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湖南省名校聯考聯合體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湖南省名校聯考聯合體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

資源簡介

湖南省名校聯考聯合體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
(2024高一上·湖南期末)火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其中距離太陽第四近的行星,也是與地球最相似且距離最近的行星。火星表面遍布撞擊坑、峽谷、沙丘和礫石,沒有穩定的液態水,但火星仍被認為是太陽系中除地球外“最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下表為地球與火星的各項數據對比,其中質量、體積、自轉與公轉周期都以地球為1。完成下面小題。
名稱 與日距離/km 質量 體積 自轉周期/天 公轉周期/年 表面平均溫度/℃
地球 1.49×108 1 1 1 1 15.85
火星 2.28×108 0.11 0.15 1.03 1.88 -62.15
1.與地球相比,火星上不存在穩定液態水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質量、體積較小 B.表面多沙丘、礫石
C.表面平均溫度低 D.與太陽的距離較遠
2.與地球相比,火星表面溫度較低的原因不包括(  )
A.距離太陽較遠,接收太陽輻射更少
B.風沙活動強烈,大氣中的塵埃較多
C.大氣層稀薄,大氣的保溫作用更弱
D.大氣中二氧化碳占比較低,吸熱少
(2024高一上·湖南期末)2023年12月18日23時59分30秒,我國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震源深度10km,震源類型為逆沖型地震,逆沖型地震會產生強烈壓力和摩擦力導致應力積聚,最終導致能量突然爆發式釋放。截至12月25日0時,地震已造成甘肅、青海兩省149人遇難、2人失聯。發生地震后,部分災民滯留在外,夜間氣溫低容易患上低溫癥(人體核心溫度保持低于35℃狀態),低溫癥可直接或間接地造成死亡。完成下面小題。
3.此次甘肅積石山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殼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4.此次甘肅積石山地震傷亡嚴重的原因不包括(  )
A.此次地震類型為逆沖型地震,傷害更大
B.發生在午夜,睡眠中的居民不易及時逃生
C.地震震源較深,地震波影響的范圍較廣
D.內陸夜間氣溫低,導致傷者的存活率更低
5.遭遇地震災害時,以下自救措施錯誤的是(  )
A.如被廢墟掩埋,要大聲呼救尋求救助
B.冬季夜間戶外避難,要做好保暖措施
C.戶外避難要選擇空曠、較平坦的地點
D.室內遭遇地震,就近躲避在小開間內
(2024高一上·湖南期末)壺口瀑布為黃河第一大瀑布,穿行在西北黃土高原的秦晉大峽谷中。當流經壺口時,寬約400m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故名壺口,形成特大馬蹄狀瀑布群。在壺口瀑布河床兩岸,經流水沖刷遺存了小如碗口、大若缸甕的圓窩,稱為壺穴。下左圖為壺口段黃河河岸上的壺穴,下右圖為壺口瀑布在黃河流段的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6.壺口瀑布形成的主要外力是(  )
A.冰川 B.流水 C.風力 D.風化
7.壺口瀑布河床兩岸壺穴的主要形成原因不包括(  )
A.壺穴主要由流水對河岸的差異性侵蝕形成
B.流經壺口時,河流流速增快,侵蝕作用強
C.兩岸的巖體中含有較多的裂隙,易被侵蝕
D.冬季河岸裂隙中水體結冰后體積增大,巖體易破碎
(2024高一上·湖南期末)2023年5月15日,來自湖南師大附中的女孩徐卓媛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瑪峰的峰頂,成為從南坡登頂珠峰的最年輕中國登山者。珠峰地區分布著典型的山岳型冰川,塑造了矚目壯觀的冰川地貌。下圖為典型冰川地貌圖。完成下面小題。
8.關于圖中冰川地貌的說法,錯誤的是(  )
A.①為角峰:呈金字塔形尖峰 B.②為冰斗:由冰川侵蝕而成
C.③為V形谷:冰川侵蝕形成 D.④為刃脊:隔斷相鄰的冰斗
9.山岳型冰川主要分布于(  )
①中、低緯度②高緯度③低海拔④高海拔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24高一上·湖南期末)近年來我國濱海大氣臭氧污染愈發嚴重。臭氧對人體傷害主要表現為強烈刺激呼吸道,造成一系列呼吸道疾病。海陸風是沿海地區常見的中尺度環流,對沿海空氣質量有重要影響。海陸風將高濃度的O3前體物NOx(氮氧化物,極不穩定)、VOCs(揮發性有機物)混合后經光化學反應(在光照的作用下而引起的化合、分解、氧化、還原等反應)生成O3,再將其吹回岸上,導致沿海地區O3出現明顯升高,污染相對突出。圖1、圖2為我國珠三角地區對臭氧污染監測統計圖。完成下面小題。
10.造成珠三角臭氧污染較為嚴重時的海陸風風向及其出現時間為(  )
A.海風,白天 B.海風,夜晚 C.陸風,白天 D.陸風,夜晚
11.秋季,珠三角臭氧污染較為嚴重的主要原因是(  )
A.秋季珠三角地區工業生產廢氣排放臭氧較多
B.秋季晝夜溫差小,海陸風擴散臭氧能力較弱
C.秋季云層厚,保溫作用強,利于前體物合成臭氧
D.秋季降水較少、光照較強,利于前體物合成臭氧
(2024高一上·湖南期末)有一種森林,每年有8個月的時間泡在水里,水深達12~15米。它就是洪泛森林,一種基本只存在于亞馬孫平原熱帶雨林部分區域的獨有生態系統。洪泛森林在洪泛期結果落葉,為魚類提供充足的食物資源,形成“魚游森林”的奇觀。下圖為魚游森林景觀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2.洪泛森林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降水較多,洪泛期長 B.光照充足,生長茂盛
C.支流較多,來水充足 D.地勢平坦,排水不暢
13.推測洪泛森林對環境的適應發展、進化表現的方面有(  )
①粗壯的柱狀根系,不易被泡爛 ②致密的樹皮,不易腐爛
③落葉期由旱期轉變為洪泛期,減少樹干的水分流失 ④果實易被水生動物采食,促進種子的傳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4高一上·湖南期末)熟化是通過耕種、定向培育,將自然土壤轉變成適合農作物生長且肥沃的土壤的過程。我國東北的黑土、南方的紅壤經熟化都可成為水稻土。圖1為自然土壤與水稻土結構示意圖,圖2為黑土、紅壤和水稻土關系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4.與南方濕熱地區的自然紅壤相比,經熟化后的水稻土(  )
A.pH值降低 B.母巖風化強 C.結構更簡單 D.土壤肥力高
15.經過熟化,水稻土的結構特點及功能發生的變化表現為(  )
A.表土層緊實,提供農作物扎根立足條件
B.母巖層變薄,阻斷有機界與無機界聯系
C.耕作層淺薄,提高土壤有機質
D.犁底層緊實,提高保水保肥的能力
16.紅壤和黑土熟化成水稻土的過程有差異,造成其差異的主要自然要素是(  )
A.土壤水分 B.礦物質 C.土壤溫度 D.土壤酸堿性
17.(2024高一上·湖南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調查小組發現,雅魯藏布江河谷風沙地貌廣泛分布于寬谷地區,有河谷沙丘、爬坡沙丘等類型。雅魯藏布江中游河段河谷寬窄相間,在干支流交匯處多寬谷,河道多分汊。雅魯藏布江河谷降水存在明顯季節差異,冬春季節盛行強勁的西風和西南風。下圖示意雅魯藏布江河谷沙丘景觀及其所在河段位置。
(1)雅魯藏布江河谷沙丘屬于   地貌。
(2)分析該區域沙丘廣泛分布于寬谷地區的原因。
(3)判斷該區域沙丘增長最快的季節并說明原因。
18.(2024高一上·湖南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2年8月17日,重慶市涪陵區發生山火,起火點均為山勢陡峭處,隨后向山下蔓延。部分火場明火撲滅后,在夜晚又出現了不同程度復燃和迅速蔓延。下圖為重慶山火期間民眾自發組建摩托車隊從山下向山上運送物資的畫面。
材料二山火爆發需滿足三個條件:可燃物、火源、燃燒環境。近年來,夏季雷擊發生率明顯提高,為山火爆發提供了火源之一。氣候變暖,導致全球各地極端高溫、干旱天氣頻發,誘發森林火災,而森林火災又進一步助推了全球變暖。
(1)從“熱力環流”角度分析重慶山火在夜間迅速蔓延的原因。
(2)分析夏季雷擊率高且近些年有所提高的原因。
(3)從“大氣受熱過程”角度分析山火頻發導致全球變暖的原因。
19.(2024高一上·湖南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屋頂綠化指建筑物、構筑物等的屋頂、露臺、天臺、陽臺進行造園種植樹木花卉的統稱。某中學地理研究小組發現本校圖書館頂樓就采用了屋頂綠化設計。為探究屋頂綠化對屋頂徑流的調節效果,設計了相關實驗。以下分別是該學校綠色屋頂景觀圖與實驗裝置圖。
(1)判斷實驗裝置中溢流口、排水孔分別模擬的是水循環中哪一環節。
(2)若提高裝置中植被覆蓋度,分析導流槽中徑流達峰時間的變化并說明原因。
(3)綠色屋頂被廣泛應用后產生的主要影響有哪些。
20.(2024高一上·湖南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渤海是我國四大海域中鹽度最低的海,每年11月末到次年3月初,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結冰現象。海冰會對海洋石油開采、海洋養殖業等造成危害,但對沿岸種植業、鹽堿地改造等具有積極作用。下圖示意渤海及黃海北部海冰分布范圍。
(1)分析渤海成為我國四大海域中鹽度最低的海域的原因。
(2)說出渤海南、北部海冰的分布差異并推測其原因。
(3)分析海冰資源對沿岸種植業的積極影響。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D
【知識點】地球的宇宙環境;太陽系與地月系
【解析】【點評】地球存在生命保存進入下一題的條件:適宜的溫度、液態水、適合呼吸的大氣;穩定的光照條件和安全的宇宙環境。
1.根據材料得知火星的質量、體積較小,導致其引力較小,所以火星上沒有像地球一樣厚的大氣層可以保溫,再加上與太陽的距離較遠,所以導致火星表面溫度較低,進而不存在穩定液態水,質量/體積較小和表面平均溫度低及與太陽的距離遠近都是不存在穩定液態水的原因,而穩定液態水是否存在與表面多沙丘、礫石無關,本題選擇不包括的,B正確。
故答案為:B。
2.根據上題分析可得: 距離太陽較遠,接收太陽輻射更少 和 風沙活動強烈,大氣中的塵埃較多的表述內容符合其原因。火星表面沒有液態水,常年干燥,多風沙活動,風沙塵埃彌漫在大氣中,將會削弱太陽輻射,導致到達火星表面的輻射更少、氣溫更低。火星大氣主要表現為薄,無法提供有效的保溫效果,跟二氧化碳占比較低關系不大,且火星大氣中二氧化碳占比遠超過90%,大氣中二氧化碳占比較低,吸熱少不是火星表面溫度較低的主要原因。D正確。
故答案為:D。
【答案】3.A
4.C
5.A
【知識點】地球的內部圈層;地震;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自然災害的救援與救助
【解析】【點評】地球內部圈層
劃分:依據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的變化,地球固體表面以下可劃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
圈層名稱 位置 厚度 特點
地殼 莫霍界面以上 平均厚度17千米 由巖石組成,大陸厚,大洋薄,海拔越高,地殼越厚。地殼分上層的硅鋁層(在大洋底部罕見)和下層的硅鎂層。
地幔 莫霍界面與古登堡界面之間 2800多千米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個軟流層,是巖漿的發源地。
地核 古登堡界面以下 3400多千米 接近液態,橫波不能穿過
3.根據材料得知此次地震震源深度為10km,結合所學知識,地殼平均厚度為17km,陸地部分地殼厚度平均為39~41km,故本次地震震源位于地殼內部;地幔和地核均位于地殼以下,A正確。
故答案為:A。
4.據材料得知本次地震震源類型為逆沖型地震,逆沖型地震會產生強烈壓力和摩擦力導致應力積聚,最終導致能量突然爆發式釋放,對地表破壞性大,且發生在12月18日23時59分30秒,午夜正是居民熟睡之時,難以逃生,夜間氣溫低容易患上低溫癥導致傷著存活率低。本次震源深度為10km,深度較淺,地震的能量傳播較廣,對地表的影響較大,不是傷亡嚴重的原因,C正確。
故答案為:C。
5.根據生活常識可知,地震或其他災害導致被廢墟掩埋時,要盡可能保存體力,因此不能大聲呼救。冬季夜間氣溫低,若在戶外避難,要做好保暖措施 ,以防低溫癥;戶外避難要選擇空曠、較平坦的地點,以避免高空墜物砸傷自己,室內遭遇地震,就近躲避在小開間內,以支撐頂部物體,減少坍塌對自己的傷害。D正確。
故答案為:A。
【答案】6.B
7.D
【知識點】河流地貌;外力作用
【解析】【點評】河流地貌(以湄公河——瀾滄江為例)
位置 名稱 成因
源頭段 流經青藏高原 寬淺河谷 地形平坦,河流向下的侵蝕作用較弱
上游 流經山區、高原、高地 “V”形峽谷 落差大、水流急,向下的侵蝕作用強
出山口 支流匯入處 沖積扇 河水擺脫了側向約束,泥沙沉積
中下游 流經丘陵盆地 曲流 地形坡度較緩,水流以側向的侵蝕為主,河道變得彎曲
牛軛湖 河流會裁彎取直,留下廢棄的彎道
流經平原 沖積平原 地勢平坦,河流帶來的泥沙大量沉積
河口段 入海口處 三角洲 流速減慢,所攜帶的泥沙在河口沉積
6.冰川作用主要在高緯度和高海拔地區多見,壺口瀑布不滿足,流水作用在濕潤半濕潤地區常見,該地滿足,地表徑流豐富且此處河水收緊,侵蝕作用加強;風力作用多見于干旱半干旱地區,壺口瀑布處為半濕潤地區;壺口瀑布的形成是侵蝕作用,不是風化。B正確。
故答案為:B。
7.壺穴處流水侵蝕比周圍地區嚴重,材料提及,流經壺口時,河水突然收束一槽,侵蝕作用強,侵蝕作用的強弱和巖體性質有關系,巖體裂隙多,易被侵蝕;根據材料得知,黃河壺口瀑布位于我國北方地區,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稀少,河流水位會下降。“壺穴”主要分布在河岸上,冬季水位低不會淹沒此處,結冰破碎不明顯。D正確。
故答案為:D。
【答案】8.C
9.C
【知識點】冰川地貌
【解析】【點評】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蝕——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積——冰磧丘陵、冰磧湖等。
8.結合所學可知,圖中①為角峰:呈金字塔形尖峰,②為冰斗:由冰川侵蝕而成,④為刃脊:隔斷相鄰的冰斗,ABD描述正確,不符合題意;③表示冰川地貌是U形谷,V形谷主要出現在流水地貌中,C錯誤,根據題意要求選擇錯誤的選項,符合的要求的是C。
故答案為:C。
9.山岳型冰川,是發育在高山上的冰川,主要分布在中、低緯度的高山高原地區,①④正確,②③錯誤,C正確。
故答案為:C。
【答案】10.A
11.D
【知識點】大氣的受熱過程;大氣熱力環流
【解析】【點評】大氣受熱過程
10.根據材料得知,O3濃度越高時污染更嚴重。根據圖1可知,O3濃度最高的時候出現在14:00~15:00之間,為白天,此時海陸風向為海風。A正確。
故答案為:A。
11.根據材料得知,O3前體物在光照情況下可以合成O3,工業廢氣排放一般在秋冬季節嚴格受到限制。秋季晝夜溫差大,海陸風力較強,匯聚O3前體物能力才會更強,搬回能力也相對較強。秋季降水較少,多晴朗天氣,云層薄,保溫作用弱。秋季降水較少、光照較強,O3前體物在光照情況下可以合成O3,造成更嚴重的污染。D正確。
故答案為:D。
【答案】12.B
13.B
【知識點】主要植被類型及其與環境的關系;自然環境的整體性
【解析】【點評】植被與自然環境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
自然要素 相互影響
氣候 氣候對植被 ①熱量:熱量充足地區,植物種類豐富、生長速度快、植被生物量多
②光照:影響喜光、喜陰植物的生長,喜光植物向陽一側生長好
③降水:濕潤地區易形成森林,半干旱地區形成草原植被,干旱地區形成荒漠植被;同一地點,降水多的年份樹木生長好,年輪寬
植被對
氣候 植被具有調節氣候的作用:縮小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增加降水量等
地貌 地貌對植被 受地形的阻擋,山脈兩側植被不同,如天山北坡有森林分布,南坡則無森林分布
植被對地貌 加快巖石的風化過程,保持水土
水文 水文對植被 植被生長好的地區,水源條件好;水文條件影響水生植物;洋流影響氣候,進而影響植被
植被對水文 植被能夠涵養水源,降低河流含沙量,調節徑流
土壤 土壤對植被 土壤肥力、水分含量、特性等影響植被生長,如酸性土壤有利于馬尾松生長
植被對土壤 植被生長可以改變土壤的性質,如大豆可以固氮、利于有機質的積累,導致土壤有機酸含量增加
12.根據材料得知,洪泛森林有將近8個月的時間被浸泡在水里,所以其形成原因主要為降水多、來水多、排水不暢導致的水澇;與光照關系不大,B正確。
故答案為:B。
13.洪泛森林每年有8個月的時間泡在水里,故其應有粗壯的柱狀根系,不易被泡爛,也有致密的樹皮,不易腐爛;洪泛森林位于熱帶雨林區,降水豐富,且靠近河岸,水源充足,不需減少樹干水分流失;洪泛森林在洪泛期結果落葉,可為魚類提供充足的食物資源以及果實隨流水傳播到更遠的地方,故其果實應易被水生動物采食。B①②④正確。
故答案為:B。
【答案】14.D
15.D
16.A
【知識點】認識土壤;成土因素;土壤的功能與養護
【解析】【點評】地貌對土壤形成的影響
14.南方紅壤為酸性土壤,pH值較低,水稻土酸性較弱,pH值更高;母巖風化主要受溫差、植被根系腐蝕等,紅壤酸性更強,對巖石風化更強;熟化是通過耕種、定向培育,將自然土壤轉變成適合農作物生長且肥沃的土壤的過程,因此水稻土結構更復雜,應該富含腐殖質,肥力水平應該是比較高的,D正確。
故答案為:D。
15.與自然土相比,水稻土的表土層因為耕作相對疏松;生物是影響土壤發育的最基本的最活躍的因素,是土壤有機質的來源,生物循環使營養元素在土壤表層富集,建立起有機界與無機界的聯系通道,從而使土壤圈成為聯系有機界和無機界的中心環節,母巖層厚薄對此不產生影響;熟化后耕作層變厚,有機質含量高;對比自然土壤剖面,水稻土缺少了淋溶層,而多一個犁底層,推測可能是由于犁底層緊實,提高了蓄水、保水、保肥能力。D正確。
故答案為:D。
16.讀材料可知,熟化黑土使之轉化為水稻土,需要經過先脫沼澤(土地排水后晾曬)、再種稻形成黑泥土型水稻土;熟化紅壤使之轉化為水稻土,需要經過先漬水、再種稻而形成黃泥土型水稻土,兩者差異主要是黑土要排水,紅壤要漬水,A正確。
故答案為:A。
17.【答案】(1)風力沉積
(2)河流流經寬谷時流速減緩,泥沙大量淤積。水位下降后,寬大河漫灘出露水面,沉積物大面積裸露。寬谷平坦開闊,提供了大面積沙丘的沉積空間。
(3)冬春季節。此時為枯水期,水位下降,河漫灘出現大面積裸露。冬春季節風力強勁,易起沙,沙質沉積物易被搬運、沉積。
【知識點】河流地貌;風沙地貌;外力作用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可知,雅魯藏布江河谷風沙地貌分布,結合圖示可知,河谷沙丘屬于風力沉積地貌。
(2)根據材料可知,雅魯藏布江中游河段河谷寬窄相間,在干支流交匯處多寬谷,河道多分汊。說明寬谷處地勢低平,河流流經寬谷時流速減緩,攜帶能力下降,泥沙大量淤積。雅魯藏布江河谷降水存在明顯季節差異,水位季節變化大,水位下降后,寬大河漫灘出露水面,沉積物大面積裸露,為沙丘的形成提供豐富的沙源。從地形條件看,寬谷平坦開闊,提供了大面積沙丘的沉積空間。
(3)雅魯藏布江河谷降水存在明顯季節差異,在洪水期,降雨量增大,同時兩岸侵蝕增強,輸沙量占全年輸沙總量的絕大多數,更多的沙物質被流水搬運,大量的泥沙沉積于此,為旱季風沙活動提供了物質基礎。此時河流水位較高,河床較少暴露,風沙堆積相對較少;而在10月~次年5月的枯水期,即冬春季節,雅魯藏布江水位下降,河漫灘與江心洲出現大面積裸露,冬春季節盛行強勁的西風和西南風,在風力的作用下向岸邊運動形成豐富的沙源,同時寬淺的河床提供了有利的堆積場所,往往枯水季節淤積在河床上的沉積物被風力吹揚搬運直接在河谷兩側形成大面積風沙化土地。因此該區域沙丘增長最快的季節是冬春季節。
【點評】河流地貌(以湄公河——瀾滄江為例)
位置 名稱 成因
源頭段 流經青藏高原 寬淺河谷 地形平坦,河流向下的侵蝕作用較弱
上游 流經山區、高原、高地 “V”形峽谷 落差大、水流急,向下的侵蝕作用強
出山口 支流匯入處 沖積扇 河水擺脫了側向約束,泥沙沉積
中下游 流經丘陵盆地 曲流 地形坡度較緩,水流以側向的侵蝕為主,河道變得彎曲
牛軛湖 河流會裁彎取直,留下廢棄的彎道
流經平原 沖積平原 地勢平坦,河流帶來的泥沙大量沉積
河口段 入海口處 三角洲 流速減慢,所攜帶的泥沙在河口沉積
(1)根據材料可知,雅魯藏布江河谷風沙地貌分布,結合圖示可知,河谷沙丘屬于風力沉積地貌。
(2)根據材料可知,雅魯藏布江中游河段河谷寬窄相間,在干支流交匯處多寬谷,河道多分汊。說明寬谷處地勢低平,河流流經寬谷時流速減緩,攜帶能力下降,泥沙大量淤積。雅魯藏布江河谷降水存在明顯季節差異,水位季節變化大,水位下降后,寬大河漫灘出露水面,沉積物大面積裸露,為沙丘的形成提供豐富的沙源。從地形條件看,寬谷平坦開闊,提供了大面積沙丘的沉積空間。
(3)雅魯藏布江河谷降水存在明顯季節差異,在洪水期,降雨量增大,同時兩岸侵蝕增強,輸沙量占全年輸沙總量的絕大多數,更多的沙物質被流水搬運,大量的泥沙沉積于此,為旱季風沙活動提供了物質基礎。此時河流水位較高,河床較少暴露,風沙堆積相對較少;而在10月~次年5月的枯水期,即冬春季節,雅魯藏布江水位下降,河漫灘與江心洲出現大面積裸露,冬春季節盛行強勁的西風和西南風,在風力的作用下向岸邊運動形成豐富的沙源,同時寬淺的河床提供了有利的堆積場所,往往枯水季節淤積在河床上的沉積物被風力吹揚搬運直接在河谷兩側形成大面積風沙化土地。因此該區域沙丘增長最快的季節是冬春季節
18.【答案】(1)位于山區,夜間形成山風,風力加大,利于山火向山下迅速蔓延。
(2)夏季氣溫高,對流強,雷擊率高。全球變暖,易出現極端高溫天氣,增強對流,雷擊率提高。
(3)山火頻發,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增強大氣對地面輻射的吸收;導致大氣升溫快,加強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加劇全球變暖。
【知識點】大氣的垂直分層;大氣的受熱過程;大氣熱力環流
【解析】【分析】(1)本次火災位于山區,山谷風明顯,在夜間山谷溫度相對山坡高,氣流上升形成低壓,山坡氣流下沉形成高壓,形成山風,風力較大,將山上的火引到山谷,使得山火向山下迅速蔓延。
(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雷暴天氣多為對流天氣,夏季氣溫高對流運動強,雷擊率高。近些年全球變暖,極端高溫天氣,對流天氣更頻繁,雷擊率提高。
(3)結合常識,山火頻發,燃燒大量植被,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溫室氣體對地面輻射的強烈吸收,導致大氣升溫快,大氣逆輻射增強,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增強,從而加劇全球變暖。
【點評】大氣圈的分層
垂直分層 氣溫變化 大氣運動 與人類關系
對流層 隨高度增加而遞減 對流運動顯著 多風、云、雨、霧、雪等天氣現象
平流層 隨高度增加而升高 平流運動為主 A臭氧層吸收紫外線;而增溫是航空的理想空域
高層大氣 隨高度增加先下降后上升   B電離層,能反射無線電波
(1)本次火災位于山區,山谷風明顯,在夜間山谷溫度相對山坡高,氣流上升形成低壓,山坡氣流下沉形成高壓,形成山風,風力較大,將山上的火引到山谷,使得山火向山下迅速蔓延。
(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雷暴天氣多為對流天氣,夏季氣溫高對流運動強,雷擊率高。近些年全球變暖,極端高溫天氣,對流天氣更頻繁,雷擊率提高。
(3)結合常識,山火頻發,燃燒大量植被,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溫室氣體對地面輻射的強烈吸收,導致大氣升溫快,大氣逆輻射增強,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增強,從而加劇全球變暖。
19.【答案】(1)地表徑流、地下徑流。
(2)導流槽徑流達峰時間推遲。植被覆蓋度提高后,將加強下滲,減少地表徑流;從而使從溢流口直接流入導流槽中的水減少,滯留在土壤中并逐步從排水孔中匯入導流槽中的水增加。
(3)增加城區的植物蒸騰量,提高空氣濕度;吸煙滯塵,凈化空氣,緩解城區大氣污染,改善城市空氣質量;涵養水源,減少城區的地表徑流;調節氣候,減小氣溫日較差,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美化環境等。
【知識點】水循環的類型及主要環節;森林的開發與保護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雨水會從地表溢流口流出排走,說明模擬的是地表徑流;而排水孔位于裝置下方,也有水流出,應是模擬的地下徑流。
(2)植被對降水有截留作用,植被覆蓋率越大,截留作用和下滲作用越顯著,地表徑流減少,會導致導流槽中地表水匯集的速度更慢;植被覆蓋率增加,大量雨水下滲,地下徑流增加;滯留在土壤中的地下徑流匯流速度慢,使得導流槽中徑流峰值出現時刻滯后。
(3)若將綠色屋頂廣泛應用于城市中,則會增加城區的植被覆蓋率,從而增加城區的蒸騰量,增加空氣濕度;植被有吸煙滯塵、凈化空氣的作用,若將綠色屋頂廣泛應用于城市中,會緩解城區大氣污染,明顯改善城市空氣質量;植被有涵養水源的作用,將綠色屋頂廣泛應用于城市中,會減少城區的地表徑流,減少城市內澇發生概率;植被有調節氣候的作用,若將綠色屋頂廣泛應用于城市中,減小氣溫日較差,可以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綠色屋頂被廣泛推廣,城市植被覆蓋率提高,植被還可以美化環境。
【點評】
水循環類型:
類型 主要環節 特點 例證
海上內循環 循環水量最大,對全球熱量輸送有重要意義 海洋上的狂風暴雨;未登陸的臺風
海陸間循環 最重要的循環。使陸地水得到補充,水資源得以再生 長江參與了海陸間循環的地表徑流輸送,夏季風參與了水汽輸送
陸地內循環 循環水量少,但對干旱地區非常重要 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雨水會從地表溢流口流出排走,說明模擬的是地表徑流;而排水孔位于裝置下方,也有水流出,應是模擬的地下徑流。
(2)植被對降水有截留作用,植被覆蓋率越大,截留作用和下滲作用越顯著,地表徑流減少,會導致導流槽中地表水匯集的速度更慢;植被覆蓋率增加,大量雨水下滲,地下徑流增加;滯留在土壤中的地下徑流匯流速度慢,使得導流槽中徑流峰值出現時刻滯后。
(3)若將綠色屋頂廣泛應用于城市中,則會增加城區的植被覆蓋率,從而增加城區的蒸騰量,增加空氣濕度;植被有吸煙滯塵、凈化空氣的作用,若將綠色屋頂廣泛應用于城市中,會緩解城區大氣污染,明顯改善城市空氣質量;植被有涵養水源的作用,將綠色屋頂廣泛應用于城市中,會減少城區的地表徑流,減少城市內澇發生概率;植被有調節氣候的作用,若將綠色屋頂廣泛應用于城市中,減小氣溫日較差,可以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綠色屋頂被廣泛推廣,城市植被覆蓋率提高,植被還可以美化環境。
20.【答案】(1)緯度較高,蒸發量較小,有多條河流注入大量淡水,降低了海水鹽度;海區較封閉,與鹽度較高的海水交換少。
(2)渤海北部海冰更多。北部緯度高,溫度更低,結冰較多;北部遼東灣相比之下海區較為封閉,三面環陸地,受陸地影響大,結冰較多。
(3)海冰含鹽量較小,融化后相當于淡水資源,可緩解沿岸農業缺水問題;渤海沿岸有大面積鹽堿地,用海冰覆蓋,有助于鹽堿地改造等。
【知識點】海水的性質及作用;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
【解析】【分析】(1)海水鹽度的影響因素有海水溫度、降水量與蒸發量、入海徑流、洋流、與周圍海域的海水交換等。渤海位于我國華北地區的沿海,地處溫帶季風氣候區,降水量較為豐富,渤海緯度較高(40°N位于圖中北部)氣溫較低,蒸發量較少,降水量大于蒸發量;由圖可見,渤海是我國內海之一,有灤河、遼河、黃河、海河等多條河流注入大量陸地淡水,降低了海水鹽度;由圖示可見,渤海海區較封閉,通過渤海海峽與外海溝通,與外部海域海水交換較少,鹽度低。
(2)讀圖可知,渤海北部海域海冰分布區較廣,面積大;南部海冰分布區沿海岸線呈條帶狀分布,分布面積較小。原因可從緯度、封閉、陸地影響等方面進行分析。由圖可知,北部緯度高,冬季溫度更低,結冰較多;北部遼東灣三面北陸地包圍,相比之下海區較為封閉,與其余地區海水熱量交換少,三面環陸地,受陸地影響大,冬季降溫更快,溫度更低,結冰較多。
(3)根據所學可知,沿岸水資源比較短缺,種植業需要大量的淡水資源。與海水相比,海冰含鹽量較小,融化后相當于淡水資源,可緩解沿岸農業缺水問題;渤海沿岸有大面積鹽堿地,用海冰覆蓋,有利于緩解鹽堿地的水鹽運動,緩解鹽堿地的鹽堿化,有助于鹽堿地改造。
【點評】影響海水鹽度的因素有:
因素 原因 影響
降水量與蒸發量 降水稀釋鹽分,使海水鹽度降低,蒸發使海水濃縮,鹽度升高 降水量大于蒸發量時,鹽度較低;蒸發量大于降水量時,鹽度較高
入海徑流 入海徑流能稀釋海水 有淡水注入的海區,鹽度偏低;入海徑流少,則鹽度相對高;大洋邊緣鹽度往往比中心低
洋流 暖流增大海水的溶解度且海水蒸發加強,使得鹽度升高;寒流降低海水的溶解度且海水蒸發減弱,使得鹽度降低 同緯度地帶,寒流經過的海區鹽度偏低;暖流經過的海區鹽度偏高
匯入海水 主要影響內外海水的交換能力和交換量 較封閉的海區,外部高鹽度海水注入,鹽度高;外部低鹽度海水注入,則鹽度低
海冰融凍 融冰過程中釋放淡水,稀釋海水,鹽度降低;反之,結冰過程鹽度升高 融冰海區鹽度降低;結冰海區鹽度升高
(1)海水鹽度的影響因素有海水溫度、降水量與蒸發量、入海徑流、洋流、與周圍海域的海水交換等。渤海位于我國華北地區的沿海,地處溫帶季風氣候區,降水量較為豐富,渤海緯度較高(40°N位于圖中北部)氣溫較低,蒸發量較少,降水量大于蒸發量;由圖可見,渤海是我國內海之一,有灤河、遼河、黃河、海河等多條河流注入大量陸地淡水,降低了海水鹽度;由圖示可見,渤海海區較封閉,通過渤海海峽與外海溝通,與外部海域海水交換較少,鹽度低。
(2)讀圖可知,渤海北部海域海冰分布區較廣,面積大;南部海冰分布區沿海岸線呈條帶狀分布,分布面積較小。原因可從緯度、封閉、陸地影響等方面進行分析。由圖可知,北部緯度高,冬季溫度更低,結冰較多;北部遼東灣三面北陸地包圍,相比之下海區較為封閉,與其余地區海水熱量交換少,三面環陸地,受陸地影響大,冬季降溫更快,溫度更低,結冰較多。
(3)根據所學可知,沿岸水資源比較短缺,種植業需要大量的淡水資源。與海水相比,海冰含鹽量較小,融化后相當于淡水資源,可緩解沿岸農業缺水問題;渤海沿岸有大面積鹽堿地,用海冰覆蓋,有利于緩解鹽堿地的水鹽運動,緩解鹽堿地的鹽堿化,有助于鹽堿地改造。
1 / 1湖南省名校聯考聯合體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
(2024高一上·湖南期末)火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其中距離太陽第四近的行星,也是與地球最相似且距離最近的行星。火星表面遍布撞擊坑、峽谷、沙丘和礫石,沒有穩定的液態水,但火星仍被認為是太陽系中除地球外“最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下表為地球與火星的各項數據對比,其中質量、體積、自轉與公轉周期都以地球為1。完成下面小題。
名稱 與日距離/km 質量 體積 自轉周期/天 公轉周期/年 表面平均溫度/℃
地球 1.49×108 1 1 1 1 15.85
火星 2.28×108 0.11 0.15 1.03 1.88 -62.15
1.與地球相比,火星上不存在穩定液態水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質量、體積較小 B.表面多沙丘、礫石
C.表面平均溫度低 D.與太陽的距離較遠
2.與地球相比,火星表面溫度較低的原因不包括(  )
A.距離太陽較遠,接收太陽輻射更少
B.風沙活動強烈,大氣中的塵埃較多
C.大氣層稀薄,大氣的保溫作用更弱
D.大氣中二氧化碳占比較低,吸熱少
【答案】1.B
2.D
【知識點】地球的宇宙環境;太陽系與地月系
【解析】【點評】地球存在生命保存進入下一題的條件:適宜的溫度、液態水、適合呼吸的大氣;穩定的光照條件和安全的宇宙環境。
1.根據材料得知火星的質量、體積較小,導致其引力較小,所以火星上沒有像地球一樣厚的大氣層可以保溫,再加上與太陽的距離較遠,所以導致火星表面溫度較低,進而不存在穩定液態水,質量/體積較小和表面平均溫度低及與太陽的距離遠近都是不存在穩定液態水的原因,而穩定液態水是否存在與表面多沙丘、礫石無關,本題選擇不包括的,B正確。
故答案為:B。
2.根據上題分析可得: 距離太陽較遠,接收太陽輻射更少 和 風沙活動強烈,大氣中的塵埃較多的表述內容符合其原因。火星表面沒有液態水,常年干燥,多風沙活動,風沙塵埃彌漫在大氣中,將會削弱太陽輻射,導致到達火星表面的輻射更少、氣溫更低。火星大氣主要表現為薄,無法提供有效的保溫效果,跟二氧化碳占比較低關系不大,且火星大氣中二氧化碳占比遠超過90%,大氣中二氧化碳占比較低,吸熱少不是火星表面溫度較低的主要原因。D正確。
故答案為:D。
(2024高一上·湖南期末)2023年12月18日23時59分30秒,我國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震源深度10km,震源類型為逆沖型地震,逆沖型地震會產生強烈壓力和摩擦力導致應力積聚,最終導致能量突然爆發式釋放。截至12月25日0時,地震已造成甘肅、青海兩省149人遇難、2人失聯。發生地震后,部分災民滯留在外,夜間氣溫低容易患上低溫癥(人體核心溫度保持低于35℃狀態),低溫癥可直接或間接地造成死亡。完成下面小題。
3.此次甘肅積石山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殼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4.此次甘肅積石山地震傷亡嚴重的原因不包括(  )
A.此次地震類型為逆沖型地震,傷害更大
B.發生在午夜,睡眠中的居民不易及時逃生
C.地震震源較深,地震波影響的范圍較廣
D.內陸夜間氣溫低,導致傷者的存活率更低
5.遭遇地震災害時,以下自救措施錯誤的是(  )
A.如被廢墟掩埋,要大聲呼救尋求救助
B.冬季夜間戶外避難,要做好保暖措施
C.戶外避難要選擇空曠、較平坦的地點
D.室內遭遇地震,就近躲避在小開間內
【答案】3.A
4.C
5.A
【知識點】地球的內部圈層;地震;自然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自然災害的救援與救助
【解析】【點評】地球內部圈層
劃分:依據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的變化,地球固體表面以下可劃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
圈層名稱 位置 厚度 特點
地殼 莫霍界面以上 平均厚度17千米 由巖石組成,大陸厚,大洋薄,海拔越高,地殼越厚。地殼分上層的硅鋁層(在大洋底部罕見)和下層的硅鎂層。
地幔 莫霍界面與古登堡界面之間 2800多千米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個軟流層,是巖漿的發源地。
地核 古登堡界面以下 3400多千米 接近液態,橫波不能穿過
3.根據材料得知此次地震震源深度為10km,結合所學知識,地殼平均厚度為17km,陸地部分地殼厚度平均為39~41km,故本次地震震源位于地殼內部;地幔和地核均位于地殼以下,A正確。
故答案為:A。
4.據材料得知本次地震震源類型為逆沖型地震,逆沖型地震會產生強烈壓力和摩擦力導致應力積聚,最終導致能量突然爆發式釋放,對地表破壞性大,且發生在12月18日23時59分30秒,午夜正是居民熟睡之時,難以逃生,夜間氣溫低容易患上低溫癥導致傷著存活率低。本次震源深度為10km,深度較淺,地震的能量傳播較廣,對地表的影響較大,不是傷亡嚴重的原因,C正確。
故答案為:C。
5.根據生活常識可知,地震或其他災害導致被廢墟掩埋時,要盡可能保存體力,因此不能大聲呼救。冬季夜間氣溫低,若在戶外避難,要做好保暖措施 ,以防低溫癥;戶外避難要選擇空曠、較平坦的地點,以避免高空墜物砸傷自己,室內遭遇地震,就近躲避在小開間內,以支撐頂部物體,減少坍塌對自己的傷害。D正確。
故答案為:A。
(2024高一上·湖南期末)壺口瀑布為黃河第一大瀑布,穿行在西北黃土高原的秦晉大峽谷中。當流經壺口時,寬約400m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故名壺口,形成特大馬蹄狀瀑布群。在壺口瀑布河床兩岸,經流水沖刷遺存了小如碗口、大若缸甕的圓窩,稱為壺穴。下左圖為壺口段黃河河岸上的壺穴,下右圖為壺口瀑布在黃河流段的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6.壺口瀑布形成的主要外力是(  )
A.冰川 B.流水 C.風力 D.風化
7.壺口瀑布河床兩岸壺穴的主要形成原因不包括(  )
A.壺穴主要由流水對河岸的差異性侵蝕形成
B.流經壺口時,河流流速增快,侵蝕作用強
C.兩岸的巖體中含有較多的裂隙,易被侵蝕
D.冬季河岸裂隙中水體結冰后體積增大,巖體易破碎
【答案】6.B
7.D
【知識點】河流地貌;外力作用
【解析】【點評】河流地貌(以湄公河——瀾滄江為例)
位置 名稱 成因
源頭段 流經青藏高原 寬淺河谷 地形平坦,河流向下的侵蝕作用較弱
上游 流經山區、高原、高地 “V”形峽谷 落差大、水流急,向下的侵蝕作用強
出山口 支流匯入處 沖積扇 河水擺脫了側向約束,泥沙沉積
中下游 流經丘陵盆地 曲流 地形坡度較緩,水流以側向的侵蝕為主,河道變得彎曲
牛軛湖 河流會裁彎取直,留下廢棄的彎道
流經平原 沖積平原 地勢平坦,河流帶來的泥沙大量沉積
河口段 入海口處 三角洲 流速減慢,所攜帶的泥沙在河口沉積
6.冰川作用主要在高緯度和高海拔地區多見,壺口瀑布不滿足,流水作用在濕潤半濕潤地區常見,該地滿足,地表徑流豐富且此處河水收緊,侵蝕作用加強;風力作用多見于干旱半干旱地區,壺口瀑布處為半濕潤地區;壺口瀑布的形成是侵蝕作用,不是風化。B正確。
故答案為:B。
7.壺穴處流水侵蝕比周圍地區嚴重,材料提及,流經壺口時,河水突然收束一槽,侵蝕作用強,侵蝕作用的強弱和巖體性質有關系,巖體裂隙多,易被侵蝕;根據材料得知,黃河壺口瀑布位于我國北方地區,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稀少,河流水位會下降。“壺穴”主要分布在河岸上,冬季水位低不會淹沒此處,結冰破碎不明顯。D正確。
故答案為:D。
(2024高一上·湖南期末)2023年5月15日,來自湖南師大附中的女孩徐卓媛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瑪峰的峰頂,成為從南坡登頂珠峰的最年輕中國登山者。珠峰地區分布著典型的山岳型冰川,塑造了矚目壯觀的冰川地貌。下圖為典型冰川地貌圖。完成下面小題。
8.關于圖中冰川地貌的說法,錯誤的是(  )
A.①為角峰:呈金字塔形尖峰 B.②為冰斗:由冰川侵蝕而成
C.③為V形谷:冰川侵蝕形成 D.④為刃脊:隔斷相鄰的冰斗
9.山岳型冰川主要分布于(  )
①中、低緯度②高緯度③低海拔④高海拔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8.C
9.C
【知識點】冰川地貌
【解析】【點評】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蝕——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積——冰磧丘陵、冰磧湖等。
8.結合所學可知,圖中①為角峰:呈金字塔形尖峰,②為冰斗:由冰川侵蝕而成,④為刃脊:隔斷相鄰的冰斗,ABD描述正確,不符合題意;③表示冰川地貌是U形谷,V形谷主要出現在流水地貌中,C錯誤,根據題意要求選擇錯誤的選項,符合的要求的是C。
故答案為:C。
9.山岳型冰川,是發育在高山上的冰川,主要分布在中、低緯度的高山高原地區,①④正確,②③錯誤,C正確。
故答案為:C。
(2024高一上·湖南期末)近年來我國濱海大氣臭氧污染愈發嚴重。臭氧對人體傷害主要表現為強烈刺激呼吸道,造成一系列呼吸道疾病。海陸風是沿海地區常見的中尺度環流,對沿海空氣質量有重要影響。海陸風將高濃度的O3前體物NOx(氮氧化物,極不穩定)、VOCs(揮發性有機物)混合后經光化學反應(在光照的作用下而引起的化合、分解、氧化、還原等反應)生成O3,再將其吹回岸上,導致沿海地區O3出現明顯升高,污染相對突出。圖1、圖2為我國珠三角地區對臭氧污染監測統計圖。完成下面小題。
10.造成珠三角臭氧污染較為嚴重時的海陸風風向及其出現時間為(  )
A.海風,白天 B.海風,夜晚 C.陸風,白天 D.陸風,夜晚
11.秋季,珠三角臭氧污染較為嚴重的主要原因是(  )
A.秋季珠三角地區工業生產廢氣排放臭氧較多
B.秋季晝夜溫差小,海陸風擴散臭氧能力較弱
C.秋季云層厚,保溫作用強,利于前體物合成臭氧
D.秋季降水較少、光照較強,利于前體物合成臭氧
【答案】10.A
11.D
【知識點】大氣的受熱過程;大氣熱力環流
【解析】【點評】大氣受熱過程
10.根據材料得知,O3濃度越高時污染更嚴重。根據圖1可知,O3濃度最高的時候出現在14:00~15:00之間,為白天,此時海陸風向為海風。A正確。
故答案為:A。
11.根據材料得知,O3前體物在光照情況下可以合成O3,工業廢氣排放一般在秋冬季節嚴格受到限制。秋季晝夜溫差大,海陸風力較強,匯聚O3前體物能力才會更強,搬回能力也相對較強。秋季降水較少,多晴朗天氣,云層薄,保溫作用弱。秋季降水較少、光照較強,O3前體物在光照情況下可以合成O3,造成更嚴重的污染。D正確。
故答案為:D。
(2024高一上·湖南期末)有一種森林,每年有8個月的時間泡在水里,水深達12~15米。它就是洪泛森林,一種基本只存在于亞馬孫平原熱帶雨林部分區域的獨有生態系統。洪泛森林在洪泛期結果落葉,為魚類提供充足的食物資源,形成“魚游森林”的奇觀。下圖為魚游森林景觀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2.洪泛森林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降水較多,洪泛期長 B.光照充足,生長茂盛
C.支流較多,來水充足 D.地勢平坦,排水不暢
13.推測洪泛森林對環境的適應發展、進化表現的方面有(  )
①粗壯的柱狀根系,不易被泡爛 ②致密的樹皮,不易腐爛
③落葉期由旱期轉變為洪泛期,減少樹干的水分流失 ④果實易被水生動物采食,促進種子的傳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12.B
13.B
【知識點】主要植被類型及其與環境的關系;自然環境的整體性
【解析】【點評】植被與自然環境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
自然要素 相互影響
氣候 氣候對植被 ①熱量:熱量充足地區,植物種類豐富、生長速度快、植被生物量多
②光照:影響喜光、喜陰植物的生長,喜光植物向陽一側生長好
③降水:濕潤地區易形成森林,半干旱地區形成草原植被,干旱地區形成荒漠植被;同一地點,降水多的年份樹木生長好,年輪寬
植被對
氣候 植被具有調節氣候的作用:縮小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增加降水量等
地貌 地貌對植被 受地形的阻擋,山脈兩側植被不同,如天山北坡有森林分布,南坡則無森林分布
植被對地貌 加快巖石的風化過程,保持水土
水文 水文對植被 植被生長好的地區,水源條件好;水文條件影響水生植物;洋流影響氣候,進而影響植被
植被對水文 植被能夠涵養水源,降低河流含沙量,調節徑流
土壤 土壤對植被 土壤肥力、水分含量、特性等影響植被生長,如酸性土壤有利于馬尾松生長
植被對土壤 植被生長可以改變土壤的性質,如大豆可以固氮、利于有機質的積累,導致土壤有機酸含量增加
12.根據材料得知,洪泛森林有將近8個月的時間被浸泡在水里,所以其形成原因主要為降水多、來水多、排水不暢導致的水澇;與光照關系不大,B正確。
故答案為:B。
13.洪泛森林每年有8個月的時間泡在水里,故其應有粗壯的柱狀根系,不易被泡爛,也有致密的樹皮,不易腐爛;洪泛森林位于熱帶雨林區,降水豐富,且靠近河岸,水源充足,不需減少樹干水分流失;洪泛森林在洪泛期結果落葉,可為魚類提供充足的食物資源以及果實隨流水傳播到更遠的地方,故其果實應易被水生動物采食。B①②④正確。
故答案為:B。
(2024高一上·湖南期末)熟化是通過耕種、定向培育,將自然土壤轉變成適合農作物生長且肥沃的土壤的過程。我國東北的黑土、南方的紅壤經熟化都可成為水稻土。圖1為自然土壤與水稻土結構示意圖,圖2為黑土、紅壤和水稻土關系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4.與南方濕熱地區的自然紅壤相比,經熟化后的水稻土(  )
A.pH值降低 B.母巖風化強 C.結構更簡單 D.土壤肥力高
15.經過熟化,水稻土的結構特點及功能發生的變化表現為(  )
A.表土層緊實,提供農作物扎根立足條件
B.母巖層變薄,阻斷有機界與無機界聯系
C.耕作層淺薄,提高土壤有機質
D.犁底層緊實,提高保水保肥的能力
16.紅壤和黑土熟化成水稻土的過程有差異,造成其差異的主要自然要素是(  )
A.土壤水分 B.礦物質 C.土壤溫度 D.土壤酸堿性
【答案】14.D
15.D
16.A
【知識點】認識土壤;成土因素;土壤的功能與養護
【解析】【點評】地貌對土壤形成的影響
14.南方紅壤為酸性土壤,pH值較低,水稻土酸性較弱,pH值更高;母巖風化主要受溫差、植被根系腐蝕等,紅壤酸性更強,對巖石風化更強;熟化是通過耕種、定向培育,將自然土壤轉變成適合農作物生長且肥沃的土壤的過程,因此水稻土結構更復雜,應該富含腐殖質,肥力水平應該是比較高的,D正確。
故答案為:D。
15.與自然土相比,水稻土的表土層因為耕作相對疏松;生物是影響土壤發育的最基本的最活躍的因素,是土壤有機質的來源,生物循環使營養元素在土壤表層富集,建立起有機界與無機界的聯系通道,從而使土壤圈成為聯系有機界和無機界的中心環節,母巖層厚薄對此不產生影響;熟化后耕作層變厚,有機質含量高;對比自然土壤剖面,水稻土缺少了淋溶層,而多一個犁底層,推測可能是由于犁底層緊實,提高了蓄水、保水、保肥能力。D正確。
故答案為:D。
16.讀材料可知,熟化黑土使之轉化為水稻土,需要經過先脫沼澤(土地排水后晾曬)、再種稻形成黑泥土型水稻土;熟化紅壤使之轉化為水稻土,需要經過先漬水、再種稻而形成黃泥土型水稻土,兩者差異主要是黑土要排水,紅壤要漬水,A正確。
故答案為:A。
17.(2024高一上·湖南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調查小組發現,雅魯藏布江河谷風沙地貌廣泛分布于寬谷地區,有河谷沙丘、爬坡沙丘等類型。雅魯藏布江中游河段河谷寬窄相間,在干支流交匯處多寬谷,河道多分汊。雅魯藏布江河谷降水存在明顯季節差異,冬春季節盛行強勁的西風和西南風。下圖示意雅魯藏布江河谷沙丘景觀及其所在河段位置。
(1)雅魯藏布江河谷沙丘屬于   地貌。
(2)分析該區域沙丘廣泛分布于寬谷地區的原因。
(3)判斷該區域沙丘增長最快的季節并說明原因。
【答案】(1)風力沉積
(2)河流流經寬谷時流速減緩,泥沙大量淤積。水位下降后,寬大河漫灘出露水面,沉積物大面積裸露。寬谷平坦開闊,提供了大面積沙丘的沉積空間。
(3)冬春季節。此時為枯水期,水位下降,河漫灘出現大面積裸露。冬春季節風力強勁,易起沙,沙質沉積物易被搬運、沉積。
【知識點】河流地貌;風沙地貌;外力作用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可知,雅魯藏布江河谷風沙地貌分布,結合圖示可知,河谷沙丘屬于風力沉積地貌。
(2)根據材料可知,雅魯藏布江中游河段河谷寬窄相間,在干支流交匯處多寬谷,河道多分汊。說明寬谷處地勢低平,河流流經寬谷時流速減緩,攜帶能力下降,泥沙大量淤積。雅魯藏布江河谷降水存在明顯季節差異,水位季節變化大,水位下降后,寬大河漫灘出露水面,沉積物大面積裸露,為沙丘的形成提供豐富的沙源。從地形條件看,寬谷平坦開闊,提供了大面積沙丘的沉積空間。
(3)雅魯藏布江河谷降水存在明顯季節差異,在洪水期,降雨量增大,同時兩岸侵蝕增強,輸沙量占全年輸沙總量的絕大多數,更多的沙物質被流水搬運,大量的泥沙沉積于此,為旱季風沙活動提供了物質基礎。此時河流水位較高,河床較少暴露,風沙堆積相對較少;而在10月~次年5月的枯水期,即冬春季節,雅魯藏布江水位下降,河漫灘與江心洲出現大面積裸露,冬春季節盛行強勁的西風和西南風,在風力的作用下向岸邊運動形成豐富的沙源,同時寬淺的河床提供了有利的堆積場所,往往枯水季節淤積在河床上的沉積物被風力吹揚搬運直接在河谷兩側形成大面積風沙化土地。因此該區域沙丘增長最快的季節是冬春季節。
【點評】河流地貌(以湄公河——瀾滄江為例)
位置 名稱 成因
源頭段 流經青藏高原 寬淺河谷 地形平坦,河流向下的侵蝕作用較弱
上游 流經山區、高原、高地 “V”形峽谷 落差大、水流急,向下的侵蝕作用強
出山口 支流匯入處 沖積扇 河水擺脫了側向約束,泥沙沉積
中下游 流經丘陵盆地 曲流 地形坡度較緩,水流以側向的侵蝕為主,河道變得彎曲
牛軛湖 河流會裁彎取直,留下廢棄的彎道
流經平原 沖積平原 地勢平坦,河流帶來的泥沙大量沉積
河口段 入海口處 三角洲 流速減慢,所攜帶的泥沙在河口沉積
(1)根據材料可知,雅魯藏布江河谷風沙地貌分布,結合圖示可知,河谷沙丘屬于風力沉積地貌。
(2)根據材料可知,雅魯藏布江中游河段河谷寬窄相間,在干支流交匯處多寬谷,河道多分汊。說明寬谷處地勢低平,河流流經寬谷時流速減緩,攜帶能力下降,泥沙大量淤積。雅魯藏布江河谷降水存在明顯季節差異,水位季節變化大,水位下降后,寬大河漫灘出露水面,沉積物大面積裸露,為沙丘的形成提供豐富的沙源。從地形條件看,寬谷平坦開闊,提供了大面積沙丘的沉積空間。
(3)雅魯藏布江河谷降水存在明顯季節差異,在洪水期,降雨量增大,同時兩岸侵蝕增強,輸沙量占全年輸沙總量的絕大多數,更多的沙物質被流水搬運,大量的泥沙沉積于此,為旱季風沙活動提供了物質基礎。此時河流水位較高,河床較少暴露,風沙堆積相對較少;而在10月~次年5月的枯水期,即冬春季節,雅魯藏布江水位下降,河漫灘與江心洲出現大面積裸露,冬春季節盛行強勁的西風和西南風,在風力的作用下向岸邊運動形成豐富的沙源,同時寬淺的河床提供了有利的堆積場所,往往枯水季節淤積在河床上的沉積物被風力吹揚搬運直接在河谷兩側形成大面積風沙化土地。因此該區域沙丘增長最快的季節是冬春季節
18.(2024高一上·湖南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2年8月17日,重慶市涪陵區發生山火,起火點均為山勢陡峭處,隨后向山下蔓延。部分火場明火撲滅后,在夜晚又出現了不同程度復燃和迅速蔓延。下圖為重慶山火期間民眾自發組建摩托車隊從山下向山上運送物資的畫面。
材料二山火爆發需滿足三個條件:可燃物、火源、燃燒環境。近年來,夏季雷擊發生率明顯提高,為山火爆發提供了火源之一。氣候變暖,導致全球各地極端高溫、干旱天氣頻發,誘發森林火災,而森林火災又進一步助推了全球變暖。
(1)從“熱力環流”角度分析重慶山火在夜間迅速蔓延的原因。
(2)分析夏季雷擊率高且近些年有所提高的原因。
(3)從“大氣受熱過程”角度分析山火頻發導致全球變暖的原因。
【答案】(1)位于山區,夜間形成山風,風力加大,利于山火向山下迅速蔓延。
(2)夏季氣溫高,對流強,雷擊率高。全球變暖,易出現極端高溫天氣,增強對流,雷擊率提高。
(3)山火頻發,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增強大氣對地面輻射的吸收;導致大氣升溫快,加強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加劇全球變暖。
【知識點】大氣的垂直分層;大氣的受熱過程;大氣熱力環流
【解析】【分析】(1)本次火災位于山區,山谷風明顯,在夜間山谷溫度相對山坡高,氣流上升形成低壓,山坡氣流下沉形成高壓,形成山風,風力較大,將山上的火引到山谷,使得山火向山下迅速蔓延。
(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雷暴天氣多為對流天氣,夏季氣溫高對流運動強,雷擊率高。近些年全球變暖,極端高溫天氣,對流天氣更頻繁,雷擊率提高。
(3)結合常識,山火頻發,燃燒大量植被,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溫室氣體對地面輻射的強烈吸收,導致大氣升溫快,大氣逆輻射增強,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增強,從而加劇全球變暖。
【點評】大氣圈的分層
垂直分層 氣溫變化 大氣運動 與人類關系
對流層 隨高度增加而遞減 對流運動顯著 多風、云、雨、霧、雪等天氣現象
平流層 隨高度增加而升高 平流運動為主 A臭氧層吸收紫外線;而增溫是航空的理想空域
高層大氣 隨高度增加先下降后上升   B電離層,能反射無線電波
(1)本次火災位于山區,山谷風明顯,在夜間山谷溫度相對山坡高,氣流上升形成低壓,山坡氣流下沉形成高壓,形成山風,風力較大,將山上的火引到山谷,使得山火向山下迅速蔓延。
(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雷暴天氣多為對流天氣,夏季氣溫高對流運動強,雷擊率高。近些年全球變暖,極端高溫天氣,對流天氣更頻繁,雷擊率提高。
(3)結合常識,山火頻發,燃燒大量植被,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溫室氣體對地面輻射的強烈吸收,導致大氣升溫快,大氣逆輻射增強,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增強,從而加劇全球變暖。
19.(2024高一上·湖南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屋頂綠化指建筑物、構筑物等的屋頂、露臺、天臺、陽臺進行造園種植樹木花卉的統稱。某中學地理研究小組發現本校圖書館頂樓就采用了屋頂綠化設計。為探究屋頂綠化對屋頂徑流的調節效果,設計了相關實驗。以下分別是該學校綠色屋頂景觀圖與實驗裝置圖。
(1)判斷實驗裝置中溢流口、排水孔分別模擬的是水循環中哪一環節。
(2)若提高裝置中植被覆蓋度,分析導流槽中徑流達峰時間的變化并說明原因。
(3)綠色屋頂被廣泛應用后產生的主要影響有哪些。
【答案】(1)地表徑流、地下徑流。
(2)導流槽徑流達峰時間推遲。植被覆蓋度提高后,將加強下滲,減少地表徑流;從而使從溢流口直接流入導流槽中的水減少,滯留在土壤中并逐步從排水孔中匯入導流槽中的水增加。
(3)增加城區的植物蒸騰量,提高空氣濕度;吸煙滯塵,凈化空氣,緩解城區大氣污染,改善城市空氣質量;涵養水源,減少城區的地表徑流;調節氣候,減小氣溫日較差,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美化環境等。
【知識點】水循環的類型及主要環節;森林的開發與保護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雨水會從地表溢流口流出排走,說明模擬的是地表徑流;而排水孔位于裝置下方,也有水流出,應是模擬的地下徑流。
(2)植被對降水有截留作用,植被覆蓋率越大,截留作用和下滲作用越顯著,地表徑流減少,會導致導流槽中地表水匯集的速度更慢;植被覆蓋率增加,大量雨水下滲,地下徑流增加;滯留在土壤中的地下徑流匯流速度慢,使得導流槽中徑流峰值出現時刻滯后。
(3)若將綠色屋頂廣泛應用于城市中,則會增加城區的植被覆蓋率,從而增加城區的蒸騰量,增加空氣濕度;植被有吸煙滯塵、凈化空氣的作用,若將綠色屋頂廣泛應用于城市中,會緩解城區大氣污染,明顯改善城市空氣質量;植被有涵養水源的作用,將綠色屋頂廣泛應用于城市中,會減少城區的地表徑流,減少城市內澇發生概率;植被有調節氣候的作用,若將綠色屋頂廣泛應用于城市中,減小氣溫日較差,可以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綠色屋頂被廣泛推廣,城市植被覆蓋率提高,植被還可以美化環境。
【點評】
水循環類型:
類型 主要環節 特點 例證
海上內循環 循環水量最大,對全球熱量輸送有重要意義 海洋上的狂風暴雨;未登陸的臺風
海陸間循環 最重要的循環。使陸地水得到補充,水資源得以再生 長江參與了海陸間循環的地表徑流輸送,夏季風參與了水汽輸送
陸地內循環 循環水量少,但對干旱地區非常重要 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雨水會從地表溢流口流出排走,說明模擬的是地表徑流;而排水孔位于裝置下方,也有水流出,應是模擬的地下徑流。
(2)植被對降水有截留作用,植被覆蓋率越大,截留作用和下滲作用越顯著,地表徑流減少,會導致導流槽中地表水匯集的速度更慢;植被覆蓋率增加,大量雨水下滲,地下徑流增加;滯留在土壤中的地下徑流匯流速度慢,使得導流槽中徑流峰值出現時刻滯后。
(3)若將綠色屋頂廣泛應用于城市中,則會增加城區的植被覆蓋率,從而增加城區的蒸騰量,增加空氣濕度;植被有吸煙滯塵、凈化空氣的作用,若將綠色屋頂廣泛應用于城市中,會緩解城區大氣污染,明顯改善城市空氣質量;植被有涵養水源的作用,將綠色屋頂廣泛應用于城市中,會減少城區的地表徑流,減少城市內澇發生概率;植被有調節氣候的作用,若將綠色屋頂廣泛應用于城市中,減小氣溫日較差,可以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綠色屋頂被廣泛推廣,城市植被覆蓋率提高,植被還可以美化環境。
20.(2024高一上·湖南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渤海是我國四大海域中鹽度最低的海,每年11月末到次年3月初,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結冰現象。海冰會對海洋石油開采、海洋養殖業等造成危害,但對沿岸種植業、鹽堿地改造等具有積極作用。下圖示意渤海及黃海北部海冰分布范圍。
(1)分析渤海成為我國四大海域中鹽度最低的海域的原因。
(2)說出渤海南、北部海冰的分布差異并推測其原因。
(3)分析海冰資源對沿岸種植業的積極影響。
【答案】(1)緯度較高,蒸發量較小,有多條河流注入大量淡水,降低了海水鹽度;海區較封閉,與鹽度較高的海水交換少。
(2)渤海北部海冰更多。北部緯度高,溫度更低,結冰較多;北部遼東灣相比之下海區較為封閉,三面環陸地,受陸地影響大,結冰較多。
(3)海冰含鹽量較小,融化后相當于淡水資源,可緩解沿岸農業缺水問題;渤海沿岸有大面積鹽堿地,用海冰覆蓋,有助于鹽堿地改造等。
【知識點】海水的性質及作用;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
【解析】【分析】(1)海水鹽度的影響因素有海水溫度、降水量與蒸發量、入海徑流、洋流、與周圍海域的海水交換等。渤海位于我國華北地區的沿海,地處溫帶季風氣候區,降水量較為豐富,渤海緯度較高(40°N位于圖中北部)氣溫較低,蒸發量較少,降水量大于蒸發量;由圖可見,渤海是我國內海之一,有灤河、遼河、黃河、海河等多條河流注入大量陸地淡水,降低了海水鹽度;由圖示可見,渤海海區較封閉,通過渤海海峽與外海溝通,與外部海域海水交換較少,鹽度低。
(2)讀圖可知,渤海北部海域海冰分布區較廣,面積大;南部海冰分布區沿海岸線呈條帶狀分布,分布面積較小。原因可從緯度、封閉、陸地影響等方面進行分析。由圖可知,北部緯度高,冬季溫度更低,結冰較多;北部遼東灣三面北陸地包圍,相比之下海區較為封閉,與其余地區海水熱量交換少,三面環陸地,受陸地影響大,冬季降溫更快,溫度更低,結冰較多。
(3)根據所學可知,沿岸水資源比較短缺,種植業需要大量的淡水資源。與海水相比,海冰含鹽量較小,融化后相當于淡水資源,可緩解沿岸農業缺水問題;渤海沿岸有大面積鹽堿地,用海冰覆蓋,有利于緩解鹽堿地的水鹽運動,緩解鹽堿地的鹽堿化,有助于鹽堿地改造。
【點評】影響海水鹽度的因素有:
因素 原因 影響
降水量與蒸發量 降水稀釋鹽分,使海水鹽度降低,蒸發使海水濃縮,鹽度升高 降水量大于蒸發量時,鹽度較低;蒸發量大于降水量時,鹽度較高
入海徑流 入海徑流能稀釋海水 有淡水注入的海區,鹽度偏低;入海徑流少,則鹽度相對高;大洋邊緣鹽度往往比中心低
洋流 暖流增大海水的溶解度且海水蒸發加強,使得鹽度升高;寒流降低海水的溶解度且海水蒸發減弱,使得鹽度降低 同緯度地帶,寒流經過的海區鹽度偏低;暖流經過的海區鹽度偏高
匯入海水 主要影響內外海水的交換能力和交換量 較封閉的海區,外部高鹽度海水注入,鹽度高;外部低鹽度海水注入,則鹽度低
海冰融凍 融冰過程中釋放淡水,稀釋海水,鹽度降低;反之,結冰過程鹽度升高 融冰海區鹽度降低;結冰海區鹽度升高
(1)海水鹽度的影響因素有海水溫度、降水量與蒸發量、入海徑流、洋流、與周圍海域的海水交換等。渤海位于我國華北地區的沿海,地處溫帶季風氣候區,降水量較為豐富,渤海緯度較高(40°N位于圖中北部)氣溫較低,蒸發量較少,降水量大于蒸發量;由圖可見,渤海是我國內海之一,有灤河、遼河、黃河、海河等多條河流注入大量陸地淡水,降低了海水鹽度;由圖示可見,渤海海區較封閉,通過渤海海峽與外海溝通,與外部海域海水交換較少,鹽度低。
(2)讀圖可知,渤海北部海域海冰分布區較廣,面積大;南部海冰分布區沿海岸線呈條帶狀分布,分布面積較小。原因可從緯度、封閉、陸地影響等方面進行分析。由圖可知,北部緯度高,冬季溫度更低,結冰較多;北部遼東灣三面北陸地包圍,相比之下海區較為封閉,與其余地區海水熱量交換少,三面環陸地,受陸地影響大,冬季降溫更快,溫度更低,結冰較多。
(3)根據所學可知,沿岸水資源比較短缺,種植業需要大量的淡水資源。與海水相比,海冰含鹽量較小,融化后相當于淡水資源,可緩解沿岸農業缺水問題;渤海沿岸有大面積鹽堿地,用海冰覆蓋,有利于緩解鹽堿地的水鹽運動,緩解鹽堿地的鹽堿化,有助于鹽堿地改造。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乡县| 章丘市| 邵阳县| 沙坪坝区| 锦州市| 盐城市| 南投县| 佛冈县| 聂拉木县| 栾城县| 吴忠市| 井研县| 常宁市| 南昌县| 南充市| 盈江县| 原阳县| 梁山县| 浙江省| 南郑县| 新郑市| 三都| 鹤峰县| 阜康市| 运城市| 郑州市| 边坝县| 五原县| 莱州市| 安陆市| 盐亭县| 巍山| 中宁县| 开阳县| 老河口市| 绥宁县| 洮南市| 潼南县| 馆陶县| 竹山县| 深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