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學年第二學期臺州市山海協(xié)作體期中聯(lián)考
高一年級化學學科試題
考生須知:
1.本卷共6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2.答題前,在答題卷指定區(qū)域填寫班級、姓名、考場號、座位號及準考證號并填涂相應數(shù)字。
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寫在試卷上無效。
4.考試結(jié)束后,只需上交答題紙。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H-1 C-12 N-14 O-16 Na-23 Si-28 S-32 Ca-40 Cu-64
選擇題部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6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 下列物質(zhì)不屬于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的是
A. 光導纖維 B. 金剛砂 C. 有色玻璃 D. 碳納米管
2. 下列關于硫酸鹽的說法錯誤的是
A. 自然界的石膏常以的形式存在
B. 可以和石灰乳混合制成農(nóng)藥波爾多液
C. 不溶于水和酸,且不容易被X射線透過,因此可用作“鋇餐”
D. 在地表附近的硫化物,由于受氧氣和水的長期作用而轉(zhuǎn)化為硫酸鹽
3. 下列說法或化學用語不正確的是
A. 的結(jié)構(gòu)式:
B. 分子球棍模型:
C. 二氧化碳的電子式為:
D. 用電子式表示水分子的形成過程為:
4. 下列有關物質(zhì)性質(zhì)的比較順序中,錯誤的是
A. 熔點: B. 微粒半徑:
C. 酸性: D. 熱穩(wěn)定性:
5. 下列各組離子在給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加入鋁粉能產(chǎn)生的溶液中:、、、
B. 澄清透明的溶液中:、、、
C. 使石蕊試液呈紅色的溶液:、、、
D. 含的溶液中:、、、
6. 氮化硅()可由石英與焦炭在高溫的氮氣氣流中通過以下反應制備:,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C是還原劑,是還原產(chǎn)物
B. 生成轉(zhuǎn)移6mol電子
C. 氧化產(chǎn)物與還原產(chǎn)物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
D. CO是一種空氣污染物,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氣中
7. 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 與水反應:
B. 向溶液中加少量澄清石灰水:
C. 向中加入HI:
D. 與稀硝酸:
8. 下列實驗裝置中正確的是
A.模擬侯氏制堿法 B.乙酸乙酯的制備
C.氯氣的實驗室制法 D.氨氣的實驗室制備
A. A B. B C. C D. D
9. “類比法”是化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類比合理的是
A. 使品紅褪色體現(xiàn)其漂白性,則使酸性溶液褪色也體現(xiàn)了它的漂白性
B. S與Fe反應可生成FeS,則S與Cu反應可生成CuS
C. 濃硝酸在常溫下可以溶解銅,則濃硝酸在常溫下也可以溶解鐵
D. 能與強堿溶液反應生成鹽和水,則也能與強堿溶液反應生成鹽和水
10. X、Y、Z、W是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Z同周期且相鄰,X、W同主族且與Y處于不同周期,Y、Z原子的電子總數(shù)與X、W原子的電子總數(shù)之比為5: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原子半徑:W>Z>Y>X
B. Y的簡單氣態(tài)氫化物的熱穩(wěn)定性比Z的強
C. 由X、Z組成的化合物與由Z、W組成的化合物只能發(fā)生化合反應
D. 由X、Y、Z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可以是酸、堿或鹽
11. 化學與社會、生活、技術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用燃燒法鑒別毛織品和棉織品,用植物油生產(chǎn)人造奶油
B. 工業(yè)上利用油脂在酸性條件下的水解反應生產(chǎn)肥皂
C. 淀粉和纖維素的分子式都是,所以二者互為同分異構(gòu)體
D. 聚丙烯塑料具有強度高、耐腐蝕等優(yōu)點,聚丙烯的結(jié)構(gòu)可以表示為
12. 已知與過量NaOH溶液反應生成,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屬于三元酸
B. 屬于酸式鹽
C. 在水中的電離方程式為:
D. 屬于正鹽
13. 關于乳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乳酸分子中含兩種官能團
B. 等物質(zhì)的量的乳酸與乙烯完全燃燒消耗氧氣的質(zhì)量相同
C. 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
D. 兩分子乳酸可反應生成環(huán)狀化合物
14. 一種水性電解液離子選擇雙隔膜電池如圖所示(KOH溶液中,以存在)。電池放電時,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Ⅱ區(qū)的通過隔膜向Ⅲ區(qū)遷移
B. 電池放電一段時間后,Ⅲ區(qū)KOH溶液的pH減小
C. 電極反應:
D. 電池總反應:
15. 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常溫常壓下,氣體中含有的氧原子數(shù)小于
B. 中含有的鍵的數(shù)目為
C. 的乙醇溶液含氧原子數(shù)目為
D. 鹽酸與足量共熱,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為
16. 某工廠采用如下工藝制備,已知焙燒后Cr元素以價形式存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已知:
A. “焙燒”中產(chǎn)生
B. 濾渣的主要成分為
C. 濾液①中Cr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為
D. 淀粉水解液中的葡萄糖起還原作用
非選擇題部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2分)。
17. 按要求填空。
(1)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化學式_______;氨氣的電子式_______。
(2)聚乙烯的結(jié)構(gòu)簡式_______。
(3)配制的NaOH溶液,未經(jīng)冷卻轉(zhuǎn)移至容量瓶會使所配溶液濃度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4)濃硝酸見光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5)在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
18. 焦亞硫酸鈉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劑之一,由脫水制得。實驗室用下圖裝置制備。
已知:與反應生成沉淀,與鹽酸反應生成。
(1)具有___________性,可作食品抗氧化劑。
(2)A中產(chǎn)生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B的作用之一是觀察的生成速率。試劑X為___________(填字母)。
a.蒸餾水 b.飽和溶液
c.飽和溶液 d.飽和NaOH溶液
(4)C中制得的反應有(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D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6)在保存過程中易變質(zhì)生成。檢驗是否變質(zhì)的實驗方案是___________(填操作和現(xiàn)象)。
(7)測定樣品中的含量。取樣品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取25mL該溶液,與碘水恰好完全反應。樣品中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___________(假設雜質(zhì)不反應)。
已知:。
19. 丙烯酸乙酯天然存在于菠蘿等水果中,是一種食品用合成香料,可以通過以下線路進行合成(A、B、C、D均為有機物)。
其中,烴A的產(chǎn)量可以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學工業(yè)的發(fā)展水平;B與A互為同系物,且B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比A大14;D的分子式為,且與溶液反應可生成。
(1)化合物D中官能團的名稱是_______。
(2)C與D反應生成丙烯酸乙酯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該反應的反應類型是_______。
(3)丙烯酸乙酯可與氫氣加成后生成E,E的結(jié)構(gòu)簡式為_______。與E互為同分異構(gòu)體,且屬于羧酸類的有機物共有_______種。
(4)久置的丙烯酸乙酯自身會發(fā)生聚合反應,所得聚合物具有較好的彈性,可用于生產(chǎn)織物和皮革處理劑,該聚合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
A. A能使酸性溶液和溴水褪色,其原理相同
B. B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和氯氣發(fā)生取代反應
C. 體積分數(shù)為75%的C溶液可用于殺菌消毒
D. D與丙烯酸乙酯分子式相差2個原子團,互同系物
20. 學習與研究氮元素及其化合物具有重要的意義。
(1)某小組依據(jù)反應在恒容容器中進行了如表三個實驗,和的起始濃度均為0,反應物的濃度隨反應時間的變化情況如表:
實驗序號 0min 10min 20min 30min 40min 50min 60min
1 1.0 0.60 0.50 0.50 0.50 0.50 0.50
2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
3 1.0 0.75 0.54 0.43 043 0.43 0.43
①實驗1在內(nèi),_______。
②在內(nèi),實驗1比實驗2的反應速率快,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③實驗3中,反應到達平衡時,_______(填、或),_______。
(2)含NO煙氣需要處理后才能排放。濕法氧化法處理含NO煙氣。酸性條件下,用溶液將NO氧化為,并放出熱量。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
(3)有氧條件下,NO在催化劑作用下可被還原為。在釩基催化劑()作用下的脫硝反應機理如圖所示,按,與一定量混合投入反應容器,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4)在和101kPa條件下,斷開、、中的1mol化學鍵所需能量如下表:
共價鍵 H-H N-H
能量/(kJ) 436 946 391
常溫常壓下,若消耗2mol氨氣,則要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_______kJ的能量。
(5)甲醇()是優(yōu)質(zhì)的清潔燃料,可制作堿性甲醇燃料電池,工作原理如下圖所示:
電極B為_______(填“正極”或“負極”)。電極A的反應式為_______。
21. 銅既能與稀硝酸反應,也能與濃硝酸反應?,F(xiàn)將32g Cu投入的濃硝酸中,充分反應后,收集到4.48L(標準狀態(tài))NO和的混合氣體。
(1)被還原硝酸的物質(zhì)的量是_______mol。
(2)反應有_______molCu剩余。
(3)如果往反應后的體系內(nèi)再加入的稀硫酸,又會有氣體逸出,產(chǎn)生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_______mL。
2024學年第二學期臺州市山海協(xié)作體期中聯(lián)考
高一年級化學學科試題
考生須知:
1.本卷共6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2.答題前,在答題卷指定區(qū)域填寫班級、姓名、考場號、座位號及準考證號并填涂相應數(shù)字。
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寫在試卷上無效。
4.考試結(jié)束后,只需上交答題紙。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H-1 C-12 N-14 O-16 Na-23 Si-28 S-32 Ca-40 Cu-64
選擇題部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6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題答案】
【答案】C
【2題答案】
【答案】A
【3題答案】
【答案】A
【4題答案】
【答案】D
【5題答案】
【答案】B
【6題答案】
【答案】C
【7題答案】
【答案】B
【8題答案】
【答案】A
【9題答案】
【答案】D
【10題答案】
【答案】D
【11題答案】
【答案】A
【12題答案】
【答案】D
【13題答案】
【答案】C
【14題答案】
【答案】A
【15題答案】
【答案】D
【16題答案】
【答案】B
非選擇題部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2分)。
【17題答案】
【答案】(1) ①. ②.
(2) (3)偏大
(4)
(5)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變?yōu)榛揖G色,最后變成紅褐色
【18題答案】
【答案】(1)還原 (2)
(3)c (4) ①. ②.
(5)吸收多余的
(6)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先加足量稀鹽酸,再加溶液,若產(chǎn)生白色沉淀,說明樣品已變質(zhì)
(7)
【19題答案】
【答案】(1)羧基、碳碳雙鍵
(2) ①. ②. 酯化(或取代)反應
(3) ①. ②. 4
(4) (5)BC
【20題答案】
【答案】(1) ①. 0.005 ②. 實驗1使用了催化劑 ③. ④. 0.855
(2)
(3)
(4) ①. 吸收 ②. 92
(5) ①. 正極 ②.
【21題答案】
【答案】(1)0.2 (2)0.3
(3)44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