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學業水平適應性考試化學試題卷考試時間:65分鐘 滿分:70分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S-32 Na-23 Cl-35.5 Fe-56 Cu-64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1-5每題1分,6-10每題2分,共1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錯選、多選或未選均不得分。1. 讓非遺文化“動”起來、“火”起來,下列非遺文化作品制作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 釀黃酒 B. 刻磚雕 C. 繪彩陶 D. 捏泥塑【答案】A【解析】【詳解】A、釀黃酒的釀制過程中有新物質酒精等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正確;B、刻磚雕制作過程中只是形狀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錯誤;C、繪彩陶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錯誤;D、捏泥塑制作過程中只形狀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錯誤。故選A。2. 人類文明的發展離不開化學家的努力和貢獻,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青蓮教授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作出了卓越貢獻B. 法國科學家拉瓦錫發現了元素周期律并編制出元素周期表C. 我國化學家閔恩澤致力于石油化工催化劑研究,被譽為“中國催化劑之父”D. 徐壽參與翻譯《化學鑒原》,是我國近代化學啟蒙者【答案】B【解析】【詳解】A、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青蓮教授為銻等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作出了卓越貢獻,A選項正確;B、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發現了元素周期律并編制出元素周期表,B選項錯誤;C、我國化學家閔恩澤致力于石油化工催化劑研究,被譽為“中國催化劑之父”,C選項正確;D、徐壽參與翻譯《化學鑒原》,是我國近代化學啟蒙者,D選項正確。故選:B。3.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綠色發展”理念的是A. 攜帶布袋購物,減少塑料袋的使用B. 實行垃圾分類回收C. 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和高效利用D. 提倡使用化石燃料【答案】D【解析】【詳解】A、攜帶布袋購物,減少塑料袋的使用,可降低白色污染,符合 “綠色發展” 理念;B、實行垃圾分類回收,能實現資源的再利用,減少環境污染,符合 “綠色發展” 理念 ;C、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和高效利用,可減少污染物排放,降低對環境的影響,符合 “綠色發展” 理念 ;D、化石燃料燃燒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加劇溫室效應、酸雨等環境問題,不符合 “綠色發展” 理念。故選D。4. 黑枸杞是一種富含多種營養成分的中藥材,浸泡在不同pH的液體中,液體呈現的顏色情況如圖。下列生活中的液體遇黑枸杞會呈現藍綠色的是A. 潔廁靈 B. 蒸餾水 C. 食鹽水 D. 爐具清潔劑【答案】D【解析】【詳解】A、潔廁靈顯酸性,pH<7,液體遇黑枸杞會呈現深紅色,不符合題意;B、蒸餾水顯中性,pH=7,液體遇黑枸杞會呈現紫色,不符合題意;C、食鹽水顯中性,pH=7,液體遇黑枸杞會呈現紫色,不符合題意;D、爐具清潔劑顯堿性,pH>7,液體遇黑枸杞會呈現藍綠色,符合題意;故選D。5. 稀釋濃硫酸并進行硫酸性質實驗的操作中,正確的是A. 稀釋濃硫酸 B. 測稀硫酸的pHC. 取用稀硫酸 D. 聞稀硫酸的氣味【答案】A【解析】【詳解】A、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緩緩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使熱量及時地擴散。切不可將水注入濃硫酸中,故圖示操作正確;B、用pH試紙測定未知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方法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滴在干燥的pH試紙上,與標準比色卡對比來確定pH,不能將pH試紙濕潤,也不能能伸入待測液中,以免污染試劑,故圖示操作不正確;C、用膠頭滴管取用稀硫酸后,不能將膠頭滴管倒置,否則會損壞膠帽,故圖示操作不正確;D、聞氣味時應用手在瓶口輕輕煽動,讓極少量氣體飄進鼻孔,圖中所示操作不正確。故選:A。6. 《天工開物》是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智慧結晶,其中蘊含了大量的化學知識。下列理解錯誤的是A. “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增多灶眼的目的是增大燃料與氧氣接觸面積B. “燒鐵器淬于膽礬水中,即成銅色也”——該過程中涉及的主要反應為置換反應C. “帶露摘紅花……捏成薄餅,陰干收貯”——陰干過程中水分蒸發,分子種類不變D. “凡石灰,經火焚煉為用”——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鈣【答案】D【解析】【詳解】A、“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增多灶眼的目的是增大燃料與氧氣接觸面積,使燃料充分燃燒,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燒鐵器淬于膽礬水中,即成銅色也”,該過程中涉及的主要反應為鐵與硫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符合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屬于置換反應,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帶露摘紅花……捏成薄餅,陰干收貯”,陰干過程中水分蒸發,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分子種類不變,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 “凡石灰,經火焚煉為用”的意思是:所有的石灰都是通過火燒煉制成的 。石灰石碳酸鈣高溫煅燒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石灰指生石灰氧化鈣,說法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7. 2024年12月2日消息,科學家利用等離子體浸沒離子注入技術成功制備了含有鉆元素的鈦基骨植入物,為骨骼疾病提供了潛在的治療方案。鉆原子的結構意圖和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 圖中x=8B. 在化學反應中,鉆原子容易失去電子C. 碳-12原子質量為a,則鉆原子質量為58.93aD. 符號“2Co”可表示兩個鉆元素【答案】B【解析】【詳解】A、在原子中,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即,解得x=15,不是8,A 錯誤;B、鈷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2,小于4且沒有排滿,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B 正確;C、相對原子質量是以一種碳原子(碳-12)質量的1/12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跟它相比較所得到的比。若碳-12 原子質量為a,則鈷原子質量為,不是58.93a,C 錯誤;D、元素是宏觀概念,只講種類,不講個數,符號 “2Co” 表示兩個鈷原子,不是兩個鈷元素,D 錯誤。故選B。8. 《齊民要術》記載“粟長曲作酢”“酢”即醋酸。我國研人員研究出制取醋酸的新方法,反應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 古法釀醋是用糧食發酵而成,發酵屬于緩慢氧化B. 催化劑的作用是增加生成物的質量C. 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D. 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分子個數比為1:1【答案】B【解析】【分析】在催化劑催化作用下,二氧化碳和甲烷反應生成醋酸,化學方程式為CO2+CH4CH3COOH。【詳解】A、古法釀醋是用糧食發酵而成,是物質與氧氣發生的緩慢不易察覺的氧化反應,屬于緩慢氧化,該選項正確;B、催化劑的作用是改變反應速率,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質量,該選項錯誤;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該選項正確;D、根據分析,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分子個數比為1:1,該選項不正確。故選B。9. 化學學科心素養展現了化學課程對學生發展的重要價值。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化學觀念:離子是帶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所帶電荷的微觀粒子都是離子B. 科學思維:Al與稀鹽酸反應生成AlCl3,所以Fe與稀鹽酸反應生成FeCl3C. 科學探究與實踐:用pH計測量某剛降落雨水水樣的pH,結果為4.95,說明該降雨為酸雨D. 科學態度與責任:自然界的水是循環的,無需提倡節約用水【答案】C【解析】【詳解】A、離子是帶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但是帶電荷的微觀粒子不一定是離子,如質子,不符合題意;B、鋁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氫氣,但是鐵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不符合題意;C、pH小于5.6的雨水是酸雨,用pH計測量某剛降落雨水水樣的pH,結果為4.95,說明該降雨為酸雨,符合題意;D、自然界的水是循環的,但是地球上淡水資源有限,且分布不均,應節約用水,不符合題意。故選C。10. 向盛有一定量硫酸銅溶液的燒杯中不斷加入鐵粉,燒杯中有關量變化下圖,其中正確的是A. B.C D.【答案】B【解析】【詳解】A、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化學方程式為,隨著鐵粉加入,硫酸銅不斷反應,其質量應逐漸減小至0,而不是減小到一定程度后保持不變,A 錯誤;B、由化學方程式可知,每56份質量鐵參加反應會置換出64份質量的銅,固體質量增大,則溶液質量減小,當硫酸銅完全反應后,繼續加鐵粉,溶液質量不再變化,B 正確;C、反應開始前固體質量為0,隨著鐵與硫酸銅反應,每56份質量的鐵參加反應會置換出64份質量的銅,生成銅附著在鐵表面,固體質量增加,但當硫酸銅完全反應后,繼續加鐵粉,固體質量增加幅度會減小(之前是因為有置換反應,之后只是單純加鐵粉),圖象不能反應這一關系,C 錯誤;D、在反應過程中,鐵與硫酸銅反應,溶液中鐵元素質量不斷增加,當硫酸銅完全反應后,繼續加鐵粉,溶液中鐵元素質量不再增加(因為鐵粉不溶于水),而不是一直線性增加,D 錯誤。故選B。二、選擇填充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選擇和填充各1分,共6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先在A、B、C三個選項中選擇一個最符合題目要求的,然后填充D選項使其符合題目要求。11. 以下物質的俗稱與化學式的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A.生石灰——Ca(OH)2 B.水銀——HgC.小蘇打——Na2CO3 D.火堿——_________【答案】 ①. B ②. NaOH【解析】【詳解】A、生石灰是氧化鈣的俗稱,化學式為CaO;Ca(OH)2是氫氧化鈣,俗稱熟石灰、消石灰,A 錯誤;B、水銀是金屬汞的俗稱,化學式為Hg,B 正確;C、小蘇打是碳酸氫鈉的俗稱,化學式為NaHCO3;Na2CO3是碳酸鈉,俗稱純堿、蘇打,C 錯誤;D、火堿是氫氧化鈉的俗稱,其化學式為NaOH。故填:B;NaOH。12. 如圖1為硝酸鉀的溶解度曲線,某同學按圖2所示進行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②,KNO3的溶解度減小B.②溶液是飽和溶液C.②→③析出KNO3的質量為8.4gD.①和③,溶液中KNO3的質量分數:①___________(填“>”“=”或“<”)【答案】 ①. C ②. =【解析】【詳解】A、由硝酸鉀溶解度曲線可知,硝酸鉀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①→②是升溫過程,KNO3的溶解度增大,A 錯誤;B、30℃時硝酸鉀溶解度為45.8g,即30℃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45.8g硝酸鉀,實驗中向100g水中加入40g硝酸鉀,此時②溶液是不飽和溶液,B 錯誤;C、20℃時硝酸鉀溶解度為31.6g,即20℃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硝酸鉀,②→③降溫過程中,析出的質量為,C 正確;D、①和③溫度均為20℃,20℃時硝酸鉀溶解度固定,①和③中溶劑均為100g水,溶解的硝酸鉀均為31.6g(①中加入40g,最多溶解31.6g ;③中降溫后最多溶解31.6g),根據,可知二者溶質質量分數相等。故填:C;=。13. 下列實驗方案合理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配制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食鹽水 將20g食鹽加入100g水中,充分攪拌,完全溶解,裝瓶貼標簽B 鑒別碳酸鈉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 取樣,分別加入無色酚酞溶液C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O2 將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銅網D 鑒別食鹽和純堿 ___________【答案】 ①. C ②. 取樣,滴加白醋,觀察現象(或取樣,加水溶解,滴加無色酚酞溶液/紫色石蕊溶液:或取樣,加水溶解,加入適量氯化鈣溶液/氯化鋇溶液,觀察現象,合理即可)【解析】【詳解】A、配制100g質量分數為20%的氯化鈉溶液,需要氯化鈉的質量=100g×20%=20g,需要水的質量=100g 20g=80g。應將將20g氯化鈉加入80g水中,攪拌,充分溶解,選項錯誤;B、碳酸鈉和氫氧化鈉均顯堿性,故遇到無色酚酞溶液均會變為紅色,現象相同無法鑒別,選項錯誤;C、將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銅網,氧氣和灼熱的銅反應生成氧化銅,二氧化碳不和銅反應,故可以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O2,選項正確;故選C。為了鑒別食鹽和純堿,取樣,滴加白醋,觀察現象(純堿碳酸鈉可以和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食鹽氯化鈉不可以)。或取樣,加水溶解,滴加無色酚酞溶液或紫色石蕊溶液(氯化鈉溶液為中性,碳酸鈉溶液為堿性,酚酞遇堿性溶液變紅,中性溶液或酸性溶液不變色。石蕊遇到酸性溶液變紅,堿性溶液變藍,中性溶液為紫色);或取樣,加水溶解,加入適量氯化鈣溶液或氯化鋇溶液,觀察現象(氯化鈉和氯化鈣、氯化鋇等可溶性鈣鹽、鋇鹽不反應,碳酸鈉可以和氯化鈣等鈣鹽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鋇等鋇鹽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三、填空與說明(本題包括4小題,共23分)14. 化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化學知識。(1)小明周末和父母出去春游,生火烤魚,需要用燃燒的紙引燃木炭,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___________。(2)下午的體育課后,小明打開汽水瓶蓋,發現有汽水噴出,是因為氣體的溶解度隨壓強的減小而___________ (填“增大”或“減小”)。(3)小明聞到冰箱內有異味,放入活性炭包除味,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_性。(4)小明煮茶時,“香氣撲鼻”,從分子角度解釋其原因是___________。(5)下列物質中屬于復合肥料的是___________。A. CO(NH2)2 B. NH4Cl C. KH2PO4 D. NH4NO3【答案】(1)溫度達到著火點(2)減小 (3)吸附(4)分子在不斷運動 (5)C【解析】【小問1詳解】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可燃物、與氧氣(或空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紙燃燒放出熱量,能使木炭的溫度達到著火點,從而引燃木炭,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小問2詳解】氣體的溶解度隨壓強的變化規律是:壓強越大,氣體溶解度越大;壓強越小,氣體溶解度越小 。打開汽水瓶蓋,瓶內壓強減小,二氧化碳氣體的溶解度減小,所以有汽水噴出。【小問3詳解】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結構,有很強的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異味,所以放入活性炭包可除去冰箱內的異味。【小問4詳解】分子的性質包括分子在不斷運動、分子間有間隔、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等。煮茶時 “香氣撲鼻”,是因為茶中含有的香味分子在不斷運動,向四周擴散,使人能聞到香味。【小問5詳解】復合肥是含有N、P、K這三種營養元素中至少兩種的化肥。A、CO(NH2)2只含有氮元素,不屬于復合肥料;B、NH4Cl只含有氮元素,不屬于復合肥料;C、KH2PO4含有鉀元素和磷元素,屬于復合肥料;D、NH4NO3只含有氮元素,不屬于復合肥料。故選C。15. 清代唐英編排《陶冶圖說》中記載制瓷工藝:“……白胎瓷器,有于窯內燒成后始施彩畫者,如五彩、琺瑯等器是也。彩畫后,復入紅爐燒煤以固顏色”。(1)“五彩、琺瑯”是代表性彩瓷作品,屬于___________(填“金屬”“非金屬”)材料。(2)“彩畫”所用顏料主要為礦物顏料,如“紅彩(Fe2O3)”“綠彩(CuO、Cr2O3)”等。“綠彩”中Cr的化合價為___________,“紅彩”中鐵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_。(3)瓷器釉色中含氧化亞鐵(FeO),若燒煤時氧氣過量,釉色會發紅,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4)以孔雀石[Cu2(OH)2CO3]為原料可制作“彩畫"顏料,其加熱時化學方程式為Cu2(OH)2CO32CuO+X+CO2↑,則X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5)《天工開物》中記載采用明礬凈水,其中明礬的作用是___________。【答案】(1)非金屬 (2) ①. +3 ②. 7∶3(3)氧化亞鐵被氧化生成了氧化鐵(4)H2O (5)使水中懸浮的雜質較快沉降【解析】【小問1詳解】“五彩、琺瑯” 彩瓷作品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鹽等無機非金屬材料,屬于非金屬材料。【小問2詳解】在Cr2O3中,氧元素化合價為 2價,設的化合價為x,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解得x=+3。“紅彩”Fe2O3中,鐵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小問3詳解】氧化亞鐵中鐵元素為+2價,具有還原性,氧氣過量時,會被氧化為氧化鐵,氧化鐵為紅棕色,所以釉色會發紅。【小問4詳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反應前中含2個銅原子、2個氫原子、1個碳原子、5個氧原子;反應后除X外含2個銅原子、1個碳原子、4個氧原子,所以X中應含有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其化學式為H2O。【小問5詳解】明礬溶于水后生成的膠狀物可以吸附水中懸浮的雜質,使雜質較快沉降,從而達到凈水的目的。16. 氫氣是最理想的清潔能源。I.制取氫氣方法一:化石燃料制氫(1)傳統的化石燃料是指煤、___________、天然氣。方法二:水制氫(2)電解水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某同學在水電解器中加入含酚酞的稀Na2SO4溶液,充滿管A和管B.通直流電一段時間后,現象如圖。電解結束后,將容器內所有液體倒入燒杯中,溶液呈無色。(已知Na2SO4溶液呈中性,且不參與反應)(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 電解過程中化學能轉化為電能B. Na2SO4在水中形成自由移動的Na+和,可增強水的導電性C. 電解過程中,Na2SO4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保持不變(4)電解時,與管A相連為電源的___________(填“正極”或“負極”)。Ⅱ.儲存氫氣(5)液化儲氫:將氫氣降溫、加壓液化儲存的過程中,氫分子之間空隙_______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答案】(1)石油 (2) (3)B(4)正極 (5)減小【解析】【小問1詳解】傳統的化石燃料是指煤、石油、天然氣,它們是古代生物遺體經過漫長地質年代形成的不可再生能源。【小問2詳解】水在通電的條件下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小問3詳解】A、電解過程是電能轉化為化學能,而不是化學能轉化為電能,A 錯誤;B、Na2SO4在水中會電離形成自由移動的Na+和,這些離子能夠增強水的導電性,B 正確;C、電解過程中,水不斷被消耗,溶劑質量減少,而溶質質量不變,所以Na2SO4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會增大,C 錯誤。故選B。【小問4詳解】電解水時,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且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約為,圖中管 A 內氣體體積小,所以管 A 產生的是氧氣,與管 A 相連的為電源的正極。【小問5詳解】將氫氣降溫、加壓液化儲存的過程中,分子間的間隔會隨著壓強增大、溫度降低而減小。17. 氧化鋅軟膏用于急性或亞急性皮炎、濕疹等皮膚潰瘍,其有效成分氧化鋅是白色固體。一種工業生產藥用高純氧化鋅的工藝流程圖如圖。(1)操作①的名稱是___________。(2)酸溶步驟中,鹽酸過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3)“鋅沉淀”過程發生了化學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4)操作②為降溫結晶,說明氯化銨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___________ 。(5)草酸鋅在高溫下灼燒生成氧化鋅,體現了草酸鋅___________ (填一條化學性質)。【答案】(1)過濾 (2)使鋅塊充分反應(3) (4)減小(5)受熱易分解##熱穩定性差【解析】【小問1詳解】操作①是將鋅沉淀(固體)和氯化銨溶液(液體)分離開,實現固液分離的操作是過濾 。【小問2詳解】酸溶步驟中,鹽酸過量能保證鋅塊與之充分接觸并反應,將鋅塊完全轉化為氯化鋅,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小問3詳解】“鋅沉淀” 過程是氯化鋅溶液與草酸銨反應生成草酸鋅沉淀和氯化銨,化學方程式為。【小問4詳解】操作②為降溫結晶,降溫時氯化銨能結晶析出,說明氯化銨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減小,降溫后溶解度減小,溶質結晶析出。【小問5詳解】草酸鋅在高溫下灼燒能分解生成氧化鋅,說明草酸鋅在受熱條件下化學組成發生改變,體現了草酸鋅熱穩定性差,受熱易分解的化學性質。四、實驗與探究題(本題包括2小題,共16分)18. 根據下列制取氣體的裝置,回答下列問題:(1)儀器a的名稱___________。(2)利用注射器可檢查裝置B的氣密性,將活塞緩慢向外拉,若觀察到___________,則證明氣密性良好。(3)若選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其化學反應方程式是___________,可選用發生裝置___________(填字母),用裝置F收集氧氣,進氣端是___________ (填字母)。(4)興趣小組同學利用下圖裝置探究影響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速率因素,利用傳感器采集信息并繪制成圖像。集氣瓶中放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由曲線可知,溫度與反應速率的關系是___________。【答案】(1)酒精燈 (2)漏斗下端有氣泡產生(3) ①. 2H2O22H2O+O2↑ ②. B ③. c(4) ①. 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并與水反應,從而使測量結果更準確 ②. 相同條件下,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解析】【小問1詳解】儀器a的名稱是酒精燈。【小問2詳解】利用注射器檢查裝置B的氣密性,將活塞緩慢向外拉時,錐形瓶內的氣體減少,壓強減小,外界大氣壓會將空氣壓入長頸漏斗,若觀察到長頸漏斗下端有氣泡冒出,則證明氣密性良好。【小問3詳解】雙氧水是過氧化氫的俗稱,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H2O22H2O+O2↑。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反應物的狀態為固體和液體,反應條件不需要加熱,所以可選用發生裝置B。因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用裝置F收集氧氣時,氧氣應從長管進入,即進氣端是c。【小問4詳解】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和水反應,集氣瓶中放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并與水反應,從而使測量結果更準確。由曲線可知,80℃時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速率比25℃時快,由此可知,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19. 清朝著名營養學家王士雄在《隨息居飲食譜》中寫到:“皮蛋,味辛、澀、甘、咸,能瀉熱、醒酒,去大腸火,治瀉痢,能散能斂”。某化學社團小組進行了如下活動:任務一 配制皮蛋粉:將生石灰、純堿、食鹽和黃泥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皮蛋粉。任務二 浸鮮蛋:向配制的皮蛋粉中加一定量的水,調制成漿液,將新鮮鴨蛋裹上漿液后密封保存。(1)該過程發生多個化學反應,漿液溫度會明顯升高,產生該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另取適量皮蛋粉,加水充分反應后過濾,所得濾液稱浸出液。小組同學對該浸出液中溶質成分進行探究。【做出猜想】(2)猜想1:NaCl、NaOH猜想2:NaCl、NaOH和Na2CO3猜想3:NaCl、___________(請補充完整)。【進行實驗】(3)取2份浸出液,分別進行實驗。實驗組別 實驗方案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1 滴加適量氯化鋇溶液 無明顯現象 浸出液中一定沒有Na2CO32 滴加適量Na2CO3溶液 ___________ 浸出液中一定有Ca(OH)2【評價反思】(4)小龍同學認為實驗1也可以將氯化鋇溶液換成用其它試劑,請寫出一種___________。【得出結論】根據以上實驗活動,可得出猜想3正確。任務三 品皮蛋:(5)同學們嘗皮蛋時,發現皮蛋有咸味是因為加入了___________的原因(填化學式),也有澀味(堿性物質導致),在食用時蘸取了少量廚房的___________來去除澀味。【拓展延伸】(6)制作皮蛋時,堿與蛋白質作用,使其凝固變性。請解釋鮮蛋裹上漿液后時要“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答案】(1)(2)NaOH和Ca(OH)2 (3)產生白色沉淀(4)稀鹽酸(合理即可)(5) ①. NaCl ②. 食醋(白醋或醋)(6)防止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漿液中的堿反應【解析】【小問1詳解】該過程發生多個化學反應,漿液溫度會明顯升高,產生該現象的原因是生石灰即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放出大量的熱,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小問2詳解】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如果恰好完全反應,則浸出液中的溶質為氯化鈉、氫氧化鈉,如果碳酸鈉過量,則浸出液中的溶質為氯化鈉、氫氧化鈉、碳酸鈉,如果氫氧化鈣過量,則浸出液中的溶質為氯化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故猜想3:NaCl、NaOH、Ca(OH)2;【小問3詳解】2、滴加適量Na2CO3溶液,碳酸鈉能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產生白色沉淀,說明浸出液中含氫氧化鈣;【小問4詳解】碳酸鈉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可向浸出液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無明顯現象,說明不含碳酸鈉;【小問5詳解】氯化鈉有咸味,故同學們嘗皮蛋時,發現皮蛋有咸味是因為加入了NaCl的原因;皮蛋有澀味,是因為含堿性物質導致,可在食用時蘸取酸性物質,酸堿中和,減輕澀味,故可蘸取廚房中的食醋去除澀味;【小問6詳解】制作皮蛋時,堿與蛋白質作用,使其凝固變性。而堿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故鮮蛋裹上漿液后時要“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防止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漿液中的堿反應。五、綜合計算題(本大題包括1小題,共10分)20. 碳酸氫鈉片是一種常用的抗酸藥,能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癥。為測定某碳酸氫鈉片中碳酸氫鈉的含量,化學小組同學取幾片該藥片,研磨后進行圖1實驗,用pH傳感器測得加入稀鹽酸過程中燒杯中溶液pH的變化如圖2(已知:藥片中其他成分能溶于水且不參與反應,其他成分的水溶液顯中性)。(1)碳酸氫鈉是由和______(填離子符號)構成的。其水溶液呈______(填“酸性、堿性或中性”)(2)圖1實驗加水、加酸時兩次用到玻璃棒,其中加酸時使用玻璃棒攪拌的目的是______。(3)已知酚酞溶液的變色范圍是8.2<pH<10.0,當pH<8.2時顯無色。某同學認為,為簡化實驗操作,可用酚酞溶液作指示劑代替pH傳感器進行實驗,該方法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4)計算該碳酸氫鈉片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答案】(1) ①. ②. 堿性(2)加快反應速率使反應更加充分(3)不可行 (4)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由圖1與圖2可知碳酸氫鈉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時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20g+200g+200g-411.2g=8.8g,設參加反應碳酸氫鈉的質量為x,則:,解得碳酸氫鈉片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答:碳酸氫鈉片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為84%。【解析】【小問1詳解】碳酸氫鈉是由鈉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構成,碳酸氫根離子化學符號為;由圖2可知在碳酸氫鈉溶液中未加入稀鹽酸時,溶液pH大于7,故碳酸氫鈉溶液顯堿性。【小問2詳解】向碳酸氫鈉溶液中加入稀鹽酸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既可以加快反應速率,又可以使反應更加充分;【小問3詳解】酚酞溶液的變色范圍是8.2<pH<10.0,當pH<8.2時顯無色,由圖2可知整個實驗過程溶液pH始終小于8.2,若用酚酞溶液作指示劑,溶液始終為無色,故用酚酞溶液作指示劑代替pH傳感器進行實驗,該方法不可行;【小問4詳解】見答案。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學業水平適應性考試化學試題卷考試時間:65分鐘 滿分:70分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S-32 Na-23 Cl-35.5 Fe-56 Cu-64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1-5每題1分,6-10每題2分,共1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錯選、多選或未選均不得分。1. 讓非遺文化“動”起來、“火”起來,下列非遺文化作品制作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 釀黃酒 B. 刻磚雕 C. 繪彩陶 D. 捏泥塑2. 人類文明的發展離不開化學家的努力和貢獻,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青蓮教授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作出了卓越貢獻B. 法國科學家拉瓦錫發現了元素周期律并編制出元素周期表C. 我國化學家閔恩澤致力于石油化工催化劑研究,被譽為“中國催化劑之父”D. 徐壽參與翻譯《化學鑒原》,是我國近代化學啟蒙者3.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綠色發展”理念的是A. 攜帶布袋購物,減少塑料袋的使用B. 實行垃圾分類回收C. 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和高效利用D. 提倡使用化石燃料4. 黑枸杞是一種富含多種營養成分的中藥材,浸泡在不同pH的液體中,液體呈現的顏色情況如圖。下列生活中的液體遇黑枸杞會呈現藍綠色的是A. 潔廁靈 B. 蒸餾水 C. 食鹽水 D. 爐具清潔劑5. 稀釋濃硫酸并進行硫酸性質實驗的操作中,正確的是A. 稀釋濃硫酸 B. 測稀硫酸的pHC. 取用稀硫酸 D. 聞稀硫酸的氣味6. 《天工開物》是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智慧結晶,其中蘊含了大量的化學知識。下列理解錯誤的是A. “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增多灶眼的目的是增大燃料與氧氣接觸面積B. “燒鐵器淬于膽礬水中,即成銅色也”——該過程中涉及的主要反應為置換反應C. “帶露摘紅花……捏成薄餅,陰干收貯”——陰干過程中水分蒸發,分子種類不變D. “凡石灰,經火焚煉為用”——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鈣7. 2024年12月2日消息,科學家利用等離子體浸沒離子注入技術成功制備了含有鉆元素的鈦基骨植入物,為骨骼疾病提供了潛在的治療方案。鉆原子的結構意圖和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 圖中x=8B. 在化學反應中,鉆原子容易失去電子C. 碳-12原子質量為a,則鉆原子質量為58.93aD. 符號“2Co”可表示兩個鉆元素8. 《齊民要術》記載“粟長曲作酢”“酢”即醋酸。我國研人員研究出制取醋酸的新方法,反應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 古法釀醋是用糧食發酵而成,發酵屬于緩慢氧化B. 催化劑的作用是增加生成物的質量C. 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D. 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分子個數比為1:19. 化學學科心素養展現了化學課程對學生發展的重要價值。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化學觀念:離子是帶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所帶電荷的微觀粒子都是離子B. 科學思維:Al與稀鹽酸反應生成AlCl3,所以Fe與稀鹽酸反應生成FeCl3C. 科學探究與實踐:用pH計測量某剛降落雨水水樣的pH,結果為4.95,說明該降雨為酸雨D. 科學態度與責任:自然界水是循環的,無需提倡節約用水10. 向盛有一定量硫酸銅溶液的燒杯中不斷加入鐵粉,燒杯中有關量變化下圖,其中正確的是A. B.C. D.二、選擇填充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選擇和填充各1分,共6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先在A、B、C三個選項中選擇一個最符合題目要求的,然后填充D選項使其符合題目要求。11. 以下物質的俗稱與化學式的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A.生石灰——Ca(OH)2 B.水銀——HgC.小蘇打——Na2CO3 D.火堿——_________12. 如圖1為硝酸鉀的溶解度曲線,某同學按圖2所示進行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②,KNO3的溶解度減小B.②溶液是飽和溶液C.②→③析出KNO3的質量為8.4gD.①和③,溶液中KNO3的質量分數:①___________(填“>”“=”或“<”)13. 下列實驗方案合理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配制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食鹽水 將20g食鹽加入100g水中,充分攪拌,完全溶解,裝瓶貼標簽B 鑒別碳酸鈉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 取樣,分別加入無色酚酞溶液C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O2 將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銅網D 鑒別食鹽和純堿 ___________三、填空與說明(本題包括4小題,共23分)14. 化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化學知識。(1)小明周末和父母出去春游,生火烤魚,需要用燃燒的紙引燃木炭,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___________。(2)下午的體育課后,小明打開汽水瓶蓋,發現有汽水噴出,是因為氣體的溶解度隨壓強的減小而___________ (填“增大”或“減小”)。(3)小明聞到冰箱內有異味,放入活性炭包除味,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_性。(4)小明煮茶時,“香氣撲鼻”,從分子角度解釋其原因是___________。(5)下列物質中屬于復合肥料的是___________。A. CO(NH2)2 B. NH4Cl C. KH2PO4 D. NH4NO315. 清代唐英編排《陶冶圖說》中記載制瓷工藝:“……白胎瓷器,有于窯內燒成后始施彩畫者,如五彩、琺瑯等器是也。彩畫后,復入紅爐燒煤以固顏色”。(1)“五彩、琺瑯”是代表性彩瓷作品,屬于___________(填“金屬”“非金屬”)材料。(2)“彩畫”所用顏料主要為礦物顏料,如“紅彩(Fe2O3)”“綠彩(CuO、Cr2O3)”等。“綠彩”中Cr的化合價為___________,“紅彩”中鐵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_。(3)瓷器釉色中含氧化亞鐵(FeO),若燒煤時氧氣過量,釉色會發紅,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4)以孔雀石[Cu2(OH)2CO3]為原料可制作“彩畫"顏料,其加熱時化學方程式為Cu2(OH)2CO32CuO+X+CO2↑,則X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5)《天工開物》中記載采用明礬凈水,其中明礬的作用是___________。16. 氫氣是最理想的清潔能源。I.制取氫氣方法一:化石燃料制氫(1)傳統的化石燃料是指煤、___________、天然氣。方法二:水制氫(2)電解水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某同學在水電解器中加入含酚酞的稀Na2SO4溶液,充滿管A和管B.通直流電一段時間后,現象如圖。電解結束后,將容器內所有液體倒入燒杯中,溶液呈無色。(已知Na2SO4溶液呈中性,且不參與反應)(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 電解過程中化學能轉化電能B. Na2SO4在水中形成自由移動的Na+和,可增強水的導電性C. 電解過程中,Na2SO4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保持不變(4)電解時,與管A相連為電源的___________(填“正極”或“負極”)。Ⅱ.儲存氫氣(5)液化儲氫:將氫氣降溫、加壓液化儲存的過程中,氫分子之間空隙_______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17. 氧化鋅軟膏用于急性或亞急性皮炎、濕疹等皮膚潰瘍,其有效成分氧化鋅是白色固體。一種工業生產藥用高純氧化鋅的工藝流程圖如圖。(1)操作①的名稱是___________。(2)酸溶步驟中,鹽酸過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3)“鋅沉淀”過程發生了化學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4)操作②為降溫結晶,說明氯化銨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___________ 。(5)草酸鋅在高溫下灼燒生成氧化鋅,體現了草酸鋅___________ (填一條化學性質)。四、實驗與探究題(本題包括2小題,共16分)18. 根據下列制取氣體裝置,回答下列問題:(1)儀器a的名稱___________。(2)利用注射器可檢查裝置B的氣密性,將活塞緩慢向外拉,若觀察到___________,則證明氣密性良好。(3)若選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其化學反應方程式是___________,可選用發生裝置___________(填字母),用裝置F收集氧氣,進氣端是___________ (填字母)。(4)興趣小組同學利用下圖裝置探究影響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速率的因素,利用傳感器采集信息并繪制成圖像。集氣瓶中放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由曲線可知,溫度與反應速率的關系是___________。19. 清朝著名營養學家王士雄在《隨息居飲食譜》中寫到:“皮蛋,味辛、澀、甘、咸,能瀉熱、醒酒,去大腸火,治瀉痢,能散能斂”。某化學社團小組進行了如下活動:任務一 配制皮蛋粉:將生石灰、純堿、食鹽和黃泥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皮蛋粉。任務二 浸鮮蛋:向配制的皮蛋粉中加一定量的水,調制成漿液,將新鮮鴨蛋裹上漿液后密封保存。(1)該過程發生多個化學反應,漿液溫度會明顯升高,產生該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另取適量皮蛋粉,加水充分反應后過濾,所得濾液稱浸出液。小組同學對該浸出液中溶質成分進行探究。【做出猜想】(2)猜想1:NaCl、NaOH猜想2:NaCl、NaOH和Na2CO3猜想3:NaCl、___________(請補充完整)。【進行實驗】(3)取2份浸出液,分別進行實驗。實驗組別 實驗方案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1 滴加適量氯化鋇溶液 無明顯現象 浸出液中一定沒有Na2CO32 滴加適量Na2CO3溶液 ___________ 浸出液中一定有Ca(OH)2【評價反思】(4)小龍同學認為實驗1也可以將氯化鋇溶液換成用其它試劑,請寫出一種___________。【得出結論】根據以上實驗活動,可得出猜想3正確任務三 品皮蛋:(5)同學們嘗皮蛋時,發現皮蛋有咸味是因為加入了___________的原因(填化學式),也有澀味(堿性物質導致),在食用時蘸取了少量廚房的___________來去除澀味。【拓展延伸】(6)制作皮蛋時,堿與蛋白質作用,使其凝固變性。請解釋鮮蛋裹上漿液后時要“密封”保存主要原因:___________。五、綜合計算題(本大題包括1小題,共10分)20. 碳酸氫鈉片是一種常用的抗酸藥,能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癥。為測定某碳酸氫鈉片中碳酸氫鈉的含量,化學小組同學取幾片該藥片,研磨后進行圖1實驗,用pH傳感器測得加入稀鹽酸過程中燒杯中溶液pH的變化如圖2(已知:藥片中其他成分能溶于水且不參與反應,其他成分的水溶液顯中性)。(1)碳酸氫鈉是由和______(填離子符號)構成的。其水溶液呈______(填“酸性、堿性或中性”)(2)圖1實驗加水、加酸時兩次用到玻璃棒,其中加酸時使用玻璃棒攪拌的目的是______。(3)已知酚酞溶液的變色范圍是8.2<pH<10.0,當pH<8.2時顯無色。某同學認為,為簡化實驗操作,可用酚酞溶液作指示劑代替pH傳感器進行實驗,該方法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4)計算該碳酸氫鈉片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年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學業水平適應性考試 化學試題卷.docx 2025年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學業水平適應性考試 化學試題卷(解析).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