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河北省邢臺市七縣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6月期末地理試題一、單選題下圖示意我國近幾年民工流入省級行政區空間分布情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形成不同省級行政區民工流入數量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戶籍制度 B.地理環境 C.飲食文化 D.經濟水平2.推測流入②地的民工主要來自( )A.北京 B.甘肅 C.廣西 D.江蘇3.與③地相比,①地人口容量較小,主要是因為①地( )A.區域面積較大 B.水資源較短缺 C.消費水平較高 D.緯度位置較高下圖示意我國某城鎮功能區分布,其中甲、乙、丙為該城鎮主要功能區,該城鎮功能區布局較合理。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圖中甲、乙、丙分別表示的功能區是( )A.工業區、居住區、商業區 B.商業區、工業區、居住區C.居住區、工業區、商業區 D.居住區、商業區、工業區5.該城鎮計劃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選取一處建設倉儲用地,最適宜布局在( )A.① B.② C.③ D.④6.當地的盛行風向最不可能是( )A.東北風 B.東南風 C.西南風 D.西北風通化市坐落于長白山下,森林覆蓋率達67%,是吉林省的醫藥大市。2008年通化市成為首個國家級醫藥城,現已成為全國較大的中成藥生產基地,大批醫藥企業在通化市發展壯大,并逐步形成集聚。下圖示意通化市山地和交通線路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通化市發展醫藥產業的突出區位條件是( )A.醫藥原料豐富 B.勞動力素質高C.土地租金較低 D.水資源較充足8.大量醫藥企業向通化市集聚的目的是( )①形成規模效益 ②加大藥材的采收 ③降低生產成本 ④開拓當地銷售市場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9.通化市醫藥產業的發展對當地產生的主要影響是( )A.帶動就業,促進經濟發展B.降低了新藥的研發難度C.延長壽命,提高人口出生率D.提高了醫生的診斷水平電影作為一種娛樂和文化產品,已成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電影院作為電影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電影的放映和票房(指電影的銷售)收入起著決定性作用,其空間分布特征對于電影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下圖示意某電影院內部。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影響電影院空間分布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經濟發展水平 B.城市人口規模C.文化消費需求 D.周邊餐飲店數量11.為增加電影院的票房收入可采取的合理有效措施是( )A.擴大影院內電影放映屏 B.減少影院內座椅數量C.及時上映熱門電影產品 D.大幅提高電影的票價甘肅酒泉東接內蒙古、南接青海、西接新疆、北接蒙古國,是河西走廊的西端門戶,也是蘭州以西、烏魯木齊以東近2000千米亞歐大通道上區位居中、面積最大的重要節點城市。酒泉境內鐵路、國道橫貫,是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下圖示意酒泉及周邊區域。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酒泉成為陸港型物流樞紐主要得益于( )A.人口數量眾多 B.地理位置優越 C.勞動力廉價 D.科技水平較高13.促進酒泉物流樞紐建設的原因是( )A.海運方式逐漸淘汰 B.交通建設水平提高C.區域間的聯系減少 D.貨物運輸需求增加14.酒泉物流樞紐的建設有利于( )A.提高貨物經濟價值 B.降低貨物運輸要求C.提高物流運輸效率 D.提高物流運輸單價矛隼是一種生活在北極地區的獵鷹,適應寒冷的生存環境,常在高山懸崖筑巢繁殖。近半個世紀以來,隨著自然環境變化,適生區范圍逐漸減小,矛隼活動范圍開始出現轉移,成為北極地區最脆弱的物種之一。下圖示意矛隼在北美洲的活動范圍。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5.導致矛隼適生區范圍減小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資源枯竭 B.全球氣候變暖 C.土地荒漠化 D.人類大量捕獵16.矛隼活動范圍轉移方向最可能為( )A.向低緯地區 B.向地勢平坦地區 C.向極地地區 D.向更濕潤的地區二、綜合題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近年來,濰坊市坊子區積極發展城市近郊農業,并以農業園區為載體,積極打造集綠色種植、采摘體驗、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家庭農場,搭建產學研一體的農業科研創新體系,成為城市的“菜籃子”和“后花園”。現今坊子區已成為省內最大的有機果蔬種植區。下圖示意坊子區地理位置及其相關地理事物。(1)簡析坊子區發展城市近郊農業的有利區位條件。(2)分析坊子區近郊農業以發展果蔬種植為主的原因。(3)簡述坊子區以農業園區為載體促進多種業態同步發展的好處。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市S302公路地處長江三角洲腹地,是連接周邊縣市的重要通道,既是國家高等級公路,也是主要的省道和市道。2024年5月11日,嘉興市就市區(南湖區)至平湖段S302公路改建工程進行招標。S302公路改建工程采用“主線高架十地面輔道”的形式進行,改建后將為嘉興市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下圖示意嘉興市部分縣市及S302公路改建路段線路分布。(1)推測嘉興市S302公路改建后的變化。(2)說明S302公路改建工程采用“主線高架”的好處。(3)簡析S302公路改建后對嘉興市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河甸村位于內蒙古科爾沁沙地邊緣,當地村民主要從事農業種植和舍飼養殖,20世紀90年代,河甸村風沙活動頻繁,當地村民大力治理風沙天氣,成功遏制了風沙危害。現今河甸村農業生產實現了物質和能量循環利用,形成林—農—牧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下圖示意河甸村生產布局。(1)分析20世紀90年代河甸村風沙活動頻繁的原因。(2)簡述河甸村林—農—牧相互促進發展的具體體現。(3)指出河甸村農業發展模式體現的可持續發展原則,并說明該模式對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啟示。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B A D C A B A D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B D C B C17.(1)靠近城市,能夠充分利用城市的人才、技術、交通和市場;溫帶季風氣候區,雨熱同期;河流眾多,水源充足;位于華北平原,地形平坦。(2)果蔬產品價格較高,利潤空間大;隨著經濟發展,人民對果蔬產品需求量大。(3)有利于延長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有利于豐富產品和服務種類,提升游客體驗,打造口碑效應;有利于共用基礎設施,節約投資成本。18.(1)道路結構升級;交通效率提高;空間利用率優化;功能多樣化。(2)緩解交通擁堵;節省土地資源;提升通行速度;減少對地面活動的影響。(3)促進區域交通效率提升;推動經濟發展;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提升居民生活質量;增強區域一體化。19.(1)位于沙地邊緣,受風沙活動影響大;人類活動(放牧、開墾等)導致地表植被破壞嚴重,固沙、防沙能力減弱;植被、地表徑流減少,地表沙粒增多,風沙物質來源增多等。(2)耕地種植農作物產出飼料飼養牲畜,牲畜的排泄物作為有機糞肥返回耕地,提高耕地肥力,周邊森林、草地和濕地為農業種植和養殖提供生態屏障保護,形成林—農—牧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3)原則:持續性原則。啟示:發展循環經濟,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加強環境保護,大力推行植樹造林等活動;轉變發展理念,走向人地協調發展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