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民樂一中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高一5部期中考試化學試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一、選擇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 縱觀古今,化學與環境、材料、生產、生活關系密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玉兔號”月球車帆板太陽能電池的材料是氮化硅或二氧化硅B. “神舟”系列飛船使用的碳纖維材料、光導纖維都是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C. 聞名世界的秦兵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經高溫燒結而成D. “神舟”宇宙飛船返回艙外表面使用高溫結構陶瓷的主要成分不是硅酸鹽2. 化學科學需要借助化學專用術語來描述,下列有關化學用語的使用正確的是A. NH4Cl的電子式: B. 氯離子的結構示意圖:C. CS2的結構式:S=C=S D. H2O和H2O2互為同素異形體3. 下列關于氮的固定,說法不正確的是A. 在雷雨天,N2可直接轉化為NOB. 工業上將氨轉化為硝酸和其他含氮化合物的過程被稱之為人工固氮C. 氮的固定的過程中氮原子有可能被氧化,也有可能被還原D. 一些豆科植物根瘤菌可以將空氣中的N2轉化為氨4.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原子序數依次增大,A原子的質子數與電子層數相同,C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徑最大的元素,D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最內層電子數的3倍,E與B屬于同一主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B>D>EB. 原子半徑:C. 元素D在周期表中位于第3周期ⅣA族D. A與C可形成離子化合物5. 利用下圖中實驗裝置,可以達到實驗目的的是實驗操作實驗目的 A.該改進裝置可用于性質探究實驗 B.收集并驗證其有漂白性實驗操作實驗目的 C.測新制氯水的 D.干燥A. A B. B C. C D. D6. 根據實驗操作和現象所得到的結論正確的是選項 實驗操作和現象 結論A 將銅片插入裝有稀硝酸溶液的試管中,在試管上方出現紅棕色氣體 銅與稀硝酸反應產生了B 向某溶液中滴加少量稀溶液,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置于試管口,試紙顏色無變化 溶液中不含C 向溶液中滴加硫酸酸化的溶液,觀察溶液顏色變化 證明氧化D 向某溶液中加入鹽酸酸化的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該溶液中不一定含有A. A B. B C. C D. D7. 純二氧化硅可用下列流程制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既能與NaOH溶液反應,又能與氫氟酸反應,所以是兩性氧化物B. 步驟II的反應是C. 步驟II中的稀硫酸可用來代替D. 二氧化硅和焦炭反應生成粗硅的化學方程式為8. 室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0.1 mol·L-1的氨水:Cu2+、Na+、SO42-、NO3-B. 0.1 mol·L-1的CaCl2溶液:Na+、K+、Cl-、NO3-C. 0.1 mol·L-1的Na2SO3溶液:K+、H+、SO42-、NO3-D. 0.1 mol·L-1的NaHCO3溶液:K+、Na+、NO3-、OH-9. 0.4molCu與一定濃度硝酸500mL恰好完全反應(忽略體積變化),生成8.96L和NO的混合氣體,下列選項正確的是A. 轉移電子是0.4molB. 硝酸的濃度是2.4mol/LC. 生成0.1molD. 在標準狀況下若將收集的和NO的集氣瓶倒立于水槽中,通入一定量的氧氣充分反應,則通入氧氣的體積為8.96L10. 下圖分別表示的能量變化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 ①中和的總能量小于的總能量B. 由②可以看出轉化為需要吸收熱量C. 化學反應中的物質變化總會伴隨著能量變化,化學能只能轉化為熱能D.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取決于反應物的總能量與生成物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11. 氨價格低廉,運輸和儲存方便,因此作為燃料電池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一種新型燃料電池構造示意圖如圖所示,關于該電池的說法正確的是A. 通入的電極b為電池的負極B 電流由電極a通過導線流向電極bC. 該電池工作時化學能轉化為電能D. 轉移電子時消耗和物質的量之比為12. 下列實驗現象或操作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選項 實驗目的 現象或操作A 驗證Fe2+具有還原性 向FeCl2溶液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KMnO4溶液紫色褪去B 驗證濃硝酸可被C還原為NO2 將熾熱的木炭加入濃硝酸中,有紅棕色氣體產生C 驗證與的反應有一定限度 向5mL0.1mol/L的KI溶液中加入1mL0.1mol/L的FeCl3溶液,加2mLCCl4,振蕩,靜置后取上層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變紅D 比較濃硝酸和濃鹽酸的氧化性強弱 室溫下,在濃硝酸和濃鹽酸中分別投入光亮的鐵釘A. A B. B C. C D. D13.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正戊烷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在同一條直線上B. 和 互為同分異構體C. 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體結構,四個鍵之間的夾角相等D. 丙烷的空間填充模型為14. 在一定條件下,某可逆反應,在四種不同情況下的反應速率如下,其中反應進行得最快的是A. B.C. D.15. 工業利用氮氣和氫氣合成氨氣: H<0,一定溫度下,在恒容的密閉容器中加入1mol N2和3mol H2合成NH3,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 1 mol N2和3 mol H2中鍵能總和比2 mol NH3所含鍵能大B. 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時,v(正)=v(逆)= 0C. 升高溫度,v(正)和v(逆)都增大D. 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時,N2、H2、NH3物質的量濃度之比一定為1∶3∶216. 下列物質的一氯代物的同分異構體最多的是A. 2-甲基戊烷 B.C. D. 立方烷()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共52分)17. 硫有多種化合物,如、等,它們對環境均有一定的影響,含硫化合物的綜合利用既可以消除污染,又可以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1)有學者提出利用、等離子的作用,在常溫下將氧化成而實現的回收利用,寫出將氧化成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2)含有、的硫酸鹽混合溶液可用于吸收回收硫單質,其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該圖示中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隨著反應進行,溶液酸性_____(填“增強”或“減弱),①中的氧化劑是_____。(3)某企業利用下列流程綜合處理工廠排放的含的煙氣,以減少其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吸收塔”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該流程中可循環利用的物質為_____(填化學式)。(4)已知氧化性,在溶有和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填字母)A. 若鐵粉無剩余,且溶液中有,則溶液中可能有B. 若鐵粉無剩余,溶液中一定有,一定無C. 若鐵粉有剩余,則不溶物一定有銅D. 若鐵粉有剩余,則溶液中一定有和18. 某課外活動小組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甲烷和氯氣的反應:(1)實驗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有_______(填字母)。A. 試管內液面上升,最終充滿試管B. 試管內氣體顏色逐漸變深C. 試管內壁出現油狀液滴D. 試管內有少量白霧生成(2)請寫出生成一氯甲烷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3)某鏈狀烷烴的相對分子質量為72,該烷烴的分子式為_______,該烷烴存在同分異構體現象,其中一氯代物只有1種的烷烴的結構為_______。(4)有機物C2H6O、C2H5Cl、、C7H16中,與甲烷互為同系物的是_______。(5)乙烷的同系物分子中:寫出含4個碳的烷烴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_______。19. 近年來甲醇用途日益廣泛,越來越引起商家的關注,工業上甲醇的合成途徑多種多樣。現有實驗室中模擬甲醇合成反應,在2L密閉容器內以物質的量之比2:5充入CO和H2,400℃時反應:,體系中隨時間的變化如表:時間(s) 0 1 2 3 50.020 0.011 0.008 0.007 0.007(1)圖中表示CH3OH的變化的曲線是_______。(2)用H2表示從內該反應的平均速率_______;反應在3s時達到平衡,此時H2的轉化率為_______。(3)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的是_______。a.反應中與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b.容器內壓強保持不變c.d.斷開4molH-H鍵的同時斷開鍵(4)與的反應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工作原理如圖所示,則應從_______(填A或B)通入,K+移向_______(填a、b極),當電路中累計有2mol電子通過時,消耗的氧氣體積為(在標準狀況下)_______ L。(5)通的一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20. Ⅰ.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氣污染物之一,工業上在一定溫度和催化劑條件下用NH3將NOx還原生成N2.某同學在實驗室中制備NH3,回答下列問題:(1)氨氣的發生裝置可以選擇上圖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2)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氣,選擇上圖中的裝置,其連接順序為_________。發生裝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氣流方向,用小寫字母表示)。Ⅱ.亞硝酰氯(NOCl)是一種黃色氣體,沸點為-5.5 ℃,其液體呈紅褐色,遇水發生反應:2NOCl+H2O=2HCl+NO+NO2.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如圖裝置用Cl2和NO制備NOCl。(3)甲裝置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 裝置丙中的液體為___________。(4)實驗時,先通入Cl2,待丁中燒瓶內充滿黃綠色氣體時,再通入NO,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5)裝置丁中冰鹽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6)經分析該套裝置設計上有一處明顯缺陷,改進方法是___________(用文字描述)。民樂一中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高一5部期中考試化學試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一、選擇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題答案】【答案】A【2題答案】【答案】C【3題答案】【答案】B【4題答案】【答案】D【5題答案】【答案】D【6題答案】【答案】D【7題答案】【答案】A【8題答案】【答案】B【9題答案】【答案】B【10題答案】【答案】D【11題答案】【答案】C【12題答案】【答案】C【13題答案】【答案】C【14題答案】【答案】C【15題答案】【答案】C【16題答案】【答案】A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共52分)【17題答案】【答案】(1)(2) ①. ②. 減弱 ③.(3) ①. ②. 和 (4)AC【18題答案】【答案】(1)CD (2)CH4+Cl2 CH3Cl+HCl(3) ①. C5H12 ②. C(CH3)4(4)C7H16 (5)CH3CH2CH2CH3或CH3CH(CH3)CH3【19題答案】【答案】(1)b (2) ①. 0.006 mol L-1 s-1 ②. 52%(3)bc (4) ①. A ②. b ③. 11.2L(5)【20題答案】【答案】(1) ①. A或B ②. Ca(OH)2+2NH4ClCaCl2+2NH3↑+2H2O或NH3·H2ONH3↑+H2O(2)dcfei (3) ①. MnO2+4H++2Cl-Cl2↑+Mn2++2H2O ②. 濃硫酸(4)排盡裝置中的空氣,避免NO被氧化(5)液化亞硝酰氯,便于收集產品(6)在裝置丁和戊之間增加一個氣體干燥裝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