,每小題可能有1至3個正確選項,未特別標注的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正確選項。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汽車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其能源技術發展經歷了四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演進階段。一、傳統燃油車主導期十八世紀六十年代,通過燃燒煤炭產生蒸汽,推動活塞帶動車輪轉動。煤炭的主要成分是碳。【1題答案】【答案】D【2題答案】【答案】B【3題答案】【答案】C【4題答案】【答案】C【5題答案】【答案】(1)混合物 (2) ①. ②. 變渾濁(3) ①. SO2 ②. 酸雨 (4)BD(5) ①. 氣體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 ②.(6) ①. ②. 黑色 ③. 1:12 ④. 與空氣接觸(如氧氣)部分消耗(合理即可) ⑤. 碳粉與氧化銅的質量比為1:13時,氧化銅過量二、替代能源探索期十九世紀八十年代,使用汽油、柴油等作燃料,具有體積小、功率大、啟動迅速、操作簡便等優點。【6題答案】【答案】(1)BCD (2) ①. 3##三 ②. 2:6:1 ③. 13.0% ④. 可燃性【7題答案】【答案】(1) ①. 明礬 ②. 難溶性 ③. 消毒殺菌(2) ①. 帶火星小木條復燃 ②. 1:2 ③. ④. 氫元素和氧元素 ⑤. 可以驗證,因為氫氣與氧氣反應只有水,氫氣是由氫元素組成的,氧氣是由氧元素組成的,根據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可以說明水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三、新能源起步發展期二十世紀初,天然氣和乙醇可替代汽油作為燃料,相對汽油而言,燃燒更清潔,成本也較低。【8題答案】【答案】 ①.甲烷分子 ②.4【9題答案】【答案】C【10題答案】【答案】(1)氫氣和一氧化碳(2) ①. 小 ②. 分離氫氣與其他氣體(3)甲烷和水蒸氣四、新能源高速發展期近年來,在“雙碳”目標引領下,我國新能源技術不斷創新突破,呈現蓬勃向上的良好態勢。【11題答案】【答案】A【12題答案】【答案】A【13題答案】【答案】(1)電 (2) ①. O2- ②. 得到 ③. 2 ④. 電子 (3)D(4) ①. 氫分子的間隔 ②. 化學變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