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蘭州市學府致遠學校2025年九年級適應性考試化學試卷(本試卷滿分54分,時間60分鐘)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總分得分相對原子質量:S-32 Ba-137 H-1 O-16 S-32一、選擇題:本大題10小題,1~5小題每題1分,5~10小題每題2分,共15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 棗莊文化傳承歷史悠久,下列四個省級非遺項目所涉及的物質,據其主要化學成分不能與其他三種歸為一類的是A. 手工蠶絲制作技藝 B. 青花布印染技藝C. 砂陶燒制技藝 D. 毛筆制作技藝2. 崇尚科學,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下列哪位科學家是我國制堿工業的先驅A. 張青蓮 B. 袁隆平C. 侯德榜 D. 屠呦呦3. 垃圾分類,人人有責。廢報紙、礦泉水瓶應放入下列垃圾箱中的A. B.C. D.4. 花鼓戲《補鍋》中唱到“手拉風箱呼呼響,火爐燒得紅旺旺”。下列說法最合理的是A. 風箱拉動過程中增加了可燃物B. 手拉風箱為煤的燃燒提供了充足氧氣C. 火爐燒得旺是因為降低了煤的著火點D. 氧氣能支持燃燒,說明氧氣具有可燃性5. 如表是某品牌維生素C泡騰片說明書的部分信息,已知檸檬酸具有酸的通性。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成分]維生素C(抗壞血酸)檸檬酸、碳酸氫鈉等 [含量]每片含維生素C100mg [規格]4g/片 [服用方法]用冷水或溫開水溶解后飲用A. 該泡騰片可以預防壞血病B. 該泡騰片溶于水產生二氧化碳氣體C. 該泡騰片中維生素C的質量分數為25%D. 用熱水溶解該泡騰片可能導致效用降低6. 用數軸表示某些化學知識更加直觀、簡明、易記。下列表示錯誤的是A. 生活中常見物質的pH:pHB. 固體物質的溶解性:20℃溶解度C. 生鐵與鋼的區分:含碳量D. 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7. 我國科學家利用光催化技術實現了綠色制取H2O2,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反應后氧原子個數減少 B. 反應后催化劑的質量增加C. b的化學式為H2O D. 參加反應的a、b分子個數比為1∶18. 分析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確的是A. 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則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B. 單質只含一種元素,則只含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是單質C. 離子是帶電的微觀粒子,則帶電的微觀粒子一定是離子D. 常溫下,pH等于7的水溶液呈中性,則呈中性的水溶液pH一定等于79. 下列實驗方法和主要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擇 物質 方法和主要操作 實驗目的A 和的混合溶液 加入足量的鋁粉 除去B 久置的 取樣,加入稀硫酸觀察是否產生氣體 檢驗變質程度C 和 加水溶解,過濾、蒸發結晶,清洗濾渣并晾干 分離提純D 和 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冷的燒杯 鑒別A. A B. B C. C D. D10. 室溫下,向一定體積1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10%的鹽酸,測得溶液溫度變化與加入鹽酸體積的關系如表△t(為溶液實時溫度與初始溫度差),其中表述正確的是鹽酸體積V/mL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溶液溫度變化△t/℃ 5.2 9.6 12.0 16.0 18.2 16.7 15.7 14.7 13.7 12.9A. 滴加鹽酸的全過程中,持續發生反應并放出熱量B. 滴加鹽酸的過程中,溶液的堿性逐漸增強C. 滴加鹽酸的全過程中,氯化鈉的溶解度逐漸增大D. 反應過程中,氫氧化鈉在混合溶液中的濃度逐漸減小二、填空與簡答題:本大題3小題,共14分。11. “一抹龍泉紅,千秋國色濃”。常州龍泉印泥(如圖)是中國印泥三大瑰寶之一、龍泉藕絲印泥主要原料有朱砂(HgS)、蓖麻油、藕絲等,具有“冬不凝固、水浸不爛”的特點。(1)“一抹龍泉紅”源于朱砂,“千秋國色濃”說明HgS通常情況下化學性質___________(選填“穩定”或“活潑”)。(2)天然蓖麻油作為植物性油脂,___________(選填“屬于”或“不屬于”)有機高分子化合物。(3)“水浸不爛”源于加入八月荷梗的藕絲后能有效凝聚印泥。蠶絲纖維相對較粗不適合制作印泥,用化學的手段鑒別藕絲與蠶絲的方法是___________(4)“丹泥玉漿盛之粉白瓷缸”指的是藕絲印泥宜存放于瓷缸中。如放入錫(Sn)盒中會發生置換反應生成SnS而使印泥慢慢變黑,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12. 氮是自然界各種生物體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自然界中氮的循環如圖所示。(1)將大氣中的氮氣轉化為氮的化合物的過程叫做氮的固定。①②③④中屬于氮的固定的是________。(2)NH4HCO3是常見氮肥,其化學名稱是________。(3)氨(NH3)或銨鹽被硝化細菌氧化成亞硝酸鹽。寫出一種屬于亞硝酸鹽的物質的化學式________。(4)長期施用銨態氮肥,可能造成土壤酸化。往酸化的土壤中施加牡蠣殼粉(主要成分為CaCO3),土壤的pH________(填“升高”、“不變”或“降低”)。(5)使用下列物質不能達到改良酸性土壤目的的是_______。A. 生石灰 B. 氯化鉀 C. 石灰乳 D. 草木灰(含碳酸鉀)13. 閱讀科普短文。液態陽光,是指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以甲醇為代表的液態燃料和有機化學品。它可以取代傳統化石能源,實現二氧化碳的循環利用。液態陽光概念示意圖如下。2020年,我國“千噸級液態陽光甲醇合成示范項目”投產運行。該項目由太陽能光伏發電、電解水制氫、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三個基本單元構成。標志著我國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備液體燃料邁出了工業化的第一步。甲醇作為液態陽光首要目標產物,能生產乙酸、烯烴等化學品,能用作內燃機燃料,也能用于燃料電池產生電能,還能通過重整反應釋放出氫氣。(1)“液態陽光生產”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是________(寫一種)。(2)“液態陽光甲醇合成示范項目”使用的初始原料是________和。(3)可用NaOH溶液實現“碳捕獲”,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4)相比氫氣,液體燃料甲醇的優點有________(寫一條)。三、工業流程題:本大題1小題,共5分。14. 某化學興趣小組模擬工廠苛化法制備燒堿流程如下請回答:(1)X常用作食品干燥劑,其化學式為______;(2)寫出反應池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3)實驗室中將濾液A盛裝在______儀器中完成操作2;(4)濾液B可加入反應池中循環利用,目的是______。四、科學探究題:本大題2小題,共14分。15. 思考樂俊宇同學想要做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實驗:(1)實驗室制取的方程式:__________;(2)制取二氧化碳的發生和收集裝置為________。(填序號)(3)干燥氣體,從E中的_____口通入。(4)模擬海洋生態系統①綠色植物在生態箱中通過呼吸作用和_______作用參與碳循環;②俊宇向生態箱中通入,一段時間后燒杯中出現現象為____________;③測得生態箱內pH值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④請你列舉一條具體措施減少大氣中排放量,結合生活實際:_________。16. 同學們在整理歸納堿的化學性質時,發現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無明顯現象,于是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提出問題】如何證明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發生了反應?【進行實驗】探究實驗Ⅰ:(1)分別向兩個充滿二氧化碳的軟塑料瓶中加入20mL氫氧化鈉溶液和蒸餾水,振蕩,使其充分反應,現象如圖1、圖2,證明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發生了化學反應。設計圖2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探究實驗Ⅱ:(2)取圖1實驗反應后的少量溶液于試管中,加入________,現象為________,再次證明二者發生了反應。探究實驗Ⅲ:[查閱資料]20℃時,NaOH、在水和乙醇中的溶解性如表所示:溶劑 溶質 水 乙醇NaOH 溶 溶溶 不[設計方案]20℃時,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3)實驗現象:裝置A中出現白色沉淀,裝置B中無明顯現象。裝置A中出現白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反思評價】(4)①寫出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化學方程式:________。②對于無明顯現象的化學反應,一般可以從反應物的減少或新物質的生成等角度進行分析。五、計算題:本大題1小題,共6分。17. 為測定某硫酸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實驗小組設計了以下方案:在燒杯中加入該硫酸溶液100 g,然后向燒杯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鋇溶液,滴加的氫氧化鋇溶液質量與生成沉淀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請你幫其解決下列問題:(1)恰好完全反應時,生成沉淀的質量為_____ g。(2)求該硫酸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蘭州市學府致遠學校2025年九年級適應性考試化學試卷(本試卷滿分54分,時間60分鐘)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總分得分相對原子質量:S-32 Ba-137 H-1 O-16 S-32一、選擇題:本大題10小題,1~5小題每題1分,5~10小題每題2分,共15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題答案】【答案】C【2題答案】【答案】C【3題答案】【答案】A【4題答案】【答案】B【5題答案】【答案】C【6題答案】【答案】D【7題答案】【答案】C【8題答案】【答案】D【9題答案】【答案】C【10題答案】【答案】D二、填空與簡答題:本大題3小題,共14分。【11題答案】【答案】(1)穩定 (2)不屬于(3)灼燒,聞氣味 (4)【12題答案】【答案】(1)① (2)碳酸氫銨(3)NaNO2(合理即可)(4)升高 (5)B【13題答案】【答案】(1)太陽能(或風能或其他某種可再生能源)(2)水##)(3)(4)便于儲(貯)存和運輸或便于儲(貯)存,或便于運輸,或安全性高三、工業流程題:本大題1小題,共5分。【14題答案】【答案】(1)CaO (2)(3)蒸發皿 (4)降低成本、減少污染四、科學探究題:本大題2小題,共14分。【15題答案】【答案】(1)(2)BC (3)a(4) ①. 光合 ②.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③. 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④. 綠色出行【16題答案】【答案】(1)做對比 (2) ①. 過量的稀鹽酸 ②. 有氣泡產生(3)生成的碳酸鈉不溶于乙醇(4)五、計算題:本大題1小題,共6分。【17題答案】【答案】(1)23.3(2)解:設該硫酸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xx=9.8%答:該硫酸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9.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