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4.2元素周期律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鈉的金屬性比鎂強 B.溴的非金屬性比氯強C.硝酸的酸性比磷酸強 D.氣態氫化物的熱穩定性:H2S2.X、Y是同主族的兩種元素,下列敘述能說明X的非金屬性比Y強的是( )A.X原子的電子層數比Y原子的電子層數多B.Y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比X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強C.X的簡單氣態氫化物比Y的簡單氣態氫化物穩定D.Y的單質能從KX的溶液中置換出X的單質3.高鐵酸鉀(K2FeO4)是一種高效綠色水處理劑,工業上可由KClO在堿性條件下氧化Fe(OH)3制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半徑大小:r (Cl-)>r(K+)B.O和Cl的電負性大小: Cl > OC.第一電離能大小: I1(O)< I1(K)D.堿性強弱: KOH < Fe(OH)34.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同一類型的化合物,往往結構和性質很相似,如PH4I的結構和性質與NH4Cl相似,有關對PH4I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可由PH3與HI化合生成 B.將其加熱可以分解C.能跟NaOH溶液反應 D.是一種共價化合物5.元素性質的周期性變化不包括A.原子半徑 B.主要化合價 C.原子核外電子層數 D.金屬性和非金屬性6.今年是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律152周年。圖中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為短周期主族元素,W與X的最高化合價之和為8,下列說法錯誤的是WX Y ZA.原子半徑: B.常溫常壓下,Z的單質為固態C.X的氧化物的熔點低于其單質的熔點 D.X的單質既能與鹽酸反應也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7.鐳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IIA族元素,關于其敘述不正確的是( )A.鐳的金屬性比鈣弱 B.單質能與水反應生成H2C.在化合物中呈+2價 D.碳酸鐳難溶于水8.根據元素周期律,由下列事實進行歸納推測,推測不合理的是( )選項 事實 推測A CaCO3 和 BaCO3 都難溶于水 SrCO3 也難溶于水B Si 是半導體材料,同族的 Ge 也是半導體材料 第ⅣA 族的元素的單質都可作半導體材料C HCl 在 1 500℃時分解,HI 在 230℃時分解 HBr 的分解溫度介于二者之間D Si 與 H2 高溫時反應,S 與 H2 加熱能反應 P 與H2 在高溫時能反應A.A B.B C.C D.D二、填空題9.原子序數為11~17號的元素,隨核電荷數的遞增,以下各項內容的變化是[填“增大(強)”、“減小(弱)”或“相同(不變)”]。(1)各元素的原子半徑依次 ,其原因是 。(2)各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 ,最外層電子數依次 。(3)元素的金屬性逐漸 ,而非金屬性逐漸 ,元素失電子能力逐漸 ,得電子能力逐漸 。10.X、Y、Z和W代表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四種短周期元素,它們滿足以下條件:①元素周期表中,Z與Y相鄰,Z與W也相鄰;②Y、Z和W三種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17。請填空:(1)Y、Z和W三種元素是否位于同一周期?(填“是”或“否”) ,理由是 ;(2)Y是 ,Z是 ,W是 。(填元素符號)(3)X、Y、Z和W可組成一化合物,其原子個數之比為8∶2∶4∶1.寫出該化合物的名稱及化學式 。11.下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參照元素①~⑤在表中的位置,回答問題: 族周期 ⅠA 01 ⅡA ~ ⅢA Ⅳ ⅤA ⅥA ⅦA2 ①3 ② ③ ④ ⑤(1)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是 。(2)②、③、④、⑤四種元素中,簡單離子半徑最小的是 (寫離子符號)。②、③、④三種元素的單質與酸反應的劇烈程度的次序為 > > (填元素符號),從原子結構的角度解釋原因 。(3)②和④各自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⑤的單質與②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4)下列事實能判斷②和③的金屬性強弱的是 (填字母,下同)。a.常溫下單質與水反應置換出氫的難易程度b.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堿性強弱c.單質作為還原劑的時候,失去電子個數(5)硒(Se)位于第四周期,與①同主族。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只具有還原性b.Se的最低負化合價是價c.Se的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比①的強(6)室溫下向固體表面吹,得到兩種單質和,該反應的方程式為 。12.據有關媒體報道,美國華裔科學家葉軍領導一個研究小組成功制造出全球最準確的時鐘,兩億年誤差不足一秒。它是一個鍶原子鐘,比銫原子噴泉鐘準確得多,估計將可大大促進不同的電訊網絡的發展,將使全球各地的船只導航變得更為準確。請根據鍶、銫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斷下列內容:(1)鍶元素屬于 (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金屬性比鈣元素 (填“強”或“弱”),鍶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為 ,原子核外有 個電子層,其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其原子半徑 鎂(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銫的原子核外共有 層電子,最外層電子數為 。(2)銫與水起劇烈反應,放出 色氣體,同時使滴有紫色石蕊試液的溶液顯 色,因為 (寫出化學方程式)。(3)碳酸鍶是 色粉末,與鹽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三、計算題13.在50 mL b mol·L-1的AlCl3溶液中加入50 mL a mol·L-1NaOH溶液。(1)當a≤3b時,生成Al(OH)3沉淀的物質的量為 。(2)當a、b滿足 條件時,無沉淀產生。(3)當a、b滿足 條件時,先有沉淀生成,后又有部分沉淀溶解,此時Al(OH)3的質量為 g。四、解答題14.W、X、Y、Z是四種常見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徑隨原子序數的變化如圖所示。已知W的一種核素的質量數為18,中子數為10;X和Ne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相差1;Y的單質是一種常見的半導體材料;Z的電負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請回答下列問題:(1)X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第 族;W的基態原子核外有 個未成對電子。(2)W和X的簡單離子的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用離子符號表示);Z的氣態氫化物和溴化氫相比,較穩定的是 (寫化學式)。(3)Y與Z形成的化合物與足量水反應,生成一種弱酸和一種強酸,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15.現有X、Y、Z三種屬于元素周期表前18種的元素,X的單質可以在Z的單質中燃燒,生成XZ,燃燒時火焰為蒼白色;X的單質也可以與Y的單質化合,生成常溫下為液體的X2Y;Z的單質溶于X2Y中,生成一種含X、Y、Z三種元素的物質,具有強氧化性,可用于自來水的消毒。根據以上信息,完成下列問題:(1)畫出Z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2)將XZ的水溶液滴入NaHCO3溶液中,有氣泡產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3)實驗室可用X、Y兩種元素組成的另外一種化合物來制備Y的單質,試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若生成11.2 L(標準狀況)的Y的單質,則轉移的電子的物質的量為 。(4)據報道:“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與“潔廁靈”(主要成分是XZ)混用,釋放出一種有毒氣體,發生中毒事件。試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5)試寫出Z的單質溶于X2Y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6)由Y與Z組成的化合物ZY2,已成為一種新型自來水消毒劑。從物質的分類角度分析,化合物ZY2屬于 。16.鋁、鐵是生產、生活中常見的金屬,其合金與鹽在各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1)鋁合金是一種建筑裝潢材料,它具有堅硬、輕巧、耐用的特性。鋁合金的下列性質與這些特性無關的是A.不易生銹 B.導電性好 C.密度小 D.硬度大(2)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寫出與稀硫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鐵粉與水蒸氣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的固態產物是 。(3)焊接金屬時常用的焊接液為氯化銨,其作用是消除焊接金屬表面的鐵銹。;上述反應中當生成3.36L氮氣(標準狀況)時,轉移的電子數為 個,有同學認為,該反應產物中不應該有Fe生成,他的理由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原因) 。(4)現有儀器和藥品:試管和膠頭滴管,溶液、酸性溶液、溶液、氯水等。請你設計一個簡單實驗,探究鐵與稀硝酸完全反應后鐵可能的價態,填寫下列實驗報告:實驗步驟 操作 現象與結論第一步 取少量液體裝于試管,向試管中滴入幾滴溶液。第二步 ;若無明顯變化,則說明不含。《4.2元素周期律》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 B C A D C C A B1.B【詳解】A.同周期自左至右金屬性減弱,所以Na的金屬性比Mg強,A正確;B.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屬性減弱,所以溴的非金屬性比氯弱,B錯誤;C.N的非金屬性強于P,所以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更強,C正確;D.S的非金屬性弱于Cl,所以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H2S綜上所述答案為B。2.C【詳解】A.X原子電子層數多于Y,因此在同族中X在Y的下方,根據同主族元素由上向下,非金屬性減弱可知,X的非金屬性比Y弱,A錯誤;B.Y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比X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強,說明Y的非金屬性比X強,B錯誤;C.X的氫化物穩定,說明其非金屬性強,舉例如:穩定性HF>HCl>HBr>HI,C正確;D.Y單質能夠將X的離子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說明Y非金屬性強于X,與題干相反,D錯誤;故選C。3.A【詳解】A.電子層數相同的離子半徑,陰離子大于陽離子,A項正確。B.電負性越大,吸引電子的能力越強,在共價化合物中一般顯負價,O元素在ClO-中是-2價,因此電負性:O>Cl,B項錯誤。C.同周期從左到右,第一電離能總體呈增大趨勢;同主族從上到下,第一電離能減小。因此I1(O)> I1(Li)> I1(Na)> I1(K),C項錯誤。D.KOH是強堿,Fe(OH)3是弱堿,因此堿性KOH > Fe(OH)3,D項錯誤。答案選A。【點睛】比較同周期元素的第一電離能時,要注意洪特規則的特例。4.D【詳解】A.NH4Cl可由NH3和HCl反應得到,類似,PH4I可由PH3和HI反應得到,A正確,不選;B.NH4Cl受熱易分解,類似,PH4Cl受熱也可以分解,B正確,不選;C.NH4Cl可與NaOH反應,類似,PH4I也可與NaOH反應,C正確,不選;D.NH4Cl由NH4+和Cl-構成,是離子化合物,類似,PH4I也是離子化合物,D錯誤,符合題意;答案選D。5.C【詳解】隨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原子半徑、主要化合價、金屬性和非金屬性都呈現出周期性變化規律,稱為元素周期律;元素性質的周期性變化不包括原子核外電子層數的變化,故選C。6.C【分析】W與X的最高化合價之和為8,則W是氮元素,X是鋁元素,Y是硅元素,Z是磷元素,據此回答問題。【詳解】A.同周期從左到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少,同主族從上到下原子半徑逐漸增大,則原子半徑: ,故A不選;B.常溫常壓下,Z的單質是磷,磷為固態,故B不選;C.X的氧化物是氧化鋁,其熔點高于其單質鋁的熔點,故C選;D.X的單質是鋁,既能與鹽酸反應也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故D不選;故選:C。7.A【詳解】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屬性逐漸增強,鈣位于鐳的上面,所以金屬性弱于鐳的,A不正確。又因為同主族元素性質相似,所以BCD都是正確的,答案選A。8.B【詳解】A.CaCO3、BaCO3都難溶于水,Sr與Ca、Ba位于同一主族,則SrCO3也難溶于水,故A正確;B.位于金屬與非金屬交界處的元素,可作半導體材料,但第ⅣA元素形成的單質C不能作半導體材料,故B錯誤;C.非金屬性越強,氫化物越穩定,由事實可知,HBr的分解溫度介于二者之間,故C正確;D.非金屬性S>P>Si,則P與H2在高溫時能反應,故D正確;故選B。9.(1)減小 電子層數相同時,隨核電荷數增大,原子核對外層電子的引力增大,因此原子半徑減小(2)相同 增大 (3)減弱 增強 減弱 增強【詳解】原子序數為11~17號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根據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結構和性質的變化,可解答本題。10.(1) 否 若三者處于同一周期,則最外層電子數之和不可能為17(2) N O S(3)硫酸銨,(NH4)2SO4【分析】任取同周期連續相鄰的三種元素Y、Z、W,其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均不可能等于17.根據原子序數關系X【詳解】(1)任取同周期連續相鄰的三種元素Y、Z、W,其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均不可能等于17,故答案為①否;②若三者處于同一周期,則最外層電子數之和不可能為17。(2)根據以上的分析可知:Z為O,Y為N、W為S。故答案①N;②O;③S。(3)X∶N∶O∶S=8∶2∶4∶1,以及N、O、S通常所顯示的化合價依次為-3、-2、+6,故X為+1價,由X的原子序數和化合價可推知其為氫元素,所以化合物為(NH4)2SO4,名稱為硫酸銨。故答案為硫酸銨,(NH4)2SO4。11.(1)(2) Al3+ Na Mg Al 同周期元素原子核外電子層數相同,隨著原子序數遞增,原子核內質子數增加,原子半徑減小,原子核對核外電子的引力增大,元素原子失電子能力減弱(3) OH-+Al(OH)3= Cl2+2OH-=ClO-+Cl-+H2O(4)ab(5)b(6)3SeO2+4NH3=2N2+3Se+6H2O【分析】根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是O元素、②是Na元素、③是Mg元素、④是Al元素、⑤是Cl元素。【詳解】(1)①是O元素,O原子結構示意圖是(2)電子層數越多半徑越大,電子層數相同,質子數越多半徑越小,②、③、④、⑤四種元素中,簡單離子半徑最小的是Al3+。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金屬性減弱,單質與水反應的速率依次減慢,②、③、④三種元素的單質與酸反應的劇烈程度的次序為Na>Mg>Al;同周期元素原子核外電子層數相同,隨著原子序數遞增,原子核內質子數增加,原子半徑減小,原子核對核外電子的引力增大,元素原子失電子能力減弱。(3)Na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是NaOH,Al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是Al(OH)3,NaOH、Al(OH)3發生反應生成四羥基合鋁酸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OH-+Al(OH)3=。Cl2與NaOH反應生成氯化鈉、次氯酸鈉、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l2+2OH-=ClO-+Cl-+H2O。(4)a.常溫下單質越易與水反應置換出氫,金屬性越強,故選a;b.元素金屬性越強,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堿性越強,故選b;c.單質作為還原劑的時候,金屬性越強越易失電子,金屬性與失電子個數無關,故不選c;選ab。(5)a.Se是ⅥA元素,最高正價為+6、最低負價為-2,中Se顯+4價,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故a錯誤;b.Se是ⅥA元素,Se的最低負化合價是價,故b正確;c.O的非金屬性大于Se,Se的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比O的弱,故c錯誤;選b。(6)室溫下向固體表面吹,得到兩種單質和,產物是N2、Se、H2O,該反應的方程式為3SeO2+4NH3=2N2+3Se+6H2O。12. 金屬 強 38 5 大于 6 1 無 藍 2Cs+2H2O===2CsOH+H2↑ 白 SrCO3+2H+===Sr2++CO2↑+H2O【詳解】(1)鍶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第IIA族,位于鈣元素下方,根據元素周期律金屬性逐漸增強,所以鍶屬于金屬元素,金屬性比鈣元素強,鍶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為38,原子核外有五個電子層,其原子結構示意圖為,其原子半徑大于鎂;銫與鍶在同一周期,且位于鍶左側,所以銫的原子核外共有五層電子,最外層電子數為1。答案:金屬 強 38 5 大于 6 1 。(2)根據反應2Cs+2H2O===2CsOH+H2↑知銫與水起劇烈反應,放出無色氫氣,同時生成CsOH強堿,滴有紫色石蕊試液的溶液顯藍色。答案:無 藍 2Cs+2H2O===2CsOH+H2↑(3)根據元素周期律知識推測。碳酸鈣是白色固體,推測碳酸鍶也是白色粉末,與鹽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SrCO3+2H+===Sr2++CO2↑+H2O。答案:白 SrCO3+2H+===Sr2++CO2↑+H2O13. mol a≥4b 3b<a<4b 3.9(4b-a)【分析】向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若氫氧化鈉溶液不足,氯化鋁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鋁沉淀和氯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NaOH+ AlCl3= Al(OH)3+3NaCl;由于氫氧化鋁是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兩性氫氧化物,當氫氧化鈉溶液過量時,氯化鋁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Al(OH)3+ NaOH=NaAlO2+2H2O;當3b<a<4b時,氯化鋁溶液部分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鋁沉淀,部分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鈉。【詳解】(1) 當a≤3b時,氫氧化鈉溶液不足量,50 mL a mol·L-1NaOH溶液中氫氧化鈉的物質的量為0.05amol,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知,生成Al(OH)3沉淀的物質的量為0.05amol×=mol,故答案為:;(2)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知,當a≥4b,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鋁沉淀與氫氧化鈉溶液完全反應轉化為偏鋁酸鈉,無沉淀產生(3) 當3b<a<4b時,氯化鋁溶液部分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鋁沉淀,部分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鈉,反應得到氯化鈉和偏鋁酸鈉的混合溶液,由電荷守恒可得n(Na+)=n(AlO)+n(Cl—),n(AlO)= n(Na+)—n(Cl—)= 0.05amol—0.05b×3,由氯原子個數守恒可知n[Al(OH)3]= 0.05b—[0.05amol—0.05b×3]=0.05(4b-a)mol,則Al(OH)3的質量為0.05(4b-a)mol×78g/mol=3.9(4b-a)g,故答案為:3.9(4b-a)。14. 三 ⅠA 2 HCl (或)【分析】由題意知W的原子序數為8,W為O;結合原子半徑與原子序數的關系以及X和Ne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相差1知,X為Na;Y的單質為一種常見的半導體材料,Y為Si;Z在同周期(即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中電負性最大,Z為Cl。【詳解】(1)Na位于第三周期第ⅠA族,O的表外展電子數為6,價層電子排布式為,有2個未成對電子;(2)與的核外電子排布相同,核電荷數越大,其離子半徑越小,即離子半徑;Cl與Br同主族,Cl的非金屬性強于Br,故的穩定性較強;(3)與反應得到的強酸是,得到的弱酸是(或),因此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或)。15. H++HCO=H2O+CO2↑ 2H2O22H2O+O2↑ 1mol ClO-+Cl-+2H+=Cl2↑+H2O Cl2+H2O=HCl+HClO (非金屬)氧化物【分析】X的單質可以在Z的單質中燃燒,生成XZ,燃燒時火焰為蒼白色,則X為H、Z為Cl;X的單質(H2)也可以與Y的單質化合,生成常溫下為液體的X2Y,則Y為O;綜上所述,X為H,Y為O,Z為Cl,據此解答。【詳解】(1)Z為Cl,其原子結構示意圖為,故答案為:;(2)XZ即HCl,HCl和NaHCO3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H++HCO=H2O+CO2↑,故答案為:H++HCO=H2O+CO2↑;(3)實驗室可用X(H)、Y(O)兩種元素組成的另外一種化合物(H2O2)來制備Y的單質(O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2H2O+O2↑,H2O2中O有一半升高到0價,一半降低到-2價,每生成標況下22.4LO2轉移2mol電子,則若生成11.2 L(標準狀況)的Y的單質(O2),則轉移的電子的物質的量為1mol,故答案為:2H2O22H2O+O2↑;1mol;(4)NaClO與HCl發生歸中反應產生氯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lO-+Cl-+2H+=Cl2↑+H2O,故答案為:ClO-+Cl-+2H+=Cl2↑+H2O;(5)Z的單質(Cl2)溶于X2Y(H2O)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l2+H2O=HCl+HClO,故答案為:Cl2+H2O=HCl+HClO;(6)ZY2即ClO2由Cl和O組成的純凈物,屬于(非金屬)氧化物,故答案為:(非金屬)氧化物。16.(1)B(2) 第3周期第ⅢA族 Fe3O4(3) 0.9NA(4) 若溶液呈血紅色,則說明含Fe3+,若不顯血紅色,證明沒有Fe3+ 取少量液體裝于試管,向試管中滴入幾滴酸性KMnO4溶液 若高錳酸鉀溶液紫紅色褪去,說明含Fe2+【分析】鋁鎂合金具有耐腐蝕性、密度小、機械強度高等方面的特點;鋁元素核電荷數為13,核外電子層數三個,最外層電子數3個,周期序數=電子層數,主族族序數=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據此判斷在周期表中的位置,Al(OH)3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鋁和水,鐵粉與水蒸氣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和氫氣,鐵離子能和硫氰化鉀溶液反應絡合物而使溶液呈血紅色,亞鐵離子和硫氰化鉀溶液不反應,亞鐵離子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氧化而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鐵離子不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以此解題。【詳解】(1)A.不易生銹,用作建筑裝潢材料,美觀,A正確;B.導電性好,與裝潢無關,B錯誤;C.密度小,有利于用作建筑裝潢材料,C正確;D.強度高,用作建筑裝潢材料,堅固耐用,D正確;故選B;(2)鋁是13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3周期第ⅢA族;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鋁和水,離子方程式為:;鐵粉與水蒸氣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Fe3O4和氫氣;(3)3.36L氮氣的物質的量為0.15mol,根據方程式,上述反應中氮元素化合價- 3價升高到0價,生成3mol氮氣,電子轉移總數18mole-,當生成0.15mol氮氣時,轉移的電子數;,有同學認為,該反應產物中不應該有Fe生成,他的理由是鐵和氯化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鐵離子能和硫氰化鉀溶液反應生成絡合物而使溶液呈血紅色,亞鐵離子和硫氰化鉀溶液不反應,亞鐵離子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氧化而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鐵離子不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如果向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鉀溶液,溶液變為血紅色就說明含有鐵離子,否則不含鐵離子如果向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如果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就說明含有亞鐵離子,否則不含亞鐵離子,故答案為:若溶液呈血紅色,則說明含,Fe3+若不顯血紅色,證明沒有Fe3+;取少量液體裝于試管,向試管中滴入幾滴酸性KMnO4溶液;若高錳酸鉀溶液紫紅色褪去,說明含Fe2+。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